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七情六欲到底如何伤身

中医:七情六欲到底如何伤身,第1张

“七情六欲”是人的固有属性,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生命,它有七情六欲,我们把他叫做“人”。

1、矿物、无机体,它要维持自己原貌、原状、特有的性质,就不能同其外界发生任何反应,一旦发生反应,其原貌、原状、特有性质就会发生改变。所以矿物不具有生命。

2、有机体,不论植物、动物,要维持自己原貌、原装、特有的性质,就必须同外界发生物质、能量的交换,否则生、命不能维持。

3、植物能够按照其生命的规则主动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的交换,但植物没有专门的器官来接收、处理、反映其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并对之作出反应。

4、动物基本上都有专门的器官如眼(原始的眼点、感光细胞)、耳(原始的耳鼻舌为触角)、鼻、舌、身来分别接收、处理、反映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发生的“色”(光学刺激)、“声”(振动刺激)、“香”(气体化学刺激)、味(液体、固体化学刺激)、触(冷热轻重滑涩动痒等物理、机械刺激),并对之作出反应,高等的动物还会引起体内激素变化,从而引发情绪。

5、人除了具有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感观(佛家称“五识”或“五根”)以接收、处理、反映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刺激(佛家称“五欲”),而且还具备了统摄五种感觉器官、整合五种刺激信息的高级处理、反映、反应的形式“意识”。“意识”对五识所感的五种刺激信息以及其引发的情绪(感觉与情绪的合并简称,即是感情。)加以整合、抽象即成为人的各种思维活动(佛家称其为法)。

6、佛家研究总结了人类的生命、思维,归纳出“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和“六欲:色声香味触法”。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人每时每刻都在有意无意地寻找这六种感觉上刺激,找不到刺激的时候就生不如死,因此,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称作“六欲”是多么的深刻。

7、至于“七情”,就是泛指人类的各种情绪。

《三字经》所述“七情”为“喜怒哀乐爱恶欲”。儒家认为,人修练到待人接物处事,不为情绪所障所累,便趋于圣人境界了。如《中庸》所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黄帝内经》所述“七情”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理论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五类情绪,分别归属“心、肝、脾、肺、肾”这五藏(脏)所司。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了:“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五类情绪分别与“心、肝、脾、肺、肾”这五个内脏器官的内分泌有着紧密的联系。

七情致病其特点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直接伤及五脏:七情过激,或情志刺激过久,可直接伤及内脏,不同的情志变化,又可以伤及不同的脏腑,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2) 影响脏腑气机,导致升降失常:七情内伤致病的第二个特点,是影响内脏的气机升降,使气机的升降协调关系逆乱。表现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举痛论》)等。但是,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情志的刺激,虽能影响各个脏腑,然首先影响的是心(即神明之心)的功能,然后方能分别影响其他各脏腑之功能。故《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考试大网站收集另外,肝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调节情志,故肝失疏泄,气机紊乱,情志的抑郁或亢奋失于调节,则又是情志疾病发生之关键。

 (3) 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根据临床观察,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可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半身不遂,口眼㖞斜。心脏病患者,也常因情志波动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常称为五志。

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 作为病因,七情是指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的情志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的情志活动。

因七情而病称为 因郁致病 。此外,由于某些慢性疾病,体内脏腑功能长期失调,引起人的精神情志异常,称为 因病致郁 。七情还与机体本身的耐受、调节能力有关。

七情致病不同于六*,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主要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而七情则直接影响有关脏腑而发病。 七情不仅可以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疾病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可促进病情的好转与恶化。由于七情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1

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1.七情与脏腑的关系: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其基本规律是: 心主喜,过喜则伤心;肝主怒,过怒则伤肝;脾主思,过思则伤脾;肺主悲、忧,过悲过忧则伤肺;肾主惊、恐,过惊过恐则伤肾。 这说明脏腑病变可出现相应的情绪反应,而情绪反应过度又可损伤相关之脏腑(互为辩证)。 七情生于五脏又伤五脏 的理论在诊断和治疗中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七情与气血的关系:气和血是构成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气对人体脏腑具有温煦推动作用,血对人体脏腑则具有濡养作用。气血是人体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情志活动与气血有密切关系。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故曰:“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脏腑的生理活动必须以气血为物质基础,而精神情志活动又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表现,所以人体情志活动与人体脏腑气血关系密切。

2

七情的致病特点

中医研究的是人的生命规律,它不仅仅是研究病人和疾病,这跟西医是不太一样的。 中医学常常把人放在两个圈里,第一圈就是自然的圈, 《黄帝内经》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比如说春夏秋冬,我们中医经常讲,当 风、寒、暑、湿、燥、火太过或不及时,称为“六*”或“六邪” ,就是当人和自然界之间不能协调的时候,就会产生疾病,这是疾病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圈是 社会 ,这个圈讲的是什么?它讲人的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跟人的生命及 健康 之间有什么关系 。中医在 养生 中有一句话,叫“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就是说当你自己心情处在一种非常平静状态的时候,你的气血就会正常地运行。这种正常的运行,是维持你生命活动的重要功能。反之, 当你的情绪出现异常变化的时候,它就会使得你气血产生逆乱,进而导致疾病。

