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年,荷兰医生海尔蒙特把一株2.27kg的柳树苗种在装有90kg土壤的有盖木桶里,只浇雨水.持续5年,他发

1648年,荷兰医生海尔蒙特把一株2.27kg的柳树苗种在装有90kg土壤的有盖木桶里,只浇雨水.持续5年,他发,第1张

(1)选用薄荷苗可节省实验时间,选用长势相同的薄荷苗减少干扰,进行了重复实验减少实验偶然性,比较薄荷苗的平均质量增长率可以作为得出实验结论的依据.因此,选项A的表述是错误的.

(2)实验数据表中显示,伍德沃德实验不仅用了水,还有土壤,说明植物质量的增加还与土壤有关.

(3)实际上,植物增重主要是因为吸收了水分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

故答案为:(1)A;

(2)土壤;

(3)二氧化碳.

D

试题分析:土壤仅减少0057kg,说明植物的生活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是0057kg,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所以该实验说明影响植物增重的主要物质不是无机盐,故选D。

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浇水.5年后,柳树长到了82千克,而称一下泥土的重量,大约只减少了90克.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在海尔蒙特的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只减少了90克,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浇水,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2)光合作用公式:

呼吸作用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以上两个公式可知:在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中,植物吸收了老鼠所呼吸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老鼠吸入了植物释放的气体是氧气.

(3)在光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小白鼠呼吸作用所需,同时小白鼠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又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所以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普利斯特莱的实验才能成功.

(4)海尔蒙特历时5年的柳树实验中,实验前后都对土壤的重量进行了称重,他发现树苗增重了80多千克,而培植树苗的土壤却只减少不到100克,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所以实验前后进行称重时,土壤必须是干燥的是排除水对实验数据的影响.

(5)用黑布将乙容器完全罩住,乙内的绿色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氧气;绿色植物和小白鼠的呼吸都消耗氧气,小白鼠存活的时间较短.

故答案为:(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分;

(2)二氧化碳;氧气;

(3)光;

(4)B;

(5)短;光合作用.

因为受当时的实验条件和科学认知的限制,科学家并不知道光合作用,做的那个实验只是为了验证植物中的物质主要来自于哪里 ,从植物所接触的环境看只可能有三个来源:土壤、水和空气;tong过称重发现柳树苗从小生长到大前后土壤减少的质量远小于柳树增加的质量,而当时对于植物气体交换的认识又不足,因此没有考虑到空气,所以下结论说植物的重量主要来自于水,这里说的水是指树苗生长过程中所浇的水,不是树自己造的水。这个结论在现在看起来是很粗糙很有问题的,但在当时有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植物生长中的质量增长主要来自于土壤,但这个实验表明土壤减少的质量微乎其微,质量增加主要是由于水(空气)造成的,这从某种角度揭示了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因为那个实验是他对柳树只浇雨水,而

土壤

质量

却没什么变化只减少了一点点,而柳树却增重了很多,说明柳树

光合作用

需要水,但这个实验不能证明

植物

光合作用需要CO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297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