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寒气是怎么形成的

人体内的寒气是怎么形成的,第1张

寒气:七气之一。见《诸病源候论·七气候》。指为寒气所伤而产生的恶心呕吐。 “寒气”指的是人体受寒时所产生的东西。 寒邪:也称为寒气。 1寒邪的基本概念 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寒乃冬季之主气。若寒冷太过,伤人致病则为寒邪。寒邪常见于冬季,当水冰地坼之时,伤于寒者为多,故冬多寒病。但寒邪为病也可见于其他季节,如气温骤降、涉水淋雨、汗出当风、空调过凉,亦常为感受寒邪的重要原因。寒邪侵人所致病症,称为外寒病症。寒客肌表,郁遏卫阳者,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者,称为“中寒”。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为阴气盛的表现,故称为阴邪。寒邪侵人后,机体的阳气奋起抵抗。阳气本可制阴祛寒,但若寒邪过盛,则阳气不仅不足以祛除寒邪,反为寒邪所侵害。所以,感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寒邪伤阳,可致寒遏卫阳的实寒证,或阳气衰退的虚寒证。如外寒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可见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等症;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见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于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症。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寒性凝滞,即指寒邪侵人,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之意。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畅行不息,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易使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或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疼痛是寒邪致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因寒而痛,一则有明显的受寒原因;二是其痛得温则减,遇寒增剧。由于寒邪侵犯部位不同,因而可出现多种疼痛症状。如寒客肌表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则头身肢体关节疼痛,痹症中若以关节冷痛为主者,称为“寒痹”或“痛痹”;寒邪直中胃肠,则脘腹剧痛;寒客肝脉,可见少腹或阴部冷痛等。正如《素问·痹论》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因此又有“寒性凝滞而主痛”之说。若寒遏阳气,温煦蒸化失司,则津液凝结而为痰饮。 (3)寒性收引:“收引”,有收缩牵引之意。寒性收引,即指寒邪侵入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如寒邪侵及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可见恶寒、发热、无汗等;寒客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克经络关节,则经脉收缩拘急,甚则挛急作痛,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等。如《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缩蜷、绌急,即为寒邪所伤,经络、血脉收引而致。 七气 ,七种情志和寒热状态的合称。可引致病证的发生。 ①《诸病源候论·七气候》:“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忧气、喜气、愁气。凡七气积聚,牢大如杯,若拌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饮食不能,时来时去,每发欲死,如有祸状,此皆七气所生。” ②《证治要诀·诸气门》:“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气所伤。有小疾,在咽喉间,如棉絮相似,咯不出,咽不下,并宜四七汤,未效,进丁沉透膈汤。”

由于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当人体感受外邪或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气血失调时,及其所络属的脏腑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理变化。

因此,学习经络机,应与脏腑气血病机相互参照。经络所反映出来的病理变化,一方面与各经脉所络属的脏腑的病理变化有关;另一方面与各经络的循行路径和经脉气血运行通达与否也有关。一、病机经脉各有不同的循行路径,当致病因子侵袭机体后,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变化,经络就会通过它所循行的有关部位,反映出各种症状和体征来。例如,起于食指末端桡侧,沿食指桡侧上行,循臂入肘,上肩,其分支从缺盆(锁骨窝)向上到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所以当有了病变,就可能出现齿痛、颈肿、肩胛及上臂痛、食指活动不灵活等,甚至出现红肿灼热或寒冷感等。因此。在学习中应当熟悉各经脉的主要病证。与五脏六腑皆有一定的络属关系,因此,有病就会影响到相应的脏腑,从而出现脏腑的病理变化。如足太阴脾经人腹属脾络胃,并与心、肺及肠有直接联系,故足太阴脾经有病,则会引起脾胃升降失常,纳运失职之候,如胃脘痛、呕恶、纳食减少、便溏,或完谷不化,或黄疸、肿胀等。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并与肝、肺、心等脏有直接联系,所以足少阴经有病,就可出现水肿、泄泻阳痿,以及眩晕、目视模糊、气短,心烦等症。所以分析经络的病理变化,必须与它相络属的脏腑联系起来。

