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其说是肢体的运动,不如说是心意的锻炼”。——王培生
这是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老师在八十年代中,接受中国日报英文版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王师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了作为内家拳种之一的太极拳锻炼时的大要与精髓。
太极拳论云:“凡此皆是意”,十三势歌讲“势势存心揆用意”。也就是说意识问题是太极拳的首要问题,各式太极拳也无不强调心意为先,以及意识存在的重要性。太极拳体用之四要:意专、气敛、神聚、劲整。“意专”乃四要之首,太极拳的行功要领为“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具体讲就是“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
“先在心,后在身”,“意气君来骨肉臣” 就是以君王和臣子的主从关系打比喻,强调后者要听命于前者,而且内里的意气与外在身体各部既要有主从先后之别,又必须是协调一致、密不可分的。呈现出的结果,则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周身一家、完整一气。具体到练拳,就是要求头脑中摈除任何思想杂念,未动之前用感觉思维的心理过程,想动作的要领、方法以及动作运行的轨迹,前一动开始以后,随着意动而考虑下一动的开始、发展和结束。
因此“以心行气”绝不是故意努气,而是心意一动“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也就是脑子一想,意为响导气随行。意到气到,气到劲到。此乃太极拳内练要义的根本所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是内动带动外形,外形合于内动,由内及外,内外一致。这就是太极拳运动规律的一大特点。内,指的是意气;外,指的是骨肉(形体),也就是身体姿势的变化和四肢动作的屈伸。在封建社会,君王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臣子是听命于君王的。
这样,周期性的进行下去,直至练拳停止。这里充分说明太极拳的一切动作都是在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意动形随,身心合一,如秋风之扫落叶。八十年代中,王培生老师曾“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气君来骨肉臣”作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他说:“外形动作好比是年轻人,心意内气好比是老年人,年轻人是照应老年人的,不能自顾自,想怎么动就怎么动,要时时刻刻听命于老年人的支配和调遣,一点也不能掺杂自己的想法和意思。老年人要往东,他就得往东;老年人要往西,他就得往西;老年人要慢点,他就得慢点;老年人要快点,他就得快点;动作的大小亦复如是。也正因为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由静而动,由内及外,全凭心意用功夫,一切动作纯以心意为主、不妄用力为最重要之原则。”所以,也有人诙谐地把太极拳运动说成是“意识体操”。
一、太极拳的意识
练拳时头脑中没有任何思想杂念,未动之前,用感觉思维的心理过程,想动作的要领、方法及动作运行的轨迹。前一动作开始后,随着运动而思考下一动作的开始、发展和结束。这样周期性地进行下去,直至练拳停止。“先在心,后在身”。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就是用意识蓄养精神来引导动作。
二、切忌把意识贯注于呼吸或劲力上
如果把意识作为呼吸的途径,想呼就呼,想吸就吸,这样就会出现动作凝滞,不能获得吸则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也放得人出的较高技击效果。如果把意识放在劲力上,有意识地去用力,就会造成动作僵硬。从中医角度来说,就是周身气阻不通,就会出现病变。所以说:“切记不可用力,不可尚气,以致有气者无力,无气无力者纯刚。”太极拳的意识就是把动作的方法要领潜藏在脑子里,然后通过大脑的感觉思维恰如其分地反映到肢体上。正是“以意领先,先在心,后在身”。太极拳理论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意识问题,在太极拳中一切要求以意领先。
三、在太极拳运动中,大脑神经都集中在动作中(意识引导动作),运动神经的兴奋性高并且压倒疾病的神经兴奋性
久而久之练习,机体内病神经的兴奋性被驱逐、被抑制,所以疾病的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太极拳运动除肢体活动外,最重要的是使神经系统得到锻炼。神经系统除了有运动感觉机能外,还有所谓营养机能(营养神经),影响机能内的新陈代谢时,调节各个组织和器官的营养,对于机体的活动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太极拳治病和健身之所以有显著作用,就是意识与动作相结合的练法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刺激和积极的训练,有助于使被疾病兴奋所抑制或衰退的功能重新得到兴奋,从而调节各个系统的功能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四、从技击意义来说,意识存在与否,关系到双方胜败的生死问题
在练拳时,要有意识地假设与对方准备交手时先至对方,每每在盘架后,全身血藏循环加强,局部皮肤时常有小虫缓缓爬行之感,手指肚有细汗微微渗出。这些现象就是“以意领先,以意运臂,以气贯指”。以意领先的主要作用是使竞技中肢体(接触点)感觉更加灵敏,从而使“后人发,先人至”获得成功。另外,在推手中如果准备发放者的意识深而远,就能准而狠地将对方发放出丈外。然而,具备了一定的身体条件而没有进攻将对方打败的意识,那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太极拳的意识所在是非常重要的。
