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哮喘

中医治疗哮喘,第1张

中医认为哮喘的病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宿痰内伏于病人肺内,再由外邪入侵、饮食失调、冷暖不当或情志不畅等外因而诱发,也有困久居寒湿之地而成者或由积热熏蒸、痰火内郁而成者。

哮喘的急性发作期通常以标实为主,而哮喘缓解期多以本虚为主,久病反复发作则可导致肺、肾、睥的虚证,表现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征。

哮喘的辨证施治应遵循“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表”的原则。

中医所指的哮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哮喘包括由心脏、肺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喘息症状,即中医的“喘证”;

狭义的哮喘是指支气管哮喘,也即中医的“哮证”。

哮和喘相类,但哮乃喉及肺中有呷呀之音(哮鸣音),“哮证”通常以突然发病、呼吸急促、喉中哮鸣、胸闷气粗、喘息不能平卧为证。

第一节病因病机

一、哮喘的内因(宿根)

由先天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宿痰停聚于病人的肺经,痰湿或痰热伏于病人肺内,而成为哮喘的宿根。

这是病人易感受外邪,诱发哮喘的内在原因。哮喘发作时,邪盛于肺,但疾病的根源则与肾和脾有关,这是因为肺主气而司呼吸,但气的根本在肾,肾虚则不能纳气,致使上下之气交接失常,《类证治裁》所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

说明了“肺主气,肾纳气,气出于肺而根于肾”的肺肾之间的密切关系,哮喘病人的辨证也可常见肾气虚者。

肺是“贮痰之器”,而脾是“生痰之源”,如果脾失健运,则聚液成痰,上阻于肺而引发哮喘,(证治心得)云:“肺为气之主,而脾则肺之母也,脾肺有亏则气化不足,不足则短促而喘。”

其中尤以肾气的盛衰,对于本病的进退更有重要作用。

痰也是哮喘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病之所以反复发作,多因有伏痰而遇诱因所触发。

痰的来源主要有三,

一因睥虚,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水湿停聚成痰;

二因肾阳虚衰,水气不化,上泛为痰;

三因肺气不足,肃降失职,也可以生痰。

因有痰湿停聚,所以一旦受诱因触发,就气动痰升,痰气相搏,气道不畅,呼吸受阻,出现胸隔胀闷,喉中有哮鸣音、喘咳不能平卧等气道壅塞的症状。

有些病人自幼即发哮喘,这种哮喘与病儿的内伏痰饮(宿根)关系密切,临床上称之为“天哮”。

第二节辨证施治

一、支气管哮喘的辨证

安、两唇青紫、哮喘声重等,主要为风寒或躁热犯肺,加之痰湿停聚,气逆痰升所致,较为常见,实喘有寒喘和热喘之分。

1寒喘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畏寒无汗、背冷、喷嚏、流清涕,肢体不温,面色苍白,痰液清稀而带泡沫,口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或浮滑。若伴有恶寒怕风,发热无汗,头疼身痛,脉浮紧者为兼有风寒表证。现代医学通常是指寒喘为无呼吸道感染的单纯哮喘发作。

2热喘主要表现为怕热烦躁,面唇较红,哮喘发作时声高息粗,喉中痰鸣,喉痛,痰液粘稠而黄,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若伴见发热自汗者为兼有风热表证。现代医学通常认为热喘是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二)虚喘

哮喘缓解期的主要证候为虚证,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动则气急,虽喘而声微,咳嗽痰

多等,主要与肺虚、脾虚或肾虚有关,应仔细进行辨证,分别给以益肺、健睥、补肾等法。

1肺虚多由外感病后气阴二伤所致。由于肺为气之主,因此主要表现畏寒自汗,咳嗽气短,痰多清稀,语音低弱,懒言,面色神疲,稍感风寒,容易诱发哮喘,发病前打喷嚏、鼻塞、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脉濡缓无力的属肺气虚;若气短咳嗽,少痰或无痰,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午后颧红或潮热,舌质红嫩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的属肺阴虚。

2脾虚多因外邪入侵或多食生冷或辣而致脾不健运,痰浊内生上行于肺而致。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面黄少华,倦怠乏力,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食油腻则易腹泄或见浮肿。舌淡苔白润,脉缓或细无力。

3肾虚肾气不足在哮喘患者是最为常见的,肾虚往往可以贯穿于哮喘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是久病伤肾、肾元亏损、肾气失纳而致。表现为气短息促,呼多吸少,活动尤甚,心悸,吐泡沫痰,腰酸腿软。

肾阳虚表现为久病体虚,畏寒,动则息促,腰酸耳鸣,自汗,手足不温,面色苍白,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嫩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肾阴虚表现为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痰少粘稠,口干咽燥,尿黄大便干,消瘦,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若两者症状兼有,如畏寒肢冷,夜尿多,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属肾阴阳两虚。

二、哮喘发作期的辨证施治

哮喘发作期多为实证,急则治标,以攻邪平喘为主,并可选用西药和针灸疗法,务求迅速缓解控制症状。应首先分清寒热,偏寒的应温化宣肺;偏热的应清化宣肺,临床上以偏寒较为多见。

