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自然界万物给人类写一封信

代表自然界万物给人类写一封信,第1张

老子庄子佛陀所讲的不都是吗,还有现代各种环保团体的文章,搜搜不难找

满分佳作

灭鼠联盟致人类的一封信

江西考生

尊敬的人类:

首先,对万物之主的智慧生物致以崇高的敬意。

自盘古开天地,万物形成,众生平等,自由生活。然而无能鼠辈不能以正道生存,做起了偷摸东西、损人利己的勾当,霸占粮食,损毁衣物,扰乱人们正常的生活,甚至传播疾病,犯下滔天大罪。自帝喾开始,鼠类便为人类之大敌。出于正义之感、自然之法,自然界生灵们对鼠辈表示谴责,并推举猫头鹰、蛇、黄鼠狼等作为鼠之天敌,组成灭鼠联盟。千万年来,我们兢兢业业,牢记使命,为自然、为人类除去鼠患,竭力保持生态平衡,为构建和谐自然倾尽全力。

可是,正当我们认真履行自身职责时,你们人类却忘却了自然之法,大肆杀害灭鼠联盟之战士,导致我们成员数目日益减少,元气大伤。这一切,只因你们人类太贪婪,热衷野味,视我们为餐桌上的佳肴,完全不顾我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唉,你们只顾眼前,不看长远,结果呢,鼠患日益严重,各地鼠辈横行。公元2007年,洞庭湖一场洪水,20亿田鼠迁徙,所过之处,农田几无收获,田间地头一片狼藉。人类啊,当你动辄用大量人力物力,甚至派出飞机灭鼠时,可曾想过,之所以会酿成今日鼠灾苦果,是因为当初自己的贪婪!

自古君子“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人不可贪婪,应坦诚对待万物,即使拥有我们望尘莫及的伟大智慧,即使建立城市,登上月球,都不可忘却自然法则,冷落心中那片回归自然、感受生命的纯洁土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要是人类沉浸于取得文明的巨大成就中而不思自省,那么千年前楼兰古城的冤魂们冥冥中也要扼腕长叹了!

如今的灭鼠联盟已是支离破碎,残破不堪,我等捕鼠志士,面对猖狂鼠辈,心中悲愤不已。但是我们纵使面对千万灾难,也会坚强地站起来;我们更期待人类能改过自新,牢记教训,遵守自然法则,努力构建新社会新自然。我们相信,现代科技掩盖不了心中那种亲近土地的自然感情,我们相信,贪婪的欲望战胜不了心中那种纯真质朴的土壤气息。

人类啊,请你们安静一会儿,聆听藏在心里已久的自然之心,感受一下自然之情。愿我们能够一起通过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诗意的、全新的美好自然!

敬礼!

灭鼠联盟

2008年6月8日

名师点评

本文紧扣材料内容,以田鼠天敌的口吻给人类写信,符合题意。文章内容深刻,说理充分。作者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而是将人类的这种贪婪行为上升到对自然和谐的破坏的高度来分析,并且论述十分充分。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文章先概述田鼠天敌与田鼠的斗争,以及灭鼠联盟为人类作出的贡献;然后转为揭示人类的贪婪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站在田鼠天敌的角度对人类进行规劝,并表达了良好的愿望。最为难得的是,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本文语言能做到精练得体,生动娴熟,这是一般考生所望尘莫及的。因此本卷被评为江西高考优秀卷的标杆卷。(林漪)

地球致人类的一封信作文 500字

人类: 你们好! 我是地球。原来我非常漂亮,你们在我的身上建起了一层层,一栋栋高楼大厦。一棵棵树木茁壮成长,小溪欢快地流淌着,你们给我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地球 可是有一天,一棵棵树木倒下了,空气受到污染,我生病了。我浑身疼痛,河水浑浊了,变黑了,散发出很臭的气味。我知道这一切是你们造成的,我知道有些人知道环保,但是不讲究环保的人数不清,一些工人向河里排放出臭气熏天的污水,大量砍伐树木,河里的小鱼、小虾都因污染而死…… 人类啊,难道你们还不知道我多难受吗不仅是我,以后你们也会有杀身之祸的。如果没有树木了,那沙尘暴会是你们经受不了的。愿你们做好环保工作,我地球在默默地等待。 祝你们 早日清醒! 地球 2007年8月18日

