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蚕豆:
一、选种
种子能否成活、长出来是否茁壮,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得是种子的选择。在选种的时候要挑选成活率高,抗病率强的品种。这个可以到种子店直接购买。蚕豆种植之前,要先用清水泡一晚上,天气较热(盛夏)时时间减半即可。第二天会发现清水变浑浊,可以换上干净的水继续泡五个小时左右。种子长出小芽,即可播种。
二、整地
因为蚕豆根系发达,喜欢松软湿润的土质,下种之前要修整,有利于根系发育。但水不宜过多、温度不宜过热,防止过涝导致种子死亡。在下种之前可进行翻土。
三、播种时间
北半球可以选择秋季,约10月中下旬最佳。
四、下种
将种子下土,深约两到三公分,种子与种子之间的距离把握好适中,保持湿度适中,湿度达到23%。种子出苗后可以在旁边支上杆子,防止幼苗倒伏。
五、苗期管理
种子种下后30天左右可以进行灌肥,可以用农家肥混合草木灰,同时要留意是否有病虫问题。幼苗期还是比较脆弱,为了保证充足的养分,将弱苗剔除,留下健康的继续生长。
六、整枝
蚕豆结果之前会开三次花,在最后一次开花之前要进行整枝。将40公分左右的株苗减掉尖端的嫩叶幼芽,为后期结果蓄力。这时候摘下的嫩芽可以食用。
七、采收
蚕豆的结果时间不一致,可间隔一周收一次果实。可以直接炒、熬汤,吃不完的可以晾干保存。
扩展资料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蚕豆的种子。又称胡豆、南豆、马齿豆、柜豆、夏豆。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夏季采取未成熟或成熟的荚果,除去荚壳,鲜用或晒干用。
1、味甘,性平。能健脾益胃,利小便,止血。
2、含蛋白质、糖类、磷、钙、铁,维生素B1、B2和烟酸、巢菜碱甙等成分。
3、用于脾胃不健,饮食不下;水肿,小便不利;吐血、胎漏。
3、煎汤,煮食,研末等。
4、本品不可生食。其性壅滞,多吃令人腹胀。但若“浸以发芽,更不壅滞。”(《随息居饮食谱》)对蚕豆过敏的慎用。若稍多食,会发生类似黄疸的蚕豆黄病。常在食后一天左右发病,可见发烧、头痛、腹痛、呕吐、皮肤发黄、小便棕红色、乏力衰弱等,须及时救治。发生该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蚕豆的巢菜碱甙进入对此过敏的人体后,发生了血细胞溶解而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故。
参考资料:
蚕豆的生长过程:发芽出苗期、幼苗生长期、现蕾分枝期、开花结荚期、种子成熟期。
1、发芽出苗期
当蚕豆的胚根突破种皮幼芽伸出地面两到三厘米就是发芽出苗期了,蚕豆的发芽出苗期一般在11天至30天左右。
2、幼苗生长期
蚕豆的幼苗生长期一般有九十多天,这个时期是主茎不断向上伸长,分枝不断形成的过程。蚕豆出苗后,要检查有没有缺苗的情况发生,如果有要立即补种。经常中耕除草是需要的。蚕豆植株开花期间还要注意苗的分枝情况,分枝就会导致难以结荚,应该把多余的分枝切除。
3、现蕾分枝期
蚕豆的现蕾分枝期一般在35至40天左右,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会同步进行中。
4、开花结荚期
蚕豆的开花结荚期通常为60到65天左右,从开花都开花结束的七天左右就是蚕豆生产过程中营养生长迅速和大量开花结荚的阶段。
5、种子成熟期
这个阶段一般在十天到二十天左右。蚕豆采收的时候,一般都是最好采取分批次进行,从下往上,每周一次。在叶片快要掉落的时候,可以采摘中下部分的豆荚。
是。
蚕豆种植历史:
蚕豆是人类栽培最古老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起源于西伊朗高原到北非一带。
蚕豆种植历史很悠久,被驯化于地中海东部地区,其考古学证据可追溯到10世纪。即使蚕豆是广泛种植的作物,但其起源错综复杂。一些人认为蚕豆经地中海沿岸国家以及中国通过美索不达米亚传播到安纳托利亚,然后传播到欧洲。
公元1世纪蚕豆开始传入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最早关于蚕豆的记载是三国时代《广雅》中出现胡豆一词,在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曾有蚕豆的出土。李时珍说:“豆英状如老蚕,故名蚕豆”。
蚕豆在中国多数省份都有种植,长江以北以春播为主,长江以南以秋播冬种为主。中国蚕豆种植主要分布在西南、长江流域及西北地区,面积约1400万亩,同时云南、东部沿海地区还有400多万亩鲜销蚕豆。
