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得天下的原因

刘邦得天下的原因,第1张

问题一:刘邦认为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看法? 历史上汉楚之争,最终结局是刘邦大胜、项羽大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局,原因是刘邦善于用人。 汉高祖正确地总结了他取得战争胜利的成功经验和项羽的失败教训,即“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

我认为要成功或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而人必须要有大志,不嫉妒有才华的人,要知人善任,这样才能成功。

问题二:刘邦在分析自己得天下而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时说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来亲附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相与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以为范增而不利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

问题三:刘邦为什么能够得天下? 秦朝末年,群雄逐鹿天下,陈胜,项羽,刘邦,张耳,彭越等十几股势力先后揭竿而起…陈胜占据了先机,本来说应该最有机会争夺天下,但是半年后就兵败被杀;项羽以其战无不胜的武力所向披靡,但最终却败于垓下;张耳,彭越之类的,也不能说缺乏政治才干,政治抱负,但是始终是次要力量,等刘邦打败项羽,刘邦作为名义上的盟主,团结了最大的几股力量,任何一股力量的反叛,都是得不偿失的了。最后汉帝国成立了,被各个突破。

与其说老天最终选择了刘邦,不如说刘邦所做的事情,最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或者说,针对争夺天下这件事情,刘邦采取了最正确的做法,犯了最少的错误。对于一个开创帝国的创始人来说,他的个人性格最符合帝国开创者的素质。即使是对于我们当代的人来说,他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学习,因为人性从不改变。

刘邦夺取天下的直接原因有两个:

第一,确立了“以关中为根据地,进则争雄天下,退则据关而守”的战略。因为此战略,所以刘邦即使每次都是逢项羽必败,但是只要性命在,大后方都能送过来粮草士兵,从而东山再起。这也是萧何被列为汉朝建立第一功臣的原因。刘邦没有韩信,最终也还是会得到天下,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因为环顾四方诸侯,有这样大战略,而且占据这样的地利条件的领袖的确是很少,刘邦耗得起,其他人都耗不起。当然,项羽也有大后方,也有大战略,那就是占据彭城这个四战之地,便于四面出击,谁不听话就打谁。从这个战略就可以看出,项羽的确是霸王而不是帝王的素质。彭城虽然便于出兵天下,但是却易攻难守。在兵力占优势时,可威慑天下,群雄拜服。一旦弱势,就容易被围剿。彭城战略决定了项羽出兵只能够速战速决,一旦被拖入战争泥潭,打起了消耗战,则容易后方起火,陷入被围歼的命运。后来,楚军粮草被彭越切断,彭城被韩信占领,根据地周殷被黥布策反,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项羽的失败乃是典型的战略失败。他不是战死的,而是困死的。虽是猛兽,无奈落入陷阱,利齿又有何用?!

战略的背后是政治意图。刘邦的战略部署,反应出其欲一统天下的构想,这个构想应该是在第一次“破武关,入关中”时成型,不然又如何会有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的气魄。因为有了更长远的计划,所以才能克己以争取天下民心。相对而言,项羽则短视的多。一进入关中,就让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依然是十足的流寇作风。至于后来建都彭城,更可看出,他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政治方针,只是想做个天下诸侯的霸主而已,谁不服就打谁。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项羽只是个战无不胜的战神而已,身上的政治细胞少的可怜。如果项梁未死,他叔父二人应该可以荡平天下吧。

第二,注重外交,善于结盟,孤立了项羽。不得不说,刘邦十分善于结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对付最主要的敌人。TG后来在这个方面,的确是进行了发扬光大。原来属于项羽的力量,比如黥布、张耳等最后都加入了刘邦的阵营。与其说刘邦做得好,不如说项羽做得太差,老是被刘邦挖墙脚。项羽过于笃信武力,刚愎自用,他所需要的,只是别人臣服于他,畏惧他。所以诸侯对他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吧,虽然怕,却是心怀怨恨的怕。在自己威势重时,其他诸侯还不敢轻举妄动,一旦虎落平阳,新怨旧恨一起爆发,恐怕诸侯就是欲除之而后快了。他既缺乏从根本上让各路诸侯依附自己的意愿,又怎么会花费心思浪费在这些势力上呢?用武力压制他们好了,谁反叛就灭了谁!只是想不到,压制的越狠,反噬的力量就越强!刘邦则相反,不是靠武力压制,而是以“利”诱之。靠着利害分析,得失计算来说服诸侯,以划分天下,裂土封王的承诺诱惑诸侯,从而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团结了共同对付项羽的系统力量。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

问题四: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刘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由历史条件和自身条件决定的。

首先他的时代是乱世,群雄并起推翻了秦朝,其次是很多人才都聚齐在他身边,这也说明他知人善任,有凝聚力。

问题五: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刘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

译:筹划谋略,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在后方安定国家,安抚百姓,给前方军队输送钱粮,我不如萧何;率领百万大军,攻城拔寨,取得每一场战斗的胜利,我不如韩信。我能用这样的三个人杰,才取得天下。

刘邦最会用人。

问题六: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刘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大臣和人民的拥护。

2、有识人的远光。

3、懂的能屈能伸。4、有帝王的胸襟。仅供参考。

问题七:刘邦得天下与项羽失天下的原因 烽火盛怒 浩浩荡荡 横尸漫野 了却君王天下事 徒得生前身后名? 楚汉相争奈何五载

江东起首 钱塘江霸笑一声浪退十里 禹王庙举鼎区区儿戏何足挂齿 千军不当万兵不倒之勇 尔等匹夫 马前一枪挑于马下 撒P落马 何等霸气 这就是西楚霸王项一枪项羽

不能说项羽有勇无谋 多少之说罢了 要不怎有漳河破釜沉舟 九战章邯 冲破凤凰阵 只杀得章邯军马片甲无存 几十万大军尸成山血成河

对于项羽既崇拜又屑唾 崇拜他的千军万马一马当先 战必痛快 毫无畏惧 不仅有男儿的方钢气魄有情有义亦有柔情似水般的儿女情长 霸王帐下别姬千古流传足矣见证 屑唾他残酷少智 屠咸阳生灵涂炭 诛义帝万民愿之 一军馋言葬军二十万何等残暴 鹿山掘王陵火烧阿房宫 断了华夏千年历史文明 亿万苦民百年血汗弹指瞬息之间灰飞烟灭劳而无功 是项羽创造了秦末神话也破坏了先秦神话

尚若项羽收敛性急好战 早听范增诸臣之谏重用韩信 又或许有刘邦笼络人心之才 天下早定矣 楚汉相争未始方休 怎奈何又苦战五载 烽火连天 干戈四起 对他个人而言 堂堂男儿勇贯三军所向披靡 顶天立地 又怎会有帐下别姬的无奈抛枪弃马引刀自刎乌江的悲剧 项羽实乃神话 非战之过 天亡也 宁死不服 霸气

对于刘邦之所以能够破楚统一天下 实为识才善用 笼络人心天下人心所向 得民心者得天下 对于刘邦没什么太让我感到佩服的东西 我认为他的江山纯属美丽的侥幸 押送劳犯放归三日无缺而返 佩服

起初双进咸阳 霸王强位 范增屡献绝计 欲戮刘邦以绝后患 奇迹般得用张良 出谋献策洪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未成 攀哙马军效力 张良辩罪为德 使得刘邦洪门脱险

霸王江山初定 刘邦边疆封王张良火烧栈道 本足矣老死刘邦于封疆 怎奈何天赐韩信东争破楚天宝大元帅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杀奔关中蚕食霸王江山 三秦势如破竹 走马得咸阳 很快便与霸王分得半壁江山 然刘邦又如此小肚鸡肠 疑忌韩信 交兵魏豹与霸王濉河大战 四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自己差点一命休矣

刘邦得天下 贵在用人 得韩信 张良

韩信备战广武山 华车阵 车轮战 打败霸王 此后魏豹京索桥走了霸王 非韩信之过

又有 楚汉最后一战 亥下决雌雄 九里山战场亦是韩信千秋万谋之圣筹 使得霸王八千子弟兵葬身九里山 一世英雄刎颈乌江 亦还霸王一个全军覆没

然而刘邦心怀自己御口三声不及韩信一符军令 将在外君权有所不受 实诚可解 可怜韩信一心为汉 呕心沥血 终得收印下职丧身未央宫钟宫 刘邦不该

其实韩信本可以不至于此 若听谋臣彻之言 楚汉韩三国鼎足而立必将出现 然韩信感刘邦知遇之恩 终不忍负于刘邦 明知前方刀山火海亦要挺身而奔 此乃韩信不聪啊

然而张良四面楚歌之计散楚军 残箫一把胜却千军万马

楚汉相争最终汉王刘邦统一天下 霸王乃本性所至 可见 得天下者受人之谏 不得天下者 刚腹自用

纵观楚汉争霸五载 君王天下来之实为可艰 臣死兵亡 万民涂炭

良禽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侍 千古箴言 识时务者为俊杰 君子之道也

问题八:“刘邦自认为得天下的原因”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断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外之兵,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在帐篷里策划就可以决定千里之外战场的胜负,这方面我不如张子房。守卫国家,安抚百姓,提供军饷,使运粮的道路畅通,我不如萧何。统帅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

