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黑猪的品种特征

沂蒙黑猪的品种特征,第1张

沂蒙黑猪体型中等。头大小适中,额宽,有金钱形皱纹,耳中等大,耳根硬,耳尖向前倾罩,嘴筒短而微撅,颈部宽短。胸宽而深,背腰平直且宽,四肢结实。皮灰色,毛黑色。乳头7~9对。根据体型大小和早熟性,可分为大、中、小三型:大型猪,体躯较大,结构疏松,四肢粗壮,头大而方,嘴短微撅。额部金钱皱褶较深,成熟晚,肥育猪体重一般在150公斤以上。小型猪,体躯较小,皮薄毛细,结构紧凑,四肢细短,头较小,额部金钱皱褶较浅,较为早熟,肥育猪体重80~90公斤。中型猪,介于大型猪和小型猪之间。体躯稍长,皮灰毛稀,生长发育较快,肉质好,肥育猪体重100~120公斤。中型猪最受群众欢迎,发展较快,是选育的重点。

养猪方法和技术

养猪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里也有很多知识。 例如猪的优良品种是什么,有什么猪?小猪是如何饲养等,掌握这些知识,在养殖中活用,做好猪的养殖工作,才能养猪。 在此说明养猪的基础知识

1 猪的优良品种有什么要求?

优良品种一般指生长快、品质好、抗性强、性状稳定、适应一定地区自然条件、适合规模化养殖的品种。 但是,要具体去养殖家,必须根据自己的饲养目的来决定。 如果其生产目的以生产肉质优良的产品为主,我国许多地方的猪种如蓝塘猪、太湖猪、宁乡猪等为优良品种,但其生产目的在于利益,杜洛克、长白、白白、白白、瘦肉猪套为优良品种。

我国地方猪种主要有哪些品质特性?

我国地区广泛,各地自然气候、饲料资源、饮食习惯等千差万别,人们的筛选要求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的选择,形成了许多具有特色的地方猪种。 根据其起源、生产性能、外观特征和生活环境等,可分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6种类型。

(1)华北型。 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 这种类型体质结实,骨发达,四肢粗,腰细,腹部不下垂,肌肉发达。 头平,嘴长,耳垂大,毛粗,黑色多。 母猪成熟快,繁殖性强,产率10头~12头,乳头8头左右。 耐寒、耐粗饲料,但体重增加缓慢,板油多,屠宰率低,一般为60%~70%。 代表品种有东北民猪、西北八眉猪、黄淮海黑猪、汉江黑猪和县蒙黑猪等。

(2)华南型。 分布在南岭和珠江以南地区。 表现出“低、短、宽、圆、胖”的外部特征,肚子大大下垂。 头相对宽,口短,耳小,毛多为黑白花。 母猪成熟早,繁殖性稍差,分娩8头~9头。 耐热、早熟易肥,皮薄肉嫩,脂肪型猪种,屠宰率75%。 代表性品种有青塘猪、陆川猪、香猪、五指山猪、粤东黑猪、洋槐猪和滇南小耳猪等。

(3)华中型。 分布在长江与珠江之间的广阔地区。 体型与华南型相似,体型较大,生产性能介于华南型和华北型之间。 母猪分娩数为10头~12头,乳头为6对~7对。 增长快,经济成熟快,肉质柔软,屠宰率在70%左右。 本型以猪居多,代表品种有浙江金华猪、大花白猪、宁乡猪、皖浙江花猪、武夷黑猪、莆田猪和大围仔猪等。

(4)江海型。 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和沿海地区,地处华北型和华中型中间狭长过渡地带。 主要是华北型和华中型杂交选育而成,外形和生产性能因种类而异。 共同特点是有毛黑或少量白斑,头中等大,耳垂大。 性成熟快,繁殖率高。 母猪平均出生率在13头以上,乳头在8头以上,经济成熟快,体重增加,屠宰率在70%左右。 代表品种有太湖流域的太湖猪、姜曲猪、安徽的圩猪、虹桥猪等。