一次性筷子致人类的一封信作文 1000字

亲爱的中国同胞们,我是一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次性筷子,我的前身是一棵来自大兴安岭的树。从小母亲就告诉我,每一棵树长大后都肩负着建设祖国的使命。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在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建高楼,造铁路,做家具……只要能做贡献,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十年过去了,我终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期待着早日离开原始森林,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一天,几个伐木工人拿着斧子,扛着电锯走上山来。“兹……”电锯刺耳的声音响起。顷刻间,他们砍去了我的枝桠,把我滚下山去,装在了一辆大卡车上。我想,他们会把我运到哪儿去呢?是运去做铁路上的枕木呢?还是加工成一把精美的椅子呢?他们把一车的树木运进了工厂,削成了一根根细细的木条,又把我切成了许多小段,还用包装袋装起来。哦,天哪,我现在才发现,他们把我加工成了一双双一次性筷子。他们把许许多多的一次性筷子装上了一艘船,准备把我们运到外国去。我和其他一次性筷子在箱子里欢呼雀跃。哈哈,我们不但能为祖国赚取外汇,而且可以去国外见见世面。可是,没过多久,这种心情就烟消云散了。我们来到日本,被运进一家快餐店,成了日本人享受美食的工具。他们用完后,就把我们扔进了下水道。久而久之,下水道被堵了起来,使得污物不能顺利通过,最终粪便、污水到处横流,臭气熏天。人们路过都紧紧地捂住鼻子,飞快地逃离。我每天呆在臭烘烘的下水道里,难受极了。我彻彻底底地变成了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变成了人人讨厌的垃圾。我那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都破灭了。哎,我的命运难道真的这么悲惨吗?

亲爱的中国同胞们,你们是否知道,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有65%,而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4%,连他们的四分之一都不到。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可他们却从不砍伐自己的树木。他们的一次性筷子都是向中国进口的。现在全球的一次性筷子几乎有99%都是中国制造的。每年需要砍伐2500万棵大树,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呀!照这样计算,20年后,中国所有的森林将全部消失。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请赶快觉醒吧!不要为了谋取蝇头小利,而破坏了自己的家园,多不值得呀!爱护树木,保护森林,其实就是保护你们自己的家园!

1首先,做好自身的清洁很重要,我们要爱干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打扫,运动后要清洁干净。

2然后就是饮食了,少吃“有味”食品。有味道的食品可能有些会很诱人,让人很想吃,但是有些食品我们也要尽可能少吃,如洋葱、蒜头和辛辣的食物,含有硫磺的化学物质,可干扰细菌生长,但它们被人体吸收后,异味会随汗腺排出,所以还是少吃为妙。

3少食多油花生果仁;少吃过多红肉,例如猪肉、牛羊肉,含较多蛋白质。但细菌就最喜欢蛋白质,因可供营养给它们。

中药外治:中药佰丨弧消可有效抑制狐臭味散发

注意事项:

愿大家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自信的过好每一天

ㅤ

ㅤ

ㅤ

ㅤ

ㅤ

香芋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曾被人为蔬菜之王。据测定,每百克鲜香芋,含蛋白质515克,脂肪028克,碳水化合物1271克,钙170毫克,磷80毫克。其蛋白质含量为山药的21倍。食之有散积理气、解毒补脾、清热镇咳之药效。香芋烹煮方法种,烧、炒、炖皆可,用其与鸡肉、猪肉一起炖、烧,其味香而不腻,酥而不烂。历来是逢年过节、喜庆筵席上必备的上乘菜肴。此外,香芋粉可以泡奶茶

二、香芋的食疗功效

益胃、健脾、宽肠、通便,解毒、散结、化痰、消肿止痛,补中益肝肾、调节中气、添精益髓;

三、香芋的功效和作用

化痰止咳,解毒,消食,养胃,通便,亮发,提高免疫力,健脾,养颜护肤,消炎止痛,抑癌抗瘤。具有益胃、宽肠、通便、解毒、补中益肝肾、消肿止痛、益胃健脾、散结、调节中气、化痰、添精益髓等功效;主治肿块、痰核、瘰疬、便秘等病症。特别适合身体虚弱者食用。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主食。在癌症手术或术后放疗、化疗又其康复过程中,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四、香芋的适宜人群及禁忌

对于有痰、敏性体质(荨麻疹、湿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者、小儿食滞、胃纳欠佳、以及糖尿病患者应少食;同时食滞胃痛、肠胃湿热者忌食;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身体虚弱者食用;

