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的禅让,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尧舜的禅让,可能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第1张

尧舜的禅让,历来被后人所传颂,景仰。它反映了上古时期的人们民风淳朴,天下为公的美好局面。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都知道在尧舜以前,黄帝及以后的几个部落首领没有实行禅让制,却单单出现在了尧,舜的身上,这事应该没有那么简单。禅让的说法,大多出现在孔墨经典著作之中,但也有史书记载是与其相反的。 史书《竹书纪年》有着:「 ”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 ”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 荀子:「 ”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韩非子:「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在那个蛮荒的年代,一切都是以生存为主题。要像孔子所说的那样有教养,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话,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 相传尧在位期间,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就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按各种任务任命官员。并征询大家的意见,寻求治理水患之策。四岳便推荐了鲧,尧觉得此人经常违抗命令,不能予以重任,但四岳还是坚持要鲧试一试,结果治水九年,结果毫无效果。 从这可以看出,尧当时地位,并不像以后的皇帝那样大权在握。决策很大一部分受制于群臣百姓的影响。 尧在位70年时,与众人商议继任者问题。四岳推荐了舜,说这人非常有孝行,也非常有管理才能。可见重臣对自己儿子也不看好,说明当时舜已经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舜,可能是看出了他的潜力。舜推行德教,臣民都愿意听从他的教诲。处理政务时,都管理的井井有条,毫不紊乱,说明舜的能力真的非常突出。 舜平时就注重民众基础,体恤民间疾苦,深得民心。尧有心传给自己的儿子,怎奈形势所迫,不得已让位与舜。 禹则是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和管理能力。治理水患需要很好的协作沟通能力,把大量的部落联合起来,处理解决难题,在此过程中威望不断提升,所有的部落都愿意听他调遣。这时的禹可以说已经是实际的掌权者,这时的权利要比舜大的多,因此帝舜也不得不把王位让给了禹。 三国时期,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之后,不禁感慨:「 ”舜禹之事,吾知之矣”。尧舜当年的事,我总算知道了缘由。从这之后,如果遇到臣子夺权,如王莽等,都要把这禅让程序走一遍,以体现自己的合法性。 关于尧舜时期的情况,当时并无史料。尧舜禅让是孔子整理的,而孔子离尧舜时代也有一千多年,把权力禅让给贤者,而不是让后代来继承,是符合儒家一贯提倡的思想,孔孟将「 ”尧舜禅让”描绘成儒家的典范,有利于推广他的礼仪仁政的治国策略。儒家和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是大家,主流学派,门徒众多,于是这一说法得到普遍认可,广为流传。

鲧gǔn。

1、释义:

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鱼。

古人名。传说是夏禹的父亲。

2、部首:鱼。

笔画:15。

五笔:QGTI。     

同部首:鲁,鱼,鲂,鲋,鲍,鲈,鲐,鲑,鲕,鲔。    

相关词组:

1、共鲧 gòng gǔn

共工与鲧的并称。鲧,也写作“鮌”。 

2、禹鲧 yǔ gǔn

关于“中原”这一地域的认定,关于“禹布土于九州”中的“土”的理解,关于“鲧舜”忠奸的辨别。

3、夏鲧[ xià gǔn ] 

