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按摩的手法
足疗按摩的手法,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去足疗室去做按摩,按摩对于人体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下面我分享一篇关于足疗按摩的手法的相关内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足疗按摩的手法1一、足疗的常见手法
1、扣拳法
单食指扣拳法是指施术者一手扶持受术者的足,另一手半握拳,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1、2指间关节屈曲,以食指中节近第1指间关节(近侧指间关节)背侧为施力点,作定点顶压。此法适用于肾上腺、肾、小脑和脑干、大脑、心、脾、胃、胰、小肠、大肠、生殖腺等足底反射区。
2、双指钳法
要领:操作者的无名指、小指第1、2指关节各屈曲90度紧扣于掌心,中指微屈后插入到被按摩足趾与另一足趾之间作为衬托,食指第1指关节屈曲90度,第2指关节的尺侧面(靠小指侧)放在要准备按摩的反射区上,拇指指腹紧按在食指第2指关节的桡侧面上,借拇指指关节的屈伸动作按压食指第2指关节刺激反射区。
发力点:靠拇指指关节的屈伸动作带动食指对反射区发力。中指不发力只辅助衬托作用。
适用范围:颈推反射区、甲状旁腺反射区。
3、拇指腹按压法
拇指按压法是指以拇指指腹为着力点进行按压。此法适用于内肋骨、外肋骨、气管、腹股沟等反射区。
4、钩掌法
要领:操作者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1、2指关节屈曲90度紧扣于掌心,食指第1指关节屈曲,第2指关节屈曲45度,食指末节指腹指向掌心,拇指指关节微屈,虎口开大,形成与食指对持的架式,形似一镰刀状。
发力点:食指第1指关节屈曲90度后顶点的桡侧(靠拇指侧)或食指末节指腹的桡侧或食指第2指关节屈曲45度后的顶点。
适用范围:足底反射区、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
5、拇指推掌法
要领:操作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1、2指关节微屈,拇指指腹与其它4指对掌,虎口开大。
发力点:拇指指腹的桡侧。
适用范围: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足背反射区。
二、足疗按摩手法的五个关键步骤
步骤一 左脚足底
检查心脏→基本反射区(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大额窦→三叉神经→小脑→颈项→颈椎→鼻子→大脑→脑垂体→食道→甲状旁腺→甲状腺→小额窦→五点六面→眼睛→耳朵→斜方肌→肺、支气管→心脏→脾→胃→胰→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肛门→性腺→失眠点;
步骤二 右脚足底
基本反射区(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大额窦→三叉神经→小脑→颈项→颈椎→鼻子→大脑→脑垂体→食道→甲状旁腺→甲状腺→小额窦→眼睛→耳朵→(聪耳明目)→斜方肌→肺、支气管→肝脏→胆→胃→胰→十二指肠→小肠→盲肠→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肛门→性腺→失眠点;
步骤三 足内侧
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内尾骨→前列腺、子宫→内肋骨→腹股沟→下身淋巴→髋关节→直肠、肛门→内侧坐骨神经;
步骤四 足外侧
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外尾骨→卵巢、睾丸→肩胛骨→外肋骨→上身淋巴→髋关节→放松下腹部→外侧坐骨神经;
步骤五 足背
上颌→下颌→扁桃体→喉、气管→胸部淋巴→内耳迷路→胸、乳房→内外肋骨→上、下身淋巴→解溪→基本反射区(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三、足疗保健的技法与功效
足疗保健技法是怎样的呢首先左脚开始进行足疗,从人体的先天之本(肾)开始。开始按摩的时候可能会有一点不习惯:轻点儿就痒、重点儿就疼,不过适应以后就好了。接下来做腿, 因为腿部从中医经络来讲有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 对人体保健是非常有用的。 尤其是其中一些穴位比如三阴交、阴陵全、足三里等在人体保健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含苞未放:把脚擦干,之后涂抹润肤油。
二、金鱼摆尾:双手横向拍打双脚外侧,起到放松小腿肌肉的作用。
三、隔墙有耳:双手握住一只脚,向内稍用力挤压。
四、仙鹤展翅:双手在脚背处上下搓热整个脚部,起到循环血液的作用。
五、细水长流:点住脚心轻压,有助于身体排泄废物。
六、蜻蜓点水:轻刮大脚趾,能够改善头痛头晕,有助睡眠。
七、火烧连营:中指、食指关节按压脚底穴位,能够缓解胸闷症状。
八、仙人指路:食指轻刮脚趾,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九、重于泰山: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十、排山倒海:双手交错按压脚背与脚心。
十一、足部按摩: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十二、大功告成:双手轻捏脚背穴位,能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四、足疗的几大注意事项
一、进行足浴时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40℃-45℃),最好能让水温按足部适应逐步变热。
二、做足疗保健的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只有保持一定的温度和确保规定的足浴时间,才能保证药物效力的最大发挥。
三、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进行足浴。
四、足浴足疗时,有些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
五、足浴所用外治药物,剂量较大,有些药物尚有毒性,故一般不宜入口。同时,足疗完毕后,应洗净患处,拭干。
六、在进行足浴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目眩。
七、有出血等症状患者,不宜足浴。有心脏病及身体虚弱者,足部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八、在做足部按摩时不宜吃食物,这样会加重胃的负担,可能会造成恶心呕吐。
按摩脚心能活跃经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利于健康长寿。老年人经常按摩脚心,可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
足疗按摩的手法21、点法
食指弯曲,拇指轻靠于食指末节,食指指骨同手掌、前臂、上臂保持一条直线,以食指近端指间关节为施力点。点压时,点压一次提起一次,用力
要均匀,和缓、有渗透力。适用于足底部、足内侧面和足背的穴位。
2、按法
拇指关节弯曲成直角,着力点在偏离指甲尖端中央2-3毫米处、指腹内侧部分,用力要由轻而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渗透到组织深部,切忌用迅猛的爆发力,以免产生反作用。但需注意,久用此法,拇指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患腱硝炎,所以要与其他手法交替用。
3、揉法
用中指指腹部分附于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做轻柔和缓的回旋揉动,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应避免触打或跳动。按摩时手指不应抬起。适用于按摩区域较大的部位。
4、推法
有用单指、多指及掌根、大小鱼际侧施行推法者;也有单用拇指,着力于足的`一定部位行单向直线移动者。操作时要紧贴体表,用力需稳健,速度缓慢均匀,应沿骨骼走向施行,且在同一层次上推动。整个动作要贯穿一个“松”字,即:肩、肘、腕、掌各部都放松,才能使力量集中于手指。
5、擦法
用单指或手掌大小鱼际及掌根部附着于足部,紧贴皮肤进行反复、快速的直线运动。腕关节应自然伸直,前臂与手近似水平,指端或手掌可微微下按,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指掌做往返直线移动;亦可视部位不同,分别以腕部,指掌关节及指间关节为轴施行,以出现温热感为佳。施术时接触患者皮肤部位处不可过于僵硬,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疼痛。
6、叩法
有食指叩法和撮指叩法两种。食指叩法是拇指、食指两指指腹相对,中指指腹放在食指指甲上,三指合并捏紧,食指端略突出,用腕力上下动作行
点叩法,适用于足部各个穴位。撮指叩法(又称梅花叩法)是手指微屈,五
指端捏在一起,形如梅花状,用腕力上下动作行点叩法,适用于足部肌肉少的穴位。以上两法均应以腕部为支点,用力要均匀。
7、掐法
用拇指顶端及桡侧甲缘施力,也有以拇指与其余各指顶端甲缘相对夹持穴位施力的,有时变形为双手拇指顶端对应夹持穴位。本法为强刺激手法,
但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掐后常以揉法揉之,以缓和刺激。多适用于足部肌肉少的穴位及肌肉肌腱部。按摩时注意要;将指甲修剪整齐。
8、捏法
拇指、食指两指或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压在每个对应的穴位上压揉;或者拇指在穴位上点压,而食指在另一面起固定作用。该法用力可轻可重。
9、摇法
捏法
手固定小腿中部,另一手紧捏脚趾前部摇动,使脚趾及踝关节做被动均匀的环转活动。动作应缓和,用力要稳健,摇动范围在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之内,频率由小到大再小,频率由慢而慢再慢,顺时针逆时针均可。切忌单
向加力,以防损伤关节。
10、踩法
医者用足跟或足底前部跖趾关节部位有节律性地踩压患者足底,施术时不能;将全身重量全部作用于患者,而应视需要适当加力。适用于足底部广泛区域,特别是前足底与足趾。此种方法力度较大,应用时应注意。
足疗按摩的手法3一、拇指法
拇指法是最柔软、最灵活、最有力的按摩手法,曲屈可达90度。
1、压法
以拇指顶端接触足部皮肤向前方按压,按压时每一关节屈曲,尽量达到900,然后有节律地一伸一展,一压一放地操作:其余四指合握足部另一侧。压法是点压穴位的基本手法,适用于肾、肾上腺、胃及十二指肠、肝等反射区:
2、揉法
拇指指腹前半部接触足部反射区、 、9左至右傲半圆形的压揉动作,其余四指合握足都另一侧:揉法针对较大的反射区,如腹腔神经丛、肺、结肠等穴区:
3、搓法
以拇指指腹的上半部,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地搓压,其余四指合握足部另一侧。搓法主要适用于几个相距较近可连成一条线的穴区,如肾穴到膀胱、升结肠弼降结砀、脊椎等反射区:另外,双拇指搓法相同。
4、推法
以拇指指腹上半部直线推动的方法,其余四指合握足部,可适用于头部反射区,如推头部、推鼻子等穴区。另外,双拇指推法相同,如推气管反射区。
5、切法
以拇指指端用力,切压足部各区,切中可带推运手法,拇指第一关节曲屈好,主要用于五趾缝的切压。
6、双拇指扣掌法
以拇指重叠指腹处为着力点,其余四指合握足对侧。主要适用于皮肤角质层较厚者,如生殖腺反射区。
7、掌加压法
以拇指指腹为着力点,其余四指为支点,另一手掌施加压力,以辅助拇指压力的不足,如指压尿道反射区。
二、拇指与四指配合
1、扣指法
拇指与四指曲屈,指间留有距离,自然卡住足部,如持足状。
2、捏指法
拇指指腹为着力点,四指伸直与拇指配合,同时捏持足部。
3、指钳法
拇指与食指组合成钳状,同时加力,如胸腺与平衡器官反射区。
4、拇指握拳法
握拳、拇指关节弯曲作为着力点,顶点压各反射区,,如足趾部、鼻、甲状腺等反射区:
5、四指配合手法
(1)握法:除拇指以外的其他四指抓握在几个反射区上、同时用力点压-如握足压趾:
(2)勾法:以食指傲弯勾状,从下向上食指指端压在穴位上。此手法多用于足外侧肘关节反射区:
(3)四指甲指法。以四指同时曲屈,以指端做刮、推等手法,如刮小肠反射区、点踝骨下方反射区,又名拳刮:
(4)旋法:以拇指和食指捏在穴位上做旋转样的压揉,主要适用于趾中节和跟部反射 区,如颈椎反射区:
三、食指、中指手法
1、单食指甲指法
(1)以单个食指第一指关节面做麓力点,主要作用足部肌肉较丰满处,如大脑反射区:
(2)镰刀法。双食指弯曲的镰刀状刮动,主要用于刮横膈膜以及尾骨反射区。
2、中指指甲法
(l)中食指甲指法。以中指、食指两个指关节同时作为施力点。
(2)中食指侧面夹持法。以中食指两侧面夹持拇指,、并伸拉直之,如拉颈法。
四、掌法
1、掌揉法
以双掌跟同时揉运两侧足踝部,足部可左右摆动。
2、掌撮法
双掌同时或单个搓足背或足底的操作方法,如搓足背法。
3、双掌握推法
双掌同时握住下肢,以大拇指指腹作为施力点推动,如坐骨神经、下腹部等
五、其他
1、握足扣指法
以一手握住足部,另一手以曲屈之食指第一关节作为指压点,力量较重用于‘肾上腺、肾、输尿管等反射区。
2、贯足
捶腿手法同捶足法,如捶足底、踝部及下肢。
六、按摩要领
(1)、先从左脚开始检查心脏反射区,力度分轻、中、重三种手法,根据被按摩人的不
同反应去继续按摩(适合首次接受按摩的人)
(2)从左脚开始按顺序按摩,即足底一足内侧一足外侧一足背,并且重复按摩足底肾、
输尿管、膀胱,再按摩右脚,顺序同左脚一样。这种按摩顺序称为“全面做”(即全面按摩一遍)。
(3)保健按摩原则上每个反射区从按摩有痛感时开始算起,计3—5下(次)
(4)对足部进行按摩时,需要使用专用足底按摩膏,以保持按摩过程中的渗透性防止皮肤之间的摩擦后伤害手部。如果没有专用足部按摩膏,可用凡士林代替。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是演练陈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知识,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通弄懂,在演练时严格遵守。
一、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是指演练太极拳时,始终保持头容端正,百会穴轻轻向上领起,有绳提之意。此为演练太极拳最基本的要领之一。
要想做到虚灵顶劲,须先弄准百会穴的位置。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顶端中央的发旋处,也即后发际正中向上七寸处,又称三阳、三阳五会、五会、巅上、天满、维会、泥丸宫、岭上、岭上满天等,为人体之制高点。《拳论》说:“百会穴领其全身”。虚灵顶劲就是要清气上升,虚达于百会穴。
清气如何上长?《拳论》说:“非平心静气不可,浊气必下降至足。一势既完,上体清气皆使归于丹田,盖心气一下,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顶劲领起来,气归丹田,起于会阴,上行循腹里天突、廉泉、上督脉,亦由会阴起,过长强,顺脊逆行而上至百会。
何谓“顶劲”?《拳论》说:“顶劲者,是中气上冲于头顶者也”。如果中气不向上领,正气即塌,四肢瘫软,无所依附,犹如一堆烂泥,打拳何从谈起?