五、香芋的常用吃法(做法)大全

香芋蒸排骨

主料:香芋150g,排骨350g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酱油适量,鸡精适量,大蒜适量

步骤

(1)准备食材

(2)排骨里面加酱油

(3)盐,鸡精,大蒜腌制20分钟入味

(4)香芋切条油炸

(5)炸好的香芋捞起来

(6)香芋码在排骨的下面

(7)开始隔水蒸25分钟

(8)出锅10分钟前放入点红辣椒在排骨

(9)现在就蒸好了

香芋扣肉

主料:五花肉适量

辅料:葱适量、蒜适量、香芋适量

调料:食盐少许,冰糖少许,八角适量,花椒少许,生抽适量,老抽适量,肉桂(叶)适量,白砂糖少许,胡椒粉少许,腐乳(红)少许,豆豉适量

做法

(1)五花肉洗净,锅中烧开水,加入几个八角,把五花肉皮朝下放进煮25分钟至8成熟,捞起晾干水分。(一定要干,否则炸的时候油会溅到到处都是)

(2)香芋去皮,切成8毫米左右的片。

(3)晾干的猪肉用牙签在猪皮上扎一些小洞,先把整块肉擦一遍酱油,酱油稍干后再在猪皮上擦一层蜜糖,锅中放适量的油,8分热,把五花肉皮朝下放进去炸,用勺子把热油不停的淋在猪肉上,至猪皮炸至起泡。

(4)炸好的五花肉捞起沥干油,晾凉。

(5)切好和香芋也放进油锅炸一下

(6)晾凉的五花肉切成8毫米左右的片。

(7)用2小勺盐、2汤匙酱油、2汤匙蜜糖、2汤匙腐乳汁调成酱汁。

(8)把肉和香芋的两面都抹上酱汁。

(9)把五花肉和香芋一片一片相互隔开(五花肉片朝下)排在大碗里(或盆),锅中烧开水,入锅大火蒸35分钟(加够水,中途不开盖)就行了。

(10)蒸好的扣肉,先把汤汁倒在碗里。

(11)取一盘,盖在盆上,倒扣过来,再淋上汤汁,一盘香喷喷的扣肉就完成了。

香芋地瓜丸

做法:

(1)把熟黑芝麻倒进盘中备用。

(2)将地瓜、香芋放进电饭锅内,蒸至全熟松软。

(3)从电饭锅中取出地瓜,放进大碗中待凉后,用大汤匙捣成泥。

(4)把香芋也取出,去皮捣成泥,以汤匙挖取适量至手掌中,搓揉成丸状。

(5)依序完成数颗香芋丸。

(6)拿一颗香芋丸,挖取适量地瓜泥包裹在外,再搓揉成圆球,陆续将所有香芋丸完全包

裹地瓜泥。

(7)最后,将做好的丸子在表面上均匀的撒满黑芝麻即可。

 

                      故乡有过井

    阳光巧妙地透过叶隙烙在柳项白皙的后背上,密密麻麻,形成一簇又一簇明亮但不均匀的光斑,乱糟糟的野草同黝黑的枝杈是狡黠的迷彩服。蚂蚱悠闲地趴在额头上,挠得人发痒,柳项硬是咬着牙纹丝不动,生怕弄出来什么动静。这大绿蚂蚱在休息得心满意足后,耐心地捋了捋长须,倏地撑开绿衣下淡紫色的长翅飘渺而去,很快就在丛隙中没了踪影。

    柳项长长舒了一口气,冷不丁,脚踝竟被抓住。随着一声“啊”惊叫,柳项像野兔子般被人狼狈得拖了出来,尘土飞扬,满头都是汗水黏着草片。

    你丫的,哈哈哈,怪不得到处找不到你,原来你躲在这么个草窝里头。哈哈,现在我宣布,游击战红军胜利。”阿邱高喊着。 

    几个赤着上身露着小麦色皮肤的孩子欢呼着把手中的水枪抛上天空。旁边包括柳项在内的几个“俘虏”倒没有什么沮丧的神情,反而同大家一起乐了起来。

  “得嘞得嘞,窝在憋得小爷我一身汗,赶紧下山去冲澡去”

    十几个男孩子叫嚣着往山下跑去,个个在密林乱石间如同猿猴般窜来窜去,一群姣好的身影时不时在林子中闪现。眼前是青绿一片,耳边是山风剌剌,孩子们爽朗的笑声惊起了山雀,吓跑了野兔一路打一路闹,盛夏的酷热被他们轻蔑地踩在了脚底。

