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的解剖生理

口腔科学的解剖生理,第1张

包括颌面部解剖生理、口腔局部解剖及牙齿解剖生理等内容。 颌面部根据其解剖特点和临床应用的需要,可分为下述各区:1.眶部,2.颧部,3.耳部,4鼻部,5.眶下部,6.唇部,7.颊部,8.咬肌部,9.腮腺部,10.颏部,11.颏下部,12.颌下部。

一、骨骼

口腔颌面部有上颌骨、下颌骨、颧骨、鼻骨、颞骨、腭骨、蝶骨等。

二、肌肉

颌面部肌肉可分为咀嚼肌及表情肌两类。咀嚼肌又分为升颌肌群和降颌肌群两组。它们相互效替收缩和舒张,即形成张口和闭口活动,以完成咀嚼等功能。

以下介绍按照肌肉、起端、止端、功能、神经支配的顺序。 咬肌 上颌骨颧突及颧弓下缘 下颌升支下颌角外侧面 提下颌向上 三叉神经肌支

颞肌 颞骨骨面 下颌骨喙突 提上颌向上,后部肌纤维可拉下颌骨向后 三叉神经颞肌支

翼内肌 翼外板内侧面 下颌升支及下颌角内侧面 提下颌向上,并有前伸及侧颌功能 三叉神经翼内肌支 翼外肌 翼外板外侧面,蝶骨大翼下面 下头止于踝状突颈,上头止于颌关节盘前缘及部分关节囊 主要是张口和前伸,单侧收缩则下颌偏向对侧 三叉神经翼外肌支

二腹肌 前腹起于下颌骨二腹肌凹,后腹起于颞骨乳突切迹 舌骨体中间腱 降下颌,提舌骨向上 前腹:三叉神经后腹:面神经

颏舌骨肌 下颌骨颏棘 舌骨体前面 降下颌,提拉舌骨向上、前 舌下神经

下颌舌骨肌 下颌骨内侧颌舌线 舌骨体 降下颌,得舌骨向上 三叉神经

下颌舌骨肌支 颞下颌关节由下颌关节凹、髁状突、关节盘和关节囊所组成,邻近并有韧带附着。

下颌关节凹在颞骨岩部下方,外耳道之前,骨面有纤维软骨覆盖。关节凹前方的骨性突起为关节结节,它有助于防止在大张口时髁状突过度向前滑行而脱位。髁状突表面也有纤维软骨覆盖。关节盘是一块卵园形的纤维骨板,介于关节凹与髁状突之间,将关节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两部分,四周与关节囊相连。关节盘坚韧,在两关节面之间有缓冲作用并使关节能适应下颌多方向运动。关节囊为一韧性的结缔组织囊,包绕在颞下颌关节的周围。

颞下颌关节是具有转动和滑动的左右联动关节。颞下颌关节主要有开闭口、前伸和侧方运动三种基本形式。这些运动是通过咀嚼肌群、韧带、关节之间互相协调的动作而产生的。 静脉由面前静脉及面后静脉汇合而成总静脉再流入颈内静脉。颌面部静脉的特点是没有静脉瓣,面前静脉通过眼静脉、翼静脉丝与颅内海绵窦相交通,因此面部炎症有向颅内扩散的可能。

淋巴 口腔颌面部淋巴组织比较丰富,是重要的防御机构。主要的淋巴结群按解剖区域可分为面部淋巴结、颌下部淋巴结、颈部淋巴结三组。面部淋巴结包括颊淋巴结、眶下淋巴结、腮腺淋巴结等。颌下部淋巴结包括颏下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颈部淋巴结包括颈深淋巴结和颈浅淋巴结(图1-19)。这些淋巴结与其引流部位组织的炎症扩散、肿瘤转移等有密切关系。 口腔颌面部的神经主要有面神经和三叉神经。

面神经(Facial Nerve)

