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有时候很爱说这样一句话“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但是实际上未必是这样滴!如今除了智商、情商之外,还有一个新名词“体商”。而且有最新研究表明,身体健康壮实的孩子考试成绩更好,而不爱运动的孩子课堂表现相对更差。那么两三岁的宝宝应该怎么锻炼呢,教你几招!
被动锻炼法
家人们可以轻柔的去拉住宝宝的肢体,然后引导他被动的进行锻炼。上肢的被动训练可以分为上举运动,对拍运动,抱肩运动和屈肘运动,依次为引领着宝宝的双臂向上伸展,之后双臂互击,然后合实抱肩状,最后辅助双臂进行屈伸扩胸的运动:下肢则主要以直抬屈伸为主,双手带领宝宝的下肢向上抬,再分开,最后辅以屈伸做出蹬自行车的动作。
在给宝宝进行被动锻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有节奏,一般以两个八拍为一组,从上肢到下肢有序进行锻炼,期间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反应,一定要在宝宝不抗拒且肢体放松的情况下辅助锻炼,而运动量要以宝宝的实际接受情况为准,切不可过量运动。
爸爸妈妈可以一起与宝宝做游戏,并提供与宝宝年龄相适应的活动玩具,如球。推和拉的玩具,汽车玩具等。通过练习,你的孩子会继续改进和完善他(她)的运动技能。
一些教育机构可能会教授幼儿翻滚,跳舞,和一般的运动。但其实父母没有必要把较小的孩子送入这些机构中,最重要的是提供大量的机会让孩子去锻炼,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自由活动。
要想真正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应该首先从孩子的健康抓起,运动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也包括孩子,不能因为功课过多就忽视了孩子的运动问题,把本属于孩子的周末时光还给他吧,利用周末两天带孩子外出游玩,锻炼身体等等。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爱好运动的意识,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走走平衡木
游戏目的:练习宝宝的高空平衡能力,锻炼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准备:宽20~25厘米的木板,一本书
游戏方法:
1将木板垫高15 厘米。
2让宝宝在木板上来回走动。
3初次上平衡木时可由大人拉着宝宝一只手先走几遍,熟悉之后大人可以放手陪着宝宝走,最后让宝宝练习自己走。
4宝宝如果练过走砖排或者在马路牙上走过,这时就不会害怕,能够较为顺利地学会走平衡木。
5熟练之后可以让宝宝头上顶一本书在平衡木上走动,这样更能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温馨提示
宝宝对于这种高度的平衡木还是可以接受的,有大人在一旁扶着,宝宝会勇敢很多。大人可以在宝宝能够自如走动的时候,让宝宝自己走,既可以锻炼宝宝的身体协调性,也锻炼了宝宝勇敢的性格。
二、包饺子不容易
游戏目的:捏面团能锻炼宝宝手部的力量和手指的灵活性,为宝宝增加一些生活常识。
游戏准备:小围裙、面团、擀面杖
游戏方法:
1大人包饺子的时候,给宝宝围上小围裙,给他一块小面团、一个小擀面杖。
2大人一步步地进行包饺子的程序,让宝宝在一旁照大人的样子模仿。
3引导宝宝先用小手去捏揉、去拍打面团,然后把面团压扁,用擀面杖摊平。
4 在展开的面团上,给宝宝放上红枣,让宝宝把皮的边捏起来,告诉宝宝小手要用力捏紧,不然馅会露出。
5饺子就做成后,跟妈妈包的饺子放在一起,比比谁的漂亮。
温馨提示
跟妈妈一起干活,宝宝会很高兴,妈妈可以给宝宝说这样的话:宝宝包饺子给谁吃啊?给爸爸吃?爸爸工作辛苦了,吃了宝宝的饺子,就不累了。宝宝听完会很有成就感,干得也就更起劲了。
三、追影子
游戏目的:这个游戏能让宝宝走得更稳更快,同时还能练习宝宝的捕捉能力和动作的反应能力。
游戏方法:
1选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妈妈带宝宝来户外做游戏。
2妈妈跳到地上宝宝的影子上,说:我踩到宝宝的小影子了。示意宝宝移动,然后再跳过来说:我又踩到了。让宝宝四处跑,妈妈追着踩宝宝的影子。
3接下来,互换角色。妈妈说:宝宝来踩妈妈的大影子吧。宝宝跑过来,妈妈可以忽快忽慢,直走弯走,使影子不断地变化,让宝宝追赶。
温馨提示
一开始,宝宝不知道影子是怎么回事。妈妈可以指给宝宝看:妈妈的是大影子,宝宝的是小影子,妈妈一动,大影子也动,宝宝一动,小影子也动。
四、穿珠比赛真有趣
游戏目的:这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游戏,可以锻炼宝宝手指和思维的灵活性。
游戏准备:一堆五颜六色的珠子,两根有点硬度的线
游戏方法:
1妈妈和宝宝一人拿一根有点硬度的线。
2妈妈对宝宝说:我们先穿3个红色的,再穿1个白的,再穿2个绿色的和1个黑色的。说完,妈妈找到正确数量的珠子,从左到右摆好。然后,等宝宝也找到正确数量的珠子,摆好。
3妈妈首先把红色的`珠子一个一个穿进去,然后依次穿白色的、绿色的、黑色的,指导宝宝也一个个穿进去。
4穿完之后,妈妈帮宝宝把线的两头绑起来,然后戴到宝宝手上,做手链。
温馨提示
游戏中,大人可以在旁边指导,但不可以代劳。教过一次之后,要让宝宝自己去找珠子,自己去摆,自己去穿,鼓励宝宝独立操作。珠子的孔最好开大一些,便于宝宝穿进去。
五、大家都来模仿吧
游戏目的:通过屈伸和平衡动作,锻炼宝宝肌肉,激发宝宝的想象力。
游戏方法:
1大人和宝宝排排站,让宝宝模仿大人走路的姿势。
2首先,大人可以走得很慢,告诉宝宝轻轻地、慢慢地走,不去打扰别人。
3然后,大人可以大踏步走,告诉宝宝下雨了,走快了,不然要淋湿了。
4还可以,走的时候突然弯下腰,告诉宝宝地上有宝宝的玩具,我要捡起来。
这个时候的宝宝很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大人可以利用这点,让宝宝学习各种情况的走路姿势。宝宝跟着大人学,没有丝毫的目的性只是单纯的游戏。大人可以通过口述,告诉宝宝这是什么情况下的动作,从而锻炼宝宝的想象能力和肌肉的平衡性。
如何对三个月幼儿进行运动能力培养
如何对三个月幼儿进行运动能力培养,我们知道宝宝身体是非常柔软的,一点力量也没有。有些父母为了让宝宝更加健康,会对宝宝进行运动能力培养。那么如何对三个月幼儿进行运动能力培养?
