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锻炼身体的名言

关于锻炼身体的名言,第1张

事有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越忙越要抽空练,练好身体常保健;决心信心加恒心,修炼身心意志坚。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有关于锻炼身体的励志名言警句,希望能帮助你们!

有关于锻炼身体的励志名言警句精选

1、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2、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4、练出一身汗,小病不用看。

5、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6、一日舞几舞,活到九十五。

7、跳绳踢毽,病少一半。

8、墙靠基础坚,身强靠锻炼。

9、生命需要运动。

10、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1、天天练长跑,年老变年少。

12、早起活活腰,一天精神好。

13、卫生是妙药,锻炼是金丹。

14、运动劲出来,歇着病出来。

15、若要身体健,天天来锻炼。

16、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17、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18、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

19、生命在于运动。

20、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21、动则不衰,用则不退。生命在于运动。

22、生活多美好啊,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23、不靠医,不靠药,天天锻炼最见效。

24、静而少动,体弱多病;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25、生命就是运动,人的生命就是运动。

26、跑跑跳跳浑身轻,不走不动皮肉松。

27、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玻

28、不靠医,不靠药,天天劳动最见效。

29、夏游泳,冬长跑,一年四季广播操。

30、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

31、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32、仙丹妙药灵芝草,不如天天练长跑。

33、运动的要义不在趣味而在继续持久,养成习惯。

34、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35、走路是极好的运动,人应该养成走长路的习惯。

36、久视伤神,久立伤胃,久坐伤血,久卧伤气。

37、健康是幸福的主要因素,锻炼是健康的重要保证。

38、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39、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其亦由是。

40、静而少动,体弱多病;有静有动,无病无痛。

相关文章:

1坚持锻炼身体的名言

2锻炼励志语录

41、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42、世界上的一切伟大运动都与某种伟大理想有关。

43、练练力出,缩缩病出。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44、世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

45、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46、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47、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48、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

49、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全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50、运动好比灵芝草,何苦去把仙方找。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51、努力发展体育事业,把我们的国民锻炼成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人

52、老人血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

53、每日频行,必身轻目明,筋节血脉调畅,饮食易消,无所壅滞。

54、运动的好处除了强身之外,更是使一个人精神保持清新的最佳途径。

55、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盾消除,运动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

56、老人血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

57、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

58、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

59、久视伤神,久立伤胃,久坐伤血,久卧伤气。

60、只要有运动家的精神,就算你知道自己不会是第一名,还是会全力冲刺不放弃,因为不到最后你怎么会知道结果是什么呢。

61、丰收靠劳动健身靠运动。

62、千回头,万回头,不如青春能回头;千重要,万重要,锻炼身体最重要。

63、世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

64、不言体育而空言道德,空言智识,言者暗矣,听者心厌矣,究于事实何俾之有

65、健身的汗水洗尽生活的烦恼,强健的体魄创造明天的幸福。

66、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67、运动兴,民族兴;运动衰,民族衰。

68、从运动着的物体上观看发生的事件时,时空图上的时间轴应该旋转一个角度(角度的大小取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而空间轴保持不动。

69、宇宙,这个一切存在物的总汇,到处提供给我们的只是物质和运动。

70、人在运动中的时候,总是想替自己设想这个运动的目标。为了要走一千里路,人必定要想走了这一千里便有好东西。为了要有运动的力量,就必须有一个渴望到达的目的地。

71、从小熬穷受苦的人,大都磨炼出一种本领。

72、跑步教会我的是自律,是克制,是不放弃,是死磕到底。

73、秦皇觅妙药,万世遗笑料;欲求真寿方,应从运动找。

74、我们设定,大众憎恶乡村;但我们又设定,大众热爱乡村运动。同时,我们确保所有乡村运动务必使用精密的运动装备。这样,大众既消费了交通设施,也消费了制造品。

75、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玻。

76、运动运动,病魔难碰。

77、多做运动,强化身体机能。

78、筋骨衰老七病八痛,关键在于多多运动。

79、少壮不锻炼,老来徒伤悲。

80、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先驱、政治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华夏族,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改革家、道家,被誉为圣人之师和华夏文明的保护者。

管仲名人名言:

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善人者,人亦善之。

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

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

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

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钓名之士,无贤士焉。

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今日不为,明日亡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圣人若天然,无私覆,若地然,无私载也。

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

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

信不足,安有信。

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忧郁生疾,疾困乃死。

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

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独王之国,劳而多祸。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

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

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善用兵着无沟垒而有耳目。

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

量力而知攻。

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不赦,则民不偷于为善;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

凡将举事,令必先出。

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草茅弗去,择害禾谷;盗赋弗诛,则仿良民。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誉不直出,而患不独生。

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福不择家,祸不索人。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邪气袭内,正色乃衰。

知子莫若父。

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义立之谓贤。

不言之言,闻于雷鼓。

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

俭则伤事,侈则伤货。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名人名言大全短句摘抄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名人名言:

政以得贤为本,治以去秽为务。

宽厚清慎,犯而不挍。

口有蜜腹有剑。

币厚言甘,人之所畏也。

举才不出氏族,用法不硬权贵,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

忍小忿而存大信。

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用兵之道,抚士贵诚,制敌贵诈。

英雄无用武之地。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

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

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

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不受非分之赐,则廉耻立。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用商君法而富强。

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

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俭约,所以彰其美也。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举贤为国,非为私人也。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面从后言,古人所戒。

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人若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

人之患,在于不读史。

人主自威,则众谋不进。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任贤必治,任不屑必乱,必然之道也。

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分离,以至于败。

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能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也。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

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

小人多欲则求妄周败家丧生。

小事不糊涂之谓能,大事不糊涂之谓才。

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

有贤不能和,与无贤亦同。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中国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名人名言大全短句摘抄

