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母猪的泌乳力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怎样提高母猪的泌乳力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第1张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整个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整个猪场生产效益的高低。根据哺乳母猪营养需要的特点,我们知道母猪除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增长体组织外,还要泌乳哺育仔猪。泌乳量和乳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于饲料中营养成分的供给数量,而泌乳量和乳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存活率,因此泌乳期母猪营养的重要目标就是防止母猪失重过多、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以及断奶后能尽快发情。泌乳期营养负平衡会导致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泌乳量降低,并影响下一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性能。泌乳期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不足会出现哺乳母猪缺奶、少奶、奶水质量差、体重减少过多、延长断奶后发情间隔,以及配种受胎率低等繁殖障碍,增加母猪的淘汰率。母猪的低泌乳能力可直接导致乳猪营养缺乏、生长滞缓、死亡率增高,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加剧仔猪断奶应激并影响后续生长发育。

(1)改善泌乳母猪日粮适口性,提高其采食量 泌乳期母猪采食饲料量不足,将影响产奶量和其后的繁殖性能。对繁殖性能的负面影响在夏季尤为显著。哺乳期的促黄体素(LH)水平对卵巢的生理活动很重要,能够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在泌乳的中期和晚期提高能量摄入量,能明显促进黄体分泌LH。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相比,泌乳期采食量较低,这使得初产母猪不能达到成年母猪的繁殖性能,而且初产母猪的泌乳量和繁殖性能对营养物质的摄入非常敏感。分析多数繁殖猪群的记录可以发现,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如断奶到发情的间隔增加、受胎率降低、淘汰率增加以及第二胎窝产仔数减少等,已成为限制群体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泌乳期间母猪的平均采食量在5~55千克,而泌乳母猪维持本身机体代谢和产奶需要,平均采食量应在7千克左右,所以泌乳母猪采食量一般达不到它的正常需求。因此,营养学家和养猪生产者致力于提高日粮适口性和日粮质量,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泌乳期饲料采食量。按笔者的经验,在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乳乐健”,能有效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使母猪泌乳力得到提高。

(2)提高哺乳母猪饲粮的能量和蛋白质 母猪在泌乳期间通常会表现为能量和蛋白质的负平衡。目前,泌乳母猪日粮的平均能量水平为311兆焦/千克,平均采食量在5千克左右,母猪的能量摄入远不能满足产奶的需要,而必须动用体内的脂肪贮备。这种能量需要的相对不足,在整个泌乳期都存在,添加脂肪是提高日粮能量水平的有效措施。多数试验表明,向妊娠后期或泌乳初期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以提高日产奶量和乳脂率,进而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在仔猪初生重低、死亡率高的情况下效果最为明显。特别在夏季高温季节添加脂肪尤为重要,可有效提高日粮能量水平,而且脂肪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体增热较少。由于哺乳母猪具有把饲料中脂肪直接变为乳脂的能力,因此,在选择脂肪时需注意脂肪酸的构成,建议少使用饱和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比例过高的动物油脂。最近的研究表明,奶中的短链脂肪酸容易被仔猪吸收;中链的甘油三酯很易被代谢成酮体,酮体很容易穿过胎盘,用于胎儿脂类的合成和生成葡萄糖,从而提高出生胎儿的能量贮存和仔猪生存的能力。

氮的负平衡和体重降低会导致母猪产乳量下降。降低氮负平衡的有效方式就是增加蛋白质摄入量。众多的试验表明,哺乳母猪饲料中的粗蛋白质水平对泌乳量有重要影响,饲粮蛋白水平与母猪产乳量、乳脂、乳中固形物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还有试验表明,泌乳期间母猪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量都能影响乳房的发育,增加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量都能刺激乳房的增长。

(3)提高哺乳母猪日粮中的赖氨酸和缬氨基酸的水平 赖氨酸是哺乳母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近年的研究表明,NRC(1988)推荐的哺乳母猪日粮赖氨酸水平06%是不够的。当赖氨酸水平提高至075%~090%时,随着赖氨酸摄入量的增加,每窝仔猪增重提高,母猪本身失重减少。因此,新版NRC(1998)推荐的赖氨酸需要量为097%。但是赖氨酸含量过高会导致一种支链氨基酸——缬氨酸的不足。在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赖氨酸易造成缬氨酸缺乏,影响母猪的产奶量和仔猪的增重。日粮缬氨酸与赖氨酸比率对泌乳母猪繁殖性能也有很大影响。试验表明,日粮缬氨酸与赖氨酸比率增加,可提高仔猪断奶时的窝重。缬氨基酸是动物体内不能合成而必须从饲料中获得的必需氨基酸。它们在体内除用于合成蛋白质外,在特殊生理时期(如饥饿、泌乳、运动)还是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缬氨基酸在体内分解产生ATP的效率高于其他氨基酸。较高水平的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在整个泌乳期都能提高乳脂率,较高的乳脂率可为仔猪提供更多的能量,从而为促进仔猪生长提供了可能性。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可促进仔猪生长,仔猪断奶重随添加缬氨酸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目前还没有饲料级的商品化缬氨酸添加剂,一般的玉米、豆粕原料含量很低,羽毛粉和血粉中含量较高,但利用率不高。