问题九:刘邦为什么得到天下? =================== 是人才。如何聚人才?如何用人才?如何发挥人才作用?易中天老师总结为八个特点,分析得很精辟。古往今来,只有聚集人才,用好人才,才能实现大事业。刘邦者,用人榜样也。值得管理者深入思考、学习、借鉴。 易中天: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尺宝剑崛起于乱世,诛暴秦,抗强敌,定天下,创立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统一王朝。刘邦的成功,除了他敢于斗争、善于学习、能够在战斗中成长外,还因为他具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能够把一大批杰出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史记高祖本纪》载,上(刘邦)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韩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如何?”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在刘邦看来,用人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刘邦的成功之道,就是他的领导艺术。刘邦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的长处:会带兵的韩信,他敢放手给兵;善于谋略的张良,在他手下能够运筹帷幄;会弄钱的萧何,他能放手让他去搞钱――但刘邦真的是放开手脚用人,什么都不管了吗?当然不是。我总结了刘邦用人有八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叫做知人善任 我认为知人善任首先在于知人,其次才是善任。知人首先在于知己,其次在于知彼。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最大的聪明。这个确实很难,而刘邦恰恰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呢――是调动部下的积极性,是知道自己的下属都有什么才能,这些才能是哪些方面的,这些下属有什么性格、什么特征、什么长处、什么短处,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做领导不是说非要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情,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你只要掌握了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就成功了。这个根本道理刘邦懂,所以刘邦就成为他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 老黄:把人才用到最佳位置,是领导的最高水平。 孔子讲施政有这样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什么叫北辰呢,就是北极星,众星拱之。你看北极星是永远不动的,北极星外面是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旋转。北斗七星是动的,北极星是不动的;领导核心就是不能动的,要让别人动起来。刘邦就是他们这个军事集团的北极星,萧何、张良、韩信、陈平、樊哙、周勃、曹参这些人就是他的北斗七星。 老黄:你能成为北极星吗?你的手下愿意围着你转吗? 刘邦用人的第二个特点是不拘一格 刘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所以刘邦的队伍里面什么人都有。我们来看看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在这支队伍里,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无业宅男……但是刘邦把他们组合起来,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说他率领的是一个杂牌军,他刘邦是一个草头王。 老黄:在杰出的领导眼里,没有废材,只有没发现优点的人才。水浒传108好汉,不也都是些平民百姓吗?刘邦要求的是所有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叫什么呢?这就叫不拘一格。 刘邦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招降纳叛 在刘邦的队伍里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了就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一视同仁表示欢迎,你愿意来,欢迎你来。比方说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就来投奔刘邦。又比方说陈平――他走的路更多――原来是魏王手下的人,因为不能发挥作用就投奔项羽,又不能发挥作用就再投奔刘邦,当陈平从项羽的军中逃出来前往汉营时,刘邦是“大悦之”,非常高兴。他问陈平,陈>>

问题十:刘邦为什么会得天下 我个人见解,我觉得刘邦能得天下应该有这几个原因

1知人善任

大家都知道刘邦用了韩信,萧何,张良(汉初三杰),可以说萧何后勤,张良辅助,韩信主攻,才能做到万事俱备,而项羽不用韩信逼死自己的膜士(不记得名字了)这是一个

2安营扎寨

我们看地图就知道项羽只要打到哪就是哪,而刘邦以关中做基础不会导致自己“四面楚歌”

3心狠手辣

项羽与刘邦争天下的时候,前,中期心狠手辣,(项羽坑杀无数军民),而后期项羽突然良心发现,开始善良,刘邦呢!一直一个样,记得有一次项羽骗刘邦要吃他老爸,可是刘邦无动于衷,还要项羽分享,项羽也是因为妇人之仁让刘邦活了下来。

呃!我暂时想的只有这些,可以说我说的都是项羽失败刘邦成功的一点点原因这是出于我个人意见而已,不要怪如果还

 是无懈可击之高手如林~8月6号开始就在各大卫视播出了~

  由著名香港导演蒋家骏执导,胡歌,唐嫣,董璇,邱泽,范逸臣,戚薇,等主演的时尚大戏《无懈可击之高手如林》(《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姐妹篇)以职场为背景,是一部融合了浪漫、悬疑的青春励志偶像剧,讲述了都市精英之间的青春故事。胡歌在剧中饰演男主角徐然,是一位公司老总,也是在商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风云人物。

  胡歌 徐然

  唐嫣 汤七七

  董璇 冯璐菲

  邱泽 危笑

  范逸臣 姜东

  戚薇 叶柔

  徐正曦 张大宇

  张世 崔大炳

  郑希怡 熊嘉婕

  索朗措 简丹

  刘惠 汤爸爸

  高磊 赵宁

  李鸣惊 秦书瑶

  安雅萍 苏珊王

  李念 (友情客串)

  角色介绍

  胡歌——徐然 :

  内地当红演员胡歌此次在剧中饰演男一号,27岁,超级金领,V公司中国区总经理,最大消费品企业V公司营销副总裁徐然。他仅仅花了十年,就上升为业界成功金领。精明能干,器宇不凡,他的上司对他百般信任,他的下属对他崇拜仰慕。然而在徐然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却深埋了太多秘密。八年前在美国遭遇合纵联盟的阴谋迫害,在经历了“学历门”等一系列阴谋陷害后,徐然被赶出公司,一夜之间一无所有,心爱的人在他怀中死去。而十年后徐然凭借一己之力重回巅峰时刻,但合纵联盟的黑手又伸向了他,之后过上了白天金领,夜里买醉街头的双面人生。而后徐然才发现陷害自己的幕后黑手居然是他最信任的搭档姜东。但更加令徐然心力交瘁的是,就是传来了母亲病危的消息。但危急时刻,徐然选择了不懈向前,最终成为了无懈可击的商界领袖。

  —— 商战高手 拥有让人羡慕的金领生活,也有不为人知的痛苦过去。面对困难他披荆斩棘,在成功的路上不懈向前所向披靡。

  唐嫣——汤七七 :

  现当红小花旦唐嫣在此剧中饰演女一号汤七七,26岁,普通白领,是一位虽然平凡、但是善良可爱的视频网络拍客。汤七七很漂亮,她的名字还有一个浪漫的来历--七七四十九,爸爸妈妈生七七的时候,年纪加起来正好四十九,爸爸二十二,妈妈二十七。她的职业是网视频拍客,每天的工作就是接到线报后,手持DV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记录拍摄。虽然风餐露宿条件艰苦,还要面对苛刻老板的责骂,然而这个小白领却有着大梦想。她要建造一座梦工厂,用影像来记录所有人的不平凡,用真实感动的画面来鼓励更多人实现心中的愿望。汤七七是与徐然生活在两个世界里的网络菜鸟,但是汤七七的出现动摇了徐然的完美人生计划,两个人在不断摩擦中互生情愫。而徐然被汤七七的善良与真诚打动,决定与她一起对抗“合纵联盟”。——快乐高手 外号“汤包”。无论遇到什么,总能乐观面对,小拍客可有大梦想,用纯真和善良感动身边所有人。

  董璇——冯璐菲 :

  当红女星、“四小花旦”中的气质美女董璇在《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中凭借“强势女”马嘉丽在此剧中饰演女二号冯璐菲,27岁,广告公司老板,完美的富家女,冯璐菲与汤七七不同,她勇敢执着,自信美丽,是一个“富二代”,虽然出身豪门,但冯璐菲没有任何有钱家**的坏毛病。相反,她很低调,很踏实,很优秀,很刻苦。凭借自己的力量创业,她的才华和能力没有人能否认。她和徐然像两个棋逢对手的高手,无论品味还是智慧都旗鼓相当,可是在情感上就是没法来电。她对徐然一往情深,而徐然只是将她作为一位知己。于是,公主的恋情变成了苦恋。——创意高手 美丽不是标签,富二代不值得炫耀,她用创意和勤奋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邱泽——危笑 :

  来自台湾的邱泽则担任高手如林的男二号。28岁,人民警察,解决街坊邻居的大事小情。危笑是徐然的最好朋友,穿上警服就是个英俊帅气的人民警察,脱下制服就是个城市的蜘蛛侠,攀登征服高楼。他的梦想是当一名重案刑警,可是却当了个小的不能再小的派出所的片警,不过他的运动和音乐天赋还是成功解决了不少棘手事件。然而危笑绝对想象不到的是,自己居然有天会无意中成为时尚界的宠儿,娱乐界的明星,最帅最潮最性感的警察。——运动高手 飞檐走壁能歌善舞,征服高峰冲锋陷阵。他是城市的蜘蛛侠,更是人民的好警察。

  戚薇——叶柔

  因《无懈可击美女如云》深受观众喜爱的戚薇将担任高手如林的女三号,29岁,V公司公关总监,时尚的职场丽人。她有着让人艳羡的美貌和事业,作为V公司的公关总监,她总能在危急时刻让公司转危为安;她也是徐然得力下属,忠诚的朋友,在徐然最艰难的时刻毅然选择了支持。她有段轰轰烈烈但最终失败的感情历史,从此一心扑在事业上,而当小警察危笑出现在她的生活后,这一对冤家活宝在斗智斗勇中萌生爱意,冰美人终于被慢慢融化。——百变高手 职场丽人,夜店女王,一颦一笑总是风情万种,大胆追求为爱痴狂。