如何对三个月幼儿进行运动能力培养1当我的孩子刚出生时,我便想在她的床上、她手够得到的地方放一条横木。于是,在女儿出生后三个月,她得到了“体操用横木”这项礼物,这是女儿第一次接触的运动器械。
我将横木放在婴儿车上,一开始我教她如何触摸横木,以及当横木在她脚下时,如何用手去够它,坐着时如何碰横木,站着时如何碰横木等等。
女儿对于这个出生后的第一项礼物,感到非常满意。她常常在婴儿车上“出发”去碰横木,孩子的喜悦实在是笔墨所难以形容的。
然而,周围的朋友看到这种情形却非常担心,“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事,才三个月的孩子怎么可以让她站呢?她的脚还那么软弱,这样骨骼会弯曲的。而且摇摇晃晃的,不是很危险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可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鞍子的体重并不是只由双脚支撑,还有手、背部所有的肌肉也都在支撑着。
这样不但毫无危险,反而能够促进骨骼以及肌肉正常的发育。所取,我家的孩子不但手脚非常结实,而且还非常匀称。
如何对三个月幼儿进行运动能力培养21、大动作训练
俯卧抬头: 将宝宝以俯卧的姿势放在床上,用玩具逗引,鼓励和培养宝宝俯卧抬头。可以锻炼宝宝的颈椎、胸及背的肌肉。
翻身训练: 将宝宝放置于硬板床上,取仰卧位,把宝宝左腿放在右腿上,妈妈以左手握宝宝左手,使宝宝产生翻身动作。
以右手指轻轻刺激宝宝背部,使宝宝主动向右翻身,翻至侧卧位,进一步到俯卧位。每日数次,3个月末宝宝就会自己翻身了。
可以将一些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宝宝必须经过翻身才能拿到的地方,鼓励宝宝努力向左或右翻身取到玩具,每天可练习多次。
做被动体操: 家长可握着宝宝的肢体和躯干并带动他一起来做被动体操。
具体如下:
(1)胸部运动: 两臂置于体侧,两臂胸前交叉,然后两臂左右分开,还原。
(2)上肢肩部和胸部运动: 两臂左右分开,掌心向上;两臂向前方平举,掌心相对;两臂上举,掌心向上,还原。
(3)上肢屈伸运动: 弯曲宝宝左肘,左手触肩,还原;同法练习右肘。
2、精细动作训练
触握练习: 妈妈可在宝宝情绪愉快时,将带柄的玩具或是大人的手指塞入宝宝手掌中,使玩具留在宝宝手中半分钟,令其抓握触摸,训练他们小手抓握触摸能力。
“抢”宝宝的东西: 在3个月左右时,宝宝本能的握持反射就会消失,开始出现无意识地抓握。
此时手与眼协调能力还不强,常抓不到物体,就是抓物也是一把抓,即大拇指与其他四指方向相同。
在宝宝能够较久地握持物体后,家长要试着轻轻地“抢”宝宝手中的物体,以促使宝宝用力握,训练宝宝手的力量,为以后的动作发展打基础。
幼儿的保健体操怎么做吗?
四肢被动操游戏目的: 这个游戏可以强健宝宝的上肢与下肢的肌肉,并开发宝宝的节奏感。尤其是通过下肢被动游戏来锻炼宝宝的下肢肌肉,促成宝宝踢出第一步。
准备工作: 柔软的地板垫、较硬且整洁的床、干净的床单或者浴巾。
游戏方法:
1、宝宝清醒时,让宝宝仰面躺着,将宝宝置于铺好垫子的硬板床上,为宝宝唱儿歌或者播放乐曲。播放音乐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3—5分钟即可,防止宝宝疲劳。
2、按照歌谣的节拍轻轻移动宝宝的胳膊和腿,使宝宝感到舒适、愉快。如果宝宝紧张、烦躁,可暂缓做操,改为皮肤按摩,使之适应。
3、接着做上肢运动,妈妈握住宝宝的双手,做“上、下、内、外、屈肘、伸肘”,就好像让宝宝划桨一样。
妈妈边唱儿歌边做动作,配合的儿歌是“我是个小小划桨手”:划呀划,划呀划,我是个小小划桨手,带着妈妈去游玩。划呀划,划呀划,我是个小小划桨手,小小船儿被我划得飞快。
4、妈妈再握住宝宝的双脚做一前一后地帮他做“上、下、内、外展、合拢、屈膝、伸直”,就好像让宝宝踩自行车一样。
同时配合的儿歌是“我来踩自行车”:踩呀踩,踩呀踩,我是个小小的赛车手,带着妈妈去比赛。踩呀踩,踩呀踩,我是个小小的赛车手,自行车被我踩得飞快。
5、然后用手掌在宝宝身体两侧上推拿一下,再让宝宝俯卧,在背部再上推拿一下。做完这套游戏再给宝宝洗澡。在给宝宝换尿布、洗澡后穿衣服时,都可以玩一会儿以上的四肢被动游戏。
幼儿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
很多家长们觉得小孩子常常运动就能长个高个子,身体棒棒。其实小孩运动也有很多要家长注意的地方。
活动之前
1、家长首先要检查活动的场地、设施与幼儿的着装。
应先排除活动场地上的异物和积水等不安全因素。查看一下活动设施是否定期检修,避免发生意外。
运动服装要轻便、舒适,避免过多、过厚的衣服限制幼儿活动。幼儿也不宜穿过硬、过厚的'皮鞋,以免扭伤、摔伤。
2、掌握好适宜的活动时间。
如:上午10时和下午3时为幼儿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研究表明,上午10时和下午3时是全天中空气较清洁的时间。
上午9时后,地面受阳光照射,温度升高,空气对流迅速,积聚在人呼吸带的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午后3时,气温较高,风速快也有利于空气净化。所以这两个时间段为幼儿最佳活动时间。
3、选择适合的天气。
雾天不宜让幼儿外出活动,因为雾天空气湿度大,雾中不仅带有煤烟、粉尘、病菌等有害物质,而且雾可以阻止废气向空中扩散。雾天湿度大,相对缺氧,幼儿会感到胸闷、心慌、气促、无力。
雾天视物不清,也易造成幼儿碰伤、跌伤。而烈日当空时,幼儿在户外活动容易中暑;饭前、饭后半小时内活动则易吸入冷空气,产生胃痉挛,对幼儿身心造成不利影响。
活动期间
1、家长要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状况。