(4)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与矿物质对其在母猪乳汁中含量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多。据报道,随母猪饲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叶酸添加量的提高,母猪初乳和常乳中维生素A、维生素E还有叶酸含量就会随之增加。哺乳母猪饲料中额外添加多种维生素,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均明显提高。

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间,会丢失大量的铁,特别是高产母猪常常表现临界缺铁性贫血状态,不但影响健康,而且降低对饲料的利用率。有机铁的吸收速度快、效率高,而且不会引起矿物质间的拮抗作用。母猪饲料中额外添加有机铁,不但能有效缓解高产母猪的缺铁状态,而且由于提高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从而提高了体内新陈代谢的速率,改善了饲料利用率。另外,血液中高的铁浓度还对下一胎的繁殖性能产生良好的影响。氨基酸螯合铁是一种良好的铁源。

目前很多猪场哺乳母猪日喂2次~3次,以3次的居多,影响了母猪日进食总量。而哺乳母猪最好日喂4次,特别是夏天高温季节,每天可以提高采食量1千克,对改善母猪产奶量,提高断奶体重意义重大。

关注母猪日进食代谢能总量,母猪日进食代谢能总量最好不低于16兆卡,哺乳子猪增重速度最快。为了使哺乳母猪日粮的代谢能达到每千克3150千卡,配方中必须添加油脂而且必须含高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因为饱和脂肪酸母猪很难利用。子猪在断奶前生产性能的表现与母乳分泌情况有很大的关系(r2=087~090)。脂肪是子猪的主要能量来源,通常占初乳的30%~40%、常乳的55%~60%,乳的主要组成成分受母猪日粮影响较大。所以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使初乳和常乳中具有较高的脂肪含量。哺乳子猪另外的40%能量来源主要是靠乳糖,而乳糖和乳蛋白含量与采食量的关系较大,高采食量的母猪乳糖分泌量大。

子猪的生长潜力受母乳蛋白成分和含量的影响,而子猪的蛋白储备随能量的摄入呈线性增加。现代研究表明,子猪的哺乳期脂肪储备对生长猪的生长影响很大。

高度注意哺乳母猪的饮水量。哺乳母猪采食量与饮水量的关系很大,哺乳母猪饮水量增加对采食量增加有明显影响。饮水量减少的后果之一是粪便中的干物质增加,引起便秘,便秘又可以使母猪患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征及哺乳期奶量下降。

以上措施对提高仔猪断奶体重有良好的效果,供大家参考。

猪吃催长剂

一、维生素E和生物素

近年的研究表明,仔猪 饲料中使用高剂量的维生素E,可增强猪的免疫力,降低断奶仔猪 死亡率,并可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减少仔猪断奶应激。实际应用时,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40~60克/吨。生物素主要作为一种辅酶,参与多种重要的新陈代谢,可促进仔猪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目前市场出售的生物素含量一般为2%,添加量为30~50克/吨,可取得较好的饲养 效果。

二、酶制剂

由于仔猪胃肠道的消化功能较差,消化酶明显不足,因此,需要在仔猪饲料中添加酶制剂,以弥补仔猪消化生理的不足,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酶制剂以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等复合酶较理想。据实验,在35日龄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的复合酶,可提高日增重8%,饲料转化率提高35%以上。

三、调味剂

为了提高仔猪的采食量,改善饲料中的不良气味,增加适口性,在仔猪饲料中通常要添加调味剂,如美国乳猪 香、乳猪 宝等。据报道:在饲料中添加乳猪香和乳猪宝,仔猪日增重可提高10%~18%,采食量提高10%~15%。调味剂一般为400~500克/吨。

四、其他猪催长剂

1、喂艾叶法。艾叶营养丰富,对猪有抗病作用。日本在猪日粮中添加2%艾叶粉,除日增生可提高5%-10%外,饲料消耗可下降7%-12%。

2、喂沸石粉法。日本在饲料中添加5%沸石粉喂肉猪,每增加1公斤沸石粉,可使肉猪增重4公斤,节约饲料近1/4,并能减少猪支气管炎、胃肠炎,佝偻病和仔猪腹泻等症。用来喂母猪,还可加快仔猪的生长发育速度。

