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豆类作物营养价值又高,又可以不增重,对于女人来说

什么豆类作物营养价值又高,又可以不增重,对于女人来说,第1张

五豆,即赤豆、黄豆、绿豆、扁豆、黑豆之总和。把此五豆共煮成粥,能聚植物蛋白之精华,经食物互补,生物营养价值大大提高。常吃五豆粥,能健脾、和胃、补肾、益肺、祛脂、保肝、宽肠、利气、健身强体。

  适量食用,都不会增重

出处

出自《唐本草》:姜黄,叶、根都似郁金,花春生于根,与苗并出,入夏花烂无子。根有黄、青、白三色,其作之方法与郁金同尔。西戎人谓之蒁药。其味辛少苦多,与郁金同,惟花生异耳。

1《本草纲目拾遗》:姜黄真者是经种三年以上老姜。能生花,花在根际,一如蘘荷。根节坚硬,气味辛辣,种姜处有之,终是难得。西番亦有来者,与郁金、蒁药相似,如苏敬所附,即是蒁药而非姜黄,苏不能分别二物也。又蒁味苦温,主恶气疰忤心

拼音名Jiānɡ Huanɡ

英文名Turmeric

别名 宝鼎香、黄姜

来源

药材基源: 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rcuma longa L

采收和储藏:12月下旬挖出地下部分,去掉泥圭和茎秆,先出种根;摘下块根作黄丝郁金。将根茎水洗,放入开水中焯熟,烘乾,撞去粗皮,即得干姜黄;也可将根茎切成07cm厚的薄片,晒干。

原形态姜黄,多年生草本,高1-15m。根茎发达,成丛,分枝呈椭圆形或圆柱状,橙**,极香;根粗壮,末端膨大成块根。叶基生,5-7片,2列;叶柄长20-45cm;叶片长圆形或窄椭圆形,长20-50cm,宽5-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上面黄绿色,下面浅绿色,无毛。花葶由叶鞘中抽出,总花梗长12-20cm,穗状花序圆柱状,长12-18cm;上部无花的苞片粉红色或淡红紫色,长椭圆形,长4-6cm,宽1-15cm,中下部有花的苞片嫩绿色或绿白色,卵形至近圆形,长3-4cm;花萼简绿白色,具3齿;花冠管漏斗形,长约15cm,淡**,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能育雄蕊1,花丝短而扁平,花药长圆形,基部有距;子房下位,外被柔毛,花柱细长,基部有2个棒状腺体,柱头稍膨大,略呈唇形。花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为栽培。植于向阳、土壤肥厚质松的田园中偶有野生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栽培

1气候土壤: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为佳。

2整地:一般不须深耕,在种前将土地翻耙2-3次,整平作畦。施足基肥。

3种植:用根茎繁殖。栽种期在四川、陕西等地,多于夏至前后,浙江地区在清明前后。按行距33-40cm,株距25-33cm开穴,每穴放入姜种3-5个,覆盖细土2-3cm。栽后约20天左右即可出苗。

4田间管理:苗高10-13cm时用稀人粪追肥一次;第2次追肥在处暑前后;第三次在白露前3-4天,宜用饼肥及草木灰;每次追肥前,必先锄草、松土。当干旱少雨时,须于早上或夜晚浇水,使苗叶生长正常。

5病虫害防治:虫害主要为土蚕和蛴螬,可用6%六六六粉在整地时撒入防治,或用人工捕捉或堆草法诱杀。

性状

性状鉴别,姜黄根茎呈不规则卵圆形、圆柱形或纺锤形,常弯曲,表面深**,粗糙,有皱缩纹理和明显环节,并有圆形分枝痕及须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棕**至金**,角质样,有蜡样光泽。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呈点状散在。气香特异味苦、辛。

以质坚实、断面金黄、香气浓厚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外方4-10余列木栓化细胞,常发生在皮层部会,其外有时可见表皮及皮层细胞。皮层宽广,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中柱鞘为1-2列细胞;维管束有限外韧形,近中柱鞘处较多,向内渐少。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棕 素;薄壁组织中散有油细胞。

化学成份根茎含姜黄素类化合物:姜黄素(curcumin),对,对-二羟基二桂皮酰甲烷(p

p-dihydroxydicinnamoyl methane),即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对-羟基桂皮酰阿魏酰基甲烷(p-hydroxycinnamoylferuloylmethane),即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二氢姜黄素(dihydrocurcumin);倍半萜类化合物:姜黄新酮(curlone),姜黄酮醇(turmeronol)A、B,大牻牛儿酮-13醛(germacrone-13-al),4-羟基甜没药-2,10-二烯-9-酮(4-hydroxybisabola-2,10-diene-9-one),4-甲氧基-5-羟基甜没药-2,10-二烯-9-酮(4-methoxy-5-hydroxybisabola-2

10-diene-9-one),2,5-二羟基-甜没药-3,10-二烯(2

5-dihydroxybisabola-3

10-diene),原莪术二醇(procurcumadiol),莪述双环烯酮(curcumenone),去氢莪述二酮(drhydrocurdione),(4S,5S)-大牻牛儿酮-4,5-环氧化物[(4S

5S)-germacron-4

5-epoxide],α-姜黄酮(α-turmerone),甜没药姜黄醇(bisacurone),莪述烯醇(curcumenol),异原莪述烯醇(isoprocurcumenol),莪述奥酮二醇(zedoaronediol),原莪述烯醇(procurcumenol),表原莪述烯醇(eiprocurcumenol),4,5-二羟基-甜没药-2,10-二烯(4,5-dihydroxybisabola-2