一般可采用观察法和脉搏法测定。活动量适宜时,幼儿面色红润,汗量不多,呼吸中速稍快,动作不失常态,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
幼儿在游戏中的平均心率能保持在130—140次/分之间。反之,幼儿活动后则脸色苍白,汗量很多,幼儿出现一副很疲劳的样子,表明活动量过大,应适当减少。
2、应注意幼儿活动中运动量的比例安排。
根据幼儿人体生理机能活动上升—稳定—下降的一般规律,家长要掌握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上升,活动结束前又逐步减少这一原则,以便在活动结束后的较短时间内,很快恢复正常。
3、加强幼儿活动时的护理,家长要做到既保护好孩子,又使孩子得到充分的锻炼。
如在活动时可根据活动项目给予指导,告诉幼儿注意事项,同时也要及时给幼儿穿衣、擦汗。
对于出汗量大的幼儿和体弱儿,活动时可给他们背后垫一块干毛巾,以便于汗水的吸收,避免活动后着凉。
活动过后
1、活动后不可让孩子马上饮水或吃冷饮。
因为幼儿在活动后,全身各部分脏器血液流量大大增加,饮用大量水分会给心脏增加很大的负担,长此下去会影响心脏的功能。千万不可在活动后食用冷饮,如:喝冰冻汽水等。
因为幼儿活动后新陈代谢旺盛,各种脏器的毛细血管均处于扩张状态,血液循环较快,若此时马上食用大量的冷饮,会刺激各处的毛细血管。
尤其是胃肠道的毛细血管立刻收缩,影响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和消化液的分泌,时间一长必定会引起胃肠道的功能紊乱,出现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2、活动后不可马上让孩子洗冷、热水澡。
若幼儿在浑身是汗时马上去洗冷水澡,冷水刺激皮肤神经感受器,使皮肤毛孔突然关闭,全身毛细血管包括肾脏毛细血管骤然收缩。
在临床上会产生畏寒、发热、渴、尿少等症状;若毛细血管强烈收缩,更会引起血压升高,出现头晕、头痛、头胀、眼花、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若幼儿活动后即去洗热水澡,会刺激皮肤、肌肉毛细血管扩张,体内的血液过多地分布到皮肤、肌肉中去,势必造成心脏、肝脏、脑等人体的重要器官血液流量减少,从而出现头昏、胸闷、眼花,甚至晕厥现象。
若不引起重视,幼儿经常性地运动后马上洗热水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长期的、慢性的、难治的头昏、头痛等病症。
一、让宝宝学会握住东西
宝宝经过了二十多天的发育成长,身体不再像刚出生那时的软绵绵,有了一点小力气了,他的一些行为也渐渐的由身体的生理反射转变为有意识的活动。此时,我们可以经常让宝宝活动小手,既锻炼了宝宝的手的灵活性,也促进了他大脑的发育。
宝宝的手生下来就是握成小拳头,当他能够张开和握紧手,还会用眼睛看自己小手的时候,父母就可以解开宝宝的襁褓,让他的小手漏出来自由活动,并给宝宝轻轻按摩小手,也可以将一些他能够抓住的东西放到他的小手中,比如,父母的手指、拨浪鼓、摇铃等容易握住的东西,让他握一会,增强宝宝手的抓握能力和灵活性。
二、为宝宝大小便训练
宝宝生下来后,他的大小便是没有规律可言的,因此,在宝宝出生一段时间后,可以训练宝宝的条件反射能力,培养宝宝与大人的合作,也会培养宝宝良好的排便习惯和规律生活的开始。可馨育儿说,有一些宝宝在5个月时就会有便秘的现象,这往往是因为家长没有让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为什么有的宝宝两三岁了还会出现尿床的现象?这是因为宝宝的括约肌的适时收缩和膀胱储藏的能力没有锻炼好。所以,为宝宝把大小便的的训练可以从他出生第15天开始,主要会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 把尿的姿势要正确:一个月大的宝宝由于颈部和腰部的肌肉没有力量,父母要特别小心。为宝宝把便时,父母的身子要稍往后倾,使得宝宝的背和头靠在自己身上,父母不要用身体压着宝宝。
2、 把便的时候给宝宝一些刺激:比如把宝宝小便时可以用“嘘嘘”来表示,把宝宝大便时可以用“嗯嗯”表示,还可以为宝宝以后的条件反射做准备。
3、 每天个宝宝把便便的次数不要太多:宝宝的排便也是会有规律的,通常应该在喂奶后的10分钟把一次,过三十分钟再把一次,等宝宝睡醒后再把一次。父母不宜让宝宝排便次数过多,以免宝宝形成心理眼里出现尿频。
4、 把便便的时间不要过久:宝宝缺乏控制力,所以不一定每一次把便都会成功。如果没有效果,就要及时停止。
三、洗澡前帮宝宝运动
在宝宝洗澡前,可以给宝宝做做运动,比如,父母可以一边喊口令一边给宝宝做动作,父母握住宝宝的双手依次做屈肘、伸肘、上、下、内、外的动作,然后再握住宝宝的脚依次做并拢、屈膝、伸直、外伸、上下的动作,最后让宝宝俯卧,用手掌轻轻地在宝宝的背部进行按摩。每次做2-3分钟,宝宝会感觉很舒服愉快,然后再给宝宝洗澡,这样宝宝在洗澡的过程中就会保持一个好心情,不会再哭闹。
四、扶着宝宝“走路”
宝宝刚一个月他的身体还不支持他进行独立行走,所以父母可以扶着宝宝走路,进行一些行走锻炼。这样可以让宝宝提前适应下走路的状态,还可以锻炼宝宝肌肉群。事实上,宝宝天生具有“走路”的能力,只是这种条件反射在宝宝出生后的几天内就会消失,所以父母要充分利用宝宝的这种能力,对宝宝加以训练,让宝宝的四肢得到锻炼,也促进了宝宝智力的发展。
幼儿肢体动作
幼儿肢体动作,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的问题,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重点关注,而且一般孩子的发展都会根据不同的阶段有不一样的表现,以下整理了幼儿肢体动作。
幼儿肢体动作1第一:举个例子