五、如何用意识指导实践
先不妨从外因到内因由表及里地建立起意识部位的意识感觉,做一些进行放松的意识练习。例如:甲方对乙方进行语言刺激的意识练习,乙方随意站立,听到甲方的语言,进行自我暗示。甲方用诱导性语言刺激是:两脚开立——两目微闭——两肩放松——两肘放松——手腕五指自然放松——涵胸收腹——臀部内敛——腰胯放松——两膝自然伸直。这样往返1—2次使乙方进入安静状态,并使其有前后摇晃之感,这就达到了周身放松、不偏不倚的目的。在诱导性语言刺激中声音要柔缓,速度要稍慢一些。这样通过外界诱导性语言刺激训练,对自己内意识形成的过程还必须在练拳中逐渐强化,使其形成“自动化”,在懂得了太极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用意识引导动作。
譬如:太极拳预备势是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垂于体侧,头正、眼平视,这仅仅是外形的要求。而意识的要求则是从上到下用意识来蓄养精神,下颔微收,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指松如戳地,两臂微微内合,胸肌松弛,不要挺胸努气,能涵胸自能拔背,做到脊背舒展自然腰胯放松,裹裆溜臀,尾闾中正,两膝自然伸直。通过自上而下的意识引导,使其周身放松,轻灵、敏感能力增强。在盘架子过程中,时时处处也能用意识来暗示自己。从身体内来讲,全身放松,气沉丹田,时刻都在蓄劲,含有技击的意念;从外形来看,动作轻松,变化圆转自如,精神内敛,稳如泰山。盘架子中努力做到有人若无人,无人人打影。相反,如果没有意识的引导,盘架子中就会出现盲练,失掉了拳架中一招一势真正的技击意义,精神萎靡,似如木鸡,动作形式化或动作与意识无关,出现轻飘浮散或是动作僵硬,若牵一发而全身皆动的现象。故此,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全身松开,以意运臂、以气贯指,这样久久练之才能达到“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也正像拳谚所说“意到则气到,气到劲自到”。因而,练习太极拳从始至终必须思想集中,用意达身不滞心,以心至身,这样不断地强化自己内意识,久而久之,练习自如,意到身到劲自到,粘之则发。
六、太极拳的动作在意识引导下进行,也就是在大脑的支配下活动
怎样才能进一步的加强意识,使其真正符合“意动身随,势势存心揆用意”的练拳原则,我们不妨从动静的两方面来练习。
(一)桩功——站桩。站桩就是没有一招一势的活动形式,是一套固定不动的拳架子。练习时就是从拳路中随意拿出一个动作,摆好姿势,固定不动,用意念指导动作。如“左抱七星”,左臂前伸,右臂轻轻扶按在左臂上,竖顶,胸涵而不缩,扩大胸围,两肩微向内扣呈圆背,溜裹臀部,使力量全部下达到支撑腿上。这时试想是否做到上肢松劲,上体涵胸拔背,上下贯串一气,尾闾中正神贯顶。此时应把意识集中到左臂上,胸中感到豁然宽广,视野扩大,好像胸有成竹,随时都有不粘则罢,一粘即发的思想意识。这样的练习一则提高意识的能力,二则增强了下肢力量,使其在盘架子中周身松沉。
(二)专门性练习。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有它的技击意义,在推手或盘架子中,如果用意浅或丢掉深而远的意识指导,就会出现欲发(放)而发(放)不成,或者只是肤皮蹭痒,打不中敌方,所以要用意养蓄精神意识来引导动作。在初学太极拳时,因为不懂技击的意义和方法,故此要结合套路中的动作培养自己的意识,也就是在未动之前先想动作,随之,运动之后边做边想下一个动作。譬如做倒撵猴时,在未推掌之前,先想推掌动作,随之、再做推掌动作,又在推掌开始时想下一个倒撵猴的动作,由虚到实,由左到右,这样连绵不断地想与做相结合,就把意识与动作结合起来,使意、气、劲三者合而为一。
七、随着动作的熟练,用意也就能逐渐细致起来,随着动作的变化而不断使意识深刻化
用意识指导手臂和各个部位的着力点(接触部位),逐步做到以意运臂。在这个基础上练拳时,要结合技击方法用意,要像拳谚所说:“有人若无人,无人似有人。”进行假设性而含有技击意义的练习,根据技击技术的原理,用意识引导手臂的各个着力点的转换,全神贯注,以意领先,这在太极拳推手中是十分重要的。
太极拳经说:“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这就是说,气的隋性未免还是大,不如意的灵活。意的灵活性究竟有多高呢可以说几乎可能无穷之大,因为它的隋性几乎可能等于零。所以说太极拳最着重的就是虚实的变化,每一动都要有虚实,一处有一处的虚实,处处总有一虚实。虚实的变化都是通过意识的转换,即有意所注者为实,否则为虚,此时之虚并非无气,只是无意而已。
再谈太极拳的“意”的修炼
一、“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本质特征。
太极拳是内功拳的一种,也可以说她是“意拳”。而内功拳首在练意。“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最显著的特点,这是众人皆知的常识。然而却又是最难讲清,最难运用的基本原理。从古到今,所有的太极拳理论无不强调“以意领先”,无不强调“用意”的重要。
目前,就大多数太极拳爱好者而言,对于太极拳“用意”问题,还未加深入研习,还未在太极拳体用上能进入用意引动的较高的层次。从某种意义上严格地讲,这些同志还尚未真正进入太极之门。正如当代吴式太极宗师,太极拳技击实战家王培生老师所说:“现在许多人练太极拳懂得了不用拙力,但不足之处是失去了意念,没有意念也就不成其为太极拳了。”打个不太贴切的比喻来说,没有意念的拳架,就像没有灵魂的空壳子,离太极功夫相差甚远。因为没有意念的引导,就会出现盲目的演练,而失掉了拳架一招一式的真正的技击意义。
如何理解“用意”,怎样加强意识,怎样运用意识,怎样训练才能实现“用意不用力”的高超的效果,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几个侧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拳友们交流。
二、要全面理解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
对于“用意不用力”一语,一般人不易理解,如果简单地从字面上狭义地去想,往往会钻死牛角,怎么都想不通。你想呀,除非躺下,没有不用力的动作。打拳、技击,又怎么能不用力呢?