10-diene);酸性多糖:姜黄多糖(utonan)A、B、C、D。挥发油(42%),其主要成分有姜黄酮,芳香-姜黄酮(arturmerone),姜黄烯(curcumene),大牻牛儿酮(germacrone),芳-香姜黄烯(ar-curcumene),桉叶素(cineole),松油烯(terpinene),莪术醇(curcumol),莪述夫喃烯酮(curzerenone),莪述二酮(curdio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柠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丁香烯(caryophyllene),龙脑(borneol)等。还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脂肪酸及金属元素钾、钠、镁、钙、锰、铁、铜、锌等,锌/铜=37。

药理作用

1.降血脂作用:姜黄醇或醚提取物、姜黄素和挥发油灌胃,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和家兔都有明显的降血浆总胆固醇和B-脂蛋白的作用,并能降低肝胆固醇,纠正a-和B-脂蛋白比例失调,但对内源性胆固醇无影响;对降血浆甘油三酯的作用更为显著,能使血浆中甘油三酯降低至正常水平以下。高蔗糖饮食能引起大鼠产生高脂血症,姜黄素能对抗此高脂血症产生。灌胃姜黄素能降低肝重,减少肝中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磷脂含量及血清总甘油三酯、VLDL+LDL甘油三酯,HDL甘油三酯、VLDL+LDL胆固醇和血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也能提高血清总胆固醇和HDL胆固醇含量。用肝匀浆体外保温法,以14C-醋酸为底物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姜黄素能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2抗肿瘤作用:用鼠Dalton氏淋巴腹水瘤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及在体实验,姜黄醇提物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在04mg/ml时能抑制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生长,并对淋巴细胞和Dalton氏淋巴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并能减少动物肿瘤的生长,其活性成分主要是姜黄素。在巴豆油促进下,7,12-二甲基苯蒽能诱发小鼠产生 癌,姜黄素可明显减少在此情况下 癌产生的机会,也能抑制由2O-甲基氯蒽诱导的肿瘤形成。姜黄素还能减少突变原致癌的可能性。姜黄素还能抑制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的诱癌作用。当局部应用10μmol/L姜黄素时,对由5nmol/L TPA 诱发的鸟甘酸脱羧酶活性的抑制率达91%;10μmol/L的姜黄素与2nmol/L的TPA-起局部应用,对TPA激发的3H-胸腺嘧啶嵌合入表皮DNA中的抑制率为49%,其抑制率与浓度有关。因此,姜黄素可能作为一种抗癌剂。

3抗炎作用:姜黄素能对抗角义菜胶诱发的大鼠脚趾肿胀,在30mg/kg范围内有剂量依赖性,而剂量在60mg/kg 时,则抑制这种抗炎作用。姜黄素钠可逆地抑制尼古丁、乙酰胆碱、5-羟色胺、氯化钡及组胺诱发的离体豚鼠回肠收缩,类似于非固醇类抗炎药。

4抗病原微生物作用:体外试验,姜黄素百分之一浓度时,对细球菌(Micrococuspyogenesvar Aureus)有抑制作用。挥发油有强力抗真菌作用。姜黄能延长接种病毒小鼠的生存时间。

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姜黄素静脉注射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对肾上腺素、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血压亦无明显影响。用姜黄素灌胃能对抗垂体后叶素静脉注射引起的大鼠心电图S-T、T波变化,灌胃还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姜黄素对血小板聚集及血液粘度有明显影响,正常人体外实验姜黄素浓度为1×10(-4)mol/L,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354%(P<001)。大鼠灌胃 5天后(剂量分别为20、40、60、80mg/(kg天)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弱,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降低。其中以40mg/(kg天)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最强,抑制率为346%(P<005)。继续增加给药量,抑制作用未见进行性增强。在低切变率(375秒-1)条件下,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作用显著,而高切变率(150秒-1)时,无显著性差异。

6利胆作用:姜黄提取物、姜黄素、挥发油、姜黄酮以及姜烯、龙脑和倍半萜醇等,都有利胆作用,能增加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并能促进胆囊收缩,而以姜黄素的作用为最强。

7对终止妊娠的作用:姜黄制成100%(生药1g/ml)和200%水煎剂。小鼠在妊娠早期(6-7天)、中期(10-14天)和晚期(16-18天)分别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姜黄水煎剂10g/kg,每日1次,连续2天。早、中期妊娠小鼠在给药1次后,次日清晨可见 出血,解剖可见子宫内有坏死、变性胚胎,晚期妊娠小鼠在给药1次后,大部分在24小时内娩出小鼠。表明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给药对小鼠各期妊娠都有明显作用(口服50g/kg无效),终止妊娠率为90-100%,而对照组胚胎发育正常。家兔于妊娠早期(8-10天)、中期(13-15天)和晚期(23-25天)腹腔注射或皮下注射姜黄水煎剂8g/kg,每日1次,连续2-3天,8只早期妊娠家兔和4只中期妊娠家兔全部终止妊娠,4只晚期妊娠家兔亦全部流产。对照组6只家兔全部正常妊娠。以未成熟小鼠子宫增重法,测定姜黄的雌激素与抗雌激素活性,表明姜黄水煎剂10g/kg 腹腔注射 或 皮下注射无雌激素活性和抗雌激素活性。姜黄10g/kg所致的终止动物早期妊娠作用可被黄体酮(1mg/鼠)拮抗,姜黄10g/kg还可明显抑制假孕小鼠创伤性子宫蜕膜瘤的生长,因此推测姜黄引起动物早期流产作用的机理,可能是由于它具有

