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对虾蜕壳的原因有什么?

影响对虾蜕壳的原因有什么?,第1张

1、放养密度过高对虾管理过程中长期不换水或换水量不足,水体有害物质超标,进食减少,体质衰弱,蜕壳是体力衰弱导致死亡。

方案:控料,勤换水,使用抵青青改底,泼洒增氧剂或开增氧机等,使用赛有渔液肽美提高对虾活力,并用水清清解毒,配合拌喂侠肝义胆或对虾肠肝宁等保肝护肠产品,增强体质等。

2、水体环境恶劣,水体有氨氮、亚硝酸盐超标,使对虾处于高度应激状态,PH值过高或过低,底质恶化等都会造成对虾蜕壳困难。

方案:根据池塘水体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措施,如换水,改底(抵青青),增氧,抗应激(赛有渔液肽美),培菌,培藻等

3、矿物质微量元素匮乏,对虾需要的主要矿物质有钙,镁,钾,磷,氯化钠,微量元素有铁,锰,铜,锌,碘,钴等

方案:定期补充营养,对虾蜕壳期会消耗大量矿物质,及时补充对虾缺乏矿物质微量元素,白天泼洒培养藻类,晚上泼洒对虾利用。

4、虾体钙代谢出现障碍,造成甲壳吸收利用钙磷等营养元素的能力,导致脱壳困难。常见于低温期或亚硝酸盐超标时

方案:调整水体,拌喂侠肝义胆或对虾肠肝宁等保肝护肠产品,增强对虾对钙磷的吸收能力。

5、强应激(暴风雨、缺氧、低温和大量换水等)藻类老化甚至死亡造成水质恶化导致脱壳不遂。

方案:在天气剧变前合理使用追肥提高藻类活力,在发生强应激时做好抗应激工作,在强应激过后使用氧化性改底产品,并根据藻类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保持良好的藻相。

  异常现象1:放苗前,池塘经多次施肥水都肥不起来,或水色很差。⑴原因:由于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或池内有害细菌、浮游动物的大量繁殖,或池内丝状藻、青泥苔滋生,或池塘严重老化、池底酸化、板结,池水与底泥之间物质交换停滞,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⑵处理方法:①曝晒池底,用生石灰、茶子饼等药物彻底消毒,或干塘后池底种植牧草;②全池泼洒排毒养水宝或解毒宝等药物;③丝状藻、青泥苔滋生的池塘用螯合铜或虫藻净等药物杀灭;④投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或无机肥培水。

 异常现象2:虾苗生长缓慢,体色暗淡,蜕壳困难,大小不一。⑴原因:苗种质量差或营养不良。⑵处理方法:①定期泼洒调水王或益生菌等微生物制剂调理水质;②选择优质饲料,科学合理投喂;在饲料中添加水产多维或水产营养元等营养添加剂;③每周补充投喂一次小杂鱼、螺、蚌、蚬肉等动物性饲料。

 异常现象3:养殖前期池水呈土黄、灰白色等,且浑浊。⑴原因:池水中易被虾消化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被消耗掉,不易被虾消化的藻类大量繁殖。⑵处理方法:①先用含氯、含碘消毒剂全池泼洒;②换掉部分老水,加注新水,调节浮游生物种群;③适量施肥,或全池泼洒浓缩菌藻液等生态营养剂。

 异常现象4:养殖中后期,池底部有死虾现象。⑴原因:虾池底部溶解氧不足,环境恶化,积累了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虾体自身营养不良,抵抗力差,蜕壳困难。⑵处理方法:①改善虾的生存环境,增加池水溶氧量;②用聚维酮碘、败毒汤混合稀释泼洒,24小时后适量换水,用EM菌等调节水质;③用保肝血红素、肝胃宝、免疫多糖、维生素C等拌饲料投喂,连用5天。

 异常现象5:池水黏稠滑腻,有泡沫,透明度极低,池水呈墨绿色或红棕色。⑴原因:大量投饵后的剩渣残饵及虾的排泄物沉入池底,导致水质过肥、恶化。⑵处理方法:①全池泼洒二氧化氯、病毒净等消毒剂;②全池泼洒芽孢杆菌、利水素等微生物制剂净化水质;③用净水剂、改底王等药物吸附沉淀。

