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体质有没有酸碱之分

人的体质有没有酸碱之分,第1张

不知从何时起,“酸碱体质”的说法就在卖保健品商家和一些老人家的口中流传开了。最近出了一件大新闻,据称是创造“酸碱体质理论大师”的美国人罗伯特杨因为误导癌症患者,被判赔105亿美元。“酸碱体质”理论对错与否这里就不讨论了,网上也有不少评论的文章。但其实人体还真有酸碱之分,很多骗人的“理论”,往往就是利用大家对于科学知识的一知半解,借科学之名行谋财之实。

人体酸碱平衡是医学中非常基础并且重要的理论之一,其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84年瑞典化学家阿累尼乌斯提出酸碱电离理论,认为凡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的化合物是酸,电离出阴离子全是OH-的是碱。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瑞又进一步提出质子酸碱理论,指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是由较强的酸与较强的碱作用,生成较弱的碱和较弱的酸的过程。通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人体是一个精密而强大的酸碱平衡系统,能够将血液中的pH值精确的维持在735-745这么一个狭窄的范围内,而且一旦偏离这个范围,细胞和器官的功能就可能受到极大的影响,不能正常工作了。

阿累尼乌斯,瑞典籍化学家,1903年获诺贝尔奖

人体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非常复杂。首先血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缓冲对如碳酸氢盐、磷酸盐和蛋白质,它们通过化学反应快速发挥缓冲作用,随时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或者碱,维持体内pH值的稳定。其次肺脏也在维护体内酸碱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它通过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减少碳酸的形成,调节体内酸碱平衡。一些老慢支病人,由于肺功能下降导致体内二氧化碳蓄积,就可能产生呼吸性酸中毒。肾脏是体内维持酸碱平衡最重要的器官,它可以排出体内多余的酸或者碱,从而稳定机体pH值。虽然它起效比较缓慢,但是调节能力十分强大。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往往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这种时候就必须借助人工替代肾功能的机器来帮助患者排出酸性代谢产物,恢复人体正常酸碱平衡。虽然肾脏调节作用起效缓慢,往往要几天时间才见到明显的效果,但是其调节能力却相当强大。

正因为有这么多复杂而强大的调节机制,所以人体的酸碱度保持得相当稳定,仅仅依靠吃某些食物就产生明显的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反过来说一旦体内pH值变化明显超出了735-745这个范围,往往就意味着机体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例如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产生酸中毒的疾病,如休克、心衰、呼衰、肾衰等,都是非常严重的疾病。相对来说发生碱中毒的情况比较少见,临床多见的有电解质紊乱、液体容量不足等。一旦人体出现明显的酸碱平衡紊乱,几乎毫无例外需要进行积极救治,否则时间长了就可能产生危及生命的后果。而所谓的“碱性体质”可以预防癌症、动脉硬化等等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依靠服用某些食物让身体保持碱性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那些食物或者药物真有那么大作用的话,那它对服用者的生命都可能造成危险,还谈什么保健作用呢。

作者: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急诊危重病科

王学敏 主任医师

谣言:

人的体质分酸碱,食物也会相生相克,吃错食物容易引起疾病。

辟谣:

“你是酸性体质吗?”

“你吃的是酸性食物吗?”

近年来,种种所谓的“酸碱体质”和“酸碱食物”之说左右着人们的思维,让人们不由得不信:“酸性”意味着“危险”,“碱性”意味着“健康”。

有人甚至买来pH试纸自测唾液、尿液的“酸碱度”,似乎合理膳食就是追求“碱性食物”,规避“酸性食物”;似乎身体健康就是基于“碱性体质”,远离“酸性体质”

然而,真相是:

这些说法都没有证据支持,

是人们认识上的一大误区。

在“酸碱理论”大行其道的今天,让我们用科学,来澄清这些误区和谣言,让大家了解什么才是正确的合理营养科学理念。

人体有强大的酸碱调节体系,几乎难以被食物左右。

人体内的酸性和碱性

永远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自然健康的状况下,我们的身体通常呈现弱碱性,也就是说,血液酸碱度(pH值)通常维持在74左右。

人体在不停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不断产生酸性或碱性的物质。正常情况下,酸碱物质在体内的浓度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人体会对其进行及时的自我调节,以保持血液的pH值恒定维持于735~745范围内。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不断增强与包括食物在内的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因由此建立和完善了一套非常完整和强大的缓冲系统和调节系统。

具体来说,功能强大的肾脏可有效地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酸性物质,呼吸过程也参与酸性物质的快速排出,而体液作为巨大的缓冲池,在所谓酸性物质发挥“作用”前,早已将其中和掉。总之,人体正是通过一系列相互配合的奇妙机制,保障内环境的酸碱平衡状态。

在健康状态下,人体一般不会受摄入食物的影响而导致酸碱性的改变,除非消化道、肾脏、肺脏等重要器官发生病变,造成人体代谢和酸碱失衡,但这与食物的所谓“作用”并无实质性的关系。

如何科学理解食物的“酸碱性”?

