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 面口合谷收
心胸取内关 小腹三阴谋
坐骨刺环跳 腿疼阳陵透
第一个穴位,“ 肚腹三里留
也就是说凡是在“肚腹”这个部位所发生的任何病,像胃弱、胃寒、胃痛、胃痛风,西医讲的,胃下垂、胃痉挛这个部位,都要用足三里这个穴,足三里穴位在这个地方,人腿 的膝盖、膝盖的半月板,半月板有凹陷,凹陷下面三寸,这个穴位叫足三里穴。这个穴位就负责治疗肚腹所有的疾病。
足 三 里
位 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主 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第二个穴位,“ 腰背委中求 ”
腰背这个部位的疾病,首先治疗者要考虑到委中穴,委中穴在什么地方呢在这条腿,腿 腘窝横纹线中间。腰背这个部位有什么疾病,你像腰痛。过去有句话讲:病人腰疼,大夫头疼。腰疼的种类很多,很多病因能够造成腰疼,比方腱盘突出,肌肉拉伤,腰肌劳损,甚至是肾亏、肾虚 寒,虚火或者是一些由内脏器官引起来的腰背方面的疼痛要都考虑这个穴位,委中穴,这是第二个穴位。
委 中 穴
位 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主 治: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适用于腰背疼痛、屈伸不利、项强、腰肌劳损、下肢瘫痹、半身不遂、膝关节炎、小便不利等病症。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腰部发散。
第三个穴位,“ 头项寻列缺 ”
列缺穴在手腕横纹以上 (尺骨陷中),在这个部位,所有头部的疾病头疼、头晕、眩晕呕吐等等,都可以用列缺穴来治疗。
列 缺 穴
位 置: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大拇指侧下),能感觉到脉搏跳动之处。(或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 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 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指压列缺穴,可以使手动脉及血液流动,对于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非常有效。该穴为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第四个穴位,“ 面口合谷收 ”
第四个穴位,首先就指出来,嘴周围和脸面上的疾病都可以用合谷穴治疗,合谷穴在这个地方,人的拇指和食指 (虎口)连接部到指骨连接部,划一条竖线,中点这是合谷穴。
合 谷 穴
位 置: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 治: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等。
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位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合谷穴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位的疗效。
第五个穴位,“ 心胸取内关 ”
心胸从咽喉部到胸口,这个地方也就是说刚才讲“肚腹三里留”,腹部以上的这部分,有病找内关穴,内关在腕 内侧横纹上两指,找这个部位,这个能治什么病呢?像心脏病、心悸心慌等等,包括妇女的乳腺炎、乳腺增生、胸闷也都是属于心胸疾患,要找内关穴。
内 关 穴
位 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或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主 治: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呕吐,呃逆,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第六个穴位,“ 小腹三阴谋 ”
小腹咱刚才讲了肚腹三里留、心胸取内关,现在人的正面,就差这块了,小腹部位。小腹部位得了病,就要找这里面。请大家看,在这条腿的内侧,这是踝骨以上三寸,踝骨以上三寸这个穴位叫三阴交穴,“小腹三阴谋”就说凡是小腹的疾患可以用三阴交穴来治疗,小腹什么病呢,有的时候,小腹疼痛,男子的前列腺炎,不孕不育、精少、女子的月经不调、 经量过多或者过少,还有白带等等,一些属于在小腹方面发生的病都要考用三阴交穴,这是第六个穴位。
三 阴 交
位 置:内踝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 治: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补阴除烦。适用于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病症。对心、脑病有一定的作用,为主要保健穴。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小腹部发散。