邻居家有一个很可爱的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也十分惹人喜爱。但是宝贝妈妈最近很苦恼,说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老是拔自己的头发,自己的头发在产后就掉了不少,结果最近孩子又频繁的对自己的头发发起攻击,扯自己的头发一次能掉一小把头发下来,她是既心疼头发,又生孩子气。
前两天还有一次,自己正抱着孩子和朋友聊天,结果孩子的手突然就伸过来戳自己的眼睛,结果这次自己没防备,眼睛被孩子戳到了,当时就流下了眼泪,当时太气了,一巴掌打在孩子手上,结果孩子疼的大哭,到了晚上也不想与妈妈亲近。
邻居觉得很郁闷,因为她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欺负自己,孩子这些无厘头的行为让她觉得很烦,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帮孩子改掉。
第二:案例分析
其实这个妈妈会有这种厌烦的情绪产生,是因为她不知道,孩子这种行为的产生是因为孩子爱她,是孩子表达自己对妈妈爱的一种特别的方式,但是却容易被妈妈们讨厌的。。
第三:宝宝的5个动作是在向妈妈示爱,别再粗暴拒绝,会让孩子受伤
许多妈妈一定在怀孕的时候就幻想过,以后抱着宝宝,宝宝乖巧的躺在你的怀里看着你,对你笑,但是在孩子生下来之后,许多宝妈的幻想被孩子的行为破灭了。
动作一,抠妈妈的脸
宝宝妈妈可能会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宝宝正看着你呢,突然之间孩子的手就开始不老实了,对着自己的脸就开始行动:扇巴掌、抠眼珠、挠脸颊等等,各种行为都让妈妈的情绪处于崩溃的边缘。
原因:
宝宝此时的手眼协调能力还不是很好,对于力度也没有办法做到很好的掌握,于是那些想要抚摸妈妈,和妈妈亲近的行为,就变成了打妈妈的脸,抠妈妈的眼睛这样的行为。
孩子这时候是很好奇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亮亮的,一闪一闪的,就会自然的想要摸摸妈妈的眼睛看看,但是因为掌握不好力度,就变成了抠妈妈的眼睛,弄疼了母亲。
引导:
各位妈妈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抓住孩子的手,然后慢慢的把孩子的手放到自己的脸上,然后带着宝宝的手一起抚摸自己的脸颊,然后嘴里一边说道:宝宝可以这样抚摸妈妈。
动作二,咬妈妈的脸,啃妈妈的手
孩子咬人的这个问题通常出现在孩子刚长牙齿的时候,可能会老是抱着妈妈的胳膊就开始啃,有时候下嘴轻的话,给妈妈留一手臂的口水,要是下嘴重了,可能给手臂上留下一排的印记,疼的宝妈们大叫。
原因:
首先家长们要知道,宝宝很喜欢的一个和世界互动的方式就是用嘴巴尝一尝,这种行为非常的原始和直接,所以他们经常会把自己能够到的东西都用嘴去尝尝,甚至是吃自己的手和脚。
而宝宝啃家长的原因,就是想把自己最爱的这个人放到自己的嘴里看看是什么味道的,所以这就是宝宝爱妈妈的一种表现。
引导:
家长不需要过分阻止孩子把东西往嘴里放,但是要尽量保证孩子能够接触到的东西都是比较干净的,这样能保证孩子的卫生安全。
如果孩子咬你,你不要大喊大叫,有可能会吓到孩子,也有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这样的行为很好玩,你可以严肃的看着宝宝,皱着眉头跟他说不可以。
动作三,把手放在妈妈嘴里
有时候孩子会喜欢把自己都是口水的手,放到你的'嘴里,妈妈千万别嫌弃。
原因:
宝宝平常除了最喜欢吃奶以外,第二喜欢的就是吃自己的手了,孩子们能够通过吮吸自己的手获得安抚,让自己变平静。
有时候孩子看你生气或者伤心,也会想把自己的手分享给你,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安抚你,这是一种充满爱意的分享。
引导:
你可以假装亲一亲孩子的小手,开心的和孩子互动。
动作四,扯妈妈的头发
原因:
有时候孩子在睡觉的时候想要扯着妈妈的头发睡觉,是因为宝宝害怕妈妈离开自己,就想抓住妈妈的一部分,让妈妈留在身边,一次获得安全感。
如果你抱着孩子的时候他扯你的头发,可能就是纯粹觉得头发好玩,还喜欢你瞪他的样子
引导:
你可以跟宝宝说他弄疼你了,假装伤心,或者是抓住宝宝的手摸自己的头发。妈妈通过这样的方式,教会宝宝争取的父母力度是怎样的,帮孩子进行练习,下一次孩子在行动的时候,就能够掌握正确的方式了。
动作五,睡觉时候在你身上转来转去
有时候你困了可是孩子还是精力充沛的在你身边打转,这样真的让很多宝妈都感觉到崩溃。有时候你看会手机,他就会抢你的手机,你准备入睡,他就不断围着你动。
原因:
其实孩子只是想多吸引你的注意,让你多注视他一会,多和他有些互动,其实他们也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让妈妈感到不舒服。
引导:
妈妈可以陪孩子玩一会,孩子玩累了就会心满意足的去睡觉了。也可以放下手机,多多关注孩子,孩子就会减少这样争宠的行为。
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爱孩子。--赵东华
多数还不会说话的小宝宝,只能够通过一些小动作与妈妈进行交流,比如说我们常见的看着妈妈的眼睛,妈妈一逗宝宝,孩子就乐呵呵的跟着笑,但是除了我们知道的这些行为外,还有一些小动作也是孩子在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妈妈们面对孩子这样的行为,不要生气,也不要粗暴的拒绝,会伤了孩子的心,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
幼儿肢体动作20-6岁幼儿粗大动作&精细动作分别是什么?
