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度的结构屈光度的结构是什么

屈光度的结构屈光度的结构是什么,第1张

1人体有几种主要关节

骨骼相互间连接形成关节。

人体有 6种主要关节。关节的活动度取决于骨 末端表面、关节腔以及充盈在关节腔内 的液体的情况。

髋关节是杵白关节,在这个关节处, 两根骨的末端有大面积被软骨覆盖的光 滑表面,两骨之间有滑液润滑。运动可 在各个方向进行。

指间关节及膝和肘是屈伸关节,运 动多在一个平面上。拇指和掌之间的关 节是鞍状关节,使运动能在许多方向上 进行。

脊椎底部与骨盆之间的骶髂关节 是一个平面关节,几乎不能活动。 第一块颈椎寰椎与其下的枢椎间形 成一个寰枢关节。

运动发生在寰椎的环 与枢椎的齿状突之间,使头能自由转动 而回顾。

2人体主要有哪些关节

部位 主要关节 躯干 关节突关节、腰骶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 上肢 胸锁关节、肩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 下肢 骶髂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跖骨间关节 头部 颞下颌关节 而我们常说的大关节主要指肩、肘、腕、髋、膝、踝关节。

不管是大关节还是小关节,出现病变或者退 化,都会影响到我们日常的活动,因为关节与运动有密 切的关系。

3人体常识问题

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股骨126块。由于骨在人体各部位的位置不同,功能各异,所以,它们的形状也多种多样,分别被称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长骨呈长筒状,中部较长的一段称骨干,长骨两端比较膨大,叫骨骺。骨干内的空腔称为骨髓腔,里边有骨髓。骨髓有造血功能。长骨多分布在四肢,如尺骨、桡骨、股骨等。短骨多数呈立方体,如跗骨、腕骨。扁骨大多又宽又扁,呈板状,如颅顶骨、肩胛骨。不规则骨的形状不规则,如脊椎骨。

骨与骨之间,主要借助关节连接。人体较大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桡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一般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

人的骨骼的骨头名单

典型的成人人的骨骼包括以下206 根骨头。

在头骨(22):

头盖骨骨头:

前面骨头

头顶骨骨头(2)

世俗骨头(2)

occipital 骨头

sphenoid 骨头

筛状骨头

面部骨头:

下颚骨

上颚骨(2)

palatine 骨头(2)

zygomatic 骨头(2)

鼻骨头(2)

lacrimal 骨头(2)

vomer 骨头

下等鼻外耳(2)

在中耳(6):

锤骨(2)

砧骨(2)

stapes (2)

在喉头(1):

舌骨的骨头

在肩膀girdle (4):

肩胛骨或肩胛骨(2)

锁骨或锁骨(2)

在胸部(25):

胸骨

肋骨(2 x 12)

在椎骨专栏(24):

子宫颈椎骨(7) incl 地图集&; 轴

胸部椎骨(12)

腰部椎骨(5)

在胳膊(6):

肱骨(2)

半径(2)

尺骨(2)

在手(54):

腕子(腕骨) 骨头:

scaphoid 骨头(2)

半月形的骨头(2)

triquetral 骨头(2)

pisiform 骨头(2)

trapezium (2)

梯形骨头(2)

头状的骨头(2)

hamate 骨头(2)

棕榈或metacarpal 骨头:

metacarpal 骨头(5 □2)

手指骨头或phalanges:

接近phalanges (5 □2)

中间phalanges (4 □2)

末端phalanges (5 □2)

在骨盆(4):

尾椎骨

骶骨

ossa 髋关节(hip 骨头或无名的骨头) (2)

在腿(8):

股骨(2)

膑骨(2)

胫骨(2)

腓骨(2)

在脚(52):

脚腕(tarsal) 骨头:

calcaneus (脚跟骨头) (2)

talus (2)

navicular 骨头(2)

中间楔形文字的骨头(2)

中间楔形文字的骨头(2)

侧向楔形文字的骨头(2)

长方体骨头(2)

脚面骨头:

metatarsal 骨头(5 □2)

脚趾骨头:

接近phalanges (5 □2)

中间phalanges (4 □2)

末端phalanges (5 □2)

婴儿骨骼有以下骨头除那些之外上述:

sacral 椎骨(4 或5), 熔化在成人形成骶骨

尾骨的椎骨(3 到5), 熔化在成人形成尾椎骨

肠骨、坐骨和耻骨, 熔化在成人形成骨盆girdle

4谁能给点关于人体的知识,多点

骨骼系统: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是家具设计测定人体比例、人体尺度的基本依据,骨骼中骨与骨的连接处产生关节,人体通过不同类型和形状的关节进行着屈伸、回旋等各种不同和动作,由这些局部的动作的组合形成人体各种姿态。家具要适应人体活动及承托人体动作的姿态,就必须研究人体各种姿态下的骨关节运动与家具的关系。