(一)经气虚实病机经络气血的虚实是经络病理变化的一种反映。经络的气血偏盛,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破坏各经络、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而发病。经络的气血偏衰,则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而发病。如足阳明胃经的病变,其经气盛则身热、消谷善饥、小便黄赤、癫狂等;其经气虚,则现寒栗、肠鸣胀满及足痿、胫枯等。因此,经络的气血盛衰,可著与其相络属脏腑的气血衰盛。

(二)经气郁滞病机在正常情况下,经气通达则经脉气血的运行畅达。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是由于经气不利,影响及气血的运行,常可累及所络属之脏腑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的生理功能。例如,表证常有遍身肌肉酸痛的症状,就是由于外邪束表,机体浅表经络的经气不畅所致;足厥阴肝经的经气不利,常是形成胁痛、瘿瘤、梅核气、 结块等的。五官九窍,乃五脏之外窍,故经气不畅也常影响到孔窍,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肝开窍于目,肝郁化火,经气郁滞,则现目赤肿痛等;肾之经气不能上充于耳,则出现耳聋等。此外,情志的变化,也常常影响到经脉气血的运行,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如抑郁伤肝,肝失疏泄,常可出现胁痛;思虑伤脾,脾之经气失畅,则不思饮食等。经气不利,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又是某一经络气滞、血瘀的主要成因。在经络病变中,最早出现的是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然后才会导致血瘀等病变。

(三)经气逆乱病机经络的气血逆乱,主要是由于经气的升降逆乱,从而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的上逆或下陷而致病;反之,气血的运行失常,亦必然导致经气的逆乱,二者常互为因果。经络的气血逆乱,多引起人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发为厥逆。如足太阳膀胱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人络脑,故足太阳经的经气逆乱,则气血循经上涌而致头重而胀,甚则发为眩晕欲仆,昏不知人。经络的气血逆乱,又可导致与其络属的脏腑生理功能紊乱。例如,足太阴脾经的经气逆乱,可以导致脾胃功能紊乱,以致清气不升,为泄泻;浊气不降,上逆为呕;清浊混淆,发为霍乱吐泻。另外,经气的逆乱,又是导致出血的原因之一。如气火上逆所致的咯血、吐血、衄血,实质上也与经气上逆有关。如肝火犯肺所致的咯血,实际上就是通过肝经的火热,引发经气逆乱,上犯于肺所致。

(四)经气衰竭病机经络的气血衰竭,是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变化。由于各经循行部位不同,所属脏腑的功能各异,故各经的气血衰竭时所出现的证候各有特点。如,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行于背,其气外营一身之表,故太阳经气衰竭则目失其系而戴眼(眼睛上视,不能转动),筋失其养而拘挛抽搐,卫外无能而绝汗出。

由于十二经脉之经气是相互衔接的,所以,一经气绝,十二经气亦随之而绝。临床上通过观察经络气血衰竭的表现,即可判断病变的发展和预后。二、病机联系于十二经脉之间,起著调节十二正经的气血的作用。所以,奇经八脉的病理亦关系到全身。

(一)督脉病机督脉上络于脑,下络于肾,总督一身之阳。所以,阳经的病证多关系于督脉。另外它与冲脉同起于胞中,所以其病理又常与妇科疾患有关。故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其女子不孕”(《素问·骨空论》)。他如背寒伛偻、椎尻气坠、脊强癫痫等,亦责之督脉。

(二)冲任病机任脉与冲脉,同起胞中,上络于唇口,隶属于肝肾。冲任二脉的病理,主要反映在性机能及生殖机能方面。如男子先天性性器官机能异常,责之冲任。故曰:“其有天宦者……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灵枢·五音五味》)。冲任病理在妇科方面尤为重要。冲任为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流产、恶露不尽、乳汁减少,天阉、须不生,疝瘕、奔豚、虚劳失精等。故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素问·骨空论》)。