面神经为第Ⅶ对颅神经。从茎乳孔出颅腔后,其主干穿过腮腺,然后分为五个末梢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图1-15)。前4个分支的主要功能是支配颜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颈支分布于颈阔肌。面神经另有一个分支鼓索神经参加到舌神经里,分布于舌体部,司理味觉。此外还有分支到颌下腺及舌下腺,司理唾液分泌。颌面部手术时,特别是腮腺手术应注意防止误伤面神经而造成面瘫。腮腺肿瘤如伴有面瘫,应考虑恶性的可能。

三叉神经 (Trigeminal Nerve)

三叉神经是第Ⅴ对颅神经,有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感觉纤维由颅内三叉神经半月节分出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下颌支分别出颅,分布于头面部及口腔司理感觉。运动纤维则伴随下颌支走行出颅,分布于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前腹司运动。这里主要介绍三叉神经与口腔有关的行径和分布。

七涎腺(Salivary Gland )

口腔的大涎腺有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小的粘液腺很多,分布在唇、颊、舌、腭等粘膜内。正常唾液为无色无味的清亮液体,ph 值为中性或略偏碱性。成人每天24小时的部分泌量为1000-1500毫升。

腮腺(Parotid Gland):位于耳下区,是涎腺中最大的一对,在面神经干及其分支从其中穿过。腺体外有致密的腮腺包膜,腺体内亦有许多隔膜,将腺体外分隔成若干小叶。从腮腺前缘发出腮腺导管。导管向前行越过咬肌表面,在咬肌前缘转入口腔,开口在上颌第一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

颌下腺(Submaxillary Gland):体积小于腮腺,位于颌下三角,腺体主要在下颌舌骨肌下方,部分从该肌后缘转向其上方,并发出颌下腺导管,在口底粘膜下向前行走,开口于舌系带基部的两侧。导管在行程中还接受部分舌下腺小管开口。

舌下腺(Subling Gland):为大涎腺中最小的一对,位于舌系带两边的口腔粘膜与下颌。 牙齿组织有四种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

牙齿周围的组织简称牙周组织有三种: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

牙齿组织:

1、牙釉质:位于牙齿的表层,钙化程度及高,是人体最坚硬的部分比骨组织硬34倍,龋齿(蛀牙)的开始都是从牙釉质脱钙开始的。

2、牙髓:就是常说的牙齿神经,伴随其的还有血管和淋巴管;当牙齿神经发炎(简称牙髓炎)时是非常剧烈的疼痛。

3、牙骨质:是牙根表层的部分,与牙周膜相连接。

4、牙本质:是牙髓与牙釉质、牙骨质中间的部分,其中间含有很多牙本质小管;当吃冷、热、酸、甜感到疼痛时候蛀牙已经坏到了这一层,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各种刺激给神经而感到痛。

牙周组织:

1、牙龈:就是我们常说的牙肉,当其发炎时刷牙或吃硬东西会出血、口臭。

2、牙槽骨:其作用是固定牙根,当其吸收降低时牙齿会松动、感觉变长了。

3、牙周膜:是固定牙根的一种纤维组织,连接牙骨质和牙槽骨,当其发炎时会变宽。

(一)剪刀步态和训练

1.患儿仰卧位,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儿双腿,做髋关节屈伸动作:采用摇髋法、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降低张力,保持片刻(这一点很重要),反复操作。

2.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如果内收肌张力高还可以扩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数不可过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龄儿童更小),以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此为静态训练。

3.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将患儿双下肢做外展—内收—外展的训练,在运动的同时达到牵拉肌肉,活动髋关节的目的,此为动态训练。

4.“骑马”训练,(用滚桶、木马、木椅等均可)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张力,恢复功能。

5.“爬高”及“爬行”训练,(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外迈)。

6.患儿扶杠侧行,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下肢分合动作的熟练和矫正剪刀步态的目的。

7.患儿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的物体,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鼓励患儿双腿分开。

(二)缓解下肢屈膝站立、行走的训练

1.采用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牵拉挛缩的肌腱,缓解痉挛的肌肉。

2.站立弯腰拾物训练,牵拉痉挛的国绳肌群,缓解张力,同时增强腰肌力量。

3.弓箭步下压,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训练椅的应用,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拮抗痉挛的腘绳肌群,提高膝关节自主控制能力。

