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胃癌
胃癌是指在胃壁最内侧粘膜内的细胞,由于未知的原因变成癌细胞并无秩序的反复增殖。癌细胞需要数年的发展才能通过胃癌检查等手段发现。随着癌细胞逐渐变大,会浸透至胃壁中,甚至蔓延至其附近的大肠及胰脏。
造成胃癌的原因
关于胃癌的产生已经有很多研究,也指出了不少原因。其中,吸烟、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持续感染等是造成胃癌高发的主要原因。饮食生活主要是指摄入盐分过多的食品,腌制食品,且蔬菜及水果的摄入量不足。但并非说所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都会发展成胃癌。无论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都应注意不要吸烟、不要摄入过多盐分的事物,还应多吃蔬菜与水果。
症状
胃癌一般在早期阶段无自觉症状,甚至发展至后期都无任何感觉。代表性的症状如胃痛、呕吐感、食欲不振、胸闷等,并非胃癌的特有症状,胃炎及胃溃疡也会导致相似症状。若不进行检查无法进行准确判断,因此最好去医院接受相应检查,而非自己根据症状胡乱吃药。有些病患因为胃炎及胃溃疡等原因接受内镜检查,也会偶然发现早期癌的病例不在少数,当然也有通过贫血或黑色大便等原因发现早期癌症。一般出现厌食、体重减轻等症状有可能是胃癌,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胃癌检查
1 X线钡餐检查
主要是通过服用造影剂以及发泡剂,观察胃部粘膜的检查。除了发现胃癌,也有很多病患发现溃疡或息肉等。在检查当天应注意不吃早饭,检查后也有部分人群会出现便秘现象。
2 内镜检查
即将内镜插入胃中直接观察。由于需要将内镜插入鼻中或口中,因此需要注射喉咙或鼻子的麻醉、镇定剂等。内镜检查可直接发现胃部很小的病变,通过胃部X线检查有怀疑症状时,可通过内镜检查进行确认。
3 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等,查看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会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该项检查不能诊断胃癌,胃癌检查一般还是推荐胃部X线检查以及内镜检查。
中国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胃恶性肿瘤的95%。胃癌在我国发病率很高,胃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全国平均胃癌死亡率高达20/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约3∶1。在各类癌症中,胃癌是最为常见的癌症之一。胃癌治疗的早与晚,效果大不一样。早期胃癌手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95%。如果胃癌发展到了晚期,胃癌死亡率就更高了。
1 全世界的胃癌发病情况
2002年全球每10万名男性发生胃癌的的人数为22人,女性为104人;死亡率在男性中为每10万人163人,女性为79人。2002年全世界估计有90万胃癌新患者(其中男性为60万,女性为33万),同时有70万人死于胃癌(男性为45万人,女性为25万人)。男性中,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前列腺癌,而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在女性中,胃癌的发病率居第五位,排在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和肠癌之后。
按地理分布,有三分之二的胃癌分布在日本、中国、韩国、中南美洲、东欧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在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欧和印度的发病率较低。
发达国家的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几十年有显着下降了,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年死亡率约为22/10万,90年代下降至37/10万以下。日本近年来亦有明显下降趋势,这得益于采用X线钡餐检查或胃镜定点筛查,大大提高了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根治率也显着提高。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区,胃癌年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在卫生部组织的1990~1992年全国第二次死因调查中,中国胃癌的粗死亡率为252/10万,占到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数的232%,接近四分之一
2 我国胃癌死亡率为每三分钟就有一人
今天大家谈谈胃癌,因为胃病发病率高,几乎每个人都有轻微胃病,大多数人都有常年胃病缠身,目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九十三万四千例,其中有近四十万在中国内地;患病和死亡率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平均每三分钟就有一名中国人死于胃癌。这是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兼胃癌专业委员会今天披露的最新数字。
国家卫生部、中国抗癌协会和上海罗氏制药联合举行的"中国癌症防治科普宣传促进计划——胃癌专题宣传月"发布会上称,随着胃镜及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早期胃癌的诊断率已提高到百分之十左右,早期治疗治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但目前中国住院病例中超过九成是中晚期才就医,五年生存率不到五分之一。即便是国内领先的医院,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六点三,低于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值得关注的是胃癌发病出现年轻化趋势:临床显示,近五年来十九岁至三十五岁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三十年前翻了一番。他提醒年轻人,一旦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食后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隔夜宿食和胃液以及黑色柏油样便等症状者,应及早就医,不可延误。