3、喂稀土法。猪催肥专家了解到,美国在肉猪1公斤饲料中,添加25克稀土,可使猪增重20-45公斤,提高饲料利用率3%12%。

4、喂糖精或小苏打法。在每公斤饲料中加005克糖精,可大大提高肉猪的采食量,日增重提高7%,每增重100公斤重量,饲料消耗和成本分别下降48%和35%。糖精喂猪可先溶于水,然后拌料饲喂。在缺乏赖氨酸供应的情况下,可采用小苏打代替,不仅成本低,而且可收到同样的增重效果。小苏打用量:小猪日喂10克,中猪日喂20克,大猪日喂30克。

5、喂油脂法。日本研究,在断奶仔猪的饲料中,添加大豆油和椰子油各50%的混合油,每天在饲料中添加量为日粮的2%-5%,其增重比对照组(即不喂油脂的)高145%。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断奶时间:有3-8周和60日龄。即最短21天,最长60天,根据乳猪健康状况决定。

断奶仔猪通常会减少采食量。近期的研究表明,断奶仔猪若正常采食,在断奶后1周内能增重1kg,那么就可比因采食不足而只能在断奶后1周内不增重、仅保持体重的猪,提前15天达到屠宰体重。而采食量低原因,仍然是断奶应激造成的生理异常。因此,早期断奶的仔猪,对饲料有特殊的要求。

早期断奶仔猪的饲料,应该容易消化,具有高的消化率。断奶后7~10天内采食高消化率日粮,可使每日总采食量保持较低,从而既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又不致使仔猪的胃肠道负担过重而引发下痢。因此,首先要尽量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和赖氨酸水平。同时,由于豆粕中含有抗营养物质,因此,可以通过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的办法来缓解腹泻的发生率。在原料的选择上,可选用玉米、鱼粉、喷雾干燥的血粉以及一部分豆粕。有条件的也可以用一些乳制品,使用柠檬酸等酸化剂,也对帮助仔猪消化有好处。

断奶仔猪的饲养:仔猪断奶后往往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表现出食欲不振,增重缓慢,甚至减重,尤其是补料晚的仔猪更为明显。为了过好断奶关,要做到饲料、饲养制度及生活环境的两维持和三过渡。即维持在原圈培育并维持原来的饲料,做到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条件的逐渐过渡。

饲料过渡:仔猪断奶后,要保持原来的饲料半个月内不变,以免影响食欲和引起疾病,从场外引进的断奶仔猪,最好购回点原场饲料,以后逐渐改变饲料。断奶仔猪正处于身体迅速发育的生长阶段,需要高蛋白、高能量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的日粮,应限制含粗纤维过多的饲料,注意添加剂的补充。

断奶仔猪料配方:玉米7015%、豆粕220%、鱼粉50%、磷酸氢钙1%、石粉055%、食盐03%、预混料1%。预混料包括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黄霉素25mg和土霉素50mg,用于防病促长。同时添加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能明显促长。包括每公斤料中加入硫酸铜540mg、硫酸亚铁564mg、硫酸锌570mg、硫酸锰80mg、碘化钾066mg、亚硒酸钠115mg、氯化钴12mg。预混料自已备不齐,可买市售的。自己配料省钱多了。配合料最好一直喂到底,使猪长快点,很快出售,比不喂配合料而延长时间出栏,反而省料。但喂量可多可少。

饲养制度的过渡:仔猪断奶后半个月内,每天饲喂的次数比哺乳期多1~2次。这主要是加喂夜餐,以免仔猪因饥饿而不安。每次喂量不宜过多,以七八成为度,使仔猪保持旺盛的食欲。

仔猪采食大量饲料后,应供给清洁饮水,以免仔猪饮用污水或尿液而造成下痢。

环境过渡:仔猪断奶的最初几天,常表现出精神不安、鸣叫,寻找母猪。为了减轻仔猪的不安,最好将仔猪留在原圈,也不要混群并窝。到断奶半个月后,仔猪的表现基本稳定时,再调圈并窝。在调圈分群时,要根据性别、个体大小、吃食快慢等进行分群。应让断奶仔猪在圈外保持比较充分的运动时间,圈内也应清洁、干燥、冬暖夏凉,并进行固定地点排泄的调教。

断奶仔猪的管理

创造舒适的小环境 断奶仔猪必须有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清洁干燥的圈舍。仔猪进入猪圈前应彻底打扫干净,全面消毒,铺上垫料,为断奶仔猪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

有足够的占地面积和饲槽 如果仔猪群体过大或每头仔猪占地面积太小,若饲槽不多,较容易引起仔猪间的互相争斗,造成休息不足,采食量不够,从而影响仔猪的发育。断奶仔猪每头平均占地面积05~08m2 较好,每群一般以10m2左右面积为宜。

防寒保温 北方冬季与早春气候寒冷,仔猪又特别怕冷,常堆积在一起睡卧,互相挤压,容易压死、压伤仔猪,而且易患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必须注意圈舍的防寒措施,有条件的可修建暖圈和塑料大棚来饲养断奶仔猪。