古人云:“法中有诀从何取,解开其理妙如神。”我们从小到大,从局部到整体,分步骤、分层次地把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深奥道理解剖开来,一一细论,就能比较清晰地理解这个问题。
“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体、用(推手、散手),实战技击的总的原则,在太极拳的任何姿势或动作中都必须遵循这个基本原则,所以她是太极拳最本质的特征,只有理解并掌握了“用意不用力”这个要诀,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太极拳的大门。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看太极拳是如何贯穿“用意不用力”的。
(一)太极拳正确的身法是用意识贯注而养成的。
打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时都强调不用气力的,而是以“松力、沉气、用意”为主。正确的身法是规范动作的基础和保证。大家知道,太极身法主要有:松肩、沉肘、涵胸、拔背、裹裆、溜臀、松腰、抽胯、顶头悬等九大法则。身法要求必须“立身中正安舒,才能支撑八面,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这是说打太极拳要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连成一条,使脊柱要节节松沉又虚虚对准,腰部松沉直立,不可动摇,使身法在任何变换时都保持中正,不偏不倚。这样才有利于内劲发挥,即“气贴背”、“力由脊发”、“主宰于腰”。正确身法的形成,是在懂得太极拳的基础上,用意识引导动作,用心、用意、用神贯注动作的始终。即使是最简单的动作,也是用意引导它的全过程,使身体各部都符合太极拳身法之要求。
比如,太极拳预备式,是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垂于体侧,头正,眼平视。这仅仅是外形的要求,而意识的要求则是从上到下用意识来蓄养精神,下颌微收,虚领顶劲,沉肩,坠肘,松手指如指尖戳地,两臂微微内合,胸肌松弛,不可挺胸弩气,能涵胸自然能拔背,做到脊背舒展自然,腰胯放松,裹裆溜臀,尾闾中正,两膝自然伸直。通过这样自上而下地意识引导,使周身放松,立如平准支撑八面,而做到轻灵圆活,从而保证身法的正确不乖。在盘架子过程中时时处处用意识暗示自己,每个动作都合乎正确的身法。每个动作都是意识引导,意从心中生,我意向何处,眼神直射何处,周身也直对何处,一转眼则周身全转,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各条身法必须一一求对,结合起来,只有一个身法,一处不合,全身都会出毛病。所以心中要永远牢记身法,永不许错,推手、散打虽千变万化,总要保持正确的身法,才能发挥拳技。以意识调控身法,是太极拳用意的基础,又是太极拳永久的话题。即使拳技臻于化境,仍然不能离开此题。只是更熟练,更自然,不期然而然。
(二)虚实转换全为意动。
太极拳最重视虚实的转换,手与足上下配合虚实的变化,手足的进退也必须注意虚实转换,身体重心的变换也是身体各部位虚实的转换。拳谱上讲:“进退须有转换,往返须有折叠”,要“欲上先下,欲左先右”。从而达到虚实转换“内动不令人知”的目的,因敌变化示神奇。如果躯干四肢用力行动,那是绝对不能掩人耳目的,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以转换之法全以意行,正如前辈大师武禹襄所言:“凡此皆是意,不在外边。”这种以意动变虚实是太极拳用意的一个重要体现。
当然虚实转换“内动不令人知”的功夫,绝非一日可得的。据当代太极宗师王培生讲,虚实变化意的运行功夫分为四个层次:初步练习虚实转换完全是重心的转移问题;中级阶段的虚实开始与中气结合起来,以意行气也就是变成在意的指挥下中气的转移问题;到高级阶段,在重心和气的方面几乎都可以保持平衡了,只是在心意和劲头方面分虚实;最高层次是意变如神,不期然而然,《谱》云:“不分虚实而自有虚实。”功夫到此,方为最高。所以,太极拳家特别强调虚实变化,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无论体用虚实之变化,皆是通过意识的转换而实现的。王培生语:“有意所注之处即为实,无意之处即为虚。高功夫者虚实变化纯以意行,全无外形可观。这就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奥秘。”
(三)太极拳各种劲法皆由意念活动而产生。