世界上大约有45个国家种植蚕豆。据FAO统计数据可知2014年度在世界上蚕豆种植面积为2121×104公顷,产量4035万吨,主要国家中国、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分别占世界蚕豆的3307%、2089%、900%。
中国蚕豆生产居世界之首,种植面积702×104公顷,占世界的337%。产量1429万吨,主要省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甘肃、青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都不断提高,市场对于蚕豆的需求也呈多样化。
蚕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下:
1温度:蚕豆原产于温带,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暑热,耐寒力也比小麦、大麦、豌豆等差一些。蚕豆发芽的最适温度为摄氏16度,最高温度为25至35度,最低温度为38度。幼苗遇摄氏零下4度时叶片即可受冻,零下5至零下7度茎顶端枯死。但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要求不同。营养生长期所需温度较低,营养器官形成适温为摄氏14至16度,高温则植株矮小,分枝少,且易提前开花。开花结荚期要求较高温度,生殖器官形成及开花结荚的适温为摄氏15至20度,温度过低不能正常授粉,结荚较少。
2水分:蚕豆生长喜湿润,忌干旱,怕渍水。蚕豆种皮较厚,种子发芽须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重量的百分之100至200的水分,故播种到出苗要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发芽出苗。出苗后,保持土壤湿润,有利根系发育,生长健壮。开花结荚期,需要水分较多,应保持土壤湿润。在南方水田种植蚕豆必须及时开沟作畦,并作好培土工作。
3光照:蚕豆属喜光的长日照作物,北种南引则迟发迟熟,只花不实或荚小粒小。南种北引则表现早发早熟,不耐寒,故蚕豆引种应慎重。蚕豆对光照的反应属中间型,有一定的适应性。蚕豆光合生产率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在开花结荚期,一是在鼓粒灌浆期。
4 土壤:蚕豆生长要求的土壤条件,以微碱性而肥沃,土层深厚的粘壤土,土壤酸碱度值62至8为宜。对盐碱地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据试验蚕豆能在不宜种菜豆、豌豆的碱地上栽培。但每百克土25至35毫克当量钠盐含量则完全抑
5需肥性:蚕豆也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蚕豆开花期是需肥的高峰时期,也是干物质积累最多的时期。据试验,大约每亩生产约150公斤籽粒,需氮素96公斤、磷3公斤、钾75公斤。蚕豆与根瘤菌共生,每亩根瘤菌可以从空气中固定氮素5至10公斤。另外蚕豆对微量元素需要量较多,反应敏感,特别应注意蚕豆缺硼。
供您参考
蚕豆(学名: Vicia faba L):豆科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主根短粗,多须根,根瘤粉红色,密集。茎粗壮,直立,具四棱,中空、无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卷须短缩为短尖头;托叶戟头形或近三角状卵形,略有锯齿,具深紫色密腺点;小叶通常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梗近无;花萼钟形,萼齿披针形,下萼齿较长;具花2-4(6) 朵呈丛状着生于叶腋,花冠白色;花柱密被白柔毛。荚果肥厚,成熟后表皮变为黑色。种子长方圆形,近长方形,中间内凹,种皮革质,青绿色,灰绿色至棕褐色,稀紫色或黑色;种脐线形,黑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蚕豆营养价值丰富,含8种必需胺基酸。碳水化合物含量47%-60%,可食用,也可作饲料、绿肥和蜜源植物种植。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