一、黄疸肝炎

黄疸主要是湿热蕴于血分,病在百脉。百脉是指周身血脉,肝为血脏,与胆互为表里,瘀热发黄,瘀血发黄,黄疸是血分受病。血脉受病,治黄要以治血入手,清热祛湿,温化寒湿,加用活血药,热者寒之,虚者补者,活血治痰以退黄。

1、凉血活血

凉血活血是清血中瘀热,凉血而不滞邪,使之血脉畅利通达,湿热得除,热血得清,瘀结得散,则黄疸易于消退。常用药有:生地、丹皮、赤芍、白茅根、小蓟、藕节等。

2、养血活血

黄疸是血分受病,湿热瘀滞百脉,发为阴黄,热邪灼耗阴血,故血热血虚者多见,使用养血活血药,养血而不助热,活血而祛瘀滞。常用药有:丹参、白芍、当归、益母草、泽兰、红花、郁金、香附等。

3、温通血脉

血得寒则凝,寒化瘀阻血脉,发为阴黄,需要使用温阳通脉的药物,化散凝滞,疏通百脉,寒湿化散,常用附子、桂枝、姜黄等。

治疗黄疸使用活血药可加速黄疸的消退,有利于肝脾肿大的回缩;活血即可祛瘀,祛瘀即可生新,故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退。

二、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期全身疲乏、厌食恶心、腹胀多短气、大便不爽、小便色黄、肝区不适、隐痛、发热、面色晦暗、脉缓。肝功能有轻度损伤,宜芳香化浊,清热利湿。方药:藿香根、厚朴、杏仁、茯苓、陈皮神曲、麦芽、茵陈、大腹皮各15克、苍术16克、龙胆草10克、白花蛇舌草50克、银花25克、板兰根20克。

三、 暴发性肝炎

暴发性肝炎称重症肝炎,病性凶险,死亡率高,与急黄、瘟黄相似,常以下方治之。茵陈100克、黄连15克、银花50克、龙胆草15克、当归25克、败酱草50克、大黄15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郁金15克、甘草15克、丹参25克。

四、乙 肝

肝司气机,主藏血,性喜条达,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乙肝病毒之邪侵入人体,滞于肝,引起肝气郁结,郁久化热,内耗肝阴,阴体亏损,不能制用,肝郁不畅,以致体运失调,犯克脾土,其证肋痛胀,口燥咽干,胃呆纳差,神疲乏力,手脚心热,舌红苔白,脉多况弦或弦细,肝功异常,体用失调,治宜调肝养肝。 乙肝治法应立足于扶正气,调整机能,格守正足邪自去的古训,不仅仅于病毒而舍本求末。临床证实,病情缓解的同时,肝功能亦随之改善。此说并不排除出不能排除清热解毒常法的运用,若有是症,就用是法,舍此难以应手。乙肝治法,源于实践,逐步完善,作为规律性的常用处方,方方佐用丹参配郁金活血通络,治血而调气。盖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郁妨碍血流而致瘀,血瘀势必气郁。所以乙肝有瘀血见症理应佐用丹参,郁金、防患于未然,及使藏血之脏,血活用良,板兰根佐用,取其善解病毒之长,意在清泄病毒邪,用于乙肝优于其它清热解毒药物。

五、慢 性 肝 炎

慢性肝炎多因病毒性肝炎失治,误治或反复发作,逐步演变而成。病程缠绵,症情复杂,部分病人后期亦可出现肝硬化、腹水等症状。因此在辨证审因的基础上,应当抓住湿热这个特异性的治病原,针对湿热交滞痼结不解,淹粘难化的病理特点,辨证立法施药。

根据火病必虚的理论,当以扶正为主,但又不能舍湿热之因而治。临床上如何解决扶正不留邪,攻邪不伤正,柔肝滋阴及不呆脾助湿,疏化理气及不伤本,如何柔肝、养肝、疏肝均颇为棘手。如木郁致气滞,中焦斡旋之气机失利,肝体阴而用阳,故慢性肝炎后期为阴虚,肝血不能荣养,肝细胞受损,免疫功能降低。气滞日久,血行不畅,肝络成瘀,局部肝组织,硬化则见两胁胀闷,隐痛刺痛,阴虚不易于生内热,相火浮动,男子多有遗滑早泄之症,内热与脾湿相合,中焦气机运行失畅,湿热滞伏结,可使病情反复,故治疗上必须辨审得当。疏利透大,清化湿热是针对湿热之邪,滋阴柔肝,调养荣血,培补肝阴是针对机体之本。而肝病实脾又是治疗上的一个重要法则。

常见证型

1、湿热留滞,肝病日久,因治疗不得当,致湿热之邪留恋下去,病致后期,虽肝功能属正当范围,但尚有湿热留滞。症见上肢酸怠乏力,胃纳不振,肝区疼痛,小便黄,脉濡弦,苔厚腻,湿热酿痰而盛于上者,治拟清化痰热为主,用桃仁、杏仁为宣肺要药。因痰湿同病,用茵陈、地耳草、焦山栀、蒲公英、虎杖等均宜加入,湿重于热的治拟芳香化浊,以藿、冠、相、佩为主。凡湿重者,必有脘腹胀气,故广木香、郁金、香队为必用之药。下肢乏力,加牛膝、木瓜、蚕砂。胃纳呆者,加山楂炭、焦谷麦芽、焦六曲。肝区痛者,加玄胡、广郁金,湿重者,宣利小便,用车前子、茯苓、泽泻等。