王培生老师传授的太极功法,以天干地支来描述太极拳的阴阳变化。以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对应人体穴位,以应太极十三势中的五步(进、退、顾、盼、定),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人体穴位,通过六合六冲之法以应十三势中的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太极功的锻炼都是由意念引导,通过人体窍位的冲合来完成的,太极拳各种劲法完全是通过意念的变动和想象而产生的结果。如:“挤劲”是通过地支中寅与卯相合而产生。重心在右腿时,右弓步左手打挤,就应该意想夹脊穴(卯)与右涌泉穴(寅)相合,挤劲就产生了。熟练地掌握了天干地支要义,便得到了太极十三势之真谛。天干地支要义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限于篇幅不能详论,作者今后将用专稿介绍。本文仅作为太极拳用意的一个方面提出。
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用意念引导穴位的冲合来完成的。由此可知太极拳“全凭心意用功夫”一语绝非妄谈。太极拳盘架子时,每一开合要用意念把六合六冲在体内的不断变换完整无遗地进行一遍,这正是打太极拳要慢的重要原因。练时慢,用时会因意动而生法反应骤然,攻防永在人先。
(四)太极拳技击中的以意化劲。
以意化劲是太极拳技击之精髓,掌握了此法,才算得到了太极技击的化劲功夫。吾师王培生先生之所以能成为太极技击实战家,就在于他那神奇的意化劲运用纯熟。与人交手,对方的拳头、手掌无论怎么样挥舞,都打不到他身上。以意化劲,就是用意念的转移化掉对方的劲力。在双方对抗中,对方攻击到我身何处,何处要动,动的要快速灵活,无论对方怎么动,绝不能抵抗,我总是顺着对方来力的方向走,不使对方得到反作用力。主要是用意走劲。比如,对方打我肩,我意用肘;对方打到肘,我意又回到肩;再打到肩时,我意转到腰或膝,或足脚都可以,这样循环无端的变化,即叫做以意化劲法。
一般没有经过太极拳、武术特别训练的人,对于外力打击,必然按条件反射作出反应。如遇对方从高处打来,必用手臂架抵,如遇对方用力推来,立即还手抵抗对顶。这种见招打招、见势打势的攻防手法属于先天自然之能。
太极拳不采取这种手法,太极拳则是用意识的训练克服先天的“条件反射”作用,不顶不架,用特有的引进落空手法与对方竞技格斗,化引拿发。太极拳的以意化力最为神奇。《拳谱》云:“人刚我柔谓之走”,即无论对方进攻的力大力小,都把它看作“刚”,绝不要抵抗,而要柔化沾连,以意化之。
(五)太极拳术如战术,运用之妙全在一心。
技击竞技格斗如同打仗一样,以智取为主,太极拳讲究攻其不备,袭其不意,避实击虚,以实力为后盾,以计谋为先导。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文章不必细谈。
三、关于“用意不用力”的训练。
太极用意如何训练?太极宗师王培生先生明确指出,要真正学会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功夫,只练套路还不行,走架之后,还要练定步推手,活步推手,散打,最后还要老师喂劲等等,掌握了用意不用力的方法,再学会听劲、懂劲,然后才能逐渐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终至“从心所欲”的高深境界。
太极拳所要求的“用意不用力”,就是用意识蓄养精神来引导动作,说起容易做到难,必须经过长期的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意动身随”,“意到身到劲自到”,沾之则发的效果。太极拳“用意”之训练,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大体上分四个阶段:
1、“以意领先,先在心后在身”的初步训练。
《十三势行功心解》说太极拳动作是“先在心后在身”,这是太极拳用意的最基本的要求,这也包括由浅入深的几个层次。
初学者刚刚学习套路,还不懂得技击意义和方法。只能是先结合套路中的动作培养自己的意识。太极拳的意识就是把动作的方法要领,潜藏在脑子里,然后通过大脑的感觉思维恰如其分地反映到肢体上。在盘拳走架时,对每个动作,在未动之前要先想动作的方法要领,动作所经过的路线,到达的位置,想好了再行动,随之运动之后,边做边想下一个动作,连绵不断地想与做相结合,也就是把动作与意识结合起来,使意气劲三者合而为一。
2、第二步“以意运臂”的训练。
太极拳套路打熟之后,随着动作的熟练,用意应逐步细致,随着动作的变化而不断使意识深刻化,用意识指导手臂和各部位着力点(接触部位),逐步做到“以意运臂”。也就是根据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原则,把我们的想象运用到动作中去。运动时应当是用意越多用力越少,即使是极轻微的一动一静也不能例外,这样连续不断利用想象力,使动作越练越细致。以意运臂,关键在于一个“轻”字,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动作轻灵才能达到用意不用力。体内因全身各关窍松开,经络畅通,而真气运行无阻。久久练之就能达到“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以意运臂,以气贯指”。
3、假设性含技击意义的练习。