但顶劲决非硬顶,硬顶是僵劲,非为真正的顶劲。“顶劲上领,意思如上顶破天,不可用气太过”。太过则正气猛涌上头,头重脚轻,足下不稳,扭转不灵,气脉不通,横气填胸,有损身体健康。
顶劲又不可不及,不及则提不起精神。所以《拳论》说:“中气上提,若有意,若无意,不轻不重,似有似无,不过不及,折其中而已。”“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
虚灵顶劲,既是打拳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要领,同时又是一种拳术境界。练拳之初,很难真正领会其意,准确把握要领,只要由招熟渐悟到懂劲阶段,内气开始动荡,清气产生、丰盈,膀胱发热,丹田中正气浩瀚,才可真正体验灵机一动,清气上浮,周身空灵的奇妙境界。但尽管如此,演练者从一开始,就须严格遵守虚灵顶劲的要领。非如此,难于练好太极拳,不会产生清气,也不会有以后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随心所欲的通达和自如。
二、含胸塌腰
含胸塌腰是在开胯屈膝的同时胸脯向内微微含住,心气下降,两胁微束,腰劲自然下塌,周身血脉流畅无阻;要塌腰,必定含胸。两者不能分开进行,而要互为前提,互为照应。
含胸要含住劲,切忌胸部外挺,若胸部外挺,则会引起气拥胸表,致使自身上重下轻,脚腿上浮,重心不稳。含劲要四面包涵住,却不是紧紧收闭,而要“胸虚如磐”。《拳论》说:“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磐折如鞠躬形,是谓含住胸,是为合住劲,要虚。”“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不可有心,亦不可无心。自华盖至石门要虚、含住,不可令横气填于胸中。”“胸膈横气卸到脚底,即不能,亦当卸至丹田”。也就是说在气未能贯注周身时,即使不可能下沉直达涌泉穴,也要沉入丹田。久而久之自能周身贯通。
塌腰不可弓腰,弓腰成驼背,经脉、骨骼弯曲受压,气血不通;塌腰又不可软,软则失去灵劲活动。《拳论》说:“腰为上下体枢纽转关处,不可软,亦不可硬,折其上方得(折其中的意思)”。塌腰时,“腰劲贵下去贵坚实。”“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并行不悖”。
含胸塌腰同时进行,则击身骨节处处开张,丹田中的清气方可上长、畅通至百会穴,下沉之气也可顺利下沉至丹田达于涌泉。周身气由丹田起,分四路出,一气贯通。六分至心,分作两股,各三分上行左、右肩,由骨疑宫贯到左、右指;其余四分,化作两股,各二分下行至左、右腿,经骨缝贯至左、右足趾,以保证虚灵顶劲。
所以说,含胸塌腰非常重要,悉心掌握,全身气血才能走通走活,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基本要领。
三、松腰养气
松腰养气是指腰部放松,以养炼体内浩然之正气,此亦为演练太极拳务必遵循的基本要领。
松腰养气与含胸塌腰相关联,但要领不同。塌腰指的是腰劲下塌,中气自然沉入丹田;松腰则是指腰部松活,目的在于养护、养炼正气。塌腰时,“腰劲贵下去,贵坚实”。松腰时,“腰中要虚,一虚则上下皆灵”。
《拳论》说:“腰如车轴气如轮”。腰不能紧,紧则束气,全身僵直;腰部要松,肾气才能出入畅通,身体各部位正气皆可上下相通,贯注丹田,遍布周身。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上冲百会,下至涌泉,气随意动,处处开张,久而久之,内气自然充盈。所以说,松腰即可养气。
松腰养气,能运周身之虚灵,可以促使虚实阴阳变化,足从手运,以腰为轴,圆转自如。与人交手,进退攻防,刚柔相济,松活弹抖,意到气到,足稳身固,无坚不摧。
松腰先要松胯。胯为腰根,松胯才能松腰。胯松、腰松、气脉才能贯通,涌泉、丹田、百会等穴位,才能一气相连。
演练太极拳要十分重视松腰技巧,养成浩瀚之气,气自阻随功夫长,方得太极神妙。
四、分清虚实
周身上下,四肢百骸,无处不有虚实之分,所以说练习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必须分清虚实。动作能分清虚实,即可灵活转化,才能耐久不疲,张弛轻重匀运转换,不致困顿。
练太极拳时不仅双手要不虚实,双足要不虚实,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也要上下相随,在运动中分清虚实,左手实则左足虚,右手虚则右足实。一招一势,虚虚实实,遍藏玄机。
虚,不是全无力量;实,也并非全部落实,占实。只是比重各有所偏罢了。初学者,动作可以大开大合,大虚大实,根据身体条件和年龄的变化、功夫的进步程度即可选择练习中架或小架。比如二八分,转为小虚小实,变为三七、四六分等。小虚小实,由于动作幅度较小,虚实转换更为灵活。
分清虚实,但不要过偏。所谓“偏”,是指人的重心的偏心距离超出两脚内距离的中间三分之一的范围。过偏不利于转换,易遭袭击,不易灵活应敌。分清虚实,不可过实,过实则迟滞;也不可过虚,过虚则浮飘,无着无落,根基不稳。
分清虚实要注意隅手的补救办法。与人交手,偏虚偏重出隅的情况经常发生,要注意运用隅手纠正自己的偏虚偏实劣势,随机应变克敌制胜。
分清虚实,演练者自己要尽量做到外形隐蔽,心中明了。“心要虚,心虚则四体皆虚,丹田与腰劲足底要实,三处一实则四体之虚皆实,此谓虚而实。”“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太极自然妙用,至结果之时,始悟其理之精妙”。“开合虚实,即为拳经”。分清虚实,深得虚实变化要领,悉心把玩,相信演练者从中会逐步理解太极真味。
五、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是在松胯屈膝、含胸塌腰束肋的同时,将两肩井松开下沉,两肘随之下塌,周身骨节放松,心气沉入丹田,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至涌泉,全身贯通,劲达四梢。
沉肩坠肘与含胸塌腰要相互一致只有沉肩才能坠肘,只有含胸才可塌腰,只有含胸塌腰才能沉肩坠肘。否则,无法使周身之劲合为一体,运动时上下不随,内外不合,血气不畅。
《拳论》说:“打拳运动全在手领,转关全在松肩,功久则肩之骨缝自开,不能勉强,左右肩松不下则转关不灵。”“胳膊如在肩上挂着一般。”“两肘当沉下,不沉则肩上扬,不适于用。”讲的都是沉肩坠肘的基本要领。
两肩要松下,不松下上身僵直,气脉不通,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无法完成。但松肩不是丢肩,丢肩则不是精神;更不可耸肩,耸肩气血不涌,中气不能通达四梢。故《拳论》说:“肩塌下,不可架起来。”又说:“两肩要常松下,见有泛起,即将松下;然不得已上泛,听其上泛,泛毕即松,不松则全肱转换不灵。故宜泛则泛,宜松则松。每势毕,胸向前合,两肩彼此相呼应。”
成势时,沉肩坠肘,含胸塌腰,膝盖与肘尖上下相对,使外三合与内三合紧密配合,全身呼应合住劲,天长日久,功夫自成。
六、以意行气
以意行气是指气受意的指挥,在体内运行,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为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意到气到。以意行气,用意不用拙力,在太极拳最重要的特征。正如《拳论》所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以意行气中的气,是指“内气”,并非一般所说用肺呼吸的空气。内气又称元气、正气、先天之气,从母胎中带来。演练太极,就是为了让内气出现并吸取空气中的清气、五谷杂粮精微之气合为一体形成浩然之气。
虽然,练太极拳要“以意行气”,但初练者意与气还没有达到高度协调,必须经过以意行气,以气催形的温长过程。达到以气催形、形气结合阶段时,也不可只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而要把意注入动作中,否则就会神态呆滞,气不仅不能畅通,而且会造成气势散漫的错误,使意气俱蒙其害。所以《拳论》说:“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效果。可以说,太极拳所有训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内气出现和以意运气。
由于太极拳是意气运动,所以久练则精神集中,周身遍布脆劲灵劲,只要意到,便可做出迅速反应,对忽然而来的刺激,也会做出敏感、准确的相应动作,免受损害。到了个时候,就到了神明阶段,以意运气可以随心所欲。
七、上下相随
陈式太极拳劲起于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达于四指,周身心须上下相随,一气贯通。由腿而腰,由腰而臂由臂达于手指。“发令者在心,传令者在手,观色者在目。手、眼、身法、步一齐俱到,缺一不可”。
上下相随必须注意以手为引领,而手又全在于手掌、手指中冲穴领其周身运动。手到之处,足必相随,中间胸腹自然也随手足变化而运动,上下一体,一气相连,说动一齐动,说停一齐停,将顶、裆心、眼、耳、手、足、腰八体紧密结合,不先不后,迎送相当,前后左右,上下四旁,转机灵敏,缓急相将。正可谓“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
初学者动作不熟,容易顾此失彼,顾上不顾下,顾下不顾上,必须加强训练,使之协调一致。同时,还要注意分清虚实,特别是左手虚与右手实,右手虚与左手实,左脚虚与右脚实,右脚虚与左脚实,左手虚与右脚实,右手实与左脚虚等相互配合,以意运气,以气运形,练出灵劲,周身才有真正的上下相随。
八、内外相合
内外相合是指外形动作与内气运动互相一致,密切配合。
太极拳运动之所以必然要求内外相合,原因在于它是一项“意识体操”,以意运气。练拳以练意为先,意为主帅,意到气到,以气运形,身体上下、内外才高度一致。正如《拳论》所说“内外一气流转”。
陈式太极拳千变万化,所向无敌,虽然动作态势多端,也不外虚、实、开、合四字。演练者从头顶到足尖,内有五脏六腑、经络筋骨,外有肌肤皮肉、毛发,四肢百骸处处相连为一体,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打之而不乱,以意行气催形变。若要拉开,不但手开足开,心中意念随之也开;若要闭合,不但手合足合,心中意念也与之俱合。一招一势,凡上欲动下自随神往,凡下欲动上自领神去凡上下动中部和神策应,凡中欲动上下辅神主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虚实开合,浑然一气,则发力自然会迅猛而机灵。
内外相合的基础是上下相随。但也只有达到内外相合的阶段,上下相随才会最完美地得到表达。演练太极拳不可上下不随,更不可内外不合,舍此便使周身散乱无主。
九、招势相连
招势相连是指打一整趟太极拳不仅一动全动,周身相随,而且招势之间不丢不顶,圆转自如,一气呵成,内劲不断,滔滔不绝,浑然而成。
太极拳招势相连的原因,在于它是以意行气、以气运形的拳术运动。《拳论》说“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最忌只用后天拙劲。拙劲貌似刚强,但因其有起有止,有断有续,旧力尽时,新力未生,最易被人乘隙而击。以意行气,用的是内气,拳路自始至终,招招势势均由意念所引,绵绵不断,循环无穷。
招势相连的具体方法是:在手法遇到往复时,要嵌进折叠。如上一动将终,在下一动作之先,如下一动作要往下和往前行,那末就要先向上一折,再往后一叠,然后再接做下一拳式,这样就会呈曲线缓和运动。《拳论》说:“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前必先寓后。”步法上遇到进退时,要嵌以转换,迈步向前或退后走弧形,均不可直进直退,要有以步随身和身随眼动、留恋缱绻、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神态。开合,收放,寓义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招招势势,以意贯之,形断意连,劲断意不断,神气运行,源源不断。慢到方时快,快到圆时慢,极其匀称地配合着开合,如玉环的无端,看不清衔接在何处。拳情拳晾,如层峦叠嶂,江河奔流,自有无穷美感。与人搭手,进退攻防,不呆不滞,立于不败之地。
十、动中求静