第七个穴位。“ 坐骨刺环跳 ”
环跳穴在人的背面(臀部),在这个地方,现在坐骨指的是什么呢,并不是指西医概念上的坐骨这一个部分,而是从腰到腿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由坐骨神经引起来各种疼痛可以找这个环跳穴,上可以治到腰,下可以治到脚,所以在这里发生疼痛要考虑环跳穴。
环 跳 穴
位 置:股骨大转子和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处。
主 治:袪风除湿,强腰通经。适用于风湿痹痛、下肢瘫痪、药膝疼痛、麻木不仁、坐骨神经痛等病症。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痛感,同时向下肢发散至小腿外
第八个穴位,“ 腿疼阳陵透 ”
腿疼要针刺阳陵泉穴,阳陵泉穴在什么地方呢,大家看膝盖骨,这是人的腿的前面这个大骨头叫胫骨,后面还有一个小骨头叫腓骨。它就在这个地方 。为什么叫腿疼阳陵透,就说这个阳陵泉穴是整个腿,上至大跨、下至足跟的一个总的开关。发生疼痛了要考虑到打开这个开关,使它的气血流通。这里面有很多病,像老年人的风湿老寒腿,肌肉拉伤,静脉曲张等等,都要用阳陵泉穴来治疗。
阳 陵 泉 穴
位 置:膝外侧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主 治:清利肝胆,疏筋活络,滑利关节。适用于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或麻木、膝关节炎、胆囊炎、口苦、呕吐等病症。
感 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肚腹三里留,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这三个穴位已经把人的胸腹的一些疾病都包括在内,掌握这三个穴位,首先胸腹的任何疾病你先心里有根,找到这三个穴位。再看看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个又把头部都包括了,头部的疾病这两个穴位要重点考虑。后面腰背部“委中”,坐骨这个部分“环跳”,腿疼“阳陵泉”一个人整个的人体除了手没有包括在内以外,基本上 ,你掌握了这八个穴位,就等于人体的大部分疾病,你首先心里有了数,也就是说都有地方来治疗它。
风湿寒性关节痛 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所引起的以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中医辨证常分为风重、湿重、寒重、风湿、寒湿等五种证型,临床治法较多,多采用理疗等方法。
膏肓灸法是中医针灸学中传统的特种灸法,某院自1997年以来用传统膏肓灸法试治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结果如下。
基本资料
某院收治147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86例 。
年龄28~72岁 ,平均46、47岁 ;膝关节痛58例,背腰部痛21例,肘关节痛12例,膝关节合并其它关节、部位痛56例 。
艾灸方法
膏肓灸法 :患者平坐床上,屈膝抵胸。前臂交叉,双手扶膝,低头,面额抵于手背,使两肩胛骨充分张开,在平第四胸椎棘突下,肩胛骨内侧缘骨缝处按压,觉胸肋间困痛,传至手臂,即是膏肓穴。
配穴:气海、足三里;足背冷痛者加至阴穴。
膏肓穴以大艾炷灸,每次13壮;再使患者平卧,取气海、足三里3穴,大艾炷各灸7壮 。若需加灸至阴穴,则与灸膏肓穴同时进行。小艾炷两侧各7壮 。每日治疗1次 ,15次为1个疗程。
结果
近期治愈 :受累关节、肌肉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ESR降至正常。
显效 :受累关节、肌肉疼痛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ESR恢复正常,关节疼痛未消失。
有效 :受累关节疼痛或肿痛有好转。
无效 :经连续治疗 1~2个疗程以上,受累关节症状无好转。
147例经治疗全部获效,其中近期治愈128例,显效12例 ,有效7例 。治疗时间3次~3个疗程。
案例
姚某,女性,43岁,2000年1月19日初诊 。患者膝关节冷痛3年余 ,近日加重,伴后背畏寒,踝以下及足背冰凉曾多方治疗效果不佳。检查局部无红肿,ESR、ASO、RF均正常。诊断为风湿寒性关节痛,用膏肓灸法治疗1次后,背部畏寒症状明显减轻,治疗3次后获愈,随访2年未复发。
小结
1、结合现代临床情况,一般灸10壮为宜。本组病例灸13壮。
2、灸完膏肓穴后必须灸气海、足三里,以防气火壅盛于上。
3、膏肓穴列于膀胱经,通过艾灸膏肓,并配合气海等穴,可激发经气,温通经络,补火祛寒,散风逐湿,扶正祛邪,用于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临床疗效佳。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机器,和机器一样,每个器官、部位都有最初的设计使用寿命,而膝关节的寿命就是70年,那为什么还常有三四十岁的人,年纪轻轻就膝盖疼呢?
