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酸钠的作用、成分及产地

腐殖酸钠的作用、成分及产地,第1张

腐植酸钠( NaHA )

特征:黑褐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量呈碱性。

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一级品 二级品

水溶性腐植酸含量(干基), % ≥ 50 45

水 不 溶 物 , % ≤ 15 25

水 份 , % ≤ 15

细度(通过40目筛余量)% ≤ 5

P H 值 9~10

用途:本品用途比较广泛,在钻进液中用作降粘降滤失剂,抗温可达 200 ℃ ,缺点是抗盐能力较弱。

目前已在各行各业广泛使用腐钠作为一种添加剂,加陶瓷,饲料、选矿、球团粘结、工业水处理等。医药方面也在开始研制运用,如治疗某些皮肤病。因此腐植酸钠的用途愈来愈广泛。

包装:外用编织袋,办用塑料薄膜。 25kg/ 袋

注意事项:严防潮湿雨淋。

腐植酸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储量大,但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的资源。目前,有关部门已注意到这一资源的开发。复合腐植酸钠就是辽宁省饲料研究所与辽宁众博饲料科技有限公司科技人员利用腐植酸钠共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该产品集腐植酸、腐植酸钠、柠檬酸与山楂提取物相互作用于一体,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抗菌消炎、收敛止泻作用和提高生产性能的效果。

腐植酸钠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猪、禽、草食动物等饲养业中,腐植酸钠具有收敛止泻、促进生长、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加上腐植酸钠资源广泛、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效果明显、并无药残等诸多优点,所以腐植酸钠应用前景光阔。蒋安文(1)在1999年已有报道,很多的饲养试验都证明腐植酸钠提高了动物的生产性能。

1在养鸡业上的应用

王内贵⑵于1981年利用自制的以腐植酸钠为主的复方畜禽助长剂对404只月龄相同的产蛋母鸡进行了试验。试验组每日添加1 g 腐植酸钠添加剂,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245%

北京市海淀区畜牧水产局⑸用腐植酸钠对产蛋鸡的产蛋率、鸡的血浆成分及鸡蛋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用实验雏鸡1016只,试验组在饲料中按比例添加15‰-2‰(按纯量计算),腐植酸钠含量79%,结果表明:⑴80天内比对照组平均每只鸡多增重856 g ,提高增重76%,差异显著(P<001);⑵试验组死亡率比对照组降低76%(P<005);⑶试验组见蛋和开产日期比对照组提前2~5天,9个月平均产蛋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71%(P<001);⑷试验组料蛋比为306:1,对照组为349:1;⑸试验组蛋重、体积、蛋清重及蛋白质浓度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

蒋安文(1)对肉鸡添加腐植酸钠(含量为7984%)的效果进行了观察,试验鸡500只。结果表明:⑴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多59 g ,即比对照组提高114 g ,表明该产品作为添加剂使用,

对肉鸡的生长发育确有一定促进作用,可提高日增重;⑵试验组死亡率比对照组降低43%,表明该产品能够增强鸡群对一些传染病的抵抗能力,降低死亡率;⑶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只少消耗96%的饲料,试验组比对照组每k g 饲料可多增肉39 g,即多增23%的肉。

由此说明,腐植酸钠可降低饲料消耗,即可提高饲料报酬,降低成本。

2在生猪生产上的应用

腐植酸钠可提高猪日增高,缩短育肥期。1976-1978年,王内贵等⑵以5个猪场206头猪及农户饲养的213头猪进行了试验。试验组50kg以上的猪每日服10g,15~50kg的猪日服7g,15kg

以下的猪每日服4g,均分次拌入食中喂之,试验其期1个月。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增加150~200g,可缩短育肥期30~50天。猪表现食欲强,被毛光亮,皮肤红润,多卧喜睡,不哄圈,不跳墙,粪便松软,臭味明显降低。

腐植酸钠与喹乙醇对肥育猪均有显著的效果,一般来说,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蔡登棣等⑷于1988年5月用腐植酸钠与喹乙醇进行了肥育猪对比试验。其结果添加腐植酸钠和添加喹乙醇的增重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227%和289%。试验两组比较:添加喹乙醇比添加腐植酸钠平均每头日增多15g,增重率高5%,2组差异不显著。但据报道⑶,添加喹乙醇的猪其失水率提高,而添加腐植酸钠的猪,其含油率、含水率、各种微量元素、瘦肉中总蛋白质的含量、血和肝功能的检查、放射性等测定,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各器官的病理解剂均未见明显病变。

3在奶牛上的应用研究

实践证明,奶牛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腐植酸钠,对提高生产率有明显效果。1987年,王忠信(2)用以腐植酸钠为主要成份制成的复合R-I型饲料,在巴盟杭锦后旗永华奶牛场进行3次试验,结果在整个试验期试验组比对照组奶牛产奶率提高15%左右,平均每头日增奶比对照组多204kg;试验牛的食欲一直很好,毛顺而光亮,健康状况良好,无异常变化。1994年,蒋安文⑴等人利用腐植酸钠对100头产奶牛分2期(每期30天)进行了试验。试验组每头每日添加30kg,分3次,每次10kg,用纸包好,饲喂时直接置于饲料上,并分别于试验前、中、末3次测头均产奶量,计算每头日均产奶量。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日增奶115kg,日增奶率为675%,效果十分明显。

腐植酸钠在缓冲尿表对牛的中毒作用、提高尿素的利用方面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1982年,王内贵等⑵在晋城奶牛场进行了试验。试验前经常大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尿素,来提高生产