(概述来源:)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蚕豆 拉丁学名 :Vicia faba L 别称 :南豆、胡豆、竖豆、佛豆、罗汉豆、兰花豆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蔷薇目 亚目 :蔷薇亚目 科 :豆科 亚科 :蝶形花亚科 族 :野豌豆族 属 :野豌豆属 种 :蚕豆 分布区域 :中国以四川最多,次为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 命名者及年代 :L ,1753 英文名 :Horsebean,Broadbean 历史起源,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栽培技术,秋播,春播,病虫防治,主要价值,药用,生态,营养,食用, 历史起源 蚕豆的起源和分布 一般认为蚕豆起源于亚洲西南和非洲北部。在死海北面的古城杰利科遗址中发现有公元前6250年的蚕豆残存物,在西班牙新石器时代和瑞士青铜器时代人类遗址中也曾发现蚕豆种子。 蚕豆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是三国时代张写的《广雅》中有胡豆一词。中国蚕豆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在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蚕豆的出土。李时珍说:“豆英状如老蚕,故名蚕豆”,王祯《农书》则谓豆于蚕财成熟,其义亦通。蚕豆花、叶、英壳,均可作药用。如果上述说法成立,则蚕豆在中国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但是根据万国鼎先生认为:确指蚕豆的记载,最先见于北宋宋祁的《益部方物略记》(1057年),叫做“佛豆”。如今四川仍称为胡豆。 蚕豆这一名词,最先见于南宋杨万里(1124-1206年)的诗序中。从我国的一些古书记载来看,这种作物可能在宋初或宋以前传入中国,最先栽培于西南川、滇一带,元明之间才广泛推广到长江下游各省。 中国蚕豆相传为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自热带至北纬63°地区均有种植。中国 以四川最多,次为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 蚕豆,又叫胡豆,佛豆,江南一带,喜欢在立夏时节食豆,因此又称作立夏豆。宁波人则习惯叫倭豆,而且在立夏前后,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吃蚕豆,都喜欢吃蚕豆,不少人家还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 据《太平御览》记载,蚕豆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豆种。确实,蚕豆既是粮食,又是小菜,既是“闲食”,又是补品。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120)厘米。主根短粗,多须根, 根瘤粉红色,密集。茎粗壮,直立,直径07-1厘米,具四棱,中空、无毛。偶数羽状复叶,叶轴顶端卷须短缩为短尖头;托叶戟头形或近三角状卵形,长1-25厘米,宽约05厘米,略有锯齿,具深紫色密腺点;小叶通常1-3对,互生,上部小叶可达4-5对,基部较少,小叶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稀圆形,长4-6(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钝,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 总状花序腋生,花梗近无;花萼钟形,萼齿披针形,下萼齿较长;具花2-4(6)朵呈丛状着生于叶腋,花冠白色,具紫色脉纹及黑色斑晕,长2-35厘米,旗瓣中部缢缩,基部渐狭,翼瓣短于旗瓣,长于龙骨瓣;雄蕊2体(9+1),子房线形无柄,胚珠2-4(6),花柱密被白柔毛,顶端远轴面有一束髯毛。 荚果肥厚,长5-10厘米,宽2-3厘米;表皮绿色被绒毛,内有白色海绵状,横隔膜,成熟后表皮变为黑色。种子2-4(6),长方圆形,近长方形,中间内凹,种皮革质,青绿色,灰绿色至棕褐色,稀紫色或黑色;种脐线形,黑色,位于种子一端。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蚕豆生于北纬63°温暖湿地,耐-4°C低温,但畏暑,对温度要求随生育期的变化而不同,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6-25℃,最低温度为3-4℃,最高温度为30-35℃,在营养生长期所需温度较低,最低温度为14-16℃,开花结实期要求16-22℃,如遇-4℃以下低温,其地上部即会遭受冻害。 