经过老师的拆着说手之后,练习者初步懂得太极拳套路中每一招式每一动作的技击意义,这时便进入了结合技击方法用意的阶段。在盘架时要“无人似有人”,根据技击原理,用意识引导动作,假设在与人交手,想象手臂各着力点的转换,全神贯注,以意领先。这一训练阶段,在太极拳运动中十分重要。
在盘架子的整个过程中,时时处处用意识暗示自己,全身放松,气沉丹田,时刻都能在蓄劲,含有技击的意念,努力做到无人似有人,意动人打影。从外形上看必然是动作轻松,变化圆转自如,精神内敛,稳如泰山。
盘拳时,身体各部位无论何处,触之即被弹出。常听人说,在打拳时,突然有人跑来撞到自己身上,自己被撞毫无动摇,而对方反倒跌个跟斗。这就是拳谱所说的“粘之则发”、“犯者立仆”。所以用意训练,要求练拳时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意识,使用意之效应得逐步巩固与提高,行功用意运气自如,练至“意到身到劲自到,粘之则发”。所以练习太极拳从始至终必须思想集中,用意正身,心中有假设之敌情。
4、推手实战中的用意训练。
太极推手用之四要:“化”“打”“拿”“发”。在推手中如能正确地发挥“引进落空”、“乘势借力”、“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就可以将对方干脆利落地发出去。这都需要用意训练。发劲之前要有拿,在拿之前要有引。意思是说,先用引诱之法,使对方的重心出于体外,处于不稳之态,或发呆之际,正好顺其倾斜之趋势施用拿,把对方的活关节管死,叫他跑不掉。关键在于掌握“接触点和意念”,要同时达到你所想的地方(肩、肘、腰等处),一定要准确。意念不可移动才能管得严。发放之时,意在领先,目光随之转换,身、手、步随。如欲将人发远,则眼远视,发高则高视,控制对方劲路以何手为主,则目光需视何处,目光决不可与动向有偏差。要立身中正,切不可前俯后仰,或左右歪斜,手脚前去时,腰部朝后微微一挺,同时要松胯提膝(这时只是用意一想),推手要训练意形相连不断,将欲发放,步须暗进,胜在进步,败在退步,手法、步法、身法必须要配合协调一致。发劲时,身、手、步和眼神必须一齐俱到。在推手中运化中要运用折叠之术、转换之法。“粘连黏随、不丢不顶、随曲就伸、舍己从人”,而逐步克服“顶”、“匾”、“丢”、“抗”之病。打轮极熟练,有了“懂劲”功夫之后,方进入“问答”与造势之阶段,进而散手技击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全凭心意用功夫。这时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
四、“用意”训练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对于太极拳的“用意”,往往会出现两个误区,一是过分强调意的运用而忽视了动作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形体的训练;二是不适当地强调呼吸的配合而造成动作的迟滞。
(一)正确的姿势是用意的基础,“用意”决不可忽视形体训练。
有些人听了拳谚中有“内家拳意气为上,不重外面”,“太极拳重意不重形”的说法,在练拳时就不重视形体训练了,对拳的姿势也不讲究了,这是完全错误的,必然误入歧途走弯路。
太极拳重意不重形,指的是练拳至上乘功夫,在技击中以用意为主,而不再强调动作之外形,真正的高功夫者与人交手,“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沾之即发。你还没看清他的动作,对方早被打出去了。
初学者练拳必先由外形入手,切不可忽视拳架姿势的准确性,盘架子动作要工整到位,姿势正确。要明规矩而循规矩。要知道正确的姿势是用意的可靠保障。艺臻上乘之后,即可脱规矩而合规矩,这是学拳所应固有的正确程序,舍此无他径可走。太极高手,动则为法,怎么做都对,怎么做都有,“凡此皆是意,不在外边”。这才是太极拳“重意不重形”的全面准确的含义,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的太极功夫。
(二)尚气则滞,用力则僵。
一般地说来,初学者在“用意”的训练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把意识贯注到呼吸和劲力上。按照正确的教学程序,初学太极拳的人,不能马上就结合到气,只能是先搞身体运动,把姿势摆正确,把动作练熟,达到“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拳谱》要求的是“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然而,实际上很多人都急于把动作与呼吸结合,而误入歧途走了弯路。因为,如果把意识贯注到呼吸上,想呼则呼,想吸就吸,这样就会出现动作的迟重凝滞,从而不能获得“吸则拿得起人,呼则放得人出”的技击效果。如果把意识放到劲力上,有意识地去用力,就造成肢体的僵硬,使得周身气阻,经络不通。从中医理论看,这种情况就会出现病变,绝对得不到健身之效果。在技击上,身体出现僵硬之时,就是挨打之时,所以古代先贤谆谆告诫:“切记不可用力,不可尚气”。