率,但饲喂过程中经常出现氨中毒现象,限制了尿素的利用。为此,他们用腐植酸钠来吸附尿素在消化中被瘤胃微生物分解出来的过多氨气,既缓解尿素对家畜的毒性作用,而且腐埴酸钠吸收的氨气,减少了臭味,提高了畜肥的肥效。对照组每头每天1次服60g尿素,就出现中毒现象,加腐植酸钠的试验组,1次喂80g尿素,也未见中毒现象,而且从始至终每头比对照组日增奶 29kg,所产乳汁颜色、气味均正常,奶牛被毛光亮、精神、食欲、粪便无异常。

4在羊只肥育上的应用

蔡登棣等(5)于1987年进行了腐植酸和喹乙醇在羔羊肥育中的效果比较试验,试验期56天。所用腐植酸含量50%,每只羔羊每天喂4%,拌于少量精饲料中服用;所用喹乙醇为98%的粉剂,每只羔羊每天0025g,拌于少量精饲料中喂给。结果表明,添加腐植酸比添加喹乙醇平均每日每天多增重16g,比对照组多49g效果明显;特别是每1个月,腐植酸组平均每只日增重100g,喹乙醇组增重72g,对照组只有24g。

5其他, 在饲养梅花鹿、养蚕业上应用腐植酸钠,也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此不一一阐述。

总之,腐植酸钠可广泛应用在饲养业上:用于蛋鸡,可提高产蛋率、饲料报酬和蛋壳质量;降低死淘率。用于肉鸡,可提高饲料报酬,降低死淘率。用于养猪,可等同喹乙醇的作用,且无药残、无毒副作用并提高肉质。猪食欲强,皮红毛亮,明显降低粪便臭味。另外,用于草食动物(牛、羊、鹿等),都明显地提高生产力。根据以上论述,腐植酸钠固有的各种理化性,参与动物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既有同类产品的相同效果,又有其它产品不可代替的作用,预防肠胃疾病,提高动物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性能,效果明显,且无毒副作用,作为一种添加剂,可以推广应用于畜禽饲料中。

白条猪批发平均价2450元/公斤,比上月同期上涨96%,养殖场在一个月时间从深度亏损到小有盈利。这种上涨完全是居民采购增大的需求拉动的,在毛猪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肉价会很快回归常态。白条猪陷入价格的谷底,肉价连续走高,养殖场由深度亏损到小有盈利,实现了一步到位的突变。

中国育母猪数量继续增长,基本生产能力继续恢复,生猪屠宰量显著增加。销售生猪33742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8639万头,增长344%。生猪生产能力继续释放,储蓄和分配同比大幅增加。随着前期稳产保供各项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养殖场生猪产能不断释放,生猪生产快速恢复。

国家经常出台政策支持养猪业。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目前生猪产能逐步恢复,市场供应呈现积极态势。从全年猪肉供求来看,猪肉供应紧张的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非洲猪瘟疫情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导致猪肉价格上涨。人类养猪就是为了获得肉。野猪进化为家猪后,产仔数、瘦肉率和增重率都非常有限。随着人口的显著增加,对猪肉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注意力也趋向于挖掘和塑造高效高产的生猪。

随着猪肉供应量的增加,人们开始质疑白猪猪肉的肉质和风味。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猪肉香气进行研究时,典型的黑猪巴克夏猪及其杂交种表现较好。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从吃得好到追求健康美味,生态放养黑猪和品牌特色黑猪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黑猪育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是可以预期的。

海带是一种常见的海产品,属海藻中的褐藻,自然生长和人工养殖均可。海带粉中含有丰富的碘、矿物质、维生素和色素,以及可刺激动物生长的活性物质,这也是其主要饲用价值所在。那么海带粉在饲料中的运用有哪些呢?以下做个介绍。

  海带粉在饲料中的运用

  海带粉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应用,可有效地改善饲料营养结构,对猪、鸡、鸭、鹌鹑、羊、水生动物的饲喂效果试验表明,饲料中添加2~5%的海带粉对畜禽的生产性能和繁殖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改善畜禽产品品质。

  在奶羊、奶牛、鸡等基础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海带粉可产出高碘奶、高碘蛋,对人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有特殊疗效,是防治甲状腺肿的有效途径(李彦才,1995)。海带粉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低成本、无残毒、益的蛋鸡饲料添加剂。

  肉禽

  在肉鸭饲料中,添加2—4%的海带粉,可使雏鸭成活率提高69~96%,7周龄时增加体重204~263克。孟昭聚(1993)用海带粉作饲料添加剂进行了肉仔鸡育雏、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海带能增强抗病力,提高肉鸡成活率,促进肉鸡生长。孟昭聚(1996)以2%的海带下脚料粉添加到商品肉鸡饲料中,可使8周龄肉鸡出栏成活率提高41%(P<O05),出栏平均体重提高10%(P<O05),料肉比降低7%(P<005)。

  蛋禽

  种蛋鸡的饲料中,添加海带粉5%,可使种蛋的受精率由5783%上升到8567%,种蛋出雏率由6687%上升到808%。孟昭聚(1993)将海带粉,分别以2%、4%和6%的比例添加到1536只京白904蛋鸡饲料中,结果产蛋率分别提高62%、10%和143%(P<O05);料蛋比分别下降05%、O5%和1%(P<O05);死淘率分别下降09%、11%和11%(P<O05)。