(三)带脉病机带脉为病和妇科有关,如胎漏、滑胎、带下等。带脉为约束胞胎之系,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胞胎不固,故带弱则胎易坠,带伤则胎不牢,带下为湿证,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此为名之。他如肾著、癫疝等均与带脉有关。如“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难经·二十九难》)。

(四)维脉病机阳维为阳脉的维系,阴维为阴脉的维系,所以阳维表现为三阳经的病变,阴维表现为三阴经的病变。如“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难经·二十九难》),“阳维寒热,目眩僵仆;阴维心痛,胸胁刺筑”(《四言举要》)。

(五)迹脉病机阴挢和阳迹二经所表现的病变,一是筋肉屈伸的异常,一是眼睑开合的失常。故曰:“阴骄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迹为病,阴缓而阳急”(《难经·二十九难》),“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灵枢·脉度》)。这是因为阴骄为足少阴之别,阳骄为足太阳之别。阳人于阴,阴出于阳,营卫之气通过少阴、太阳二经,合于阴娇、阳骄,其脉气能濡目养筋以司其的缘故。

怎么、、

人体有几大养生窝,适度 这些部位,可 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疲劳,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第一个养生穴位:按眼窝: 安神缓头痛眼窝处有晴明、攒竹、四白、承泣、丝竹空等诸多穴位,通过 可减低眼压,缓解眼部疲劳,提高眼部机能,对近视眼、老花眼及用眼过度等引起的目赤昏花、视物不明有明显改善作用。 这些穴位还能镇静安神、改善头痛,也可延缓眼周皮肤衰老,预防皱纹出现。 轻闭双目,用食指与中指指腹分别顺时针与逆时针缓慢旋转 眼皮5~10次,也可在相应穴位处轻按压约1分钟,安神止痛的效果更佳。 第二个养生穴位:按颈窝: 缓解咽部不适颈窝位于喉结下方、胸骨上凹陷处。这里是天突穴所在,为任脉穴位,位于颈结喉下四寸,胸骨上窝正中,具有宽膈和胃、降逆调气的作用。 颈窝可改善咽喉不适、咳嗽气喘、恶心呃逆等症状。 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按压颈窝,并向内下方缓慢均匀用力,或画圈按揉,同时作吞咽动作,约一分钟左右,自觉局部酸重感及憋闷感为止。 第三个养生穴位:揉腋窝: 宽胸宁神腋窝顶端动脉搏动处为极泉穴,针灸或 该穴,有宽胸宁神的功效,对防治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有益。如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 方法:将四指并拢置于腋窝下,顺时针和逆时针 ,每10圈交换一次,共 100~200次。方法:也可按压,用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用拇指指肚按极泉穴,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一般需要3~5分钟。 肘窝的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清热祛湿,安神利咽。 第四个养生穴位:拍打肘窝: 清热通络肘窝位于肘关节前面,是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的通行之所,分布着曲池、曲泽、尺泽等穴位。当血液中代谢产物过多时,血液黏稠度增加,经脉气血易滞留在肘关节,经络不通,引起心火肺热亢盛,会出现咽喉肿痛、咳嗽痰黄、心烦失眠等证。 方法:将四指并拢,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地连续拍打左右两边数次,拍打时要注意节奏。也可轻轻按揉局部穴位,以感觉肘部微微发热、酸胀为宜。 第五个养生穴位:捋按腰窝: 调气血腰窝就是腰部脊柱左右凹陷处,两侧分布夹脊穴和背俞穴。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背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受到历代养生 的推崇。 方法:常 腰窝可协调经络气血,调和脏腑。 腰窝以沿着脊柱走向从上至下捋按为宜。 第五个养生穴位:搓擦腘窝: 缓解腰背痛腘窝就是双侧膝盖后方的凹陷处,为十二正经中肝经、肾经、膀胱经经脉循行区域,腘窝正中穴位为委中穴。中医针灸推拿中讲究「 ”腰背委中求”,意思是治疗腰背酸痛、下肢关节伸屈不利,委中是要穴。委中穴两旁还有委阳、阴谷、浮郄等穴位,均为治疗腰背酸疼的穴位。 方法: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两侧腘窝,间断按压穴位,也是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不但可缓解腰背下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还可加强人体的护卫作用,增强免疫力。 第六个养生穴位:推搓脚窝: 精力旺《黄帝内经》中说:「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脚窝里藏着人体保健要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均有重要作用。 方法:用 手法推搓、拍打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眼内角。与足太阳经和阴骄脉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行与足少阳经会合于项后的风池穴。