食物的确可以被分为“酸性食物”(或称“成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或称“成碱性食物”)。

所谓“酸性食物(成酸性食物)”

指食物经燃烧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成分中主要含有磷、硫、氯等元素,使其溶于水后生成酸性溶液。

这类食物主要包括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谷类以及硬果中的花生、核桃、榛子等。

所谓“碱性食物(成碱性食物)”

指食物经燃烧后所得灰分的化学成分中主要含有钾、钠、钙、镁等元素,使其溶于水后生成碱性溶液。

这类食物包括各种蔬菜、水果、豆类、奶类以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既非酸性也非碱性的食物

如烹调油、黄油、淀粉及食糖等,被称为所谓“中性食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决定食物酸碱性的食物灰分,是指食物燃烧后剩下的一些元素的氧化物,这与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和利用后的代谢产物的性质是 完全不同 的。目前很多“食物酸碱性”的说法其实是将“食物燃烧后的灰分”与“食物体内代谢后的产物” 混为一谈 了。

实际上,食物被摄入人体后,要经过消化、吸收和各种复杂的代谢反应,形成数以千计的产物。这些产物有酸性、碱性,还有很多呈中性。而这些产物的酸碱性其实已经与摄入食物没有直接关系了。

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即主要是血液的酸碱度)正是上述各种代谢产物综合平衡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仅仅由食物燃烧后的几种矿物质成分就可以决定的。

平衡膳食不等于“碱性食物”

目前确有大量证据显示,充分摄食蔬菜和水果能够预防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但这并非因为它们是所谓的“碱性食物”,而是因为它们富含各类对维护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

同时,大量进食动物性食物等所谓“酸性”食物对人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也不是因为其成分呈酸性,而是大量吃动物性食物可能导致能量、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等摄入超量,而部分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不足,从而导致肥胖等危险性增高。

实际上,讲求食物多样化、保证荤素合理搭配是平衡膳食的重要原则。

各类食物均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司职不同的健康作用,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不可替代。只有和谐共处,才能最终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而一味追求所谓“碱性”食物,摒弃“酸性”食物,只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新的不平衡。长此以往,最终损害的还是身体健康。

我们澄清所谓“酸碱”认识误区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辟谣专家:于康 北京协和医院

复核专家:杨月欣 中国营养学会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证明酸性还是碱性容易发胖。

首先要明确的是,人体的酸碱度是会变的,只是体内的缓冲物质可以令酸碱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酸碱度就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波动。有的人波动范围稍微偏向酸性,而有的比较中性,偏碱性的其实不多。

到底影响肥胖的因素中酸碱度扮演了什么地位呢?若一个人比较瘦,也就是肌肉含量比较高,那么他的蛋白质应该就比较多,因为构成肌肉的是肌蛋白,而蛋白质是偏向碱性的,所以他的酸碱度比较可能是偏向与碱性的(但是蛋白质水解后会成为氨基酸,所以之说可能而已)。

但是比较胖的人,身体呈酸性的可能性更大(脂肪酸),这个可能性明显高于一个瘦人呈酸性的可能性。

所以说,应该是胖的人比较容易呈酸性,而瘦的人比较容易呈碱性,并不是酸碱度影响胖瘦,而是胖瘦影响了酸碱度波动范围的偏向。

肉食酸性,植物多是碱性。

植物里蔬菜瓜果都是碱性,为什么有酸性?蛋白质和脂肪。比如果仁类、花生等属于高蛋白高油的植物,所以属于酸性偏高的素食,而粮食也含有少量蛋白质,所以是弱酸性素食,反正都比肉食强。

我一直不建议素食者食用蛋奶,因为这2家伙的酸性超过一般的肉食。有人有疑问?为什么葡萄是碱性的,吃在嘴巴里明明是酸的。这也是反素食者的有利武器,说酸碱理论是伪科学。他们还提出肉食不酸,呵呵。这个问题的关键是食物吃进嘴巴的味道不算,得看消化吸收代谢以后。比如葡萄虽然是酸的,但是吸收以后它分解成大量碱性盐,所以说吃葡萄酒养生;而肉食吃进去,不论是呢么蛋白质都分解成较多酸性的氨基酸,脂肪最终代谢也有大量酸性物质。所以当别人举这个科学的时候,我们清楚了原理,就不会迷茫。最后简单讲一下中医对这种体质的理论,不想多谈,一来自己菜学,二来如今中医也被诽谤成伪科学。信者很少。中医没有酸性体质一说,而是细细分为痰饮、郁滞、湿热、虚寒等,有阴阳虚实之别、可精确到五脏六腑。但必须辩证论治,没有“病”这个说法,只有证。比如酸性体质会导致皮肤痤疮、色泽晦暗、多斑、湿疹等问题,去看病西医常开些抗生素激素来治疗,断不了根。而中医看病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无须化验,查明体内紊乱的地方,比如脾湿、肺虚、气血瘀滞等,才来选择相应的药物或治疗。再比如经期推后或不来,在多数人看来都是吃的不好,导致气血不足,不仅普通人,就算医生也建议多吃肉多吃蛋奶补一补。但实际有很多人吃再多肉食和药物也不好转。那就是体内的“营养”郁滞、堵塞、湿浊,成为垃圾,子宫、卵巢的运转失衡所致。这种情况不能再把肉食大吃大喝增加酸性物质了,而要吃蔬菜瓜果来中和排出酸性物质,增加锻炼产生阳气,把这些湿气照了散去。很多原发性不孕不育症(西医检查没病)一去看病,中医大夫往往也开些动物性药材:鹿茸、海马、龟甲、阿胶……非常贵的,让多吃红糖鸡蛋,什么什么肉,但这些吃了不见得好。

最后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不吃主食。有人以为只要吃蔬菜水果就好,不仅有充足的碱性物质,又可以减肥。人的身体好坏,有先天和后天,于后天来说,重在脾胃,取决于水谷(粮食)的精气的吸收运化。极端素食开始或许觉得很好,但时间长了,难免造成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读了此文,以后别人再忽悠您酸性体质是伪科学,在咱素食者心中可就有一颗定心丸了。饮食只是健康的一个因素,就算是素食,如果吃多了吃少了,吃得过于甘厚偏味这也会影响健康。古人所言:病从口入,意义深远,第一个就是饮食。为了避免酸性体质的影响,从今天起努力成为标准的素食者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091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