影响孩子一生的[动作发展]
大肌肉运动(粗大动作)培养孩子主动参与体能活动的习惯,建立健康的体魄、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是孩子发育成长的重要环节。
什么是大肌肉运动
大肌肉是指全身性的体能活动。儿童透过大肌肉活动去探索及认识四周的人物和事物。由初生时的转头、1-2岁幼儿发展爬、扶物横移、走路、跳跃等,全是生活必备技能,也是满足个人发展和建立学习基础的重要工具。
3岁以后孩子的大肌肉发展,开始进一步发展体能,例如:跳得高一点远一点; 跑得更快点、身体更灵活点; 做一些难度更高的平衡动作(如单脚站,攀爬等); 进入四岁这个阶段,孩子们能做出有节奏的动作及技能(如舞蹈),以及各种不同的操控技能(如拍、抓、传接等)。
大肌肉发展除了让个体具备生活必能之外,还是促进孩子学习能力、身体健康和运动表现(体育发展)。在学习上能力上,可透过大肌肉运动增强动作概念(Movement Concept)的学习,例如:时间性、方向性及空间等的概念; 在健康及运动表现方面,提升心肺功能、柔韧性、平衡能力、灵敏性、协调性、力量和速度等发展。
大肌肉运动好处列表
·增加抵抗力,减少疾病
·消耗热量,健康控制体重
·增强心肺功能
·促进血液循环,灵活大脑
·锻炼肌肉、强健骨骼,促进骨骼生长
·增加关节柔韧度,降低受伤几率
·舒缓压力,增强自信,提升社交能力
大肌肉运动学习内容
1、身体移动技能
身体移动技能是指整个身体在空间移动的各种不同动作。
·其中地面活动技能包括初生至步行阶段进行的:仰卧-俯卧-侧坐-滚动-四足跪-爬行-跪立-长坐-单膝跪姿-坐凳。
·基础移动技能涵盖了攀爬、站立及步行等活动和动作的变化:蹲、单脚站、垫脚站、垫脚走路、脚后跟走路等。
·进阶移动技能涵盖了步行以后较高难度的组合动作发展:跨步、上下楼梯、双脚跳、单脚跳、马跃步、踏跳、跨跳、侧滑步、跑等。
2、非移动性技能
是指身体在互动是并没有移动或操控物品的技能:旋转、摇晃、摆动、扭、屈伸和平衡等。
3、身体操控技能
身体操控技能是指运用四肢操控物体的能力,主要包括的动作技能有:抛、接、投掷、踢、击打、拍、截、滚动物品、等。
幼儿肢体动作3学龄前幼儿精细动作的家庭训练方法
精细动作的发展关系到孩子小肌肉的功能训练,关系到今后的学习生活,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通过游戏训练来提高孩子精细动作的能力。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提高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
1、倒水、倒米:准备两只塑料小碗,在其中的一个小碗里装上半碗米或者水,让宝宝把米或者水倒入另外一个碗中,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有撒漏,但是反复练习后,撒楼的现象会慢慢减少,直到不撒为止。
2、套叠游戏:这种游戏可以使用市面上常见的套娃来完成。让宝宝按照套娃的大小排序并且放好,在摆放和拆开套娃的同时不仅仅训练了手部肌肉的精细动作,还锻炼了孩子分辨大小的能力。
3、学习用筷子:孩子大约三岁时就可以给宝宝练习使用筷子了。市面上还有一种专门供宝宝学习使用筷子用的练习筷子,这种筷子的主要动作是夹,比成人用的筷子用上去更简单,家长可以先从这种筷子入手给宝宝练习使用。等孩子四岁的时候,在开始正式的使用筷子。在使用筷子之前,爸爸妈妈先拿筷子示范给宝宝,让宝宝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来掌握一根筷子,用拇指中指和无名指来控制第二根。这样可以锻炼手的灵活性,刺激脑的运动中枢,有助于智力发育。
4、橡皮泥:橡皮泥是适合低龄儿童的玩具之一,柔软的橡皮泥物美价廉,用手指捏来捏去很有趣。这样可以促进宝宝手的灵活协调能力,有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毛豆妈妈:164769835
当了妈之后
没想到还是遇到 “别人家的孩子”
“他家宝宝比谁家的都高”
“我家宝宝八个月就会走了”
“你家怎么都1岁了还不会呢”
……
亲生的娃长得好不好
心里一定要有数?
我知道你还真不知道怎么有数?
下面这张图可比“别人家的孩子”靠谱
0~3岁是宝宝大运动发展的重要时期,每个月龄的大运动都不一样哦,下面的手册给各位宝妈们作参考~
妈妈们也要记住: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发育情况也有个体差异。不能仅凭单独的某个指标就去判断宝宝是否出现了发育迟缓,而需要动态、连续地观察。
婴幼儿 | 什么是大运动?
神经对大肌肉群的控制活动
如俯趴、翻身、跑跳等
新生儿
出生时就能 短暂的俯趴 , 这时你能看到新生宝宝四肢卷在体侧,能稍微抬头。俯趴能使婴儿颈部、背部肌肉更结实,并逐渐学会控制颈部和手臂,为爬行打好基础。 有些家长担心婴儿俯趴会伤到软弱的身体, 直到3个月,甚至到了8个月才让宝宝俯趴,这时候会因为宝宝的颈椎和手臂因为锻炼不够、力量不足而感到俯趴十分艰难,一趴就哭。
Tips:俯卧自行抬头,下额离开床面2秒
第1个月的宝宝
俯趴时抬头数秒,并能转头 ;轻触婴儿的身体时,宝宝能伸曲手和腿,但这并不是宝宝的自主运动,而是原始反射控制(Squirm Reflex)。这个反射能帮助宝宝学会活动自己手脚,并使身体左右两侧协调起来。如果反射并不明显,需要进一步检查脑神经发育情况。
Tips:俯卧抬头,面部与床成45℃ ·手臂在眼前注视5秒以上
第2个月的宝宝
婴儿 俯趴时能抬头45度,部分宝宝能把头和肩膀抬起 。拉着手腕能坐起,但是要特别注意不能随意拉婴儿手腕、不能随意让2个月大的婴儿坐起,您必须在专业育婴顾问指导指导下进行,否则有损伤婴儿颈部、头部、脊椎等部位的风险。
Tips:俯卧抬头,面部与床成45℃ ·手臂在眼前注视5秒以上
第3个月的宝宝
俯趴时 能把头和肩膀抬起,可以自如地左右转头 。这时俯趴和抬头较好的婴儿,出现头突然往后仰的情况减少 (Less head lag);部分婴儿开始翻身。俯趴不足的宝宝,则竖抱时头部不稳,头会突然往后仰。
Tips:俯卧抬头90℃ 抱直宝宝,头竖直5秒以上
第4个月的宝宝
宝宝 俯趴时能抬头90度;能从俯趴翻身至仰躺。 这时候宝宝的踏步反射比较明显,扶着腋下可站。可是,婴幼儿发展王荣辉提醒你:千万别认为宝宝能跳而经常扶着宝宝腋下弹跳或行走,这样会影响髋关节和腿部发育。
Tips:会翻身—从仰翻侧翻俯卧,扶髋靠大人帮自己坐稳5秒以上
第5个月的宝宝
宝宝已经 能够朝不同的方向翻身 。宝宝的手脚很灵活,仰躺时手可以摸到脚,有些宝宝非常乐意这么玩。如果你家宝宝做不到以上2点,意味着有一定程度的运动技能滞后。用“懒”去评价他们是不公平的,很可能父母没有帮助宝宝做足够的锻炼,又或者他“肥胖”需要更大的力气。
Tips:扶腋下站立2秒以上,扶髋靠大人帮自己坐稳5秒以上
第6个月的宝宝
宝宝可以 伸手拿到眼前的东西并放进嘴里,部分婴儿开始匍匐爬行了 。 观察宝宝的脚底,如果俯趴时脚底腾空不放松,极有可能是肌张力过高,或者迷路反射没有消退。这会影响宝宝爬行的进度。
做生长发育评估时需要评估宝宝是否可以独坐,但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腰部和背部肌肉力量还不足以让他们不用手支撑直立而坐,因此应避免独坐,待宝宝的腰背部发育的更好时再鼓励宝宝独坐。
美妈们应切记 “先爬后坐” ,而非传统的七坐八爬。此外,长时间用手支撑坐立,也会影响宝宝的手和手臂的发育。
Tips:能独坐30秒以上 扶站5秒以上(扶双臂)
第8个月的宝宝
宝宝开始 手膝爬行 啦! 随后,宝宝能从爬行的换到坐的姿势。大部分的宝宝都是先爬后坐的,你会发现这些经过充足爬行的宝宝一开始就可以坐的挺直,不会含胸驼背。
如果这个时候宝宝没有手膝爬行的迹象,可能有多个问题,例如肌张力过高、肌肉紧实度不够、匍匐爬行姿势不正确、原始反射等,要尽早咨询专业的评估师。
Tips:能独坐10分钟以上,扶双手站10秒以上
第10个月的宝宝
宝宝不再那么多依赖你了,手膝爬行非常好,甚至你都追不上他呢。能扶着东西站起,部分婴儿能 独立站几秒钟 。在这个时候,运动技能发展得好的宝宝在睡眠和饮食方面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请继续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宝宝尽可能多地爬行。
第12个月的宝宝
宝宝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能玩身体儿歌游戏,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 能走2-3步 。如果您的宝宝仍然对爬行乐在其中,不要着急,充分的爬行能使宝宝在日后的运动与学习中受益匪浅!