基本解释

1)同“夏鮌”。

2)即鲧。传说为尧舜时代的部落首领。禹之父。由四岳推举,奉尧命治水,九年未成,被殛于羽山。

苏轼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轼 刑赏忠厚之至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宋神宗时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逝常州,追諡文忠。其文汪洋恣肆,其诗清新豪健,其词豪放一派;于书法丰腴跌宕,自创新意,于绘画则喜作枯木怪石。存世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原文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1,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2,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3,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4。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5,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取焉。 《传》6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7。四岳曰:「鲧可用8。」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9。」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 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释 1尧:陶唐氏,史称唐尧。舜:有虞氏,史称虞舜。禹:亦称大禹、夏禹,其子启建立夏朝。汤:又称成汤,建立商朝。文:周文王姬昌。武: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建立周王朝。成:武王之子周成王。康:成王之子周康王。成康之世,号称大治。 2哀矜:怜悯。惩创:惩治警戒。 3吁:叹其不然之词。俞:应许之词。 4虞、夏、商、周之书:《尚书》中有《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5吕侯:周穆王司寇,史录其事作《吕刑》。 苏轼6传:指《尚书》孔安国传。 7皋陶:舜时掌刑法之官。宽:宽恕。 8四岳:官名,总掌四岳诸侯之事。鲧:四岳推举鲧治水。后失败被杀,其子禹继而治之。 9方命:逆命不从。

译文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在位的时候,那是多么无微不至地爱护百姓,为百姓着想,并且用对待仁人君子的礼仪来对待黎民百姓。有人做了一件好事,便奖赏他,还用诗歌的形式来赞扬他,以此肯定他的做法并勉励他坚持下去;有人做了一件坏事,便惩罚他,并满怀怜悯痛心地教训他,用这种方式来使他弃恶从善、悔过自新。所以人们表示赞成或反对的感叹声,喜悦欢欣或悲伤忧愁的感情,在虞、夏、商、周的书里都有记载。成王、康王先后去世以后,穆王继承王位而周朝开始衰败,但是他仍然召见他的大臣吕侯,告诫他要谨慎地使用刑罚。他的话忧愁而不悲伤,威严而不愤怒,慈爱而又果断,对无辜者充满了同情和怜悯,所以孔子认为《吕刑》有可取之处而把它选进《尚书》中。 《传》说:「对将要奖赏的人即使有所怀疑,也还是照样奖赏他,这是为了推广恩德啊;对将要处罚的人若有疑惑要免于处罚,这是为了谨慎地使用刑罚啊。」尧在位的时候,皋陶担任法官,将要处决犯人,皋陶三次说「杀」,尧帝却三次说「赦免」。所以百姓都畏惧皋陶执法的坚决,而庆幸尧帝量刑的宽大。四岳建议说:「鲧可以用。」尧帝说:「不行。鲧常常抗命违众。」过后又说:「就试用一下吧。」为什么尧帝不同意皋陶处决犯人的意见,却接受四岳用鲧的建议呢?圣人的用意,从这里大致也能看到啊。《尚书》上说:「对罪行有疑惑,只能从轻发落;对功绩有疑惑,仍要重奖。与其杀死一个无辜的人,宁可自己承担执法不严的罪责。」唉!再没有比这更仁至义尽的了。可以奖赏,也可以不奖赏,奖赏他就过于仁厚了;可以处罚,也可以不处罚,处罚他又过分严厉了。过于仁厚,仍不失为君子;过分严厉,就会成为残酷无情的人。所以仁厚可以过分,严厉却不能过分。 古时候奖赏不单纯用爵位和俸禄,刑罚不单纯用刀和锯。用爵位和俸禄作奖赏,那只能把奖赏的范围局限在享有爵位和俸禄的人们之中,而无法奖赏这个范围之外的人;用刀锯来处罚,这只能把刑法的威力施加在罪犯头上,而对未犯罪的人则无威慑力可言。过去的帝王深知天下做好事的人多得赏不胜赏,如果用有限的爵位和俸禄作奖赏是根本不够奖赏的;也深知天下做坏事的人多得罚不胜罚,光用刀锯是无法制裁的。所以凡是对赏罚对像有所怀疑的都一概用仁厚的态度来处理。用对待仁人君子的礼仪对待黎民百姓,使黎民百姓相互督促著向仁人君子学习,所以说这是忠厚到了极点啊。 《诗经》说:「君子如果喜欢好的,祸乱就会迅速结束。君子如果痛恨坏的,祸乱就会很快平定。」君子使祸乱迅速平定,难道有什么奇招异术吗?该喜就喜,该怒则怒,不过始终不失仁厚罢了。《春秋》一书的要点便是,制定法律贵在严肃,而处罚人则贵在从宽。根据其褒贬的原则进行赏罚,这也是忠厚到了极点啊。