  而姜锦鹏等(2000)在产蛋鸡日粮中添加3%和5%的野生海藻粉,对产蛋量、产蛋率和蛋重无影响,但碘含量提高1倍(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140、2375和2875g/kg)。刘刚(1995)以O、2%、4%和6%的比例向蛋鸡日粮中添加海带粉,结果产蛋率显著升高(75%、8126%、8517%和8938%),死淘率也显著降低,但是料蛋比未受影响。

  在饲料中加5%的海带粉末喂鹧鸪,产蛋率可提高85%,死亡率可减少10%,次蛋率可降低8%,蛋黄的色泽加深。在日粮中添加2~4%的海带粉末,成活率增加10%,lO周龄增加体重280克。

  温明增等(1994)用海带粉、苍术、马齿苋、葵花子、草决明、碘化钾等制成添加剂,进行“强化碘维蛋”试验,依次在试验I、Ⅱ、Ⅲ组日粮中加入6%、9%、12%的添加剂,并用05mg/kg碘化钾溶液饮水;Ⅳ组为对照,饲喂规定日粮,饮自来水。结果I组7天的蛋含碘量为Ⅳ组的10倍,2l天为1448倍;Ⅱ、Ⅲ组为对照组的1048—648倍(P<O01)。I组7天VA含量为普通蛋的43倍,VD为普通蛋的233倍(P<001)。第7天为取蛋佳期。

  羊

  按母绵羊饲料干物质1%的量添加海带粉饲喂,可提高绵羊毛和奶的产量,泌乳持续期也可延长25—30天。

  马玉胜(1998)进行了海带粉饲喂奶山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泌乳奶山羊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海带粉,既能提高增重和泌乳量,又能改善饲料报酬,提高经济效益。证明在泌乳奶山羊的饲料中添加海带粉是切实可行的,在养羊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水产

  海带粉用于水产可以促进生长,提高增重率(对增重率的改善见表3),改善生产性能;提高成活率;促进繁殖;改善水产品品质;防霉、诱食、抗应激等作用(孙克年,2001)。在鱼、虾的饲料中,添加胶化海带粉,既可增加饲料营养,又可对饲料起凝结作用,还对鱼、虾的生长和防病有帮助。

  杨录臣(1988)证实,可作为仔鱼开口期微粒子粘结材料的有10%次粉、10%海带粉、l%CMC、1%褐藻胶、5%红薯粉、2%海带粉等几种。周世朗(1998)报道,海带含有抗应激因子,能提高鱼虾的抗热应激能力和耐低氧能力。河蟹饵料中添加5%海带粉,受精率和孵化率均显著提高。

  猪

  孟昭聚(1994)向仔猪日粮中添加2%海带粉,结果表明:日增重提高2362%(试验组71689g,对照组58017g,P<001),料肉比改善1332%(413、358,P<005),毛利增加8429%。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2%的海带粉,连续饲喂90天,可使仔猪日增重增加236%,饲料转化率提高1332%。

  将500g海带泡涨切碎,加猪油50~100g,煮汤喂母猪,母猪产仔后的个月,每7~8天喂一次,第二个月每4~5天喂一次,可以大大增加母猪的泌乳量。

  若将500g海带切碎,加鲜猪肉骨头500—1000g,清水2500~3000g,在锅中煮烂,把汤水分三餐拌喂母猪,可促进母猪产仔后迅速恢复饮食。在荷兰猪饲料中添加3%的海带粉末60天,日增重可提高25%,饲料转化率可提高18%。

  奶牛

  在奶牛的饲料中,添加5%的海带粉,可以使奶牛产奶量提高l%以上,还可以提高母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肉兔

  牟伯勤(1994)研究认为:每只兔每天饲喂15g海带粉,可有效地防止兔的球虫病,原因是海带粉含有的碘较高。

  饲料级海带粉的介绍

  饲料级海带粉富含碘、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海藻多糖,可作为饲料营养补充添加到饲料中,能够提高动物受孕率及产仔率,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改善肉、蛋、奶的品质。在水产养殖,特别是海参、鲍鱼养殖其独到的营养特别利于水产动物的吸收,从而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利用率。

  海带粉在饲料中的运用就是以上的全部内容,希望以上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此外,海带中含有某些免疫及抗病物质,能提高机体免疫及抗病能力;含有抗应激因子;含有具生物活性的激素,对调节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海带可分泌抗菌抗病毒物质,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谷物类及其制品鉴别

1、谷类的感官鉴别要点

感官鉴别谷类质量的优劣时,一般依据色泽、外观、气味、滋味等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眼睛观察可感知谷类颗粒的饱满程度,是否完整均匀,质地的紧密与疏松程度,以及其本身固有的正常色泽,并且可以看到有无霉变、虫蛀、杂物、结块等异常现象,鼻嗅和口尝则能够体会到谷物的气味和滋味是否正常,有无异臭异味。其中,注重观察其外观与色泽在对谷类作感官鉴别时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

2、鉴别稻谷的质量

(1)色泽鉴别

进行稻谷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将样品在黑纸上撒成一薄层,在散射光下仔细观察。然后将样品用小型出臼机或装入小帆布袋揉搓脱去米壳,看有无黄粒米,如有拣出称重。