12交会腧穴有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天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睛明(足太阳经)。

1、申脉

穴义:膀胱经气血在此变为凉湿之性。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一为经部经水,其量少,二为天部的温热之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膀胱经下行,阳气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2、仆参

穴义: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有少部分吸热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吸热后由天之下部上行天之天部。

功能作用:散热化气。

3、跗阳(足太阳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之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传于飞扬穴。

功能作用:吸热化湿。

主治疾病: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附注:阳跷脉郄穴。

穴义:足少阳、足阳明经的阳气在此带动足太阳经的气血上行。

4、居髎(足少阳经)

功能作用:利湿化气。

定位:髂前上棘与股骨大转子最凸点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等腰腿病证;疝气。

功效:舒筋活络,益肾强健。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腰骶髋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配伍:配肾俞、环跳、委中主治腰腿痛;配大墩、中极主治疝气。

5、臑俞(手太阳经)

定位: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配伍: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疼痛。

作用:缓解治疗肩臂疼痛、瘰疬;舒筋活络,化痰消肿。

附注:手、足太阳,阳维脉与阳跷脉交会穴。

6、肩髃

功效机制: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 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故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上肢痛、麻、凉、瘫诸疾要穴;此穴还具有祛风通络、清热止痒的作用,可治疗外感风邪或风与血分之热相搏于肌肤之间所致的风热瘾疹;此穴的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主治病证: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

7、巨骨(手阳明经)

穴义:巨,大。巨骨,指缺盆骨,现称锁骨。此穴在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故名。

定位:简便定位在肩端上,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的凹陷处;正坐垂肩, 在肩锁关节后缘,当锁骨与肩胛冈形成的叉骨间取穴。

主治: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经分布,故不宜自行针灸。

功效机制:此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于阳跷脉相交会,其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肩背上肢沉重、酸痛,屈伸,抬举不利、功能障碍诸疾要穴;此穴具有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主治病证:瘰疬,瘿气,瘾疹,惊痫,吐血,肩背痛,不得屈伸,半身不遂等;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及肩部软组织损伤,吐血,胃出血,颈淋巴结结核,高热痉挛,下牙痛等。

8、天髎(手少阳经)

穴义:三焦经吸热上行的水气在此散热冷降。

定位:该穴位于人体的肩胛部,肩井穴与曲垣穴的中间,当肩胛骨上角处。

运行规律:阳气由穴外汇入穴内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

功能作用:收引天部湿浊。

主治病症:颈项强痛,缺盆中痛,肩臂痛,胸中烦满,热病无汗,发热恶寒等。 伤科疾病:颈椎病,落枕,冈上肌腱炎,肩背部疼痛。

作用:缓解治疗肩臂疼痛、颈项强痛、肩关节周围炎、胸部烦满等。

9、地仓

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口角旁开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眼歪斜,流涎,眼睑瞤动。

功效:舒筋活络,活血化瘀。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配伍:耳后痛,配翳风;舌麻、味觉消失者,配廉泉;闭眼困难者,配丝竹空;人中沟歪斜者,配水沟。

附注:阳蹻、手足阳明之会。

10、巨髎

定位:巨髎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功能作用:冷降胃浊。

主治:口眼㖞斜,眼睑瞤动,鼻出血,齿痛,唇颊肿。

临床运用:现代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牙痛、鼻炎等。

配伍:配合谷穴治齿痛;配地仓穴,颊车穴治口歪。

11、承泣(足阳明经)

功能作用:将体内胃经的物质营养及能源输送头面天部及任脉、阳跷脉等。

定位: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瞤动,口眼歪斜。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当然需要采用其他相关穴道一同治疗才能取得显著效果。此穴是穴道疗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12、睛明(足太阳经)