2、肝胃不和主症:肝期隐痛,脘腹作胀,胃纳不展,大便溏,脉弦苔白。治宜疏肝和胃。药用:制香附、广木香、广郁金、炒冬术,积壳、黄金、板蓝根、白芍、茵陈、虎杖、牛膝、薏仁、甘草。此为肝气犯胃,肝胃不和。此时,不应进补剂,宜疏肝和胃为先。板蓝根、茵陈、虎杖、薏仁等化湿解毒、积壳、白术、一补一消,白芍为柔肝止痛要药,平肝之药,舍白芍无第二药可代。胁痛不平肝,总非治法。与甘草同用,名芍药甘草汤。甘草能缓肝急,止肝痛,香附、木香、郁金辛以散之议。尤其是郁金,有疏肝理气、活血凉血作用,并有止痛功能,为治乙肝要药。若肝气郁结太甚,肝区疼痛较剧,可加元胡、青皮等,以其有疏肝行气散滞之功。本法辛香药较多,有损肝阴,须重用白芍,黄金制约之。

3、中虚气滞主症:体乏神疲,,胃纳不香,多食脘腹,肝区遇累隐痛,大便溏薄,脉小弦,苔薄腻,舌质较淡。治宜健中理气。药用:太子参、炒术、茯苓、制香附、木香、郁金、白芍、茵陈、虎杖、薏仁、板蓝根、甘草等。

本法即实脾之法,脾喜温燥,故以木香、香附等以理气醒脾,茵陈、虎杖、板兰根清热解毒活血,苔腻浊、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浊、苔黄加芦根,冬瓜子,黄芩等清化湿热。

4、肝肾阴亏主症肝区隐痛,肢酸腰背痛,手足心热,午后微热,头晕体乏,口干不喜饮,脉小数,知红少苔。治宜滋养肝肾,本证须重用黄精。

5、久病入络,络阻血瘀,症见肝区刺痛或窜痛,连及右胁炎肩背,面色晦滞,口唇炎舌两边紫,肝脾肿大,脉弦,治拟肝区刺痛加鳖甲、牡蛎、焦山楂,刺痛严重者加莪术,体弱者同用黄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长期阳性,缠绵不愈。治疗上,扶正与祛邪是不可忽视的。

中药黄芪、党参为益气之药,以黄芪为主药,辅以党参、五味子,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功能。针对病毒祛邪的治疗,有毒当消当解,药用瓜萎、羊蹄根加强解毒。临床上可视病人之虚实,毒邪大小,增损用药。

慢性乙型肝炎既有正虚的一面,又有邪盛的一面,正虚的病理变化,反过来即可导致正更虚或邪更实。故在治疗时,对人体,病源证候三者应通盘考虑,扶正治人,可以增强病人抗病力,恢复力,治疗症状,可因病状的消失而增加人体抗病能力,治疗病原可以消除证候,使之不复损害病人身体,三者互有联系,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在哪一方面就抓哪方面。

六、肝 硬 化 腹 水 治 验

肝硬化系因湿热之邪未彻底清除,而至日益胶固,缠绵日久,伤及脏腑之血,导致脏腑实质性损害。在急慢性肝炎阶段,则脾气虚衰,正气不行,浊气不化,湿浊顽痰凝聚胶结,另一方面,热*血分,伤阴耗血。由于气虚血滞,以致瘀血滞留,着而不去凝血与痰蕴结,阻滞血络则成痞块(肝脾肿大),进而凝缩坚硬,推之不移,若脉道受阻则络脉怒张,青筋暴露。所以,气虚血滞为肝硬化之本。而湿毒热邪,稽留血分是为标,后天化生无源,则肝肾阴精无以济,及因湿热内耗,则肝肾阴精枯涸,肝无血养而失柔,肾无精填而失润,以致肝肾阴虚,阴虚则虚热内生,虚热与稽留血分之湿热相合,虚实夹杂以致阴虚血热,由于正不抗邪,气血日衰,阴精日耗,阴病及阳,气衰阳微以致脾肾阳虚。所以。肝肾阴虚,阴虚血热和脾肾阳虚又为本病常见的三种证候。

在临床上,各证之间相兼见或互交错,不可截然分开,主要仍应掌握其病理实质,辨证施治,从治疗上以补气活血。养血柔肝为基础,并根据其证型重点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或湿补脾肾,若见余邪未清等兼证,则应当佐以祛邪之品。

肝肾阴亏,气虚血滞,主要见证:面色晦暗,身倦乏力,形体消瘦,眩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及燥,腰腿酸痛,两胁隐痛喜按,胁下或见痞块,舌质红,舌苔白,脉弦细数。肾水内竭则面色晦暗,肾精亏虚。气虚心少,肝血不足,精血失充,故全身乏力,形体消瘦,阴虚阳亢,虚热内扰故弦晕耳鸣,失眠多梦,心烦急燥。腰为肾府,肾主骨,肾亏虚故腰酸腿痛。舌红少苔,脉弦细数均为阴虚之象,治疗法则,补气活血,益肾柔肝。