(5)西南型。 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头大,脚短,毛全黑或以“六白”为主,也有黑白花和红发猪。 繁殖率中等,生育数为8只~10只,乳头为5对~6对。 肥育能力强,屠宰率为65%~79%,多为肉脂兼用型。 代表品种有荣昌猪、内江猪、成华猪、乌金猪和雅南猪等。

(6)高原型。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海拔较高的地区。 体型小,像野猪,头细,腹小,瘦,腰斜。 毛是黑色或黑白色的花。 繁殖率低,乳头5对多,产仔5头~6头,饲养率不高。 成年人体重小,是晚熟品种。 肉的味道醇厚,但屠宰率低,只有65%左右。 代表品种有青藏高原的藏猪和合作猪。

我国饲养的瘦肉猪种类是什么?典型特征和生产率如何?

我国饲养的瘦肉猪种主要有长白猪、白白猪、杜洛克猪等。

(一)长白猪;。 原产丹麦,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着名瘦身型品种,1964年引入我国。 毛白,头细,颜面笔直,耳朵大前倾,背长,腹线笔直无松弛,前体狭窄,后体宽,流线型,肋骨16对~17对,大腿丰满,蹄质稍细。 性成熟迟缓,母猪初产10头左右,经产10头~12头,乳头6对~8对。 在良好饲养管理条件下,后备猪6月龄可达~100公斤,屠宰率72%左右,胴体瘦身率可达66%。

白猪。 原产于英国北部约克郡及其邻近地区,是大型瘦身型品种。 毛白,体格大,体型匀称,耳直立,腰弱弓多,四肢高,身体丰满。 性成熟慢,繁殖率强,初产10只,经产12只,乳头7对~8对。 预备猪6月龄达到100公斤,屠宰率达到74%左右,瘦身率达到635%。

(3)杜洛克猪。 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的新泽西州。 体质结实,抗性强,饲养条件低于其他瘦身型品种。 毛和棕红色,浓淡不同的头清,口短耳中等大小,稍前倾,耳尖垂下的背部直或稍弓,身体厚,全身肌肉丰满,后身发达的四肢粗壮,蹄黑,多直立。 繁殖性稍低,初产8头~9头,经产10头左右。 乳头5对~6对。 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躯干瘦身率达68%。 4 猪的生长发育分为哪个主要阶段?

仔猪出生后,根据其生理特征和营养需求,通常分为哺乳期、保育期、生长肥育期等几个阶段,各阶段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

(一)哺乳阶段。 小猪出生至断奶阶段,一般为3至5周。 哺乳期小猪处于生命初期,易受外环境影响生病,饲养管理差,小猪死亡。 因此,加强哺乳期仔猪饲养管理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养猪效果的重要环节。

(二)保育阶段。 小猪断奶到保育结束的阶段,通常为5周。 仔猪断奶后,失去与母猪共同生活的环境,饲料的种类和环境发生变化,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此阶段猪容易消瘦、体质减弱、发病率增加、易成为饲养管理不当、僵化的猪,甚至死亡。 因此,搞好断奶后仔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3)生长发育阶段。 幼猪保育结束后在生长舍饲养,到出栅栏为止的阶段,一般饲养7周左右(约70日龄~180日龄)。 这个阶段是猪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养猪业者经济效益高的时期。 要在饲养管理中加强营养供给,提供充分清洁的饮水,搞好内外环境卫生和疫病的防治,保证猪的充分生长发育。

5 母猪的生产周期怎么样?

母猪生产周期包括空腹、妊娠、哺乳等几个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是交配、生育、断奶等几个主要技术环节。 生产中应根据不同时期母猪的生理特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猪年产率,提高生产效果。 母猪生产周期的各阶段的饲养时间为,从断奶到播种阶段(饲养1周~2周)、播种妊娠阶段(饲养16周)、分娩哺乳阶段(饲养3周~5周)。

6 理想后备猪体型的外表是什么?