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在50~60日龄,必要时在90~120日龄,每kg体重皮下注射1%的伊维菌素400μg。

要打预防针:如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冻干苗(活);口蹄疫苗、兰耳病苗等。2~4月龄,用猪伪狂犬病活苗或灭活苗。对疫区或受危胁区用引进的K61弱毒冻干苗,乳猪笫一次肌注05ml; 断奶后再注1ml;3个月以上的架子猪1ml;免疫期1年。

(1)要使仔猪过好初生关,提高全窝仔猪的成活率 ①要提高仔猪成活率,如人工辅助固定乳头,让全窝仔猪都吃好初乳,提高仔猪出生后的抗病能力,进行必要的药物预防;②做好保温工作,维持环境温度在25℃以上;③保持圈舍安静;④设立护仔栏(架),防止仔猪被压死。

(2)抓开食,做好补料工作 仔猪出生后2~3天就应开始补饲铁、铜、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防止仔猪导致相应的缺乏症;3~5日龄起补充饮水;5~7日龄起开始,采用灵活多样的办法诱导仔猪开食。

(3)抓好仔猪旺食工作 即在仔猪学会采食后,应促使其尽量多吃食,特别是在母猪过了泌乳高峰以后,能使仔猪迅速过渡到以吃料为主来获得营养物质。饲料适口性要好,营养要丰富、全价。

养猪是现在利润最高的产业之一,由于非洲猪瘟疫病流行,母猪减少,仔猪价格昂贵,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徘徊在每头1000元左右,每年肥猪出栏后都要引进断奶仔猪进行养殖, 由于环境和饲养管理方法的改变,小猪有一些不适应,因此小猪断奶后在育肥开始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生长障碍,小猪不吃料、消瘦甚至出现死亡等现象。正确的喂养方法可以提高断奶小猪的成活率,获得最好的日增重,为肥育猪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小猪断奶后怎样喂养呢

1、饲喂保育饲料

仔猪断奶前有丰富的乳汁,补喂的饲料质量也较好,仔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基本能够得到满足。断奶后转入育肥猪群,不仅乳汁没有了,而且饲料质量也差了背后剧烈,仔猪一时适应不了。保育猪料是根据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而配制作的,一般喂保育饲料到65日龄左右,仔猪体重达到30公斤以上,以逐渐过渡到食用育肥猪饲料。

2、控制断奶仔猪的应激反应

仔猪断奶前是由母猪带领,圈舍内环境安静、温暖、干燥,管理细致。断奶后变成大群饲养,睡不好,吃不好,由于生疏。相互咬架,环境变化太大。因此,外购的仔猪每10—15头为一圈养殖,要充分注意猪舍的清洁,保暖和换气,把仔猪的断奶应激反应控制在最低限度。

3、维持断奶前的饲养条件

如果是自繁自养的仔猪,在转入育肥猪群时,由于饲养管理上的急剧改变,仔猪一时不能适应,为防止和消除这种情况的出现,采取在断奶前就注意逐渐增加断奶后所要喂的饲料,从而使断奶后所吃的饲料尽可能与断奶前相似,不能有突然改变。为防止环境条件的急剧改变,仔猪断奶后要把母猪调出原圈,仔猪留在原圈舍饲养16—30天再转入育肥猪群。

4、加强仔猪的运动

断奶仔猪是生长猪发育最迅速、可塑性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重要阶段。仔猪是骨骼和各个器官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仔猪要活动,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多晒太阳,促进消化吸收、循环,有助于仔猪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和抗病力,促进仔猪增重。

5、搞好仔猪组群调整

在仔猪断奶后,同一窝仔猪编为一群进行培育,外购仔猪也要尽量同一窝仔猪,在体重20公斤左右或者生后60日龄进行调整,把发育缓慢、体重轻的仔猪集中编在一群饲养。

6、饲料因素的影响

仔猪食用母乳,其中的营养物质很容易被仔猪吸收掉。断奶后,仔猪食用的饲料中,蛋白物质是由植物提供的,这与母乳中的蛋白相比,吸收率大大降低。如果完全采用固体饲料,饲料中的淀粉和纤维素等物质,仔猪基本不能消化吸收。倘若这些饲料发生了变质现象,会严重增加仔猪的腹泻现象的发生。所以,建议仔猪断奶采用液态饲料,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仔猪因饲料因素而产生的应激。

7、心理因素的影响

仔猪与母猪分离,也会造成仔猪的应激。仔猪原本生活在母猪身边,吃的是母乳,也会受到母猪的保护与关爱,它们自然有一定的安全感。当它们与母猪分离后,不仅会到达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而且失去了母猪的保护不说,还要自己学会采食、与其他猪只相处。这一时期,仔猪之间也会为了建立新的群体秩序而发生打斗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082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