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哪几种“非常爽”的行为,孕妈做多了胎宝宝会不高兴?

孕期哪几种“非常爽”的行为,孕妈做多了胎宝宝会不高兴?,第1张

由于怀孕,许多孕妇爱趴在床上、沙发,长时间躺下后会有“伸展”的条件反射,这让她们感觉很舒服。

然而,这种频繁而大规模的伸展运动不适合怀孕妈咪,因为在这个运动中,怀孕妈咪的身体会大大伸展,在用力过程中可能会涉及腹部,因此腹部的胎儿不仅容易“受惊”,而且容易受伤。

一些女性喜欢在工作日交叉双腿,并且在怀孕后也不会停止这样做。事实上,这样做对婴儿的成长非常不利,因为不良的腿会变相挤压腹部,更多的时候会给婴儿带来不适。严重的病例也会给婴儿带来生活上的担忧。

其实笑是对我们身体非常好的一个举动,但是对于孕妇来说,这种“笑应该是适度的。如果孕妇怀孕了,笑的时候不能让自己笑,笑太久和太多的笑声会导致胎儿宝贝暂时缺氧和腹部运动过度,这不仅会影响胎儿的健康,还可能导致流产。

许多孕妇在怀孕的时间都过着比较舒服的生活。例如她们不需要去上班,不需要担心家务,在家安心等待生孩子。吃零食和追逐戏剧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事实上,偶尔看电视和吃零食是可以的,但是怀孕的妈妈不能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这些事情上,因为追逐戏剧也会消耗精力和头脑。同时,过量的吃零食,会导致宝宝吸收不良。

其实,孕妈适量的运动对宝宝以及对自己身体都比较好,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应当少做不做,让宝宝更好的在肚子里吸收营养。

在运动锻炼的时候由于我们的动作不到位或者动作失误,很容易对膝关节造成伤害,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那么膝关节交叉韧带就极大可能会出现后遗症。像下肢以及关节无力等症状,则是由于韧带出现损伤所留下的,因此在面对韧带损伤时,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预防和诊治。

交叉韧带通常位于膝关节当中,如果这一关节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的话,那么则可能会对膝盖其他关节或者结构造成损伤。比如关节内的软骨及半月板的损伤,如果这一韧带出现中度损伤的话,也可能会引且韧带松弛不稳定的症状。如此严重的后遗症,也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以在面对此种症状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判断韧带损伤的部位,然后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如果是前交叉的韧带出现损伤的话,对于此种症状,病人需要立即进行韧带重建这一手术,因为这一部位出现损伤,往往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韧带全部断裂。因此对关节功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时间异常也会造成半月板出现损伤。此外如果是后交叉的韧带出现损伤的话,那么也是需要分情况处理的。

一般来说,此症状通常分为合并其他以及单纯性的韧带损伤。单纯性的韧带损伤的话,通常只需要及时观察,佩戴护理支具,然后通过锻炼使肌肉达到很好的平衡,进而再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进行评估,再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即可。但是如果韧带拉伤的偏移超过一厘米以上的话,那么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而这一手术通常也就是对韧带进行重建治疗,因此韧带出现损伤之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在专业医生的检查之下进行合并损伤处理。

怀孕40周,小家伙都在肚子里做什么? (2020-12-4更新)生命的组成真的很奇妙。想想看,一枚受精卵从胚胎逐渐长大成一个会打哈欠、会笑、会活蹦乱跳的生物是多么不容易,而这个过程居然全在一个小小的子宫中发生。你知道吗,北鼻在10个月里除了努力吃吃睡睡让自己长高长胖,还会做许多有趣的事。小家伙现在在做什么呢? 翻滚吧!北鼻 观察宝宝就靠胎动啦

怀孕后,体内多了一个小生命,这个小人儿在子宫的小小世界里会打哈欠、吸手指、玩脐带、挤眉弄眼,但这些动作妈咪都无法察觉,妈咪唯一可以感觉小人儿的时刻就是他手舞足蹈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胎动。正因为胎动是母亲唯一可以感觉胎儿的媒介,许多人都对胎动的到来十分期待。然而胎动并不容易辨别。根据统计,足月的胎儿平均1小时会胎动超过30次,但在30次的胎动中,孕妇只能感觉18~20次(约占总次数的6~7成)。也因为如此,经产妇(怀第2胎以上的妈咪)胎动出现的时间大概在16~18周左右,初产妇(新手妈咪)则往往要等到23、24周才会有胎动的感觉。

