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回来的小鸭子如何饲养

刚买回来的小鸭子如何饲养,第1张

1、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2、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3、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通风

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即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5、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3日龄,温度为28-30℃;4-6日龄,温度为24-26℃;7-10日龄,温度为20-23℃;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6、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7、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8、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扩展资料

初生雏鸭全身绒毛干后,即可喂食、饮水。喂食前先进行潮水,也叫“点水”。就是先将幼雏放在竹篮内。然后轻轻的将竹篮放入浅水中,以浸水至脚背为准,任其自由饮水。时间一般5~6分钟,不宜过长,但一定要使幼雏只只饮到水。

潮水过后,把幼雏放在柔软的干草上,让其自动理毛,等到毛干马上开始第一次喂食。另一种方法,是在幼雏的身上喷洒些水,促使互相啄食身上的水珠。注意不论哪种方法,都应在温暖的环境下进行。早饮水有利于体内废物的排除和残余蛋黄的吸收。

第一次喂食又叫“开食”,开食应在幼雏出壳后24小时内进行,过晚“开食”就要“老口”(即下食不快),影响幼雏的生长发育。开食料可用碎玉米或碎大米等,原则是以营养丰富、容易消化、适口性好又便于吸食。一般喂前多经过煮熟浸泡,有条件的可用30羽幼雏喂熟蛋黄一个。

喂食的方法,是将饲料撒在草席或塑料布上,让鸭啄食,做到随吃随撒。个别不会吃食的幼雏,可将饲料撒在其它幼雏的身上,以引其啄食。前3天不能喂得太饱,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因此,要掌握勤添少喂的原则,每次喂八成饱,每天喂6~8次。 

开食以后,逐步过渡到使用配合全价的花料,日喂次数仍然要保持5~6次。幼雏不懂饥饱,要经常观察幼雏的消化情况,随时间调节喂食量。如发现嗉囊(食道膨大部)里还积存较多饲料,就要减少当餐喂量,必要时只给水,不给食。

-鸭

-鸭子

棚鸭饲养技术

邹春生(高级兽医师)

一、饲养管理

(一)培育雏鸭

培育雏鸭的环境条件有温度、湿度、空气、光照等。

1、温度:

供给适宜的育雏温度,是培育雏鸭最主要的技术措施之一,只要温度适宜,雏鸭体热消耗少,用于发育的营养相对增加,雏鸭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

2、湿度

鸭喜欢嬉水,但不能泡在水里,地面平养时垫草必须保持干燥,雏鸭舍要注意通风,湿度不能过大,湿度过大不但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而且容易患病。

3、空气

据测定,鸭每公斤体重1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量为1.5—2.3升,如不适当通风会造成缺氧。尤其在室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情况下,粪便分解快,挥发出大量的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刺激眼、鼻和呼吸道,严重时会造成中毒,因此育雏舍要定期换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4、光照

太阳光能提高鸭的体表温度,增强血液循环,将皮肤的7一脱氢胆固醇转变为VD,,促进骨骼生长,并能促进食欲,.有助于新‘陈代谢作用。在不能利用自然光或者自然光照时间不足的情况下,要用人工光照加以弥补。育雏期内,每日光照2 3小时,提供1小时的黑暗可防止光照系统故障造成黑暗时,引起雏鸭恐慌惊群。光照强度每平方米5瓦,以在雏鸭舍内的任何地方能够读书看报就行。

5、保温育雏

可用电热保姆器或烟道及火炕加温等方法保温育雏。

出壳至1日龄,3 0—32℃,2—3日龄以后随日龄增加每天降低1℃左右,直至与环境温度基本一致。

温度过低时,雏鸭怕冷,靠近热源或堆叠成2—3层(俗称烧堆)互相取暖,往往造成压伤或窒息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鸭张口呼气,远离热源,饮水增加;温度适宜时,雏鸭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雏鸭呈现出伸腿伸腰,三五成群,分布均匀,静卧无声或者规律地吃食、饮水、排泄的状态。

6、选择雏鸭分群及育雏方式

应选择适期(2 8天)或稍提前出壳,健康活泼的雏鸭,要选择头大颈粗、胸深背宽、趾蹼柔软红润,羽毛整齐清洁,富有光泽的。

大腹、突脐或缩头闭眼、反应迟钝、挣扎无力、瞎眼畸形的雏鸭容易死亡,不要选用。

要根据圈舍的大小和保姆伞或烟道、火坑发热量的情况进行分群。鸭群越大,由于密度大生长缓慢,群内个体差异较大,不够整齐;小群增重效果好,但小群饲养单位增重耗料多,占房舍面积大,饲养成本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在1 2—1 4平方米的范围内饲养2 8 0一3 0 0只雏鸭为宜,育雏舍内地面布置的方式,有地面平养,在地面上撒上木屑、刨花或粗壳;网上饲养,离地面一定距离用木或竹搭成支架,在上面铺设铁丝格网或塑料格网。地面平齐,花垫料较多,占地面积较多,饲养成本较高,网上饲养,不用垫料,鸭子不接触粪便,干净卫生,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便于管理,成活率高,省垫料,饲养密度大,节省场地使用面积,但一次性投资较大。

7、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备足未霉变的优质饲料,料盘及饮水器。

(2)对育雏室、运动场及加温用具、设备要详细检查,如有损坏要修补,室内无鼠,堵鼠洞。

(3)育雏室运动场及木质或塑料饲养用具的消毒,用2 0%生石灰水或卜2%烧碱溶液。可购买专门的消毒液(如“醛威TM”、“强效菌毒杀星”交替用)进行消毒。千万不能用发霉的稻草、粗壳等。(雏鸭对曲霉菌特别敏感)。

(4)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育雏和加温,在相当于雏鸭背高(距离地面或平网上5—8厘米)处应达到3 O一32℃,并且有升降温度的调节装置,还要在进雏前一天开始加温。