  范逸臣——姜东 :

  来自台湾的范逸臣将在《高手如林》中担任男三号,30岁,V公司销售总监,徐然最得力下属,姜东是徐然手把手带出来的团队核心。徐然不管跳槽哪个公司,都会带上姜东,他算是在公司里徐然最信任的人。然而工作中姜东出手激进,毫不留情,为达目的不折手段,在很多事情与徐然产生分歧。随着内心欲望的不断膨胀,他终于不甘心屈居在徐然之下,在合纵联盟的引诱下,他被策反并开始一次又一次的寻求击垮徐然的机会。在剧中,范逸臣大胆突破戏路,首次挑战职场坏人形象,饰演头号反派姜东,正邪之间的剧烈转变,以及感情世界的阴暗心理,将为他提供巨大的发挥空间。——权谋高手 处心积虑机关算尽,他冲出着背叛和谎言,不折手段是他的生存哲学。

  剧情介绍

  商界才子徐然是标准的成功人士,享受着财富之巅的奢华和事业高峰的荣耀;汤七七是个普通白领,生活中充满了鸡毛蒜皮的琐事和有着不切实际的美丽梦想;出身名门的冯璐菲是个美丽的公主,凭借实力开创属于自己的天空。三段平行的人生在机缘巧合下交织在一起,青蛙王子面对可爱的灰姑娘和美丽的公主将会作何选择?片警危笑是徐然的好哥们,却和徐然的下属“冰山美人”叶柔水火不容。谁知两人在一次又一次的相互智斗中情愫暗生,一对欢喜冤家开始了惊心动魄的恋情;几个年轻人的复杂爱情牵动人心,而一双国际金融巨鳄的黑手却正悄悄地伸向他们。“合纵联盟”卷土重来,此番他们有着更为贪婪和残忍的计划。凶狠毒辣的代言人熊嘉婕一次又一次威逼利诱徐然就范,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给予徐然重创;徐然的得力手下姜东更是临阵倒戈,在金钱和地位的诱惑下把徐然推向谷底。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残酷商战中,信念和爱情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考验。徐然和七七在一次又一次的同甘共苦中越走越近,但是七七却始终介怀两个人的悬殊差距。冯璐菲对徐然的爱疯狂蔓延,然而他们之间还有着不为认知的惊天秘密。他们的爱情最终会走向何方?“合纵联盟”又将会继续怎样的阴谋?在高手如林的世界中,他们又会上演怎样的无懈可击?

  希望对你有帮助~

佐策入关

前208年(秦二世二年)六月,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队伍已发展壮大到六七万人,并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集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城(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共商大事。[12] 张良不忘复兴韩国,忙对项梁提议道:“君既已立楚王为后人,而韩王诸公子中的横阳君成最贤,可立为王,借以多树党羽。”[13] 早在下邳之际,张、项之间便有旧谊,因而项梁一口应承。于是,他命人找到韩王成,立为韩王,并以张良为司徒(相当于丞相)。张良“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复家”的政治夙愿也得以实现,因而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指战国时韩国地盘),游兵于颍川附近,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14]

 子房山上张良塑像[15]

年底,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刘邦取道颍川、南阳,打算从武关进入关中。[16] 前207年(秦二世三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颍川。韩王和张良便与刘邦会合了。[16] 刘邦请韩王留守阳翟(韩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让张良随军南下。九月,军队抵达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南阳郡守奇退入宛城(河南南阳)固守。刘邦灭秦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认为不妥,劝道:“您虽然急于进关,但这一路上秦兵还很多,而且都扼据着险要的地势。现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那时,强秦在前,追兵在后,就很危险了。[17] ”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更换旗帜,率兵乘夜间抄小路悄悄返回。拂晓时分,刘邦的军队已把宛城重重围住。[18] 接着,刘邦又采纳了陈恢的意见,以攻心之术,招抚南阳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解除了刘邦西进的后顾之忧,刘邦兵威大振,南阳郡的其它城池见太守已降,纷纷起而效之,望风而降。[19]

随后,刘邦率军抵达峣关(今陕西商州西北)。峣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也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刘邦赶到关前,想要亲率所部两万余众,强行攻取。张良劝谏道:“目前秦守关的兵力还很强大,不可轻举妄动。”刘邦惟恐项羽大军先入关中,因而心急如焚,忙向张良问计。张良向刘邦献了一个智取的妙计。他说:“我听说峣关的守将是个屠夫的儿子,这种市侩小人,只要用点财币就可以打动他的心了。您可以派先遣部队,预备5万人的粮饷,并在四周山间上增设大量军队的旗号,虚张声势,作为疑兵。然后再派郦食其多带珍宝财物去劝诱秦将,事情就可能成功了。[20] ”刘邦依计而行,峣关守将果然献关投降,并表示愿意和刘邦联合进攻咸阳。[21] 刘邦大喜,张良却认为不可。他冷静地分析道:“这只不过是峣关的守将想叛秦,他部下的士卒未必服从。如果士卒不从,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乘秦兵懈怠之机消灭他们。”于是,刘邦率兵向峣关突然发起攻击,结果秦军大败,弃关退守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22] 刘邦乘胜追击,引兵绕过峣关,穿越蒉山,大败秦军于蓝田。[22] 然后,大军继续西进,于公元前207年十月(秦以十月为岁首汉初未改)抵达霸上(今西安市东25里)。

这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23] 仅仅做了46天秦王的子婴眼见义军兵临城下,大势已去,只好以绳系颈,乘素车白马,捧着御玺符节,开城出降。[24-25] 至此,雄霸四方、威振海内的大秦帝国灭亡了。

刘邦从奉楚怀王之命西进,到进人关中,迫使子婴投降,历时仅一年,由于他采纳了张良的计谋,保证了军事上的顺利进展,从而赢得了时间,终于比项羽抢先一步进入关中。

斗智鸿门

张良辞朝

刘邦大军进入咸阳,看到那豪华的宫殿、美貌的宫女和珍宝异藏,使许多人忘乎所以,以为可以尽享天下。连刘邦也情不自禁,想留居宫中,安享富贵。武将樊哙冒死犯颜强谏,直斥刘邦“要做富家翁”。然而,刘邦根本不予理睬。[26] 部下的一些贤达志士对此心急如焚。在这关键时刻,张良向刘邦分析利害,劝道:“秦王多做不义的事,所以您才能推翻他而进入咸阳。既然您已经为天下人铲除了祸害,就应该布衣素食,以示节俭。208年大军刚入秦地,您就沉溺在享乐中,这就是所谓助桀为虐了。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愿沛公听从樊哙等人的话。[27] ”张良语气平和,但软中有硬,尤其是话中对古今成败的揭示以及“无道秦”、“助桀为虐”等苛刻字眼,隐隐地刺疼了刘邦近乎沉醉的心。这种紧打慢唱的手法,果然奏效。刘邦愉快地接受了这卓有远见的规劫,下令封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霸上整治军队[28] ,以待项羽等路起义军。在此期间,刘邦还采纳张良建议,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29] ”并通告四方:“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安诸如故。凡吾所以来,非有所侵暴,勿恐。”另外,还派人与秦吏一起巡行各地,晓谕此意。结果,博得了秦民的一致拥戴,争先恐后用牛羊酒食慰劳军士。刘邦见状,又命令军士不要接受,传出话去:“军中粮食充足,不要劳民破费了。”秦地百姓听罢此言,越发高兴,惟恐刘邦不为秦地之王。[30]

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采取的这一系列安民措施,争得了民心,为他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前206年(汉高祖元年)二月,项羽率诸侯兵抵达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刘邦命令守军紧闭关门,阻止诸侯兵进关。[31] 项羽得知刘邦已攻下咸阳,十分恼怒,正赶上刘邦部下曹无伤密告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项羽立即命令英布督军强攻。同年十二月,项羽大军攻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涧东北),要与刘邦决一死战。[32]

汉高祖刘邦

幸亏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曾有旧交。在项羽大军决定进攻刘邦的前夜,项伯悄悄骑马来到刘邦军中私见张良,把消息告诉了张良,并邀他一同潜逃。张良说:“我奉韩王之命,送沛公入关,而今沛公身处危难之中,我悄悄逃走,是不合道义的。我必须去向他辞行再走。”随即,张良来到刘邦的营帐中,把项伯所说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邦。[33] 刘邦大惊失色,忙问张良:“这可怎么办?”张良没有直接回答,反问刘邦:“您估计我们的军队能抵挡住项羽的进攻吗?”刘邦有气无力地说:“确实不能。可是事已至此,又怎么办呢?”张良一想,当务之急是打消项羽对刘邦的疑虑,使他放弃进攻刘邦的计划。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项伯是个关键人物。审时度势,张良给刘邦出了个釜底抽薪的主意:“请您去告诉项伯,说您不敢背叛项王。”刘邦问:“项伯和你,谁的年龄大?”张良说:“项伯长我几岁。”于是,刘邦对张良说:“你替我把项伯请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再三邀请项伯入帐见刘邦。项伯进帐后,刘邦亲自为项伯斟酒祝寿,并结为了儿女亲家。当项伯酒酣耳热之时,刘邦委屈地说:“我入关以后,秋毫无犯,吏民都造册入籍,府库财产严加封存,专门等待项将军来接收。之所以派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宁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并防备有非常的变故发生。我守在这里,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请您千万向项将军转达我的心意,我决不敢背弃将军的大德。”[34-35] 一席话,说得项伯信以为真,便交代刘邦:“明天一定要早一点亲自来向项羽谢罪。”项伯连夜驰回鸿门,把刘邦的话都转告给了项羽,并百般疏通,使原已剑拔弩张的局势有所缓解。