孙武子(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开疆,华夏族,齐国(今山东省惠民县)人,春秋时期陈国公子妫完的后代。春秋时期吴国将领,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他是兵法家孙膑的祖先。

孙武名人名言: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并计谋,为不可测。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逝世地。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泛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

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

凡为客之道:深刻则专,主人不克。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回生。

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萁、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围地,有死地。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罢了。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弊。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乎意料。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输赢见矣。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

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

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

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兼死。

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

掠乡分众,廓地分守,悬权而动。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

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上下同欲者胜。

翰林学士政治家刘昫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刘昫(887年946年),字耀远,中国五代时涿州归义(今属河北)人,后晋政治家。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招撰《唐书》(《旧唐书》)200卷。实为赵莹诸人所作。

刘昫名人名言:

人的贪欲是没有极限的,贪欲无度是一切祸患的根源。

若与高丽抗礼,则四夷何以瞻仰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任贤勿猜,可以兴矣。

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脸面上堆着笑容,而心中满怀着杀机。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理生于危心,乱生于肆志。

兵尚拙速,不贵工迟。

事有便宜,而不拘常制;谋有奇诡,而不徇众情。

重刑再覆,国之常典。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1、变法之难,在去其旧染矣,而能别择其故所善者葆而存之。——《严复诗文选》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3、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4、治国之有法,犹治病之有方也,病变则方亦变。——康有为《政论集》

5、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6、法若有弊,不可不变。——《宋史》卷三五一《赵挺之列传》

7、事不凝滞,理贵变通。——《宋史》卷二五六《赵普列传》

8、法在心头,泥古则失。——王士祯等《师友诗传录》

9、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华盛顿

10、每次改革都会出现一批偏激的狂人。——罗斯福

11、法无久不变,运无往不复。——魏源《古微堂外集》

12、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13、法与时移,而禁与治变。——《韩非子·心度》

14、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加里宁

15、变古愈尽,便民愈甚。——魏源《古微堂内集》

16、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极其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池田大作

17、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1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19、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因为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石悦

20、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

21、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22、变或可存,不变则削,全变乃存,小变仍削。——康有为《政论集》

23、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24、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吕坤

25、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宋史》卷三三八《苏轼列传》

26、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27、法令之设,所以随时制也。——《晋书》

28、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29、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30、变法则民富。——《谭嗣同全集·仁学二》

31、变革给人以慰藉,哪怕是变得更坏,就像我坐马车旅行时发现的那样,换个姿势后即使碰伤了,我也常常觉得舒服。——欧文

32、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莎士比亚

33、03、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3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35、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翟

36、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屠格涅夫

37、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38、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39、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塞涅卡

40、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41、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42、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华梅

43、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励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马斯·莫尔

44、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45、治天譬如居室,弊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司马光

46、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4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8、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49、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50、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5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5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53、事不师古,以克永世。——《李觏集·官人》

54、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55、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胡志明

56、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57、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58、变通革弊,与时宜之。——《晋书》卷四九《阮籍列传》

59、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6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61、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62、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车尔尼雪夫斯基

63、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谢觉哉

64、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黑格尔

65、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列宁

66、知耻近乎勇。——孔丘

67、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68、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心度》

69、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70、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71、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7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古。——《商子·更法》

73、法变而日新。——康有为《政论集》

74、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孟德斯鸠

75、法制数变,国家之大患。——申涵煜《省心短语》

76、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迁。——《六韬·武韬·顺启》

7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78、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79、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布莱希特

80、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81、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82、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将摧毁利己主义。——海涅

83、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

84、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费孝通名言

1、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象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象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2、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在乡土社会中黏着相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

3、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象个小国。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4、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5、私的毛病在中国实在比愚和病更普遍得多,从上到下似乎没有不害这毛病的。

6、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7、如果握在手上的权力并不能得到利益,或是利益可以不必握有权力也能得到的话,权力引诱也就不会太强烈。

8、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9、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顽固和落伍并非只是口头上的讥笑,而是生存机会上的威胁。

10、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11、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12、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

13、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

14、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15、不知道法律的人却又不能在法律之外生活。

16、在他们不是人情冷热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

17、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有意识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确实不停止的,是追求。