8、饮水开食

鸭需要新鲜、全价的饲料和清洁饮水。

雏鸭出壳后,应先饮水后开食。用颗粒饲料浪费较少,两周内的雏鸭颗粒料的直径为2毫米,此后用直径为3毫米的颗粒料。

育雏阶段早期,每5 0只雏鸭提供一个直径为3 0厘米,高3 0厘米的圆形饮水器。对初生雏鸭来说,把饮水器均匀地布置在育雏室内是十分重要的。

育雏的起初几天,应当用敞口料盘40厘米×4 0厘米×4厘米(缘高),每5 0只雏鸭配备1个。料盘在育雏室内分布均匀,喂料要少喂勤添。

雏鸭饲料也可以半生熟米饭为主,并喂配合饲料。

当雏鸭能在饲料槽里采食饲料以后,应把料盘逐渐撤去。

(二)育成鸭(中雏)的饲养管理

育成阶段由于体重增长缓慢,又没有产品产出,管理得好与不好,当时不易察觉出来。因此,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育成阶段饲养管理是否妥当可以决定将来生产性能的好坏。特别是种鸭,如果在育成阶段管理不善,就会导致生产性能不好的结局。

育成阶段应根据鸭群的生产用途,采用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因蛋用或肉用而异。蛋鸭和肉鸭分别对待,蛋鸭满足其营养需要即可,肉鸭则加速育肥。

(三)蛋鸭的饲养管理

鸭子的生活习惯性很强,它们对特定的常规反应性很强,只要鸭子的生活规律以及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的时间和内容稍有变化,就会对鸭子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抑制种鸭产蛋,越是高产的种鸭,这种不良的影响就越大。因此,种鸭饲养管理各项工作的作息时间应相对固定,不要随意变更。

夏季防暑降温,冬季防寒保暖。

(四)商品肉鸭的饲养管理

肉鸭(草鸭)育肥期的管理基本上与种鸭育肥期的管理相同。在育雏期以后的生长一一育肥期则与种鸭育成期的管理不同。

1、饲养商品肉鸭主要是求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因此不能限饲,能吃才能长,一般来说,在春秋两季鸭子采食都会很正常。夏天气温高,鸭子不愿吃料,必须抓好早晨、晚间天气凉爽时的管理,备足充足的饮水和饲料,在这段时间让它们尽量多吃饲料;冬季则要注意防寒保暖。

2、鸭子采食颗粒饲料的量比粉料要大些,浪费要少些,其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也要高些,所以最好喂直径为2—5毫米的颗粒料,无颗粒料用半干半温的配合粉料。

3、从育雏期结束转入生长一肥育期的前3天,将雏鸭料逐渐换成生长期料(第1天2/3的育雏料,1/3的生长期料,第2天两种料各分一半,第3天用1/3育雏料,2/3的生长期料)。经过3天过渡以后可全部喂生长期料。切忌突然更换饲料,以防因饲料改变,降低鸭子采食量,而影响增重。鸭子应停料2—3小时才可转群,否则易造成鸭子扭伤。

二、疾病防治

(一)加强饲养管理

1、严格按防疫的原则加强饲养管理

2、执行全体全出制

3、消毒卫生 用“醛威(湖南农大药业生产)兑水:1:500—80O溶液喷雾消毒

4、减少应激

应激反应不仅表现为鸭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更多地反应是引起生产性能下降。如生产缓慢,产蛋下降和受精率降低等。因而,对应激带来的危害不能忽略。

能引起鸭群应激反应的环境因素:

饲料营养、温度、鸭群密度、舍内空气成份、饮水等,还有接种疫苗、称重,运输和发生疫病时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

(二)防疫灭病

1、鸭瘟

发病时体温42—44℃,精神不振,采食减少,饮水增加,离群呆立,羽毛松乱,两翅下垂,行走不稳,不愿下水游泳,严重时伏地不起,拉稀、粪便呈现绿色、灰绿色或灰白色。眼结膜充血、水肿、眼睑肿胀、流泪,常有粘稠或脓性分泌物形成结痂,使眼睁不开。鼻液增多,呼吸困难,常见病鸭头部肿大或下颌水肿,俗称“大头病”。病鸭常因极度衰弱而死,多呈急性经过。

诊断 本病以成年鸭多发,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上见头颈肿大、下痢,流泪,病死鸭剖检变化为食道、胃肠道和泄殖腔出血、假膜或溃疡为特征性病变,以及肝、脾、胸腺等出现出血点和坏死点。

要注意与鸭霍乱区别,鸭霍乱多呈散发,病鸭口、鼻有粘液流出,常摇头。

治疗 病鸭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预防 主要是平时要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工作,定期接种鸭瘟鸭胚化弱毒疫苗,按瓶签注明的剂量,用生理盐水2 0 0倍稀释,在鸭胸肌注射1毫升,初生鸭则5 0倍稀释,腿部肌肉注射0.2 5毫升。

2、禽霍乱

禽霍乱又称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败,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成年鸭易发,而雏鸭很少发病。急性病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则死亡率很低。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在饲养管理不好,营养不良,或阴雨潮湿,天气突变的情况下以及饲养密度过大等都容易诱发本病的流行。

本病潜伏期3—6天,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最急性常无明显临床表现,突然倒地,双翅扑打几下即死亡,夜间死亡居多。

急性病例最常见,病鸭精神沉郁,离群呆立,行动迟缓,不愿下水,口鼻有粘液流出,呼吸困难,常摇头,俗称“摇头瘟”。腹泻、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有时混有血丝或血块,下颚软部肿大,病鸭常瘫痪在地,出现症状后卜2天内死亡。

慢性多由急性转变而来,常见翅膀或腿部关切肿胀、跛行,有时出现扭颈或斜颈。

诊断 成年鸭易发,小鸭很少发,病鸭出现呼吸困难,摇头和腹泻,死鸭剖检可见心冠脂肪、皮下组织等有:出血小点,肝肿大,表面有**或灰白色坏死小点,发病后期可见跛行,关节肿胀等。