      刺眼的夏天,阿猫阿狗在各家的水门汀前或躺或卧,母鸡母鸭在笼子里恹恹地低着头。穿着白绸衫的赵大爷摇着蒲扇在柳荫下纳凉,老奶奶们凑在一旁咾长唠短。听到村头的嘈杂,老人们脸上久经岁月的痕迹毫不掩饰地褶在一起,喃喃道:“这帮小兔崽子回来了。”

      一群泥猴子们将山村的燥热吵得更加沸腾,他们急匆匆地跑至村头几栋泥房子环绕着的老井。柳项和阿邱熟练地把铁桶系上红褐的大粗铁链。大牛、何顺用稚嫩的胳膊费力地把木辘上了架。“哧啦”一声,铁桶跌跌撞撞地落进井里。

      新打上来的井水甘冽清澈,升腾着的冷气入了肺,即刻把暑毒驱得一干二净。大家七手八脚地冲上前取水,井水裹着汗水肆意地淌过这些年轻的躯体。 一桶水“哗啦啦”倾头浇下来,耳膜就像塞上了棉球,耳边竟没有了蝉的聒噪,鸟的尖鸣,世界瞬间清爽寂静。

      柳项的父亲是个大人物,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这个穷山沟里走出了一个吃过洋墨水的经济学博士。嘿,真是柳家几世积的阴德才蒙受了祖宗庇佑。十几年的商海打拼,柳父成为了某跨国公司的高层,一年前曾出资整修了当地的小学。那天村长用沾满尘黄的手颤抖地接过支票,红光满面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这大博士一家还真有意思,柳爷爷和柳奶奶不愿随儿子去享所谓的清福,而柳父也不强求,把年幼的柳项放在爷爷奶奶身边,留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沟沟里。有人说,这是盼小儿子也得祖宗庇佑,修身养性。有人说,这是让孩子从小体验野外生活。更有甚者,柳家村肯定有什么秘密,或许是一笔大财,说不准就在那口井里嘞。

      柳项觉得山里的世界如此地奇妙,生活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冒险,丰富多样的生命与大自然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没什么比这更能满足小孩子的好奇心了。这群小孩子在村里最喜欢玩的敌方,就是村口那几栋捉迷藏的老屋、祠堂以及那口夏天出水冰凉,冬天洗衣暖手的老井。

    “奶奶,咱村那口井有多少年了啊?”调皮的柳项赤着脚故意将水湾子里的水搅浑,好让小蝌蚪往自己搭起的石头“陷阱”里扎,而机灵的蝌蚪却一甩尾巴便消失在了水草丛里,这让柳项很泄气。

      一旁洗衣的奶奶耐心说道:“嗯,自从你奶奶我的奶奶的奶奶嫁到这个村儿里的时候,这口井就在了。”

“这么说,那井少说也有一百多岁喽。”

“呵呵好孙子,远远不止呢。”

      柳项,何顺和阿邱趁大人们上秧时鬼鬼祟祟地溜进了祠堂里。他们听说这里有村子里所谓的“族谱”,阿邱说,若是能翻一翻那册书,说不准就可以破解老井高龄之谜了。

      黑枕木和房柱子在空气的腐蚀下慢慢出现粉末,地砖灰黑灰黑的,壁画上的红色已经掉得差不多了,阳光透过窗户给供桌上的木匣镀上一层金色。几个人小心翼翼地把它打开,“灵山柳家,明洪武年间迁至此大槐树井处……”还未待柳项看完,村长嘶哑的声音忽然响起:“你们这几个小兔崽子在干嘛呢。”

      三人急急忙忙跑向侧门,柳项一不小心被门槛磕到了小腿,“啪”得摔倒,何顺阿邱一人一边将他抬起来窜进了桃林里。村长摸着脑门,这几个娃娃怎么了。

    “诶呦,奶奶你轻点。”柳项看着奶奶将白酒抹在自己红得发紫的小腿上,不禁叫了起来。

      夏夜如水,流淌地轻快明净,幽虫低鸣,萤火虫的光芒让摇篮里咿咿呀呀的孩童分不清何为虫,何为星。夜空高悬的玉盘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随意地卖弄着风韵,同魁梧的黑云调着情。

“爷爷,讲个故事吧。”

“咳咳,好啊。”爷爷直起身体,“二十年前啊……”

      柳项撇了撇嘴,“呀!爷爷,别三十年前啦,都唠叨好多次了”