王通名言

王通名言

1、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王通

2、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安之者。王通

3、言不中,行不谨,辱也。王通

4、富观其所与,贫观其所取,达观其所好,穷观其所为。王通

5、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诱。王通

6、天下有道,圣人藏焉。天下无道,圣人彰焉。王通

7、志以成道,言以宣志。王通

8、人能弘道,焉知来者之不如昔也?王通

9、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王通

10、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也。王通

11、多言不可与远谋,多动不可与久处。王通

12、动失之繁,静失之寡。王通

13、闻难思解,见利思避,好成人之美,可以立矣。王通

14、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王通

15、舍其所争,取其所弃,不亦君子乎?王通

16、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

17、古之文也约以达,今之文也繁以塞。王通

18、焉知后之视今,不如今之视昔也?王通

19、小人多怨。王通

20、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王通

21、天下未有不劳而成者也。王通

22、君子之于道也,死而后已。王通

23、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王通

24、内不失真,而外不殊俗。王通

25、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王通

26、居而安,动而变,可以佐王矣。王通

27、古之史也辩道,今之史也耀文。王通

28、居近识远,处今知古,惟学矣乎?王通

29、君子之学进于道,小人之学进于利。王通

30、闻谤而怒者,谗之囮也;见誊而喜者,佞之媒也。王通

31、吾于天下,无去也,无就也,惟道之从。王通

32、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惟有道者能之。王通

33、自知者英,自胜者雄。王通

34、非君子不可与语变。王通

35、爱名尚利,小人哉。王通

36、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37、积乱之后,当生大贤。王通

38、名实相生,利用相成,是非相明,去就相安也。王通

39、必也直而不迫,危而不低,其知命者之所为乎?狡乎逆上,吾不与也。王通

40、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王通

41、执古以御今之有乎?王通

42、志犹学海,业比登山。王通

43、君子不受虐誉,不祈妄福,不避死义。王通

44、大哉,时之相生也!达者可与几矣。王通

45、小人不激不励,不见利不劝。王通

46、不广求,故得;不杂学,故明。王通

47、兴衰资于人,得失在于教。王通

48、婚姻论财,夷虏之道。王通

49、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王通

50、问则对,不问则述。王通

51、其名弥消,其德弥长;其身弥退,其道弥进。王通

52、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王通

53、卦也者,著天下之时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王通

54、强国战兵,霸国战智,王国战义,帝国战德,皇国战无为。王通

55、易乐者必多哀,轻施者必好夺。王通

56、不以伊尹、周公之道康其国,非大臣也。不以霍光、诸葛亮之心事其君者,皆具臣也。王通

57、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王通

58、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王通王通名言

1、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王通

2、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安之者。王通

3、言不中,行不谨,辱也。王通

4、富观其所与,贫观其所取,达观其所好,穷观其所为。王通

5、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诱。王通

6、天下有道,圣人藏焉。天下无道,圣人彰焉。王通

7、志以成道,言以宣志。王通

8、人能弘道,焉知来者之不如昔也?王通

9、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王通

10、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也。王通

11、多言不可与远谋,多动不可与久处。王通

12、动失之繁,静失之寡。王通

13、闻难思解,见利思避,好成人之美,可以立矣。王通

14、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王通

15、舍其所争,取其所弃,不亦君子乎?王通

16、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

17、古之文也约以达,今之文也繁以塞。王通

18、焉知后之视今,不如今之视昔也?王通

19、小人多怨。王通

20、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有不善争改。王通

21、天下未有不劳而成者也。王通

22、君子之于道也,死而后已。王通

23、三教于是乎可一矣。王通

24、内不失真,而外不殊俗。王通

25、至人天隐,其次地隐,其次名隐。王通

26、居而安,动而变,可以佐王矣。王通

27、古之史也辩道,今之史也耀文。王通

28、居近识远,处今知古,惟学矣乎?王通

29、君子之学进于道,小人之学进于利。王通

30、闻谤而怒者,谗之囮也;见誊而喜者,佞之媒也。王通

31、吾于天下,无去也,无就也,惟道之从。王通

32、不就利,不违害,不强交,不苟绝,惟有道者能之。王通

33、自知者英,自胜者雄。王通

34、非君子不可与语变。王通

35、爱名尚利,小人哉。王通

36、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37、积乱之后,当生大贤。王通

38、名实相生,利用相成,是非相明,去就相安也。王通

39、必也直而不迫,危而不低,其知命者之所为乎?狡乎逆上,吾不与也。王通

40、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王通

41、执古以御今之有乎?王通

42、志犹学海,业比登山。王通

43、君子不受虐誉,不祈妄福,不避死义。王通

44、大哉,时之相生也!达者可与几矣。王通

45、小人不激不励,不见利不劝。王通

46、不广求,故得;不杂学,故明。王通

47、兴衰资于人,得失在于教。王通

48、婚姻论财,夷虏之道。王通

49、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王通

50、问则对,不问则述。王通

51、其名弥消,其德弥长;其身弥退,其道弥进。王通

52、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王通

53、卦也者,著天下之时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王通

54、强国战兵,霸国战智,王国战义,帝国战德,皇国战无为。王通

55、易乐者必多哀,轻施者必好夺。王通

56、不以伊尹、周公之道康其国,非大臣也。不以霍光、诸葛亮之心事其君者,皆具臣也。王通

57、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择。王通

58、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王通

王通名言名句斯特恩名言赛蒙兹名言 灵活变通的名言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固执己见的人往往做错事。

3、给对方留退路或变通的余地是缓冲软垫,不只能够解救对方,有一天还能回过头来帮助自己。

4、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5、惟变所出,万变不从。

6、既有师法,又有变通。

7、凡事有经必有权,有法必有化。

8、富于机智的人,其记性一定不佳。

9、大事坚持原则,小事学会变通。

10、不是我不懂得变通,只是改变了以后,那还是原来的我吗?

11、法与时移,而禁与治变。

12、由于自己不善于变通,我们反而常常抱怨别人固执。

13、机智的主要用处是教我们与没有它的人相处得很好。

14、那不懂变通的心灵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冷静下来看看周遭吧世界是如此宽广有这么多的人互相回想着。

15、机智是一种光彩夺目的东西,每个人都赞美它,大多数人都立志得到它,所有的人都怕它,但是几乎没有人爱它,除了他们本身的机智。

16、变法之难,在去其旧染矣,而能别择其故所善者葆而存之。

17、僵化的绝非机器,而是头脑机械的人。

18、经营不需要很多学问,但需要机灵变通、殷勤好客、言谈中肯、和颜悦色、服务周到、吃苦耐劳。

19、如果你追踪机智,结果却会抓住愚蠢。

20、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

21、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极其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

22、事不凝滞,理贵变通。

23、真正的机智从来不使我们发笑。

24、宁可湿衣,不可乱步。

25、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26、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27、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28、因循苟且逸豫而无为,可以侥幸一时,而不可以旷日持久。

29、敏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30、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你变通一下思维,就可以变不可能为可能。从成功学的角度讲,没有不能实现的事情。学会变通思维,你将会走出精彩的人生乐章。

31、机智是随着智慧而来的。

32、取其法度,兼以巧思。

33、以往圣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34、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3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6、不能发挥的机智是一种疾病。

37、守法度,有高出法度外之眼光;循法度,有超出法度外之道力。

38、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机遇无处不在,换一种眼光看问题,学会变通与创新。

39、前圣后圣,未必相袭。

40、做人要有一分天真、二分变通、三分平和、六分坚韧。

41、人生道路上荆棘丛生,坚持固然重要,但也要学会变通。舍弃那些不符合实际的理想,适时地让理想转个弯,你便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