分布范围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以长江以南为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亚洲西南部至北非。 栽培技术 秋播 整地施肥: 前茬为旱地的蚕豆田,前茬作物收获后视土壤墒情决定是否进行旋耕或免耕直播。秋蚕豆播种季节多干旱少雨,如果前茬收获后土壤水分含量在40%以上则进行直播。反之则需对地块进行旋耕(避免翻犁),并在翻犁之前施用一定数量的农家肥(不低于1吨/亩)或复合肥(10:10:10)作为底肥,之后进行翻犁,保证旋耕深度不低于10厘米,旋耕后的地块可以按照厢面3-5米、沟宽03米进行理厢。 前茬为水稻的蚕豆田,水稻收获后抢墒播种,采取直播或起垄播种。蚕豆稻后免耕直播栽培是在水稻收获后不进行翻犁(旋耕),按厢宽3-4米进行的厢面种植蚕豆,蚕豆种植所需行距用复合肥(10:10:10)在开厢前划好,沟的宽度、深度视地块而定,冬春干旱少雨区域,以沟宽03米、沟深03米为宜,地势较为平坦且秋季降雨稍多区域则适当增加沟的深度,以沟宽05米、沟深04米为宜,蚕豆播后在厢面上撒施一定量农家肥后再进行挖沟,挖出的土壤破碎后散播于厢面上。稻田起垄播种主要是在江浙等地势较为平坦地区,水稻收获后田间积水较多,将田块按照80-100厘米的宽度起垄,垄高20-25厘米,垄与垄之间留40-50厘米宽沟。 适期播种: 干籽粒蚕豆的生产应避免早秋播种,一般在10月初至11月初播种完毕为宜,以避免蚕豆花期遭受低温霜冻危害。此外,采用“蚕豆稻后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种植的蚕豆,最适播期为水稻收获后15-20天,需要根据田块的含水情况来选择具体播期,田块出现淹积水情况或者田块已经干涸出现细小裂缝均不是最适播期,稻田起垄种植蚕豆则在起垄后即可进行播种。 合理密植: 长江流域秋播蚕豆产区干籽粒生产以中粒种(干籽粒百粒重70-120克)为主,中等肥力的田块亩种植15万株计算播量,如果蚕豆整个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含量保持50%-60%,则可以采取高密度种植(3万株/亩),可获得较高的产量。播种方式上旱地可以采取开塘穴播(2粒/穴)或者条播种,“稻后免耕直播”则以水稻稻茬为走向进行播种,1粒/穴。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区域以大粒种(干籽粒百粒重>120克)类型为主,且主要进行鲜销生产,亩播量控制在5000株以下。 田间管理: 合理排灌 。采用“蚕豆稻后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田块要抢墒播种,田间水分含量较多的田块要及时排水,保证出苗是蚕豆获得高产的关键。蚕豆花荚期视土壤墒情安排灌水,以避免花荚期出现大量落花落荚情况,同时保证蚕豆灌浆充分,获得尽可能高的百粒重。 肥料施用 。对追肥,贫瘠地块在蚕豆苗期亩施尿素5-8公斤,促进幼苗生长,早生分枝利于开花结荚。初花期和结荚期亩用复合肥(10:10:10)15公斤、尿素10公斤捣碎泡水浇施各1次。对采收鲜荚的蚕豆田,每采收青荚1-2次,根据长势和苗架情况可用03%磷酸二氢钾+03%尿素+02%硼肥溶液进行叶面喷施。 杂草防治 。以芽前除草为最佳,在蚕豆播种后3天以内选择合适除草剂进行“芽前除草”,切忌在播种前使用灭生性除草剂。除草剂要严格按说明使用。蚕豆出苗后尽量避免化学除草,一般在蚕豆现蕾期至开花期之间进行人工除草,松土培土。 适期收获 。干籽粒生产则在蚕豆植株叶片发黄干枯,植株茎秆颜色黄绿失水时用割晒机(4G80)将其割倒晾晒于田间,待整个植株干枯时用脱粒机进行脱粒清选并进行密封熏蒸,以防豆象为害。 春播 整地施肥: 春播以起垄覆膜为主推技术。为提高抗旱蓄水保墒效果,最好采用秋季覆膜或顶凌覆膜,旱情较轻年份也可在春季播前抢墒覆膜。对秋覆膜和顶凌覆膜的田块,应及时打开渗水孔,沿垄沟每隔约50厘米用细竹竿等在地膜上打开直径小于05厘米的小孔,以利雨水及时下渗。起垄规格为40厘米宽小垄和70厘米宽大垄依次相间起垄,垄高10-15厘米,然后用120厘米宽的地膜覆盖垄面,两幅地膜相接在大垄之上,相接处压土合缝,并在覆好地膜的垄上和垄沟沿横向每隔约3米压土形成土带,以压实地膜,形成垄上垄沟全覆膜。 整地、施肥和地下虫害控制同时进行。对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块,亩施复合肥(10:10:10)15公斤,然后再进行覆膜,对地下害虫发生频繁地块则选用辛硫磷颗粒剂与复合肥混合撒施后再覆膜。 