陈式太极拳是在绝对、永久的运动中进行的,但它要克服外家拳术以跳跃为本、用尽气力去拼搏、练过之后气喘吁吁的弊端。为此,就必须在绝对的、永久的动之中求得相对、暂时的静,并于短暂的体形静态之中继续完成意念运动,调理身体内部因外部变化而带来的短暂的不协调,使自己在倾刻之间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以应御外来之动,克制对方于不协调的短暂瞬间,一举制敌。所以,陈式太极拳术的动作虽各式各样、千变万化,但在绝对动的形态下进行却又贯穿着动中有静的自然规律,是一套无与伦比的具有无限生机的内家拳术。
陈式太极拳本着动中有静与静中有动的自然运动规律,顺其道而行,在拳路运动中自然地把动与静有机结合在一起,该动则动,该静则静,既有节奏性又有规律性,并且有变化性。演练中以慢为上,保持虽动犹静法则,动作紧密配合呼吸,将气沉于丹田,保持身体血脉经络相通,使演练者大脑神经中枢保持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在运动中求得安定和沉着,保证在技击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陈式太极拳术的“以静制动”的重要准则。
陈式太极拳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是陈式太极拳术中动中求静和以静制动的具体形式表现。即不动时如五岳之山,岿然不动;动似江泻海啸,涛浪腾空。不动时像狸猫捕鼠,以待机出击;动时如苍鹰叼兔,迅疾准狠。
陈式太极拳的每一招每一势,都是有起有落的。起是动的开始,落是暂时的静。在两势承接之处,似停而非停,劲似断而意未断。如此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连绵不断,如波浪一般,徐徐变动。
陈式太极拳术的内气运行,当一个动作结束时,要将内气动沉于丹田之 中,而后再由丹田发出,随着已经起势的拳式进行周身运动。内气回归丹田时,是短暂的一静,再由丹田勃发而出,持续运动。演练者于静时蓄养内气,于动时气行周身。这是一个内气的转换与增生过程。在整个陈式太极拳林套路运动中,演练者必须善于做内气的转换,使身体内部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气,维持整个运动的需要。
太极拳是一静一动的有机结合,个形静时,内气欲动;内气静时,外形又发。太极拳本身就是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状态中持续进行的。演练者必须细心体会,领悟出动中求静之理,方可实施以静制动之法。 陈式太极拳“缠丝劲”面面观 陈式太极拳“缠丝劲”又叫“缠丝功”,是陈式太极拳运动内缠外绕相结合的总称,也是陈式太极拳的灵魂所在。 陈式太极拳“缠绕”一词,是由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在《拳经总歌》中首次提到;其中“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一句,集中体现了陈式太极拳运用缠绕运动的特点。 后来陈鑫在其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站在一个新的理论高度阐述说:“吾读诸子太极图而悟打太极拳,须明缠丝精(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概括了“太极中分一气旋”的太极拳理论精髓。 “缠丝劲”的本质 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即是指“中气”潜转达于肌肤缠绕运行的外形体现,也是“以形导气”的必然途径。而“中气”则是“缠丝劲”的灵魂与主宰,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动力所在。所以理解和掌握“中气”的凝聚与潜转,是练好陈式太极拳的必备条件。 “中气”居人体正中央,上通百会穴,下通会阴穴,一线贯串。“中气”之中,即是正中,中庸也,即不偏、不倚、不滞、不息、无过不及。“中气”之气,就是指以心意为主体行阴阳五行之气。但气又分先天与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即是人生的先天元气,秉受于父母,居人体正中央;后天之气则是指大自然之气与水谷生化之气,纳进 人体内扶助元气壮大充盈。其气出入于命门,听令于心神,驱使躯干和四肢各依其“中”缠绕运行,形成了以“中气”潜转为轴线、形体运动走螺旋的“缠丝劲”运动网络。
“缠丝劲”在河南方言中又称为“麻花劲”,取其缠绕象形之意,说明多股阴阳劲像麻花形状拧绕在一起,它的运动模式则是根梢(节)拧转,中节随动。运动时类似“麻花钻”原理,钻头工作时,沿其中 轴线螺旋下降,物屑却反方向沿着钻头纹线轨迹同步螺旋上升;身体同时螺旋下沉,手臂旋转上升的动作,在陈式太极拳盘架与推手较技中尤为多见,这就是在其中气贯串中,身躯与四肢缠丝结合的一种具体表现。
“缠丝劲”俗称太极拳内功,讲究“气功、劲功、意功”三者合为一体。尤其在陈式太极拳运动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缠丝劲”的训练法则,在其训练的不同功夫层次中,缠丝劲则有着不同的含义。 其主要阶段是:“练精化气,练气化劲,练劲合神,练神还虚。”通过长期的“以意导形、以形导气、以气导体、以意导气”的不同阶段层次的锻炼,其劲萌生于体内,潜藏于丹田内入骨缝循经走脉,外达肌肤螺旋运行,收放皆听命于心神,达到惊、颤、弹、抖皆随意,擒、拿、化、发于有意无意之间。与此相对应的“大圈”“中圈”“小圈”以及“无圈形寓圈意”的功夫会循序渐进。 “缠丝劲”的类别 陈鑫在《陈氏太极图说》中讲到“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虽然陈鑫总结有六对缠丝法,但主要归纳起来却是顺缠和逆缠,其余五对都是方位性缠法, 都是以顺缠和逆缠相结合而形成的。所以,只要掌握了顺逆缠法的练法,也就找到了练习缠丝功的捷径了。
陈式太极拳要求以心运身,以身运手,以手领劲,足从手转,身手合一,但不外乎顺缠与逆缠,从内劲上来讲,出劲为顺缠,人劲为逆缠。从形体上来讲,大致可分为上肢的出劲为“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领劲”;人劲为“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以腰为主宰”。下肢的出劲为“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足趾领功(出步时尤为多见)”;人劲为“以足领膝,以足领胯,以腰为主宰(收抬腿时尤为多见)”。腰劲的出入更为重要,注重两肾气滚动,催动两腰眼(隙)互相传递,各领半身转动。左腰眼出劲时右腰眼催,同时人劲,反之亦然。这就是陈鑫所论的“出肾人肾是真诀”。对内劲与外形动作总的要求是:明其阳而注其阴,知其前而注其后,梢节领,根节催,中节随。如以第十四势“掩手肱捶”动作的最后一动为例,在前脚把后脚蹬的同时,以腰拧为主,双手同步以右(阴)手为主(运阳劲),以出劲(为阴中阳)的运动方式,向前猛然勃发;左(阳)手同时为宾(运阴劲),以入劲(为阳中阴)的运动方式,待劲力贯于肘尖时向后猛然一抖,以助右手的出劲。这就是说,其劲勃发的一瞬间,不要过多注意右手的发劲效果,必须注重后(左)手的人劲程度,促使其劲顺着左大臂上串,通过左肩传递于右肩的“通背劲”以助右拳向前的发放动作。这即是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注入不注出的典型拳势和理法。 太极拳要求以手领劲,所以对手上的“缠丝劲”也不可忽视。手有五指,指含三节,而大指根节却隐藏于掌内,像太极也,共十五节,双手合数共三十节,又像每月三十日。手的灵活程度全凭手指配合运 用。大指虽然短粗,但可独当一方,不可缺少,四指缺其一二,尚能持物,其相合之妙不假借、不强制,自有天然之妙。
陈式太极拳的手型,要求五指松直舒展,掌似瓦楞,气贯指肚(以中指为主),对应于内五行。以人生先天五行指而论:中指主心,属于火,为手掌指正中央;食指主肝,属于木;无名指主肺,属于金;小指主肾,属于水;大拇指主脾,属于土。 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则必须遵循双腰隙的虚实阴阳转换规律及其“出肾人肾”的运动方针,驱使身体上肢利用双肩旋转·
互相催领传递,旋腕转膀,令其骨转,以达洗髓效果。引导肩井、云门、极泉、曲池、曲泽、内关、劳宫等诸穴内气机潜转。促使双手指在阴阳变化中随势做“顺缠丝”与“逆缠丝”。其中小指领劲大指合,食指与无名指相吸相系,引导劳宫穴内气机潜转,手掌向身体内侧旋转缠绕为“顺缠丝”,先天五行指称它为“运水入土”。大指领劲小指合,食指与无名指相吸相系,引导劳宫穴气机潜转,手掌向身体外侧旋转缠绕为“逆缠丝”,先天五行指称它为“运土入水”。 在太极拳训练过程中,无论顺缠丝或逆缠丝,都必须要求在缠到位的一瞬间,劲松于中指肚,意加停息,气机一旋经劳宫穴缠回腰间与丹田。陈式太极拳对四肢运动总的要求是:腰为动力,以手领劲,手随神往,足从手运。
“缠丝劲”的训练
(一)缠丝劲的形体训练 “缠丝劲”的形体训练,是指肢体各部位在太极拳运动中得以“螺旋形”地缠绕锻炼。正如拳谚所云:“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腰似蛇形腿似钻,周身运动走螺旋。”同时也说明了太极拳的“以形导气”阶段必须借助肢体外形的螺旋缠绕,来带动身体内部气机的运行与聚合。如此,才能渐悟“缠丝劲”的意义和内涵。躯体缠丝运动规律,可分三种表现形式
好了,你自己慢慢看吧
经络基础知识
经络基础知识,我们人的身体是由许多的神经系统构成的,是非常复杂的,每一条经络都紧密相连,那下面我分享一篇关于经络基础知识的相关信息,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络基础知识1经脉是中医学独有的一个专有名词,经络学是全部中医学医药学基础知识的关键之一,是身体中医针灸和推拿的基本。简易的讲,经脉便是一个安全通道,经过它运作血气、联络五脏六腑和表皮及全身各处,是身体作用的管控系统。
经脉,是经络和络脉的统称。是身体运作血气,联系五脏六腑型体官窍。沟通交流内外左右,磁感应传输信息内容的通道系统。是人体解剖的关键构成部分。经脉分成经络和络脉两大类,其差别取决于:经,有相对路径之意。经络是经脉系统的主杆,多循行于身体的浅层,有固定不动的循行位置,多见纵列。络,有关联之意,络脉是经络的小支系,可寻行于浅部,横纵交叉式,关联全身,无从不至。
经络分成正经和奇经两大类,是经脉系统的主干。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别称十二正经。十二经脉包含手三阴经、手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十二条。是经脉系统中行为主体的一部分,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关联。是血气运作的安全通道。奇经八脉包含我们熟知的任督二脉即督脉、任脉,此外也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之为奇经八脉。具备提升十二经脉联络和调整十二经脉血气的功效。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别出的有一定循行特性的另一类经络,是十二经脉的较大支系。十二经别各自源于四肢肘膝盖骨以上位置。具备提升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的联络和补充十二经脉循行的功效。
络脉是经络的小支系,之别络、浮络、孙络之分。浮络是浮行于身体前部位置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微的络脉,亦称孙脉。别络是络脉中很大者,十二经脉与督任二脉各分离出来一支别络,再加脾之大络,并成十五别络。别络有本经不要走邻经之意,具备提升联络和渗灌血气的功效。