功能作用:降温除浊。

定位: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目眩、近视等目疾;急性腰扭伤;心动过速。

功效:泄热明目,祛风通络。

阳跷脉病机分析

阴跷脉、阳跷脉行于下肢,维持下肢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虚衰,跷脉失养则腿腹肌削,屡痹无力,行走欹斜或两足瘛疭;跷脉上行至目内毗,阴跷脉、阳跷脉阴阳失调,则嗜睡或失眠;跷脉虚衰,经脉失养,则司眼睑开合功能失司或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虚为虚弱之象。

阳跷脉临床表现

腿腹肌削,痿痹无力,下肢阴经弛缓或阳经拘急的足外翻,癫狂、嗜睡或失眠,目内眦赤痛,眼睑下垂或两目开合失司,舌淡,苔白,脉虚。

心理

经络不通的原因有哪些

zhang12017-03-23 20:09:20

经络不通经常出现在中医学术中,中医对经络不通的解释总是和冷热有关。经络不通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也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有关。长期处在不合适的环境也会导致经络不通。

space

   1、胡吃海塞大量的垃圾食品。

由于垃圾食品里含有大量的添加剂,这些非大自然的东西,进入人体后,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很多体内垃圾而无法排出体外,这些东西最容易堵塞人体的经络。

space

   2、长期处在空调的环境中。

人是热血动物,天热了就要出汗,而出汗本身就是一个排毒的过程,你大量使用空调,不让身体排毒,久而久之,体内的垃圾本来可以正常的排出的,也被抑制了,这些垃圾就会堵塞人体的经络。

space

   3、长期一种姿势工作。

比如长期使用电脑,造成人体内的气血无法流通,部分肌肉或者组织,长期得不到气血的滋养,这部分的经络自然也就不会通畅。

   4、寒气。

不管是冬天的寒冷之气,还是夏天空调下的冷气,或者是某些特殊环境的湿冷气以及用冷水洗手脸刷牙等,如果不注意,均会使寒气轻易进入我们的身体,而经络气血的正常流通需要恒定的温度。当低于它的恒定温度,凝滞的寒气则会使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百病皆生。而寒气收引的形状,则会令筋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

月家痨病是什么病

月家痨病即指产后风。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称为“产后身痛”,俗称“产后风”。又称为“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症”、“产后痛风”“月子病”。

月家痨病相当于西医的风溼、类风溼引起的关节痛、产后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产后血栓性静脉炎出现的类似症状。是妇女在生产孩子时期,因筋骨腠理大开,身体虚弱,内外空疏不慎风寒侵入。在“月子里”的恢复期,筋骨腠理合闭,使风寒包入体内,为之月子产后风难治的原因。中医指孕妇产后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种病症。产后,构成骨盆的关节及身体的所有部分处于松散状态。因为各种身体变化及分娩引起的体力损失、出血等症状,产妇需要6周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这段时间被称为产褥期。如果这期间调理不当,就可能承受产后风的折磨。

月家痨病(产后风)的主要临牀表现

产后风表现为产后眩晕、头沉或疼痛,腰部、膝盖、脚腕、手腕等发麻、发痛,冒冷汗,身体发冷,哆嗦等症状。尤其是,如果患上产后风,就会阻碍子宫的血液循环,出现瘀血,降低生殖器官及泌尿系统的机能,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重着、畏寒恶风,关节活动不利,甚者关节肿胀。本病多突发,常见于冬春严寒季节分娩者。病情严重时,即使是三伏天,没有被子也不能入睡。

1、妇女在月子里筋骨腠理之门大开,气血虚弱,内外空虚,不慎风寒溼邪侵入,它在临牀症状是,浑身怕冷,怕风、出虚汗,活动关节疼痛,遇冷、遇风、疼痛症状加重,中医理论为"寒邪入骨"它难治的一个原因是:妇女在月子里100天一个自然恢复期,筋骨与腠理一个合闭,可以把风溼寒邪包入体内,不得排出,病邪长期滞留于体内,损坏腠理与筋骨组织,导致严重的筋骨病。