良质稻谷——外壳呈**,浅**或金**,色泽鲜艳一致,具有光泽,无黄粒米。

次质稻谷——色泽灰暗无光泽,黄粒米超过2%。

劣质稻谷——色泽变暗或外壳呈褐色、黑色,肉眼可见霉菌菌丝。有大量黄粒米或褐色米粒。

(2)外观鉴别

进行稻谷外观的感官鉴别时,可将样品在纸上撒一薄层,仔细观察各粒的外观,并观察有无杂质。

良质稻谷——颗粒饱满,完整,大小均匀,无虫害及霉变,无杂质。

次质稻谷——有未成熟颗粒,少量虫蚀粒,生芽粒及病斑粒等,大小不均,有杂质。

劣质稻谷——有大量虫蚀粒、生芽粒、霉变颗粒、有结团、结块现象。

(3)气味鉴别

进行稻谷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取少量样品于手掌上,用嘴哈气使之稍热,立即嗅其气味。

良质稻谷——具有纯正的稻香味,无其他任何异味

次质稻谷——稻香味微弱,稍有异味。

劣质稻谷——有霉味、酸臭味,腐败味等不良气味。

3、鉴别早米与晚米

我国稻谷按栽培季节的不同,将大米分为早米与晚米两类。

(1)早米:由于早稻的生长期短,只有80~120天,所以生产出来的早米,米质疏松,腹白度较大,透明度较小,缺乏光泽,比晚米吸水率大,粘性小,糊化后体积大。所以,用早米煮成的饭,吃起来口感差,质干硬,肚易饱。早米中含的稗粒和小碎米比晚米多,一般说来,早米的食用品质比晚米差。

(2)晚米:由于晚稻的生长期较长,约在150~180天,并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成熟,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它的晶质特征好,如米质结构紧密,腹白度小或无,透明度较大,富有光泽,煮熟的饭吃起来,质地细腻,粘稠适中,松软可口。晚米中的稗粒和小碎米的数量比早米少。晚米为大多数人所爱食,特别是老年人。 根据米粒的营养成分测定,早米与晚米中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以及产热量,均相差无几。

4、大米质量的分级与质量特征

我国稻谷根据加工深度的不同,将大米分为四个等级,即特等米,标准一等米、标准二等米和标准三等米。

特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表面的皮层除掉在85%以上,由于特等米基本除净了糙米的皮层和糊粉层,所以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很低,因此,米的涨性大,出饭率高,食用品质好。

标准一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面留皮不超过五分之一的占 80%以上,加工精度低于特等米。食用品质、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略低于特等米。

标准二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面留皮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75%以上。米中的灰分和粗纤维较高,出饭率和消化吸收串均低于特等米和标一米。

标准三等米的背沟有皮,而米粒面留皮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占 70%以上,由于米中保留了大量的皮层和糊粉层,从而使米中的粗纤维和灰分增多。虽出饭率没有特等米,标一米和标二米高,但所含的大量纤维素对人体生理功能起到很多的有益功能。

5、鉴别米粉的质量

米粉又名米粉条,它是用特等米或加工精度高的米为原料,经过洗米、浸泡、磨浆、搅拌、蒸粉、压条、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成的米制品。 在市场上选购米粉时,其质量的鉴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色泽:洁白如玉,有光亮和透明度的,质量最好,无光泽,色浅白的质量差。

(2)状态:组织纯洁,质地干燥,片形均匀、平直、松散,无结疤,无并条的,质量最好,反之,质量差。

(3)气味:无霉味,无酸味,无异味,具有米粉本身新鲜味的质量最好,反之,质量差。如果有霉味和酸败味重,不得食用。

(4)加热:煮熟后不糊汤、不粘条,不断条,质量最好,这种米粉吃起来有韧性,清香爽口,色、香、味、形俱佳,反之,质量次。

6、鉴别小米的质量

小米的品质特征是:

(1)色泽均匀一致,富有光润,气味正常,不含杂质,碎米含量不超过6%。

(2)如果小米色泽混杂,碎米和杂质多,则质量不好。

小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和玉米,脂肪、热量、硫胺素和维生素E含量高于大米和小麦粉,用它煮饭或熬粥,色、香,味俱佳,并且容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是孕妇及老、弱,婴和病人较理想的食品。

7、鉴别小麦的质量

(1)色泽鉴别

进行小麦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在黑纸上撒一薄层,在散射光下观察。

良质小麦——去壳后小麦皮色呈白色、黄白色、金**、红色、深红色、红褐色,有光泽。

次质小麦——色泽变暗,无光泽。

劣质小麦——色泽灰暗或呈灰白色,胚芽发红,带红斑,无光泽。

(2)外观鉴别

进行小麦外观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在黑纸上或白纸上(根据品种,色浅的用黑纸,色深的用白纸)撒一薄层,仔细观察其外观,并注意有无杂质。最后取样用手搓或牙咬,来感知其质地是否紧密。

良质小麦——颗粒饱满、完整、大小均匀,组织紧密,无害虫和杂质。

次质小麦——颗粒饱满度差,有少量破损粒,生芽粒、虫蚀粒,有杂质。 劣质小麦——严重虫蚀,生芽,发霉结块,有多量赤霉病粒(被赤霉苗感染,麦粒皱缩,呆白,胚芽发红或带红斑,或有明显的粉红色霉状物,质地疏松。

(3)气味鉴别

进行小麦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取样品于手掌上,用嘴哈热气,然后立即嗅其气味。

良质小麦——具有小麦正常的气味,无任何其他异味。

次质小麦——微有异味。

劣质小麦——有霉味、酸臭味或其他不良气味。

(4)滋味鉴别

进行小麦滋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少许样品进行咀嚼品尝其滋味。

良质小麦——味佳微甜,无异味。

次质小麦——乏味或微有异味。劣质小麦——有苦味、酸味或其他不良滋味。

8、鉴别面粉的质量

(1)色泽鉴别

进行面粉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应将样品在黑纸上撒一薄层,然后与适当的标准颜色或标准样品做比较,仔细观察其色泽异同。