除经络和络脉以外的连属一部分关键包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肌肉和表皮的连属一部分。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肌肉、骨节的一部分。具备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功效。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作用活动在表皮一定位置上的体现区。把全身皮肤区划为十二个一部分,分归属于十二经脉,而称之为十二皮部。
经脉对系统各种各样刺激性具备磁感应和传输的功效。经脉系统是血气运作的安全通道,根据经气的流注,将身体内外的各种各样刺激性反映开展传送。经脉对扎针、熨灸、推拿、推拿按摩等的刺激性,有灵巧的磁感应与传输功效。如针刺疗法中的“得气”,“理气”,使“气至病所”,便是经脉对医治的磁感应传输功效的反映。
经络基础知识2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的名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均指出经络是一种运行气血,沟通联系脏腑肢节及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经脉的“经”,有路径、途径之意。正如《释名》中说:“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医学入门》谓:“脉之直者为经。”可见,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即主要通路。络脉的“络”,有联络、网络之意。正如《说文》所解释的“络,絮也。”言其细密繁多。《灵枢·脉度》说:“支而横者为络。”可见络脉是经脉的分支,错综联络,遍布全身。
对于经脉和络脉的区别,《灵枢·经脉》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之论,《灵枢·脉度》又有“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之说。据此,后世医家多认为:经脉多深而不见,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多浮而常见,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经脉较粗大,络脉较细小;经脉以纵行为主,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实际上,经脉虽然多“伏行于分肉之间”,也常显露于体表;络脉虽有“浮而常见”者,而更多的则是分布于脏腑组织之中,难以见到,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的“阴络伤则血内溢”中的“阴络”即是。此外,经脉也有横行者,如带脉;络脉呈网络状,纵横交错,必然也有纵行者。因此,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当以“经为主干,络为分支”为准则。
经脉和络脉虽有区别,但两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担负着运行气血,联络沟通等作用,将体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经 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主要是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还由于它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因而能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名称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凡属六脏(心、肝、脾、肺、肾和心包)的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内侧的为手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的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的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腰背部,其中分布于上肢外侧的为手三阳经,分布于下肢外侧的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的排列顺序是:"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的排列顺序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是:手足三阴、三阳,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的关系。其中,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
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阴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阴";阳维脉的功能是"维络诸阳"。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它有三个方面的生理功能:
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2、别络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
3、灌注气血濡养全身。
络 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两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细小的络脉。连属部,包括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计十五条,称为十五络,分别以十五络所发出的腧穴命名。其主要作用是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
孙络 从别络分出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它的作用同浮络一样输布气血,濡养全身。
浮络 在全身络脉中,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它分布在皮肤表面。其主要作用是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经络的生理功能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1、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成,它们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感应传导: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体内有关脏腑,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4、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之保持协调、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经络基础知识3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要素。
12经络上面有三百多个穴位,我们没必要都去记住,现在,你只需跟著我一步步地往下学,就容易多了。
一、先熟悉一下12经络的名称:
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二、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是要你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比如身体弱的,最好先选择阳经按摩以补足正气为主,阴经要等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则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是与四季的温度有关。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阴阳平衡的理论还可以用在按摩时的手法上,如阴经的按摩最好是用补法,阳经的按摩可以用泻法。
三、什么是按摩的补与泻呢?
一般来说,顺看经络按摩为补,逆著经络按摩为泻。
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泻。
按摩时间短的为补,时间长的为泻。
按摩范围小的为补,范围大的为泻。
十大要领
陈式太极拳十大要领是演练陈式太极拳最基本的知识,动作要领是学好陈式太极拳的入门和根本,必须弄通弄懂,在演练时严格遵守。
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是指演练太极拳时,始终保持头容端正,百会穴轻轻向上领起,有绳提之意。此为演练太极拳最基本的要领之一。 要想做到虚灵顶劲,须先弄准百会穴的位置。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顶端中央的发旋处,也即后发际正中向上七寸处,又称三阳、三阳五会、五会、巅上、天满、维会、泥丸宫、岭上、岭上满天等,为人体之制高点。《拳论》说:“百会穴领其全身”。虚灵顶劲就是要清气上升,虚达于百会穴。 清气如何上长?《拳论》说:“非平心静气不可,浊气必下降至足。一势既完,上体清气皆使归于丹田,盖心气一下,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顶劲领起来,气归丹田,起于会阴,上行循腹里天突、廉泉、上督脉,亦由会阴起,过长强,顺脊逆行而上至百会。 何谓“顶劲”?《拳论》说:“顶劲者,是中气上冲于头顶者也”。如果中气不向上领,正气即塌,四肢瘫软,无所依附,犹如一堆烂泥,打拳何从谈起? 但顶劲决非硬顶,硬顶是僵劲,非为真正的顶劲。“顶劲上领,意思如上顶破天,不可用气太过”。太过则正气猛涌上头,头重脚轻,足下不稳,扭转不灵,气脉不通,横气填胸,有损身体健康。 顶劲又不可不及,不及则提不起精神。所以《拳论》说:“中气上提,若有意,若无意,不轻不重,似有似无,不过不及,折其中而已。”“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 虚灵顶劲,既是打拳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要领,同时又是一种拳术境界。练拳之初,很难真正领会其意,准确把握要领,只要由招熟渐悟到懂劲阶段,内气开始动荡,清气产生、丰盈,膀胱发热,丹田中正气浩瀚,才可真正体验灵机一动,清气上浮,周身空灵的奇妙境界。但尽管如此,演练者从一开始,就须严格遵守虚灵顶劲的要领。非如此,难于练好太极拳,不会产生清气,也不会有以后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随心所欲的通达和自如。
含胸塌腰