治疗 多种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疗效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采用药是否恰当;可用强效弓连康注射,按每公斤体重01-02ml每天肌注1次,连用2—3天。也可用畜禽健,每1 0 0克拌饲料2 5—5 0kg,自由采食,连用3—7天,重症加倍使用。还可选用泰黄菌素1 0克兑水5 0kg自由饮用,连用3—5天,预防减半,重症加倍。也可选用药物瘟毒力克

预防 发生过禽霍乱的鸭场,用禽霍乱氢氧化铝菌苗接种,接种前注意把疫苗摇匀,每只禽肌肉注射2毫升。本苗接种后1 4—2 1天可产生免疫力。

(一)吉安红毛鸭

吉安红毛鸭体型短圆、颈粗短。公鸭大小适中,紧凑、前胸宽、胸肌发达。母鸭体型桃园、冯凑、眼大突出、明亮、胸肌发达。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耐粗饲,觅食力强,肉嫩、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是加工板鸭优质原料。据农村调查,以放牧为主,饲养80-90天,体重可达1000-1150克,其间补喂稻谷3-4kg,在板鸭厂育肥28天,体重1350-1400克(耗稻谷4kg),达到板鸭加工要求。红毛鸭开产日龄112天,产蛋率达5%日龄为134天,50%为186天,成年母鸭平均体重1450克。该鸭适合我省农村各种方式的饲养。

(二)山麻鸭

山麻鸭原产于福建龙岩地区,是我国优良蛋鸭品种之一。公鸭胸宽背阔,体躯较长。喙黄绿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母鸭身体细长、匀称紧凑、站立和行走时躯干与地面呈450角以上,头较小,喙呈古铜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通体麻褐色。据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测定,公母鸭平均初生体重4278克,4周体重55310克,90日龄体重1330克,72周龄(504日龄)体重1515克。成年公鸭体重1300克,成年母鸭体重1500克。母鸭开产日龄120日龄左右,500日龄产蛋280-300枚。山麻鸭具有开产早,产蛋高,适应性广,适合农村各种方式养殖。

二、饲养管理

(一)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的饲养管理是俗称育雏,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须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清洁安静的环境等,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①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2、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悄、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3、饮水和饲料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②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③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

①通风

目前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既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②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③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3日龄,温度为28-30Cº;4-6日龄,温度为24-26Cº;7-10日龄,温度为20-23Cº;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Cº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④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⑥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划并严格执行。

⑦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

(三)稻田放鸭管理

1、入田时间

稻田养鸭需注意下田时间,雏鸭孵出20天,体重约100克以上,水稻抛秧15天,移栽12天以上,可放入大田。成年鸭应适当推迟2-3天下田。

2、田间饲养设施准备

①每稻田准备优质尼龙网25公斤左右,不规则稻田和狭长稻田应准备多些。在田的四周用三指尼龙网围成防逃圈,围网高60cm,每隔15-2米树一支撑杆。

②在田的一角按每10只鸭一个平方米的大小折算建一鸭舍,舍项需遮盖,以避日晒雨淋,三面作档,但必须通风透气,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铺,舍下挖一个2倍于鸭舍的大小50-60cm深的水函。

③稻田间开挖35cm宽、30cm深的丰产沟若干条,在放鸭期间始终满水,供鸭子嬉水。

3、放养密度大鸭为每亩15羽左右,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4、鸭在育雏期间没有放牧的习惯,下田前的应进行采食训练。稻田放鸭,主要采食稻田里的杂草、昆虫和水生动物等食物。先调教采食落地谷子后,将谷子撒入浅水中,让鸭去啄食,多次后形成条件反射,此后放入稻田会主动寻找食物。

5、每天每只鸭用50-100克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注意定时,定点饲喂,就注意视情况增减饲喂量,不可过足或过少。杜绝用发霉、发臭的饲料及发臭、生蛆的动物饲料喂养。

6、合理安排放牧时间。

①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时间。稻田放牧,通风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浅,易被晒热,气温超过30Cº时,不宜下田放鸭。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应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凉爽的时候进行。

②适当轮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复放牧,适当休闲几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长期和收获期,最好进行搭配。

③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遗粒,这时可集中放牧。

7、稻鸭共栖,放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天,因此,鸭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础上,保持鸭舍通风,并设置一此遮荫树枝或小凉棚。丰产沟应满水,让鸭多嬉水,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8、结合治虫进行放鸭。先摸清虫情,如虫害较重时,减少补料,让鸭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采食害虫,充分发挥防治害虫的目的。

9、水稻喷药前,把鸭子引诱在鸭舍圈住。

10、后期管理。

①水稻乳熟期收鸭、以防鸭吃稻穗。为方便收鸭,平时喂养时就养成鸭子听到某种声音集拢的习惯。

②收回的鸭子可收回家中或围于田间舍内。

三、常见鸭病预疫

稻田养鸭开放性饲养,容易感染疫病和传播疫病,应十分注重鸭子防疫工作。

1、鸭瘟

肉鸭,7日龄,鸡胚亿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7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护肉鸭至上市。

2、鸭病毒性肝炎免疫

雏鸭:1-3日龄,鸡胚化弱毒苗,05ml/只,颈皮下注射,2天后产生抗体,5天达到高水平。

3、鸭霍乱免疫程序:

鸭霍乱的疫苗我为禽巴氏杆菌苗,如731弱毒菌苗,接种2日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达三个半月。禽霍乱氢氧化铝胶苗,用以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肉注射2ml,间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3个月,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用于2个月全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1ml。免疫期为6个月,也有报道用鸭巴氏杆菌A制成的疫苗,每只鸭肌肉注射2ml,可产生4-5个月的免疫力。

四、注意事项

1、建议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尽可能地不使用农药。

2、田间鸭舍建造时,应考虑防止鼠类侵害。

3、稻田施药期间,应及时收鸭起田,待安全间隔期后,再下田放鸭。稻田施药安全间隔期内,鸭子饮用水与稻田水应分开,防止鸭中毒和鸭产品污染。

4、发生过鸭瘟或带传染病鸭子走过的地方,以及被矿物油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养鸭。