高雄馨蕙馨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曾翌捷表示,基于宝宝活动的角度和力道搭配得当才能让妈咪感受到胎动,且身材胖瘦、胎盘位置、羊水多寡等都会影响胎动的感受度,初期毋须刻意计算次数,只要放松感受、熟悉胎动的感觉,将胎动视为捉迷藏或意外的惊喜,28周以后再开始测量胎动就可以了。

延伸阅读:宝宝正在喊救命!赶快注意胎死腹中4大警讯

胎动频率差很大

研究显示,在第2孕期,敏感度高的人一天可以感觉1,400多次胎动,敏感度低的人只有60几次;到了第3孕期,敏感度高的人一天可以感觉2,300多次胎动,敏感度低的人只能感觉100多次,差距相当大。

坐着算胎动 记得把脚垫高

大里仁爱医院妇产科主任王文中表示,胎动最频繁的时间通常落在晚上9点~半夜1点,此时母亲的身体进入休息状态,敏感度高、感受较明显,正是测量的好时机。建议孕妈咪左侧躺,以2小时为单位开始计算胎动,连续动作算1次,不连续动作算2次,2小时内达10次以上就算正常。白天测量胎动也是一样的做法,只不过需要找一个安静的环境。若在上班途中没办法躺卧,坐着一样可以算胎动;提醒妈咪,将双脚垫高促进血液循环,宝宝会比较容易动。曾翌捷医师补充,由于宝宝在量测过程中有可能会睡着(20~70分钟不等),若超过半小时没有动静,不妨站起来活动一下或吃个东西,前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后者则可以让血糖上升,宝宝受到 就会醒来继续活动。

到了32~34周,宝宝的体重增加,力气也变得愈来愈大,有可能在伸懒腰时双手顶到妈咪的肋骨,或用手脚去刮搔子宫壁,这些动作都会让妈咪感到疼痛。此时除了借由起身活动调整宝宝的位置,也可以用手指在肚皮凸起处慢慢画圆让宝宝改变姿势,以此减轻不适感。

宝贝便便 恐得「胎便性肺炎」

除非羊水过多过少或脐带打结,否则宝宝在子宫里一般来说是安全的。王文中主任表示,胎儿发生异状通常都有迹可循。排胎便、在妊娠后期打嗝就是两个明显的例子。他分析,宝宝虽然会借由排尿制造羊水,但并不会排便。排出胎便的宝宝通常是过了预产期还没出来,或在子宫中受到压力、因为压迫而缺氧,也有可能是受到感染。胎便一旦溶解在羊水中就会造成宝宝肺部堵塞,演变成胎便性肺炎,严重影响宝宝未来的呼吸发展。

延伸阅读:宝宝满月后,大便次数变少正常吗?0至3个月宝宝大便观察3重点

此外,胎儿通常在34周以后就不会再打嗝,怀孕后期打嗝的宝宝有可能是受到压迫,譬如脐带被挤压或缺氧,一样要尽快处理。虽然孕妈咪很难知道宝宝在肚子里的情况,但打嗝是少数可以被察觉的异常状况,当后期肚皮出现规律性跳动、震动,就要警觉是宝宝打嗝,最好赶快就医检查。

为什么胎动会减少?

测量时间正好是宝宝睡觉时间。

刚结束性行为。

宝宝改变姿势或活动位置。

宝宝出现问题(譬如胎盘功能受损)。

tips 性行为之所以会让胎动减少,是因为爱爱会造成宫缩,使宝宝无法任意伸展手脚。出现这种情况只要休息片刻、吃点东西,宝宝在宫缩缓解后就会重新变得生龙活虎。

咨询/王文中主任、曾翌捷医师

猜一猜,小家伙在做什么? 游动、伸展手脚

出现时间: 12~16周。

动作表现: 宝宝的身体从8、9周开始就会活动,此时多半是前后摆动或左右转动,像在跳扭扭舞一样。到了12、13周,宝宝会有愈来愈丰富的手、脚动作。两只小手刚开始会前后摆动,之后进阶到左右移动(可以将手越过身体中线放到另一侧),最后是上下移动(可以用手摸脸、摸脚)。脚部动作则是从初期的伸展(将弯曲的双膝伸直)、交叉(两只脚前后相互交叉),一直到踢、蹬;此时宝宝已有足够的力气移动身体,不过只能扭动或翻身,还不能完全自主移动,一直要到15、16周才能做大范围的移动。整体动作发展通常要到20周以后才趋近完整,此时无论什么动作都难不倒宝宝。