一
膝盖气血不足,你就“摊上事儿”了
人到中年,大家发现膝盖开始出现问题了,比如:有酸痛感、弯曲时“咔咔”作响、灵活度降低等。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膝盖发酸,所以,一到休息日,大家都想宅在家里,能躺着绝不站着,能站着绝不坐着。
其实, 上面那些现象多半都是“上实下虚”之症, 说白了,就是气血不通了,下不到膝盖乃至整条腿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膝盖气血不通就不通呗,不就累点儿么,能有多大事儿呀?
别说,膝盖气血不通还真能让你“摊上事儿”,而且是大事儿。
为啥呢?
我们先看看,膝盖气血不通说明什么?说明经络堵塞了,而气血要输送到脚部就必须经过膝盖,经络堵得连膝盖的气血都供应不上了,又何谈它的下一站——脚呢?
神医扁鹊说过: 两脚之气血雍滞不行,则周身之气血亦不宜通。 就是说,脚部的气血不通,浑身的气血就都通畅不了。
气血是生命的基础,“气血调和则五脏安,气血不和则疾病生”,会产生什么后果,不用我多说了吧。
所以,膝盖气血不通之所以糟糕就在于:它的影响是逐层递进的,它会直接影响脚部气血,而后影响全身气血,让你“摊上事儿”。
二
灸膝,有哪些好处?
要想疏通膝盖经络、畅通膝盖气血,最佳方法莫过于灸膝。
具体来说,灸膝最主要可以带来两大好处:
1
引血下行
膝盖是最易损伤的关节,统计发现,40岁以上的群体,膝盖损伤的几率高达3成!很多人甚至同时伴有膝盖冷痛、积液、水肿、骨刺等症状。
平白无故地,膝盖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膝盖归根到底是一个关节,我们每天走路、下蹲、跳跃都要用到它,时间长了,它就跟轴承一样会产生磨损。所以,如果膝盖不好,还拼命锻炼,就是“作死”,会让膝盖磨损雪上加霜,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锻炼非但没有收到健身效果,膝盖却越来越疼。
轴承磨损了,需要润滑油, 气血就是膝盖的“润滑油”。 人到中年,气血开始亏虚,供给膝盖的“润滑油”少了,膝盖就会干磨,损伤就会越来越重。 这就会加剧风寒湿等外邪入侵的机会,冷痛、积液、水肿等就都来了。
艾灸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提高温度、打通经络、排出寒湿,同时让膝盖收到新鲜血液的供养,这样一来,寒湿散了、积液消了、肿痛化了。
再来看骨刺,骨刺为什么疼痛?有人认为是刺戳的,其实并不是这样, 骨刺本身并不会让人疼痛,而是骨刺旁边的瘀血压迫神经,引起疼痛。 借用艾灸把瘀血都化解掉,膝盖自然就不疼了。一位灸友就是这样,艾灸一个冬天,膝盖再也没有疼过,但是一拍片子,骨刺还在那里,并没有减少。
2
盘活全身
双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心脏负责泵血,把血输送到脚部算是“长途”。显然,要一下子把气血引到双脚是不容易的。
膝盖就好比心脏与双脚之间的“中转站”, 灸膝可以先将气血引到膝盖,膝盖气血充足,就能顺利下行到双脚,双脚气血畅通了,全身气血才能畅通。
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看, 凡是有窝的地方都比较容易瘀堵, 膝盖正对膝窝,故而整个膝盖周边一圈的气血都容易瘀堵。 足三阴经都循行经过膝关节,脾统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故而灸好膝盖,有助于打通足三阴经,畅行一身气血。
此外,灸透膝盖,还能补益肝肾, 因为“膝为筋之府”,“肝主筋”, 膝盖是筋的房子,房子好,筋住着才舒服,肝好,才能筋骨强健,关节硬朗。反之,同样成立。所以,我们补益肝肾其实有一条捷径——从筋调治,就从灸膝开始。
三
膝盖应该怎么灸?