2、情绪忧郁,容易引起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气血受滞容易失去营养,不慎风邪可以侵入,它的临牀反应症状是:怕冷、怕风、活动关节疼痛之外还伴有麻木、抽搐、胀痛等症状。

3、妇女在月子里禁动房事生活,过多房事伤阴、伤精, 两亏导致筋骨空虚,风邪可乘虚侵入,它的主要临牀症状是:除浑身怕冷、怕风,关节疼痛之外,主要是浑身沉重,无力,腰酸、困、疼、不耐疲劳,部分病人伴有风溼与类风溼症状。

4、好急燥之人,易生志火,多思多想之人暗耗阴血,前者志火可伤阴动内风,后者阴血暗耗生内热而至血燥,中医理论为“血虚生风”也就是血不养筋骨导致的一种风,也就是类风症,具体临牀症状是浑身各大小关节疼痛,头痛或者是局部性疼,有的病人伴有怕冷、怕风现象天阴下雨浑身不适感、浮肿,严重者可导致浑身水肿,长期治疗不当,可以导致严重的风溼病和类风溼病晚期。

月家痨病(产后风)的病因

中医认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产后营血亏虚,经脉失养或风寒溼邪趁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所致。常见病因有血虚、风寒、血瘀、肾虚。

1血虚

素体血虚,产时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后虚损未复,阴虚亏虚,四肢百骸空虚,经脉关节失于濡养,致使肢体酸楚、麻木、疼痛。

2风寒

产后百脉空虚,营卫失调,腠理不密,若起居不慎,风寒溼邪趁虚而入,稽留关节、肢体,使气血运行不畅,瘀阻经络而痛。

3血瘀

产后余血未净,流滞经脉,或因难产手术,伤气动血,或因感受寒热,寒凝或热灼致瘀,瘀阻经脉、关节,发为疼痛。

4肾虚

素体肾虚,复因产伤动肾气,耗伤精血,腰为肾之府,膝属肾,足跟为肾经所过,肾之精气血亏虚,失于濡养,故腰膝疼痛、腿脚乏力或足跟痛。

西医认为本病多由风溼、类风溼、坐骨神经痛、多发性肌炎或血栓性静脉炎引起。

月家痨病(产后风)的治疗

中医以疼痛部位、性质为主要依据,结合伴发症及舌脉辨证论治。

1血虚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伴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弱,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等)。

2外感风寒证

肢体关节肿胀,麻木、重着,疼痛剧烈,宛如针刺,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遇热则舒,伴恶寒畏风,舌苔薄白,脉濡细,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当归、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芍药、甘草等)。

3血瘀证

肢体关节疼痛较重,痛有定处,麻木、发硬、重着,屈伸不利,伴恶露量少,舌暗、苔白,脉弦涩,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羌活、地龙、鸡血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香附、益母草、牛膝、五灵脂、蒲黄等)。

4肾虚证

产后腰酸,足跟疼痛,伴头晕耳鸣,舌淡暗,脉沉细弦,方用养荣壮肾汤加减(当归、川芎、独活、肉桂、川断、杜仲、桑寄生、防风、生姜、秦艽、熟地等)。

月家痨病(产后风)的预防

本病应以预防为主,生小孩、产后6至7周,刮宫、流产30天,剖腹产3个月,在这期间是不可以同房性生活或性行为的,哪怕一次就可能会导致产后虚损痨伤即“月家痨病”。该病不等于一般妇科常见炎症,如按一般妇科炎症治疗,只有越医越体弱多病,重者危及生命。 所以要做好预防,注意产褥期护理,避风寒,注意保暖,避免居住在寒冷潮溼的环境;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适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若不注意得了此病就要到正规的医院治疗,不要相信偏方,以免耽误病情。

健康小提示

产后女性一旦发现自己有产后风月家痨病的现象既要及时治疗,本病多为产时产后失血过多,或产褥期起居不慎,当风感寒,居住环境潮溼阴冷等引起,若能及时治疗,调摄得当,大多可以治愈,预后较好。若失治、误治,日久不愈,正气愈虚,经脉气血瘀阻愈甚,虚实夹杂。可致关节肿胀不消,屈伸不利,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紧,可致痿痹残疾。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冻成冰团。”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小寒是倒数第二个节气