支气管哮喘的发作期往往是骤然起病,亦可先有鼻喉作痒、鼻塞、胸闷、打喷嚏等前驱症状,发作时则均以呼吸困难、喉中痰鸣、痰粘量少、咳吐不利、甚至张口抬肩、目涨睛突、不能平卧、烦躁不安、面唇青紫等为特征。

病人因个体素质、发作季节、诱发因素以及兼证等不同,使哮喘病人的痰有寒化和热化之分,哮喘发作期有冷哮、热哮之分,寒喘和热喘之别。

第三节哮喘的治本与治标

中医治疗哮喘和治疗其疾病一样,亦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急性发作时多属实证,要先辨寒热,以攻邪治表,在哮喘缓解期以虚证为主,则要细辨肺、脾、肾的虚实及阴虚阳虚,以扶正固本。

对于许多常年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慢性哮喘病人则可标本兼治,只是应在治本方面和治标方面有所侧重而已。

哮喘的发作期以表实为主,缓解期则以本虚为主,久病反复发作时则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特征,临床医生应细心辨证施治,才能把握住治标、治本和标本兼治的原则。

而临证诊治危重型哮喘发作,出现喘脱现象时,宜配合多种治疗方法,包括西医治疗措施。

针刺及其他疗法

哮喘的其他中医治疗方法较多,可以根据病情和条件酌情选用针灸、穴位挑刺以及某些新疗法如耳针、割治、埋线和穴位注射等。

(一)体针

1主穴定喘、膻中、中喘、天突、肺俞。

2配穴内关、足三里、丰隆。

3选穴方法和针法每次选主穴1—2个。发作时可先针定喘,用震颤手法并适当留针,若在患者刚出现发作预兆时,给予针刺,效果最好,无效再针膻中等穴。咳嗽多取郄门、尺泽、天突;痰多取丰隆;胸胀满痛取内关;发热取大椎、曲池。缓解期根据上述分型,参照经络学说,按计划治疗,可收治本之效。体虚可多用灸法,或针后加灸,或用温针。针刺胸背穴位应掌握进针深度,以免发生气胸。

耳针治疗哮喘

发作时可取耳穴平喘,深刺留针。

缓解期可以作耳穴平喘、肺、肾、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及敏感点埋针,配合其他治疗,常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简便的哮喘的辅助疗法。体针耳针同用,可以提高疗效。

割治疗法或穴位埋线治疗哮喘

取膻中、定喘或中喘穴,消毒后在局麻下,以上述穴位为中点切开皮肤长15cm左右,至皮下组织,取出少许脂肪组织,并用止血钳在组织内轻度按摩,然后置入肠线,缝合切口。必要时可另选穴重复割治。

穴位埋线通常取针刺有效的穴位如定喘、大椎、肺俞、厥阴俞、中府、尺泽、足三里等,埋植羊肠线,每20~30天一次,连续数次,有治疗及预防效果。

敷贴疗法治疗哮喘

方子用白芥子、细辛各20g,延胡索、甘遂各12g。研末分3次用,取生姜30g捣烂取汁。调和药末,摊油纸上,

分贴于肺俞、心俞、膈俞(双侧)穴上,也可贴于肺俞、膏盲、百劳、或身柱、天突、膻中等穴位,外用胶布固定,贴4~6小时,每10天贴1次,连贴3次,多在署伏天贴用(或每次贴半小时~1小时,在每年初伏、中伏、末伏备贴1次),有一定预防效果,可以酌情使用。

(五)穴位挑治疗法哮喘

取定喘、膻中、中喘、天突、肺俞等穴位,用挑刺针挑破皮肤并挤出少许暗红色血液,可用于轻度哮喘发作。

传递健康!传播爱❤️❤️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得了哮喘病之后是非常难受的而且得了哮喘之后喘不上来气让人觉得非常的气闷胸短的所以说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1定要加强自身注意不然的话哮喘症会变得更加的严重 而且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哮喘最严重的季节应该就是在秋季和冬季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哮喘多发的季节患者1定要选对方法嗯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普及1下专家所说的5个治疗哮喘病的方法 。

而且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哮喘最严重的季节应该就是在秋季和冬季的时候,这个时候是哮喘多发的季节,患者一定要选对方法。嗯,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普及一下专家所说的5个治疗哮喘病的方法。 首先就是穴位贴敷疗法,这个方法主要就是通过让皮肤组织来吸收营养成分,并且发挥它的治疗效果,这样的话可以通过很多的地方,然后直接通过到肝脏,可以减少药性的副作用。 这样的话,可以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发生更好的作用。大家应该都知道,冬病夏治,冬病冬防。

还有就是磁场疗法。磁场疗法主要就是通过一些机体来为大家治疗身体的部位,主要就是为血到裳通脉络,这样的方法可以更好的空气活血。 第3个方式就是拔罐疗法,这个方式主要是通过陶瓷罐能够排除罐子中的空气让我们的皮肤产生淤血,这样的治疗方法能够起到驱寒散瘀止血止痛消肿排痛的作用。 

另外一个方式就是药物倒吸入法,这个方式可以平喘以及抗炎症,从而让它产生的激素对于哮喘以及气管枝炎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这些方法都是非常不错的,大家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试1试。 对于大家来说,只要得了哮喘病之后,一定要找到有效的对的方式去治疗,这样能够促进我们的病症的恢复。 

分类: 医疗/疾病 >> 中医

问题描述:

我想问一下有没有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喘的成药,在哪里可以买到

解析:

下面的我找到的资料,你打电话问一下吧!