42、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43、自己的事情不要指望别人帮你,要靠自己;遇事不要任性,变通一点;你要尽快成长;自己努力,才是真正需要的。要毕业了,我不放心你。

44、人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有换位思考灵活变通,才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45、通透豁达成熟的你为了他却不懂变通。

46、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之外。

47、世有古今,时有寒暑,地有南北,药有良犷,人有强弱,惟明达者,随在变通为得耳。

48、唯一办事聪明的是裁缝。他每次总要把我的尺寸重新量一番,而其他的人,老抱着旧尺码不放。

49、法若有弊,不可不变。

50、变者,法之至也。

51、希望总是那么坚强有力,失望总是那么懂得变通。

52、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53、法待人而后行,事因时为变通,若徒墨守旧章,拘牵浮议,则为之而必不成,成之而必不久。

54、原则如果可能因个人的理由而变通,就不是原则。

55、我们有无产阶级道德,我们应该发展它,巩固它,并且以这种无产阶级道德教育未来的一代。

56、不入于法,则散乱无纪;不出于法,则拘迂王而以尽文章之变。

57、法在心头,泥古则失。

58、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59、法无久不变,运无往不复。

60、他的机智,用在论战中,轻柔而又犀利,从心脏里抽出来,刀刃上决不会沾上一点血迹。

61、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旧闻。

62、治国之有法,犹治病之有方也,病变则方亦变。

63、什么叫做内方外圆:方是方针、准则,也就是不变的原则。圆是随机应变的变通,就是变得合理。只能够随机应变,绝对不能投机取巧。原则和变通要有切点,否则就是乱变。不可不变也不能乱变,要变得合理。合理地因人、事、地、物,适当变通。

64、动静屈伸,唯变所适。

65、我喜欢虚伪和做作的人,因为他们懂得变通和圆融,他们也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和自尊。

66、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67、脱离成规会引起墨守成规者的勃然大怒。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是对自己的批判。

68、我可以弯腰,因为这算是一种礼仪,只是,我还没学会低头。

69、你知他爱什么不爱什么一眼便猜中通透豁达成熟你为了他却不懂变通。

70、尊新必威,守旧必亡。

71、变则通,通则存,存则强。

72、处理事情之前怎样思虑比较合适:思虑的方式和处理事情的方式相反。凡事要先看规定,合乎规定才可以去做。不合规定,要先研究有什么能变通的。不能变通,最好改变事情以符合规定。如果有困难,最好和上级商量求谅解。合理合法,还要考虑可能产生后遗症。

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10

不可随声附和

群毁群誉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不能附和。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我们都是演员,社会却不是戏台,没有可辨忠奸的脸谱。

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听其言、观其行,才是判断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把截人心的十字路口

除却进德修业,乃是一无所恃,所谓把截四路头也。

(《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修身养性,不是细雨霏霏的工夫,需要雷霆万钧的勇气。

人只有一颗心,却似统率着千军万马,里面有君子,更有小人和歹徒有的贪美酒,有的溺肉欲,有的想劫掠,有的想篡逆。

柔弱的统帅,往往被裹挟着踏上不归路。

管住这些人,必须严明军纪,一言九鼎。

对妄图逃逸者,关紧门扉,把严路口;对守纪不严者,痛下杀手,不留后患。

只有这样,三军将士才会勇猛精进,往那提升德行的路上去。

经营内心的春天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二根穷骨头。

(《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也许反过来说更合乎逻辑撑起二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

人生天地之间,本身就是生机与活力的彰显。

既有心灵与体魄,就要用来担当。

担当柴薪者为樵夫,担当一国者为帝王。

不愿担当者,则等于行尸走肉,春天已离他远去。

无论大小与轻重,担起你应该承担的,你就担起了整个春天。

岁月是把雕刻刀

诚中形外,根心生色。

古来有道之士,其淡雅和润无不达于面貌。

(《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岁月是一位雕刻师,善待他、培养他、成就他,他才能完成精美绝伦的作品。

妄念随生随克

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

妄念是天上的云,是水中的浪,其存在是必然。

凡人谁也做不到妄念不生。

然而,同是心生妄念,却有圣患之分。

根源在于对妄念的处理方式不同。

妄念一生,随声应承,沆瀣一气这就会导致愚妄。

其实,妄念只是你的一个孩子,一个顽皮的孩子,而不是你的朋友,更不是你的导师,当然,也不是你的敌人。

妄念出来捣乱,要如慈父一般包容他,原谅他,但千万不要纵容他。

对其顽劣的一面,以慈父的爱心加以引导、规范,必要时也要痛加呵斥。

这样,妄念就不会伤害你,也许还会变为正念。

乌云滚滚,不会破坏天空。

浪花飞涌,何尝伤害了大海?

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8

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8

研究一粒石子的构造,才能了解一座大山的变迁。

品味一颗米饭的香甜,才能明白整个自然的慷慨。

智慧来自于明察,对大局的把握源于对细节的了然,果断干练离不开对事物最细微之处的探究。

每遇一件事,都从利害两个方面去考察,放在特定环境之中,反复琢磨,细细分析,追其肇因,预其结果,再根据需要解决主要矛盾。

事事这样做,就容易把握事物的整体规律,由细察而生明智,由明智而成智慧。

常存愧心以自警

夫使居高位者,而常存愧不称职之心,则其过必鲜。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一个人在社会上会担任很多角色:父母、儿女、上司、下属、夫妻、师友等等。

对于每一个角色,如果能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则能做到警钟长鸣。

偶欲犯错,内心就会发出警告;即便有些小失误,下次也能够避免。

反之,则自身的预警系统就会关闭。

防空没有雷达,战备不设防线,不错则已,错则追悔莫及。

克制心魔,立地成佛无使吾心之贼,破吾心之墙子。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面对欲望,疯狂追求,无餍无足;面对困难,心生恐惧,缩手缩脚这些敌人都不是心的本来面目。