含胸塌腰是在开胯屈膝的同时胸脯向内微微含住,心气下降,两胁微束,腰劲自然下塌,周身血脉流畅无阻;要塌腰,必定含胸。两者不能分开进行,而要互为前提,互为照应。 含胸要含住劲,切忌胸部外挺,若胸部外挺,则会引起气拥胸表,致使自身上重下轻,脚腿上浮,重心不稳。含劲要四面包涵住,却不是紧紧收闭,而要“胸虚如磐”。《拳论》说:“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磐折如鞠躬形,是谓含住胸,是为合住劲,要虚。”“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不可有心,亦不可无心。自华盖至石门要虚、含住,不可令横气填于胸中。”“胸膈横气卸到脚底,即不能,亦当卸至丹田”。也就是说在气未能贯注周身时,即使不可能下沉直达涌泉穴,也要沉入丹田。久而久之自能周身贯通。 塌腰不可弓腰,弓腰成驼背,经脉、骨骼弯曲受压,气血不通;塌腰又不可软,软则失去灵劲活动。《拳论》说:“腰为上下体枢纽转关处,不可软,亦不可硬,折其上方得(折其中的意思)”。塌腰时,“腰劲贵下去贵坚实。”“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并行不悖”。 含胸塌腰同时进行,则击身骨节处处开张,丹田中的清气方可上长、畅通至百会穴,下沉之气也可顺利下沉至丹田达于涌泉。周身气由丹田起,分四路出,一气贯通。六分至心,分作两股,各三分上行左、右肩,由骨疑宫贯到左、右指;其余四分,化作两股,各二分下行至左、右腿,经骨缝贯至左、右足趾,以保证虚灵顶劲。 所以说,含胸塌腰非常重要,悉心掌握,全身气血才能走通走活,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基本要领。
松腰养气
松腰养气是指腰部放松,以养炼体内浩然之正气,此亦为演练太极拳务必遵循的基本要领。 松腰养气与含胸塌腰相关联,但要领不同。塌腰指的是腰劲下塌,中气自然沉入丹田;松腰则是指腰部松活,目的在于养护、养炼正气。塌腰时,“腰劲贵下去,贵坚实”。松腰时,“腰中要虚,一虚则上下皆灵”。 《拳论》说:“腰如车轴气如轮”。腰不能紧,紧则束气,全身僵直;腰部要松,肾气才能出入畅通,身体各部位正气皆可上下相通,贯注丹田,遍布周身。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上冲百会,下至涌泉,气随意动,处处开张,久而久之,内气自然充盈。所以说,松腰即可养气。 松腰养气,能运周身之虚灵,可以促使虚实阴阳变化,足从手运,以腰为轴,圆转自如。与人交手,进退攻防,刚柔相济,松活弹抖,意到气到,足稳身固,无坚不摧。 松腰先要松胯。胯为腰根,松胯才能松腰。胯松、腰松、气脉才能贯通,涌泉、丹田、百会等穴位,才能一气相连。 演练太极拳要十分重视松腰技巧,养成浩瀚之气,气自阻随功夫长,方得太极神妙。
分清虚实
周身上下,四肢百骸,无处不有虚实之分,所以说练习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必须分清虚实。动作能分清虚实,即可灵活转化,才能耐久不疲,张弛轻重匀运转换,不致困顿。 练太极拳时不仅双手要不虚实,双足要不虚实,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也要上下相随,在运动中分清虚实,左手实则左足虚,右手虚则右足实。一招一势,虚虚实实,遍藏玄机。 虚,不是全无力量;实,也并非全部落实,占实。只是比重各有所偏罢了。初学者,动作可以大开大合,大虚大实,根据身体条件和年龄的变化、功夫的进步程度即可选择练习中架或小架。比如二八分,转为小虚小实,变为三七、四六分等。小虚小实,由于动作幅度较小,虚实转换更为灵活。 分清虚实,但不要过偏。所谓“偏”,是指人的重心的偏心距离超出两脚内距离的中间三分之一的范围。过偏不利于转换,易遭袭击,不易灵活应敌。分清虚实,不可过实,过实则迟滞;也不可过虚,过虚则浮飘,无着无落,根基不稳。 分清虚实要注意隅手的补救办法。与人交手,偏虚偏重出隅的情况经常发生,要注意运用隅手纠正自己的偏虚偏实劣势,随机应变克敌制胜。 分清虚实,演练者自己要尽量做到外形隐蔽,心中明了。“心要虚,心虚则四体皆虚,丹田与腰劲足底要实,三处一实则四体之虚皆实,此谓虚而实。”“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太极自然妙用,至结果之时,始悟其理之精妙”。“开合虚实,即为拳经”。分清虚实,深得虚实变化要领,悉心把玩,相信演练者从中会逐步理解太极真味。
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是在松胯屈膝、含胸塌腰束肋的同时,将两肩井松开下沉,两肘随之下塌,周身骨节放松,心气沉入丹田,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至涌泉,全身贯通,劲达四梢。 沉肩坠肘与含胸塌腰要相互一致只有沉肩才能坠肘,只有含胸才可塌腰,只有含胸塌腰才能沉肩坠肘。否则,无法使周身之劲合为一体,运动时上下不随,内外不合,血气不畅。 《拳论》说:“打拳运动全在手领,转关全在松肩,功久则肩之骨缝自开,不能勉强,左右肩松不下则转关不灵。”“胳膊如在肩上挂着一般。”“两肘当沉下,不沉则肩上扬,不适于用。”讲的都是沉肩坠肘的基本要领。 两肩要松下,不松下上身僵直,气脉不通,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无法完成。但松肩不是丢肩,丢肩则不是精神;更不可耸肩,耸肩气血不涌,中气不能通达四梢。故《拳论》说:“肩塌下,不可架起来。”又说:“两肩要常松下,见有泛起,即将松下;然不得已上泛,听其上泛,泛毕即松,不松则全肱转换不灵。故宜泛则泛,宜松则松。每势毕,胸向前合,两肩彼此相呼应。” 成势时,沉肩坠肘,含胸塌腰,膝盖与肘尖上下相对,使外三合与内三合紧密配合,全身呼应合住劲,天长日久,功夫自成。
以意行气
以意行气是指气受意的指挥,在体内运行,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为用力,先意动而后形动,意到气到。以意行气,用意不用拙力,在太极拳最重要的特征。正如《拳论》所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以意行气中的气,是指“内气”,并非一般所说用肺呼吸的空气。内气又称元气、正气、先天之气,从母胎中带来。演练太极,就是为了让内气出现并吸取空气中的清气、五谷杂粮精微之气合为一体形成浩然之气。 虽然,练太极拳要“以意行气”,但初练者意与气还没有达到高度协调,必须经过以意行气,以气催形的温长过程。达到以气催形、形气结合阶段时,也不可只想气在体内如何运行,而要把意注入动作中,否则就会神态呆滞,气不仅不能畅通,而且会造成气势散漫的错误,使意气俱蒙其害。所以《拳论》说:“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效果。可以说,太极拳所有训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内气出现和以意运气。 由于太极拳是意气运动,所以久练则精神集中,周身遍布脆劲灵劲,只要意到,便可做出迅速反应,对忽然而来的刺激,也会做出敏感、准确的相应动作,免受损害。到了个时候,就到了神明阶段,以意运气可以随心所欲。
上下相随
陈式太极拳劲起于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达于四指,周身心须上下相随,一气贯通。由腿而腰,由腰而臂由臂达于手指。“发令者在心,传令者在手,观色者在目。手、眼、身法、步一齐俱到,缺一不可”。 上下相随必须注意以手为引领,而手又全在于手掌、手指中冲穴领其周身运动。手到之处,足必相随,中间胸腹自然也随手足变化而运动,上下一体,一气相连,说动一齐动,说停一齐停,将顶、裆心、眼、耳、手、足、腰八体紧密结合,不先不后,迎送相当,前后左右,上下四旁,转机灵敏,缓急相将。正可谓“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旁扣如弓”。 初学者动作不熟,容易顾此失彼,顾上不顾下,顾下不顾上,必须加强训练,使之协调一致。同时,还要注意分清虚实,特别是左手虚与右手实,右手虚与左手实,左脚虚与右脚实,右脚虚与左脚实,左手虚与右脚实,右手实与左脚虚等相互配合,以意运气,以气运形,练出灵劲,周身才有真正的上下相随。
内外相合
内外相合是指外形动作与内气运动互相一致,密切配合。 太极拳运动之所以必然要求内外相合,原因在于它是一项“意识体操”,以意运气。练拳以练意为先,意为主帅,意到气到,以气运形,身体上下、内外才高度一致。正如《拳论》所说“内外一气流转”。 陈式太极拳千变万化,所向无敌,虽然动作态势多端,也不外虚、实、开、合四字。演练者从头顶到足尖,内有五脏六腑、经络筋骨,外有肌肤皮肉、毛发,四肢百骸处处相连为一体,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打之而不乱,以意行气催形变。若要拉开,不但手开足开,心中意念随之也开;若要闭合,不但手合足合,心中意念也与之俱合。一招一势,凡上欲动下自随神往,凡下欲动上自领神去凡上下动中部和神策应,凡中欲动上下辅神主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虚实开合,浑然一气,则发力自然会迅猛而机灵。 内外相合的基础是上下相随。但也只有达到内外相合的阶段,上下相随才会最完美地得到表达。演练太极拳不可上下不随,更不可内外不合,舍此便使周身散乱无主。
招势相连
招势相连是指打一整趟太极拳不仅一动全动,周身相随,而且招势之间不丢不顶,圆转自如,一气呵成,内劲不断,滔滔不绝,浑然而成。 太极拳招势相连的原因,在于它是以意行气、以气运形的拳术运动。《拳论》说“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最忌只用后天拙劲。拙劲貌似刚强,但因其有起有止,有断有续,旧力尽时,新力未生,最易被人乘隙而击。以意行气,用的是内气,拳路自始至终,招招势势均由意念所引,绵绵不断,循环无穷。 招势相连的具体方法是:在手法遇到往复时,要嵌进折叠。如上一动将终,在下一动作之先,如下一动作要往下和往前行,那末就要先向上一折,再往后一叠,然后再接做下一拳式,这样就会呈曲线缓和运动。《拳论》说:“意欲向上必先寓下,意欲向前必先寓后。”步法上遇到进退时,要嵌以转换,迈步向前或退后走弧形,均不可直进直退,要有以步随身和身随眼动、留恋缱绻、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神态。开合,收放,寓义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招招势势,以意贯之,形断意连,劲断意不断,神气运行,源源不断。慢到方时快,快到圆时慢,极其匀称地配合着开合,如玉环的无端,看不清衔接在何处。拳情拳晾,如层峦叠嶂,江河奔流,自有无穷美感。与人搭手,进退攻防,不呆不滞,立于不败之地。
动中求静
陈式太极拳是在绝对、永久的运动中进行的,但它要克服外家拳术以跳跃为本、用尽气力去拼搏、练过之后气喘吁吁的弊端。为此,就必须在绝对的、永久的动之中求得相对、暂时的静,并于短暂的体形静态之中继续完成意念运动,调理身体内部因外部变化而带来的短暂的不协调,使自己在倾刻之间达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以应御外来之动,克制对方于不协调的短暂瞬间,一举制敌。所以,陈式太极拳术的动作虽各式各样、千变万化,但在绝对动的形态下进行却又贯穿着动中有静的自然规律,是一套无与伦比的具有无限生机的内家拳术。 陈式太极拳本着动中有静与静中有动的自然运动规律,顺其道而行,在拳路运动中自然地把动与静有机结合在一起,该动则动,该静则静,既有节奏性又有规律性,并且有变化性。演练中以慢为上,保持虽动犹静法则,动作紧密配合呼吸,将气沉于丹田,保持身体血脉经络相通,使演练者大脑神经中枢保持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在运动中求得安定和沉着,保证在技击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是陈式太极拳术的“以静制动”的重要准则。 陈式太极拳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这是陈式太极拳术中动中求静和以静制动的具体形式表现。即不动时如五岳之山,岿然不动;动似江泻海啸,涛浪腾空。不动时像狸猫捕鼠,以待机出击;动时如苍鹰叼兔,迅疾准狠。 陈式太极拳的每一招每一势,都是有起有落的。起是动的开始,落是暂时的静。在两势承接之处,似停而非停,劲似断而意未断。如此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连绵不断,如波浪一般,徐徐变动。 陈式太极拳术的内气运行,当一个动作结束时,要将内气动沉于丹田之 中,而后再由丹田发出,随着已经起势的拳式进行周身运动。内气回归丹田时,是短暂的一静,再由丹田勃发而出,持续运动。演练者于静时蓄养内气,于动时气行周身。这是一个内气的转换与增生过程。在整个陈式太极拳林套路运动中,演练者必须善于做内气的转换,使身体内部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气,维持整个运动的需要。 太极拳是一静一动的有机结合,个形静时,内气欲动;内气静时,外形又发。太极拳本身就是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状态中持续进行的。演练者必须细心体会,领悟出动中求静之理,方可实施以静制动之法。