      一九七六年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夏天,大伙照常去村头挑水浇田。令人诧异的是,几十年清如明镜的井水泛起了浑,冒起了泡。年纪最大的老人说,这是大凶之兆,大家夜里快去山上避灾吧。村民们急忙回家打点,大部分人当天晚上就带足了口粮上山坡过夜。

      山夜难熬,眼见着月上中天,开始有人不住地抱怨,大家正窃窃私语着,有个壮汉站起来说:“嘿,大伙回去吧,别折腾自己了。哪有什么灾祸,俺要回家躺炕上睡个舒服觉。”说罢便要下山,众人皆面面相觑着。

      “轰隆隆”大地猛地一颤,动感由脚及身上来,事出突然,每个人都呆若木鸡,大气不敢出一下。“嘭”的一声,山上老王家一块摇摇欲坠的牛棚撑不住垮了。过了大约三四分钟光景,摇晃感才消失,村民们舒了口气,结果一整晚大家伙都没再敢离开山坡。

      几天后,外出回来的商贩在村里说着,知道不,唐山大地震啊,隔几百里地的震感竟传到这了。村子里至今有人相信老井里住着个地仙,可卜吉凶。

    柳项每次听到这,都会自作聪明地说:“爷爷,那是自然常识,是科学。”

    岁月如梭,终日与山为友,与泉作伴的日子当然也有尽头。柳项在青乡小学念到三年级时与这一切经历了人生第一次流泪的离开。坐在父亲的车里,柳项看着村口慢慢变小的人影们,生平第一次懂得了分离的悲伤。离开了桃林野花,离开了清泉大山,离开了祠堂老井,这一去就是十年。

      天空蒙蒙地泛起了鱼肚白,淡淡的光线透过纱帘在被面上撑开了一小片明亮,它慢慢扩大,直至把整个卧室笼得明晃晃惹眼。一个年轻人趴在床上,周围是打印出来的邮件,署名是阿邱。

2010年8月15日:阿项,高中毕业了吧。听说你被北京的大学录取了呢。兄弟羡慕……邻村办起造纸厂,发了大财,村长也开始有了念头。可赵大爷、李奶奶说办厂要伐木的,所以据理力争,村长才作罢……

2012年1月22日:今年的冬天来得厉害,村里几位老人没能捱得住,包括赵大爷……

2015年5月3日:大牛低价购下了一座山头,把我们小时候打游击战的林子卖了……

2017年8月7日:镇政府准备在村头投资建造纸厂,那里既靠近林子,又临着清水河。我被推举为工程的负责人,拆迁计划包括老祠堂和老井那块地……

      儿时的回忆如同斑斓的池塘,自己宛若一只受伤的麻雀,陷进去,越是扑腾反而沉得更快,直至水珠湿透了羽绒,凉透了心脏,在窒息的瞬间回顾那些荡在井面的山山水水。

    “爸,后天我想和公司请个假,回山里一趟。”

      正在吃早餐的父亲抬起头来,“怎么想回去了?”

    “我前几天收到国明的邮件了,就想着回老家一趟,顺便祭拜一下爷爷奶奶。”

    “是有段时间没回去看你爷爷奶奶了”柳父叹了口气,“国明就是老邱家的儿子是吧”

“是呢,难得你还记得”

“成,回去吧。回去看看也好,给你三天假”

“嗯啊,还有什么要嘱咐的吗,我准备给村里还在的长辈们问个好”

“哦,记得和村长问候一下。对了,如果村里还有泉水,带一小桶回来,我沏茶用。”

 

    柳项独走在红灯绿酒的夜市里。

    彩色的霓虹映得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嘈杂的车鸣,男女的谄笑,给耳膜徒增了一份压力。炭烤味,烟酒味,汽油味,香水味,杂杂地炖了一锅,却是个酸甜苦辣咸尝不出个中滋味。庞大的物流与人流昼夜不停地集聚,离散,真是急匆匆的时代啊。柳项摇了摇头,拉开一个号码。

“沈瑜,后天我带你去郊游怎么样?”

“我们可以住在你老家吗?”

“我们可以见到泥鳅、桃林、小溪吗?”

“有什么名胜古迹吗?”

