如何防治大肠杆菌病?

如何防治大肠杆菌病?,第1张

(1)治疗 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对多种抗生素、磺胺类及呋喃类药物敏感,但也极易产生耐药性。据报道,用20种抗菌药物对分离的1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供试菌仅对丁胺卡那霉素、先锋霉素V、新霉素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四环素等有耐药性。头孢唑啉、氟哌嗪青霉素高敏,对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先锋霉素均有一定的敏感性。大部分菌株对磺胺、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耐药。药敏试验表明,大肠杆菌078对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红霉素和SMZ基本耐药。

在生物防治方面,用健康鸡嗉囊中分离的唾液厌氧乳酸杆菌,制成冻干制剂,用于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以噬菌蛭弧菌制成的“919”微生态制剂用于防治畜禽肠道细菌性传染病取得了很好效果。微生态制剂如XA1503菌粉、DM423等在防治鸡大肠杆菌腹泻方面亦有一定效果。

中草药制剂在防治鸡大肠杆菌病中也有较好疗效。采用常规中药敏感试验法,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试验表明黄连、黄芩、地榆、赤芍、丹皮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以此为主药组成方剂用于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效果明显。

(2)预防 抗大肠杆菌的特异性抗体能够从免疫母鸡转移到后代雏鸡。用灭活的大肠杆菌多价疫苗免疫母鸡,带有母源抗体的后代在2周龄内对大肠杆菌表现高水平保护力,其仔代雏鸡第一周的死亡率,全期淘汰率,日平均增重及其他生产指标等都得到很大改善。但本菌苗反应较重,接种后2周内母鸡产蛋率和孵化率稍有下降。

在对鸡群免疫时应针对不同品系调整疫苗免疫程序。用当地分离的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制备灭活苗用于鸡大肠杆菌病的防制效果显著。产蛋前每只接种05毫升,免疫期铝胶苗4个月,油剂苗6个月。但在我国,已报道的鸡大肠杆菌血清型达50多种,各地的优势血清型有较大差异,是否有良好的免疫效果的关键在于选用合适的血清型菌株制备灭活苗。在大肠杆菌多发严重的鸡场,可在4周龄、18周龄免疫两次,以确保免疫效果。

一、防寒保温

温度变化对鸡产蛋影响非常大,鸡产蛋期最适宜的温度为14~16℃,不能低于5℃,如果低于5℃,鸡的产蛋率就会明显下降,低于0℃,就要停止产蛋。因此,在冬季来临前,鸡舍要及时采取防寒保温措施,堵严缝洞,地面铺上垫草,以提高舍温。

冬季天冷,鸡不爱活动,要设置活动场所,并有防风、防雨、防雪设备。放鸡运动前要先开气窗,匀温通气后再将鸡放出。天冷时要迟放早收。场地有雪要及时扫除清理。

二、增加光照

产鸡每天需要12~14小时光照方能正常产蛋。在冬季自然光照比较少的条件下,除了白天让鸡晒太阳以外,要使用电灯进行人工补充光照。人工光照早晚都可以进行,光照不需太强,灯泡度数视鸡舍大小而定。如能用灯罩聚光,效果更好。开灯要定时,中间不要间断,水和食应放在灯下,以吸引鸡向灯光聚拢。

三、用白酒拌料饲喂

每公斤饲料中加入60度左右的白酒30~40克,拌匀后饲喂,可使土鸡的产蛋率提高18%左右,同时还能增强其抗病能力。

四、饲料多样化

鸡的精饲料应以玉米、高粱、麸皮等为主,青饲料应以胡萝卜、白菜、菠菜等为主。鸡产蛋期还要喂些豆饼、玉米面、贝壳粉、鱼骨粉等蛋白和矿物质饲料,并且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

五、充分利用饲料添加剂

饲料中添加005%的氯化胆碱、015%的蛋氨酸以及适量的天然酵母素能提高产蛋率3%左右。

鸡球虫病的用药如下:

1、氯苯胍:预防按30~33 mg/kg浓度混饲,连用1~2个月,治疗按60~66mg/kg混饲3~7d,后改预防量预以控制。

2、氨丙啉:可混饲或饮水给药。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 连用2~4周;治疗浓度为250 mg/kg,连用1~2周,然后减半,连用2~4周。应用本药期间,应控制每千克饲料中维生素B1的含量以不超过10 mg为宜,以免降低药效。

3、硝苯酰胺(球痢灵):混饲预防浓度为125 mg/kg, 治疗浓度为250~300 mg/kg,连用3~5d。

4、莫能霉素:预防按80~125 mg/kg浓度混饲连用。

5、盐霉素(球虫粉,优素精):预防按60~70 mg/kg浓度混饲连用。

6、地克珠利:预防按1PPM浓度混饲连用。

7、马杜拉霉素(抗球王、杜球、加福):预防按5~6 mg/kg浓度混饲连用。

8、尼卡巴嗪:混饲预防浓度为100~125mg/kg ,育雏期可连续给药。

资料:

1、鸡球虫病是鸡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它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10~30日龄的雏鸡或 35~60日龄的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可高达80%。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成年鸡一般不发病,但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降低,是传播球虫病的重要病源。

2、鸡球虫的发育,鸡球虫的发育要经过三个阶段:

①无性阶段,在其寄生部位的上皮细胞内以裂殖生殖进行;

②有性生殖阶段,以配子生殖形成雌性细胞、雄性细胞,两性细胞融合为合子,这一阶段是在宿主的上皮细胞内进行的;

③孢子生殖阶段,是指合子变为卵囊后,在卵囊内发育形成孢子囊和子孢子,含有成熟子孢子的卵囊称为感染性卵囊。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在宿主体内进行,称内生性发育。孢子生殖在外界环境中完成,称外生性发育。鸡感染球虫,是由于吞食了散布在土壤、地面、饲料和饮水等外界环境中的感染性卵囊而发生的。

3、鸡球虫的感染过程,粪便排出的卵囊,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约经1~2d发育成感染性卵囊。这种卵囊被鸡吃了以后,子孢子游离出来,钻入肠上皮细胞内发育成裂殖子、配子、合子。合子周围形成一层被膜,被排出体外。鸡球虫在肠上皮细胞内不断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使上皮细胞受到严重破坏,遂引起发病。

4、症状,急性小肠球虫肠管粗有密集出血点,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487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