代表意义: 能够做出动作代表肌肉和骨骼已经发展到可以活动的阶段。宝宝在26周以前还不能够用大脑控制动作,所有动作都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26~28周以后才会做出有意义的动作。

小提醒: 羊水量过少会影响动作发展。

打哈欠

出现时间: 18~22周。

动作表现: 宝宝打呵欠时通常会张大嘴巴,很难与吞咽动作区分。

代表意义: 打呵欠代表宝宝开始可以控制脸部肌肉,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群也开始作用。

吸吮手指

出现时间: 18、19周。

动作表现: 把手放入口中吸吮。

代表意义: 宝宝已经开始会用手抚摸、探索身体的各个部位,所以才会在摸到嘴巴时做出反射性吸吮的动作。

吞咽&吐出羊水

出现时间: 15、16周。

动作表现: 张开嘴巴再合起。由于一般超音波无法看到羊水移动,要分辨宝宝是否在吞吐羊水必须用都卜勒仪观测。羊水水流在都卜勒仪上会呈现蓝色、红色的影像,当宝宝将羊水吞入口中,代表羊水的红蓝影像便会进入宝宝口中。若宝宝身上剥落的胎脂较多,也可以借由羊水中小白点(胎脂)的移动确认宝宝是否在吞咽羊水。

代表意义: 这个动作的重要性在于确定吞咽管道畅通,羊水可以从嘴巴经过食道到达胃部。若宝宝吞进羊水但羊水没有出现在胃部,可能是食道和气管中间出现廔管,虽然当下不会对宝宝造成危害,但会让羊水量过多,宝宝出生后必须动手术以确保可以顺利进食。

呼吸

出现时间: 9周,但要到20周左右才会看到明显的呼吸动作。

动作表现: 横膈膜下降。由于宝宝主要透过脐带摄取氧气,不需要自主呼吸就可以存活,所以活动时多半会停止呼吸。

代表意义: 虽然宝宝的氧气来源是脐带,但在子宫中仍需要呼吸,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宝宝的肺部在发育过程中必须透过羊水将长出来的肺泡一个个撑开,而呼吸可以将羊水带到肺部撑开肺泡,所以宝宝才需要呼吸。倘若子宫中羊水过少,羊水量不足以撑开肺泡,有可能导致肺泡塌陷,宝宝的肺部发育就会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呼吸也可以用来当作早产评估的媒介,宝宝若在30分钟内没有出现呼吸动作就有早产的风险。

玩脐带

出现时间: 16~20周。

动作表现: 用手摸或握住脐带。

代表意义: 玩脐带和吸吮手指的动作一样,反映出宝宝正在探索自己的身体。

小提醒: 许多人都会对宝宝「玩脐带」这个动作有很大的疑虑,认为宝宝有可能因此窒息。不过王文中主任表示,人类有自我保护的本能,一旦感到不舒服就会自动调整动作,宝宝即便不小心压紧或甚至用手捏住脐带也会很快松手,因此玩脐带这个动作本身并没有什么风险。脐带会出问题通常是羊水量过少导致脐带被宝宝身体压迫。至于脐带绕颈,虽然有人把它视为宝宝即将没命的代名词,但这件事实际上没那么严重,一方面是脐带在这种情况下被压扁的机率不大,一方面是「绕颈」这件事并不会影响宝宝的呼吸(宝宝是透过脐带获得氧气而不是气管)。除非后期胎头开始下降,脐带才有可能因为绕颈而被压扁,宝宝下降的动作也可能因此受到限制。