适期播种: 及时早播,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保证苗齐、苗匀、苗壮。 合理密植: 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亩保苗15万株左右为宜。按照宽窄行垄沟穴播种植,平均行距55厘米,人工点播一般穴距20厘米,沿大小垄间的沟内开穴点种,每穴下2-3粒,穴内留苗2-3株,可按照每穴2株、3株、2株、3株……依次相间的方式留苗。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 。采用覆膜种植的蚕豆点播后随即用灰土或细砂土盖住播种穴,以利压实地膜、预防板结,如遇板结则要及时破除、及时放苗。此外,苗期要特别注意防治根瘤象等虫害,保证蚕豆出苗率是关键,同时苗期对弱苗结合中耕除草亩追施尿素20-25公斤,施肥时避免让尿素直接与蚕豆根部接触,保持3厘米为宜。 花期管理 。花期加强防控赤斑病、豆象、蚜虫等病虫害,并分1-2次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蚕豆花荚期视土壤墒情安排灌水,以避免花荚期出现大量落花落荚情况,同时以保证蚕豆灌浆充分,获得尽可能高的百粒重。 适期收获 。田间80%植株下部3-4层荚变黑、上部荚呈黄绿色时进行收获。 病虫防治 蚕豆立枯病 危害特征:蚕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病,但以嫩荚期发病较重,主要侵染蚕豆茎基或地下部,也侵害种子,茎基染病多在茎的一侧或环茎出现黑色病变,致茎变黑。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溶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溶液,或21%咪锰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100-1200溶液等。 蚕豆赤斑病 危害特征:叶片上先出现赤色小点,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严重时各部位均变成黑色、枯萎,茎秆内壁有黑色菌核。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喷施1:2:100的波尔多液。以后,每隔10天喷50%多菌灵500倍液1次,连喷2-3次,初期喷波尔多液比喷多菌灵好。 蚕豆锈病 危害特征:叶片上出现锈斑,直至叶片干枯,严重时植株全部枯死。 防治方法:可用15%粉锈宁50克对水50-60公斤喷施,每亩用药液40-60公斤,施药后20天左右,再喷药1次。 蚕豆枯萎病 危害特征:枯萎病主要是根部发病变黑,主根短小,侧根少,叶色变黄,植株呈蔫萎状,顶部茎叶萎垂。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施根部,用药2-3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蚕豆黄萎病 危害特征:初仅在植株一段发生黄化,另一侧颜色正常,茎部上面的叶片,自下部开始向上部逐渐黄化,黄化叶片起初呈苍绿色或绿**,后完全变黄。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轮作。②发病初期浇灌50%混杀硫悬浮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每株灌兑好的药液500毫升。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蚕豆炭疽病 危害特征:蚕豆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及豆荚,叶片受害初期,表面上散生深红褐色小斑,后扩展为1-3毫米、中间为浅褐色边缘为红褐色的病斑,病斑融合后成大斑块,大小10毫米,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多受叶脉限制,病叶很少干枯,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等。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蚕豆花叶病 危害特征:蚕豆花叶病全株发病,生产上因菜豆黄斑花叶病毒的株系不同,症状有差异,分花叶型和黄化型两种类型。花叶型病株明显矮小,叶片皱缩卷曲肥厚,叶肉黄绿相间呈花叶状斑驳,轻病株矮缩不明显,但顶端心叶多变黄或卷缩,重病株较健株明显矮小,不开花结实。