1、鸭苗选择

用于进行放养的鸭苗它的体质是必须要过关的,同时这时的鸭苗也有一定的大小了,这样才能进行放养,不然损失会很大。一般情况下我们至少需要选择半个月左右的鸭苗用于放养,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日龄,那么就需要在养殖场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殖才能放养。

2、放养密度

放养的密度需要根据所选择的放养的区域面积以及鸭苗的大小和生长情况来决定放养的密度,放养的密度可以适当的稀,但绝不能过密,这样放养区域的食物不能满足鸭群的需求,会发生抢食的情况,同时放养的密度过大会污染放养区域的环境,通常情况下一亩放养的区域一般可放养成鸭二十五到三十五只左右,十五日龄的鸭苗一般可放养几百只。

3、放养区域

放养的区域我们主要是根据放养鸭子的数量以及距离养殖场远近、区域的环境等来进行规划和选择,一般情况是选择距离养殖场近的园地或稻田等用来进行放养,这样它们在园间和人田间就会有充足的食物,我们只需要少量的饲喂一些精料用来催肥即可。同时在放养区域要设立围栏,用来防止鸭子逃跑。

4、放养方法

一般是在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将鸭群放入选好的放养区域,在放养区域要准备好充足的饮用水,同时在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左右去放养区域在固定的位置投放饲料,用来补充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其次就是等晚上会养殖场之后在进行一次补料即可。在放养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田间和园间的管理,防止天敌对它们的伤害,最好是每天都有专人进行看管。

5、注意事项

在放养鸭子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编在这里例举几点,首先就是在放养的时候不要选择很远的地方放养,这样不方便进行管理,其次就是放养的时候赶鸭不要赶太急,因为鸭子的胆子很小,很容易受惊,从而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害。然后就是在地面比较烫的时候不要进行放养,这样会损害鸭子的脚掌,从而引发细菌感染,最后就是在一些喷了农药的区域不要让鸭子进去觅食,不然会被毒死。

扩展资料:

1、放养密度:

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

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

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

4、加强监管:

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

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参考资料:鸭子-

鸭子怎么繁衍后代?

鸭子繁殖方式是卵生。

鸭子是由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是一种常见家禽。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可以在水中,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动物。

雄鸭每年换羽毛两次;卵壳光滑;两性的腿覆盖着相重叠的鳞片。所有的鸭都在头一年内达到成熟,仅在繁殖季节成对。所有鸭,都在头一年内性成熟,仅在繁殖季节成对。

扩展资料:

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

1、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

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2、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3、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放牧饲养:麻鸭体型较小,行走灵活、觅食力强,最适宜放牧饲养.要结合自然条件和农事生产季节,充分利用河汉、湖泊。海滩、农田等牧地放牧,觅食天然饲料.视觅食天然饲料饥饱程度适当补料,一般每天补料2~3次.放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放牧时可选择水草茂盛,鱼虾多的河道或湖泊,池塘等,不要在刚施过农药,化肥的农田放牧。

(2)可将中鸭赶至稻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缓慢前进,既结合水稻中耕除草、除虫,又达到放牧的目的.

(3)放牧地不宜太远,炎热的中午和台风暴雨时不宜放牧,以免中暑或受凉感冒.放牧时遇刮风下雨,应及时收牧或赶到避风遮雨的地方休息.

(4)在水中游牧时,宜逆水缓慢前进,便于觅食和吃饱.

(5)在有风天气,宜逆风放牧,以免鸭毛被风吹开而受凉.