听声音、感受光线

出现时间: 宝宝在20周左右就会对声音有反射动作,但要到26、27周才会出现自主反应。16周左右会对光线产生反射动作,但也要到26周以上才会有自主反应。

动作表现: 宝宝受到声音、光线 就会开始活动,反射动作阶段大多是单纯的移动,自主反应的动作则比较丰富。

代表意义: 能够听见声音、感受光线并对声音、光线产生自主反应代表听觉及视觉系统开始与脑部产生连结,此时脑部的感官区块和自我控制区块开始逐渐成型,宝宝的动作、表情会变得愈来愈多。

小提醒: 若要让宝宝感受光线,首先照射的光源必须够强,其次宝宝的位置必须正好面对光源。

做表情

出现时间: 24~26周。

动作表现: 宝宝从16周开始就可以控制脸部肌肉,会出现微笑、嘟嘴、皱眉、张开嘴巴等动作,但因为肌肉协调性尚未成熟,往往一个表情做到一半就会跳到另一个表情(譬如微笑到一半开始皱眉),要等到24~26周以后才能做出完整表情;彼时脑部发育较成熟,做表情时动作也会比较流畅。若宝宝姿势配合得好,大概27、28周就可以透过超音波看到宝宝做出明显的表情。

代表意义: 表情的出现代表宝宝开始练习控制脸部肌肉,为未来的人际互动做准备。此时的表情与情绪无关,宝宝并不会因为开心、生气或难过而做出相对应的表情。

睁眼、闭眼

出现时间: 26、27周。

动作表现: 宝宝的眼皮活动通常在14、15周就会开始出现,眼皮会出现类似双眼皮的皱折,但还不会张开、闭起,要等到26、27周才能张阖眼睛,此时也可以快速眨眼。

代表意义: 相较于手脚、躯干等大肌肉动作在12~16周就会出现,睁眼、闭眼这种细部动作出现时间相对比较晚。能够控制眼皮肌肉代表宝宝控制细部动作的能力已届成熟。

撒尿

出现时间: 大概10周左右就可以看到尿液在膀胱中,随着周数增加,尿液占据膀胱的比例也会愈来愈多。

动作表现: 用都卜勒仪观测可以看到一股液体从生殖器前端喷射出来(排尿的动作表现通常在男宝宝身上比较明显);若羊水中有许多胎脂,尿液排出时胎脂会被冲开。

代表意义: 排尿代表肾脏功能发育健全。这些排出的尿液会成为羊水,让宝宝的肺部可以正常发育、四肢得以自由伸展,并确保脐带不会受到压迫。

嘘… 这些小秘密只和你说 Q 胎儿可以感觉疼痛吗?

A 曾翌捷医师表示,由于疼痛不像血流、血压可以被客观量测,只能主观感觉,目前医学界只能透过观察胎儿的反应推测他是否可以感觉疼痛。基本上,人类需要有痛觉接收器、脊椎和大脑等3个媒介才能产生痛觉;痛觉接收器大概在胎儿7~15周左右会开始作用,脊椎和大脑则在24周以后会具备传递、感受痛觉的功能,所以胎儿理论上在24周以后就能感觉疼痛。不过因为在睡眠状态下无法产生痛觉,宝宝实际上要等到开始出现「清醒期」以后才会有疼痛的感觉,这个时间大约落在28~30周。

Q胎儿是否有记忆?

A 荷兰一个研究团队在2009年利用胎儿监视器的低频声波探头观察胎儿对声音的反应,每30秒 一次,结果发现胎儿在听到声音时心跳会变快,但32周以后的胎儿在重复接收13、14次 后便会停止反应,10分钟以后才会再度产生反应。研究人员由此推测,胎儿在接收一定次数的(声音或动作) 后会对这个 形成10分钟的记忆。

Q胎儿的表情有意义吗?

A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表情是反映内心情绪的指标。正因如此,许多人在照超音波时都会将宝宝的面部表情与情绪做连结,比如「你看他在微笑耶!一定是刚吃饱才会这么开心」「嘴巴嘟起来,可能是睡觉被打扰在生气」。但事实上,胎儿所有的表情都是大脑皮质活化、 的产物;此时宝宝正在尝试连结各种表情,才会做出微笑、皱眉、吐舌头等动作,一切的表情都是「巧合」。宝宝要等到出生后才能从大人身上学会各种表情代表的意义。

脑麻高危险群 表情特别少

克罗埃西亚超音波专家Asim Kurjak设计了一个计分系统评估胎儿的表情,他发现从胎儿表情的多寡可以推估宝宝是否为脑性麻痹的高危险群。脑麻的宝宝在子宫中的表情通常特别少。

Q胎儿是否可以辨别白天和黑夜?