良质面粉——色泽呈白色或微**,不发暗,无杂质的颜色。

次质面粉——色泽暗淡。

劣质面粉——色泽呈灰白或深**,发暗,色泽不均。

(2)组织状态鉴别

进行面粉组织状态的感官鉴别时,将面粉样品在黑纸上撒一薄层,仔细观察有无发霉、结块、生虫及杂质等,然后用手捻捏,以试手感。 良质面粉——呈细粉末状,不含杂质,手指捻捏时无粗粒感,无虫子和结块,置于手中紧捏后放开不成团。

次质面粉——手捏时有粗粒感,生虫或有杂质。

劣质面粉——面粉吸潮后霉变,有结块或手捏成团。

(3)气味鉴别

进行面粉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取少量样品置于手掌中,用嘴哈气使之稍热,为了增强气味,也可将样品置于有塞的瓶中,加入60℃热水,紧塞片刻,然后将水倒出嗅其气味。

良质面粉——具有面粉的正常气味,无其他异味。

次质面粉——微有异味。

劣质面粉——有霉臭味、酸味、煤油味以及其他异味。

(4)滋味鉴别

进行面粉滋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少量样品细嚼,遇有可疑情况,应将样品加水煮沸后尝试之。

良质面粉——味道可口,淡而微甜,没有发酸、刺喉、发苦、发甜以及外采滋味,咀嚼时没有砂声。

次质面粉——淡而乏味,微有异味,咀嚼时有砂声。

劣质面粉——有苦味,酸味,发甜或其他异味,有刺喉感。

9、鉴别面筋的质量

面筋质存在于小的胚乳中,其主要成分是小麦蛋白质中的胶蛋白和谷蛋白,这种蛋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也是面粉品质的重要质量指标。鉴别面筋质的质量,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颜色:质量好的面筋质呈白色,稍带灰色,反之,面筋质的质量就差。

(2)气味:新鲜面粉加工出的面筋质,具有轻微的面粉香味。曼虫害,含杂质多以及陈旧的面粉,加工出的面筋质,则带有不良气味。

(3)弹性:正常的面筋质有弹性,变形后可以复原,不粘手,质量差的面筋质,无弹性,粘手,容易散碎。

(4)延伸性:质量好的软面筋质拉伸时,具有很大的延伸性,质量差的面筋质,拉伸性小,易拉断。

10、鉴别玉米的质量

(1)色泽鉴别进行玉米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取玉米样品在散射光下进行观察。

良质玉米——具有各种玉米的正常颜色,色泽鲜艳,有光泽。 次质玉米——颜色发暗,无光泽。

劣质玉米——颜色灰暗无光泽,胚部有**或绿色,黑色的菌丝。

(2)外观鉴别

进行玉米外观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在纸上撒一层,在散射光下观察,并注意有无杂质,最后取样品用牙咬观察质地是否紧密。

良质玉米——颗粒饱满完整,均匀一致,质地紧密,无杂质。

次质玉米——颗粒饱满度差,有破损粒,生芽粒、虫蚀粒,未熟粒等,有杂质。

劣质玉米——有多量生芽粒,虫蚀粒,或发霉变质、质地疏松。

(3)气味鉴别 进行玉米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于手掌中,用嘴哈热气立即嗅其气味。

良质玉米——具有玉米固有的气味,无任何其他异味。

次质玉米——微有异味。

劣质玉米——有霉味、腐败变质味或其他不良异味。

(4)滋味鉴别

进行玉米滋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进行咀嚼品尝其滋味。

良质玉米——具有玉米的固有滋味,微甜。

次质玉米——微有异味。

劣质玉米——有酸味、苦味、辛辣味等不良滋味。

11、鉴别高梁的质量

(1)色泽鉴别

进行高粱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在黑纸上撒一薄层,并在散射光下进行观察。 良质高梁——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泽。

次质高梁——色泽暗淡

劣质高梁——色泽灰暗或呈棕褐色、黑色,胚部呈灰色、绿色或黑色。

(2)外观鉴别

进行高梁外观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在白纸上撒一薄层,借散射光进行观察,并注意有无杂质,最后用牙咬籽粒,观察质地。

良质高梁——颗粒饱满、完整,均匀一致,质地紧密,无杂质,虫害和霉变。

次质高梁——颗粒皱缩不饱满,质地疏松,有虫蚀粒、生芽粒、破损粒,有杂质。

劣质高粟——有大量的虫蚀粒、生芽粒、发霉变质粒。

(3)气味鉴别

进行高粱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高梁样品于手掌中,用嘴哈热气,然后立即嗅其气味。

良质高梁——具有高梁固有的气味,无任何其他的不良气味。

次质高粱——微有异味。

劣质高梁——有霉味、酒味、腐败变质味及其他异味。

(4)滋味鉴别

进行高梁滋味的捣官鉴别时,可取少许样品,用嘴咀嚼,品尝其滋味。

良质高梁——具有高梁特有的滋味,味微甜。

次质高粱——乏而无味或微有异味。

劣质高梁——有苦味、涩味、辛辣味、酸味及其他不良滋味。 12、影响谷类质量的因素

谷类在贮藏过程中,会因为受温度、湿度,氧气、微生物及昆虫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其质量的不良改变。