理想的后备猪体质结实紧凑,肩胸结合良好,背腰宽平,腹大适中,足蹄坚实。 具有毛色、耳型、头型、体型等品种的典型特征。 公猪睾丸发育良好,大小相同,对称整齐,摸起来结实,无隐睾或单睾,无疝或包皮积尿肥大等疾病。

7 理想的后备母猪体型外表是什么?

理想的后备母猪腹线突出7对以上,有整齐乳头的阴户大,上或侧翘脚趾大小均匀,间隔合理的前后肢系、膝、跗关节支撑理想; 山脊增高,臀部合理位置生长的体长,背部平坦,后腿长,肌肉丰满,但非“球状”的前后肢间宽度合理的肋骨形状良好,呈桶状的颊清秀体相对消瘦,肌肉丰满。

8 如何选择选项,达到最大生产效率?

期权是指猪的交配原则,决定哪个公猪和哪个母猪交配。 期权与期权相同,是改良猪性状的手段。 为了提高猪的生产效率,合理的异种期权和同质期权是必须的。 具体以瘦肉率为例说明,如果某母猪的瘦肉率低,一定要选择瘦肉率高的公猪进行交配,这是不同的选择,但如果某母猪的瘦肉率中等,瘦肉率过高会对猪的其他生产性能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瘦肉率也不同 一般的纯种选育,在多采用随机选择的商品猪的生产中,进行杂交的品种间的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即所谓的异种选择是一般的。

9 目前有什么主要疫病危害我国养猪生产?

我国猪病种类繁多,特征复杂,大致可分为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营养代谢病等。 我国危害养猪生产的病毒病主要有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通称“青耳病”)、猪传染病、猪口蹄疫、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等细菌病,主要有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猪哮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红细胞 10 猪场消毒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是什么?

猪场消毒是排除感染源、确保猪群健康的重要措施,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 预防性消毒是定期消毒,对畜舍、养殖场的环境、用具、饮水等进行常规消毒,以预防疫病发生为目的的疫源性消毒是指在猪场发生传染病或发生传染病后,为了抑制病原体的扩散,对污染环境、畜舍、饲料、饮水、工具、场所等物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预防消毒的主要措施和方法如下:

(1)猪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消毒药为2%的碱性溶液,消毒对象主要为车辆轮胎喷雾消毒装置,消毒对象为车体和车辆。

(2)作业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在消毒期间进行喷雾消毒,用紫外线灯消毒15分钟,更换工作服的帽子。 有条件的猪场最好用淋浴换衣。 参观者的消毒和工作人员一样,按指定的路线参观,但必须尽量减少参观者的进入。

(3)采用全入全出饲养方式的猪场,在引进猪群之前,空猪舍要彻底消毒除去垃圾、粪尿、秸秆的天花板、墙壁、地板、扶手,用高压水彻底清洗,水洗干燥至清洗后,关闭门窗,福尔马林(每立方米30毫升) 用12小时~24小时熏蒸消毒,再用2%碱或3%苏打水消毒地面,24小时后用净水冲走残留药的猪用01%的钕灭绝,用2%~3%的新生儿和05%的过氧乙酸等消毒的产房地板和设备用水洗净,干燥后, 用福尔马林(每立方米30毫升)蒸2小时,再用01%的新洁面、3%的苏等消毒,用净水冲走残留药物,再用10%的石灰水冲洗地板和墙壁。

(4)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清洗干净,用01%的螺钉全身消毒后,进入产房的母猪在产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产后用消毒液擦拭乳房和阴部和后身,立即清理胎衣和产房。

以上10个养猪基础知识是养猪知识中的一小部分,养猪知识非常多,大家在养猪的时候,可以边学边养殖,改善、改善自己的养殖技术,养猪越来越好。 回到搜狐,让我们更详细地看看

一头猪通常有200斤左右,具体重量因品种而异。

猪出栏时的体重一般为180-200斤。目前我国地方猪种成年后的体重一般小于200kg,而国外引入猪种体重可超过200kg,其中大约克夏成年公猪体重205-300kg,母猪体重230-250kg。长白猪成年公猪体重400-500kg,母猪体重300kg。汉普夏成年公猪体重315-410kg,母猪体重250-340kg。