刘邦明知此去如虎口做客,危机四伏,但又不能不去,真是前后为难。张良知己知彼,精辟地向刘邦分析了项羽其人,决心深入虎穴,谨慎而灵活地保护刘邦的安全。

第二天,刘邦仅带着张良、樊哙和百余名从骑来到楚营。刘邦一见项羽,忙上前说道:“臣与将军合力攻秦,将军战河北,我战河南。不料我侥幸先入关破秦,得以在此复见将军。今有小人进谗,致使将军与我结怨。”[36] 项羽见刘邦只带百余从骑前来赴宴,而且一副谦恭委屈的样子,不禁动了“妇人之仁”,脱口说道:“这都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告诉我的。说你要在关中称王,令子婴为相。不然,我何至于如此。”[37] 刘邦先入为主,努力从精神上压倒对方,项羽自知刘邦依楚王约,先行入关并无非份之处,自己对刘邦如此这般倒有违约之嫌,顿觉有些理屈词穷。

宴请刘邦赴鸿门宴的项羽

项羽款留刘邦会饮。席间,项羽的谋臣范增屡次举目示意项羽,又再三举起所佩玉块,暗示他速下决断,杀死刘邦。项羽犹豫不决,默然不应。[38] 范增只好又从帐外召来勇士项庄,授意他舞剑助兴,伺机杀掉刘邦。项伯看出破绽,拔剑对舞,时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刘邦。[39] 张良一看情况不妙,赶快起身出帐去找樊哙,命其速去护驾。樊哙二话没说,持剑拥盾闯入军门,直奔帐下,两眼怒视项羽,头发上指,大有万夫不挡之勇。[40] 项羽不禁骇然,忙问:“这是什么人?”张良答道:“是沛公的随从卫士樊哙。”项羽说:“一条好汉,赏给他酒!”左右的侍从捧上一大杯酒,樊哙站着一饮而尽。再劝再饮,并借题发挥地数落项羽道:“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接着,便厉声陈述刘邦的劳苦功高和忠义,指斥项羽疑心太重。项羽一时竟被他慷慨激昂的言辞所震慑,无言以对,只是招呼樊哙说:“坐!”樊哙乘势坐在张良身边。过了一会儿,刘邦见情势已渐好转,便借口入厕,招呼樊哙出帐,张良随之而出。三人商量对策,决定由樊哙保护刘邦赶快脱身,张良留下来应付局面。[41-42]

张良在这次生死攸关的斗争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帮助刘邦安全脱离虎口,又使项羽内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祸根。

暗度陈仓

不久,项羽恃强凌弱,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统辖梁、楚九郡,[43] 他“计功割地”,分封了18位诸侯王。并违背楚怀王“谁先攻入关中,谁就做关中王”的约定,把刘邦分封到偏僻荒凉的巴蜀,称为汉王。[44] 而把实际的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封给了秦的三个降将,[43] 用以遏制刘邦北上。刘邦心中十分怨恨,想率兵攻击项羽,后经萧何、张良一再劝阻,这才决定暂且隐忍不发。

天下分封已定,张良打算离开刘邦回韩国再事韩王成。刘邦赐金百镒,珠二斗。而张良把金珠悉数转赠给项伯,使他再为汉王请求加封汉中地区。项伯见利忘义,立即前去说服项羽。这样,刘邦建都南郑(今陕西南郑县东北),占据了秦岭以南巴、蜀、汉中三郡之地。[45]

同年七月,张良送刘邦到褒中(今陕西褒城)。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46-47] 这样,就可以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了。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48] 略定三秦,刘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便可以与项羽逐鹿天下了。一个“明烧”,一个“暗渡”,张、韩携手,珠联璧合,成为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项羽闻知刘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决定率兵反击。[49] 张良早已料到这一点,于是寄书蒙蔽项羽,声称:“汉王名不符实,欲得关中;如约既止,不敢再东进。[50] ”同时,张良还把齐王田荣谋叛之事转告项羽,说是“齐国欲与赵联兵灭楚,大敌当前,灭顶之灾,不可不防啊。”意在将楚军注意力引向东部。项羽果然中计,竟然无意西顾,转而北击三齐诸地的毫无生气的腐朽力量。[49] 张良的信从侧面加强了“明烧栈道”的效果,把项羽的注意力引向东方,从而放松了对关中的防范,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不久,项羽于彭城杀死了韩王成,使张良相韩的幻梦彻底破灭。[51] 同年冬,张良逃出彭城,躲过楚军的追查,终于回到刘邦的身边,受封为成信侯,[52] 此后便朝夕相随汉王左右,成为画策之臣。明代李贽曾评论此事说:项羽此举,“为汉驱一好军师。”的确,项羽杀韩王成客观上帮了刘邦的大忙。

下邑奇谋

张良拜师图[53]

前205年(汉高祖二年)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卬五个诸侯,得兵56万。同年四月,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直捣楚都彭城。[54-55] 攻占彭城后,刘邦被这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没有采取恰当的政治、经济措施,安抚此地,赢得人心,反而恶习复发,得意忘形之余大肆收集财宝、美女,整日置酒宴会,结果给项羽回军解救赢得了时机。项羽闻知彭城失陷,立即亲率。3万精兵,从小路火速赶回,急救彭城。刘邦数十万乌合之师难以协调指挥,连粮饷都筹备不齐,所以一经接战,便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至此,许多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丢下老父、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筹数十骑狼狈出逃,军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势复又逆转。

刘邦狼狈逃至下邑,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他沮丧地对群臣说:“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看谁行?”在此兵败危亡之际,又是张良匠心独运,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他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与项羽有隙;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颇为怨恨,多次派使者责之以罪;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为此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当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56]

刘邦听罢,认为这确是一个以弱制强的妙计,于是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56]

“下邑之谋”虽然不是全面的战略计划,但它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事实证明了张良“下邑之谋”的深谋远虑,最后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支军事力量。

前204年(汉高祖三年)冬,楚军兵围汉王于荥阳,双方久战不决。楚军竭力截断汉军的粮食补给和军援通道。汉军粮草匮乏,渐渐难撑危机。汉王刘邦大为焦急,询问群臣有何良策。谋士郦食其献计道:“昔日商汤伐夏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秦王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之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楚人只得敛衽而朝。”这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夸夸其谈,当时刘邦并没有看到它的危害性,反而拍手称赞,速命人刻制印玺,使郦食其巡行各地分封。

在这关键时候,张良外出归来,拜见刘邦。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实行分封的主张说与张良听,并问此计得失如何。张良听罢,大吃一惊,忙问:“这是谁给陛下出的计策?”他沉痛地摇摇头接着说:“照此做法,陛下的大事就要坏了。”刘邦顿时惊慌失色道:“为什么?”张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他说:“第一,往昔商汤、周武王伐夏桀殷纣后封其后代,是基于完全可以控制、必要时还可以致其于死地的考虑,然而如今陛下能控制项羽并于必要时致其死地吗?

第二,昔日周武王克殷后,杀了商纣王得到了他的头颅,如今陛下能得到项羽的头颅吗?

第三,表商容之闾(巷门),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是意在奖掖鞭策本朝臣民。现今汉王所需的是旌忠尊贤的时候吗?

第四,武王散钱发粟是用敌国之积蓄,现汉王军需无着,哪里还有能力救济饥贫呢?

第五,把兵车改为乘车,倒置兵器以示不用,今陛下鏖战正急,怎能效法呢?

第六,过去,马放南山阳坡,牛息桃林荫下,是因为天下已转入升平年代。现今激战不休,怎能偃武修文呢?

第七,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后人,则将士谋臣各归其主,无人随刘邦争夺天下。

第八,楚军强大,六国软弱必然屈服,怎么能向陛下称臣呢?”