黄化型植株矮小,叶片黄且薄,茎直立,一般不萎蔫,后期病叶易早落。 防治方法:①选取抗病品种,注意加强田间管理。②及时喷药治蚜,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采收前三天停止施药。 蚕豆根腐病 危害特征:受害植株主根和茎基部初生水渍状斑,后发黑腐烂,侧根枯朽,皮层易脱落,烂根表面有致密的白色雪层,是病菌的菌丝体,似鼠粪状黑色颗粒,这是病菌的菌核。后期病茎水分蒸发,病部干枯变灰白,表皮破裂如麻丝,内部有时也有鼠粪状黑色颗粒。 防治方法:①加强田间管理,干旱时及时灌水,多雨时及时排水、排渍,合理轮作,不偏施氮肥,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良好,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减轻病害。②在播种时,每亩用浓度为50%的多菌灵150克拌细土盖种。③苗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或用70%托布津8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美洲斑潜蝇 危害特征:美洲斑潜蝇以幼虫潜入蚕豆叶片表皮下,曲折穿行,取食绿色组织,造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线状隧道。危害严重时,叶片组织几乎全部受害,叶片上布满蛀道,尤其植株基部叶片受害最重,甚至枯萎死亡。幼虫也可潜食嫩荚及花梗,成虫还可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吸处成小白点。 防治方法:掌握成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成虫或在刚出现为害时喷药防治成虫,防治幼虫要连续进行几次,每隔5-6天一次,可用“斑潜净”500倍液,或“阿维毒”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等。 主要价值 药用 蚕豆的药用价值鲜为人知,除根以外,蚕豆全身都可入药。蚕豆粒:蚕豆豆粒具有健脾、利湿、降血脂的功效。蚕豆粥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致的食欲 不振、腹涨腹泻、消化不良、贫血性水肿、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高血脂症等。蚕豆衣:蚕豆衣即蚕豆的种皮,除了有利尿渗湿作用外,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吐血、胎 漏等症。蚕豆叶:《现代实用中药》记载:“蚕豆叶为止血之剂,治一切出血。”包括肺结核出血、 消化道出血、外伤出血。蚕豆花:清明节后蚕豆开花时采收,晒干或烘干后备用。其性味甘平,能凉血止血 ,治咳血、鼻衄、血痢、带下、高血压等症。 生态 蚕豆根瘤固氮能力强,鲜茎叶含氮 0 55- 0 59%,含磷 0 13- 014% ,含钾 0 45-0 52%,均高于冬季绿肥紫云英。因此,蚕豆是优良的冬季绿肥,是生物养地的重要作物。 营养 蚕豆中含蛋白质(282%)、少量脂肪(08%)及大量碳水化合物(486%)此外还含维生素B、及维生素B2。蚕豆中的蛋白质也是完全蛋白质,生理价值比大豆稍低,但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因此也是热能的重要来源。 食用 鲜嫩的蚕豆可烹饪食用,干蚕豆的深加工则多为零食,如怪味胡豆、五香豆、蚕豆罐头、蚕豆酱、蚕豆豆奶、油炸蚕豆、膨化蚕豆、水煮蚕豆等。利用蚕豆通过用高盐稀态工艺酿造蚕豆酱油。蚕豆在加工过程中有蚕豆皮、豆荚等副产物一般都作为废弃物或饲料。蚕豆被用于生产蚕豆淀粉和蚕豆浓缩蛋白,生产工艺主要采用气力分选法,将去皮蚕豆磨成粉,在气力分选机上分选成富含蛋白质的蚕豆蛋白粉和蚕豆淀粉。蚕豆淀粉还可用于加工冬粉、粉皮的生产。 食用注意人群: 蚕豆病是由于葡萄糖一6一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甚至通过母乳而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好发于幼儿及儿童,以男性多见。蚕豆病并不是每次吃蚕豆均发病,且与进食量无关,所以蚕豆病的发病可能还有尚未确定的因素参与,避免食用蚕豆和使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可减少溶血的发生。
蚕豆辣椒酱的做法是什么?