猪在育肥期间,温度湿度一定要保证好,如育肥猪体重60公斤前控制在16-22度,体重在60-90公斤时的温度为14-20度,湿度保持60%-70%。另外,育肥的期间要保证猪舍的通风透气,养殖的密度也不要过大,一般一平方米一头就差不多。

我国部分地方猪种体重

1、民猪(大民猪、二民猪、荷包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95kg,成年母猪体重为151kg。

2、八眉猪:分为大八眉猪、二八眉猪以及小伙猪。其中大八眉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04kg,成年母猪体重为80kg。二八眉猪成年公猪体重为89kg,成年母猪体重为61kg。小伙猪成年公猪体重为81kg,成年母猪体重为56kg。

3、黄淮海黑猪:包括淮河两岸的淮猪,河北的深州猪,山西的马身猪,山东的莱芜猪、内蒙古的河套大耳猪。其中淮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406kg,成年母猪体重为1149kg。

深州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50-200kg,成年母猪体重为100-150kg。马身猪成年公猪体重121-154kg,成年母猪体重为101-128kg。莱芜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089kg,成年母猪体重为1383kg。河套大耳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491kg,成年母猪体重为103kg。

4、汉江黑猪:分为大耳黑猪和小耳黑猪两个类型,成年公猪体重为61138kg,成年母猪体重为92kg。

5、沂蒙黑猪:成年公猪体重为199kg,成年母猪体重为1543kg。

  家猪野养技术

  一、野养场地

  选择家猪野养的场地选择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一是林地要选择平均树龄 30年以上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林木茂密,林下果实和野菜及可食性野草较多,且水源充足的山沟,这样既可以避免野养猪 对林木的破坏又可以保证充足的饲料。二是野养猪的数量要与林地面积有合理的比例,一般以每公顷林地放养3—5头猪,每个放养场地放养量不超过120头猪为宜。三是放养场地距居民区及耕地要达到5公里以上,防止人畜对野养猪的惊扰和野养猪对农作物的破坏。四是放养场地及周围林中无大型肉食野生动物出没。

  二、修建简易圈舍及看护房

  圈舍及看护房的修建要选择在山沟的中下部,交通方便、透光的林下空地,圈舍建设可采用木料、石料或砖料,要背风向阳,地面防水,防泞,舍上建有遮雨棚,因圈舍主要供放养猪晚间休息用,面积不易过大,一般每头猪需建0.6— 0.8平方米圈舍。

  三、家猪野养前的准备

  1、野养猪的选择。选择生长速度较快,应激性较弱,瘦肉率较高的三元或二元杂交仔猪,东北林区以长白X约克夏X本地或杜洛克X约克夏X本地为主要品种。仔猪要健康无病,大小基本均等。 2.做好驱虫、免疫注射和去势,购进仔猪后先进行驱虫,上山前将各项疫病的免疫工作全部完成,上山后不再进行免疫注射。对没有去势的仔猪要及时去势,防止猪在野外发情滥配。

  3.家中短期饲养。刚断奶的仔猪应激性较强,对气候变化反应较重,不适宜马上野养;同时东北林区山上无雪期仅6个半月左右,猪野养初期体重过低,到大雪封山前尚达不到出栏体重,仍需回家饲养1—2个月,野养猪就失去了绿色有机猪的意义,因此应在2月中下旬购进仔猪,在家中饲养45—60天,体重达到30—35公斤左右,于 4月中下旬上山放养,10月中下旬出栏时体重可达到100—120公斤。