贪欲是攀附上了虚幻之物,是拔苗助长;畏缩是被自己心造的魔鬼所吓倒,是对本初之心的无情打压。

一个助长、一个打压,都远离了本来面目。

自古圣贤,无不一日三省其身。

每日每事反观内心,对非分的欲望及时加以克制,对不良情绪及时看破其源头。

当你开始审视内心,那一刻,你就是圣贤。

守护善念

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

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临事之际的一念善意,往往是最珍贵的。

因为它不受外来的任何影响,不受私欲的干扰,不受内心聒噪絮语的左右。

人要成事,一定要守护这一念之善,然后涵养扩充,终至自动自发,蔚为大观。

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9

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9

非诚勿扰

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水往低处流,树向天空长,春天众花开,寒至百草衰这是自然之诚。

对父母不忤逆,对朋友不欺瞒,对事业不敷衍,对自己不妄求这是人性之诚。

人类只有时刻谨守一个诚字,才会有立身的基础和境界的提升。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

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

一有着,则私也。

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一面明镜,人来时照人,物来时照物;人未来灵明虚空,物已去不留痕迹。

如果镜子心想:等会儿来的是人还是物?是美还是丑?对美心生渴望,对丑心生焦虑。

人去时,漂亮的想竭力挽留,丑陋的想努力擦去。

那么,这面镜子是否还明亮如初?

有时人心就如同这面镜子,在利害得失中摇摆,困顿于浮华的宠辱,滋生千般妄想,在幻境中裹足不前,忘记了本来的使命。

有人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答:有!

是什么?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

只有将心灵融入当下,用明净的心去感受真实的世界,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毁誉由人

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毁而无誉,有恩而无怨。

自修者,但求大闲不逾,不可因讥议而馁沈毅之气。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我辈办事,成败听之天命,毁誉听之于人。

惟在己之规模气象,则我有可以自立者,亦曰不随众人之喜惧为喜惧耳。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流言像风浪,当你摇摆不定时最具杀伤力。

风浪像流言,你把稳航向径直前行,它就会化于无形。

动什么也别动心

军事两手之际,物议指摘之时,惟有数事最宜把持得定:一日待民不可骚扰,二曰禀报不可讳饰,三曰调度不可散乱。

譬如舟行,遇大风暴,只要把舵者心明力定,则成败虽未可知,要胜于他舟慌乱者数倍。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一语点醒梦中人。

我为事之帅,心为我之帅。

任何事情,到了任何时候,都未必不可把握。

只要我手中有令箭可发、有将士可用,就不能说是失败。

只要我手中有剑、一息尚存,谁也不能认定大势已去。

待手中一无可用,只要我心未死,也是卷土重来未可知。

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5

曾国藩修身处世名言_经典语录5

治心之道

治心之道,先去其毒。

阳恶日忿,阴恶曰欲。

治身之道,必防其患。

刚恶日暴,柔恶日慢。

治口之道,二者交惕。

日慎言语,日节饮食。

凡此数端,其乐维何?

礼以居敬,乐以导和。

阳刚之恶,和以宜之。

阴柔之恶,敬以持之。

饮食之过,敬以俭之。

言语之过,和以敛之。

敬极肃肃,和极雍雍。

穆穆绵绵,斯为德容。

容在于外,实根于内。

动静交养,啐面盎背。

(《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人性本善。

之所以有不善,是因为本初之心受到了干扰。

因此,人想要提升自己的境界,清净自己的内心,无他,只需去除干扰因素。

对待恐惧

后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慑,谁敢予侮?岂伊避人?日对三军。

我虑则一,彼纷不纷。

(《曾文正公全集文集》)

不良情绪中,恐惧最扰人。

然而,细细想来,我惧的是什么?过去不可惧,事情已经解决,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当下不可惧,目所能及,手所能触,心所能思,证明我命堪当,何惧之有?唯一令人恐惧的,是还没有到来的事情。

可是,事未发生,皆为幻觉。

我们恐惧的,只是一个幻觉。

凝神静虑,守住当下,收回驰骛的心,再复杂纷乱的事情,我只是位看客罢了。

君子小人一念间

仁者物我无间之谓也,一有自私之心,则小人矣。

义者无所为而为之谓也,一有自利之心,则小人矣。

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则为君子:夕而私利,则为小人。

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则为君子:转念私利,则为小人。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余今闷损至此,盖因身皆私意私欲缠扰矣,尚何以自拔哉!立志今日自新,重起炉冶,痛与血战一番。

(《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君子小人是一种动态的道德,不是一劳永逸的标签。

做人处事,当时时以仁义为标准规范自己。

做事对人,内心往往有大大小小的斗争,关乎利益小的,有小争执;关乎利益大的,有大战役。

在二者对抗中,要事事让仁义占了自私自利的上风,而终于息兵止纷,忠恕之情自动自发,此心方能中正和顺。

心忧天下为君子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故其为尤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尤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尤也。

是故,顽民梗化则尤之,蛮夷猾厦则尤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尤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尤之。

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尤也。

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尤及此也。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

一个做大事的人,不会为飞短流长、一时得失而斤斤计较。

为自身利益之一分一毫而不能释怀的人,度量只在毫厘之间:内心厚重为豪杰思夫人皆为名所驱,为利所驱,而尤为势所驱。

当孟子之时,苏秦、张仪、公孙衍辈,有排山倒海飞沙走石之势,而孟子能不为所摇。

真豪杰之士,足以振砺百世者矣。

(《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追名逐利,虽千万人吾往矣,只可谓下人;好名趋利,心有忌惮不逾矩,此之谓常人;淡泊名利,是非于我如浮云,亦只是中人;和光同尘,危难之际挽狂澜,方称得上人。