      从小踩着黄浦江边长大的沈瑜难有入深山的机会。柳项开着车,一路上有女友的絮叨也不觉得无聊。看着沈瑜眉眼间自然流露着笑意,几缕发丝懒懒地蹭着白皙的脸庞。只是她这一连串追问让柳项有些忐忑不安,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东西还有没有。

      九曲十八弯,在村头,远远就看到一位身材魁梧身着运动服的男青年等在大柳树下。下车。

“嘿,阿邱”“好小子,这么多年不回来看看”

      老友相见,免不了一番寒暄。

“哈哈,听说你混得不错啊,都被推举为村书记了,啊。”

    阿邱摆摆手,“笑话我了,哪有你公司大老板气势。”

    “得了吧,我也是给我家老爷子打工的。”

    “瞧你说的,咱回村边走边聊。”

    “嘿,这棵柳树真大。”沈瑜看着村里这片蓊郁说。柳项一看到这棵大树,就想起小时候在柳树下纳凉的老人们现在都已经不在了,握着沈瑜的手不禁一颤。

      村里变化真的很大,柳项感叹。

    “村里很多人家翻新建了砖瓦房,有的富户建起了二层小楼。”阿邱顿了顿,“卖树赚的钱。”

      街上再也不是黄泥土路,全是整洁的水泥大路。张家的拖拉机,李家的小轿车,全都是意料之中。

    “邱哥,我听柳项说你们小时候还捉过泥鳅,摘过桃子呢”

    “哈哈是呢,唉,不过现在水库被抽干了,泥鳅也没了,野桃树也因为开山采石砍得差不多了。”阿邱摇摇头。

      “那山泉和野兔子呢?也没了”沈瑜惊讶问道

      “河水脏了,人们就得取山泉水维持生活。每几年,山泉就干了。被伐过的山,上哪儿找给兔子打窝的地呢。”

      柳项攥了攥拳头,“阿邱,咱先不进村,去老祠堂那边看看。”

      经历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的老井还是宠辱不惊地敞开着胸口躺在那,任人索取。那古朴的纹路在时间的磨砺下又淡了几分。眼见魂牵梦绕数年之久的老友闲然自在,完好无损。故乡也许能因此而永在吧。

      阿邱点起一根烟,淡蓝色的烟雾扯乱在山风里:“再过两个月,这几栋老房子和这口井,就……”

      沈瑜瞅着这口古朴奇特的老井。凹凸不平的岩石缝里生着绿苔,古朽的木辘渐渐开了裂,泛锈的铁链正可怜兮兮地诉说这岁月的沧桑。

      沈瑜问,“这井有百年了么?”

      阿邱笑道,“我祖父的祖父的祖父时就有了。”

  “那有个确切年头么?”

  “嗨,村子里谁晓得这个。”

  “这口井的花纹,旁边的刻文,还有这几栋老房子,不简单。”说罢她用手机连拍了几张,又用纱巾包了几块井台上的带纹石,狡黠地笑了笑:“我得带回学校好好研究一下。”

    两个月后。

    沈瑜亲昵地挽着柳项在人群里看着神采飞扬的村长在剪彩仪式上讲话,他从西汉末年一直扯到民国初年,从汉武帝讲到杨贵妃,从司马相如讲到魏忠贤,想必村长昨夜定然仔细研究了孙子的初中历时课本吧。

      看着系者红花结,精神抖擞的老井,柳项揉了揉双眼,这才确定这些都是真的。半个月前沈瑜带着她的导师,就是那位久负盛名的考古学家在老井旁当着媒体宣布,经过我们的研究以及对该县历史、族谱的研究,这口井,是西汉末年就有了的。这几栋古物,也是清朝时流下的文化遗产。

      借助媒体的力量,这里即刻就家喻户晓,引发网友们一片哗然。阿邱当机立断,否定填井拆屋计划,而采用建设古井风景区,开启农家乐、植树造林的方案。

    柳项望着清凌凌的天空。

    “沈瑜”

    “嗯?”

    “谢谢你”

    沈瑜踮起脚尖,轻快地在柳项脸上啄了一下,“你啊”

      夕阳里,村长和阿邱张罗着接待政府领导,村民们也开始三三两两离开,柳项一个人独坐在井台旁,看着被朝霞映上羞红的老屋子,心中想着。故乡又回来了么?没有鱼虾,没有杨林,没有桃李锦簇,青山绿水的她还是她吗?

      沈瑜坐下:“也许你渴望的并不是老井和这几栋房子,或者是村子。”

    柳项诧异地看着她,他想起以前村子里的人们一起劳作时的说说笑笑,那份浓厚的淳朴。

    可毕竟,有这口井在,故乡就还在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109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