  四、家猪野养的饲养管理

  1.放养初期的驯化。猪在大自然环境中具有恋食性、群居性和游动性,不进行驯化会造成猪的不归。因此猪上山初期应先圈养3天,每天伺喂2—3次,让猪熟悉周围环境,从第4天开始打开圈门,让猪自由活动,采食附近野果和植物,傍晚时喂食1次,以猪吃饱为主,喂食时要配合吆喝或敲击食盆等一些音响,召唤猪回归,使猪形成条件反射,一周时间即可养成傍晚回归吃食休息的习惯,一周后开始定量喂食,每天傍晚一次,喂到8分饱,使猪第二天清晨处于饥饿状态,促使猪到林中觅食,猪到林中采食时,一般为群体活动,由近及远,四处觅食。先采食橡子、榛子、核桃等硬果及可口的野菜,再采食野草和可食性草根,近处采不到就跑远处游动,最远可游动到距圈舍3—4公里,但到下午时都能往回游动,傍晚回到圈舍吃食、休息。

  2.补饲。猪在野外环境中采食野生植物,并不能完全满足猪的生长需要,还要进行一定的补饲。一般猪上山前三天,为适应环境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补饲,从第四天开始减少配合饲料用量,一周后改为每天傍晚喂一次,补喂量随猪在野外采食量的逐步增加而减少。猪野养前期每天补喂配合饲料600克,野养中期每天补喂配合饲料500克,野养后期每天补喂配合饲料400—450克。饲料配比为:王米面57%,豆饼14%,浓缩料14%,糠麸类15%。

  3.勤观察。猪在野外活动量较大,随群观察较困难,应在每天傍晚猪群回归时清点数量,仔细观察猪的采食状态,精神状态和粪便状态,对不归的猪只要及时查找,查明原因,部分猪在野外饱食后寻找树下干燥处晚睡而不归属正常现象。家猪野养,活动性大,机体抗病力强,一般不易发生疾病。对于有病的猪要及时隔离治疗,病好后再放到野外。

  4.防中毒。猪对有毒植物具有本能鉴别力,一般不会主动采食有毒植物,但有时个别猪会误食藜芦、毒芹等有毒植物中毒后,出现呕吐、兴奋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要采取必要的对症治疗。同时配合肌肉注射强力解毒剂,灌服白酒或绿豆水等解毒剂。

  5.适时出栏。家猪在野外饲养期为6—7个月, 日增重350—450克,平均约为400克,体重达到 100—120公斤时要及时出栏,从10月上旬开始,陆续进入出栏期。

  五、家猪野养效益分析

  在仔猪价格与防疫治疗费用相同的情况下,野养家猪从仔猪购进一直到出栏每头仅用配合饲料150公斤,可比普通家养猪节约一半饲料,按每公斤配合饲料1.4元,每头可降低饲料成本210元。在野外环境下生长的猪,肉味鲜美,肉香浓厚,瘦肉率高,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头猪可多卖 100—200元,因此家猪野养的效益非常可观,从吉林省抚松县养猪户发展家猪野养3年的实践来看,每头野养猪可获纯利350—400元,是普通家养猪的2倍以上。

黑猪体毛呈黑色,身材结构均匀对称,四肢健壮有力,额头部位有横行皱纹,耳朵中等,软而下垂,表皮褶皱较少,腹腔体积较大却不拖地,平均体重偏低。

常见的黑猪有莱芜黑猪、东北民猪、太湖猪、藏猪。

家猪养殖技术

一、家猪养殖场地

选择家养殖的场地选择主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 一)是林地要选择平均树龄30年以上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林木茂密,林下果实和野菜及可食性野草较多,且水源充足的山沟,这样既可以避免野养猪对林木的破坏又可以保证充足的饲料。

(二)是野养猪的数量要与林地面积有合理的比例,一般以每公顷林地放养3—5头猪,每个放养场地放养量不超过120头猪为宜。三是放养场地距居民区及耕地要达到5公里以上,防止人畜对野养猪的惊扰和野养猪对农作物的破坏。四是放养场地及周围林中无大型肉食野生动物出没。

二、修建简易圈舍及看护房

圈舍及看护房的修建要选择在山沟的中下部,交通方便、透光的林下空地,圈舍建设可采用木料、石料或砖料,要背风向阳,地面防水,防泞,舍上建有遮雨棚,因圈舍主要供放养猪晚间休息用,面积不易过大,一般每头猪需建06—08平方米圈舍。