编辑本段缠丝劲面面观
陈式太极拳“缠丝劲”又叫“缠丝功”,是陈式太极拳运动内缠外绕相结合的总称,也是陈式太极拳的灵魂所在。 陈式太极拳“缠绕”一词,是由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在《拳经总歌》中首次提到;其中“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一句,集中体现了陈式太极拳运用缠绕运动的特点。 后来陈鑫在其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站在一个新的理论高度阐述说:“吾读诸子太极图而悟打太极拳,须明缠丝精(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概括了“太极中分一气旋”的太极拳理论精髓。 “缠丝劲”的本质 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即是指“中气”潜转达于肌肤缠绕运行的外形体现,也是“以形导气”的必然途径。而“中气”则是“缠丝劲”的灵魂与主宰,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动力所在。所以理解和掌握“中气”的凝聚与潜转,是练好陈式太极拳的必备条件。 “中气”居人体正中央,上通百会穴,下通会阴穴,一线贯串。“中气”之中,即是正中,中庸也,即不偏、不倚、不滞、不息、无过不及。“中气”之气,就是指以心意为主体行阴阳五行之气。但气又分先天与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即是人生的先天元气,秉受于父母,居人体正中央;后天之气则是指大自然之气与水谷生化之气,纳进 人体内扶助元气壮大充盈。其气出入于命门,听令于心神,驱使躯干和四肢各依其“中”缠绕运行,形成了以“中气”潜转为轴线、形体运动走螺旋的“缠丝劲”运动网络。 “缠丝劲”在河南方言中又称为“麻花劲”,取其缠绕象形之意,说明多股阴阳劲像麻花形状拧绕在一起,它的运动模式则是根梢(节)拧转,中节随动。运动时类似“麻花钻”原理,钻头工作时,沿其中 轴线螺旋下降,物屑却反方向沿着钻头纹线轨迹同步螺旋上升;身体同时螺旋下沉,手臂旋转上升的动作,在陈式太极拳盘架与推手较技中尤为多见,这就是在其中气贯串中,身躯与四肢缠丝结合的一种具体表现。 “缠丝劲”俗称太极拳内功,讲究“气功、劲功、意功”三者合为一体。尤其在陈式太极拳运动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缠丝劲”的训练法则,在其训练的不同功夫层次中,缠丝劲则有着不同的含义。 其主要阶段是:“练精化气,练气化劲,练劲合神,练神还虚。”通过长期的“以意导形、以形导气、以气导体、以意导气”的不同阶段层次的锻炼,其劲萌生于体内,潜藏于丹田内入骨缝循经走脉,外达肌肤螺旋运行,收放皆听命于心神,达到惊、颤、弹、抖皆随意,擒、拿、化、发于有意无意之间。与此相对应的“大圈”“中圈”“小圈”以及“无圈形寓圈意”的功夫会循序渐进。 “缠丝劲”的类别 陈鑫在《陈氏太极图说》中讲到“太极拳缠丝法也。进缠、退缠、左右缠、上下缠、里外缠、大小缠、顺逆缠”。虽然陈鑫总结有六对缠丝法,但主要归纳起来却是顺缠和逆缠,其余五对都是方位性缠法, 都是以顺缠和逆缠相结合而形成的。所以,只要掌握了顺逆缠法的练法,也就找到了练习缠丝功的捷径了。 陈式太极拳要求以心运身,以身运手,以手领劲,足从手转,身手合一,但不外乎顺缠与逆缠,从内劲上来讲,出劲为顺缠,人劲为逆缠。从形体上来讲,大致可分为上肢的出劲为“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领劲”;人劲为“以手领肘,以肘领肩,以腰为主宰”。下肢的出劲为“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足趾领功(出步时尤为多见)”;人劲为“以足领膝,以足领胯,以腰为主宰(收抬腿时尤为多见)”。腰劲的出入更为重要,注重两肾气滚动,催动两腰眼(隙)互相传递,各领半身转动。左腰眼出劲时右腰眼催,同时人劲,反之亦然。这就是陈鑫所论的“出肾人肾是真诀”。对内劲与外形动作总的要求是:明其阳而注其阴,知其前而注其后,梢节领,根节催,中节随。如以第十四势“掩手肱捶”动作的最后一动为例,在前脚把后脚蹬的同时,以腰拧为主,双手同步以右(阴)手为主(运阳劲),以出劲(为阴中阳)的运动方式,向前猛然勃发;左(阳)手同时为宾(运阴劲),以入劲(为阳中阴)的运动方式,待劲力贯于肘尖时向后猛然一抖,以助右手的出劲。这就是说,其劲勃发的一瞬间,不要过多注意右手的发劲效果,必须注重后(左)手的人劲程度,促使其劲顺着左大臂上串,通过左肩传递于右肩的“通背劲”以助右拳向前的发放动作。这即是注阴不注阳、注后不注前、注入不注出的典型拳势和理法。 太极拳要求以手领劲,所以对手上的“缠丝劲”也不可忽视。手有五指,指含三节,而大指根节却隐藏于掌内,像太极也,共十五节,双手合数共三十节,又像每月三十日。手的灵活程度全凭手指配合运 用。大指虽然短粗,但可独当一方,不可缺少,四指缺其一二,尚能持物,其相合之妙不假借、不强制,自有天然之妙。 陈式太极拳的手型,要求五指松直舒展,掌似瓦楞,气贯指肚(以中指为主),对应于内五行。以人生先天五行指而论:中指主心,属于火,为手掌指正中央;食指主肝,属于木;无名指主肺,属于金;小指主肾,属于水;大拇指主脾,属于土。 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则必须遵循双腰隙的虚实阴阳转换规律及其“出肾人肾”的运动方针,驱使身体上肢利用双肩旋转· 互相催领传递,旋腕转膀,令其骨转,以达洗髓效果。引导肩井、云门、极泉、曲池、曲泽、内关、劳宫等诸穴内气机潜转。促使双手指在阴阳变化中随势做“顺缠丝”与“逆缠丝”。其中小指领劲大指合,食指与无名指相吸相系,引导劳宫穴内气机潜转,手掌向身体内侧旋转缠绕为“顺缠丝”,先天五行指称它为“运水入土”。大指领劲小指合,食指与无名指相吸相系,引导劳宫穴气机潜转,手掌向身体外侧旋转缠绕为“逆缠丝”,先天五行指称它为“运土入水”。 在太极拳训练过程中,无论顺缠丝或逆缠丝,都必须要求在缠到位的一瞬间,劲松于中指肚,意加停息,气机一旋经劳宫穴缠回腰间与丹田。陈式太极拳对四肢运动总的要求是:腰为动力,以手领劲,手随神往,足从手运。
初学足部按摩手法
初学足部按摩手法,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下都有相应的投影,经常按摩,可以缓解疲惫,让身心变得愉悦,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下面分享初学足部按摩手法。
初学足部按摩手法1单食指扣拳法
单食指扣拳法是指施术者一手扶持受术者的足,另一手半握拳,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1、2指间关节屈曲,以食指中节近第1指间关节(近侧指间关节)背侧为施力点,作定点顶压。此法适用于肾上腺、肾、小脑和脑干、大脑、心、脾、胃、胰、小肠、大肠、生殖腺等足底反射区。
双指钳法
要领:操作者的无名指、小指第1、2指关节各屈曲90度紧扣于掌心,中指微屈后插入到被按摩足趾与另一足趾之间作为衬托,食指第1指关节屈曲90度,第2指关节的尺侧面(靠小指侧) 放在要准备按摩的反射区上,拇指指腹紧按在食指第2指关节的桡侧面上,借拇指指关节的屈伸动作按压食指第2指关节刺激反射区。
发力点:靠拇指指关节的屈伸动作带动食指对反射区发力。中指不发力只辅助衬托作用。
适用范围:颈推反射区、甲状旁腺反射区。
拇指腹按压法
拇指按压法是指以拇指指腹为着力点进行按压。此法适用于内肋骨、外肋骨、气管、腹股沟等反射区。
单食指钩掌法
要领:操作者的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1、2指关节屈曲90度紧扣于掌心,食指第1指关节屈曲,第2指关节屈曲45度,食指末节指腹指向掌心,拇指指关节微屈,虎口开大,形成与食指对持的架式,形似一镰刀状。
发力点:食指第1指关节屈曲90度后顶点的桡侧(靠拇指侧) 或食指末节指腹的桡侧或食指第2指关节屈曲45度后的顶点。
适用范围:足底反射区、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
拇指推掌法
要领:操作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1、2指关节微屈,拇指指腹与其它4指对掌,虎口开大。
发力点:拇指指腹的桡侧。
足部按摩步骤
1、含苞未放:把脚擦干,之后涂抹润肤油。
2、金鱼摆尾:双手横向拍打双脚外侧,起到放松小腿肌肉的作用。
3、隔墙有耳:双手握住一只脚,向内稍用力挤压。
4、仙鹤展翅:双手在脚背处上下搓热整个脚部,起到循环血液的作用。
5、细水长流:点住脚心轻压,有助于身体排泄废物。
6、蜻蜓点水:轻刮大脚趾,能够改善头痛头晕,有助睡眠。
7、火烧连营:中指、食指关节按压脚底穴位,能够缓解胸闷症状。
8、仙人指路:食指轻刮脚趾,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9、重于泰山: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10、排山倒海:双手交错按压脚背与脚心。
11、足部按摩:双手轻轻挤压脚侧,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12、大功告成:双手轻捏脚背穴位,能缓解头痛头晕等症状。
初学足部按摩手法2拇指法
拇指法是最柔软、最灵活、最有力的按摩手法,曲屈可达90度。
1、压法
以拇指顶端接触足部皮肤向前方按压,按压时每一关节屈曲,尽量达到900,然后有节律地一伸一展,一压一放地操作:其余四指合握足部另一侧。压法是点压穴位的基本手法,适用于肾、肾上腺、胃及十二指肠、肝等反射区:
2、揉法
拇指指腹前半部接触足部反射区、 、9左至右傲半圆形的压揉动作,其余四指合握足都另一侧:揉法针对较大的反射区,如腹腔神经丛、肺、结肠等穴区:
3、搓法
以拇指指腹的上半部,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地搓压,其余四指合握足部另一侧。搓法主要适用于几个相距较近可连成一条线的穴区,如肾穴到膀胱、升结肠弼降结砀、脊椎等反射区:另外,双拇指搓法相同。
4、推法
以拇指指腹上半部直线推动的方法,其余四指合握足部,可适用于头部反射区,如推头部、推鼻子等穴区。另外,双拇指推法相同,如推气管反射区。
5、切法
以拇指指端用力,切压足部各区,切中可带推运手法,拇指第一关节曲屈好,主要用于五趾缝的切压。
6、双拇指扣掌法
以拇指重叠指腹处为着力点,其余四指合握足对侧。主要适用于皮肤角质层较厚者,如生殖腺反射区。
7、掌加压法
以拇指指腹为着力点,其余四指为支点,另一手掌施加压力,以辅助拇指压力的不足,如指压尿道反射区。
初学足部按摩手法3单无名指扣拳术
单无名指扣拳术就是指施术者一手帮扶受术者的足,另一手半握紧拳头,中拇指、右手无名指、小拇指的第1、2指间关节曲屈,以无名指中节近第1指间关节(近侧指间关节)骨间为施力点,作指定顶压。此方法适用肾上腺素、肾、丘脑和脊髓、人的大脑、心、脾、胃、胰、结肠、肠子、前列腺的位置等足底反射区。
手势操作钳法
要点:作业者的右手无名指、小拇指第1、2手关节各曲屈90度围绕于手心,中拇指微屈后插入到被推拿脚趾与另一脚趾中间做为烘托,无名指第1手关节曲屈90度,第2手关节的尺侧边(靠小拇指侧) 放到要提前准备推拿的脚底反射区上,大拇指指肚紧按在无名指第2手关节的桡侧表面,借大拇指手关节的伸屈姿势轻按无名指第2手关节刺激性脚底反射区。
着力点:靠大拇指手关节的伸屈姿势推动无名指对脚底反射区使力。中拇指不使力只辅助烘托功效。
应用领域:颈推脚底反射区、甲状腺脚底反射区。
大拇指腹轻按法