鸭子 英文名称:Duck。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动物,是由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是一种常见家禽。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动物。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鸭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雁形目 科 :鸭科 亚科 :鸭亚科 族 :鸭族 属 :鸭属 亚属 :鸭亚属 种 :禽类 英文名 :duck 寿命 :5-8年 行态特征,生物习性,浮水原因,营养价值,食用人群,养殖技术,品种选择,放养时间,场地选择,棚舍建造,放养方法,雏鸭养殖,品种,雏鸭饲养管理,其他,常见鸭病预防,日粮配合,配合要点,配合步骤,相关报导, 行态特征 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有野鸭,家鸭之分。野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常年生活在水面上,潜水能力较强,以水中小动物(小鱼,小虾等)为食。家鸭体型相对野鸭较大,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依水中的小动物(鱼,虾,泥鳅等),植物(水草,稗子,稻子等)为食。与天鹅和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鸭子体型较小,羽毛较短,飞行距离有限。 生物习性 雄鸭每年换羽毛两次;卵壳光滑;两性的腿覆盖着相重叠的鳞片。所有的鸭都在头一年内达到性成熟,仅在繁殖季节成对。 鸭与天鹅和雁不同,具有下列特征:鸭子体型较小,羽毛较短,飞行距离有限。所有鸭,都在头一年内性成熟,仅在繁殖季节成对,不像天鹅和雁那样成熟较晚且终生配对。根据鸭的特有行为,鸭可分为钻水鸭、潜水鸭和栖鸭3个主要类群。绿头鸭是一种典型的钻水鸭,是大部分家鸭的祖先。栖鸭如莫斯科鸭有长爪,是最喜欢树栖的鸭。潜水鸭(包括海洋)种类最多。绿头鸭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产卵,秋天再飞到南方越冬。它们被人类驯养后,便失去了迁徙的飞性。鸭子的眼睛有360度视域,不用转头就可以看到身后。 浮水原因 鸭子的尾部有一个很大的脂肪腺,叫尾脂腺。它的胸部还能分泌一种含脂肪成分的“粉”状角质薄片。平时,它经常用嘴啄擦,把尾脂腺分泌的脂肪和胸毛分泌的“粉”状角质薄片涂擦在羽毛上,因此,它入水时羽毛不会沾水。同时,它的羽毛很轻,所以能被水把整个身躯托起来,漂浮在水面上。另外,鹅和水鸟也与鸭子一样。而鸡虽然也有脂肪,但量很小,所以不能在水中漂浮起来。 画家温泽辉书画作品 营养价值 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所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抵抗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鸭肉中含有较为丰富的烟酸,它是构成人体内两种重要辅酶的成分之一,对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有保护作用。 食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发低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佳。同时适宜营养不良,产后病后体虚、盗汗、遗精、妇女月经少、咽干口渴者食用;还适宜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糖尿病,肝硬化腹水,肺结核,慢性肾炎浮肿者食用。 绘画《鸭子》 吴玉阳作 2 对于素体虚寒,受凉引起的不思饮食,胃部冷痛.腹泻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经以及肥胖、动脉硬化、慢性肠炎应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3对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吃鸭子肉是很好的 鸭肉是比较健康的肉类,具有 温和 的性质,适于虚火之人,是补养的佳品。 养殖技术 雏鸭是指从出生到25日龄的鸭子。刚出生的雏鸭绒毛还未发育全,比较短,不能很好地调节体温,需要采用人工保温的方法来保温。雏鸭的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健全,要给雏鸭饲喂比较容易消化的饲料;刚出生雏鸭生长速度非常快,特别是骨骼的生长发育,饲喂雏鸭的饲料一定要营养丰富、均衡的全价饲料。雏鸭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力差,要尽量减少应激。因此,在育雏期间要特别加强饲养管理。 品种选择 应选用抗逆性强,既适于圈养,又可在低山丘陵区放养,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羽毛丰满,个头大小适中,眼睛黑亮、鸭掌透红抗病能力较强,适宜养殖。 放养时间 根据资源情况,果园养鸭分为以放养为主时期和以圈养为主时期。最适放养时期为园内动植物繁衍生长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清明后至谷雨前)至10月底。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野菜和落地花、叶、果等植物性食料以及各种虫卵、蛹、爬行昆虫和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食料。成年鸭全年都可以放养。 场地选择 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放养的鸭子可起到控草作用,鸭粪可为果树提供优质肥源。这是改造杂草丛生,管理粗放、虫害严重、适龄不结果或低产低效果园,为优质高效园地的一项有效措施。 棚舍建造 果园放养是以圈养为基础的新技术,同样需有棚舍,以备晚上补饲、饮水、产蛋时使用。可因地制宜,在不远离放养园的情况下采用依山靠崖、旧建筑物改造等方法建造塑胶大棚鸭舍。应以6-7只/平方米计算棚舍建筑面积,棚前要围圈出一定的活动场地,并在场地内放置料槽和饮水器槽。 放养方法 放牧饲养季节的选择,养鸭如以产蛋为主,一般应在立秋前一个月开始饲养雏鸭.这样,雏鸭20天后就可到青稞稻田放牧。雏鸭发育好的,50天后可放稻茬田,有助于早日开产,大量产蛋。 放养密度: 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划定轮放区: 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 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按时补饲: 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加强监管,严防鼠害: 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防疫灭病: 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食物很广,大型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养殖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散步中的鸭子 及时开食: 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 雏鸭正常生长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4-7日龄,25℃;2周龄以上,20℃左右。 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套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 锻炼下水 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 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乾,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 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品种 稻田养鸭是一种粗放的饲养方式,而且在稻鸭共栖种养模式中,养鸭只是绿色优质大米生产的一个辅助性产业,主要起生物防治的作用。因此,在选择鸭品种时,重点考虑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的中小型优良品种。推荐饲养吉安红毛鸭和山麻鸭等蛋肉兼用品种。 (一)吉安红毛鸭 吉安红毛鸭体型短圆、颈粗短。公鸭大小适中,紧凑、前胸宽、胸肌发达。母鸭体型桃园、冯凑、眼大突出、明亮、胸肌发达。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良好,耐粗饲,觅食力强,肉嫩、瘦肉率高,羽毛生长与体重增长同步,是加工板鸭优质原料。据农村调查,以放牧为主,饲养80-90天,体重可达1000-1150克,其间补喂稻谷3-4kg,在板鸭厂育肥28天,体重1350-1400克(耗稻谷4kg),达到板鸭加工要求。红毛鸭开产日龄112天,产蛋率达5%日龄为134天,50%为186天,成年母鸭平均体重1450克。该鸭适合我省农村各种方式的饲养。 (二)山麻鸭 山麻鸭原产于福建龙巖地区,是我国优良蛋鸭品种之一。公鸭胸宽背阔,体躯较长。喙黄绿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背部羽毛灰褐色,腹部灰白色。母鸭身体细长、匀称紧凑、站立和行走时躯干与地面呈450角以上,头较小,喙呈古铜色,虹彩褐色,胫、蹼桔红色,通体麻褐色。 据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测定,公母鸭平均初生体重4278克,4周体重55310克,90日龄体重1330克,72周龄(504日龄)体重1515克。成年公鸭体重1300克,成年母鸭体重1500克。母鸭开产日龄120日龄左右,500日龄产蛋280-300枚。山麻鸭具有开产早、产蛋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农村各种方式养殖。 雏鸭饲养管理 育雏是养鸭十分重要的基础阶段,因此须科学管理。给雏鸭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照、营养和清洁安静的环境等,尽量减少恶劣应激的影响。 朱宣咸中国画《知秋》1981年作 1、雏鸭选择 育雏的季节须仔细考虑,特别是稻鸭共栖模式,应选择最佳的育雏季节,以取得最好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稻鸭共栖的鸭苗主要是春雏和夏雏,秋雏和冬雏不作选择。①春雏 指3-5月份孵出的雏鸭。春季气候逐渐回暖,阳光充足,对雏鸭生长有利,成活率和强健率高,到中鸭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体质好,生长增重快。