追求上人的境界,需要坚定不移的志向,也需要深厚的积累。

汪洋大海,不会因表面飞溅的浪花而有丝毫改变;巍峨的高山,也不会因滚落几块巨石而有损它的形象。

真正的英雄,不是表面的魁伟,而是内心的厚重。

东风压倒西风

芳草成林,荆棘不锄而自悴:鸾凤在境,鸱枭不逐而自逃。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如天有阴晴,月有圆缺,正邪虽不并立,却常交替往复。

而涵养心性,使正气沛然浩荡,正念朗照乾坤,便是修行的法门与境界。

内在决定外在

盖人禀阳刚之气最厚者,其达于事理,必有不可掩之伟论。

其见于仪度,必有不可犯之英风。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阳刚与洪亮的声音无关,与发达的肌肉无关,与雷厉风行的做派也无关。

阳刚,是气质自内而外的自然体现,是心灵得到充分滋润后向外散发的光华。

多读书,饱经事,胸中有韬略,其言语就会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志向高,襟怀阔,心中充满正气,其仪表就会凛然威武、气宇轩昂。

阳刚,是果子成熟后的润泽,是百炼精钢的烁华,是学不来,也装不来的。

仁民爱物是天道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

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张载所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是推己及人的大爱与人性根本。

1、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2、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

3、气之不可变者,独死生修夭而已。

4、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一切事皆所当为,不必待着意,才着意,便是有个私心。

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6、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

7、以量而容之,择合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8、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9、惟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

10、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

11、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

12、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13、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

14、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

15、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会很快衰老。

16、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17、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方是。有意近名,则为伪也。

18、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

19、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动于欲也。

20、凡是人刚学习的时候要知道从哪里下手,已经学习很久了要知道从哪里收获。

21、学者先务,固在心志。

22、弘而不毅,则难立;毅而不弘,则无以居之。

23、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轻以疾。

24、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

25、朋友讲习,更莫如相观而善工夫多。

26、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27、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

28、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29、论学便要明理,论治便须识体。

30、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

31、屈伸往来之义,只于鼻息之间见之。屈伸往来只是理,不必将既屈之气,复为方伸之气。

32、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旸,无不通无不应者,亦贞而已矣。

33、明善为本,固执之乃立,扩充之则大,易视之则小,在人能弘之而已。

34、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才则有善有不善,性则无不善。

35、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

36、义理之学,亦须深沉方有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

37、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

38、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

39、专欲利己,其害大矣。贪之甚,则昏蔽而忘理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

40、教育别人,修养他的善心就会使他的恶念自然消失;治理百姓,引导他们互敬谦让就会使纷争自然停止。

41、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义以方其外。

42、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43、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44、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45、以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者,诚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门而入矣。

46、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

47、须是知所以为孝之道,所以侍奉当如何,温凊当如何,然后能尽孝道也。

48、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49、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

50、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择言笃志,所以居业也。

51、来书所谓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

52、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

53、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

54、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55、知及之,而不以礼性之,非己有也。

56、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57、因为富贵而傲慢自大,固然不好;因为有学问而傲慢自大,害处也是不小。

58、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59、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将公便唤做仁。公而以人体之,故为仁。只为公则物我兼照,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爱,恕则仁之施,爱则仁之用也。

60、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61、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62、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间,亭亭当当、直上直下之正理。

63、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6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5、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和一个应罢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

66、弘而不毅则无规矩,毅而不弘则隘陋。

67、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68、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面进。

69、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

70、戏谑不惟害事,志亦为气所流。不戏谑,亦是持气之一端。

71、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

72、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

73、凡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所以不已也。

74、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也。

7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76、学习本来是修习德业,有了德业之后才会立言。

  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那么常见的书法名言有哪些呢?下面我给你带来的是书法常见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书法常见名言(经典版)

 1) 将能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笔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2) 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悻致。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3) 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宋姜夔《续书谱》

 4) 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5) 古人作纂,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纂则一毫不可测也。明丰坊《书诀》

 6) 古人作大字常藏锋用力,故其字画从颠到末,少有枯燥处。今往往多以燥理为奇,殊不知此本非善书者所贵,惟斜拂及挚笔令轻处,然后有此,所谓侧笔取妍,正蹈书法之所忌也。南宋陈僬《负喧野录》

 7) 董文敏谓:书家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清梁章距《学字》

 8) 惟管定而锋转,则逆入平出,而画之八面无非毫力所达,乃后积画成字,聚字成篇。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9) 笔在指间常欲其灵活,故能换笔。如遇转折处,不能换笔,势必生扭硬掣而过。其画必成侧锋,必成扁形。试观怀素草书,如惊蛇入草,屈伸自如,如铁丝一团,绝无偏侧。又观鲁公争座位贴,满纸皆成圆形,无一侧锋。古人云,鲁公皆用圈笔,实皆用换笔也。清王墨仙《书法指南》

 10) 古人一点一画,皆使锋转笔以成之,非至起至掣曳之处乃用使转;古人一牵一连,皆旋转,正心着纸,无一黍米倒塌处。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11) 字划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迹,如羚羊挂角。学者工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快。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2) 数画之转接欲折,一画之自转贵圆;同一转也,若误用之,必有病,分别行之,则合法耳。清笪重光《书筏》

 13) 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14) 要使笔锋行字画中,如入骨既立,虽丰瘠不同,各自成体。宋李弥孙《筠溪集》

 15) 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16) 圆以规以象天,方以矩以向地。方圆互用,犹阴阳互藏。所以用笔贵圆,字形贵方。圆乃神圆,不可滞也;方乃通方,不可执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17) 古人作书,落笔一圆便圆到底,落笔一方便方到底,各成一种章法。《兰亭》用圆,《圣教》用方,二贴为百代书法楷模,所谓规矩方圆之至也。