评析 本文是嘉祐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的一篇策论。文章质疑儒家典籍中的「疑」字,援引古时仁者以忠厚为本进行赏罚的事例,阐述了仁政的思想,认为忠厚在于以「君子长者之道」治国,而不全在于刑与赏。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对此文评价很高,曾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黄帝政权安定了若干年,传到帝尧时又起波澜。

帝尧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王,据说他在位九十八年,可晚年的时候被洪水袭扰的焦头烂额,洪水几乎颠覆了帝尧的统治。

帝尧之时出现了三位治水英雄,一个是共工,一个是鲧,另一个就是大禹。前两位是失败的英雄,只有大禹治水成功,最后得到了空前的影响力和政治资本。

关于鲧的死历来都有争议,流行的说法是因为他治水失败,所以被“ 殛于羽山,以变东夷 ”,关这当然是一种官面的说法,我们从很多史料的字缝里还能读出鲧天大的冤屈。

第一个直接告诉我们鲧有冤情的是屈原, 《离骚》 说:“ 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殀乎羽之野 ”,明确地告诉我们鲧是死于“ 婞直 ”,而不是因为治水的失败。 “婞直以亡身” 就一定能跟政治扯上关系,也许是得罪了当权者帝尧,也许是得罪了摄政者大舜。

屈原《天问》中有多次提到鲧的事迹,几乎都是正面的形象,《山海经》说: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鲧,一个位百姓请命的悲剧英雄,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们,鲧的死,并不是因为治水的失败,而是死于一场政治阴谋。

如果我们梳理一下其中的来龙去脉,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怀疑的东西。

首先是对鲧的举用,四岳推举鲧治洪水,帝尧以为不可,四岳“ 强请试之 ”,结果据说是九年而无功。这里的无功恐怕不是实情,功劳多少一定是有一点的,就算没有功劳也还有苦劳。

但是,大舜摄政以后,却把鲧列为“四凶”之一,将他诛杀于羽山之野。

这真是奇哉怪也!

试问,如果鲧不懂得治水,帝尧也知道,那么四岳为什么还要强制鲧去治水呢?话又说回来了,你让一个不懂得治水的人去治水,最后治水失败,这也不能算得上是他的罪过吧,至少也不应该是死罪吧!

如果你明知道鲧不会治水,预料到让他治水一定会失败,然后又以治水失败为由杀掉他,这算什么?诬陷!赤裸裸的诬陷!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是谁在陷害鲧?四岳。

为什么陷害鲧?我们看看四岳举荐的两个人,一个是鲧,明摆着是为了坑他的,另一个是舜,舜后来得以摄政,离不开四岳的举荐和帮助,这才是四岳真正要保举的人。而正是这位“摄政王”大舜,请求处死了治水的鲧,并且流放诛杀了所谓的“四凶”。

“四凶”到底是何许人也!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罪,以致于非死不可?

实际上,除了三苗我们不知道是人还是部落以外,剩下的三个人鲧、共工、驩兜,都是帝尧的重臣。帝尧后期洪水是最大的事情,而共工、鲧是前两任治水负责人,可见他们的身份地位之重。而驩兜则是共工的举荐者,他像四岳一样有举荐重臣的权力,可见也是位高权重。

四岳明知道鲧没有治水之才,却坚持举荐鲧治水,帝尧驳了四岳的面子,说鲧不可用,这是对鲧的维护。可是四岳“强请试之”,最后帝尧才不得不从,忍痛把鲧送上了一条死路,这似乎也昭示着帝尧后期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后来,帝尧干脆决定让位于四岳,离开这个凶险的帝位,但是四岳不肯接位,而是推举了虞舜为帝,虞舜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摄政。