稻鸭共栖的鸭苗应选择春雏,育雏结束正好与水稻栽插相衔接。不过春雏须注意做好保温工作,而且春季多雨高湿,气候多变,疾病容易入侵,处于炎热夏季的育成期要做好防暑遮荫等工作,所以管理须仔细认真,把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充分和完善。 ②夏雏 指6-8月份孵出的雏鸭。此时高温高湿,雏鸭食欲差,生长发育受影响,成禽的生产力较低,且防暑降湿工作量大。不过,夏雏一般不需供热保温,作肉用商品鸭时只要适当做好防暑工作,饲养成本不会很高。 ③秋雏、冬雏 秋雏是指9-10月份孵出的雏鸭。冬雏是指11-12月份孵出的雏鸭。与水稻种植在季节上不相适应。 2、育雏方式 根据现有鸭舍的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育雏方式。针对稻田养鸭的具体情况,应集中育雏后,再分散下田放牧。介绍其中几种方式: ①平面地面育雏 即直接在鸭舍地面上铺厚垫料,如刨花、粗木削、干禾草、干砂等,在其上育雏,定期清理更换垫料,使之保持清洁干燥,此法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但不易控制疾病,育雏效果一般。 ②半地半网育雏 即鸭舍1/3地面铺设离地网面,另外地面不铺网,只铺垫料。饮水全部放置在网上,这样舍内地面保持干燥。注意斜面坡度须小于250。此法成本适中,且利于清洁工作,效果较理想,所以比较常用。 ③纸箱育雏 利用普通大一点的硬纸箱,将雏鸭养于其中。此法在暖和天气时不用热源供温,可自温育雏,大大降低保温费用,且简单易行,投资小。但须注意保持干燥、卫生和通风,常在纸壁凿孔以通气,需适时分群转移,随着雏鸭逐渐长大,逐步将部分鸭移出至其它纸箱或育雏舍,使其饲养密度适中并逐渐脱温。因此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工作繁杂,育雏数量有限,适合小规模养殖。 3、饮水和饲料 ①饮水 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一般做法是,将雏鸭放入1厘米深的浅水盆中几分钟,让雏鸭湿脚和饮水,即通常所说的“点水”。水质必须新鲜、清洁、水温接近室温,随着日龄的增加,雏鸭的饮水量加大,经常清洗饮水用具和换掉脏的饮水,装入新鲜的水。 ②开食 在雏鸭出壳后24-28小时内,当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让雏鸭开食。最迟也不能超过36小时。雏鸭开食后的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即每天喂7-8次不等,每次喂量很少,但须保证雏鸭吃饱。以后让雏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晚上不设人工光照。 ③饲料饲喂 雏鸭饲料宜新鲜、清洁、营养、颗粒大小适中、适口性好、易于消化的饲料。雏鸭在10-15天期间,每羽鸭用全价饲料500克分供食,在饲喂过程中拌加少量米饭。然后,用米饭加稻谷、碎玉米等谷物类饲料喂到体重75克以上,可放入大田。 4、一般管理 ①通风绝大多数开放式鸭舍是以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标准来进行通风换气的,靠开闭门窗的多少和开闭时间的长短来控制通风。窗户应设在高处,即使风吹不到鸭身,又利于排除较热较轻的废气。同时,防止贼风和温度波动引起雏鸭感冒和生长不良。 ②密度 通常雏鸭群以400-1000只为宜,地面平养时,第一周龄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二周龄14只左右,第三周龄以后不应多于10只;网面平养和地网结合饲养时密度可大些,最多可多养1/3。 ③温度 雏鸭生长须适宜的温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1-3日龄,温度为28-30Cº;4-6日龄,温度为24-26Cº;7-10日龄,温度为20-23Cº;11天以后类推。前期当室内温度低于20Cº时,可用红外线灯或电热板供暖。注意防止鸭子堆集,并及时疏散。 ④湿度 充雏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6-70%,这和雏鸭出孵时机器内湿度接近,可避免雏鸭因呼吸干燥空气而散发体内大量水分,影响机体正常功能。 ⑤光照 雏鸭开食后,采食量小,采食速度慢,为了保证雏鸭有足够的采食和饮水时间,一般在最初3天采用全天24小时光照,即晚上增加人工光照,光线强度以雏鸭能看见饲料和饮水为宜。 ⑥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的程式和种类在各地区是不同的,这取决于当地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状况。最好由禽病专家进行调查,制定好免疫接种计画并严格执行。 ⑦适时淘汰 由于稻田养鸭主要在自然的粗放条件下进行,鸭群必须健康。应当适时淘汰健康状况差、生长不良的鸭。 其他 1、入田时间 草地之鸭 稻田养鸭需注意下田时间,雏鸭孵出20天,体重约100克以上,水稻抛秧15天,移栽12天以上,可放入大田。成年鸭应适当推迟2-3天下田。 2、田间饲养设施准备 ①每稻田准备优质尼龙网25公斤左右,不规则稻田和狭长稻田应准备多些。在田的四周用三指尼龙网围成防逃圈,围网高60cm,每隔15-2米树一支撑杆。 ②在田的一角按每10只鸭一个平方米的大小折算建一鸭舍,舍项需遮盖,以避日晒雨淋,三面作档,但必须通风透气,舍底用木板或竹板平铺,舍下挖一个2倍于鸭舍的大小50-60cm深的水函。 ③稻田间开挖35cm宽、30cm深的丰产沟若干条,在放鸭期间始终满水,供鸭子嬉水。 3、放养密度大鸭为每亩15羽左右,幼鸭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 4、鸭在育雏期间没有放牧的习惯,下田前的应进行采食训练。稻田放鸭,主要采食稻田里的杂草、昆虫和水生动物等食物。先 采食落地谷子后,将谷子撒入浅水中,让鸭去啄食,多次后形成条件反射,此后放入稻田会主动寻找食物。 5、每天每只鸭用50-100克稻谷、玉米、饲草等饲料补饲,注意定时,定点饲喂,就注意视情况增减饲喂量,不可过足或过少。杜绝用发霉、发臭的饲料及发臭、生蛆的动物饲料喂养。 6、合理安排放牧时间。 ①根据气温和水温确定放牧时间。稻田放牧,通风程度不如江河、池塘,因水浅,易被晒热,气温超过30Cº时,不宜下田放鸭。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应在上午9时前和下午凉爽的时候进行。 ②适当轮流放牧。同一片稻田不宜多次重复放牧,适当休闲几天再放。稻田不同生长期和收获期,最好进行搭配。 ③水稻收割后,田中有大量遗粒,这时可集中放牧。 7、稻鸭共栖,放鸭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炎热的夏天,因此,鸭舍在防止鼠害的基础上,保持鸭舍通风,并设定一此遮荫树枝或小凉棚。丰产沟应满水,让鸭多嬉水,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8、结合治虫进行放鸭。先摸清虫情,如虫害较重时,减少补料,让鸭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采食害虫,充分发挥防治害虫的目的。 9、水稻喷药前,把鸭子引诱在鸭舍圈住。 10、后期管理 ①水稻乳熟期收鸭、以防鸭吃稻穗。为方便收鸭,平时喂养时就养成鸭子听到某种声音集拢的习惯。 ②收回的鸭子可收回家中或围于田间舍内。 常见鸭病预防 稻田养鸭开放性饲养,容易感染疫病和传播疫病,应十分注重鸭子防疫工作。 鸭瘟 肉鸭,7日龄,鸡胚亿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7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护肉鸭至上市。 二、鸭病毒性肝炎免疫 雏鸭:1-3日龄,鸡胚化弱毒苗,05ml/只,颈皮下注射,2天后产生抗体,5天达到高水平。 三、鸭霍乱免疫程式: 鸭霍乱的疫苗我为禽巴氏杆菌苗,如731弱毒菌苗,接种2日龄以上的鸭群,免疫期达三个半月。禽霍乱氢氧化铝胶苗,用以2月龄以上的鸭群。每只鸭肌肉注射2ml,间隔10天再注射一次,免疫期3个月,禽霍乱油乳剂灭活苗,用于2个月全以上的鸭群,每只鸭皮下注射1ml。免疫期为6个月,也有报导用鸭巴氏杆菌A制成的疫苗,每只鸭肌肉注射2ml,可产生4-5个月的免疫力。 四、注意事项 1、建议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防治,尽可能地不使用农药。 2、田间鸭舍建造时,应考虑防止鼠类侵害。 3、稻田施药期间,应及时收鸭起田,待安全间隔期后,再下田放鸭。稻田施药安全间隔期内,鸭子饮用水与稻田水应分开,防止鸭中毒和鸭产品污染。 4、发生过鸭瘟或带传染病鸭子走过的地方,以及被矿物油污染的水面、稻田,不能放养鸭。 日粮配合 为了满足鸭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需要,必须按照各类鸭营养标准的需要,选定饲养标准,将多种饲料进行合理的搭配,配制成全价日粮。 配合要点 1、选用的饲料品种尽可能多一些:如玉米,能量比较高,蛋白质不够,豆饼的蛋白质含量高,但必需的胺基酸不平衡,其他饲料也都有类似的问题,配料时,尽可能多用几种饲料,以便在营养上互相补充,才能充分发挥营养素的作用。 2、选用的饲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霉变的饲料即使价格低廉也不能使用,存放过久的饲料,营养成分有损失,特别是维生素有效含量降低,应尽量选用新鲜的饲料。 3、选用价格便宜的饲料:饲料是养鸭的主要成本,约占70%左右。在相似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用当地来源广、价格便宜的饲料,才能降低饲料成本。 4、选用的饲料应是货源多、能保持相对稳定:鸭对饲料比较敏感,饲料变动大,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如有变动,应逐渐过渡,切忌大的调整。 5、选用的饲料要注意适口性:适口性差影响采食量,麸皮粗纤维含量高,有轻泻作用,不宜多喂。 6、配制饲料时要严格掌握饲养标准:配制是应对照饲养标准,严格计算好的比例称量投料,切忌随意性。 7、配制时搅拌应充分均匀:特别是对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各种添加剂,因为量少,应先与另一种饲料充分预混扩大,然后再拌入全部饲养中,如不先预混扩散,就不易拌匀,造成鸭子采食时,某种营养物质过多,而另一种营养物质缺乏,造成浪费。 8、严格控制配制量:每次配制饲料,不宜数量过多,以7~10天能吃完为宜,以保持饲料的新鲜。 配合步骤 首先,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鸭子,从饲养标准中找出它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把标准量在表的第一栏上列出。其次,大体确定各类饲养的比例。鸭的日粮参考比例见表4-3。其三,计算时,先抓住代谢能、粗蛋白、赖氨酸、蛋氨酸十胱氨酸等4种主要指标。各类饲料的大致比例确定后,先计算4种主要营养素,如差距大,要进行比例调整。其四,经过比例调整,各种主要营养素已很接近时,最后加入无机盐饲料、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使之达到全价标准。 相关报导 2019年1月28日,太平洋岛国纽埃唯一一只鸭子,有着“世界上最孤独的鸭子”称号的特雷弗27日被狗咬死,引来很多人悼念。