特别是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及恶性贫血、胃切除术后和有胃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要定期做胃镜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睡眠严重不足、饮食不规律、工作和心理压力大以及对胃部不适或胃部感染幽门螺杆菌不以为然,是 "中青年人患胃癌的主要因素","年轻人患的胃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加之容易误诊,确诊胃癌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此时才治疗,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3 胃癌的早检查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胃癌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恶魔,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胃癌是世界上第二大癌症死因,是威胁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约有16万,近年来青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胃癌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胃癌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的基础,也是减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一环。"胃癌专家提醒公众,在胃疼、胃区不适或消化道不适的时候,应该及时去医院消化科做胃镜或实验室检查,搞清病因。而那些生活无规律、工作紧张繁忙,且长期吃腌制品或发霉食物的人,更应及时体检,定期进行排查。
尽管许多人的胃疼就是一般性胃炎,但最后发展成胃癌的亦不在少数。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某些慢性胃病目前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专家提醒有胃病家族史、又反复出现胃痛症状的人,应提高警惕。
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是作好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30%~40%,而早期胃癌(EGC),即癌细胞仅浸润至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在80%~90%,其中始发阶段小胃癌(SGC)及微小胃癌(MGC)的10年生存率可达100%。故胃癌的早期及时准确检出和治疗,对于降低胃癌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发现早期胃癌自然人群的普查有资料表明,间隔期为15~2年的大规模筛查有助于检测早期胃癌。如日本医学界采用放射影像学的气钡双对比方法进行普查,然后对可疑病例进行胃镜精检,结果胃癌早期手术率达到50%以上,5年存活率达90%以上。我国目前主要在胃癌高发区进行选择性局部普查,如年龄大于35岁,有食用高盐、霉变食物等不良的饮食习惯,有肿瘤家族史等,然后综合分析筛选出高危个体,再行内镜及X线摄片检查。综合我国各地普查结果,普查中胃癌检出率约0037%~06%,在检出的胃癌中,早期胃癌占15%~25%,大大提高了无症状患者胃癌的发现率。据统计,无症状胃癌患者中半数左右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绝大部分无淋巴结转移;而有症状胃癌中有57%已经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所以对自然人群的普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
早期胃癌表现有上腹部隐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均不为早期胃癌所特有,故易被当作一般胃病而被忽视,这也是患者就诊过晚的原因之一。所以应强调在40岁以上的男性(嗜烟酒者应放宽到35岁)稍有上腹部不适,应予筛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之目的。此外消化不良症状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经临床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应考虑有胃癌的可能性。对于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胃息肉、残胃及良性胃溃疡等疾病者,更应警惕其演变为胃癌。我国门诊筛选早期胃癌检出率027%,低于日本(088%)而介于西欧(037%)和美国(01%)之间。现在普遍认为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最好的筛选方法。如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门诊胃镜检查26634例,检出胃癌951例,占胃镜检查术的357%,其中早期胃癌72例,占全部胃癌的76%。由于患者的传统习惯以及部分医院胃镜检查适应证偏严,致使早期胃癌的检出率难以提高。
高危人群随访胃癌高危人群包括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者。前者指一些发生胃癌危险性明显增高的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巨大胃黏膜皱襞病等。后者主要指病理上的胃黏膜不典型增生。高危人群随访法对胃癌及早期胃癌检出率高于普查法和门诊筛选法。现在认为胃癌的自然病程是一个较缓慢的过程,从早期阶段发展到进展期约需要3~4年时间,因此对高危人群每6~12个月随访复查胃镜较为合适。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有关的观点已经被广泛接受。已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无感染者的3~6倍。还不清楚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可以预防胃癌,但有胃部恶性疾病家族史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且有临床症状者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开展随访研究,必要时可进行干预性治疗。