肝硬化一旦出现腹水,则提示病入晚期。肝硬化腹水,在侧重在肝的阶段,其腹水并不过多,基肝病蚀脾,脾气损伤,则腹水增重,再发展至肾气大亏,腹水愈为严重。从腹水的多少,亦可测知肝脾肾三脏损伤的程度。治肝着重补肝化瘀,消其痞块。补肝有补肝气和补肝血的不同,在临床上以肝气虚较为多见。肝气虚表示疏泄功能减弱,肝失调达,出现周身倦怠,精神萎靡,胸胁不舒,气短食少,胸部胀大,便行稀溏,四未不温,脉沉弦细,舌苔腻,舌质暗红或衬紫等症,治须补肝肾,畅肝用散肝瘀,兼以扶脾,可选用当归补血汤。黄芪为补肝气之要药,用量60克,当归有养肝血之功,配合柴胡疏肝以升清阳,积实行气以降浊阴,白芍柔肝剑阴,甘草缓中补虚,工奏补肝气,助肝用,调升降,解郁通阳之功。肝气虚常为肝阳虚之先导,若阳虚寒凝,则加附子,干姜之娄温阳散寒,精血不足,则加紫河车,鹿角胶等峻补精血,食少便溏,加炒白芍,鸡内金以补脾助运,由于肝脏生理病理复杂,每多寒热错杂之候,兼夹郁热,则又须适当参用清泄这品。

从气血关系着眼,务使正气来复,郁滞得开,而瘀血徐为消融,肝气疏泄有权,不治水而腹水自消,亦有肝气极虚不任疏泄,柴胡当摒弃不用。可予补气化瘀,常以黄芪、太子参、萸肉、枸杞、丹参、石见穿、鸡内金、莪术、当归、山楂、泽兰、红花、红参、糯米根等出入化裁,颇能应手。

肝血虚的患者, 见眩晕,偏头作痛,两目干涩,周身乏力,手足麻木,胁痛腹胀,易于齿龈出血或鼻衄,脉象弦细,或虚弦,舌质偏红,苔薄黄等见症,妇女可见月经不调,或闭经或崩漏。此证特征是血虚血瘀,邪水不化,重在养血和瘀,滋阴利水,药用:生地黄、北沙参、天门冬、枸杞子、楮实子、鳖甲、牡蛎、泽泻、海藻之娄。其中牡蛎、海藻既有软坚散结之功,又能祛水气,诚一举而得。若齿龈或血衄频作,午后低热,舌质红降,苔薄黄而干,则系湿热伤阴,肝脏郁热较甚,宜用犀角,犀角昂贵不易得,以牛角代之,每用60克,加入生地、丹皮、白芍、石高、寒水石、滑石、银花、元参、仙鹤草、大小蓟等,对症用之,多能控制出血、减轻腹水。

治脾求于气阴,重用白术、泽兰,肝病传脾,腹水增重,可见面黄虚浮,倦怠乏力,腹胀如鼓,食欲不振,食后腹胀尤甚,尿少,大便不实,苔薄或腻,边有齿印,脉濡缓或沉迟等症。治当补脾运中为主。着眼肝脾,兼顾血水,以收扶脾利水,养血和肝之功。方中重用白术50克,增强补脾作用,再加大剂泽兰50克、益母草120克,共奏化瘀滞,行水气,运脾和肝之效。如腹水不多,则用黄芪50克,以补脾气之虚,复入木瓜之酸以柔肝,更增椒目,防已姜汁以通阳化水,分消利导,往往获验。牛膝除益肝肾,补精气以外,有活血利尿之功能。牛膝配丹参,即能化下焦瘀滞,以利水邪。车前子甘寒滑剂,滑可去着,而无耗气伤之弊。红参补气通络,紫河车峻补精血,地鳖虫破宿血积瘀,姜黄,郁金疏肝解郁,理气活血,鸡内金磨积化瘀,健脾助运,前方消于补, 养生 祛邪,对改善肝功能,有一定疗效。

膨胀发展至肾气大伤,真阴涸竭的阶段,气化无权,腹水特别严重,症见腹大如鼓,脐突尿少,腰通如折,气短不得卧,下肢浮肿等。此时肾气大伤,不得再破其气,肾水将竭,不可复行其水,攻之则危亡立见,消之亦无济于事,腹大胀急,亦不可强攻,否则极易导致肝昏迷或大出血而发生突变,治疗应以养正消积作为治疗大法。唯有峻补其下以疏启其中,脾能开肾关,泄水邪,减缓胀势待续生机。补真阳,行肾气,临床常用附子、肉桂、黄芪、党参、仙灵脾、肉苁蓉、熟地、山药、茯苓等。务使气得峻补,则上行而后其中,中焦运行凝,滞疏通,中满自消,下虚自实。若真阴涸竭,呈现舌色光泽无苔,二便坚涩不爱,生命垂然,多难挽回。可用大剂熟地150克,配合枸杨萸肉、苁蓉、首乌、山药、龟板等厚味滋补,育阴化气,常收薏外之效。

腹胀是病人最痛苦的症状,可用莱菔子粉、鸡内金粉、沉香粉各2克和匀一日分三次吞服,或用皮硝60克、肉桂粉10克和均敷扎脐部,或用巴豆壳粉纳入卷烟中吸入,可望暂时缓解,如出现胸水,可配以泻肺利水之葶苈子、桑皮、甘遂、半夏均有助于消退胸水。如出现消化道出血,可服白及粉、白芍粉、三七粉各药等分和均,用温开水分次调服。