第15个月的宝宝
宝宝 走路稳当,能完全蹲下捡东西 。这个时候仍有宝宝不走路,有些是正常的,比如宝宝比较享受爬行,晚一点再走;有些情况则预示着发育滞后。
如果宝宝走路时,经常摔跤,可能是内耳前庭缺乏刺激导致、也可能是脚部和腿部发育问题导致,或者是脚部的原始反射没有抑制或消退。建议在这个时候给宝宝进行生长发育的专业评估。
第18个月的宝宝
宝宝能 小跑起来 ,但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好。比如:他会撞到你的身上才停下来;部分宝宝能往前踢球,但抬腿不高;他们还会试着搬动大件物品。
如果宝宝不愿意尝试,说明他还需要手部去平衡身体,走路时像企鹅一样的姿势,这就需要加强以下平衡练习。
第21个月的宝宝
宝宝会 上楼梯了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此时的宝宝,不能做到左右交替。是的,这是正常的,请静待孩子的成长、生命的神奇。当宝宝能踮起脚拿东西,这就是跳跃的前期练习;这时候喜欢掷球的宝宝,手眼协调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30个月的宝宝
两岁半的孩子能 双脚离地跳 。我们在为孩子做生长发育评估时就发现孩子有各种跳的姿势,有些孩子是猴子跳,但有一些宝宝是跳完就直接摔跤了,这就是由于宝宝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锻炼而导致。
第36个月的宝宝
孩子不再需要牵着大人的手了,他们可以自己能 双脚交替地上下楼梯 ,而且可以自豪地 骑着自行车 到处跑。大运动滞后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和社交的问题,会表现不自信和拘束。
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需要/能够掌握的运动技能远不止这些,上述标准为大运动发育的最基本内容。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影响发育的因素也是非常复杂的。
我家的宝宝为什么时时刻刻动个不停?
不要紧张,不要焦虑。
孩子正是在运动中发育身体和协调机能,使自己的体质、情感和社会活动能力得到平衡的发展。
从出生到3岁,宝宝的运动技能在迅速发展着,妈妈快来了解一下其中蕴藏的小秘密吧!
名词解释
运动的发育可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粗大运动是指姿势或全身的活动,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跃等等。
精细运动是小肌肉动作,也就是宝宝手的活动,主要包括眼手协调、手指屈伸和指尖动作等等。手部动作无论对身体机能的促进,还是对认识思维的影响,都能从幼儿智力发展上体现出来。因此常说“儿童的智能都在他的手指尖上”呢。
发展规律
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是: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糙到精细,下面的这组对比让你一目了然。
温馨提示
粗大运动发育与其它能力发育密切相关
比如:婴幼儿从俯卧位抬头和左右转头,以及以后的坐爬站行,都为其接触环境创造了条件,从而对感知、认知的发育起到积极作用。又如绘画、写字等精细运动,则需要竖头、坐等粗大运动的完善才能够完成。
精细运动训练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双手灵巧的人其相对应的大脑区域就较发达,结构较复杂。另有研究证实,在新生儿期戴过手套的宝宝其精细动作的发育落后于不戴手套的宝宝,同时在发育上也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脑发育迅速的幼儿期应加强精细动作的训练,能有效促进宝宝的脑发育,提高动手能力、自信心和探索能力,为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宝宝的生长发育都遵循着一定规律,而其中又可划分为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
粗大运动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三抬四翻六坐九爬”,而精细运动更多在于宝宝的手上。
从小锻炼动手能力,有助于智力发育。手上的动作越复杂,越能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宝宝常见的撕纸就属于精细运动的锻炼之一。
1个月:小手紧攥成拳头
2个月:能开始抓家长的手指
4个月:能抓握物品并能一定程度上摇晃
6个月:能用手掌、手指以及大拇指抓住物品,并且能指出方向
9个月:能使用拇指和食指捡起细小的东西,并能抓东西吃,用吸管杯喝水
12个月:会指东西和堆积木
精细运动包括指尖抓握、握力、左右对称的小肌肉协调、手眼协调、手腕旋转与稳定、手指灵活性和拱手能力,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小 游戏 来锻炼。
1 -2个月: 让宝宝平躺在床上,随他自由挥动拳头,并观察和吮吸自己的手
4-6个月:
①悬吊玩具吸引法:
先让宝宝用手摸一摸玩具,而后推远一些,让宝宝试着伸手去够。
距离保持让宝宝刚好能触摸到却又抓不到为好,宝宝重复几次之后,快要失去耐心之时,再将其往前拿,让宝宝有能力将其抱住。
注意事项: 玩具的材质需要较为轻盈,适合抓握
②手指运动:
将带有声响的玩具放在宝宝身前,而后引导他伸手抓握,并让宝宝拿在手中摆弄。
与此同时,还能引导宝宝进行敲、摇、推、捡等动作。
③双手交替:
在陪宝宝玩耍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连续向一只手递玩具。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孩子面前演示如何将手中的物品传递到另一只手上。
7-12个月:
①抓握:
让宝宝练习用手抓起积木感知形状、棱角。还可以将积木块放在身前,训练手指配合抓起的动作。
②对击玩具:
让宝宝的两只手上都有玩具,并引导宝宝进行对击,发出声音时,家长可以鼓掌予以激励。
③锻炼食指:
这个阶段的宝宝喜欢用食指勾取物品,这其实是锻炼的一种方式,父母不妨试着让宝宝拨动转盘、滚球,以及按键等。
④从握紧到放手:
给宝宝多种玩具选择,训练有意识地将玩具防止在指定的地方。