大拇指轻按法就是指以大拇指指肚为发力点开展轻按。此方法适用内肋巴骨、外肋巴骨、支气管、腹股等脚底反射区。
单无名指钩掌法
要点:作业者的中拇指、右手无名指、小拇指的第1、2手关节曲屈90度围绕于手心,无名指第1手关节曲屈,第2手关节曲屈45度,无名指末节指肚偏向手心,大拇指手关节微屈,手掌放大,产生与无名指对持的平台式,形近一镰刀状。
着力点:无名指第1手关节曲屈90度后端点的桡侧(靠大拇指侧) 或无名指末节指肚的桡侧或无名指第2手关节曲屈45度后的端点。
应用领域:足底反射区、足里侧脚底反射区、足两侧脚底反射区。
大拇指推掌法
要点:作业者的无名指、中拇指、右手无名指、小拇指的第1、2手关节微屈,大拇指指肚与其他4对于掌,手掌放大。
着力点:大拇指指肚的桡侧。
足底按摩流程
1、含苞未放:把脚擦拭,以后擦抹润肤油。
2、锦鲤摆尾:两手横着敲打两脚两侧,具有释放压力小腿肚肌肉的作用。
3、隔墙有耳:两手握紧一只脚,向内稍用劲挤压成型。
4、丹顶鹤展翅欲飞:两手在脚面处左右搓热全部足部,具有循环系统血液的功效。
5、相濡与沫:点住脚底推压,有利于人体代谢废弃物。
6、浅尝辄止:轻刮大脚趾,可以改进头疼头晕,促进睡眠。
7、火烧连营:中拇指、无名指骨节轻按脚底穴位,可以缓解胸闷病症。
8、仙人指路:无名指轻刮脚指头,做到舒筋活络的功效。
9、重如泰山:两手轻轻地挤压成型脚侧,能提升身体的免疫能力。
10、汹涌澎湃:两手交叠按压脚背与脚底。
11、足底按摩:两手轻轻地挤压成型脚侧,能提升身体的免疫能力。
12、大获全胜:两手轻捏脚背穴位,能减轻头疼头晕等病症。
脊髓神经,由脊髓发出的成对神经。人体共有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每一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前根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侧角的交感神经元或副交感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纤维随脊神经分布到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支配控制肌肉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后根上有脊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元细胞体聚集而成,后根由感觉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其末梢分布全身各处,能感受各种刺激。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典型的脊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内脏运动、内脏感觉纤维。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即刻分为前支、后支,每支内均含传入、传出纤维。后支一般细小,分布于脊柱附近较小区域内的皮肤和肌肉。前支粗大,分布到颈部以下其余各部位的皮肤和肌肉。
其中除第2~11对胸神经前支沿肋间分布外,其余神经的前支都先交织成丛,再由此丛发出分支分布于所支配的区域。这些脊神经分别形成颈丛、臂丛、腰丛和尾丛,而且均左右成对。
扩展资料:
腰神经:
共5对,发自脊髓的腰节。腰神经各自穿出椎间孔后,即分为后支和前支。
腰神经的后支,在横突间内侧肌的内侧向后行,即分成内侧支和外侧支。各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皆分布于多裂肌。下3对腰神经,还发出细支到骶部的皮肤。上3对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斜行向外,发支支配附近的竖脊肌;其皮支穿背阔肌腱膜,在竖脊肌的外侧缘,跨过髂嵴后部,至臀部皮下,称臀上皮神经。
第1腰神经的外侧支较小,分布于臀中肌表面的上部;第2腰神经外侧支,分布于臀中肌表面下部和臀大肌浅层;第4腰神经外侧支细小,终于骶棘肌下部;第5腰神经外侧支,分布于骶棘肌,并同第1骶神经相交通。
腰神经的前支,由上而下逐渐粗大。第1~4腰神经的前支,大部分组成腰神经丛(有50%的第12胸神经的前支分支加入腰丛)。第4腰神经的小部分和第5腰神经合成腰骶干,参加骶神经丛的组成。
参考资料:
一、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朝前,两眼平视并足尖;
上肢垂于体两侧,牢记掌心要向前;
不论正立或倒置,仰躺俯卧均不管;
描述以此为标准,认识统一不混乱;
二、轴和面
假想人体三条轴,贯穿前后矢状轴;
左右方向冠状轴,平行身高垂直轴;
内收外展矢状轴,屈伸运动冠状轴;
旋转围绕垂直轴,环转冠矢两轴参;
人体解剖三断面,矢状纵切左右面。
冠状分为前后面,横断上下水平面。
三、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分布广,体表器管及管腔;
单扁立柱假复纤,复层变移六样全。
四、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分布广,疏松致密和网状;
血液淋巴在其内,骨与软骨及脂肪。
五、神经元
神经细胞亦称元,胞体突起形多样;
质含纤维尼氏体,核大圆形染色浅;
突起分为轴树突,传导冲动受刺激。
运动系统
六、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
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
体表标志要记牢,临床应用有帮助;
注:骨连骨指:骨、骨连接,骨骼肌。
七、骨的数目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
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
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听小骨,藏在中耳鼓室里。
八、颅骨
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
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
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
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
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
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
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九、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够成大致同,前方椎体后椎弓;
椎体形似短圆柱,表面密质内部松;
椎弓左右相对称,又分前后两部分;
前部细窄称弓跟,后部宽扁叫弓板;
弓上伸出七突起,一个棘突向后伸;
椎体椎弓围成孔,空连成管上下通;
多孔连通称椎管,脊髓藏纳在其中;
相邻上下椎弓根,围成两侧椎间孔;
单块椎骨不成孔,脊神经根过此孔;
颈椎跟部横突孔,椎动静脉一齐通。
十、各部椎骨的特点
椎骨共计二十六,颈胸腰骶加尾骨;
椎骨差异较明显,各部均有其特点;
颈椎体小椎孔大,横突有孔棘分叉;
寰枢两椎最难忘,颈七棘突特别长;
胸椎体侧有肋凹,棘突叠瓦后下方;
腰椎体大是特点,棘突平伸宽又扁;
五块骶椎铸骶骨,上宽下窄向后凸;
盆面光滑背面粗,四条横线融合处;
骶前骶后四对孔,各孔都与骶管通
末端两节缺椎弓,先天形成骶裂孔
尾骨一块已退化,四块尾椎融合成。
十一、胸骨
胸骨形似一把剑,位于胸廓前正中;
上柄中体下剑突,七个切迹在周边;
柄体交界胸骨角,标志结够有三点;
左右二肋气管杈,上下纵隔分界线。
十二、鼻腔结够
两口四壁一中隔,三甲三道一隐窝;
道上有孔通鼻窦,上甲覆盖嗅黏膜;
十三、鼻旁窦
鼻旁窦,共四对,额蝶筛颌各一对;
都有开口通鼻腔,发音共鸣如音箱;
筛窦分为前中后,前中开口中鼻道;
后房开口上鼻道,上颌额窦中鼻道;
上颌窦口位置高,蝶窦开口甲上方。
十四、腕骨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
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
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
十五、全身骨骼
全身骨骼二零六,躯干四肢和颅骨;
颅骨分为脑面颅,枕额蝶筛各一块;
成对顶颞两侧分,下颌犁舌为面颅
上颌下甲听小骨,鼻腭颧骨和泪骨;
上肢肩锁肱桡尺,腕骨八块掌指骨;
下肢髋股膑胫腓,跗骨七块跖趾骨;
躯干分为椎胸肋,颈七腰五胸十二;
腰椎下接骶尾骨,胸椎连肋十二对。
十六、骨骼体表标志
骨骼体表突出部,针灸体检有用途;
从头到足认真触,首先触摸脑面颅;
眶上下缘面颧骨,侧面颧弓和乳突;
下颌角和关节突,枕外隆凸最突出;
躯干脊柱颈第七,胸腰棘突向下数;
左右肋弓胸骨角,颈静切迹和剑突;
锁骨肩峰肩胛冈,肩胛下角对七肋;
内外上髁大结节,鹰嘴桡尺有茎突;
掌指足跗均好找,髋骨上缘为髂嵴;
前后上棘结节突,坐骨结节易摸到;
耻骨结节莫害羞,股骨大转胫粗隆;
内外侧髁腓骨头,股骨前缘内外髁;
体表标志基本齐,认真触摸要牢记。
十七、脊柱的韧带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十八、脊柱的形态
脊柱前观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
如此形态很科学,承受压力密相关;
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
颈短胸斜腰平伸,腰隙最大易进针;
前后看过观侧面,生理弯曲更明显;
胸骶两曲凸向后,颈腰两曲凸向前。
十九、胸廓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
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
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
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
二十、肩关节歌诀
肩关节,有特点,头大盂浅囊松弛;
前后上外肌腱强,运动灵活欠稳固;
二十一、肘关节
肱骨下端桡尺上,包于一个关节囊;
肱桡肱尺桡尺近,三个关节一名扬;
三个关节在一囊,肱尺为主屈伸忙;
前后囊壁较松弛,两侧韧带来加强;
桡骨小头环韧带,半脱位在小儿郎;
屈肘三角伸直线, 脱位角线都改变。
二十二、膝关节
结构复杂关节大,侧副韧带两侧加;
前后韧带相交叉,抽屉试验前后拉;
内C外O半月板,缓冲稳固是专家。
二十三、膝关节
膝关节,最复杂,全身关节它最大;
内含两块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
下肢运动很重要,能屈能伸实可夸。
二十四、跗骨
一二三楔骰内舟,上距下跟后出头。
二十五、颅底内面
内观颅底结构多,分为前中后颅窝;
高高低低象阶梯,从前向后依次说;
前窝中部有筛板,鸡冠下对鼻中隔;
筛板有孔眶坂薄,颅部外伤易骨折;
眼窝出现瘀血斑,“血脊”①鼻漏莫堵塞; 中窝中部有蝶鞍,上面有个垂体窝;
窝内容纳脑垂体,颈动脉沟两侧过;
两侧孔裂共六对,位置对称莫记错;
蝶鞍前方有“两个”②,都与眼眶连通着;
卵圆棘孔加破裂,蝶鞍两侧各一个;
中窝易折有特点,血脊耳漏破鼓膜;
岩部后为颅后窝,枕骨大孔很清楚;
大孔外侧有三洞,门孔加管各一个;
枕内隆凸两侧看,横连“乙”③状象
条河。注:①血液和脑脊液。
②指视神经孔眶上裂。
③乙状窦沟。
二十六、新生儿颅骨
新生儿颅骨有特点,头大脸小颊饱满;
额顶骨间有前囟,闭合约在一岁半;
哭闹生病细观察,高低变化很明显。
二十七、膈肌
膈肌圆圆顶臌隆,上下分隔腹和胸;
收缩下降胁吸气,舒张呼气向上升;
腱①肌②三个孔,想想各有谁贯通?