膨胀一证,其来世渐,其退也迟,而久病,肝肾精血交损,未有不累及奇经者,通补奇经,必须掌握标本虚实,其本质是精备交损,故通补的要以在于栽培精血,调理阴阳,而水阻血瘀、气滞、寒凝等均属标病,可适当参用治标之品。曾治苏某某,女,26岁,患慢性肝炎已三年,出现腹水亦逾半载,迭经治疗,腹水时轻时重,就诊时腹大如鼓,脘腹撑痛,面晦神疲,足胫浮肿,齿龈参血,经事淋漓半月未净,苔薄,舌质衬紫,此病穷及肾,损及奇经之证,遂以通补奇经为主,药用鹿角霜15克、龟板40克(先煎)、熟地60克、牛角肋15克、茜草15克,贯众炭15克、肉苁蓉15克、杜仲15克、菟丝子15克、黑大豆30克、楮石子30克,连服10剂,漏下已断,腹水亦相应减退,依上方出入,共进40余剂,腹水全消,诸证均获改善。

肝硬化出现腹水,是本虚而标实。本虚只能缓图,标实则必须急治,所以消水是当务之急。消水之法,淡渗之剂已不起作用,而攻劫品,如遂戟、芫花之类,虽有消水之效,但走泄真气,施于肝功将竭之际,嫌有虚虚之弊,所以常是初用稍效,继续攻劫则效果不显,最后还是归于不治。至于保肝治本,必须温之养之,疏之导之,故用药务求和平,硬度分能改善,至少使其病变不继续发展,临床曾用腐泔猪胆方治愈数人,有的腹水消后数年未见复发,其方如下:鲜猪苦胆一个、豆腐浆一大碗,将豆腐浆加热后,搅入猪胆汁饮之。如无鲜猪胆,用干者置温水中泡开亦可用。豆腐浆即腐泔,系指豆汁用卤水点过成脑之后,在筐中轧榨时所滤过的水,能通便下痰,通癃闭,洗衣去垢腻,腐泔除有卤水点者外,亦有用石高点者,能清热。卤碱有下蛊毒五脏肠胃留热结气,心下坚之故。胆汁本生于肝,对肝当有亲和之力,加之腐泔兼有卤性者,有行宿水之功,而无攻劫这弊。但水消后,并不等于痊愈,须求养肝不用峻补,而用酸温之品,加乌梅、木瓜等,疏肝不用柴胡而用生麦芽,这是因为生麦芽具有甲木生发之气,且有消和化坚的作用。化瘀不用桃红而用生山楂,因为山楂味酸养肝,化瘀而不峻。凡润肝养血之药,一得桂枝,则化阴滞而阳和,用治阴虚肝硬化腹水的初期,每获佳效。应取泽兰活血行水,治大腹水肿,黑科豆甘草平入肝肾,活血利水,祛风解毒,路路通祛风通络,利水除湿,搜逐伏水,楮实子甘寒,可以补肾治虚劳,消水气浮肿,肝硬化腹水,从肝脾肾三脏论治为多,但若水出高源,腹水兼见胸水,三焦不利,则当温运大气,疏通三焦,可参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以破阴气之凝结。

综上所述,肝硬化腹水的病机是气血水相因为患,以气虚为本,因瘀为标,腹水乃标中之标,其病变以肝脾肾三脏为中心,治疗以养正消积为大法。是临证之常,补下启中,通补奇经诸法,是临证之变,治络法则可谓临证之巧。

猪肉不是发物,《中医饮食营养学》中的“发物”是指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增重的食物,包括腥膻、辛辣食物和一些特殊的食物。具体如下:

1、腥膻食物:有平鱼、带鱼、比目鱼等海鱼,泥鳅、黄鳝等无鳞鱼,虾、蟹、干贝、淡菜、鲍鱼干等海产品,以及羊肉、狗肉等;

2、辛辣食物:有葱、姜、蒜、辣椒、花椒、韭菜、烟、酒等;

3、特殊食物:有荞麦、豆芽、苜蓿、鹅肉、鸡头、鸭头、猪头、驴头肉等。

扩展资料

吃猪肉的禁忌

1、猪肉和牛肉:从中医食物药性来看,猪肉酸冷、微寒,而牛肉则气味甘温,有安中益气之功。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脾胃,一冷腻虚人,性味有所抵触,不宜同食。

2、猪肉与羊肝:羊肝有膻气,与猪肉共同烹炒,则易生怪味,从烹饪角度讲看,亦不相宜。

3、猪肉与大豆:豆类与猪肉不宜搭配,是因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它常与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形成复合物,而影响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