A 虽然胎儿在18~20周就会开始有视觉上的感受,不过毕竟子宫没有开窗户,宝宝无法看到外面是明是暗,只能根据妈咪的作息分辨白天和黑夜。有鉴于此,孕妈咪最好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如此才不会让荷尔蒙波动而影响宝宝。

Q胎儿一天大概会睡多久?

A 胎儿在28周以前都在睡觉,偶尔会出现无意识的活动。28周以后开始有「清醒」和「睡眠」的区别,一天大概会花8~9成的时间睡觉,每次入眠大约会睡

20~75分钟,之后再清醒5~20分钟。曾翌捷医师表示,胎儿睡觉也像大人一样分为动眼期(浅层睡眠)和非动眼期(深层睡眠);宝宝在动眼期可能会作梦,进入非动眼期以后心跳才会稳定下来。

Q母亲喜欢的食物会影响胎儿的口味?

A 母亲对食物的喜好并不会影响胎儿,所以不会发生「妈妈爱吃苹果,宝宝出生后也喜欢吃苹果」的情况。不过由于妈咪摄取的食物会进入胎儿的消化系统,孕妈咪一旦吃了葱、姜、蒜、辣椒、咖哩等辛香料或重口味的食物,羊水的味道就会受到影响。

Q胎儿能否分辨妈妈的声音?

A 可以。先前曾有人在即将临盆的孕妇身上装设胎儿监视器观察宝宝对声音的心跳反应,结果发现胎儿在听到母亲的声音时会心跳加快,听他人的声音则没有特别反应,由此可见胎儿会记忆妈妈的声音。不仅如此,宝宝也可以借由频率的高低觉察出爸爸的声音(男性的声音因为是低频,比较容易穿过羊水造成震动,所以宝宝听到爸爸的声音会有较大的反应)。

宝宝健不健康? 3 大项目看仔细

检查项目

评估内容

测量标准

胎儿呼吸运动( Fetal breathing

在超音波下观察子宫内胎儿胸壁及横膈膜的呼吸运动。

30 分钟内至少有 1 次呼吸持续 20 秒以上。

胎动( Fetal movements

在超音波下观察胎儿的活动。胎动指的是胎儿自发性运动,包括滚动身躯、伸张动作以及四肢和躯干的同时动作等;受到母亲呼吸或大动脉搏动、咳嗽等动作影响所产生的被动性运动不列入计算。

30 分钟内至少有 2 次以上胎动,身体和四肢同时运动或连续性动作算 1 次。

胎儿张 力( Fetal tone

在超音波下观察胎儿的张力 。张力指的是躯干或四肢伸直(一定要伸直)后又恢复弯曲,手掌张开后又握拳也算有正常张力。张开到一半曲起或慢慢张开、慢慢合起即为不正常。

30 分钟内至少出现 1 次躯干或四肢伸直后又恢复弯曲。

附注:每个项目的观察时间皆为 30 分钟,正常得 2 分,不正常得 0 分。

整理/编辑部

从生虾到熟虾的变色过程是由一种叫做虾青素的色素完成的,虾青素是胡萝卜素家族的一种,天然呈橙红色。虾青素一直存在于虾体内,但虾出生时,虾青素与蛋白质分子相连,看起来呈蓝色/灰色。热量使蛋白质“变性”,破坏了虾青素与蛋白质的结合,这就是虾煮熟后会变红的原因。

而且虾蟹的颜色也和它们所处的环境有关。与海洋中的甲壳类动物相比,淡水和陆地上的虾蟹真皮中的色素细胞种类较少,所以颜色相对单调。海洋中的虾蟹颜色更鲜艳,斑纹更漂亮。

煮虾的注意事项

1需要注意的是,虾不能用冷水煮。冷水煮虾时间太长,肉太老,吃肉很柴。放虾前一定要把水烧开,这样煮出来的虾才嫩,不腥。

2如果虾是用淡水煮的,一定要在水里加一点盐,这样煮出来的虾味道好,肉质更嫩。

3刀额新对虾一定要用大火煮。虾最多煮2分钟,虾最多煮1分钟。虾肉煮太久会变老。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一、脑瘫的诊断条件:

⑴引起脑瘫的脑损伤为非进行性;

⑵引起运动障碍的病变部位在脑部;

⑶症状在婴儿期出现;

⑷有时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⑸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的运动发育迟缓。

脑性瘫痪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体格检查、脑电图、 CT及 MRI等。

CT及 MRI能了解颅脑结构有无异常 ,对探讨脑性瘫痪的病因及判断预后可能有所帮助 ,但不能据此肯定或否定诊断 ,脑电图可以了解是否合并癫瘸 ,对治疗有参考价值。

二、脑瘫体格检查

主要检查患儿的神经发育状况。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发育落后和解离。 vojta认为落后 3个月即为异常。发育解离指发育上各个领域的发育阶段都与正常儿童有很大差距。脑瘫患儿会有运动发育与精神发育之间的解离。

脑瘫患儿的发育特征为 3个月以上的发育迟缓和异常发育,即脱离正常发育路程,由异常的姿势、运动模式决定的病态发育。

脑瘫患儿的运动发育如抬头、独坐、爬、站、走显著落后于同年龄儿童,同时还有原始反射的持续存在,姿势反射出现推迟以及肌张力的改变,这些神经运动发育异常可引起患儿运动方式和姿势的改变。

1姿势异常

有的患儿静卧时即表现明显的异常姿势,有的患儿则在运动时表现出明显的姿势异常。

静止时姿势异常包括紧张性颈反射姿势、角弓反张姿势、偏瘫姿势等;运动时姿势异常包括舞蹈样手足徐动及扭转痉挛、痉挛性截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等。

a.紧张性颈反射姿势

是头部位置变动时,影响四肢肌张力、眼位的变化。分为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与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在新生儿出生后 1周左右出现, 2~ 3个月呈优势,以后受上位中枢的控制而逐渐消失,若生后 3个月仍然持续存在则为异常;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出生后 6个月仍存在则为异常。

b.偏瘫姿势

患儿常表现为一侧肢体运动,而另一侧肢体的废用,左右肢体有明显的不对称。

c.角弓反张姿势

患儿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头背屈。

d.舞蹈样手足徐动姿势

患儿表现为不自主的动作,其运动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动的形式,不间断地出现。运动外观显的持续而松散,幅度大而无法控制。

e.共济失调步态

患儿呈醉汉步态,他们常不能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当站立时为维持站立姿势,必须不停地进行调节。

f.其他

2个月以后的小儿仍有手紧握拳现象,患儿上肢内旋位,双下肢呈硬性伸展、交叉,尖足位。有的患儿安静时无明显的姿势异常,而当检查者突然扶患儿腋下,使其足底着床时,可见患儿下肢内收、交叉,同时双上肢内收、内旋。

超过 6个月的小儿仍不能呈现正常的坐位姿势,而表现出特殊的异常坐位姿势,如前倾坐位、后倾坐位等。

2反射异常

a.原始反射不消失

(1) 觅食反射、吸吮反射:这两种反射在足月新生儿都存在,新生儿期的反射或消失应怀疑脑损伤, 6个月后仍存在则为异常。

脑瘫患儿若两种反射存在 1年以上,提示摄食障碍。

(2) 手抓握反射:该反射一般生后 2个月开始减弱,出生后 4个月消失。

(3) 紧张性颈反射:是头部位置变动时,影响四肢肌张力、眼位变化的反射,分为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与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3个月后仍存在为异常。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6个月后仍存在则为异常。