太极拳一切动作都要“先在心,后在身”,以意领先。在加强意识训练时,必须牢记两个“不可”的古训,才能使太极拳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若从医学的角度,手指与人体的器官和功能都有哪些联系?每根手指的五行都各是什么?五指的五行属性以及五指都与人体的哪些部位的功能有关。1、姆指:姆指是各指之首。姆指为君,其余各指为臣。姆指在脏腑五行中属脾土。在人体的器官分布上,却为脑与心(火)。2、食指:食指在脏腑五行中属肝木。食指预示肝胆等免疫机能。3、中指:中指在脏腑五行中属心火。预示心脑血管、循环系统功能。4、无名指:无名指在脏腑五行中属肺金。用以判断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系统功能。5、小指:小指在脏腑五行中属肾水。预示生命的整体素质。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五指应该是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五脏六腑到底是什么呢?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壬要是消化食物,吸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属性,是抽象概念,不要理解具体的某种东西。五是个普遍的数字,五指、五官、五脏、五味。。。有很多事物可以分为五类。五行五脏六腑季节情绪五官五味形体木肝胆春怒目酸筋火心小肠夏喜舌苦脉土脾胃长夏思口甘肉金肺大肠秋悲鼻辛皮毛水肾膀胱冬恐耳咸骨拇指第一节为胃,第二节为脾脾胃相表里可归为土食指第一节为大肠,第二节、第三节为肺 为金中指第一节为小肠,第二节、第三节为心,为火无名指第一节为胆,第二节、第三节为肝,为木小指第一节为膀胱,第二节、第三节为肾,为水 正常颜色以各指平均色度为底色,异常颜色为白、黄、红、紫、青、黑六色,正常形态为各指大小相称,肌肉丰满,屈伸自如。临床常见的手指颜色主病:白色,主虚寒、脱血、夺气,主津液亏耗。苍白无华,主气血亏虚;白色兼青,主寒证。**,主湿,主黄疸,主久淤。微黄而润,主湿热盛;晦**,主湿寒盛;萎黄无泽,主虚证;黄浊无华,主湿热;微黄枯槁,主胃气已败。红色,主热,主淤热。鲜红色,主出血;微红色,主虚热;深红色,主实热。紫色,主淤血,主风,主痛。紫红色,主淤阻;青紫色,主痛,主风,主危证。青色,主寒,主惊,主风,主痛,主淤阻。青黑色,主肝虚寒,主寒痛;青赤色,主肝火。黑色,主寒,主痛,主水,主热,主肾病。黑色微肿,主水气证;黑色如炭,主痰饮;黑色而润,主虚寒;黑色浅淡,主肾寒,主水寒证;黑色干焦,主肾热;黑色浮肿,主肾极虚寒;黑色枯槁无泽,主危证。手指的形状可以帮助诊断疾病,手指骨骼关节对称均匀,肌肉丰满,为气血充盈。如手指干燥为津液不足,手指湿润为湿盛,手指肿胀为湿热。指头痛为肝虚。指头肿为火毒。指红肿为邪毒。指全部肿大为肺虚咳嗽或痰饮。指螺干瘪陷下为霍乱或上吐下泻,或水液暴脱。指粗糙为气虚血燥。指干裂为血虚内燥。指麻木为风,为血虚,为痹证。指弯曲为痹证或气滞血淤。指强直为阴液亏损。手指脱皮为脾肾亏虚。手指肌肉萎缩为阴血虚,干枯为热盛伤阴,枯晦为气阴耗伤,握指为闭证,撒指为脱证。指瘦为血虚,萎缩如柴为肾气竭绝。 五个手指各代表哪五行和身体的哪些器官?不过代表的人体的器官、脏器在手掌上对应位置的分布规律是:大拇指的一侧对应身体的左侧,小指一侧代表身体的右侧,中指方向代表头及身体的上部,手掌根部的方向代表身体的下部及脏器的下方。例如,以中指为起点,中指根节代表头顶部,头晕、头痛、高血压、低血压、脑血管等均在这个部位显现异常;往下,手掌与手指连接的部位的周围是眼、鼻、牙齿、咽喉等,相当于人体头部两眼至咽喉部位。沿中指再向下,中指平分线附近,是胃、肾以及男女生殖系统。这是手掌中指或中轴附近的排列情况,规律与人体真实的解剖位置相似。
自我运动治疗
1、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2、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3、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
5、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于此反应点施点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
每日可自行施术一次。手法由轻渐重,以能忍耐为度。依法施术,一般1-2月即可见效。
是颈椎病 。
自我运动治疗
1、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2、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3、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