 异常现象6:对虾游塘,软壳,红体,并大量死亡。⑴原因: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超标。⑵处理方法:①用枯草杆菌或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全池泼洒,同时在饲料中拌入活菌制剂;②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活性炭、陶土等);③合理补水或换水,正确使用增氧机。

 异常现象7:养殖后期,虾池下风处水面上漂浮着一层翠绿色的'水华。⑴原因:池水有机质含氮量高、水偏碱性(pH值为8-95),导致对虾不易消化的蓝藻大量繁殖,成为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⑵处理方法:①经常加注清水,调节水质,控制藻类繁殖,定期用EM菌、光合细菌等处理池水;②池塘内蓝藻大量繁殖时,选择晴天中午在下风口排放池水,尽可能降到最低水位,一般可排到池水1/3左右,然后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或灭藻王全池泼洒;③在池塘下风水面用密眼筛绢网捞取蓝藻,也可局部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杀灭蓝藻。

 异常现象8:水色突然变黑、变白或变红,且池水浑浊。⑴原因:季节变化或风向转变引起,俗称“倒藻”。⑵处理方法:①全池泼洒净水剂、解毒净水王等净化水质;②用解毒宝、排毒养水宝等药物稳定水质;③全池泼洒浓缩菌藻液等生态营养剂恢复水色。

 异常现象9:对虾厌食或拒食。⑴原因:高温闷热、连绵阴雨天气,对虾处于应激状态。⑵处理方法:①加深水位,减少投饲;②使用底质改良剂如解毒净水王、高效净水宝、底改王等;③泼洒池塘解毒剂如解毒宝、排毒养水宝等;④投放增氧剂;⑤加强营养,促进对虾摄食,用养康、水产营养元、保肝泰拌饲料投喂。

 异常现象10:对虾胸腹部常有白色或暗蓝色斑点。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都出现白色斑点或甲壳软化、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⑴原因:病毒引起的白斑病。⑵处理方法:①种苗须经过病毒检测确定无毒后,才能进入养殖池;②投喂优质全价饲料,并在饲料内添加免疫多糖、人参皂苷及稳定型维生素C;③每5-7天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1次;④养殖季节内,每15天全池泼洒1次季铵盐络合碘;⑤使用生物制剂,以保持水环境稳定。

 异常现象11:对虾附肢变红(游泳足更加明显),头胸甲的鳃区呈**。病虾多在池边漫游,厌食。⑴原因:由弧菌感染引起的红腿病。⑵处理方法:①对虾放养前,须进行清塘处理;②高温季节,定期向养殖水体泼洒光合细菌及活化沸石粉;③全池泼洒二氯海因或溴氯海因;④在外泼药物的同时,内服虾毒灵或迪芬克利。

 异常现象12:丝状真菌生长在对虾的鳃丝、附肢刚毛、游泳足上,严重时甲壳表面也可看到。影响虾呼吸功能,从而使对虾生长缓慢,并易因缺氧死亡。⑴原因:由毛霉亮发菌(发状白丝菌)和硫丝菌引起,主要与养殖环境水质及底质恶化有关,通常当池水呈富营养化时易发生。⑵处理方法:①保持水质及底质良好,放养前彻底清塘;②放养密度切勿过大,适当增加换水量;③饲料内适量添加脱壳素,促使对虾正常蜕壳及生长;④全池泼洒季铵盐络合碘;⑤全池泼洒茶粕,待病虾脱壳后大换水。

 异常现象13:对虾消化道呈红色,有的虾胃也呈红色,中肠变红并肿胀,直肠部分外观混浊,界限不清。病虾活力减弱,厌食,生长慢。⑴原因: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导致的肠炎病。⑵处理方法:①全池泼洒二溴海因,3天后全池泼洒硝化细菌;②饲料内添加肠炎停、大蒜素,连续投喂3-5天。

南美白对虾发生脱壳不遂症的原因与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虾感染慢性疾病,进食减少,体质衰弱,脱壳时体力衰竭,导致死亡。

  解决方案:在饲料中添加脱壳素、维生素C和免疫多糖。

  2水质不良,底质恶化,池水长期处于低溶氧状况下,或夜间溶解氧偏低,水底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对虾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无力脱壳。