13、微生物污染对谷类质量的影响

谷类在收获、贮藏、加工等过程中极容易受到霉菌、细菌、醇母菌的污染,当条件适宜时,它们就能迅速在谷物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谷类及其制品变质。因此谷类在贮藏时要采取防微生物污染的措施及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手段。

14、温度、湿度、氧气对谷类质量的影响

微生物生长繁殖时需要适宜的温度,漫度和氧气(厌氧菌除外),如稻谷类贮藏时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氧气充足,则其中污染的微生物就能迅速生长繁殖,致使谷类及其制品发霉或腐败变质。 谷物与其他有机体一样,不断地进行呼吸作用,这种呼吸作用由谷物中氧化酶(脱氢酶和氧化酶)所催化的。谷物中的单糖在氧气充足以及氧气不足或缺少的情况下,都在不断地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醇,并放出热量。谷物的氧化在氧气充足时比氧气缺乏时所放出的热量高26倍之多。由于这种氧化作用而使谷堆中热度增高。谷堆中湿度增加超过15%,温度达到30℃时,其氧化酶活动更加活跃,呼吸作用亦因之加剧,使谷堆中温度更高。在细菌酶和谷物水解酶的作用下,谷物中有机物质会加速分解,发生腐臭味,最后可能完全腐败。 因此,谷物在贮藏时不仅要求其本身含水量要低(不超过15%),而且其贮藏环境亦应保持低温、干燥、通风良好,为控制粮堆中氧气的含量可充入一些惰性气体。

15、虫害对谷类质量的何影响

害虫在原粮及半成品中都能生长,如仓库室温在18~21℃以上、湿度在60%以上时,即适于虫卵孵化繁殖,当室沮在10℃以下时,害虫活动能力会减弱。仓库中主要有甲虫、蠕类,蛾类等害虫,这些害虫不但损害大量粮食,而且使粮食带有不良气味,减轻其重量,降低其品质,也容易使粮堆发热,微生物进一步作用就会使粮食霉烂变质。 为防止谷类及其制品的害虫侵袭,应改善其储存条件,防止害虫侵入。必要时可用药物熏蒸以杀灭害虫和虫卵。

16、鉴别小米被染色

在农贸市场上曾发现一些经过染色小米在出售。所谓染色,是指小米发生霉变,失去食用价值时,投机商将其漂洗之后,再用**进行染色,使其色泽艳黄,蒙骗购买者。人们吃了这种染色后的**米,会伤害身体。

(1)感官鉴别方法

①色泽:新鲜小米,色泽均匀,呈金**,富有光泽,染色后的小米,色泽深黄,缺乏光泽,看去粒粒色泽一样。

②气味:新鲜小米,有一股小米的正常气味,染色后的小米,闻之有染色素的气味,如姜黄素就有姜黄气味。

⑧水洗:新鲜小米,用温水清洗时,水色不黄,染色后的小米,用温水洗时,水色显黄。

(2)化学鉴别方法

取样品25克置于乳钵中,加入25毫升的无水乙醇,研磨,取其悬浊液25毫升,置于比色管中,然后加入10%的氢氧化钠2毫升,震荡,静置片刻,观察颜色变化,如果呈桔红色,说明小米是用姜黄素染色的。

17、鉴别糯米中掺有大米

在农贸市场上,常有投机商在糯米中掺入大米出售,以牟取钱财,坑害消费者。鉴别糯米中掺入大米的方法如下:

(1)感官鉴别方法

①色泽:糯米色泽乳白或蜡白,不透明,也有半透明的(俗称阴糯),大米腹白度小,多为透明和半透明的,有光泽。

②形态:糯米为长椭圆形,较细长,大米为椭圆形,较圆胖。

③质地:糯米硬度较小,大米硬度较大。

④米饭:糯米煮成的饭,胶结成团,膨胀不多,但粘性大,光亮透明,大米煮成的饭,粒粒膨大而散开,粘性小。

从以上糯米与大米的品质特征来比较,可识别出糯米中是否掺入大米。

(2)化学鉴别方法

糯米中的淀粉是支链淀粉,大米中的淀粉是直链淀粉,不同的淀粉遇到碘溶液,会显示出不同的颜色,以此来鉴别糯米中掺入的大米。

取米样数10粒,用水洗净表面,淋干,放在白色的瓷盘中,滴上碘溶液,拌匀,如果米粒呈褐棕色,则为糯米,如果米粒呈深蓝色,则为大米。这种方法可测算出大米的掺入量。

18、鉴别糯米面中掺有大米面

糯米面又叫糯米粉,大米面也叫大米粉。在糯米面中掺入大米面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竟将大米面冒充糯米面出售,用大米面年糕冒充糯米面年糕出售。鉴别糯米面中掺入大米面的方法如下:

(1)感官鉴别方法

①色泽:糯米粉呈乳白色,缺乏光泽,大米粉色白清亮。 ②粉粒:用手指搓之,糯米粉粉粒粗,大米粉粉粒细。

③水试:糯米粉用水调成的面团,手捏粘性大,大米粉用水调成的面团,手捏粘性小。

(2)化学鉴别方法

取少量样品放在载玻片上,滴上50%的乙醇溶液2滴,将样品调湿均匀,并摊平成薄薄的一层,稍待干后,滴上50%的甘油溶液2滴,盖上盖玻片,并在整玻片边缘滴上1滴碘溶液,稍微倾斜载玻片,让碘溶液扩散到蓝玻片下一半处。先用低倍显微镜调好,再于400倍镜下观察。观察碘扩散交接处淀粉,如果呈棕褐色的,则为糯米粉,如果呈蓝色的,则为大米淀粉。