重在艾灸5个穴位:膝阳关穴、膝眼穴、鹤顶穴、犊鼻穴、阳陵泉穴,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时最好能讲究顺序。
第1步:艾灸膝阳关穴,关,就是关卡的意思, 艾灸膝阳关就是为了打通膝关节的关卡,起到疏利关节的作用。
第2步:膝眼穴:经外奇穴,包括内膝眼穴和外膝眼穴,这一步之所以要艾灸膝眼穴,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活血通络利关节, 还能调理膝关节痛、下肢痿软等问题。
第3步:艾灸鹤顶穴, 鹤顶穴是气血下行冲开犊鼻穴的必经之路, 鹤顶穴灸透之后,会先被气血冲开,帮助身体祛风除湿,消除膝盖的部分疼痛。
第4步:艾灸犊鼻穴, 目的是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为身体补足气血, 还能缓解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等。
第5步:阳陵泉:属胆经,胆属木,木主生发,故而阳陵泉可生发阳气,并且,木能生火,木气一旺,则能生火。阳陵泉是“筋之会”,凡筋病皆可灸阳陵泉。
四
哪些人群需要灸膝?
1、“上实下虚”、“上热下寒”的人,比如腿寒、腿酸、脚力差的人;
2、心情烦躁、焦虑不安的人;
3、久坐且运动量不够的人(容易加重膝关节瘀堵);
4、本身体质虚寒、气血凝滞、身体乏困的人(灸之,能改善气血、排出垃圾、提高免疫)。
五
膝盖日常保养妙法
日常保养:一揉二按三拍打
如揉膝关节内侧的痛点,按足三里、阳陵泉、血海、阴陵泉等穴位,拍打两边膝盖,可以帮助膝盖气血运行温经通络。
膝盖凉最简单的方法治疗
膝盖凉最简单的方法治疗,膝盖是人体一个很敏感的部位,膝盖是一个很脆弱的地方,但却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一旦保护不当就会使寒气侵体,造成膝关节疼痛。下面是膝盖凉最简单的方法治疗。
膝盖凉最简单的方法治疗1一、做好腿部的保暖
如果天气寒冷的时候感觉膝盖冰凉,或者夏天吹空调时间长了觉得膝盖冰凉时,要注意做好腿部和膝盖的保暖工作,比如在冬天穿上厚一些的棉裤,夏天吹空调的时候也要戴上护膝,穿上长裤或者盖上薄毛毯等,防止寒气入体。
二、热敷膝盖
如果觉得膝盖冰凉,可以用热水袋放在膝盖上进行热敷,也可以把暖宝宝贴在膝盖部位的裤子上,这样膝盖就会慢慢的变热,让人感觉比较的舒服。
三、热水泡脚
有时候膝盖冰凉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通导致的,所以可以在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一泡脚,就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缓解膝盖冰凉的症状。如果在泡脚的热水中放入生姜,花椒等效果会更好。
四、中医治疗
1、按摩膝眼:当膝盖冰凉的时候,可以坚持按摩膝眼部位缓解症状,当膝盖折成直角的时候下面的凹处就是膝眼,如果能坚持按摩这里,可以解决因为受寒导致的膝盖冰凉问题。
2、掌揉髌骨:用掌心按揉髌骨,同时让髌骨做环转的运动,一直到髌骨产生酸胀微热感为宜,对于缓解膝盖冰凉也有很好的帮助。
3、按压拍打血海穴:血海穴在膝盖的内侧,用拇指的指腹按压这个穴位,让穴位感觉到酸胀为宜,坚持也能有效的缓解膝盖冰凉的症状。
4、艾灸疗法:膝盖冰凉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艾灸的方法缓解症状,可以选择血海穴,梁丘穴,犊鼻穴,膝眼,足三里穴,膝阳关穴,阿是穴等穴位进行艾灸,不但可以祛除风寒,还能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促进血液循环。
膝盖凉最简单的方法治疗21、适当运动锻炼
适当的去运动锻炼身体,活动筋骨,能够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膝盖的气血流动,从而达到去除寒气的效果。锻炼的同时要注意对膝盖的保暖,必要时可以戴上护膝,避免加重膝盖受寒情况。
2、局部热敷