大舜摄政以后,首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除“四凶”,就是上面我们说的鲧、三苗、共工、驩兜,他们分明是帝尧的心腹重臣,怎么突然就变成了人人皆曰可杀的“四凶”呢?恐怕这是大舜和四岳的清除异己之举罢了,这样一来,权力就都落到了虞舜一系之手。

舜参政二十八年,其中摄政八年,这二十八年的时间内,权力紧紧的握在了他的手中,年迈的帝尧成了傀儡,屡屡想将这个烫屁股的帝位让出去,可是就是让不出去。

而这位老迈的尧帝,在舜摄政期间的下场,可能就像是《竹书纪年》中记载的一样:“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被舜、四岳等阴谋份子给囚禁了起来。

更奇怪的是,帝尧后期洪水滔天,黎民深受其害,可是舜在诛杀了治水的鲧以后,却再也没有提及治水之事,而是等到帝尧死后,帝舜继位以后,才想起来让鲧的儿子再去治水。

禹接到了治水的任务以后,战战兢兢,生恐被害,害怕再步父亲鲧的后尘,所以“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卑宫室,致费于沟域 ”,由此可见,四岳重举鲧的儿子治水,恐怕也并不是出于什么好心。

能治好洪水则罢,如果治理不好,恐怕他的下场也会跟鲧一样。

而那位大名鼎鼎的四岳,在辅佐帝舜以后,我们从历史的记载中再也看不到“ 强请 ”的字样,他对帝舜的态度那是毕恭毕敬,再不像对待帝尧那样霸道。

平原都被淹了,人们只能躲在山丘或者高地上生活。可想而知,洪水之中,所有的生物都只能集中在那么一小块地方,环境有多么恶劣、有多么危险已经可想而知,危险怎么办?

怀山襄陵

为了人们能更好的生活,治水自然成了第一要务,可选谁去治水呢?四岳,用后世的话说,也就是辅佐舜管理地方四大诸侯,一致推荐了有崇氏部族首领鲧,为什么要推荐鲧,这里面还是有原因的。

有崇氏崇拜昴宿,以昴宿为图腾,说明他们懂得一点天文,洪水泛滥时期,他们主要活动于黄河南岸,生活的比较安稳,足以证明,有崇氏有一定的治水经验。

综合上述两种因素考虑,四岳推荐鲧担任水官治水,完全属于矬子里拔将军,实在是没有更好的人选,但,尧帝非常犹豫,认为鲧有点“负命毁族”的缺点,不听话,做人很自负,很有点自以为是,用他当水官可能不大合适。

四岳一听就不乐意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那?

尧帝

尧帝没有办法,只好向四岳妥协,任命鲧当了水官,鲧当水官后治水九年,说良心话,还是有一点作用的,否则,谁让他干那么久,但问题是,既然有作用,为何最后又被尧撤掉,被舜给杀掉了。

《尚书·洪范》当中认为,他犯了一点错误,即:鲧湮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治水期间,因为混乱五行的错误,惹的尧帝非常生气,然而,鲧是怎么混乱五行的?原因无他,大胆的用上了青铜器,用青铜器治水可能会提高一点工作效率,然而,当时,青铜还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战略资源,只有帝才有资格调配使用,鲧什么人,区区水官而已,你有什么资格使用这种神器呢?

当然,仅仅是“汨陈其五行”还不是尧罢免他,舜杀掉他的理由,前面也说了鲧有点“负命毁族”,原本就很自负,治水九年,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就自负的更加厉害,都学会跟尧帝要官儿做了。

《吕氏春秋·恃君览第八》记载,多年之后,鲧有了点成绩,便把尾巴翘到天上,觉得水官这个职位已经配不上自己的功绩,于是找到尧帝,直接要求: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

我功劳这么大,怎么还只当个小小的水官,最起码,应该当一个仅在你之下的三公吧?