家长可以在旁边做出示范,并用语言进行引导。
从握紧到放手的这个动作,是受意念控制的,能增强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一岁内宝宝的精细动作是 训练不了 的,因为宝宝的脑,神经,肌肉等都发育不成熟,还完成不了精细动作。
接下来我介绍下婴儿期孩子的特点,以及生理上的发育特点,最后说一下生理发育和学习的关系,即成熟势力说。
第一,乳儿期的特点
一岁内的宝宝还属于乳儿期(1个月左右到1周岁),这个时期乳儿的特点是:
(1)从吃奶过渡到断奶,逐渐学会吃普通食物。
(2)从躺卧状态、完全没有随意动作到可以用手操作物体和直立行走等随意动作。
(3)从完全不能说话过渡到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词,并与其他人进行最简单的语言交流。
乳儿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人类三大本质特点——直立行走、双手动作、言语均出现。
第二,婴儿期的生理发育
刚出生的婴儿大脑是成人脑重的25%,36个月时已接近成人的脑重,大脑皮质到2岁脑各部位大小比例基本类似于成人。
婴儿大脑是按照基因结构的顺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远近原则。婴儿出生时大脑两半球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处于弥散状态。
婴儿大脑两半球在解剖和功能上都存在着差异,大脑单侧化就是在其大脑某个半球建立特定功能的过程。
第三,婴儿期动作的发展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行走动作的发展和手的运用技能的发展。
(1)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全身到局部。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第四,关于成熟势力说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通过双生子爬梯实验,论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有二,即成熟与学习,并认为成熟更为重要。格赛尔认为,儿童心理和动作的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展开的过程,这个模式是有机体的成熟所决定的。
结合双生子爬梯子试验,格赛尔得出结论,在儿童尚不成熟时,学习的效用很小,只有当儿童内在的条件准备好后,学习才能起作用。
格塞尔的理论证明,在任何行为后面都潜藏着它自身的生物学基础,成熟机制在复杂的发展程序和自我调节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成熟决定了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尽管儿童行为的习得离不开学习、教育和 社会 影响等环境因素,但脱离成熟而侈谈教育是不妥的,甚至是有害的。
就记得用嘴吹:小孩子吹纸巾 揉成纸
精细动作的基本动作有:
1、拉
2、抓
3、握
4、捏
5、抱
6、打
大一点的孩子手指操:
1、2-3岁手指操,小手拍拍
2、3-4岁手指操鳄鱼来了
3、4-5岁,你拍一我拍一
4、5-6岁,玩石头剪刀布
5、6岁以上,抢打鸟,15秒内完成是最厉害的,10秒内非人类哈哈哈
宝宝刚出生就会紧握着小拳头,宝宝慢慢长大,小拳头慢慢的可以送到嘴里,咂的滋滋有声,那么 一岁内宝宝的精细运动该如何训练?
刚出生的宝宝就已经有了握持反应,如果妈妈把手指塞到宝宝的小手里,小宝宝就会很自然地抓住妈妈的手不放
随着时间的增长,小宝宝会把手放进嘴里吮吸,满月后的宝宝会把手放在眼前细看,到两三个月时会把握在一起,放在眼前玩。
但此时,小手还不能主动张开,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放一些带有细柄的玩具在宝宝手里。
还可以,每天将她抱在怀里,用玩具或者食物引逗宝宝伸手抓,不要把食物放在宝宝抓不到的地方,只要能抓到手,就达到了 游戏 和训练的目的。
这时候的宝宝手的活动范围扩大,两只手能放在胸前,一起经常把手放在眼前,这只手拿那只手玩,或者翻来覆去看着自己的小手。
这个时间段的精细动作训练,可以是配合儿歌教宝宝玩手指 游戏 ,妈妈可以跟着儿歌编出相应适合的手部动作,和宝宝一起 游戏 。
这时的宝宝小手已经能做很多细微的动作,如减小软糖,小饼干,玉米花等,这样可以训练宝宝的小肌肉运动和手眼协调动作。
在宝宝,能有意识的将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础上,训练宝宝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教宝宝将小的物体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将积木放入盒子内,反复练习,训练宝宝的观察力,让宝宝学会解决简单问题。
或者拿一支带盖的塑料茶杯放在宝宝面前,让宝宝打开盖合上盖的动作,然后让宝宝练习,只有大拇指与食指枪背开掀起来,再盖上反复练习做对了,变成单打,这样以走进我的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准确性。
10~12月
这个时间段的宝宝,已经对画笔很感兴趣了。可以给宝宝一直给量宝宝带小花板上随意的画。
涂鸦可以,训练手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也有助于宝宝学习使用筷子,勺子等小工具。对之后拿笔姿势打好基础。
总之,训练宝宝的精细运动可以很好的锻炼宝宝的抓物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三抬四翻六坐九爬,从宝宝一出生,我们当妈的就听到过这样的口号,强调大运动发展的重要性。与之相对应的精细运动有时却被忽视了。
所谓精细运动: 就是手的抓握,手眼协调能力。
精细运动发展与孩子的智力发育有密切关系。中国古话说的“心灵手巧”就是这个意思。
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是精细运动发育很关键的一年。对孩子而言,手的动作,代表着他的智慧,因为大脑用来处理来自手的感觉信息和指挥手的运动 占的比例最大 。
大脑有许多细胞专门处理手指、手心、手背、腕关节的感觉和运动信息,所以精细运动能力的培养越早越好!