 18) 以转束言之,则内方而外圆;以笔质言之,则骨方而肉圆。此是一定之理。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19) 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20) 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契出之。圆笔用佼,方笔用翻,圆笔不佼则痿,方笔不翻则滞。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辑》

书法常见名言(最新版)

 1) 执笔低则沉着,执笔高则飘逸。清梁献《执笔论》

 2)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两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下笔点画波奈屈曲,皆需一身之力送之。东晋卫铄《笔阵图》

 3) 把笔深浅,在于去纸远近,远者浮泛虚薄,近则瘟锋体重。唐卢携《临池诀》

 4) 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依笔,则有力。黄庭坚《论书》

 5) 所谓法则,恹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五代李煜《书述》

 6) 执笔欲紧,运笔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之,执笔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知执。孙过庭有执使转用之法:执谓长短深浅;使谓纵横牵挚;转谓钩环盘纡;用谓点画向背;岂偶然哉!宋姜夔《续书普》

 7) 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辩按尤当于起笔处,辩提尤当于止笔处。书家于提按两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需飞提,用笔轻处正需实按,始免堕飘二病。清刘颐载《艺概》

 8) 用笔须手腕轻虚。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唐虞世南《笔髓论》

 9) 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便,拙则浑古,合而参之,落笔自无轻佻浑浊之病矣。清秦祖永《绘事津梁》

 10) 书法在用笔,用笔在用锋。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11) 右军用笔内恹,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明丰坊《书诀》

 12) 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权全。次实指,制实则筋力平均。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宜。唐李世民《笔法诀》

 13) 思翁言:坡公所书《赤壁赋》全用正锋,欲透纸背,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殊非石刻所能传。此皆用墨到极微妙地位,亦书家莫传之秘也。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4) 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于轻健: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清冯武《书法正传》

 15) 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褚,欲其手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宋姜夔《续书谱》

 16) 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唐徐浩《论书》

 17) 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唐韦续《墨薮》

 18) 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19) 学有规矩,字有体法;不然则笔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

 20) 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结构之道,尤在乎笔法之精妙也。佚名《永字八法》

书法常见名言(热门版)

 1) 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成;天性灵者,百日即知其本。东晋王羲之《笔势论》

 2) 用笔生死之法,在于幽隐。迟笔法在于疾,疾笔法在于迟,逆入倒出,取势加功,诊候调停,偏宜寂静。其于得妙,须在功深,草草求玄,终难得也。唐张怀灌《论用笔十法》

 3) 治之已精,益求其精,一旦豁然贯通焉,忘情笔墨之间,和调心乎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化而生成也,而后为能学书之至尔。《书学详论》

 4) 凡事有志竟成。清梁献《学书论》

 5) 有天才者或未能精之,有神骨者则其功夫全弃,但有佳处,岂忘存录!唐李嗣真《书后品》

 6) 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味钟,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极虑专精,时逾二纪,有乖入木之术,无间临池之志。唐孙过庭《书谱》

 7)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8)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扬雄

 9)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0)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代诗人韩偓《草书屏风》

 11)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12)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3)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14)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15)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16)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7) 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18) 近世士人多学今书,不学古书,务取媚好,气格全弱,然而以古并之,便觉不及;岂古人心法不传而规模形似,不足以得其妙乎。宋周行己《浮止集》

 19) 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清郑板桥

 20) 学者贵于慎取,不可遂为古人所欺。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

 

看了书法常见名言还看:

1 常用书法名言名句

2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

3 经典励志名人名言书法

4 书法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5 书法名言名句大全

6 书法励志名句经典

1、生命在于运动。伏尔泰

2、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

3、只有运动才可以除去各种各样的疑虑。歌

4、生命就是运动,人的生命就是运动。列夫托尔斯泰

5、生命在于矛盾,在于运动,一旦矛盾消除,运动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歌德

6、努力发展体育事业,把我们的国民锻炼成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人。朱德

7、-个民族,老当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一个民族,未老先衰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弱。皮埃尔顾拜旦

8、运动的作用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法国医学家蒂素

9、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全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德国诗人卢梭

10、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帕斯卡

11、我生平喜欢步行,运动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爱因斯坦

12、世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马雅可夫斯基

13、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泰戈尔

14、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苏格拉底

15、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亚里士多德

16、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朱德

17、走路是极好的运动,人应该养成走长路的习惯。

18、生命在于运动,也在于静养。养生宜动,养心宜静,动静适当,形神共养,培元固本,才能使身心健康。

19、运动的好处除了强身之外,更是使- -个人精神保持清新的最佳途径。

20、运动的要义不在趣味而在继续持久,养成习惯。

在《红楼梦》一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它的意思就是,对社会上的各种事情都透彻明白了,那就是学问;处理人情世故干练而通达,那就是文章。人的一生无非就是做人和处世。其准则是:做事要方,做人要圆。在这方面,老子和孔子都是典范。

情是圆的,理是方的;方如行义,圆如用智。人生好比一本耐看的书。或许是诗歌,或许是散文,或许是小说,也或许是哲学。

人生就像一首歌,有人永远读诗,有人只读浓得化不开的散文,有人只读小说就够了。散文从门口进来,诗从窗口出去,小说需要提炼和升华,哲学使人变得明快而透彻,而知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有所不为才有所为。可方可圆,以屈求伸

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现代社会到处都充满了竞争,也存在着许多的欺骗。人们常常感到迷惑不解,胆小者躲避,愚鲁者轻生。其实,每个人都想在社会上站住脚,然而常常还对现实感到不满,心态不佳。这种生存方式如果不好好的处理可能就会被现实社会所淘汰。

还有另一种人,心怀大志,为了崇高的理想,九死不悔地去追求,成事者虽然有很多,但败阵者也为数不少。我们可以赞叹这些人的执著,但是,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些勇者的失败一定是有其原因的。