19、鉴别好米中掺有霉变米

市场上出现将发霉的米掺到好米中出售,也有将发霉的米,经漂洗、晾干之后出售,在进口米中也曾发现霉变米。人们吃了霉变米,身体会受到损害。

(1)感官鉴别方法

①色泽:发了霉的米,其色泽与正常米粒不一样,它呈现出黑、灰黑、绿、紫、黄、黄褐等颜色。

②气味:好米的气味正常,霉变米有一股霉气味。

③品尝:好米煮成的饭,食之有一股米香味,霉变的米,食之有一股霉味。

(2)化学鉴别方法

①霉菌孢子的检验:取样品10克放在三角烧瓶中,加生理盐水100毫升,放数粒玻璃球,在振荡器上振荡20分钟,即成1:10菌悬液。然后再用生理盐水以1:100、1:1 000和1:10 000稀释度稀释。取以上各比例的稀释液1毫升,注入无菌平皿中,各作两个平行样。再将冷却至45℃的改良察氏培养基倒入平皿中,轻轻转动,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凝固后翻转平皿,置于28℃温箱中培养3~5天。菌落长出后,选取每皿菌数20~100个的稀释度的干皿,计算菌落总数,并观察鉴定各类真菌。

当样品中检验出霉菌孢于数在1 000个/克以下的,属正常米粒,在1 000~100 000个/克,属轻度霉变米:在100 000个/克以上的,属霉变米。经漂洗后的霉变米,用上述检验方法,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②脂肪酸度的检验:取均匀样品100克,磨碎后全部通过20目筛。称取20克置于三角烧瓶中,加苯100毫升,在振荡器上震荡1小时,过滤。取滤液25毫升置于150毫升的三角烧瓶中,加004%酚酞乙醇液25毫升,用标准氢氧化钾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同时作空白试验。用下列公式计算:

脂肪酸度:20×(V1一V2)

式中:V1——样品消耗氢氧化钾溶液毫升数,mL,

V2——空白消耗氢氧化钾溶液毫升数,mL。

通过检验,脂肪酸度在30以下的,属正常米粒,在50以上的,属轻度污染霉变米,在80以上的,属高度污染霉变米。

20、鉴别小麦粉中掺有滑石粉

在农贸市场上,有些商贩为达到小麦粉的增加重量的目的,在小麦粉中掺入大白粉、滑石粉,这些物质都是无机物。

正常小麦粉中矿物质(以灰分计)的含量:特制粉不超过 075%,标准粉不超过12%,普通粉不超过15%。小麦粉中掺入了石膏、滑石粉等,皆能使小麦粉中的灰分增加。在灰分中测出钙离子、硫酸根、二氧化硅,就能定性掺入的物质。

(1)灰分的测定方法:称取样品2克放入预先550℃的灼烧恒重的坩埚中,在电炉上加热至炭化,再放入550℃的马费炉中,灼烧2小时,取出冷却降温。如果灰化不完全,再加水或硝酸使灰分湿润,微温至干,然后再放在马费炉中灰化2小时,取出冷却至200℃,移至干燥器中,30分钟后称重,计算灰分。

正常小麦粉的灰分为075%~15%,如果小麦粉中检验出的灰分在106%~2%,认为有可疑现象,如果灰分在2%以上,说明小麦粉中掺入了石膏等无机物。采用这种测定方法,可测小麦粉中掺入1%的石膏或滑石粉。

(2)二氧化硅定性方法:将测定完灰分含量后的灰分中,加入2倍量以上的研成细末的氢氧化钾,混合均匀,于600℃熔融,冷后加水溶解,向水溶液中滴加(1:1)盐酸,使之呈酸性,如果有胶状物析出(H3SiO3),说明检出了二氧化硅,同时作空白对照。 正常的小麦粉,一般用此法检不出二氧化硅,但掺入大白粉、滑石粉在1%以上时,则可检出。

(3)钙离子和硫酸根检验方法:取样品灰分,加(1:1)盐酸溶液 10毫升,加热溶解、过滤,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溶液中加入1%氧化钡溶液1毫升,如果产生大量沉淀,说明检出了硫酸根,同时作空白对照。再在另一份滤液中加入饱和草酸铵溶液1毫升,滴加(1:1)氨水呈弱碱性,产生大量沉淀,则为阳性,同时作空白对照。

灰分中如果仅检出钙离子、硫酸根,可认为是掺入石膏,如果同时检出二氧化硅及上述两种离子,可认为是检出了滑石粉或大白粉。当前市场上出售的大白粉,是将滑石粉精制加工而成,其成分与滑石粉相同。 21、谷类感官鉴别与食用原则

谷类是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的主食。但谷类及其制品保管不当就易吸潮变质,食用后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谷类及其制品一经感官鉴别评定了品级后,可按如下原则食用或处理:

(1)经感官鉴别后认定为良质的谷类可以食用、加工和销售。

(2)经感官鉴别评定为次质的谷类应分情况进行具体处理。对于水分含量高的谷类,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其尽快干燥。对于生虫的应及时熏蒸灭虫。对杂质含量高的谷物,应去除杂质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有轻微霉变的谷物,应采取有效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霉粒或霉菌的毒素,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后方可食用。对于去除霉粒或毒素比较困难的谷类及其制品应改作饲料,制造酒精或作非食品工业原料。 (3)对于经感官鉴别为劣质的谷类,不得供人食用。可以改作饲料、非食品加工原料或予以销毁。