  解决方案:加强换水,换水后用超级底净、活性黑土处理水质和底质,2天后施用益水宝或绿水利生素,维持良好的水质和底质。

  3饲料缺钙或虾体钙代谢出现障碍,造成脱壳困难。

  解决方案:在饲料中添加利胃宝,适当投喂鲜活饲料,同时加强换水,增强南美白对虾对钙磷的吸收能力。

南美白对虾生长和发育总是伴随着蜕壳进行,蜕壳是对虾生长发育的结果。养虾人都知道,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过程中需要很多钙物质,无论是逢初一、十五要补钙,就连平时刮风、下雨的时候也是要补钙;钙是促进对虾脱壳和生长发育的重要矿物质,但往往很多时候,钙也补了,但对虾还是出现脱壳不遂,生长缓慢的情况。在养殖过程中只补钙就可以了吗?要怎么进行钙的补充才最合理?

编辑

“钙”在对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重要作用

1、藻类生长平衡所需

藻类在生长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钙、镁、磷等矿物质,而钙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藻类缺少钙物质则会缺少藻类的生长速度,在日常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水质比较清或肥水困难的时候的时候补点钙会比较快速的肥水。所以钙在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是很重要的。

2、增强水体的缓冲能力

在养殖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说测水体的总硬度,水体的总硬度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无疑是“钙”,养殖水体中用钙可以提高水体的总硬度,来增强水体中的缓冲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降低水体中重金属的毒性;稳定水体中的PH值;水体中缺少钙则会导致水体的缓冲能力较差,影响水体PH的指标变动过大。

3、增强水生动物的壳硬度

南美白对虾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脱壳来让自己生长,在脱壳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钙物质,钙是水生动物骨骼、甲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南美白对虾在日常的水活中钙物质也必不可少;而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如果缺少钙物质会导致南美白对虾脱壳不遂,造成软壳等现象。而钙的吸收不足也会导致甲壳不能正常的硬化,导致对虾的生长速度缓慢;所以在补钙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补充微量元素来促进钙物质的吸收。

4、增强抗应激能力

在天气突变的时候补充钙物质可以有效预防由于应激导致脱壳不遂,在水体缺少钙的时候,南美白对虾会形成软壳,在水体中最易形成细菌侵入,形成对虾疾病;日常管理过程中补钙会增加壳硬度,抵御病原体的侵入。

南美白对虾只补钙就能促生长?

很多人看到大多数虾在蜕壳时就开始补施有机钙,殊不知,此时补钙已经晚了,对虾体质有差异,总有一些虾是提前或延后退壳,当看到有大量虾退壳时,至少已经有20%的虾已经退过,也就是说这20%的虾在退壳期并没有得到充足钙源的保证,很可能产生软壳、退壳不遂,甚至是细菌性感染疾病。

相关研究表明,高钙环境抑制镁的吸收, 而大量钙的吸收会导致镁的缺乏, 所以水环境中钙镁浓度水平过高或钙镁消耗量过多并不能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起到促进效用。

已经出现软壳和脱壳不遂的虾,虾体已经无法吸收微量元素或吸收能力大大下降,此时补钙无异于是做无用功。

南美白对虾怎么补钙才最合理

钙在水体中很容易形成沉淀,即碳酸钙,碳酸钙微溶于水,这部分沉淀的钙是不能被直接利用的,所以要经常的测定水中的总硬度,否则天气突变等情况很容易造成总硬度极具下降的现象。补钙要合理,要适量,不能够一下补很多,很长时间又不补充,这不利于水体的稳定性,补充过多的钙也会转变成碳酸钙。

当虾体还小时,补钙周期3-5天补充一次,当虾体较大时一般5天补充一次,每次补钙不宜过多,退壳期要适量增加补钙量,保证对虾生长需求。规律性补钙不仅促进对虾硬壳,还能够具有抵抗疾病、增强虾体免疫力的功效,除EMS外,很多细菌性疾病均是通过体表感染细菌得来的,为了维护对虾健康的体表,必须要用钙增加虾壳的厚度,以此来抵抗外部细菌的入侵。

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只补钙也是不合理的,也要注重增强对虾体质,只有健康有活力的对虾,才能更好地吸收各种微量元素。在饲料中加入 胆汁酸 ,可以很好的增强对虾体质和抗应激能力,同时预防肠炎、偷死、白便的发生。

南美白对虾蜕壳难的原因总结了是下面几个原因

1、水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等升高,表现在旧壳仅脱出一半或脱出旧壳后身体反而缩小。