别被发物吓着了-人民网

吃猪肉的禁忌-人民网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一、选择题1.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l2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CH3ClB.CH2Cl2C.CCl4D.HCl2.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的量最多的是()。A.CH4B.C2H6C.C3H6D.C6H63.把纯净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放在集气瓶中,用玻璃片盖好瓶口,放在光亮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气体发生爆炸反应B.瓶内气体的颜色变浅C.用一根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伸入瓶内时有白烟产生D.集气瓶壁有油状液体生成4.已知正四面体形分子E和直线型分子G反应,生成四面体形分子L和直线型分子M。(组成E分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小于10,组成G分子的元素为第三周期的元素。)如下图,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E)(G)(L)(M)A.常温常压下,L是一种液态有机物B.E是一种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C.干燥的G能漂白有色物质D.上述反应的类型是取代反应5.下列各物质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是()。①金刚石②二氧化碳③甲烷④四氯化碳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全部6.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的气体是()。①CO、O2②Cl2、CH4③NO2、O2④N2、H2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②③7.甲烷是最简单的烷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二者的是()。A.水B.溴水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8.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SO3+H2O=H2SO4B.CH2=CH2+H2O→CH3-CH2OHC.CH3Cl+Cl2→CH2Cl2+HClD.CO2+2NaOH=Na2CO3+H2O9.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苯环中的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苯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与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0.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2,4-二甲基丁烷B.2,3,3-三甲基丁烷C.2-乙基戊烷D.2,3-二甲基戊烷11.分离水和1-氯丁烷的混合物的正确方法是()。A.分馏B.过滤C.分液D.加入溴水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系物之间在化学性质上相似B.同系物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C.同系物之间的物理性质随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的变化D.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13.下列分子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3H7ClB.C3H8C.C5H12D.C4H1014.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B.新制Cu(OH)2悬浊液C.碘水D.Na2CO3溶液15.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全部1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B.淀粉、纤维素是多糖,是结构复杂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D.市场上的加酶洗衣粉去除蛋白质油渍效果很好,可以用来洗涤毛织品、棉织品及化纤织品17.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2SO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2SO4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D.有部分乙醇跟浓H2SO4作用生成乙烯1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苯和溴水混合后振荡B.苯、液溴和铁粉混合C.石蜡的分解D.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光照19.2002年3月11日杭甬高速公路萧山路段一辆运送化学物品的槽罐车侧翻,罐内的15t苯泄漏入路边300m长的水渠,造成严重危害,许多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以下报道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由于大量苯溶入水中渗入土壤,会对周边农田、水源造成严重污染B.由于苯是一种易挥发、易燃的物质,周围地区如果有一个火星就可能引起爆炸C.可以采取抽吸水渠中上层液体的法,达到部分清除泄漏物的目的D.处理事故时,由于事故发生地周围比较空旷,有人提出用点火焚烧的法来清除泄漏物,但由于苯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黑烟扩大污染,所以该法未被采纳20.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A.CH3CH2CH2CH3B.CH3CH(CH3)2C.CH3C(CH3)3D.(CH3)2CHCH2CH321.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A.乙烷B.苯C.乙烯D.乙醇二、填空题22.有下列各组物质:A.O2和O3B.12C和13CC.CH3—CH2—CH2—CH3和D.和E.甲烷和庚烷(1)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2)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3)_________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4)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5)_________组中两物质是同一物质。23.在一定条件下,乙烷和乙烯都能制备氯乙烷(C2H5Cl)。试回答:(1)用乙烷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乙烯制备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两种制备氯乙烷的方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已知酯类物质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相应的醇和羧酸盐。有机物A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其分子式是C4H8O2,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写出A、B、C各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三、实验题25.某研究性小组为了探究石蜡油(17个碳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分解产物中有乙烯存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后将得到的气体混合物通入盛有某试剂的试管中加以验证(装置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决定乙烯性质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2)验证该气体混合物中含有乙烯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验证该气体混合物中含有乙烯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用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乙醇和汽油经加工处理形成的车用燃料即乙醇汽油。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2)在试管里加入2mL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如右图),取出铜丝,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___________。(3)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车用燃料,符合我国的能源战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于司机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H2O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____,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还原剂是___。27.发酵法制酒精的过程可粗略表示如下:①(C6H10O5)n+nH2OnC6H12O6②C6H12O62C2H5OH+2CO2↑(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C6H10O5)n可能表示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2)C6H12O6名称是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反应实验或它与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来检验其存在。(3)为检验苹果成熟过程中发生了反应①,可在青苹果汁中滴加碘酒,溶液呈____色,向熟苹果汁中加入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生成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4)下列作用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吃馒头时多咀嚼后有甜味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C.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斑痕D.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可以制得肥皂四、计算题28.某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215g/L,现取36g该烃完全燃烧,将全部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54g,碱石灰增重11g,求:(1)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2)确定该烃的分子式。(3)已知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该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CH4和Cl2反应是取代反应,其特点是分步、随机,但不管生成的取代产物是CH3Cl、CH2Cl2、CHCl3、CCl4,都伴随有HCl生成。2.D解析:等物质的量的烃燃烧,生成CO2的量取决于分子中的碳原子数。3.A解析:考查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因为生成了HCl,遇NH3会产生白烟。4.D解析:本题实为用图像考查甲烷与氯气的反应。L为CH3Cl,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气态有机物;E为甲烷,含有极性键;G为氯气,干燥的氯气不能漂白有色物质。5.B解析:①③④都为正四面体结构。6.D解析:②Cl2、CH4光照下反应,且生成的HCl极易溶于水,使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减小;③3NO2+H2O=2HNO3+NO、2NO+O2=2NO2。7.A解析:甲烷、乙烯均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但乙烯能使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则不能。8.B解析:加成反应的特点:在形式上物质种类二(或多)变一,本质上是不饱和键变成饱和键。9.C解析:若苯环结构中,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即存在双键,那它就应该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使溴水褪色。碳碳单键的键长与碳碳双键的键长不相等。10.D解析:烷烃的命名方法。11.C解析:有机物的分离方法。12.D解析:考查同系物的定义和特点。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13.B解析:C3H7Cl可以表示CH2Cl—CH2—CH3,也可以表示CH3—CHCl—CH3;C5H12可以表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C4H10可以表示正丁烷和异丁烷,均存在同分异构现象。14.B解析:实验现象分别为:蓝色沉淀溶解、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无明显现象。15.D解析:巴豆酸分子中有碳碳双键,所以能与氯化氢、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巴豆酸分子中有羧基,所以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纯碱反应放出CO2。16.D解析:毛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若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会被破坏。17.C解析:乙酸沸点低,易被蒸馏出来,而硫酸不可能,因为它是高沸点酸,难挥发。18.A解析:苯和溴水混合后振荡,虽然溴水也褪色,但是发生的是萃取的变化,溴被富集到苯中,上层变为橘红色。19.A解析:苯难溶于水。20.C解析: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要求所有的氢原子的位置是等效的,从结构上来看分子很对称。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21.B解析:本题考查苯的化学性质。二、填空题22.(1)B(2)A(3)E(4)C(5)D解析:考查对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的理解。概念存在范围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原子之间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结构不同的单质在无机物单质之间同系物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一般在有机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一般在有机物中存在23.(1)CH3CH3+Cl2CH3CH2Cl+HCl取代反应(2)CH2=CH2+HCl→CH3CH2Cl加成反应(3)用乙烯制备氯乙烷乙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副反应较多,而乙烯与氯化氢的加成反应的产物是惟一的,无副产物解析:本题很巧妙地考查了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第(3)问又突出考查了两类反应的特点和区别。24.CH3COOCH2CH3CH3CH2OHCH3COONa解析:破题点:A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其分子式是C4H8O2,即我们熟悉的酯类物质。该酯可以生成含两个碳原子的羧酸,所以A为乙酸乙酯。三、实验题25.(1)碳碳双键(或 )(2)将产生的气体产物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中或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中(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褪去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褪去解析:本实验是在模拟化工生产中石油的裂解和裂化。其产物有乙烯生成,本题重点考查了乙烯的性质。26.(1)-OH(或羟基)(2)变红(3)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4)乙醇CrO3C2H5OH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乙醇的结构、性质和应用。其中还原性是乙醇重要的化学性质。27.(1)淀粉或纤维素(2)葡萄糖银镜(3)蓝砖红色沉淀  (4)C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淀粉的水解、葡萄糖的检验等多方面的知识。四、计算题28.(1)72(2)C5H12(3)解析:(1)M=3215g/L×224L/mol=72g/mol(2)n=36g÷72g/mol=005molN(C)=11g÷44g/mol÷005mol=5N(H)=54g÷18g/mol÷005mol×2=12所以,分子式为C5H12(3)该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要求所有的氢原子的位置是等效的。