三、家猪野养前的准备

1、野养猪的选择。选择生长速度较快,应激性较弱,瘦肉率较高的三元或二元杂交仔猪,东北林区以长白X约克夏X本地或杜洛克X约克夏X本地为主要品种。仔猪要健康无病,大小基本均等。2做好驱虫、免疫注射和去势,购进仔猪后先进行驱虫,上山前将各项疫病的免疫工作全部完成,上山后不再进行免疫注射。对没有去势的仔猪要及时去势,防止猪在野外发情滥配。

3家中短期饲养。刚断奶的仔猪应激性较强,对气候变化反应较重,不适宜马上野养;同时东北林区山上无雪期仅6个半月左右,猪野养初期体重过低,到大雪封山前尚达不到出栏体重,仍需回家饲养1—2个月,野养猪就失去了绿色有机猪的意义,因此应在2月中下旬购进仔猪,在家中饲养45—60天,体重达到30—35公斤左右,于4月中下旬上山放养,10月中下旬出栏时体重可达到100—120公斤。

四、家猪野养的饲养管理

1放养初期的驯化。猪在大自然环境中具有恋食性、群居性和游动性,不进行驯化会造成猪的不归。因此猪上山初期应先圈养3天,每天伺喂2—3次,让猪熟悉周围环境,从第4天开始打开圈门,让猪自由活动,采食附近野果和植物,傍晚时喂食1次,以猪吃饱为主,喂食时要配合吆喝或敲击食盆等一些音响,召唤猪回归,使猪形成条件反射。

一周时间即可养成傍晚回归吃食休息的习惯,一周后开始定量喂食,每天傍晚一次,喂到8分饱,使猪第二天清晨处于饥饿状态,促使猪到林中觅食,猪到林中采食时,一般为群体活动,由近及远,四处觅食。先采食橡子、榛子、核桃等硬果及可口的野菜,再采食野草和可食性草根,近处采不到就跑远处游动,最远可游动到距圈舍3—4公里,但到下午时都能往回游动,傍晚回到圈舍吃食、休息。

2补饲。猪在野外环境中采食野生植物,并不能完全满足猪的生长需要,还要进行一定的补饲。一般猪上山前三天,为适应环境采取自由采食的方式补饲,从第四天开始减少配合饲料用量,一周后改为每天傍晚喂一次,补喂量随猪在野外采食量的逐步增加而减少。猪野养前期每天补喂配合饲料600克,野养中期每天补喂配合饲料500克,野养后期每天补喂配合饲料400—450克。饲料配比为:王米面57%,豆饼14%,浓缩料14%,糠麸类15%。

3勤观察。猪在野外活动量较大,随群观察较困难,应在每天傍晚猪群回归时清点数量,仔细观察猪的采食状态,精神状态和粪便状态,对不归的猪只要及时查找,查明原因,部分猪在野外饱食后寻找树下干燥处晚睡而不归属正常现象。家猪野养,活动性大,机体抗病力强,一般不易发生疾病。对于有病的猪要及时隔离治疗,病好后再放到野外。

4防中毒。猪对有毒植物具有本能鉴别力,一般不会主动采食有毒植物,但有时个别猪会误食藜芦、毒芹等有毒植物中毒后,出现呕吐、兴奋不安,呼吸困难等症状,要采取必要的对症治疗。同时配合肌肉注射强力解毒剂,灌服白酒或绿豆水等解毒剂。

5适时出栏。家猪在野外饲养期为6—7个月,日增重350—450克,平均约为400克,体重达到100—120公斤时要及时出栏,从10月上旬开始,陆续进入出栏期。

家猪野养注意事项

1要发挥两个积极性,既要继续发挥圈养积极性,也要发挥野外放养的积极性。都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实现清洁卫生、节约资源和优质高效的目标。

2家猪野养后,抗病力增强,但仍有患传染病的可能,因此,要继续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指导下,对猪瘟、猪丹毒、蓝耳病、口蹄疫等重大疫病严格进行免疫。