2、营养问题。长期饥饿影响脱壳,营养不足或饲料差不易吸收造成缺钙,而影响脱壳。

3、放养密度过大。密集挤迫,互相干扰会延长脱壳时间或脱不出壳而死亡。

4、水温突变。低温阻碍脱壳,高温也会延迟脱壳。

5、药物影响。乱用抗生素后应用药物过多影响脱壳或产生不正常现象。

6、光照太强或水的透明度太大。水清到底,使对虾整天乱游塘不脱壳或生病。

7、有害生物。如纤毛虫,会使对虾的甲壳发生矿化,新旧壳发生粘连导致对虾蜕壳困难。

8、溶氧不足,对虾脱壳困难。

9、水里缺少微量元素矿物质。(相当重要)

10、细菌性疾病,如黑斑病。

在南美白对虾脱壳期间,建议营造适宜虾生长的水环境,投喂营养全面、配方科学的饲料,及时使用对虾肠肝宁、妙补、倍倍嘉等产品,增强肝脏功能,提高免疫力,促进脱壳顺利完成。

虾脱壳的正常频率

在环境适宜前提下,虾苗20小时左右脱壳一次,体重1~5克的仔虾约4~6天脱壳一次,15克以上的大虾一般两周脱壳一次。在有些情况下,对虾会出现脱壳困难,甚至因此导致死亡的现象。

频繁脱壳的应对方法

对于频繁脱壳的对虾来说,养殖户通常是群体性治疗(泼洒钙等措施)。据观察频繁脱壳的对虾有时候泼洒钙并不让其暂时停止脱壳。这好比不按车道行驶的汽车,会增加发生交通意外的机会。同时它们受到有害菌与有毒物质感染的机会也相应增加了。因此,虾塘的环境的改变就相当重要(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当把对虾的频繁脱壳看成是一种病态时,它并不能告诉养殖户经历了什么,只有它呈现出“软壳后经过长时间还不能硬壳”的现象时才表示病态严重。

在选虾苗时也应注意

在选择虾苗时,要是虾苗的壳不好(显微镜可见)时,它在养殖前期已伤痕累累了,还怎么谈中期、后期呢?所谓的上罾前容易出问题的对虾,养殖户为何不设想一下是什么令虾苗的甲壳多了病灶?因而虾苗期也有难脱壳的现象。在对虾养殖中,多脱壳的对虾就象征长速快,有人笑称为"火箭苗"

难脱壳的原因以及应对方法

纤毛虫导致的“难脱壳"。如果对虾身上长着的纤毛虫过多引起“食料慢”、“难脱壳”,有些养殖户第一时间盯着纤毛虫“红了眼",以杀虫为主。然而纤毛虫也有很多种的,按"残害”对虾的危险大小分:累枝虫>聚缩虫>钟形虫。据实践所得如果是累枝虫引起“食料慢”、”难脱壳”,只要切断纤毛虫位于虫柄处的神经元(可用60%硫酸锌处理)时,对虾就容易脱壳多了,而聚缩虫或钟形虫,通过改底氧化底部环境就可以解决“脱壳难”了。

溶氧低导致的“难脱壳”。通常说溶解氧是对虾脱壳到硬壳的“推动力"。而氧份不足时,却是有害菌赖以繁殖后代的关键时机,一旦出现氧份消耗速度过快(如水温过高)时,对虾就呈现"延迟脱壳”或”难脱壳”的生理机制。当养殖户掌控了一些"养水先知氧"技术时,其实人是无法感受水底的氧份,只有对虾才感受着氧的“虐心"程度。

对虾干扰导致的“难脱壳“。曾有养殖户笑谈:能打架的对虾必是强壮的对虾,谁见病虾会打架?正如能饮酒之人也能打架,谁见打点滴的病人会打架?这听起来挺有道理,在生态环境中,强壮的虾总会占优势的,而干掉强壮的虾并不是更强壮的虾,而是硬壳的虾。正如淘汰马车并不是更快的马车,而是汽车。因对虾的放养密度大,某些虾(能打架的虾)干扰了正准备脱壳的虾,或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但相对于正准备脱壳的对虾来说,其自身有可能发生“顾忌"反应,同时出现“暂不脱壳”的现象,正如乌龟遇上危险一样,且缩头时且缩头。除此之外,有时候人影及噪声(车声)的干扰,也直接导致对虾“难脱壳”。