咳喘灵膏药

主要成份 : 苏合香、松脂粉、麝香、冰片、川贝、冬虫夏草等。

功 能: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

适用范围: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哮喘、肺气肿、肺心病、易感冒。

规 格: 3 贴装(外用)

特 点 :

□ 本膏药是贴敷穴位,起到针刺穴位引药透里,直达病灶。增强抗过敏,抗病毒功能。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 贴敷本膏药不影响其它药物疗效。

□ 本膏药有当即止咳平喘的功能。也有“冬病夏治”预防作用。

□ 本膏药贴敷力强,四季适应疗效持久,有较好地近期与远期疗效,是咳喘患者快速康复的理想选择。

使用说明

□ 将膏药放在能加热的(锅或壶)盖上面加热至软,挤压均匀,揭开贴在所需要的穴位上好可(忌火烤)。(洗澡可揭下,洗完后再照原位贴上)。

□ 前胸竖贴覆盖(膻中、华盖)穴位,后背横贴覆盖肺俞(双穴)、定喘(双穴)穴位。前后同时贴敷。药效可持续三至六日,连用三次为一疗程,一般一至三疗程可康复。

注意事项:

□ 贴药后个别有皮肤发痒均系药力所致。若有小粒皮疹,可将膏药暂时揭去(勿用手抓),自涂一点肤轻松软膏,也可口服适量抗过敏药。上述症状消失后,继续贴敷。

□ 孕妇和穴位皮肤有溃破者,或有严重的过敏体质者忌用。

□ 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及 性食物。

专家提醒:经常感冒、咳嗽、吐痰、胸闷、气紧的朋友应及时咨询治疗,以免转为慢性气管炎、哮喘等。

膻中穴:在胸部前中线上,平第 4 肋间两 连线的中点。

华盖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 1 肋间。

定喘穴:在背部第 7 颈椎棘突下,左右旁开 05 寸。

肺俞穴:在背部第 3 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 15 寸。

专家咨询电话:010- 传真:010- E-mail:qgy2008@163

通讯地址:北京市崇文区永内东街东里12号 健安医院气管炎治疗中心

乘车路线:北京西客站、北京站乘122、721、天安门乘120到天坛南门下车即到。

我给你介绍一个《冬春季哮喘的点穴疗法》,五个穴位中就有四个和中央电视台介绍的一样,不过没有必要完全按照中央电视台说的,你只要按照我介绍的穴位来,应该没有问题,都是需要坚持一段时间。点穴位每次每穴三分钟,温灸15--20分钟,拔罐10--15分钟,祝你早日康复!!! 冬春季(初春)比较容易复发的哮喘病人要特别注意温阳,因为这个时候的病的发作主要是受到了风寒两邪的骚扰,所以除了点按合谷、肺俞两穴以外,还要加温灸两侧的关元穴和足三里穴,关元用来温阳,足三里用来提高免疫力,每天每穴温灸15分钟,灸完喝一杯白开水。最好还应该在以上四个穴位点按之后在按揉两侧的太溪穴3分钟以滋阴。

一 合谷 “合”聚也,“谷”肉之大会为谷,故名合谷。

位置:手虎口第一、二掌骨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主治:哮喘、牙痛、面神经痉挛、头痛、鼻病、耳聋、口眼歪斜等。

二 肺俞 此穴接近肺部,为肺脉经气转输之处,故名肺俞。

位置: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之。

主治:肺炎、支气管哮喘、咳嗽、咳血、盗汗、背部冷痛等。

三 关元 “关”指处所,居地;“元”指元气,此处为元气所藏的地方,故名关元。

位置:位于脐下3寸(四横指),是小肠的“募”穴。

主治:哮喘、阳痿、月经不调、痛经、腹痛、遗尿、胃下垂等。

四 足三里 “里”指居即集会,通达的意思;“三”指犊鼻穴下三寸,故名足三里。

位置:位于犊鼻穴直下3寸(四横指)距胫骨约1横指处。

主治:哮喘、胃肠炎、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呕吐、便秘、痢疾、胃下垂、高血压、失眠、头晕、下肢瘫痪。

五 太溪 “太”指大、盛、甚的意思,肾水出于涌泉,通过然谷,聚流而成大溪,再由此穴注入于海,故名太溪。

位置:位于内踝尖与跟腱之间中点凹陷处。

主治:阳痿、咽喉痛、牙痛、失眠、耳鸣、耳聋、乳腺炎、气喘、遗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560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