无智乎?非也,无勇乎?非也,无仁乎?无义乎?无礼乎?无信乎?均非也。英雄的气概,君子的风度,尽管一个人都具备这些,但最终却落得两手空空,满目凄凄。就是由于少了一点关键性的技能,这些技能人人都能学会,人人都能做到。但想要把这点技能学得精,做得妙,就需要下一些功夫,研究一番了。

这点技能是什么?答曰:方圆处世。

如此说来,人人都要圆滑世故不成?如此说来,世间所有的成事者,刘邦、刘备、罗斯福、威尔逊都是滑头滑脑的人了吗?读者诸君,大概你有所知,又有所不知,这里所说的“方圆”二字,有两种含义,就像武林功夫一样,同为天下神功,有的能使人强健神勇,行侠仗义;有的却让人走火入魔,为非作歹。“方圆”之道博大精深,绝不是夸大其辞。

韩信在人胯下钻过,这是否叫做圆滑呢?如果不是,那为何以为侮辱呢?越王勾践败在夫差手下后,让自己的妻子到吴宫内去做妾,这是不是叫圆滑呢?有人会说这只是一种取胜的战略,方圆处世,并不是营私舞弊、贪污贿赂、投机取巧。方圆之道,是人生智慧的凝结,它的形式变化多端,可以称为“以屈求伸”。也可称为“以柔克刚”。方圆之道的最大的勇气就是不动情感,泰然自若。这意味着你不胆怯,敢于拼博,能够摆脱失败情感的左右。

精于方圆之道,需要在生活中静心的去体会,边学习边实践也会进步得很快。屈伸有度,生活智慧

有一句名言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就是在客观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能够守静待时;能伸就是在外在环境对自己有利的时候,能够时取有为。能屈能伸是人的一种美德,能屈能伸更是人们处世的一种方法原则。在现实生活当中,顺而能进易,逆而能屈难;逆而能屈易,屈伸随时难。在《周易》中,特别强调的就是知进知退,知存知亡,知得知失。

在《周易》中所指的屈伸,是往来,是动静,就是往来、动静之间的推移和感应。在自然界中是这样,人类也不例外。人人皆知伸之利,不知屈之所以利。

屈与伸,也是进德与致用的统一体。屈是伸的基础,伸是屈的完成。如果没有了屈与伸,那么也就自然没有了往来变化,也就没有了人的成长与完善。只有二者和谐统一,才能厚积薄发,利于安身。就屈伸相感的方面讲,一屈一伸也是“往来不穷之谓通”。“往来不穷”就是造成变化,变化而通泰,就是成就合理的、合目标的人生。

说到这里,我们还必需要澄清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谈到屈伸,好像就是总给人一种“圆滑”的感觉。尤其需要提到的就是“屈”,就好像是要在原则问题上妥协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大丈夫能屈能伸”,何谓“大丈夫”,就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行与,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大丈夫,他的屈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得上是没有原则的妥协。大丈夫能够看准机会,适当行屈,时机一旦成熟,他就能很快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得以伸展。

因此,屈与伸就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精神最好的结合,也是德性修养和经世致用的有机统一。

在《周易》中所讲到的屈伸,就是从天道到人事。它表明,屈与伸不仅是自然界里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还是人类自身不可离缺的生活智慧。日月交替,就产生了光明,寒暑变化,就形成了年岁,这是天道的屈身。尺蠖屈伸,就造成了移动,巨蛇冬眠,就保存了自身,这些是动物的屈伸。精义入神,就效用了自彰,利用安身,就崇德了广业,这些是人道的屈伸。但是,因为天道自然“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所以,人的屈伸,不仅需要德性涵养,而且还需要知性能力,屈伸是进德与致用的统一。

屈伸自如是生活中的一种智慧。在如今的现代生活中充满了智慧的争斗,面对社会压力,我们不要一味的强硬,当然也不要一味的退缩,我们要用自己的人生智慧去争取,在缝隙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要能屈能伸,也要适度的接受委屈,还要慢慢的争取,这样的做法看似柔软但它却有着绵长坚定的力量。就像老子所言:水柔弱而胜万物。你如果一味的冒进,那样到最后要么有可能是你被摔得头破血流,而且还会使许多的亲人陪着你受伤,或者是到最后可能你什么也坚守不住,就败了。

另外,就是千万不要忘记了给生命一个弧度。有个人曾试图把一张单薄平滑的纸张放在桌面上竖起来,然而他花了好半天的功夫,最终也没有达到目的。后来他无意中把纸卷成筒状在手上玩,过后把纸展开,发现这张纸形成了一个不容易被消除的极小弧度,.再将纸往桌子上竖放时,很轻松地就把它竖稳了。显然,纸之所以能够竖起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具备了一个小小的弧度。这个弧度的存在拓展了它的支撑面,扩大了它的平衡点,让纸张的竖立具备了很大的可能性。如果是一根宁折不弯的筷子,想使它在光滑的桌面上竖起来恐怕就不容易了,对筷子来说,筷子头那么大的平衡点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法拓展的,想要实现筷子的竖立,除非附带其他的外在条件,例如底部的粘贴,外在的支撑,或许是把它插入泥土或沙子之中。筷子本来的属性就决定了它很难有自己的弧度,所以筷子很难像那张纸一样可以靠自身的弧度站立起来,这也正是筷子不容乐观的地方。

做人也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性情耿直、不折不弯的人,任他再怎么有才气,再怎么有能耐,在他的人生旅途上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往往会更多一些;相反,一个能屈能伸、能进能退的人,他可能在其他方面是平庸的,但是在很多场合他却能如鱼得水,显得收放自如,游刃有余。其人生的优势,正好是恰到好处地给自己的生命提供了一个可以立起来的弧度。

所以我们要给生命一个弧度,这样我们的人生就会赢得更多可以站立起来的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572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