黄姜又名穿地龙,土名哑边姜,学名盾叶薯蓣,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块茎有较高的药用和化工价值,经过加工可提炼皂素、双稀等医药、化工用品,是激素类药物必不可少的成份,被喻为“激素之母”,并广泛应用于化妆、保健、避孕镇痛、麻醉等类药物,是一种市场需求较为稳定的药材。

姜黄,别名 毛姜黄、姜黄。来源 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2列,长椭圆形,长20~40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花茎由叶鞘内抽出,穗状花序圆柱状;樱部苞片粉红色,下部的绿色,内含数花;花萼绿白色,具3钝齿;花冠漏斗形,喉部密生柔毛,裂片3,上面1片较大,长圆形,略成兜状;唇瓣长圆形,3浅圆裂,**;药隔基部有距。蒴果膜质,球形。

姜黄出自《唐本草》:姜黄,叶、根都似郁金,花春生于根,与苗并出,入夏花烂无子。根有黄、青、白三色,其作之方法与郁金同尔。西戎人谓之蒁药。其味辛少苦多,与郁金同,惟花生异耳。《本草纲目拾遗》:姜黄真者是经种三年以上老姜。

能生花,花在根际,一如蘘荷。根节坚硬,气味辛辣,种姜处有之,终是难得。西番亦有来者,与郁金、蒁药相似,如苏敬所附,即是蒁药而非姜黄,苏不能分别二物也。又蒁味苦温,主恶气疰忤心痛,血气结积。苏云姜黄是蒁,又云郁金是烟蒁。夫如此,则三物无别,递相连名,总称为蒁,功状则合不殊。

今蒁味苦色青;姜黄味辛,温,无毒,色黄,主破血下气,温不寒;郁金味苦寒,色赤,主马热病,三物不同,所用各别。《本草图经》:姜黄,能生花,花在根际,一如蘘荷。谨案郁金、姜黄、蒁药,三物相近,苏恭不细辨,所说乃如一物。

都下近年多种姜,往往有姜黄生卖,乃是老姜,市人买生啖之,云治气为最,医家治气药大方中,亦时用之。《本草蒙筌》: 郁金、姜黄两药,实不同种。郁金味苦寒,色赤,类蝉肚圆尖;姜黄味辛温,色黄,似姜瓜圆大。《纲目》:姜黄,近时以扁如干姜形者为片子姜黄,圆如蝉腹形者为蝉肚郁金,并可浸水染色,蒁形虽似郁金,面色不黄也。

参考资料:

姜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649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