(4) 紧张性迷路反射:指头部位置变动及其引起的重力方向改变时,出现四肢、躯干的肌张力紧张的反射。正常婴儿阳性反射持续到 4个月左右, 4个月以后仍存在则为异常。

b.该出现的生理反射不出现

(1)保护性伸展发射: 若小儿10个月后仍不出现该反射,则有病理意义。

(2) 背屈反射:正常小儿于 15~ 18个月出现,若 18个月后阴性为异常。

c.Vojta姿势反射异常

Vojta 姿势反射是西德学者 Vojta博士首先提出的用于婴幼儿神经发育检查及脑瘫早期诊断的 7种姿势反射的总称,其原理是依据小儿神经发育的各个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姿势反射形态。如果运动发育年龄较生活年龄落后 3个月以上或出现异常姿势,则为早期诊断脑瘫的重要临床依据。依顺序检查患儿,参考正常标准进行判定。

d.病理反射的引出

可引出的病理反射有 Babinski征、 Chaddok征、Oppenhaim征及 Gordon征,这些反射在 12个月以内的健康婴儿运动系统发育没有完善时也可为阳性,但 2岁以后的小儿若还能够引出这些反射则为病理状态,代表锥体束受损害,可见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及徐动型脑瘫患儿。

3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时的肌肉紧张度,检查方法是用触摸患者肌肉硬度及被动伸屈其肢体时检查者所感知的阻力来判断。

小儿脑瘫是脑损伤导致肌肉调节系统受损,出现姿势反射的异常、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异常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降低或动摇性。

肌张力增高时肌肉较硬,被动运动时阻力增太,关节运动的范围缩小。

肌张力降低表现为肌肉迟缓柔软,被动运动时阻力减退,关节运动的范围扩大。

肌张力的动摇性指患儿安静时肌紧张完全正常,但在随意运动肌肉活动时,肌紧张明显增强,从低紧张到高紧张来回变化。

锥体束损害时所致的肌张力增高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即上肢的屈肌与下肢的伸肌张力增高更为明显,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大,终了时阻力小,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

锥体外系损害时所致的肌张力增高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即伸肌、屈肌张力均等增高,被动运动时所遇阻力是均匀的,故称为铅管样肌张力增高。

脑瘫患儿的肌张力是增高还是降低,都可以引出腱反射,可与肌原性疾病相鉴别。

三、头颅 CT、 MRI检查

头颅 CT是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像学反映,脑瘫患儿头颅 (t检查常有异常,其 CT表现因脑瘫的类型、不同致病原因及合并症而不同。

1 .头颅CT的异常率

小儿脑瘫头颅 CT异常率有多高,国内各家报道不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刘德云等对本院 83例脑瘫患儿进行头颅CT检查,异常率为 51 9%;杨欣伟等观察 66例脑瘫患儿头颅 CT结果,发现其异常率为 74 2%;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张小安等对 1 112例脑瘫患儿进行头颅 CT检查,异常率为 791%。

2 .头颅 CT异常的主要表现

分为非脑畸形表现及脑畸形表现。

非脑畸形表现主要有脑萎缩,脑室扩大,脑沟增宽、增深,脑软化灶、脑积水,空洞形成等。

脑畸形多由于胚胎期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及神经元移行异常所致,主要有脑裂畸形、巨脑回畸形、灰质异位及脑穿通畸形等。

3 .不同致病原因头颅 ct的不同表现

有窒息史者 CT异常主要表现为脑萎缩,皮质、皮质下软化灶及室旁脑白质软化灶,侧脑室扩大。

室旁白质软化灶是早产儿 及其相关合并症导致的缺血缺氧损伤的典型表现。

新生儿早期颅内感染者主要表现为脑积水和硬膜下积液。

4 .不同类型脑瘫头颅 CT的不同表现(1) 痉挛型脑瘫头颅 CT的异常率最高,主要表现为脑萎缩或皮质及皮质下软化灶,其病变部位、大小与临床肢体瘫痪基本一致。(2) 徐动型表现为第三脑室扩大,基底节区病变。(3) 失调型表现为第四脑室扩大及小脑低吸收区为主,并可见小脑萎缩及蛛网膜囊肿。(4) 低张型表现为侧脑室扩大,脑积水及胼胝体发育不全,而出现侧脑室大,预示将来可反正成痉挛型。(5) 混合型其表现多种多样,大多较严重,常在侧脑室扩大基础上伴第三脑室扩大、脑萎缩、脑积水或实质内脑软化灶等。5 .不同肢体功能障碍头颅 CT的不同表现痉挛型双瘫者,可见到对称性侧脑室扩大。痉挛型偏瘫者,可见对侧侧脑室扩张及低密度影,四肢瘫表现为脑发育畸形、基底节病变、脑软化、脑积水、空洞样改变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622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