3要尽量选用优良品种及优良杂交组合,特别要选用地方优良品种如莱芜猪、玉莲黑猪、沂蒙黑猪、烟台黑猪、里岔黑猪、垜山猪、鲁西北黑猪、昌潍白猪、滕州白猪和胜利白猪及其杂种猪,因为这些地方品种对野外放养的适应力很强。

4英国、丹麦式户外养猪应设围栏,最好是电围栏;要设自由采食料槽和自动饮水器。如果是育种猪要建立记录和识别系统。一般是采用春、秋两季分娩。

(1)莱芜猪①纯种野猪公猪×莱芜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0%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2)公猪×含野猪血统375%的野莱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6%的育肥野猪。

③野杜(F2)公猪×野莱(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④野杜(F3)公猪×野莱(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875%育肥野猪。

莱芜黑猪肌间脂肪含量高达10%,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莱芜黑猪和野猪培育的特种野猪是生产高档野猪肉的最佳组合。以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肉质量最佳。(2)鲁莱黑猪①野杜(F2)公猪×野鲁(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3)公猪×野鲁(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875%的育肥野猪。

鲁莱黑猪由于导入了杜洛克猪的血统,提高了瘦肉率和生产速度。和野猪杂交后适宜规模化养殖,但猪肉品质和产仔率不及莱芜猪和野猪杂交的特种野猪。(3)沂蒙黑猪①野杜(F2)公猪×含野猪血统375%的野沂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6%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2)公猪×野沂(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沂蒙黑猪含有巴克夏猪的血统,肉质不及莱芜猪。和野猪杂交时野猪血统保持在56%~625%才能保证猪肉品质。(4)沂蒙黑猪新品系①野杜(F2)公猪×野沂(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3)公猪×野沂(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875%的育肥野猪。

沂蒙黑猪新品系含有杜洛克猪血统,和野猪最佳培育的特种野猪生长速度较快,出肉率较高,适宜规模化养殖。为了提高猪肉品质,野猪血统应保持在625%~6875%。(5)大蒲莲猪①纯种野猪公猪×大蒲莲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0%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2)公猪×含野猪血统375%的野大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6%的育肥野猪。

③野杜(F2)公猪×野大(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大蒲莲猪和野猪杂交培育的特种野猪肉,色泽鲜红,大理石花纹分布均匀,香味浓厚,适宜生产高档野猪肉。但生产速度较慢,适宜农村个体和专业户饲养。(6)太湖猪①纯种野猪公猪×太湖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0%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2)公猪×含野猪血统375%的野太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6%的育肥野猪。

③野杜(F2)公猪×野太(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④野杜(F3)公猪×野太(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875%育肥野猪。

太湖猪以产仔数多和繁殖力高著称于世,是全世界已知品种中产仔数最高的一个品种。太湖猪和野猪杂交培育的特种野猪继承了太湖猪产仔多的优良基因。但在生产中特种野猪的繁殖母猪太湖猪血统应保持在50%以上,低于50%产仔率就会明显下降。一般把野太(F1)母猪作为繁殖母猪,产仔率最高。太湖猪和野猪杂交培育的特种野猪,以含野猪血统56%~625%的育肥野猪肉最佳。(7)苏太猪①野杜(F2)公猪×野苏(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3)公猪×野苏(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875%的育肥野猪。

苏太猪是杜洛克猪和太湖猪杂交培育的一个优良品种,产仔率高,生产速度快。和野猪杂交后,仍然保持了太湖猪产仔多的优良特性,适宜规模化养殖。由于苏太猪导入了杜洛克猪的血统,猪肉品质不及地方品种猪,为了保证猪肉品质,苏太猪和野猪培育的育肥野猪的野猪血统保持在625%~6875%为佳。(8)皖北黑猪①野杜(F2)公猪×含野猪血统375%的野皖北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6%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2)公猪×野皖北(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皖北黑猪和野猪培育的特种野猪,产仔率较高,适宜专业户规模养殖。为了保证猪肉品质,野猪血统应保持在56%~625%。(9)圩猪(皖南猪)