挑选健壮无病的雏鸭购买的雏鸭必须保证雏体健康。

  健康的雏鸭外观表现绒毛粗长、有光泽、无粘毛;活泼好动,叫声响亮,腹部柔软、平坦,卵黄吸收良好;手握雏鸭挣扎有力;体重均匀,符合樱桃谷肉鸭的品种要求。

  育雏前准备工作要充分要根据购入雏鸭数量计算好育雏舍和放牧棚舍面积,要备齐育雏用具并彻底消毒,并依据进雏计划备足饲料、疫苗和药品等。

  选择适宜的育雏方式地面育雏这是最传统的一种方式,雏鸭直接养在育雏舍的地面上,地面铺上清洁干燥、柔软的垫料,如用锯屑、稻壳、稻草、麦秸等作垫料。

  网上育雏雏鸭养在有弹性的网上。其优点是:环境卫生条件好,雏鸭不与粪便接触,感染疾病的机会少,成活率高,节省垫料,节约劳动力。

  提供适宜的育雏条件温度雏鸭绒毛稀短,自身调节体温的机能较差,御寒能力弱,应为雏鸭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雏鸭的适宜温度为:1日龄~3日龄为31℃~29℃,4日龄~7日龄为29℃~27℃,8日龄~11日龄为27℃~25℃,12日龄~16日龄为25℃~23℃,16日龄~21日龄为23℃~19℃,21日龄~25日龄为19℃~16℃。