4.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的能力,协调四肢运动功能的作用。

5.功率车,学步车训练,提高下肢主动运动的功能,增大关节运动范围。

(三)膝反张的训练

“膝反张”原因有三:(1)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2)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3)底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主因是肌张力不全。

1.压膝整足法,牵踝法,摇踝法,底屈肌牵拉训练。

2.膝关节屈伸,足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张力。

3.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反张,同时增加膝关节运动的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功能。

4.提高国绳肌肌力降低伸肌张力,协调关节屈伸功能。

5.上、下阶梯训练,对于纠正膝反张及协调步态有较大的作用。

矫正“膝反张”,主要的控制下肢伸肌运动,一般轻症以运动训练矫正,方法如下:患手膝跪位支撑在床垫上,患侧膝关节做屈伸训练,为配合协调运动,两膝交替屈伸进行训练,随着症状的好转,变为仰卧位或站立位进行,严重者下肢矫正或手术矫正。

(四)尖足,足内、外翻的训练

1.自我牵拉法—患儿面对墙壁站立,然后缓慢前趴,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还可把双脚尖转向外侧(似卓别林)做相同的动作。

2.足背屈肌肌力训练和坐式踝关节训练椅,拮抗痉挛的小腿肌,增大踝关节活动范围,纠正畸形。

3.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牵踝,摇踝法,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内、外翻扳的应用。

4.上、下台阶和跑步车训练,在运动中牵伸痉挛的肌肉,加大活动范围,恢复功能,协调步态。

(五)上肢及手功能的训练

1.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的训练

(1)屈曲位,患儿仰卧,术者一手握前臂,沿身体中线慢慢上举,接近耳朵为止,反复操作。

(2)内收位,仰卧位或坐位,一手握上臂,另一手握前臂,沿水平方向移至90°时(外展),手心朝上方再继续上移,直至耳根部,反复操作。

(3)内旋位,坐或仰卧位,术者一手按肩,另一手握其腕部将肘关节屈曲后,做外旋下压动作,反复操作。

(4)上肢负重训练,哑铃操,棒操,拉沙袋训练,增加上肢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运动功能。

(5)举臂摸肩(弯肱拨刀),叉腰挺胸(雏鸟习飞)训练。

2.肘关节屈曲的训练

(1)主动、被动肘关节的屈伸运动。

(2)上肢负重,伸肘抓物训练。

(3)屈伸时关节(采荷挎篮),展肩屈肘(力拨千钧),肩肘屈伸(白猿献果),双手上举(举火烧天)。

3.腕指关节屈曲,拇指内收训练

(1)被动腕手操:术者双手并列于腕关节下端,两拇指并列于腕背侧,指端朝向前臂,另四指托于手掌,将患儿手腕做屈、伸、抖、牵等手法,然后从指根到指端,用捻法和牵指法交替操作,最后用捋法在批端收尾,反复操作。

(2)手掌抓握,双手互握,手心向上抓握。(金龙探爪)

(3)挠侧抓握(握笔)训练,拇食指指尖捏法(扣子,黄豆,绿豆,拿汤勺,拿钥匙开门等)。

(4)腕关节伸展(背屈),屈曲(掌屈),手指外展、内收的训练(五指分开,合拢动作)。

4.拇指内收的训练

拇指内收、外展、伸直训练,拇指屈曲,对掌,对指训练,双手交叉训练。手功能训练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粗大到精细的过程。 多年来治疗脑瘫的临床经验证实,“治疗是基础,训练是关键”。缺乏治疗的训练不是无法进行,就是效果不佳。相反亦然,没有训练的治疗既不能巩固其治疗效果,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治疗加训练事半功倍!