张良的分析,真是字字珠玑,精妙至极,且切中要害。他看到古今时移势异,因而得出绝不能照抄照搬“古圣先贤”之法的结论。尤其重要的是,张良认为封土赐爵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奖掖手段,赏赐给战争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励天下将士追随汉王,使分封成为一种维系将士之心的重要措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还靠什么激励将士从而取得胜利呢?张良鞭辟入里的分析,较之昔日请立韩王,处心积虑地“复韩”的思想认识,显然是一个飞跃,而且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页。难怪1700年之后,还被明人李贽情不自禁地赞叹为“快论”。

张良借箸谏阻分封,使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辍食吐哺,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然后,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为尔后汉王朝的统一减少了不少麻烦和阻力。不能不承认,张良是一位洞察秋毫的谋略家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

虚抚韩彭

当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时候,韩信却在北路战线上顺利进军,势如破竹。他先是平定了魏、代、赵、燕等地,接着又占据了齐国的故地,欲自立为齐王,使人禀告刘邦求封说:“齐人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边又与楚相邻,如果不设王,就难以镇抚齐地。望能允许我为假(代理)齐王。”

刘邦一听,不由得怒气上冲,当着使者的面,破口大骂道:“我久困于此,朝夕望他前来助我,想不到他竟要自立为王!”当时,陈平正坐在刘邦的旁边,陈平与张良清醒地认识到,韩信的向背对楚汉战争的胜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况且,韩信远在齐地自立为王,刘邦鞭长莫及,根本无力阻止。于是,陈平连忙在案下轻轻踩了他一脚,刘邦亦精明,反应亦快,立即感悟先前失言,于是改口骂道:“大丈夫既定诸侯,就要做个真王,何必要做假王!”刘邦本来就爱骂人,有此一骂本不足为奇,况且先后衔接自然,天衣无缝,竟然没露出什么破绽。

当年二月,刘邦派张良拿着印绶去齐地封韩信为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击楚。授印齐王,虽然是刘邦对韩信的暂时妥协,但这个顺水人情和权宜之计,居然笼住了韩信,成功地解决了汉内部的权位矛盾,赢得了楚汉天平上关键的一个筹码。对此,东汉苟悦曾有一句极为中肯的评价,他说:“取非其有(指齐地本非刘邦所有)以予于人,行虚惠、而获实福。”稳住韩信以后,楚汉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前203年(汉高祖四年),汉对楚已逐渐形成合围之势:韩信据齐地不断袭击楚军,彭越又屡次从梁地出兵,断绝楚军的粮道。楚军兵疲粮竭,项羽无奈,终于送回了被扣押的刘邦的父亲与妻子儿女,与刘邦讲和。双方商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立约解甲归国,各不相犯。项羽如约拔营东归,向彭城而去。刘邦也欲引兵西归汉中。在这重大的转折之际,张良以一个政治谋略家的深邃眼光,看出了项羽腹背受敌、捉襟见肘的处境,便与陈平同谏汉王道:“如今汉据天下三分有二,此时正是灭楚的有利时机,宜猛追穷寇,毕其功于此举。否则放楚东归,如放虎归山,必将遗患无穷。”刘邦采纳的张良的意见,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项羽。

张良半身像

刘邦率大军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却迟迟没有等来韩信、彭越所率的援兵,结果惨遭失败。刘邦躲在固陵的壁垒中,不胜焦躁,便问身边的张良:“他们为什么没有如期前来?”此时,张良对韩、彭的心思早已了然于心,对应之策已思谋成熟,见刘邦询问,忙答道:“楚兵既将灭亡,韩信、彭越虽已受封为王,却没有确定的疆界。二人此次不来赴约,原因正在于此。陛下若能与之共分天下,当可立招二将。否则最终成败,尚不可知。”刘邦一心要解燃眉之急,便依张良计,把陈地以东至沿海的地盘划封齐王韩信;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盘划封给梁王彭越。两个月后,韩、彭果然派兵来援。

汉军各路兵马陆续会集垓下(今安徽灵璧县沱河北岸)。韩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计兵围项羽于垓下,继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了敌兵士气,[57] 终于打败项羽,迫其别姬、自刎。至此,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彻底胜利而告终结。

前202年(汉高祖五年)二月,刘邦正式即帝位,史称汉高祖。同年五月,汉高祖在洛阳南宫举行庆功大典,大宴群臣。席间,觥筹交错,君臣共饮。刘邦显得特别高兴,当论及楚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时,刘邦道出其中的关键在于并用三杰(即萧何、张良、韩信)。他语中盛赞张良道:“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58]

劝都关中

国基初奠,天下始定,定都何处,这无疑对新兴的西汉王朝的巩固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起初,刘邦本想长期定都洛阳,群臣也多持此见。[59] 一天,齐人娄敬求见刘邦,陈说关中的地势险要,劝刘邦定都关中。刘邦一时拿不定主意,而这时那些主张建都洛阳的大臣们却纷纷陈说建都洛阳的好处。这些人多是六国旧人,眷恋故旧,乐土重迁,劝道:“东都洛阳,绵延几百年。东有成皋,西有肴函渑池,背靠黄河,前临伊、雒二水,地理形势坚固易守。[59] ”独有张良支持娄敬的主张。他说:“洛阳虽有这些天然的险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田地贫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敌,非用武治国之都;关中则左有肴函之险(即肴山与函谷关的合称,相当于今陕西潼关以东至河南新安县地),右有陇蜀丛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饶农产,北有可牧放牛马的大草原。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险要可以固守,又可向东方控制诸侯。诸侯安定,则黄河、渭水可以开通漕运,运输天下的粮食,供给京师所需。如果诸侯有变,就可顺流东下以运送粮草,足以维持出征队伍的补给。这正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啊!还是娄敬的主张正确。”[60] 张良的分析全面而深刻,加之素负重望,又深得刘邦信赖,因而汉高祖当即决定定都关中。汉五年八月,刘邦正式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六年正月,刘邦大封包括张良在内的20多位功臣,其余未被受封的人则议论纷纷,争功不休。

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从阁道上看见诸将三三五五地坐在沙土上窃窃私语,就询问张良他们在谈论什么事。[61] 张良故意危言耸听地说:“他们在商议谋反!”刘邦大吃一惊,忙问:“天下初定,他们何故又要谋反?”张良答道:“您起自布衣百姓,是利用这些人才争得了天下。现在您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您平时喜爱的人,而诛杀的都是平时您所仇怨的人。现在朝中正在统计战功。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天下的土地毕竟有限。这些人怕您不能封赏他们,又怕您追究他们平常的过失,最后会被杀,因此聚在一起商量造反!”刘邦忙问:“那该怎么办?”张良问道;“您平时最恨的,且为群臣共知的人是谁?”刘邦答道:“那就是雍齿了。”张良说:“那您赶紧先封赏雍齿。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了,自然就会安心了。”于是,刘邦摆设酒席,欢宴群臣,并当场封雍齿为什方侯,还催促丞相、御史们赶快定功行封。群臣见状,皆大欢喜,纷纷议论道:“像雍齿那样的人都能封侯,我们就更不用忧虑了。”[62] 张良此举,不仅纠正了刘邦任人唯亲,循私行赏的弊端,而且轻而易举地缓和了矛盾,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动乱。他这种安一仇而坚众心的权术,也常常为后世政客们如法炮制。

  新包青天之七侠五义

  新包青天之七侠五义传媒公司电视海报包青天之七侠五义是根据石玉昆的经典武侠推理侦探小说七侠五义(又名三侠五义)衍伸的系列产品。最著名的是由金超群、范鸿轩、何家劲主演的1993年电视剧包青天系列,1994年又投资拍摄了七侠五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再聚,2009年改编拍摄的包青天系列电视剧金三角重聚弥补当年七侠五义未能合作的遗憾,加上两岸三地的当红实力派演员加盟出演单元要角,成为今年炙手可热的焦点话题。

  本剧以清代章回小说《七侠五义》为蓝本,传统戏曲与民间传说为参考,叙述北宋清官包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传奇故事。

  仁宗皇帝在位期间包拯升任开封府府尹执掌京畿,包拯刚直耿介铁面无私明察秋毫断案如神,百姓爱戴敬仰之余尊称为“包青天”。

  落第秀才公孙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为报包拯知遇之恩追随在侧为之出谋划策。江湖义士南侠展昭有感于包拯为官清正爱民如子,舍却江湖生涯投效朝廷志在襄助包拯。得此一文一武两员大将包拯屡破奇案屡建奇功。

  北侠欧阳春、小侠艾虎、丁氏三侠、黑妖狐智化与陷空岛五鼠本皆是令江湖宵小闻名丧胆的英雄豪杰,在展昭号召之下纷纷前来各效其力,当包拯揭贪去弊惩奸除恶之时,七侠五义的侠风义行也随之传颂于民间。

  包青天 包拯 金超群(兼编剧)饰

  包拯(公 元999-公元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在开封时,开官府正门,使讼者得以直至堂前自诉曲直,杜绝奸吏。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则把他当作清官的化身——包青天。在民间信仰中,包公是阴间的审判官之一。

  南侠展昭 何家劲饰展昭

  展昭,字熊飞,常州武进人也。少年行侠,仗剑四方,好不平事,百里传名。时人因其久居江南,尊为“南侠”。及长,遇包孝肃于危难,数活其命。希仁感其人,爱其才,乃引见天子。昭遂入仕,得“御猫”之号。彼虽在庙堂,心存江湖,旷达如初。数年间,收五鼠,定君山,平襄阳,殚精竭智,无往不胜。后世曰:“其人雍容,大将之风。”其卒年未知,娶妻丁氏。全名丁月华。北宋年间是否真有过展昭其人,已无详文正史可考,今人仅能从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中得到一些碎片。只知道传说中,这是一位出身江湖,最后却选择了站在青天背后持剑卫道的侠士。