①野杜(F2)公猪×含野猪血统375%的野圩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6%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2)公猪×野圩(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③野杜(F3)公猪×野圩(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875%育肥野猪。

圩猪和野猪杂交培育的特种野猪生长速度较慢,但产仔率较高,猪肉品质好,适应农村个体和专业户饲养。以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肉质最好。(10)虹桥猪①野杜(F2)公猪×含野猪血统375%的野虹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6%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2)公猪×野虹(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③野杜(F3)公猪×野虹(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875%育肥野猪。

虹桥猪和野猪杂交培育的特种野猪肉质好,香味浓,但产仔率较低。为了提高产仔率,繁殖母猪野猪血统应控制在50%以下,以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肉质最佳。(11)槐猪①纯种野猪公猪×槐猪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0%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2)公猪×含野猪血统375%的野槐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6%的育肥野猪。

③野杜(F2)公猪×野槐(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槐猪和野猪杂交培育的特种野猪早熟易肥,肉质好,适合生产乳猪,是生产高档乳猪的最佳组合。以含野猪血统56%的育肥野猪肉质最佳,适宜屠宰体重65~75千克。槐猪的市场开发较好,目前,槐猪在产地有良好的消费群体,猪肉价格较高,养猪生产者也收到很大的经济效益。有志于槐猪和野猪杂交的生产场家,千万要注意这一优良品种在市场上的良好口碑,不要为了加快特种野猪的生长速度,过多地导入瘦肉型猪的血统,影响了猪肉品质。特种野猪中瘦肉型猪的血统应控制在25%以下,这样才不至于影响槐猪和野猪杂交的特种野猪的猪肉品质,保证在市场上有一个好的口碑。(12)莆田猪①野杜(F2)公猪×野莆(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3)公猪×野莆(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875%育肥野猪。

莆田猪和野猪杂交培育的特种野猪肉质好,屠宰率较高,但生产速度慢,适应农村个体和专业户饲养。以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肉质最佳。(13)玉江猪①纯种野猪公猪×玉江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0%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2)公猪×含野猪血统375%的野玉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6%的育肥野猪。

③野杜(F2)公猪×野玉(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④野杜(F3)公猪×野玉(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875%育肥野猪。

玉江猪和野猪杂交培育的特种野猪适宜生产高档乳猪,品质极佳。如果生产育肥猪,以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肉品质最佳。适宜屠宰体重为65~75千克。(14)武夷黑猪①野杜(F2)公猪×含野猪血统375%的野武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56%的育肥野猪。

②野杜(F2)公猪×野武(F1)母猪杂交,生产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

武夷黑猪和野猪培育的特种野猪猪肉品质好,但生产速度慢,产仔率较低。为了提高产仔率,繁殖母猪野猪血统应控制在50%以下。以含野猪血统625%的育肥野猪肉品质最佳。

10头左右。推行高密度养成猪。冬季08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方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在农村,许多养猪户有饲喂熟食的习惯,认为熟喂可以缩小饲料体积,软化粗纤维,猪可以多吃,又可以提高消化率。据试验,饲料的类型不同,生喂与熟喂有所区别,青、粗料类型日粮熟喂比生喂好,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也是熟料组高,蛋白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二者无显著差别。

扩展资料:

如何喂养:

必须根据猪的类别、年龄、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餐数,不能一概而论。哺乳仔猪胃容积小,消化力弱,从7日龄开始主要是诱食,可不限餐数;20日龄起至断乳,每天可喂6顿以上;刚断乳的小猪对饲料的消化机能正处于日趋增强的阶段,每天可喂4~5顿;

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需要养分多,每天可喂4顿;架子猪、大肉猪、空怀母猪、公猪日喂3顿即可。夏季天气炎热、昼夜夜短,猪的活动时间也长,可酌情加喂1~2顿稀食,以防饿补水。冬季寒冷,昼短夜长,则早晨第一顿要喂得早,晚上一顿要喂得迟,以适当拉开了顿的间隔时间。而且晚上一顿还要喂得稠,以防饿御寒。

--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133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