因地因人而辩证施治,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其顺序是一抬头,二挺腰,三作四肢,四体操。

一、手足徐动型的训练方法:

(头部控制能力的训练)

(一)仰卧拉起训练

1.仰卧拉起训练,通过抗重力活动的过程来增加头控能力;

2.仰卧Bobath球、滚桶上轻轻滚动引出患儿躯干屈曲的保护性反应;

3.仰卧位用各种玩具诱导患儿左右转头,增加患儿头部自由转动时的控制能力;

4.患儿仰卧于吊床上,使患儿躯干及四肢呈屈曲位,以此来抑制由于伸肌张力增高所致的角弓反张(受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TLS的影响)。

(二)俯卧位训练

1.俯卧楔形枕上,提高头、颈部抗重力伸展上抬的控制能力及肩部和双上肢的支持能力。(注意:髋关节保持伸展位)

2.俯卧Babath球、滚桶、平衡板上,利用重心不断的变换,诱发患儿保护性伸展反应,来提高头颈部抗重力上抬的能力。

3.爬行训练,通过患儿主动运动来增加头部的控制能力。

(三)坐位训练

1.盘腿坐、长坐位,增加患儿头部控制能力,同时提高腰部力量及坐位平衡训练。

2.患儿骑跨于母亲胸前,母子面对面进行头部控制能力的训练(注意:母子目光均应平视),同时增进母子间感情交流。

3.采用颈部操来调节颈部的肌张力,增加颈部肌肉力量达到增强颈部控制能力。

(具体方法:术者双手轻托患儿双下颌面,做头部的屈曲、伸展、侧屈、侧旋及环转来调整颈部肌群张力)。

4.还可采用学步车带行走,在患儿行走过程中,逐渐自我调整异常的张力,恢复肌力,达到控制能力增强的目的。

最后,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以下三种方法来衡量头是否在对称的中线上:

(1)患儿仰卧向上看时,头不向两边转动,与躯干正中线保持一致:(2)患儿俯卧位(如:楔形枕、Bobath球、滚桶)时,头身呈一条直线;(3)患儿坐位,侧面看头在正中,不向前后倾倒,与躯干中线一致。

(四)四肢不随意动作和姿势异常的训练

本着“提高肌力,降低肌张力,抑制异常原始反射”的原则,结合患儿实际病情,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

1.应用梯背架,条形床,方凳训练患儿在坐、卧、跪、站、行走时身体维持中线位对称姿势,来抑制不自主的徐动,强化自身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

2.台阶器,功率车,股四头肌的训练椅的使用,有增加下肢肌力,降低异常的肌张力,抑制不自主动作,强化正常运动模式的作用。

3.双杠一阶梯训练,协调四肢不全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

4.上肢、手粗大及精细动作的训练,有加强手一眼协调能力,抑制异常模式和不自主运动,恢复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

5.“行走三步曲”,根据患儿病情选用悬吊学步车,学步带,手推学步车的依次应用,来达到提高肌力,纠正肌张力不全,协调运动功能,之后,再针对出现的尖足,足内、外翻等畸形予以矫正。

对于年龄较大,病情严重的患儿,以手足徐动为主的混合型患儿,往往由于受紧张性迷路反射(TLS)的影响,患儿全身性痉挛不断增强的恶性循环中,同时以受到非对称异性颈紧张反射(ATNR)的影响,导致躯干及四肢部分旋转的现象,背部观察:可见一侧肌肉的短缩,并且躯干短缩,一侧的骨盆上提,出现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的姿势,双上肢不能合拢放在胸前,同时,头部偏向一侧,时间长久致胸锁乳突肌的肥厚。

术者采用手法或颈部操放松痉挛的肌肉,逐渐使患儿头控能力增强,纠正脊柱侧弯,放松紧张的肌肉,加强其拮抗肌肌力,预防产生更严重的畸形,充分活动关节,牵拉痉挛的上肢或下肢,抑制不自主的徐动(可采取下肢固定,上肢夹板约束),从而达到抑制不正常的原始反射,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的目的 (原则)

针对主要症状,突出重点,训练先后顺序应掌握一抬头,二挺腰,三练四肢,四体操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体征,参照痉挛型或手足徐动型的方法进行训练。

(一)鬼脸训练法

1.颞下颌关节训练,患儿被动(或主动)做下颌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及侧方运动,协调面部肌肉张力,增强关节灵活性,恢复功能。

