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在位的时期,是清王朝国力的一个上升时期。在此期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的东部边界线。《尼布楚条约》是清王朝和沙皇俄国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和欧美国家签订的第一份国际条约。从国际外交的角度看,《尼布楚条约》对于清朝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清朝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一次正视西方国家的机会。
一方面,《尼布楚条约》是中俄雅克萨之战的后续。在我国的明末清初时期,沙俄就不断向远东地区扩张,派出少量远征军占领了雅克萨,并且不断袭扰黑龙江流域。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康熙皇帝决定用武力驱逐占领雅克萨的沙俄远征军。通过“强攻加围困”的策略,清军最终击败了沙俄远征军,获得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在后续的谈判过程中,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和沙俄方面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份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与乌苏里江以东地区都属于清朝领土。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挫败了沙俄向东扩张的念头,也给清俄边境带来了一百多年的太平格局。
另一方面,清朝错失了通过《尼布楚条约》来正视西方国家的机会。从国际外交层面上看,《尼布楚条约》是清朝与西方国家签署的第一份国际条约,也给清政府提供了一次研究国际规则、正视西方世界的机会。但是,清朝并没有抓住这次机会。毕竟,康熙帝急于和沙俄达成协议,以便腾出手来平定国内的噶尔丹之乱,因而清朝的谈判代表并没有抓住机会,仔细研究相关的国际规则,也没有借此机会打探欧洲国家的虚实。此外,康熙帝仍然把清朝视为“天朝上国”,把沙俄视为“番邦”。这种心态,也使得清朝失去了一次正式西方世界的机会。
综上所述,清王朝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的边界线。不过,清朝统治者却没能利用这次机会,对西方国家与国际社会进行全面的了解。这也是一种历史的遗憾。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
蒋介石提出的三个条件是:第一,保证东北领土主权完整,中苏共同使用旅顺和大连两个港口,期限二十年,港口和铁路的所有权归中国所有。第二,阿尔泰山脉为新疆一部分。第三,苏联只能援助国民党,不能援助***。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他对斯大林没有信守“不援助***”的承诺耿耿于怀。1952年,蒋介石一纸诉状告到联合国,指责苏联违约,要求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联合国确认苏联违背了条约规定,裁定条约无效。
1950年,毛主席出访苏联,与斯大林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这份条约也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
近两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实力的复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越来越担心中俄实力的增长会对其世界霸权造成挑战。因此西方国家开始联手压迫中俄的战略空间,企图打断中俄两国的崛起进程,而在西方的压迫下中俄两国也在越来越多的国际问题上形成另外共识,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增进,外界也出现了有关中俄即将结盟的猜测。
据海外网4月3日报道,日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中俄结盟单位传闻进行了回应。4月1 日拉夫罗夫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近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俄的态度非常敌视,妄图利用制裁来限制中俄发展,但是中俄并不会为了反制西方搞所谓的联合应对。中俄之间的关系绝不会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会形成所谓的军事同盟,经过多年的友好合作,中俄两国的互信程度已经到达了 历史 最高水平,可以说中俄现在的关系是一种比传统的军事同盟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因此俄罗斯不会也没有必要和中国结成类似北约的军事同盟。俄外长的这番表态显然是给拜登送上了一颗“定心丸”。
随后在2001年中俄两国又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之间的关系推到了新的高度,根据条约中俄两国在彼此相邻的边境地区开展了裁军行动,这进一步加深了两国的互信,同年在中俄两国的共同牵头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建立,中俄两国在区域合作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后中俄两国在上合框架下就反恐,地区局势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共同为地区稳定贡献了力量。中俄两国之间的合作历程表明了,中俄即使没有军事同盟的约束也能做到高度互信,互相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