注:①腱:膈肌中心腱。
②肌:膈周围部为肌质。
二十八、肌的分类
骨骼肌,数量多,血管丰富神经广;
作为器官不可少,参与运动是特长;
根据外形分四类,长短扁阔轮匝肌;
孔裂周围轮匝肌,根据功能分六类;
内收外展拮抗肌,旋内旋外屈伸肌;
根据部位分三类,头肌躯干四肢肌。
二十九、躯干肌
躯干肌,宽而扁,背肌斜方背阔竖;
背阔内收旋内伸,竖脊伸柱头后仰;
颈肌大致分三层,胸锁乳突颈阔浅;
前中后斜是深层,舌骨上下居中层;
胸肌大小肋前锯,肋外提肋助吸气;
膈如穹窿阔而扁,三个裂孔上下通;
主动脉孔在脚间,降主动脉胸导过;
食管裂孔在左前,迷走神经食管过;
腔静脉孔再右前,恰好穿过中心腱;
下腔静脉来通过,腹前外侧肌四对;
白线两侧腹直肌,腹前外侧三层肌;
腹外腹内腹横肌,外肌插袋内肌扇;
横肌好似系腰带,下缘参与提睾肌;
部分加入联合腱,止于正中腹白线;
会阴肌肉共八块,肛门三角肌三块;
肛提尾骨肛门外;生殖三角肌五块;
会阴浅深两横肌,坐骨球海绵体肌;
男性尿道括约肌,女性尿道阴道肌;
躯干肌肉基本齐,掌握特点容易记。
三十、腹股沟管
腹股沟管肌腱裂,管长仅有四五厘;
男性精索来通过,女性子宫圆韧过;
内外两口四个壁,外口浅环内深环;
前壁外腱腹内斜,后壁腹横筋膜镰;
上壁弓形内横肌,下壁腹股韧带连。
三十一、表情肌
表情肌,有特点,起于骨面止于皮;
喜怒哀乐它表达,发音咀嚼变参与;
口眼轮匝闭孔裂,额肌收缩皱额皮;
神经损伤肌瘫痪,皮肤疼痛丧表情;
三十二、前壁肌
分析命名原则,联系关节运动;
掌侧屈与旋前,背侧伸和旋后;
起点多有共性,层次止点不同;
屈腕最浅一层,屈指浅深两重;
指总伸肌一块,伸食伸小专用;
拇指运动灵活,对掌肌占头功;
手指精细动作,蚓状肌起作用。
三十三、前壁肌前群
桡尺腕屈掌长肌,指浅指深拇屈肌;
旋前圆肌肱桡肌,旋前方肌九块齐;
三十四、前壁肌后群
桡侧腕长腕短伸,指伸小指尺腕伸;
拇长展伸拇短伸,一块旋后食指伸。
三十五、髋肌
髋前髋腰屈旋外,髋后配布肌七块;
臀大中小梨状肌,闭孔内外股方肌;
大伸旋外中小展,其余四块旋外肌。
三十六、大腿肌
大腿肌分前内后,前群缝匠股四头;
内侧收肌有五块,股薄耻长短大收;
后群共有肌三块,半腱半膜股二头;
两前五内三块后,大腿肌群基本齐;
三十七、大腿肌内侧群
内侧肌群共五块,浅深两层依次分;
耻骨长收股薄肌,短收大收全到齐;
三十八、小腿肌
胫前踇趾长伸肌,腓骨长短外侧群;
后群小腿三头肌,踇趾长屈胫后深。
三十九、上肢带肌
上肢带肌要记全,三角伸屈内外旋;
一二三四练外展,练好外展得三年;
上下冈,大小圆,上外展,下外旋;
小圆个小也外旋,大圆个大站下边
大圆肩下功能同,上臂内收又内旋;
上肢带肌整六块,功能牢牢记心间。
四十、臂肌
上臂屈肌肱二头,屈肘前臂能旋后;
还能协助屈上臂,肌肉健美不用愁;
喙肱上臂屈又收,肱肌仅仅能屈肘;
后群伸肌有一块,名字叫做肱三头;
它伸上臂又伸肘,还使上臂向内收;
四十一、前臂肌
前臂屈肌不用怕,肱桡屈肘本事大;
旋前圆肌能旋前,屈肘本领别拉下;
桡侧腕屈屈肘腕,手腕外展成一霸;
屈腕还有掌长肌,尺侧腕屈别记差;
它使腕部屈又收,五个浅肌争天下;
中层肌,指浅屈,誓与指深争高低;
屈近侧,屈掌指,屈肘屈腕属第一;
深层肌,指深屈,不与指浅争高低;
屈远近,屈掌指,屈腕也能效点力;
拇长屈,笑嘻嘻,掌指指间都能屈;
最深层,旋前方,前臂旋前不要忘;
前臂屈肌九块整,作用牢牢记心上;
伸肌桡侧腕短长,指伸四指美名扬;
小指伸肌伸小指,尺侧腕伸里面藏;
伸肌全家十儿郎,旋后千万不能忘;
拇长展,拇短长,示指伸肌指前方;
四十二、大腿肌
前群缝匠肌四头,内群薄耻配三收;
大腿肌肉要牢记,后群腱膜有二头;
缝匠屈髋又屈膝,蹲在地上不能起;
四头屈髋不屈膝,一脚踢球进门里;
薄耻收髋都旋外,大腿内收站得齐;
二头屈膝来伸髋,脚跟却把后脑踢;
屈膝小腿能旋外,立正之后就稍息;
半腱半膜同二头,也能屈膝来伸髋;
还使小腿能旋内,时装模特不能离;
屈髋向前屈膝后,大腿作用永记牢。
四十三、小腿肌
小腿前群胫骨前,脚踢毽子足内翻;
踇长伸肌伸踇趾,羞羞答答躲中间;
趾长伸肌位在外,四个足趾伸向前;
前群都使足背屈,功能牢牢记心间;
后群小腿三头肌,红烧腓肠比目鱼;
腓肠还屈膝关节,跳起芭蕾足跟提;
胫骨后肌躲中间,也踢毽子足内翻;
踇长外起腓骨后,趾长内附胫骨面;
后群都使足跖屈,腘肌屈膝又内旋;
外群腓骨长短肌,足又外翻又跖屈;
小腿肌肉要牢记,万米比赛跑第一;
四十四、体表的肌性标志
肌肉体表突出部,临床诊治有用途;
从头到足依次触,首先触摸头颈部;
胸锁乳突咬颞肌,斜方竖脊背阔肌;
胸大前锯腹直肌,三角肱桡掌长肌;
肱二三头臂部肌,桡尺腕屈指伸肌;
股二四头大腿肌,半腱半膜臀大肌;
趾踇长伸胫骨前,小腿三头跟腱连。
四十五、消化管
消化管,长又长,全长九米不夸张;
起始口腔咽食管,胃呈囊状贮食粮;
小肠分为三部分,时二指肠空回肠;
十二指肠分四部,上降水平与升部;
降部后内大乳头,胆汁胰液排此处;
消化吸收有帮助,左上空肠右下回;
大肠分为五部分,盲阑结直和肛管;
二袋一垂盲结肠,三大特点别小肠;
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盲肠;
麦兰两氏压痛点,诊断疾病参考处;
升横降乙直肠肛,肛门工作日夜忙;
许多疾病易患处,肛门内外括约肌;
手术当中要分清,以免造成肛失禁。
四十六、乳牙
乳牙二十切尖磨,始齐脱落六三六。
四十七、咽
前后略扁肌性道,上宽下窄漏斗状;
十二厘米计长度,消化呼吸共通道;
咽的前壁不完整,向前分别通三腔;
鼻腔口腔和喉腔,侧通鼓室咽鼓管;
软腭会厌分界面,鼻口喉咽三部分。
四十八、食管
食管三段颈胸腹,全长总计二十五;
三个狭窄是特点,起始左主穿膈处;
损伤炎症和肿瘤,异物常在此滞留;
全长还有三压迹,主动气管左心房;
食管结构有特点,上皮复层扁平状;
黏膜下层食管腺,肌层分为骨平滑;
上骨下滑中骨滑,吞咽上快下缓慢。
四十九、胃
胃居剑下左上腹,两口两缘分四部;
贲门幽门大小弯,贲门底体幽门部;
小弯胃窦易溃疡,及时诊治莫延误。
五十、肝
肝居右季腹上区,形似楔形质软脆;
上下两面前后缘,前缘锐利后钝圆;
上面膨隆下面凹,下面两纵一横沟;
镰状韧带分左右,右叶体积大得多;
下分四叶三条沟,左右方叶尾状叶;
横沟肝叶中央见,肝管门脉肝固有。
五十一、肝下面“H”沟
右后下腔前胆囊,左后静脉前肝园;
横为肝门交通口,动脉神经肝管穿;
下面分为四个叶,左右方叶和尾状。
五十二、胰
胰居腹腔后上部,形似三棱长柱状;
分为头体尾三部,内部结构分两部;
胰腺头致体尾连,颜色灰红质地软;
外泌胰液内激素,消化食物有帮助;
胰岛细胞ABD,A高B岛D抑素;
正付胰管通胰头,内外分泌功能全。
五十三、小肠
小肠弯又长,盘曲在腹腔;
上段十二指,中下空回肠;
全长约五米,空回二三量。
五十四、十二指肠
四部上降下和升,右包胰头C字型;
降部后内有乳头,胆总胰管同开口。
五十五、大肠
大肠四周围成框,空肠回肠框内藏;
结肠袋带肠脂垂,三大特点记心上;
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于盲;
麦兰二氏两个点,升横降乙接直肠。
五十六、阑尾
阑尾末端不固定,回肠前后下也行;
盲肠后下较常见,三带集中阑尾根。
五十七、直肠
直肠位于骨盆腔,骶尾两骨在后方。
十到十四厘米长,上连乙肠下接肛。
矢状骶曲会阴曲,右左右弯在冠状。
盆膈分其上下段,直肠壶腹和肛管。
男邻精囊前列腺,精管壶腹和膀胱。
女前子宫和阴道,男女就是不一样。
呼吸系统歌诀
五十八、外鼻
外鼻尤如锥体形,根背尖下二只孔;
呼吸困难细观察,两侧鼻翼会扇动;
鼻根鼻背居上部,脂肪较少皮薄松;
鼻尖鼻翼多皮脂,酒渣鼻子樱桃红。
五十九、鼻腔外侧壁开口
泪管开口在最下,鼻涕一把泪一把;
中道额窦上颌窦,筛窦前群莫丢下;
筛窦后群上鼻道,蝶窦隐窝只有它。
六十、喉
甲环软骨杓会厌,喉结向胶标志显;
环甲环杓两关节,两组喉肌功能全;
喉腔分为前中下,粘膜与咽相续连;
中腔最窄下腔松,水肿阻塞很危险;
环甲韧带掌握准,及时切开莫迟延。
六十一、会厌软骨
会厌软骨树叶状,防止食物入喉腔;
进食切莫谈和笑,误入气管可遭殃。
六十二、喉腔
喉腔分为三部分,两腔一庭两裂分;
前庭向上通咽喉,中间两侧延喉室;
下腔通向气管腔,气流通畅有保障。
六十三、气管和主支气管
气管长约10厘米,C形软骨十五根;
气管颈段较浅短,颈前正中能摸到;
前皮肌峡后食管,两旁侧叶大血管;
管杈平齐胸骨角,主支气管下外伸;
左近横平细而长,右较陡直短粗状;
气管隆嵴偏向左,异物容易向右进;
管壁断面镜下观,由内向外分三层;
黏膜又分两薄层,假复上皮是特征;
黏膜下层最疏松,腺体生长较旺盛;
外膜结缔组织中,透明软骨作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