2.面部表情肌训练

(1)做呲牙裂嘴,咀嚼泡泡糖等动作锻炼面部肌肉的协调性。

(2)手法拿捏面部肌肉点揉相关穴位(垂根、听会、翳风、地仓、承浆穴),调节肌肉张力。

(3)照镜子练习口形,发音,吹气球等。

(二)医疗体操(是运动疗法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措施)

1.上肢操(被动、主动运动)

预备姿势:仰卧位,术者面对患儿,双手握患儿双腕,术者拇指放患儿双腕,术者拇指放患儿掌心。将其双臂放于体侧。

第一节扩胸运动;第二节 伸展运动;

第三节屈肘运动;第四节 环转运动。

适用范围:上肢关节活动受限的脑瘫患儿。

2.下肢操(被动、主动运动)

预备姿势:仰卧位,双下肢伸直,术者双手握患儿双踝。

第一节屈膝屈髋运动;第二节 双髋外展运动

第三节髋内、外旋运动;第四节 屈、伸膝运动;

第五节牵踝、摇踝运动;第六节 屈、伸踝运动。

适用范围:各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障碍。

以上的很多康复训练属于专业操作,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操作,同时需要提醒到康复训练是脑瘫恢复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医院可以给予孩子手术治疗,但是后期都需要配合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肢体方面的功能,详细的了解康复训练,可以使患者选择更恰当的康复训练来配合孩子的治疗。

下颌功能锻炼

肌肉功能状态对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影响较大,因此,积极、主动的下颌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口颌肌的功能状态、改善颞下颌关节的功能。

(一)下颌自主运动锻炼

嘱患者端坐、放松,分别进行缓慢的自主开闭口运动、左右侧方运动、前伸后退运动,每个动作都应达到最大幅度,并在运动的极限位停留2~3秒,每个动作重复8~10次,每天将上述所有的动作重复3~5遍。这项简单的自主锻炼有助于增大下颌运动范围,改善下颌运动的协调性,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放松。

(二)下颌阻力运动锻炼

下颌阻力运动锻炼方法与自主运动锻炼相似,只是在各运动中让患者对相应的运动作一定的对抗或阻挡,以期诱导出拮抗肌群之间的交互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改善肌张力及下颌运动协调性的目的。

1 阻力开闭口运动嘱患者将手置于颏部下方,在缓慢开口过程中适度向上用力做阻止开口的动作,直到最大开口位,在此停留2~3秒。然后,开始阻力闭口运动,即在下颌最大开口位状态下,将手指置于下颌切牙切端,手指适度向下用力,给闭口动作施加一定的阻力,同时让患者在阻力下慢慢闭口,直至上颌切牙贴近手指的位置。每个动作重复8~10次,每天3~5遍。

2 阻力侧方运动将手置于一侧的下颌体部,并对下颌体施加一定的向内的、阻碍下颌向外侧运动的压力,嘱患者对抗该阻力做下颌侧方运动,至下颌运动到侧方运动极限位,并停留2~3秒。每个动作重复8~10次,每天3~5遍。

3.阻力前伸运动将手置于下颌颏部前方,并对下颌颏部施加一定的向后的、阻碍下颌前伸运动的力,嘱患者对抗该阻力做下颌前伸运动,至下颌运动到前伸运动极限位,并停留2~3秒。每个动作重复8~10次,每天3~5遍。

(三)被动开口锻炼

嘱患者大开口,将拇指置于上颌牙上、食指置于下颌牙上,然后各手指分别向上颌和下颌施加压力,在手指的压力作用下患者被动地开口至最大,在被动最大开口位维持10~20秒,然后休息5~10秒,如此重复。建议每次锻炼3分钟左右,每天3~5次。这种锻炼有助于开口受限患者或颞下颌关节术后下颌运动度低下患者恢复正常的开口功能。

 导语:颞下颌关节可简称下颌关节,是颌面部唯一的左右双侧联动关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多方向的活动性。在肌肉作用下产生与咀嚼、吞咽、语言、及表情等有关的各种重要活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颞下颌关节疾病的内容是什么吧。