  湿度鸭虽是水禽,但环境湿度不能过大。如果雏鸭长期卧在阴冷潮湿的地面上,不但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而且还会造成烂毛。舍内空气湿度第一周在60%以上,利于雏鸭吸收卵黄;此时湿度过低,雏鸭易出现轻度脱水症状,影响健康和生长。第二周以后要求湿度要低一些,此时湿度过大,霉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大量繁殖,雏鸭易发病。

  光照樱桃谷肉鸭的整个育雏期可采用23小时~24小时的连续光照,头几天光照强度宜大些,1周后的光照可弱一些,只要能保证雏鸭看见采食和饮水即可。

  通风换气4日龄以内雏鸭呼吸量小,排泄量和产生的污浊气体也较少,加上需要保持较高温度,此时不需要通风。随着日龄增长,尤其是室温较高、湿度较大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粪便发酵腐败产生的氨和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增加,应逐步加大通风,但要注意防止贼风的侵袭。

  饲养密度雏鸭的饲养密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如果密度过大,室内有害气体增大,影响雏鸭的健康,易诱发疾病;如果密度过小,鸭舍利用率低,饲养成本高。一般地面平养时0日龄~7日龄每平方米20只~25只,7日龄~28日龄每平方米10只~20只;网上平养时,0日龄~7日龄每平方米40只~50只,7日龄~28日龄每平方米10只~25只。

  做好育雏期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保温工作育雏室的温度是否合适,只要观察雏鸭的动态就可知道。如雏鸭散开卧息,没有怪叫声,则说明温度适宜;如雏鸭缩颈耸翅,互相堆挤靠近热源处,发出“吱吱”的尖叫声,则说明温度太低。

  及时分群,严防扎堆育雏时要按大小、强弱、年龄等分为若干个小群,每群300只~500只,以便于喂食和管理。以后每隔一周调整一次。要防止雏鸭互相堆挤,10日龄以内尤为重要,稍不注意,轻则全身“湿毛”,重则窒息而亡。若出现扎堆,要及时分开,分堆与保温工作可结合进行。

  饲喂次数10日龄以内每昼夜喂5次~6次,白天4次,夜晚1次~2次;11日龄~20日龄白天3次,夜晚1次~2次;20日龄以后白天3次,夜晚1次。

  适时放水雏鸭喜水、爱动、好干净,因此可结合开水,使其逐渐适应下水活动和放牧,一般5日龄后,可进行放牧,并让其饮水和游水。

  清洁卫生每天清除积粪,勤换勤晒垫草,严禁饲喂腐败变质饲料,保持周围环境卫生。同时,要严防兽害和鼠害。

  加强育肥过渡期的饲养管理脱温转群转群前3天~5天打开门窗,使雏鸭逐步适应外界气温,若遇外界气温较低或气温变化不定时,应推迟脱温日龄。从转群前一天起最好在饲料中增加多种维生素或抗应激电解质,以防转群时的应激影响,直到鸭群转群后采食正常为止。转群必须空腹进行。

  及时分群在脱温转群时,应按强弱、大小分群饲养,每群的数量控制在200只~250只为宜。对体质较差、体重偏轻的鸭,应单独给予补充营养,使它们在后期迅速生长发育,保证出栏时的体重要求。

  放牧育肥这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育肥方法。即把肉鸭养到40日龄~50日龄,体重达2千克左右便可放到稻田、麦田内采食落地的谷粒和小虫。经10天~20天放牧,体重达25千克以上,即可出售屠宰。

  舍饲育肥育肥鸭舍要求光线不能过强,空气流通,周围环境安静。适当限制肉鸭的活动,育肥最好喂给全价颗粒饲料,把饲料倒入料槽内,一次加足,任其自由采食,供水不断,这样经过10天~15天育肥饲养,可增重025千克~05千克。

  人工填饲育肥肉鸭一般在40日龄~42日龄,体重17千克以上开始人工填饲。填饲饲料以玉米为主,适当加入10%~15%的小麦粉。填饲期一般为2周左右,每天填饲4次,每隔6小时填饲一次,每次的填饲量(带水饲料的重量)约为鸭体重的8%,以后每天增加30克~50克湿料,1周后,每次可填300克~500克。

  做好疫病预防工作隔离饲养雏鸭应隔离饲养,不能与成年鸭和外来人员接触,育雏舍门口设消毒间和消毒池。定期用百毒杀、菌毒清等药物对雏鸭舍、育肥鸭舍、活动场所及用具进行喷雾消毒。

  接种疫苗樱桃谷肉鸭常见的传染病是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霍乱等。可对雏鸭接种鸭瘟弱毒疫苗,发生鸭瘟时,在发病初期每只肌肉注射抗鸭瘟高免血清05毫升,有一定疗效。用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对雏鸭免疫,对于无母源抗体的雏鸭,1日龄皮下注射20倍稀释的DHV-81疫苗05毫升,有母源抗体的雏鸭,7日龄~10日龄皮下注射DHV-81疫苗1毫升,当雏鸭发病时,可使用康复鸭的血清、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进行被动免疫,每只鸭皮下注射05毫升~1毫升。

  添加药物为预防疫病的发生,平时可在料中添加土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等药物。如用土霉素按每千克饲料添加05克~2克,连用2天~3天;或按每千克饲料中添加氟哌酸02克,连喂3天;也可以在料中添加黄芪、板蓝根、党参、大青叶等中药制剂,以提高其免疫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223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