  公孙策 范鸿轩饰公孙策

  包拯身边的师爷文案,却愿以布衣身份伴随左右。因科举考官受贿,自己的考卷被篡改为他人所替,奋而发誓今世永不再考。后经了空推荐与包拯结识,从此伴随左右,对包拯来说亦师亦友。

  锦毛鼠 陈浩民饰锦毛鼠白玉堂

  字:泽琰,号:锦毛鼠,五鼠即五义之一。因为展昭的一个“御猫”称号而大闹东京,轰动江湖:寄柬留刀,忠烈题诗郭安丧命,盗三宝,机缘巧合下与其他四鼠入朝拜官 后来在镇压襄阳王的斗争中陷入铜网阵而死。性格高傲,年少华美,侠肝义胆,行事亦正亦邪。《七侠五义》中"五义"之一。

  小侠艾虎 王莎莎饰

  小侠艾虎是《小五义》中的人物,与徐良、白芸生、卢珍、韩天锦结义,排名第5,上承前辈五鼠,称小五义。是北侠欧阳春的义子,黑妖狐智化的徒弟。绰号小侠。武器是欧阳春赠送的“归灵七宝刀”。同时。艾虎也是七侠中的第七侠:小侠。女儿之身又名艾玉荷,以赏金猎人为职业,为报杀父之仇专门接收死活不拘的案子。与开封府展昭结识后在包大人的帮助下得报世仇,而后有意留在开封府帮忙,但由于少不更事江湖习气浓厚终不得所愿,仍以赏金猎人身份出入帮忙。

  北侠欧阳春 江宏恩饰北侠欧阳春

  号北侠,绰号紫髯伯,使归灵宝刀,俗名七宝刀,与南侠展昭,东方侠黑妖狐智化,双侠丁兆兰、丁兆惠,小诸葛沈仲元(评书中为陕西侠柳青),小侠艾虎,陷空岛五鼠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并称七侠五义。武功是这些人中最高的,会点穴,善使刀,平定襄阳王后在大相国寺出家,把七宝刀送给义子小侠艾虎。赦封保宋罗汉,并改使日月方便连环铲。师父陈传、欧阳中会、欧阳普中,徒弟冯渊、艾虎。与展昭齐名的北侠欧阳春,武功绝顶高明,与展昭平手,个性温和绝对可排的上是新新好男的行列,举凡家事他都可以一手包办,重情重义,做事手段圆滑、一诺千金,但不善於言词却是致命伤,所以黑狐狸精最喜欢拿这点来诓他,每当欧阳春急的抓耳搔腮,智化就会特别高兴。曾经耍过白玉堂一回,但白五爷却恼羞成怒差点上吊自尽,欧阳春一看情况不对连忙救他,还因此自责不已,从此他做事更小心了。个性敦厚,心中有个小秘密就是他特别喜欢可爱的东西与小孩子,当他看见艾虎的一瞬间,心里直想著『怎麼会有这麼可爱的小孩子?以后我看不到该怎麼办啊!』而艾虎身为智化的徒弟,察言观色的技能自然高强,他见欧阳春对他相当有好感,马上伏身下跪,磕了头,嘴里改称『义父』,手脚快的很。总之、北侠大人大概一辈子都得被这对师徒给吃的死死的了。他虽身为七侠之首,但对女性却兴趣缺缺,一辈子没开过荤,超级处男一个,据说退休以后的第一志愿是出家当和尚。

  丁氏三侠之女侠丁月华 金铭饰丁月华

  原著中展昭的妻子。展昭和丁月华因为比武而走到了一起,互赠宝剑,结为连理。那段“比剑联姻”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湛卢剑原有的主人,后赠予展昭使巨阙剑。

  第1集

  宋朝真宗无后,玉皇大帝命紫微星下凡延续赵氏国祚,并派文武曲星跟随相助,岂料太白星君误将两位星君躯壳掉换,以致原本俊美的文曲星投生成为黑面包公,为免将来包拯杀戮之气太重,太上老君唯有替他打开天眼,令他日能审阳、夜能断阴。 包拯新官上任途中,见展昭替天行道力毙崂山双煞,斥其不该动用私刑,展昭反讽为官者天下乌鸦一般黑,随即扬长而去。 包拯来到定远县就任,立刻严惩恶吏土绅,并下令设置鸣冤鼓,展昭试探之下才知包拯确实为官清廉、不惧权贵,包拯也才发现南侠展昭侠肝义胆,两人惺惺相惜。 包拯就任定远县三年,施政清明、刑颂日减,就在即将高升端州知州之际,县中有一独居老汉张别古购得一只乌盆竟口吐人言要求代为击鼓鸣寃。

  第2集

  张老汉被乌盆冤魂逼迫,前去求包拯为其申冤,岂料第一次到了公堂上,乌盆中的冤魂因县衙府的门神拦阻未能进府,包大人写放行纸条方才入内,第二次到了公堂,包拯询问乌盆有何冤屈,乌盆却不开口,只因无衣物遮体,张老汉买来纸扎的衣服,在盆中烧尽。第三次见包拯时,包拯喝退旁人,与乌盆单面对话,问得那冤魂原本是濠州人,叫刘世昌,因赵大夫妻贪图钱财,所以谋财害命,并加他的骨灰混入制作乌盆的材料中,制成乌盆售卖用来毁尸灭迹。包拯以他非凡的智慧、确凿罪证与攻心之策令赵大夫妻哑口无言、坦承罪行终为枉死者讨回公道。 包拯毋枉毋纵的德政,令定远县百姓感念在心,在他卸任之日夹道相送,口称青天,场面令人动容。 包拯秉其刚毅正直不畏强权的个性,引来公孙策布衣襄助,以及王朝、马汉等人的主动追随,更一路高升至龙图阁大学士,执掌开封府。这日包拯接到一迭陈州灾民陈情诉状,直指赈粮赈银遭人侵吞,贪赃之人正是当朝权贵太师之子、宠妃之兄赈灾钦差安乐侯庞昱!包拯知其恶行,虽极不耻,但却又无权干涉,只得祝祷上苍护佑陈州灾民。

  第3集

  庞昱苛扣赈粮侵吞赈银,陈州通判林丰忍无可忍欲上报朝廷,反被庞昱嫁祸打入大牢。即将退休之牢头田忠见林丰为官清正,甘冒奇险上京向王丞相通风报信。皇上查知后,下令包拯即日至陈州查赈。庞太师担心包拯刚正不阿,将对其子庞昱不利,要求女儿庞妃向皇上进言改派他人前往陈州却已不及。庞太师唯有传信提醒庞昱,岂料庞昱有恃无恐,竟令知州蒋完将林丰立即处斩,杀人灭口,以绝后患。蒋完不敢违抗只得遵命照办,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展昭带着田忠赶到刼了法场将林丰暗藏于破庙之中,展昭要田忠将林丰带离陈州以保性命,田忠却言待包拯前来陈州之时自可令庞昱伏法,展昭不禁对包拯益加肯定。

  第4集

  公孙策献计要包拯向仁宗求得“御札三道”,并按此谐音做成龙、虎、狗“御铡三刀”,上斩仗势欺人的权贵奸臣,下除鱼肉乡民的恶霸,仁宗在王丞相建言下恩准赐刀并下旨特准先斩后奏之权,包拯一行当即出京,包拯抵达陈州查赈,展昭来见告知林丰之事,包拯见展昭多次拔刀相助,感佩之余更有意纳为旗下。展昭不愿被江湖人说他沦为官府鹰爪而婉拒,公孙策向展昭说之以理、动之以情,展昭表示将看包拯如何处置庞昱后再做决定。 庞昱为管家庞安与木道人共同设计诱骗,吸食五石散成瘾,并将所有赈银花费殆尽,包拯查出端倪,庞昱遂加害包拯。 第5集

  庞昱派护卫项福行刺包拯,幸展昭出手相救,包拯亦已搜齐证据,策反蒋完指证庞昱,并逮捕至公堂问罪。此时庞太师一方面命女儿庞妃向皇上请旨不准包拯杀子,一方面则加急赶到陈州欲加制止。谁知包拯以未见圣旨,执意将仗势欺人的庞昱送上龙头铡用刑,庞太师为此与包拯势不两立!包拯令林丰官复原职并立即开仓赈灾,林丰及百姓称谢不已,展昭赞服之余,决意退出江湖,襄助包拯为民除害。 庞太师回京后立刻带女儿庞妃向仁宗大进谗言,表示包拯抗旨专权,仁宗震怒之余,竟将包拯革职下狱。

  第6集

  展昭闻讯赶赴开封夜闯禁宫力谏仁宗,仁宗憣然悔悟将包拯官复原职,封展昭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交开封府任用并加封御猫,谁知御猫二字却犯了陷空岛五鼠大忌,锦毛鼠白玉堂本就心高气傲岂肯善罢甘休?单人独骑直趋开封府欲找展昭分出高下。展昭不为虚名而战令白玉堂更加不满,竟将包拯官印盗走强逼展昭前往陷空岛决一死战。展昭无奈赴会终因技高一筹将白玉堂击败,白玉堂奉还官印后无颜留在陷空岛而远走江湖。