 颞下颌关节疾病

 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1概念

 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有共同发病因素和临床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2分类

 (1)咀嚼肌紊乱疾病类

 ①翼外肌功能亢进:开口末弹响,开口过大呈半脱位。弹响发生一侧时,开口形在开口末偏向健侧;两侧均有弹响时,开口形不偏斜或偏向翼外肌功能收缩力较弱侧。

 05%或10%普鲁卡因5ml做翼外肌封闭,1/d,5~7次为1个疗程。

 ②翼外肌痉挛:

 开口或咀嚼时钝痛、开口受限,不出现弹响,开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理疗;2%普鲁卡因2~3ml翼外肌封闭;中药热敷。

 ③咀嚼肌群痉挛:

 开口受限,开口度仅在05~15cm,开口痛和咀嚼痛不明显,也无弹响和杂音。温和物理治疗。

 ④肌筋膜痛:

 因素、精神心理紧张、咀嚼肌承受负荷过大,外伤后及寒冷刺激引起单个或多个咀嚼肌肉和肌筋膜痛,为局限性持久性钝痛,有明确部位和压痛点。开口轻度受限。

 可服用镇静药,常用方法是压痛点肌和肌筋膜2%普鲁卡因封闭。

 (2)关节结构紊乱疾病类

 ①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开口初期弹响,开口形先偏向患侧再回到中线,关节区压痛,初期患者可以用复位 板治疗。

 ②不可复性关节盘移位:

 典型关节弹响史,关节绞锁史;进而弹响消失,开口受限,开口时下颌偏向患侧,关节区疼痛。手法复位;关节镜外科复位;黏弹补充疗法1%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③关节囊扩张伴关节盘附着松弛:

 关节结构松弛,开口度过大,均有半脱位。可用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025~05ml做关节腔内注射。

 (3)炎性疾病类:

 疼痛位于髁突后方,明显压痛,但不红肿,主要局部组织封闭同时限制下颌运动。

 (4)骨关节病类:

 退行性骨关节病改变,关节运动时可闻及连续摩擦音或多声破碎音,X 线片见骨质吸收、破坏、硬化、囊样变。

 ①关节盘穿孔、破裂:

 开闭、前伸、侧方运动任何阶段有多声破碎音,开口形歪曲,关节区疼痛。综合治疗无效可手术治疗。

 ②骨关节病:

 开口运动中有连续摩擦音,似捻发音或揉玻璃纸音。保守综合治疗。

 3病因

 ①心理社会因素;

 ② 因素;

 ③免疫因素;

 ④关节负荷过重;

 ⑤关节解剖因素;

 ⑥其他因素。

 4临床表现

 好发于青壮年,20-30岁发病率最高,病期较长,经常反复发作,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主要有以下三个症状:

 (1)下颌运动异常:

 开口度异常(过大或过小);开口形异常(偏斜或歪曲);开闭运动出现关节绞锁等。

 (2)疼痛:

 主要表现在开口和咀嚼运动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的疼痛,一般无自发性。

 (3)弹响和杂音:

 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可出现弹响;关节盘穿孔、破裂或移位可出现破碎音;骨关节病骨、软骨面粗糙会出现摩擦音。

 5诊断

 根据病史和上述症状诊断,辅助诊断可依靠:

 ①X线片(关节薛氏位和髁突经咽侧位),可发现关节间隙和骨质改变;

 ②关节造影,可发现关节盘移位、穿孔、关节盘附着改变及软骨面的变化;

 ③关节内镜检查:发现本病的早期改变。

 6治疗

 (1)保守治疗为主,采用对症治疗和消除或减弱致病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包括:

 ①减少和消除各种可能造成关节内微小创伤的因素;

