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一块肌肉的训练间隔一般不超过5天,比如说今天练完了胸,那往后的5天内也要训练一次。
问题二:比较经典的是胸和肱三和腹部,背和肱二头肌,下肢单独,
问题三:一般是以分化训练,人体大肌肉群分12部分,我们一天内要针对某几块,集中刺激训练,这样对于肌肉的增大才会比较明显。胸和肱三都是推的功能,所以放在一起练,更加有针对性。
当然还是各式各样的组合,都有其道理。
第四个问题有点大。超级组和交替训练,可以节约时间,对体力和训练经历有一定要求,初学者练不好;比如三角肌和肱二放在一起练,就要先练肱二头肌,再练三角。因为三角充血后会压迫到肱二头肌,再去练肱二的话,可能会产生不适。问题二的组合比较适合初学者。每种训练计划都可以长篇大论的去讨论。所以训练身体时还要学习理论知识,这样才会练得棒。
估计你的锻炼方式不对,如果你要锻炼的是大臂附下面的锻炼方法
肱二头肌的锻炼思路是负重曲臂
A引体向上(双手抓单杠,身体自然垂于空中,利用曲臂的力量,始身体向上,下巴高过单杠为一次有效动作)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用手背朝着自己的方向去抓单杠,那样效果才好有人喜欢手心面向自己去抓杠做引体向上,那样是偷工减料,没效果
B俯卧撑(这个不多解释了)
2肱三头肌的锻炼思路是直臂支撑
最佳的:背向俯卧撑
手臂从背后撑地,背向地,面向天然后做俯卧撑
我以前是借助了器械的,就是推举,不过如果正在长身体的时候,最好别用杠铃,时间久了会对身高产生影响背向俯卧撑也是练三角肌的重要方式
试行锻炼计划
1俯卧撑
这个动作要标准,保持身体姿态。15次为一组,相邻组间隔1-2分钟,完成3组休息3-5分钟。
2背向俯卧撑
双手从背后撑地,保持背向地面,身体向上,曲臂,保持身体姿态,道理同俯卧撑。10次为一组,相邻组间隔1-2分钟,完成3组。
3引体向上
5次为一组,相邻组间隔1-2分钟,完成3组。
增量方案
1根据个人能力,自己拟定以上每组运动的初始值。
2不得延长相邻组及相邻运动间的休息时间。
3五天为一个周期,按天为单位由初始值开始增加每组动作的次数1-5次。
4连续完成5天,休息两天。第二周重复周期,并以上一周期最末天动作次数作为新周期的初始值。
注意事项
1保证睡眠,正常三餐,饮食适当增加豆制品、奶制品、粗纤维肉类。
2贵在坚持,切忌急功近利,盲目加量。
3每天运动完后做适当送放松练习,抖动手臂,轻揉肌肉,温热水烫、敷均可。
4初期出现肌肉酸痛,要保持运动量,在第一周期结束后症状可得到缓解,并且力量得到明显提升。
唐宣宗时,科举的主考郑镐收到一份名帖,是用大红纸书写的,上书:“乡贡进士 李忱”
主考官见了这份名帖,惊喜万分。原来,那李忱就是当今天子。他谦称自己为“乡贡进士”,又亲送名帖,这表示他对这次科考的特别关照。
又有史料记载,京都长安有座“平安坊”,那里青楼栉比,乃风流渊薮。当时的风尚,凡科考金榜题名的,每每都要亲书红笺名帖分致各楼,邀定娇好,游乐其间。
唐人的名帖,多用红笺。讲究的名帖,还要用泥金书写,比之竹木制成的谒、剌显贵多了。但是,这种名帖却已失去了谒的等级性,也没有刺的那种高逸之风了。从上述故事可知,名帖已成为交际中的通常用品,上到天子,下到青楼,几乎什么人,什么地方都可以使用了。
“刺”之名虽见于汉末,可是“名刺”一词在现存古籍中却最早见之于唐代。诗人元稹《重酬白乐天》诗中有“自投名刺”的话。宋元及以后“名刺”与“名帖”之名相沿并用。日本至今仍称名片为“名刺”。由此可见,名刺早在唐代时就传入日本。 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全盛期,带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大发展。唐初科举制度开始实行,让一些有才能的庶民也能靠自己努力,进入到统治阶级中来。为了与世袭贵族争夺权力,他们在官场上相互提携,拉帮结派的门阀也开始形成。每次科举考试后,新科及第考生都要四处拜访前科及第,位高权重者,并拜为师,以便将来被提携。要拜访老师,必须先递“门状”,这时“刺”的名称也就被“门状”代替了。
宋代通行一种叫“门状”的名片,内容比较复杂,像一封短信。这多是下属求见上司时使用的。这种门状呈进后,上司在门状后加了“刺引”,才可以进见。犹如今日得到首长划圈、签字,即批准,才可进见。这种门状比之名帖要郑重得多,严肃得多。有点类似古代用的“谒”的性质。
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载有一门状,是这样写的: “医博士程昉 右昉 谨祗候参 节推状元 伏听裁旨 牒件如前 谨牒 治平四年九月X日 医博士程昉 牒”
这是公元1067年医博士程昉等候参拜某状元的一封求见信,即门状。节推,为一种官名,本意为曾受到节度使推举的判官。从书写格式及后世的此类实物推断,这种门帖是用纸折成的折帖。首行“医博士程昉”是写在封面上的,其余内容写入折内。