(公元前208年)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刘邦取道颍川、南阳,打算从武关进入关中。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颍川。韩王和张良便与刘邦会合了。刘邦请韩王留守阳翟(韩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让张良随军南下。九月,军队抵达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南阳郡守奇退入宛城(河南南阳)固守。刘邦灭秦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认为不妥,劝道:“您虽然急于进关,但这一路上秦兵还很多,而且都扼据着险要的地势。现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那时,强秦在前,追兵在后,就很危险了。”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更换旗帜,率兵乘夜间抄小路悄悄返回。拂晓时分,刘邦的军队已把宛城重重围住。接着,刘邦又采纳了陈恢的意见,以攻心之术,招抚南阳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解除了刘邦西进的后顾之忧,刘邦兵威大振,南阳郡的其它城池见太守已降,纷纷起而效之,望风而降。同年十二月,刘邦率军抵达蛲关(今陕西兰阳东南)。蛲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难攻,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咽喉要塞,也是拱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关隘,秦有重兵扼守此地。刘邦赶到关前,想要亲率所部两万余众,强行攻取。张良劝谏道:“目前秦守关的兵力还很强大,不可轻举妄动。”刘邦惟恐项羽大军先入关中,因而心急如焚,忙向张良问计。张良向刘邦献了一个智取的妙计。他说:“我听说蛲关的守将是个屠夫的儿子,这种市侩小人,只要用点财币就可以打动他的心了。您可以派先遣部队,预备5万人的粮饷,并在四周山间上增设大量军队的旗号,虚张声势,作为疑兵。然后再派郦食其多带珍宝财物去劝诱秦将,事情就可能成功了。”刘邦依计而行,蛲关守将果然献关投降,并表示愿意和刘邦联合进攻咸阳。刘邦大喜,张良却认为不可。他冷静地分析道:“这只不过是蛲关的守将想叛秦,他部下的士卒未必服从。如果士卒不从,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乘秦兵懈怠之机消灭他们。”于是,刘邦率兵向蛲关突然发起攻击,结果秦军大败,弃关退守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西)。刘邦乘胜追击,引兵绕过蛲关,穿越蒉山,大败秦军于蓝田。然后,大军继续西进,于公元前206年元月抵达霸上(今西安市东25里)。这时,秦二世已被赵高杀死,仅仅做了46天秦王的子婴眼见义军兵临城下,大势已去,只好似绳系颈,乘素车白马,捧着御玺符节,开城出降。至此,雄霸四方、威振海内的大秦帝国灭亡了。刘邦从奉楚怀王之命西进,到进人关中,迫使子婴投降,历时仅一年,由于他采纳了张良的计谋,保证了军事上的顺利进展,从而赢得了时间,终于比项羽抢先一步进入关中。刘邦大军进入咸阳,看到那豪华的宫殿、美貌的宫女和大量的珍宝异物,使许多人忘乎所以,昏昏然,以为可以尽享天下了。连刘邦也情不自禁,被秦宫里的一切倾倒,想留居宫中,安享富贵。武将樊哙冒死犯颜强谏,直斥刘邦“要做富家翁”。然而,刘邦根本不予理睬。部下的一些贤达志士对此心急如焚。在这关键时刻,张良向刘邦分析利害,劝道:“秦王多做不义的事,所以您才能推翻他而进入咸阳。既然您已经为天下人铲除了祸害,就应该布衣素食,以示节俭。现在大军刚人秦地,您就沉溺在享乐中,这就是所谓助纣为虐了。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愿沛公听从樊哙等人的话。”张良语气平和,但软中有硬,尤其是话中对古今成败的揭示以及“无道秦”、“助桀为虐”等苛刻字眼,隐隐地刺疼了刘邦近乎沉醉的心。这种紧打慢唱的手法,果然奏效。刘邦愉快地接受了这卓有远见的规劫,下令封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霸上整治军队,以待项羽等路起义军。在此期间,刘邦还采纳张良建议,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通告四方:“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安诸如故。凡吾所以来,非有所侵暴,勿恐。”另外,还派人与秦吏一起巡行各地,晓谕此意。结果,博得了秦民的一致拥戴,争先恐后用牛羊酒食慰劳军士。刘邦见状,又命令军士不要接受,传出话去:“军中粮食充足,不要劳民破费了。”秦地百姓听罢此言,越发高兴,惟恐刘邦不为秦地之王。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采取的这一系列安民措施,争得了民心,为他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率诸侯兵抵达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刘邦命令守军紧闭关门,阻止诸侯兵进关。项羽得知刘邦已攻下咸阳,十分恼怒,正赶上刘邦部下曹无伤密告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项羽立即命令英布督军强攻。同年十二月,项羽大军攻破函谷关,进驻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涧东北),要与刘邦决一死战。 幸亏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曾有旧交。在项羽大军决定进攻刘邦的前夜,项伯悄悄骑马来到刘邦军中私见张良,把消息告诉了张良,并邀他一同潜逃。张良说:“我奉韩王之命,送沛公人关,而今沛公身处危难之中,我悄悄逃走,是不合道义的。我必须去向他辞行再走。”随即,张良来到刘邦的营帐中,把项伯所说的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失色,忙问张良:“这可怎么办?”张良没有直接回答,反问刘邦:“您估计我们的军队能抵挡住项羽的进攻吗?”刘邦有气无力地说:“确实不能。可是事已至此,又怎么办呢?”张良一想,当务之急是打消项羽对刘邦的疑虑,使他放弃进攻刘邦的计划。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项伯是个关键人物。审时度势,张良给刘邦出了个釜底抽薪的主意:“请您去告诉项伯,说您不敢背叛项王。”刘邦问:“项伯和你,谁的年龄大?”张良说:“项伯长我几岁。”于是,刘邦对张良说:“你替我把项伯请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再三邀请项伯入帐见刘邦。项伯进帐后,刘邦亲自为项伯斟酒祝寿,并结为了儿女亲家。当项伯酒酣耳热之时,刘邦委屈地说:“我人关以后,秋毫无犯,吏民都造册入籍,府库财产严加封存,专门等待项将军来接收。之所以派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宁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并防备有非常的变故发生。我守在这里,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请您千万向项将军转达我的心意,我决不敢背弃将军的大德。”一席话,说得项伯信以为真,便交代刘邦:“明天一定要早一点亲自来向项羽谢罪。”项伯连夜驰回鸿门,把刘邦的话都转告给了项羽,并百般疏通,使原已剑拔弩张的局势有所缓解。第二天,刘邦仅带着张良、樊哙和百余名从骑来到楚营。刘邦一见项羽,忙上前说道:“臣与将军合力攻秦,将军战河北,我战河南。不料我侥幸先入关破秦,得以在此复见将军。今有小人进谗,致使将军与我结怨。”项羽见刘邦只带百余从骑前来赴宴,而且一副谦恭委屈的样子,不禁动了“妇人之仁”,脱口说道:“这都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告诉我的。说你要在关中称王,令子婴为相。不然,我何至于如此。”刘邦先入为主,努力从精神上压倒对方,项羽自知刘邦依楚王约,先行入关并无非份之处,自己对刘邦如此这般倒有违约之嫌,顿觉有些理屈词穷。项羽款留刘邦会饮。席间,项羽的谋臣范增屡次举目示意项羽,又再三举起所佩玉块,暗示他速下决断,杀死刘邦。项羽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只好又从帐外召来勇士项庄,授意他舞剑助兴,伺机杀掉刘邦。项伯看出破绽,拔剑对舞,时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刘邦。张良一看情况不妙,赶快起身出帐去找樊哙,命其速去护驾。樊哙二话没说,持剑拥盾闯入军门,直奔帐下,两眼怒视项羽,头发上指,大有万夫不挡之勇。项羽不禁骇然,忙问:“这是什么人?”张良答道:“是沛公的随从卫士樊哙。”项羽说:“一条好汉,赏给他酒!”左右的侍从捧上一大杯酒,樊哙站着一饮而尽。再劝再饮,并借题发挥地数落项羽道:“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接着,便厉声陈述刘邦的劳苦功高和忠义,指斥项羽疑心太重。项羽一时竟被他慷慨激昂的言辞所震慑,无言以对,只是招呼樊哙说:“坐!”樊哙乘势坐在张良身边。过了一会儿,刘邦见情势已渐好转,便借口人厕,招呼樊哙出帐,张良随之而出。三人商量对策,决定由樊哙保护刘邦赶快脱身,张良留下来应付局面。而身在虎穴的张良沉着冷静地与项羽等周旋。此刻他估计刘邦已回到军中,便进帐辞谢道:“沛公不胜酒力,醉不能辞,谨使张良奉上白璧一双,敬献大王足下;另备玉斗一双,敬献范将军足下。”项羽无奈,只好收下白璧,不了了之。范增气得把玉斗摔到地上,拔剑击得粉碎,愤怒地说:“竖子(对项羽等的轻蔑称谓)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必将成为他的阶下囚!”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恃强凌弱,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统辖梁、楚九郡,他“计功割地”,分封了18位诸侯王。并违背楚怀王“谁先攻人关中,谁就做关中王”的约定,把刘邦分封到偏僻荒凉的巴蜀,称为汉王。而把实际的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封给了秦的三个降将,用以遏制刘邦北上。刘邦心中十分怨恨,想率兵攻击项羽,后经萧何、张良一再劝阻,这才决定暂且隐忍不发。天下分封已定,张良打算离开刘邦回韩国再事韩王成。刘邦赐金百镒,珠二斗。而张良把金珠悉数转赠给项伯,使他再为汉王请求加封汉中地区。项伯见利忘义,立即前去说服项羽。这样,刘邦建都南郑(今陕西南郑县东北),占据了秦岭以南巴、蜀、汉中三郡之地。同年七月,张良送刘邦到褒中(今陕西褒城)。此处群山环抱,沿途都是悬崖峭壁,只有栈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别无他途。张良观察地势,建议刘邦待汉军过后,全部烧毁入蜀的栈道,表示无东顾之意,以消除项羽的猜忌,同时也可防备他人的袭击。这样,就可以乘机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再展宏图了。