 ②减弱和消除自身免疫反应。

 (2)治疗关节局部症状的同时改进全身状况和患者的'精神状态。

 (3)对患者进行医疗知识教育,以便患者自我治疗,自我保护关节,改变不良生活行为。

 (4)遵循一个合理、合乎逻辑的治疗程序。

 (5)治疗先用可逆性保守治疗(服药、理疗、封闭和 板),然后用不可逆性保守治疗(调 、正畸矫治),最后用关节镜和外科治疗。

 二、颞下颌关节脱位

 1概念

 髁突滑出关节窝以外,超越关节运动的正常限度,以至不能自行回复原位者。

 2病因

 咀嚼肌紊乱或关节结构紊乱;过大开口;暴力;急性脱位未及时治疗引起复发性脱位或陈旧性脱位。

 3临床表现

 (1)急性前脱位

 双侧脱位症状:

 ①下颌运动异常,患者开口状,不能闭口,唾液外流,语言不清,咀嚼和吞咽均有困难,前牙开(牙合) 、反(牙合) ;

 ②下颌前伸,两颊变平,脸型相应变长;

 ③髁突脱位,耳屏前触诊凹陷,颧弓下触到脱位的髁突。

 单侧脱位症状:

 以上症状显示在患侧,开闭口困难,颏部中线及下前切牙中线偏向健侧,健侧后牙反(牙合) 。

 (2)复发性脱位:

 单侧或双侧,发作间隔不定,顽固性脱位仅下颌轻微运动即可发生,其他症状与急性前脱位相同,造影见关节囊扩大,关节附着松脱。

 (3)陈旧性脱位:

 关节脱位病史,关节周围不同程度结缔组织增生,相应咀嚼肌群痉挛。

 4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并结合造影检查。

 5治疗原则

 (1)急性脱位:

 复位(方法),固定下颌20d,限制开口运动,开口不超过1cm。

 (2)复发性脱位:

 注射硬化剂,无效也可采用手术治疗。

 (3)陈旧性脱位:

 手术,术后配合颌间牵引。

 三、颞下颌关节强直

 1概念

 器质性病变导致长期开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开口者。

 2病因

 关节内强直:关节损伤(下颌骨损伤、使用产钳)、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强直:损伤(上颌结节、下颌支部的开放性骨折或火器伤),颜面部各种物理的、化学的三度烧伤等。

 3临床表现

 (1)关节内强直:

 开口困难;面下部发育障碍畸形;关系错乱;髁突活动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关节间隙模糊或消失。

 (2)关节外强直:

 开口困难;口腔或颌面部瘢痕挛缩或缺损畸形;髁突活动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髁突、关节窝和关节间隙可见。

 (3)混合性强直:症状为两者之综合。

 4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诊断。

 5治疗原则

 外科治疗。

肩关节屈伸收展是指关节运动,屈与伸为沿冠状轴进行,两骨角度变小为屈,反之为伸。内收与外展是沿矢状轴进行,向身体正中面靠拢为收,远离身体正中面为展。

大多数颅骨借缝相连,在颅底借软骨相连,并且成人后形成缝或骨性融合,舌骨借韧带,肌连于茎突。关节运动包括了屈伸、旋转、收展、环转这四个动作。

其中旋转为沿垂直轴进行,分旋内(旋前)骨的前面转向内侧和旋外(旋后)骨的前面转向外侧。环转是为屈,展,伸,收动作的延续。近侧端原位转动,远侧端作圆周运动。

扩展资料

肩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能绕三个基本轴运动,进行屈伸、收展、回旋及环转运动。肩关节的纤维软骨分布在肩臼上,软骨唇可增加关节腔的深度,和增加关节面的面积来稳定肩关节,肩关节唇破裂就是指该处纤维软骨破裂。

颞下颌关节结构特点有关节囊松施,周围有韧带加强(如外侧韧带)。关节腔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运动(联合运动):张口、闭口、左右侧方。若张口过度会造成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时,先拉下颌骨向前下方,使髁突低于下颌结节,再往后上方送入下颌窝。

-关节学

颞颌关节综合症主要是下颌运动异常,开口咀嚼时关节部位的疼痛、杂音严重的症状的。治疗主要是消除可能引起关节创伤的各种因素,对于有恶性创伤或经常吃硬物的患者,要保证充分休息、避免精神紧张、消除恶性感染、避免吃固体食物。如果关节部位有明显的疼痛,可以接受物理治疗、并对关节区进行封闭治疗,注射皮质激素,缓解关节疼痛。

一、什么是颞下颌关节综合症?