胃癌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所以对这种疾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胃癌术后化疗也很重要,要注意饮食清淡,尽量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为主,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一、胃癌的术后化疗注意事项胃癌手术后患者的早期饮食应使用3 ~ 5天禁食、静脉营养支持方法。手术后恢复正常后,术后两周可以吃低脂反流质食物。蛋白质含量要达到正常需求量,纤维含量要少。要少吃,慢慢咽下去,不要暴饮暴食,要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化疗期间可以服用谷氨酰胺、锌剂、维生素D补充剂等,有助于治疗期间味觉的变化。这个阶段的食物以流质反流质食物为主,保护肠胃功能,反应时间超过3天的话,需要得到胃肠外营养支持。整体饮食要吃生冷、油煎、酸等刺激性强、不吃容易膨胀的食物,不吃高脂肪食物、腌制产品,适量补充矿物质铁和非他人,忌烟酒。饮食习惯。
二、胃癌胃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经常隐藏发病,表现出非特异性症状,患者通常以恶性、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就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引起的黑变。胃癌确诊时一般是中晚期。可以通过消化道钡餐、胃镜活检等检查手段确诊。早期胃癌手术切除效果很好,晚期主要以全身化疗为主,早期治疗是预防胃癌的主要手段,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积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避免癌症。
三、胃癌的治疗胃癌有手术、化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直接切除肿瘤,获得根治,也可以尽早从内窥镜中切除。晚期胃癌应局部清除病变,并在该地区进行淋巴结清扫。对手术不耐受,不能根治性手术的患者可以进行肿瘤缩小手术或第手术段,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胃癌患者术后的饮食:
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要补不如食补”,患者在作胃切除术后,通常应禁食禁饮,24-48小时后状况良好可给予少量温开水或葡萄糖饮料。后期的恢复饮食十分重要,保证有足够的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和维生素A、B、C含量充足的食物,如一些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瘦肉类、豆腐、豆浆等豆制品、鲜嫩蔬菜及水果等,避免吃辛辣和不易消化之食,如辣椒、花椒、烟酒、咖啡、浓茶等。
2、胃癌术后的饮食调理,应选用高营养、少刺激的食品。主食以病人素日习惯品种为好,加用苡仁粥、糯米粥,有益无损。副食以鲜肉、鲜蛋、鲜蔬菜、鲜水果为好。术后病人每日3~5餐,饭量逐渐增加,不少病人半年后可恢复术前饭量。如有饭后恶心、呕吐现象,不必着急,可稍坐片刻或慢行散步,症状即可减轻。也可用生姜10克煎汤频服。
你好!胃癌晚期出现术后复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术后存在残癌,二是术后病人的免疫机能下降,无法控制肿瘤。针对于胃癌术后复发,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全身性的化疗,如化疗的效果理想,病人是可以有效的延长生命的,延长的期限是2-5年不等。
建议病人在进行复发治疗后,要注重结合硒维康口嚼片进行补硒,通过元素硒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与增殖,有助于病人避免再次出现复发。除此以外,补硒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免疫力,改善减缓化疗的副作用,这有助于病人提升后期的生存质量。
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会导致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腹痛等症状,从而造成患者不进食或摄入量过少,久而久之容易出现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影响患者术后健康恢复。所以,胃癌术后患者要注意饮食调理,遵循“少食多餐、控制总量”的原则,做到全面、均衡的营养补充 。人体对于营养的需求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这些营养得到均衡的补充,可以增强患者体质,纠正代谢失衡,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鉴于日常饮食难以达到胃癌术后患者的营养补充标准。因此,建议患者服用医学营养品来做额外补充。雅培安素,营养全面、均衡,配比科学,帮助术后患者伤口愈和,同时还能提高免疫力。
胃癌术后饮食是有一定讲究的,河南省现代医学研究院医院胃癌专家说如果做过胃切除术后,病人一般在1~3天内逐渐恢复肠功能。当肠内气体从肛门排出后,就可进食少量清流食,如米汁、稀藕粉、蜂蜜水、面汤、青菜汤等,每次饮用100~150毫升,一日饮服6~7次。3~5天后应改为流食,如大米粥、小米粥、鸡蛋汤、蒸蛋羹、鸡蛋面糊等,一日吃5~6次。
1保护胃粘膜,避免高盐、过硬、过烫、暴饮、暴食,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吃易消化的饮食。
2食物要新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优质的蛋白质摄入量。
3胃癌病人多有胃脘部饱胀、疼痛等食积不消的症状,应多食易消化类的食物;常见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宜食开胃降逆的清淡食物。
4胃癌手术后的饮食调理,应选用高营养、少刺激的食品。主食以病人素日习惯品种为好,加用苡仁粥、糯米粥,有益无损。副食以鲜肉、鲜蛋、鲜蔬菜、鲜水果为好。术后病人每日3~5餐,饭量逐渐增加,不少病人半年后可恢复术前饭量。如有饭后恶心、呕吐现象,不必着急,可稍坐片刻或慢行散步,症状即可减轻。也可用生姜10克煎汤频服。
5晚期胃癌患者多处于全身衰竭状态,进食困难,食欲不振,应多吃鲜石榴、鲜乌梅、鲜山楂,也可用橘皮、花椒、生姜、冰糖、鸡肫适量,煎汤内服。呈现恶病质状态的病人应该多补给蛋白质食品,如牛奶、鸡蛋、鹅肉、鹅血、瘦猪肉、牛肉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糯米粥要求煮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