肌肉系统:骨肉的收缩和舒展支配着骨骼和关节的运动。在人体保持一种姿态不变的情况下,肌肉则处于长期的紧张状态而极易产生疲劳,因此人们需要经常变换活动的姿态,使各部分的肌肉收缩得以轮换休息;另外肌肉的营养是靠血液循环来维持的,如果血液循环受到压迫而阻断,则肌肉的活动就将产生障碍。因此家具设计中,特别是坐卧性家具,要研究家具与人体肌肉承压面的关系。

神经系统: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而实现的。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是脑和脊髓,它和人体的各个部分发生紧密的联系,以反射为基本活动的方式,调节人体的各种活动。

感觉系统:激发神经系统起支配人体活动的机构是人的感觉系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觉系统所接受到的各种信息, 传达到大脑,然后由大脑发出指令,由神经系统传递到肌肉系统,产生反射式的行为活动,如晚间睡眠在床上仰卧时间久后,肌肉受压通过触觉传递信息后作出反射性的行为活动,人体翻身做侧卧姿态。

5人体整个上半身有哪些关节

人体骨骼与各部关节

在人体中骨骼与骨骼相连接,能活动的部位叫关节。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周围附韧带和肌肉组成,以保语在一定范围内活动。

(一)颈椎(俗你脖关节) 颈椎是头部与躯干相连接的部位,共有七节椎体,被称为生命的中枢。能前伸、后仰、左右转动,如果受到外力击打或用暴力向左、右搬拧,轻者可使颈椎功能遭到损伤,重者会使人致残或死亡。

颈椎受到严重打击后,能使神经及大脑失灵,因而导致一定部位的肌体萎缩或僵化。

(二)肩关节 肩部关节是人体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它是由肱骨、肩胛骨、关节盂、韧带和锁骨联接而成。它能内收、外展、前屈和旋转运动,是连接臂手的重要关节。格斗中如用暴力向左右拧拉或向后扳至极点,就会使其脱臼或韧带、肌肉撕裂,削弱战斗力。

(三)腕关节 腕关节是臂部主要关节,是由挠骨和腕部八块小骨组成。腕关节主要靠韧带联接,活动范围较大,能前屈、后抑、内收、外展和旋转运动。但如果超过它的活动范围,内卷、后折或向两侧反拧、缠丝等轻则会脱臼、韧带撕裂,重则骨折。

(四)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尺骨、挠骨、肱骨联接而成,活动范围较小,能前屈、伸直、可随肩关节上下拨动。当伸直时,向后或向两侧猛折、踢打,就会脱臼或骨折。

(五)膝关节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的重要关节,骨骼大而有力。它是由股骨、骨、腓骨、胫骨和半月板联接而成。能前伸、后屈。向前伸直或站立时,用暴力扳拧或踏踹,轻则使人倒地,重则脱臼、骨折。

(六)指关节 手指关节除拇指外,其余各指均由三节短小指骨联接而成,它能前屈、伸直、活动范围较小,当伸直时用力向后或向两侧猛折就会造成骨折。且每个指部力量较小,便于控制。

可能不太全面,还望谅解啊!

为了正确描述人体结构的形态、位置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必须制定公认的统一标准,即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

初学者必须准确掌握这项基本知识,以利于学习、交流而避免误解。

常用的方位术语 :

1、上和下:按解剖学姿势,头居上,足在下。

在比较解剖学或胚胎学,由于动物和胚胎体位的关系,常用颅侧代替上;用尾侧代替下。

在四肢则常用近侧和远侧描述部位间的关系,即靠近躯干的根部为近侧,而相对距离较远或末端的部位为远侧。

2、前和后:靠身体腹面者为前,而靠背面者为后。在比较解剖学上通常称为腹侧和背侧。在描述手时则常用掌侧和背侧。

3、内侧和外侧:以身体的中线为准,距中线近者为内侧,离中线相对远者为外侧。如手的拇指在外侧而小指在内侧。

在描述上肢的结构时,由于前臂尺、桡骨并列,尺骨在内侧,桡骨在外侧,故可以用尺侧代替内侧,用桡侧代替外侧。

4、内和外:用以表示某些结构和腔的关系,在腔里者为内,在腔外者为外,应注意与内侧和外侧区分。

5、浅和深:靠近体表的部分叫浅,相对深入潜居于内部的部分叫深。

人体的轴和面

(一)轴:以解剖学姿势为准,可将人体设三个典型的互相垂直的轴,

矢状轴一为前后方向的水平线;