颞下颌关节综合征是口腔颌部最常见的疾病,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区疼痛,运动时关节弹响下颌运动障碍,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但也有极少数病例可发生器质性的改变,病因主要是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在颞下颌关节中发生,起了非常重要作用。创伤因素:比如患者有局部的创伤史,如外力的撞击,突然咬硬物,张口过大的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咀嚼食物、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都可以引起关节的挫伤后的劳损,咀嚼肌群功能失调、咬合因素紊乱也可以导致颞下颌关节的紊乱。综合症的产生,如咬合干扰、牙齿过度磨损、磨牙齿缺失过多的全身性的因素,系统性的疾病。

二、如何预防颞下颌关节综合症?

颞下颌关节的病因有很多种,没有具体的病因。首先最主要的有社会心理压力,建议要在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紧张。还有如果有牙列不齐、牙和创伤应及时就诊,做正畸治疗或牙周修复治疗。如果有磨牙的不良习惯建议要佩戴磨牙垫减轻磨牙,减轻关节的压力。一些不良习惯包括用手撑下巴或者偏侧咀嚼,建议在生活中应该要改正这些不良习惯。然后尽量少吃一些比较坚硬的食物、还有难咀嚼的。

  对咀嚼运动起调节作用的是神经系统。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 和周围神经系统 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又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咀嚼运动:

  为下颌运动的一部分,其运动形式较为复杂。在牙列完整对称、牙尖协调、功能潜力相等及咬合运动无障碍的情况下,应是多向双侧交替地咀嚼。一般将咀嚼运动归纳为切割、压碎和磨细三个基本阶段。

  好处:

  仔细咀嚼简单瘦身

  细嚼慢咽,使食物能更快消化吸收,促使血糖更快升高,更容易兴奋饱食中枢,较早出现饱足感而停止进食。

  唾液是身体的“健康巡逻队”

  咀嚼并不仅仅是为了咽下坚硬的食物,关键是能产生大量的唾液。充分咀嚼的人,一天分泌11~15升的唾液。进食时不咀嚼,会减少唾液分泌。

  充分咀嚼可抗癌

  咀嚼时唾液的分泌能降低亚硝酸化合物对细胞的攻击,改变细胞突变计划,对于化学合成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危害,也有明显的解除作用。唾液还能中和、消除食物中的致癌物质。以慢慢咀嚼来延长生命,这也是理智上的一大胜利。

  细细咀嚼为肠胃减负

  不经咀嚼过程、直接吞咽入胃的食物,对胃肠道而言是不速之客。胃拼命地挤呀揉呀才把那些大块的食物弄得小一点儿,然后赶快推给肠道,接班人也是如法炮制,大家只顾忙活,该榨取的营养不知不觉中溜走了。细细咀嚼能使食物与唾液充分结合,唾液有帮助和促进食物消化的功能。

  咀嚼可赶跑龋齿

  进食时口腔呈酸性,这种环境很适合龋齿菌滋生,牙齿表面的钙和磷也开始溶解。咀嚼后唾液大量分泌,中和了口腔里的酸,龋齿菌逃走了,牙齿保住了,钙和磷的溶解也被扼杀了,牙齿无坚不摧,一切太平。

  咀嚼可保持青春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30岁左右,大量分泌腮腺激素的耳下腺开始萎缩。而想活化它的功能,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咀嚼。咀嚼可以刺激耳下腺,保持腮腺激素的分泌。

  咀嚼次数越多,头脑越聪明

  咀嚼能锻炼脸部肌肉,咀嚼肌边运动边给大脑拨了个“热线”,于是大脑也被激活了。血液源源不断地输往脑部,脑细胞间信息往来频繁,由于刺激作用,脑的荷尔蒙分泌增多,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391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