辣酱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一种酱汁,辣酱在平常的主要用途非常普遍,能够用于烧菜吃,还能够立即吃,辣酱无论如何吃,味儿都非常美味可口,辣酱的作法也比较多,不一样的地区辣酱的作法也不一样,豇豆辣酱在平常更为广泛,但是针对豇豆辣酱的作法,大部分人都不清楚,下边详细介绍豇豆辣酱的作法。
space
蚕豆辣椒酱的做法是什么?
豇豆辣酱的作法
食品用材
原材料挑选 豇豆,选皮薄、粒圆润、没霉变的黄豆粒。小麦面粉,用标准粉。红曲,无发霉霉变,颜色艳丽。朝天椒,新鲜已完善,鲜红色,肉薄皮薄,无生虫烂掉,青头可占5%。食用盐,清理、干躁,氧化钠成分在90%以上。
原材料秘方 豇豆2000Kg浓度值18~185°Bé的食盐水2125Kg 大椒面(含红曲)630Kg
space
蚕豆辣椒酱的做法是什么?
做法
生产流程 豇豆中央蜕皮中央净豇豆粒中央侵泡中央蒸制中央摊凉中央打疫苗中央白酒酿造中央发醇中央制成品
1原材料解决:将豇豆用机械设备蜕皮,随后开展选别,挑出来焦粒和带皮豇豆以及它残渣,那样获得的净豇豆粒即是生产豇豆辣椒酱的原材料。一般50Kg豇豆必得40Kg净豇豆粒。
2浸豆蒸制:将削皮豇豆侵泡15~17小时后,除掉侵泡豇豆水,再放水浸洗豆至水净才行,实际侵泡时间依据时节决策。夏天侵泡时间较短,冬天侵泡时间长,当冬天侵泡17钟头之后,蒸出的黄豆盛开十分比较严重,吃时发粉。因而,应考虑到用温开水侵泡,温度根迅平均气温决策,气温越冷,温度越高,一般不超过60℃。将浸洗好的黄豆开展蒸制,蒸制后的黄豆呈黄白色,不长,小量轻度盛开不粉。选用过热蒸汽锅蒸1时上下,选用压力锅蒸工作压力为3Kg公分2,时间35~42℃时打疫苗,接种量为03~05%,与豇豆细心翻拌后入式池,种曲为豇豆量的02%,与小麦面粉翻拌后应用。
space
蚕豆辣椒酱的做法是什么?
3白酒酿造:进入化粪池后一次自然通风5~30分钟,当品温降到30~34℃时停风,若冬天曲料入池时,品温早已很低,并不自然通风。当第八钟头时,一次自然通风5~20分钟。品温升到34℃时自然通风,温度降低后停风,当温度再升高至34℃时再自然通风,温度降低后停风,那样多次反复,若自然通风时品温已不降低可持续自然通风。第12~13钟头翻曲一次,再经4~6钟头出现裂面透风时扎铲一次。39钟头上下出曲。
在白酒酿造全过程中,品温最大不可以超出45℃。每一次翻曲前应将品温降到34℃下列再停风翻曲。扎铲时不断风。成曲应不黑,有一切正常曲香气,无臭味。
4发醇:先产盐水,下缸后盐水浓度为18~185°Bé,将经腌渍的大椒片和占大椒片量25~3%的红曲混和后研磨,大椒面的水分含量为60%,含水量不够时要盐水调整。成曲下缸,这时食盐水温度42~45℃,打耙一次,发醇125天,每日(八小时和晚班)每个班打耙一次。在发醇125天的全过程中,品温应慢慢升到55~58℃,第125天温度升到60~70℃(夏天65~70℃,冬天60~65℃)隔热保温36钟头,第14天制冷,第15天出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