对虾发育过慢导致的“难脱壳”。对虾的脱壳速度与其生理有关,在对虾的虾苗期,因为发育快,所以脱壳快。因对某些对虾患上慢性肠炎时,料也吃得少,发育自然慢了,“难脱壳"也是让养殖户揪心的,不得不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虽然某些药物间接地逼着对虾”非生理脱壳“,但可一不可再了,毕竟对虾对药物耐药性的时刻已十分严峻了。

水温低导致的“难脱壳”。在水温22度以下时,对虾的生理功能低下,对于脱壳就更加提不起“劲",“难脱壳"也避免不了。因此提高适合对虾生长的水温去养,就是对对虾的成长负责。水质环境恶劣导致的"难脱壳",一塘脏水,有毒物质太多时,对虾的生存环境恶化了,莫说是脱壳难,连基本的水质指标都不达标,这种环境如被老鼠咬破的电线一样,发生短路只是时间问题。无论什么原因引起对虾的”难脱壳",也预示着慢大,也在浪费着金钱与养殖时间。因此必须时刻留意对虾的"难脱壳”的因素,合情合理地加以干预。当养殖户始终都坚持热爱这条虾,就给它最好的呵护,相信它不会”难脱壳"

平时仔细观察,就能及早发现。发现有如下情况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

①初一、十五前后,大蜕壳期,水体表面和料台看不到虾壳;

②虾体外壳不是正常的玻璃色,出现发黑(绿)、不透明;

③头胸甲很硬而尾部虾壳很软,前后不一致。即尾部已蜕壳,而头胸甲没有蜕壳;

④双层壳。剥开外层虾壳可发现里面还有一层软壳;

⑤虾体表面粘稠不光滑,对虾生长慢。

蜕壳不遂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①日常管理不善,底质、水质恶化,池塘缺氧,氨氮、亚盐超标;

②钙镁等矿物质缺乏。

对虾蜕壳不遂怎么办?

1、选择优良的对虾苗种。好苗种体质先天就好,抵抗能力强,脱壳成功率会高。

2、持续保持水质健康。“好水养好虾”,给虾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定期改底。对虾生活在底层,底部沉积了大量有机物,细菌滋生。脱壳后体质弱容易,感染细菌,引发各种疾病,会对虾脱壳不遂。

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需要多次的脱壳和壳硬来完成,一般这个过程分为脱壳和硬壳两个阶段。这个过程有3个关键因素:第一是对虾需要充足的能量来完成脱壳和硬壳;第二个对虾需要锰、锌、铜、铁等微量矿物质促进同步脱壳并是趋于整齐,脱壳后需要钙、镁、磷等常量元素来硬壳,这些元素是否足够,吸收利用率是否好决定了对虾脱壳后的规格大小;第三这个过程需要有充足的溶解氧参与。

        高密度的养殖,往往导致水体中常量和微量矿物质缺乏,锰、铁、锌、铜等离子不足导致虾蟹不能正常脱壳,容易形成软壳和脱壳不遂,生长速度缓慢。全价的微量矿物元素在池塘水体中是限制性因子,需要经常性的外源性补充。

        池塘内的微量元素来自于池底的泥土和水源,但是这些都是低盐度或者井水养殖环境下最为突出的限制性因素。

          微量元素低经常会导致成活率低、脱壳不遂、硬壳慢、水难肥等现象,管理难度加大。

性状类白色粉末

主要成分复合微量元素、乳酸钙、磷二氢钙、甜菜碱、维生素B1、赖氨酸

功能特点

1、迅速补充水体微量元素(铜、锰、铁、锌等)和常量元素(钙、磷、镁等),促进有益藻类生长,稳定水色,增加水体溶氧

2、为水生动物提供生长必要的营养元素,确保虾蟹蜕壳后快速提高甲壳硬度,避免软壳、脱壳不遂、断须、虾体抽筋、肌肉发白等现象

3、提高水生动物生长活力,增进食欲,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虾蟹生长

4、若有甲壳溃疡发生,配合聚维酮碘使用,有利创口愈合。

用法用量

1、用池水稀释200倍后全池泼酒,每包使用4~6亩(1米水深),严重时可加倍使用。

2、经常使用本品,可有效增加水生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包装1000g/袋

贮藏避光、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生产批号见封口

生产日期见封口

保质期两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024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