5、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于此反应点施点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
每日可自行施术一次。手法由轻渐重,以能忍耐为度。依法施术,一般1-2月即可见效。
是颈椎病
自我运动治疗
1、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知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2、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道,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3、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
5、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于此反应点施点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专,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
琵琶演奏技巧相当丰富,但最最基本的指法无外乎按弦(对左手而言),弹挑和轮(对右手而言)。其它的指法多是由这些基本指法演变而来。 建议在弹奏琵琶时,最好能对着镜子练。这样,就可以看清自已演奏的姿势,指法是否有错,便于纠正,可使我们少走弯路,在相同的时间内,更有利于演奏水平的提高。 1、按弦中常见问题 按弦是左手最最基本也最最重要的指法。在按弦中,最容易出现按弦不实、不准的现象。尤其是初学者,因手指无力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按弦时,左手四指关节应自然弯曲呈孤状,不宜作平直的姿势。尤其中指和名指三个指关节,在按弦时必须要向外突出,不可作平按作平凹状。在按弦时指端触弦的部位也应严格要求:食指的按弦触点在指端中部的偏下侧,中、名、小指在指端中部的偏上侧,拇指按弦触点在指甲的右侧。这样,在按弦时方不至于碰到相邻的弦而发出杂音。 按弦的准备动作是“抬指”。抬指是以指根关节为基点,将按指迅速抬至一定高度,然后向按音点用一定的垂直弹性冲力打在弦上,将弦按实称为落指。落指的位置即触弦点必须准确,正确位置应在紧挨相、品的上方,远了则弦不易按实,音准也难以把握。若直接按在相、品上端或下端,则发出的是一种不明亮的而带“木”的音色,就不是乐音了。落指时左手指所用的力度(按力),不宜过重或过轻,也不可将弦向左拉或向右推。按力过轻时,弦不易按实,由于弦未与相品密切接触而会产生噪音;按力过重或向作拉按或推按时,由于弦身与相品位按触后又作了向内的“纵起”,或弦身离开了原来的垂直弦位,弦身都已增加了一定的紧张度,&127;弦音会相应地增高,乐音就不准了。 子、中、老、缠四条弦的粗细并不一样,它们的张力亦不相同。子弦最细,张力最小;缠弦最粗,张力最大。所以按力在每条弦上各不相同,由子弦到缠弦张力相应要增大。 在按放动作上,应注意左右手的合作关系,一般应在右手弹弦前瞬间,左手指先将弦按好;又在下一音的右手弹弦前之瞬间,左手指方可离弦。在按弦后,应根据所按乐音的长度,来决定应在什么时候离放。如所按乐音的长度较长,按指按在弦身上的时间亦须较长;反之则短。因在按弹发音之后,按指仍然将弱按在品或相位上进,会有余音流出。如果不管所按匀音的长度如何,都是按后即放,就会使所按的乐音都变成断音,而且还会带出轻微的空弦音来。 按指要求左手各指关节的活动非常灵活有力,无琴时可作模拟练习:即先把左手腕部固定在桌面或大腿上,然后将左手各指次第作打下、提起的动作,动作须慢用力须强。还有,在换把、跳把时,很容易产生按音不准的现象,平常练习时应多作换把、跳把的练习。 严格的按弦需从抬指落指、指端触弦点、触弦点同相、品正确位置三方面去认真训练。但是在演奏中要使按弦得到良好拨弦音质的重要关键还在于左手按弦与右手拨弦在时间上能否做到同步配合。即左手的按弦准备与右手的拨弦准备能否在同一瞬间完成。左右手的互相配合只有在同步进行条件下,严格正确的按弦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弹挑常见问题: 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琵琶二字的命名,亦出自弹挑。“推手前曰枇(即弹),引手却曰杷(即挑)”。右手的某些其它指法与汇组指法均由弹挑衍变而来。 初练弹挑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弹出时前臂向下移动,挑进时前臂向上移动。一弹一挑前臂的活动一上一下形如切菜,既难看又弹不好,对弹挑在演奏中的运用和发挥局限极大。另外对弹挑的派生指法会产生联锁反应,后患无穷。 