而今日起,也正式进入三九灸的三九

此时 养生 保健重在于养肾防寒、排毒祛湿。

说到养肾防寒,就不得不提这条经络了,俗话说: “小寒不通膀胱经,怎么养肾都白费”而足太阳膀胱经作为人体中最长的一条经脉,是一条可以走到脑部的经脉,被誉为: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所以膀胱经一定不能被堵住。

另外,古人将十二经脉与十二脏腑结合起来,形成二十四经脉与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相对应的关系, 小寒节气对应的就是足太阳膀胱经!若在此时疏通它,三九灸效果也会翻一番!

对于艾灸爱好者来说,使用艾灸盒温灸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式。通过刮痧、揉搓、拍打按摩等方式也可以起到疏通的效果。

另外在午后背对着阳光,让温暖的阳光照晒背腰处,给背部来一场温暖的SPA;或者是在家中的地毯上,把膝盖弯曲到胸前,双手抱膝,背部在毛毯上滚动,也可以达到疏通膀胱经的效果。

穴位不太好按揉,肉太多。可以用拉抻或敲打的方式。拉伸的方法,就是在床上把腿伸直了,腰往下弯一弯,抻完后,再多敲打一下大腿后边,尤其是承扶到委中这一段,把痛点敲得都不痛了,膀胱经就通了。

古人把膀胱经比喻成人身体的藩篱,说它是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因为风寒之邪通常从后背侵入人体,膀胱经就是人体在后背的一个大栅栏,能防止病魔入侵。

同时,膀胱经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艾灸它就可以增加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把人体的废物从尿液中排出去。

而对于膀胱经上的4个易淤堵穴位,可以每周都艾灸一次,可以起到养肾防寒、祛湿排毒的作用。

01 委中穴:排污口!

膀胱经是身体的“排毒”通道,而委中穴是这个管道上的“排污口”,经常艾灸它能让膀胱经更通畅。

另外,中医有句话叫“腰背委中求”,凡是腰部、背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解决,多多艾灸它就可以通畅这些部位的气血。

02 合阳穴:祛腰肩痛!

合,会和、会集也。阳,阳热之气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吸热上行的阳热之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膝下部各穴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

艾灸它,能有效缓解腰肩疼痛,可谓百发百中,屡试不爽。

03 承山穴:排湿气!

承山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气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积如大山之状,故名承山。

艾灸它,能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04 昆仑穴:解抽筋!

昆仑穴在足跟部踝后方, 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它最易遭受寒冷地气侵袭,一旦被寒气困扰,足太阳经气则难以上下畅达,就会导致筋脉拘急、屈伸不利、疼痛不舒。

小寒后,也是三九的开始,除了艾灸神阙、涌泉两个大穴外, 足太阳膀胱经大杼、膏肓、肾俞作为每日 养生 保健穴位灸之有奇效。

01 大杼穴:颈椎病的克星

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因为不当的姿势、过度的紧张使颈肩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脉气受阻,大杼穴就容易气血不通。

因此,艾灸大杼穴,使气血畅通,就能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02 膏盲穴:祛湿排毒有奇效

我们有时候形容一个人病无可治时,会用“病入膏肓”这个成语,但大多数人不知道,膏肓其实是人体一对重要的穴位。

艾灸膏肓穴,可以把最深处的风寒湿气淤血灸出来

03 肾俞穴:补气益肾主生发

中医讲:肾中藏着先天的精气(分为阴和阳),手脚冰凉是肾阳虚的表现;阴虚的症状:夜间出汗、潮热盗汗,肾中的阴精是人体当中的物质基础。

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艾灸肾俞穴可以排毒的同时为肾脏补充阳气。

答案:D

本题旨在考查寒邪致病的特点。寒性收引所致疾病的特点,如寒邪侵袭肌表,可见恶寒发热,无汗;寒客血脉,则可见头身疼痛,脉紧;寒客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273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