鲧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什么意思?这已经公开表示,他希望当辅政,以便于尧帝暮年,能顺理成章的将帝位禅让给他。

按说以鲧的功劳,这事儿好好说还有个商量,可如今这么直接,尧帝自然很生气:欲以为乱。帝对臣心里有了猜疑,鲧之后什么命运已经铁板钉钉了。

于是,鲧就这么死掉,然而问题是,他死掉之后,洪水依然厉害,成摆在舜帝桌面必须解决的问题,可派谁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四岳想来想去,推荐了禹,舜帝没有办法,只好让禹继承鲧的事业,之后十三年辛苦,在继承鲧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又创造性了采用了疏,于是,治水一事就让他给弄成了。

弄成之后,舜帝又让他讨伐三苗,禹又取得成功,至此,威望如日中天,无人可比,舜帝便在年老之后,将江山禅让给禹。

大禹

关于禅让,根据五帝本纪上看,因为尧之子丹朱不贤,所以尧帝将江山禅让给舜;之后又是舜之子商均不贤,所以,舜帝将江山禅让给禹。

上两代都因子不贤而将江山传给外人,可唯独到了禹,儿子姒启恰好非常贤明,所以继承了父亲禹传下来的江山。然而不管怎么说,从大禹开始,江山传承改变了性质,从禅让制改成家天下是毋庸置疑的,但,原因真是因为姒启非常贤明,都贤明到了无人可及的地步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大禹治水的时候,舜帝手下有个士师皋陶,主管司法的大臣,后人称之为法圣,民间威望也很高,几乎跟大禹并肩,当年舜帝在江山到底要让给大禹还是让给皋陶的问题上,很是犹豫了几天的。

另,大禹治水,当然不是他一个人完成的, 他自己也说: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我治水成功,大费起码起了一半的功劳,也就是说,其时大费的声望仅在大禹之下。

皋陶

综上,不管皋陶、还是大费,声望都是在姒启之上,如果按禅让“禅位以贤”的标准来看,大禹之后,应该把江山让给皋陶或者大费才是,大禹起初也是顺从民意,准备把江山让给皋陶,然而可惜的是,皋陶年纪太大,没等大禹升天他就先行告退。

之后,有资格继承大禹帝位的也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大费,一个就是传说中很贤的大禹的儿子姒启。

而且,大费的威望还在姒启之上,因为他有治水大功,至于姒启,不管多贤,治水这等大事他都是没参与的,从这个层面讲,大禹之后,姒启基本只能靠边站,然而,大禹能心甘情愿吗?

不得不说,大禹虽然是英雄,但英雄有时候也是有私心的,到了这个份儿上,他只能选大费当继承人,暗地里呢,又对这事很不甘心,所以还留了一手,至于这一手,《史记·燕召公世家》当中说的非常清楚,曰:禹荐益,已而以启人为吏。

什么意思?

姒启

让伯益,也就是大费辅政,当继承人没错,但朝廷里的主要岗位上,安插的都是启的部下,另外,还让启驻扎京城负责练兵,这一手非常厉害,等于直接将大费整成了空架子,如此一来:已而启与交党攻益,夺之。

大禹一死,启便立刻发兵,与大费交战,最终夺走了本该属于大费的天下,对这个问题,也许《史记》是出于为尊者讳的缘故,说的比较含糊,但《战国策·燕策》当中的评论,可谓是一针见血了,《战国策·燕策》说: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事情就能整得这么尴尬,需要说明的是,大费是东夷部族的首领,活动于山东日照一带,姒启打败大费之后,顺道将山东日照一带延续了上千年之久的东夷文明彻底毁灭,致使山东日照一带再度沦为蛮荒之地。

于是为了生存,大费被埋葬之后,他带领的东夷部族随之发生分裂,一部分依旧留在山东,一部分向南,一部分向西迁徙,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

而向西迁移的部族,以后便在甘肃落脚,在甘肃建立秦国,成了至为纯正的老秦人,于千余年后夺得天下,该是我的迟早都会还回来,说的大约就是他们吧。

而姒启,要不是大禹生前留了一手,他哪能当上天下共主,既然姒启当不上天下共主,之后自然也不会有夏,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有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059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