22、发水大米的鉴别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国营粮食部门独家经营的格局已被打破,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随着粮食价格的放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个体商贩走街串巷出售“优质油米”。在这些叫卖者中,有人在出售的大米中作假,最常见的是发水。发水米增重率在10%左右。这种发了水的大米几天就会变质、变味、发黄、发霉,失去食用价值,尤其发了霉的大米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这种发水“优质油米”如果已发霉则不能食用。发水大米的鉴别方法如下。

一般大米水分含量多在155%以内,用手摸、捻、压、掐等感觉很硬,用手插入大米中光滑易进,手搅动时发出清脆的声音,用齿嗑大米籽粒时,抗压力大,会发出清脆有力的破碎声响。而发水大米的含水量多在155%以上,有的在25%左右,发了水的大米粒形膨胀显得肥实,有光泽,牙嗑时抗压力小,破碎时响声较低,手插入大米中有涩滞和潮湿感,有时拔出手时籽粒易粘在手上。

  鱼类生长发育阶段大全鱼类的品种实在是太多了,不同的鱼儿外形不一样,体型大小不一样,身体颜色不一样,当然其寿命的长短也会不一样。但是每条鱼儿同样都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过程,不管是寿命长还是寿命短的鱼儿,其生长发育都是类似的。

  首先,当然是鱼儿的仔鱼时期。当鱼苗从卵膜孵出,在开始在卵膜外发育,进入仔鱼期。从受精卵孵出至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鱼类早期发育个体。此期鱼体具有卵黄囊、鳍膜等仔鱼器官,是由内源营养转变为外源营养的时期,包括两个分期:

  前期:从受精卵孵出至卵黄基本吸收完毕时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

  后期:从卵黄吸收完,开始主动摄食到奇鳍鳍条基本形成时的仔鱼。随后鱼儿的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奇鳍褶分化为背、臀、尾三个部分并进一步分化为背鳍、臀鳍和尾鳍,腹鳍也出现。

  其次,鱼儿便开始进入稚鱼期,这是从鳍条基本形成到鳞片开始出现时的鱼类发育个体。

  第三,鱼儿此后则进入幼鱼期,这个时候鱼儿具有与成鱼相同的形态特征,但是性腺尚未发育成熟的鱼类个体。全身被鳞、侧线明显、胸鳍鳍条末端分枝,体色和斑纹与成鱼相似,所以也处于性未成熟期。

  最后,鱼儿当然是进入成鱼期,从此次初次性成熟一直到鱼儿衰老死亡。

  以上则是鱼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当然,不同品种的鱼儿,每个时期的生长发育周期都是不一样,但是其生长发育的规律也还是比较类似的。

可以,海鲜下脚料可以做成养殖饲料。然而,这种方法需要经过特殊处理,以消除海鲜的腥味和防止腐败,同时还需要满足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要求。

有研究显示,鱼虾生产加工中产生的副产物下脚料可以综合利用,生产成鱼虾饲料和甲壳素。这些副产物包括鱼头、鱼皮、鱼骨、鱼鳞、鱼鳍、鱼内脏及虾头、虾壳及内脏等,占水产品总重的60%以上。这些副产物可以通过加工处理,生产成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高蛋白饲料,喂养畜禽、鱼类等。

总的来说,海鲜下脚料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用于生产养殖饲料,但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要求。

评价炭材料浸渍质量和浸渍效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增重率。评价浸渍质量,常通过测定浸渍后制品的增重 率大小来判断。增重率即同一根炭坯在浸渍后的增重(即浸人浸 渍剂的质量)与浸渍前炭坯质量的比值。浸渍增重率越高,说明 浸渍效果越好。浸渍增重率随着浸渍次数的增加而迅速下降。(2) ±真孔率。评价浸渍效果可测定浸渍的填孔率。填孔率即 浸渍剂沥青进人填充炭坯气孔所占据的体积与全部气孔总体积之 比值。浸渍填孔率越高,浸渍效果越好。(3) 浸渍深度。上述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衡 量浸渍质量还应着重评价是否将炭坯浸透,即是否保证炭坯里外 密度的均一性v:通常炭坯应该被浸透且气孔内的煤沥青达到饱和 状态。在生产中,可将浸渍品打断,从断面观察煤沥青对炭坯的浸人深度,合格的浸渍品应该看不见有未浸渍到的断面。(4) 超声波检测。根据超声波在炭坯中的扩散速度与炭坯密 度有关的原理,可通过超声波技术来鉴定炭坯的浸渍质量。(5) 理论增重率。国外还采用理论增重率来判断浸溃效果。 所谓理论增重率,是指浸渍剂沥青进入到炭坯内部所有气孔或孔 隙中所计算出来的最大增重率。理论增重率只与浸渍剂沥青的性 质和焙烧炭坯的性质(体积密度和真密度)相关,浸渍剂沥青的 密度越大,则理论增重率越大。在实际生产中检查炭坯断面能够浸透,而增重率达不到要 求,则说明浸渍质量还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即浸渍剂沥青没有达 到饱和状态,还有进一步提高的tf力。

看设备大小,每锅包衣素片重量,包衣增重,这些数据决定包衣时间。

增重=(包衣后平均片重-素片平均片重)/素片平均片重

包完衣干燥时间不宜过长,容易导致包好的片面发乌,在包衣结束后就应该停止进风,适当降低锅速。及时将包好的药片取出。随着操作的熟练,时间都可以自行掌控的。目的只有一个,在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完成操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312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