“门状”制作甚为讲究。有的门状用红绫制成,赤金为字。有的门状就是一幅织锦,其上大红绒字也是织成的。呈递门状时,还要加上底壳。下官见长官,用青色底壳。门生初见座师,则以红绫制底壳。如此名片,即使是在今日也属豪华型的。
这种“门状”也称“门帖”,因有明显的等级色彩,在称谓上与一般“名帖”也大不相同。一般名帖,只写作:“某谨上 谒某官 某月日” ,门状则不同了,在称谓上,往往要降低自己的身份,谦称“门下小厮”、“渺渺小学生”之类,借以抬高对方。明代有本历史传奇剧,名《精忠旗》,其中有个故事:
有天,秦桧的奸党何铸、罗汝楫、万俟卨要一起拜谒秦桧,共商与金兵议和之事。他们名帖上的具名,一个写“晚生何铸”、一个写“门下晚学生罗汝楫”,一个写的是“门下沐恩走犬万俟卨。”何铸见了自叹弗如道:“约定一样写‘官衔晚生’,为何又加‘门下晚学’、‘沐恩走犬’字样?这样我又不济了!” 到了明代,统治者沿袭了唐宋的科举制度,并使之平民化,读书便成了一般人改善生活的唯一出路,识字的人随之大量增加。人们交往的机会增加了,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先递上介绍自己的“名帖”,即唐宋时的“门状”。 “名帖”这时才与“名”字有了瓜葛,明代的“名帖”为长方形,一般长七寸、宽三寸,递帖人的名字要写满整个帖面。如递帖给长者或上司,“名帖”上所书名字要大,“名帖”上名字大表示谦恭,“名帖”上名字小会被视为狂傲。
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称呼。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由于西方的不断入侵,与外界交往增加了,和国外的通商也加快了名片普及。清朝的名片,开始向小型化发展,特别是在官场,官小使用较大的名片以示谦恭,官大使用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
名帖的样式,历元、明至清,均相沿不改。清末时,名帖使用很多,从保留下来的名帖看,有的已注明详细地址,有的还加写个人简况,有的附有短语,如“请安谢步”,表示只为问候而来,勿烦主人回访。也有的写上“拜客留名,不作别用”,意在以防被人利用为非作歹。当时还没有照相技术,否则也会像今日名片一样,附上一张照片了。
当时盛名片的盒子,称为“拜匣”,长尺余,宽数寸,或皮制,或包锦,都很豪华。
清末驻华的各国使节,也都使用中国式的名帖。学者吴晓铃先生收藏的大量拜帖,就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英、奥、俄、德、比、日几国公使的名帖。德国公使,即克林德,就是庚子事变时被清兵击毙的的那个肇事者。也有曾参与庚子谈判的日本公使内田康哉的名帖。这些名帖都已成为历史的证物。
早期名片与近现代名片的主要区别是用手写而不是印刷。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铅印名片兴起,逐渐少有亲笔书写的了。今天的名片印刷精美,分胶印和打印两种区别。
自明代以来,官场就盛行一种只投刺、不见面的应酬之风,即只将名片投递给对方,而并不真与接受名片的官员见面,这是官场中套交情、拉关系的一种手法。 清代沿袭了这一作风。
明清官场之上,以名帖充当贺卡之行径已蔚然成风。明代陆容在其《菽园杂记》中对此有具体描述:“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爱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投名帖者。”还有人为此赋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新春正月,更是“望门投刺”兴盛的时候。官员之间除了对真正的故交友人要见面拜年以外,大都是采用“望门投刺”的方法。这样做既省时省力,又算达到了拜年问候的目的,只是按照礼尚往来的规矩,有人投刺就须还礼回投。
清人孙宝在《忘山庐日记》中对“望门投刺”的虚礼表示了自己的反感。他说,他的门房设有来客登记簿,他一看到上边来投刺的多是不认识的官员,顿感厌烦和为难,因为按照规矩,他必须一一答拜,而需答拜的官员,有的住家很远,他也必须长途奔波去投刺。
明代“名帖”还有一说道,即当过翰林者才有权用红纸,写大字。大概翰林系御用文人,与众不同。清人汪启淑在《水曹清暇录》中记录,明代进士初及第(通籍)者只是在元旦或贺寿时用红色的名片,而地位尊贵者在平时即可以用红色名刺。
到了清朝,只要是生员以上者,就可以使用红色名刺,以至于普通的读书人也都普遍使用起红色名刺。这些参加科举的士人,特别是考中了的士人,都是准官员,他们在正式进入政界充任官员之前,就已经按官场的规矩,从名片上区别尊卑了。
后来,一些仰慕中国文化的老外也用起了红名刺,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便是一个。其名刺正面书“庄士敦”三大字,背面则印“专诚拜谒,不作别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