刘邦依计而行,烧掉了沿途的栈道。张良此计,可谓用心良苦,它为刘邦的巩固发展和日后东进,取得了重要的保证。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略定三秦,刘邦倚据富饶、形胜的关中地区,便可以与项羽逐鹿天下了。一个“明烧”,一个“暗渡”,张、韩携手,珠联璧合,成为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项羽闻知刘邦平定三秦,怒不可遏,决定率兵反击。张良早已料到这一点,于是寄书蒙蔽项羽,声称:“汉王名不符实,欲得关中;如约既止,不敢再东进。”同时,张良还把齐王田荣谋叛之事转告项羽,说是“齐国欲与赵联兵灭楚,大敌当前,灭顶之灾,不可不防啊。”意在将楚军注意力引向东部。项羽果然中计,竟然无意西顾,转而北击三齐诸地的毫无生气的腐朽力量。张良的信从侧面加强了“明烧栈道”的效果,把项羽的注意力引向东方,从而放松了对关中的防范,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休养生息的时间。不久,项羽于彭城杀死了韩王成,使张良相韩的幻梦彻底破灭。同年冬,张良逃出彭城,躲过楚军的追查,终于回到刘邦的身边,受封为成信侯,此后便朝夕相随汉王左右,成为画策之臣。明代李贽曾评论此事说:项羽此举,“为汉驱一好军师。”的确,项羽杀韩王成客观上帮了刘邦的大忙。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印五个诸侯,得兵56万。同年四月,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直捣楚都彭城。攻占彭城后,刘邦被这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没有采取恰当的政治、经济措施,安抚此地,赢得人心,反而恶习复发,得意忘形之余大肆收集财宝、美女,整日置酒宴会,结果给项羽回军解救赢得了时机。项羽闻知彭城失陷,立即亲率。3万精兵,从小路火速赶回,急救彭城。刘邦数十万乌合之师难以协调指挥,连粮饷都筹备不齐,所以一经接战,便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至此,许多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丢下老父、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筹数十骑狼狈出逃,军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势复又逆转。刘邦狼狈逃至下邑,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他沮丧地对群臣说:“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看谁行?”在此兵败危亡之际,又是张良匠心独运,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他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与项羽有隙;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颇为怨恨,多次振使者责之以罪;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为此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当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刘邦听罢,认为这确是一个以弱制强的妙计,于是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下邑之谋”虽然不是全面的战略计划,但它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事实证明了张良“下邑之谋”的深谋远虑,最后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支军事力量。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冬,楚军兵围汉王于荥阳,双方久战不决。楚军竭力截断汉军的粮食补给和军援通道。汉军粮草匮乏,渐渐难撑危机。汉王刘邦大为焦急,询问群臣有何良策。谋士郦食其献计道:“昔日商汤伐夏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秦王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之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楚人只得敛衽而朝。”这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夸夸其谈,当时刘邦并没有看到它的危害性,反而拍手称赞,速命人刻制印玺,使郦食其巡行各地分封。在这关键时候,张良外出归来,拜见刘邦。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实行分封的主张说与张良,并问此计得失如何。张良听罢,大吃一惊,忙问:“这是谁给陛下出的计策?”他沉痛地摇摇头接着说:“照此做法,陛下的大事就要坏了。”刘邦顿时惊慌失色道:“为什么?”张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他说:“第一,往昔商汤、周武王伐夏桀殷纣后封其后代,是基于完全可以控制、必要时还可以致其于死地的考虑,然而如今陛下能控制项羽并于必要时致其死地吗?第二,昔日周武王克殷后,表商容之闾(巷门),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是意在奖掖鞭策本朝臣民。现今汉王所需的是旌忠尊贤的时候吗?第三,武王散钱发粟是用敌国之积蓄,现汉王军需无着,哪里还有能力救济饥贫呢?第四,武王翦灭殷商之后,把兵车改为乘车,倒置兵器以示不用,今陛下鏖战正急,怎能效法呢?第五,过去,马放南山阳坡,牛息桃林荫下,是因为天下已转入升平年代。现今激战不休,怎能偃武修文呢?第六,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后人,则将士谋臣各归其主,无人随刘邦争夺天下。第七,楚军强大,六国软弱必然屈服,怎么能向陛下称臣呢?”张良的分析认为封土赐爵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奖掖手段,赏赐给战争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励天下将士追随汉王,使分封成为一种维系将士之心的重要措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还靠什么激励将士从而取得胜利呢?张良鞭辟人里的分析,较之昔日请立韩王,处心积虑地“复韩”的思想认识,显然是一个飞跃,而且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页。难怪1700年之后,还被明人李贽情不自禁地赞叹为“快论。”张良借箸谏阻分封,使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辍食吐哺,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然后,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为尔后汉王朝的统一减少了不少麻烦和阻力。当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时候,韩信却在北路战线上顺利进军,势如破竹。他先是平定了魏、代、赵、燕等地,接着又占据了齐国的故地,欲自立为齐王,使人禀告刘邦求封说:“齐人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边又与楚相邻,如果不设王,就难以镇抚齐地。望能允许我为假(代理)齐王。” 刘邦一听,不由得怒气上冲,当着使者的面,破口大骂道:“我久困于此,朝夕望他前来助我,想不到他竟要自立为王!”当时,张良正坐在刘邦的旁边,张良清醒地认识到,韩信的向背对楚汉战争的胜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况且,韩信远在齐地自立为王,刘邦鞭长莫及,根本无力阻止。于是,连忙在案下轻轻踩了他一脚,刘邦亦精明,反应亦快,立即感悟先前失言,于是改口骂道:“大丈夫既定诸侯,就要做个真王,何必要做假王!”刘邦本来就爱骂人,有此一骂本不足为奇,况且先后衔接自然,天衣无缝,竟然没露出什么破绽。 当年二月,刘邦派张良拿着印绶去齐地封韩信为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击楚。授印齐王,虽然是刘邦对韩信的暂时妥协,但这个顺水人情和权宜之计,居然笼住了韩信,成功地解决了汉内部的权位矛盾,赢得了楚汉天平上关键的一个筹码。对此,东汉苟悦曾有一句极为中肯的评价,他说:“取非其有(指齐地本非刘邦所有)以予于人,行虚惠、而获实福。”稳住韩信以后,楚汉战争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汉对楚已逐渐形成合围之势:韩信据齐地不断袭击楚军,彭越又屡次从梁地出兵,断绝楚军的粮道。楚军兵疲粮竭,项羽无奈,终于送回了被扣押的刘邦的父亲与妻子儿女,与刘邦讲和。双方商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立约解甲归国,各不相犯。项羽如约拔营东归,向彭城而去。刘邦也欲引兵西归汉中。在这重大的转折之际,张良以一个政治谋略家的深邃眼光,看出了项羽腹背受敌、捉襟见肘的处境,便与陈平同谏汉王道:“如今汉据天下三分有二,此时正是灭楚的有利时机,宜猛追穷寇,毕其功于此举。否则放楚东归,如放虎归山,必将遗患无穷。”刘邦采纳的张良的意见,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项羽。刘邦率大军追击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却迟迟没有等来韩信、彭越所率的援兵,结果惨遭失败。刘邦躲在固陵的壁垒中,不胜焦躁,便问身边的张良:“他们为什么没有如期前来?”此时,张良对韩、彭的心思早已了然于心,对应之策已思谋成熟,见刘邦询问,忙答道:“楚兵既将灭亡,韩信、彭越虽已受封为王,却没有确定的疆界。二人此次不来赴约,原因正在于此。陛下若能与之共分天下,当可立招二将。否则最终成败,尚不可知。”刘邦一心要解燃眉之急,便依张良计,把陈地以东至沿海的地盘划封齐王韩信;把睢阳以北至谷城的地盘划封给梁王彭越。两个月后,韩、彭果然派兵来援。汉军各路兵马陆续会集垓下(今安徽灵壁县沱河北岸)。韩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计兵围项羽于垓下,继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了敌兵士气,终于打败项羽,迫其别姬、自刎。至此,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彻底胜利而告终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644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