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游泳又溺水的原因基本是三点:没有做好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对游泳的地方不熟悉发生了意外,太过自信。
第一,无论会不会游泳,做足热身运动是必须的。作为一个以前专业的游泳队选手,我们每次下水训练之前的热身大概在15分钟左右,其中包括头、手腕、脚腕、腰部的运动,做完这一套之后身上会发热,而且全身的肌肉也会开始活跃起来,如果不是每天都坚持锻炼的人就需要把热身时间加长,千万不要觉得在海边做热身运动被人看着很丢人。
如果不做热身运动,下水之后水本身的温度就比身体要冷,人很容易发颤,这时候肌肉是紧绷着的,这时候如果你一划水开始游,腿在蹬开水面的这个过程中就极易抽筋或者扭伤。一旦抽筋整个人都会变得失去控制,身体就会下沉,如果你恰好又在海里比较远的位置就非常危险了。
第二,去了不明地区游泳,游泳没选对时间。对于你从来没有去过的海域一定要多加小心,第一次最好不要游太远。青岛的第一海水浴场之所以每年都会有人溺死就是因为地形的缘故。那片海域在进入深水区之后就一个类似于海沟的特殊地带,你通常游着游着想试试用脚踩到底,突然发现踩不到了,很容易狠狠一脚踩空而呛水,但是只有这么一小块距离是比别的地方深的,游不了多远又会上来一段高度。基本上当地的人都是知道的,但是不知情的外地人很容易在这里发生意外。游泳尽量选择在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这段时间,不要耽误到天快黑才离开,而且不是身体素质非常好的人一定不要盲目尝试冬泳。
第三,太过自信,没把握好自己的体力。不会游泳的人不太容易溺水是因为他们不敢去深水区而且都戴着浮板或者游泳圈,但是会游泳的人往往比较大胆,去人少的深水区,一旦游的离岸边太远但是自己又没体力了,踩水踩不动很容易身体下沉,这时候又没有浮板一类东西的支撑。有人觉得自己游泳技术就不会规避风险,有的海域浪和暗涌非常大,不但游不动还容易被浪直接打翻在海里,还有的地方存在暗礁。除此之外要对涨潮和退潮有所估计,避免因为自然潮汐的原因发生意外。
PCR原理:
DNA的半保留复制是生物进化和传代的重要途径。双链DNA在多种酶的作用下可以变性解旋成单链,在DNA聚合酶的参与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成同样的两分子拷贝。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72℃、DNA聚合酶(如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
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
扩展资料:
特异性强 PCR反应的特异性决定因素为:
①引物与模板DNA特异正确的结合;
②碱基配对原则;
③Taq DNA聚合酶合成反应的忠实性;
④靶基因的特异性与保守性。
其中引物与模板的正确结合是关键。引物与模板的结合及引物链的延伸是遵循碱基配对原则的。聚合酶合成反应的忠实性及Taq DNA聚合酶耐高温性,使反应中模板与引物的结合(复性)可以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结合的特异性大大增加,被扩增的靶基因片段也就能保持很高的正确度。再通过选择特异性和保守性高的靶基因区,其特异性程度就更高。
灵敏度高 PCR产物的生成量是以指数方式增加的,能将皮克(pg=10-12g)量级的起始待测模板扩增到微克(ug=10-6g)水平。能从100万个细胞中检出一个靶细胞;在病毒的检测中,PCR的灵敏度可达3个RFU(空斑形成单位);在细菌学中最小检出率为3个细菌。
PCR反应的延伸温度一般选择在70~75℃之间,常用温度为72℃,过高的延伸温度不利于引物和模板的结合。PCR延伸反应的时间,可根据待扩增片段的长度而定,一般1Kb以内的DNA片段,延伸时间1min是足够 的。
3~4kb的靶序列需3~4min;扩增10Kb需延伸至15min。延伸进间过长会导致非特异性扩增带的出现。对低浓度模板的扩增,延伸时间要稍长些。
循环次数 循环次数决定PCR扩增程度。PCR循环次数主要取决于模板DNA的浓度。一般的循环次数选在30~40次之间,循环次数越多,非特异性产物的量亦随之增多。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