冠状(额状)轴一为左右方向的水平线;

垂直轴一为上下方向与水平线互相垂直的垂线。

轴多用于表达关节运动时骨的位移轨迹所沿的轴线。

(二)面:按照轴线可将人体或器官切成不同的切面,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某些结构。

典型的切面有:矢状面,是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如该切面恰通过人体的正中线,则叫做正中矢状面

;冠状面或额状面,是沿冠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与矢状面和水平面相垂直;

水平面或横切面 为沿水平线所做的横切面,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与上述两个纵切面相垂直。

需要注意的是,器官的切面一般不以人体的长轴为准而以其本身的长轴为准,即沿其长轴所做的切面叫纵切面而与长轴垂直的切面叫横切面

关节的屈与伸

在解剖学位置来讲,把肢体在矢状面向前运动的动作叫做屈,矢状面向后运动的动作叫做伸

如,向前抬手臂是肩关节的屈,从解剖位在矢状面向后运动叫做肩关节的伸

但是,以骨盆为界,在矢状面向后的动作叫做屈,向前叫做伸,

如,我们往下坐的时候,骨盆和膝盖都做了屈的动作,我们把小腿向后抬,我们的膝关节做了一个屈的动作,在回到解剖位的过程中,膝关节做了一个伸的动作

当然了,肌肉动作功能还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比如

颈部的屈伸,旋转,肩关节的旋转,外展,内收,内旋,侧旋,脊柱的屈伸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等等等

解剖学的屈和伸:是关节围绕冠状轴的运动,运动时相关节的两骨之间的角度变小称屈,反之角度增大称伸。

脚掌的屈伸:足尖上提,足背向小腿前面靠拢为距小腿关节的伸,习惯上称背屈,足尖下握,是屈,习惯上称为跖屈。

解剖学是涉及生命体的结构和组织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可以分为动物解剖学和植物解剖学。解剖学的主要分支有比较解剖学、组织学和人体解剖学。

解剖学的革新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要想查清病因和有效治疗,首先应了解、熟悉正常人体的结构,解剖学就是了解正常人体结构的学科。

屈伸运动是指人体在正常状态下,活动关节的一种基本方式。关节的活动可使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关系更加融洽。

人体各部分的活动都是屈伸运动的结果。屈伸运动是人体活动的重要方式,能使人的体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并能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使身体各部分协调发展,提高动作质量。如手握哑铃时,前臂向前弯曲、伸直时前臂内收和前臂后展的屈伸运动,就是屈伸运动。

又如进行短跑比赛时,运动员就是采用屈伸运动来提高步速和缩短距离的。屈伸运动不但可提高运动成绩,而且对预防伤病也有一定作用。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屈光度正常值对照表是什么,屈光度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眼睛折射光线的作用叫屈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屈光度正常值对照表是什么,屈光度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眼睛折射光线的作用叫屈光,用光焦度来表示屈光的能力,叫做屈光度。

2、眼睛不使用调节时的屈光状态,称为静态屈光,标准眼静态屈光的光焦度-5864D。

3、人眼在使用调节时的屈光状态,称为动态屈光,其光焦度强于静态屈光的光焦度。

4、由于眼睛屈光度不正确,造成不能准确在视网膜成像,就是视力缺陷,一般情况需要佩带眼睛,通过镜片补充和矫正眼睛本身的屈光度,达到视网膜正确成像的目的!  在一些光学仪器上比如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器材上,都考虑到了使用者在不方便佩带眼睛观看时各人眼睛的视力差异,所以都具有屈光度调节装置。

5、因此,“屈光度”这个概念是眼镜的,如200度的近视镜屈光度为-2D,150度的老花镜的屈光度为+15D。

6、  一些高档相机为了方便一些轻微近视或老花的人群不戴眼镜可以直接观看取景器内的效果增加了屈光度调节装置。

7、屈光度调节装置其实就是在相机取景目镜处加一组镜片,通过旋钮等调整镜片位置关系,使其达到一定范围内的连续屈光度转换。

8、范围一般在-3D到+2D之间。

9、由于屈光度调节范围是有限的,超过这个范围的中度近视等用户可以另外选购专用的目镜调节镜。

10、专为近视用户开发的目镜调节镜,屈光度分别为--2、-3、-4等;专为远视用户开发的目镜调节镜,屈光度分别为+05、++15、+2、+3等。

11、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视力情况,选择合适的目镜校正镜加装在目镜内,可以裸视进行拍摄。

12、屈光度调节功能不仅在单反相机,现在比较大型、功能较全的中小型非单反相机很多都具备。

13、但因为结构相对复杂、占用一定的空间,并增加部分成本等原因,对于最重视小巧便携的卡片式数码相机一般都没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390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