一般情况下用热毛巾在膝盖部位热敷15分钟左右,5分钟就要换一次毛巾,保持对膝盖的热刺激,加快膝关节气血循行,去除寒气。艾草、姜片等中药也可在加热后敷在膝盖处,有着温经活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3、艾灸
采用温和灸对膝盖进行治疗,艾条点燃后与膝盖保持一寸距离,使患者出现温热感觉,一般艾灸至膝关节皮肤变得潮红,时间在15分钟左右。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邪、调和气血。
4、拔罐
拔罐也可以去除膝盖的寒气,在膝盖部位运用留罐法或者闪罐法治疗,对皮肤有着温热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的作用。一般治疗时间是5至10分钟。
5、足浴
可以用一些温经散寒、疏通经络的中药来足浴,如艾叶、伸筋草、红花、草乌等,足浴15分钟左右,另外在泡脚的同时可以对膝盖进行按摩,可以去除寒气。
膝盖保养重点艾灸穴位:
1、膝阳关:关就是关卡的意思,灸疗膝阳关是为了打通膝关节的关卡,起到疏利关节的作用。
2、膝眼:经外奇穴,包括内膝眼穴和外膝眼穴,这一步之所以要灸疗膝眼穴,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活血通络利关节,还能调理膝关节痛、下肢痿软等问题。
3、鹤顶:这是气血下行冲开犊鼻穴的'必经之路,鹤顶穴灸透之后,会先被气血冲开,帮助身体祛风除湿,消除膝盖的部分疼痛。
4、犊鼻:目的是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为身体补足气血,还能缓解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等。
5、阳陵泉:属胆经,胆属木,木主生发,故而阳陵泉可生发阳气,并且,木能生火,木气一旺,则能生火。阳陵泉是“筋之会”,凡筋病皆可灸阳陵泉。
6、委中穴:膝关节痛一般在委中穴,委中为足太阳经之合穴,兼血郄穴,取委中有泻火降逆、活血逐瘀止痛的功效。
艾灸方法:每穴20-25分钟左右,先上后下,循序渐进。
最后,再分享个保养膝盖的方法——
一个水瓶为膝盖减负。
具体做法:上身坐直,将矿泉水瓶夹在两膝之间,轻轻提起脚跟,自然呼吸,保持这个姿势约2分钟。这个姿势可以锻炼膝盖附近的肌肉群,为膝盖减负,减少膝盖磨损。
膝盖凉最简单的方法治疗3膝盖总是冰凉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女性患者,生理性原因导致膝盖冰凉时可用保暖、热敷、艾灸等方法缓解,病理性原因所致,则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一、生理性膝盖冰凉:
1、保暖:应注意膝盖的保暖,适当添加衣物,无论是冬天还是是夏天,有空调的情况下,尽量避免空调对着膝盖直接吹,还可以局部贴有发热作用的贴剂等;
2、热敷:热敷也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以采用热水袋或泡脚的方法,泡脚时要注意温度,不宜过热;
3、艾灸:还可以用一些中医的办法比如艾灸,来促进膝盖周围的血液循环,一定程度上缓解膝盖冰凉。
二、病理性膝盖冰凉:
1、保守治疗:膝盖冰凉也可能是髌骨软化、骨关节病、滑膜炎等疾病导致,这些疾病会导致关节的活动度变差,血流情况变差,造成膝盖冰凉。症状较轻时可应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治疗,平时注意膝盖的保暖,减少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等;
2、手术治疗:上述疾病严重时,除了膝盖冰凉外,通常伴有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这时要结合患者的病情,适时采取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等。
一般出现膝盖总是冰凉的症状,不一定要用口服药物治疗,当合并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这时可以适当加用非甾体类的消炎止痛药,比如布洛芬等。若有严重的关节疾病表现,要及时就医,对症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