3

肝主怒,肝不好爱发脾气

很多女同志特别爱生气,而且女同志什么时候爱生气呢?是在她月经前后的时候。为什么?因为女同志是以血为主,以肝为先天,当她月经要来的时候和来月经这中间,由于她血往下行了,血行于下,而气浮于上,她这个时候气血不平衡,气有余便是火,所以,这时候就爱发怒了。所以,女同志在自己月经来的前后的时候,就一定注意调养自己的情绪,不要过怒,既不要过怒,也别郁闷。过怒和郁闷都不符合正常的生理状态,时间长了,就会产生疾病。

在门诊中,我常常跟女同志说,我说你 如果跟你先生吵架,你一定告诉你先生,把你气哭了再走, 别气一半,你先生就跑出去了,回来还得接着吵。为什么呢?是因为肝主怒,当你生气的时候,俩人吵架了,你怒气满胸,这时候肝气非常旺盛,如果这时候他走了,你这个气就淤滞在里面了,没法发泄了,发泄不出去,淤久就会化热,回来以后接着吵。如果你要是哭了,只要一哭,哭是什么?刚才我们讲了悲与肺相关, 当一哭的时候,肺气就旺盛起来,它就把肝气平下去了 ,因为中医说,肺和肝对应的五行是金和木,它们俩有个相互制约的关系,当肺气旺盛起来的时候,肝气就平下来了,不信你可以试一试。当你特别郁闷的时候,你就找个没人儿的地方大哭一场,哭完了你马上会觉得舒服。

我们再看很多肝病的病人,特别爱发脾气。为什么?因为肝主怒, 肝经本来就有热,所以他动不动就发火。 所以当你无缘无故地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特别烦恼,特别爱生气的时候,你得让中医帮你调一调,这个肝不是西医说的肝脏,也不是说你得了肝炎,而是你的这种状态出问题了。这时候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因为我们知道有很多疾病,它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当量变的时候,发现不了,你到西医那儿检查,西医说你没有病。比如说我们有的人生气以后,觉得特别不舒服,头也疼,脑袋也胀,你到医院去检查,西医说你没事,你指标全正常。但是你就是不舒服,如果这时候你吃一点平肝降逆的药,让中药调整调整就好了。

4

心主喜,喜则气散,不可过度

心主喜,喜就是高兴,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说心花怒放,没有说肝花怒放的。我们也看到很多老年人,是心脏不好的病人,为什么等孩子都回来了,特别高兴,哈哈一笑就走了?因为喜则气散,过于高兴的时候,他的心气就耗散了。所以高兴是件高兴事,但是过度的高兴,也未必是件好事。

5

脾主思,思虑过多伤脾胃

脾主思,“思”就是过度思虑的人,脾主思就是说过度忧虑的人的脾胃就会出现问题。经常用脑的同志,他的脾胃功能都比较差,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家知道,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完饭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往胃上走,帮助你消化去了。如果这时候你的血不往胃上走,长期往脑子上走,那么时间长了,脾胃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了。

比如说有很多司机,特别是开长途的很多司机都有胃病,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职业习惯,只要他往那 汽车 司机座上一坐,那血自然就往脑袋上走,久而久之,你想想,他的血老往上走,而吃进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那么时间长了体内的病就出来了,最典型的就是什么胃溃疡、胃下垂之类的疾病。所以中医说思和脾胃之间的关系是忧思伤脾,思则气结,就是这个道理。

6

肺主悲,过悲则伤肺

肺主悲,大家都看过《红楼梦》,您看看林黛玉肯定有肺病,要不然她不会没完没了地老哭。经常哭,经常想掉眼泪肯定与肺有关。我前些日子看过一位患有肺癌的老先生,我给他看病,他说:“大夫啊,我不知道怎么搞的,我见了你就特别想哭。”我说:“这因为您肺上有毛病了,因为肺和悲这个情绪直接相关联。”

7

肾主恐,恐则肾气散

肾主恐,恐跟肾有直接的关系。《三国演义》里张飞在当阳桥上一喊,就把曹操身边那人给吓死了,我想,那人肯定肾气虚。恐则气下,老百姓有一句话,说吓得他屁滚尿流,说要被枪毙的人,大小便都失禁了。为什么一害怕的时候大小便都失禁了呢?因为肾是思二便的,它是控制二便的。当一个人过度恐惧的时候,他的肾气就散了,肾的固摄功能就差了,肾的固摄功能一差,大小便就失禁了。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与鼓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10288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