练习弹挑指法时要注意手形姿势:手腕背面呈小量外突,手背面与面板呈斜状即小指侧处的腕关节作向外前方稍稍抬出(这时为了使拇、食指甲与弦身接触时,在横的角度方面易于相仿之故);拇、食两指的指甲尖端要一般齐(拇指短而食指长,要使两指一般齐,食指须呈微弯);不要把食指放在下面作左下方弹、拇指放在上面作向右上方挑(这种姿势叫“鸡眼”,两指发音量与音色差异很大),而要把拇、食指端捏成“凤眼”,因为用凤眼姿势演奏弹挑时,易于使拇、食两指指甲端在弦身的同一点上触弹,发音量及音色易于一致。 练习弹挑时,保持手形基本不动,初练时,尤其不要用前臂及腕部运力,而仅靠拇指和食的指关节运动。所以弹挑时必须首先练好拇、食指的指关节的运动与用力。因为弹挑时是用指甲尖端来触弹弦身,指关节离指甲尖端较近,手指的运动幅度较小,每作一次弹或挑所耗费的时间可以缩短,易于作快速的弹挑。同时,在练好指关节的用力方法后,也能在动作非常快速、运动幅度极小的情况下作出强弱的变化来。特别是“滚”指,是在弦上作连续而均匀迅速的弹挑,产生一种类似长音的效果,对弹挑音色、音量的一致性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在初练弹挑时,一定要做到音量一致,节奏均匀。 轮指常见问题: 轮指是右手指法中另一重要指法,几乎没有一个曲子不用到它。由轮指汇成的指法特别多,如带轮、扫轮、满轮等。白居易《长恨歌》中所叙的“大珠小珠落玉盘”并非艺术夸张,指的就是轮指的演奏效果。在演奏和音时,轮指更是发挥了它独特的作用。 轮指较其它指法来说,相对要难练一些,因为它要克服我们手指生理上的种种局限。有很多人放弃琵琶,大多是因为轮指难练。练好轮指,对表达一个曲子的内涵至关重要,初学者则要在一接触琵琶就要开始练轮指。 在吉它演奏中,有不少技巧与琵琶类似,其中之一便是轮指。只是吉它的轮指一般是三指轮(即用食、中、无名指),半轮时方加入小指,且用的是“勾”,大拇指一般不参与轮,只用来弹低音以求得和声效果,所以吉它的轮指相对要容易些。 琵琶轮指是用五指轮流去触弦,共得五声,且要求这五声发音量相仿,节奏均匀。我们五个手指的长短、粗细、掌指关节间的宽度等都不一样,而且在触弦时,它也不象平常我们习惯的把手指向内勾,而是要一个一个地把手指向外弹出去,且触弦的部位要集中在五市分内。所以,练好轮指是要费一定的功夫的。 轮指常见的问题是各指发音不均匀,不连续。一般是大、食指音重,中、名、尤其是小指发音轻;大指、食指之间,大指、小指之间不连续;轮的整个间量较弱;轮的发音伴有较大噪声等。 轮指主要是靠手指的关节运动发声的。而我们的手指一般大、食指关节较粗,力度大,而中、名、小指相对要细些、力量也小,尤其是小指,更是如此。所以,可先将中、名、小三个手指的指关节作频繁的屈伸动作,以使增强各指关节的运动灵活度与力度。中、名小三个手指指甲在与弦身接触时所成横的角度要小些;弹弦时各手指尽可能向面板方向作内压。 各指发音的时值不均匀,中、名、小三指弹弦速度较快而音量小,可将中、名、小三个手指用极慢的速度和较强的音量,使其纠正太快的习惯。拇指挑与食指弹这音的时值较其它指之间长,大都由于在轮的开始时只会用食指起轮之故,可改用拇指起轮的方法。而对于大、小指间时值长的现象,则多是因为只会用拇指起板之故,可改用食指起轮的方法。 轮的整个音量较弱,多是因为手指不灵活,力量小。平时要加强手指的灵活性及力量的练习。可随时将各指作单独而频繁的屈伸运动,以增强各指关节的灵活性与力度。在轮的过程中,要注意用各指的关节来运动。 轮的发音伴有较大噪声,尤其是拇指挑时噪音特别大,在练习时,先将拇指的两个关节的运动都练得非常灵活;次将拇指养成运转到名指处然后挑弦的习惯;再注意拇指甲与弦身在触弦时的时间要愈少愈好,触弦面积要愈小愈好。 统而言之,在轮指练习中,要特别注意手指的灵活性与力度。一开始练轮指时,可默念“一二三四”的节奏,每一节奏开头要重弹,由慢速开始练,到练到一定程度时,手指自然会加快,长此以往,轮指就练成了。 为了加强指关节的灵活度,在不练琴时,也可进行模拟练习,方法如下: 把腕关节固定在桌面上,即手掌根部与腕关节相连的部位靠在桌面上(手背向上),将要练习的手向手掌方向弯屈,再将弯屈着的食指向前方用力弹出。在作上述的伸出运动时,须强迫第二、第一指关节运动和用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作伸出运动时,先将指甲用力抵靠在桌面上,然后用力伸出。
是颈椎病的初期。
自我运动治疗
1、颈部运动:头向前倾十次,向后仰十次,向左倾十次,向右倾十次。然后缓慢摇头,左转十次,右转十次。
2、摇动上肢:左臂摇动二十次,再右臂摇动二十次。
3、抓空练指;两臂平伸,双手五指作屈伸运动,可作五十次。
4、局部按摩:可于颈部、大椎穴、风池穴附近寻找压痛点、硬结点或肌肉绷紧处,在这些反应点上进行揉按、推掐。
5、远道点穴:在手背、足背、小臀前外侧、小腿外侧寻找压痛点。于此反应点施点穴按摩。
6、擦掌摩腰:将两手掌合并擦热,随即双手磨擦腰部,可上下方向擦动,作五十次。
7、掐捏踝筋:两手变替掐捏足踝后大筋。
8、用拇、食指掐揉人中穴。
9、提揉两耳;用手提拉双耳,然后搓揉,待耳发热为止。
每日可自行施术一次。手法由轻渐重,以能忍耐为度。依法施术,一般1-2月即可见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