一岁内宝宝的精细运动主要就是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家长可以借助一些玩具来帮助训练。
总之,训练一岁内宝宝的精细运动,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多让宝宝自己 探索 ,家长在旁边协助,如果宝宝做得好,家长别忘了鼓励哦。
宝宝除了经常用嘴巴 探索 世界,手也是他认识周围新鲜事物的重要工具。所谓心灵手巧,手的控制能力直接反映大脑的成熟发育。特别是手部从全手掌抓握,到拇指和他指的拿捏,再到拇、食指的精细对捏,体现的都是中枢神经的控制能力。
发育特点:新生儿存在一个握持反射,会反射性地抓住放入手中的物品;到第2个月时,他的手眼协调性会增强;到第3个月,他的两只小手就可以握在一起,长时间拿住小玩具,此时双手将会是他最感兴趣和最方便的“玩具”。
训练小 游戏 拍拍手
让宝宝舒适地平躺在妈妈身上。妈妈举起宝宝的两只手,在他视线正前方晃动,吸引宝宝对手的注意力。一边念儿歌,一边轻轻拍动、摆动宝宝的小手,让宝宝的视线追随手的运动。
好处:这个 游戏 可以锻炼宝宝的手部技能,促进小肌肉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发育特点:到了这个阶段,宝宝的运动不再局限于刚出生时的反射行为,你会发现他的动作和姿势更加协调一致,并且变得更有目的性。例如,他会有意识地握住物品,并逐渐能把抓住的物品放入嘴中,能撕纸,能将盖在脸上的毛巾扯掉等等。
训练小 游戏
1、拿取玩具
将积木、小车、小球、小动物玩具等放在桌子上,抱着宝宝坐在桌旁,指示他自己伸手去拿取玩具。
好处:伸手够取静止不动的玩具,是初步锻炼宝宝手眼协调的一种方式。
2、看书翻页
准备一本色彩丰富、简单易懂的插图纸质书,并和宝宝一起阅读,每讲完一页就指导宝宝去翻页,经过多次练习后让他学会一次只翻一页。
好处:这不仅能训练宝宝的手部技能、发展触觉,而且有利于促进亲子交流。
发育特点:宝宝已经能自如地抓起玩具、互相敲打了。他喜欢用手指抠洞洞、按按钮,还能用拇指食指捏起小物件,而不是“手掌一把抓”。积木玩具比较适合这一年龄段宝宝,可以练习抓握、敲击、搭建图形,激发宝宝的想象力,发展手眼脑协调和立体感知。
训练小 游戏
1、玩具分类
准备几个收纳箱,给宝宝做示范:将玩具按不同颜色一件一件拣起,分别放入不同的收纳箱中,每拣一件就给宝宝看一下,同时配以解说“红色的,绿色的……”。重新把玩具混在一起,协助或提示宝宝把玩具分类放入收纳箱中。
好处:这 游戏 可以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观察思考能力。
2、垒高塔
宝宝能够自己坐稳后,给他准备一些堆叠玩具(比如积木或圆环),鼓励他在动手的同时保持坐立平衡。宝宝最初的兴趣可能在于把积木推倒,而不是把它叠起来;不过,到了9-12月龄左右,他就能够将两块积木搭在一起了。
好处:可以锻炼宝宝手部动作和空间感知能力
3、用手吃食物
当宝宝已经添加辅食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将小馒头、小馍花放在宝宝的餐桌上,让他练习自己用手抓着吃。其他小物品也是可以的,目的是让宝宝逐渐学会用拇指和食指捏取。
好处:有助于宝宝拇指、食指的精细锻炼。
温馨提示:婴幼儿时期是心理与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年龄越小,发展越快。特别是0~1岁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更是日新月异。在这阶段适当地给予早教训练,会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很大的促进和提升作用。
一岁以内的宝宝,对于精细运动,你想训练,当然是有办法的。
这个时期的宝宝,我们好惊讶的发现,宝宝一旦学会了移动自己,他会马上开始 探索 周边环境的一切,凡是摸的,抓的,蹬的,挠的,咬的,看的,听的等等,无所不用其极的去 探索 。
1岁以内的宝宝都会爬行,而爬行时,宝宝的手掌会支撑着身体前移,有时候会左右摆晃,很不稳定,但慢慢的,孩子自己就会找到平衡,并快乐的让自己爬起来。
这种爬行,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也没有明确的去处,宝宝只是出于好奇,自己可以移动,双手支撑带来的感觉,让会宝宝觉得很奇妙。
宝宝爬的时候,会很兴奋的。如果你在身边,请鼓励宝宝继续,夸奖宝宝的行为。这会使得很有成就感,变相的鼓励孩子爬行,促进身体协调性的整体发展。
宝宝会以拽东西的形势,让自己站起来,一点一点,一次一次,当他站起来的时候,家长的麻烦也就多一分,因为要看护一个刚刚获得行走能力的宝宝,并为了着迷的宝宝,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
宝宝的拉拽动作,就是宝宝这个阶段的精细动作,如果家长在旁边,请不要干涉他的行为,他在利用自己的身体,完成人生的第一次褪变,从爬行转向直立行走。
他成功了,他的肢体更加协调,他的动作更加精准。这个过程,爸爸需要训练的,反而是自己要克制,让宝宝自己来完成就好。
不知各位家长发现没有,一岁左右的宝宝,对高外的东西,物别是他接触不到的东西,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会反复练习攀爬,去爬他接触不到的东西,一探究竟。
这时如果家长在身边,请加以注意,千万不要让宝宝摔到自己。安全第一。
这些都是对宝宝精细动作的训练,请家长积极配合,保证宝宝安全的情况下,为宝宝提供一个自由 探索 ,自由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空间吧。
END:杨杨爸亲子驿站,专注 育儿 、儿童心理、亲子教育知识学习研究与分享。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表现在手指尖上。
一岁以内宝宝的精细动作主要是: 手的动作。
宝宝一开始拿物体时,先是四指与掌心的对捏,然后再发育到用拇指与食指捏物。
前2个月: 让宝宝学握物,大人可以用两个手指从宝宝的第五手指伸入手心,宝宝会握住大人的手指,也可以用摇浪鼓让宝宝握,让宝宝反复练习握物,等宝宝能握住东西时就会尝试把握住的东西放入口中试吃,宝宝握物是由无意渐渐到有意,经常学握物可以锻炼手指的屈伸,让宝宝由原始反射的无意握物过渡到有意握物。
3一4个月: 可以从固定的物体发展到去碰移动的玩具了,可以在宝宝的床头安置一个颜色鲜艳、可以让宝宝用手去够的床铃,大人开始牵着宝宝的小手玩,让小铃叮当响起来,玩过几次后让宝宝自己动手去让床铃响起来,经过多次的实践,宝宝会自己动手让铃响起来。
玩手也是一种 游戏 ,父母会发现宝宝会常常玩自己的手,两只手在眼前互相握着,手指乱动,所以父母千万勿用手套裹住宝宝的手,宝宝是在学本领,如果宝宝指甲太长可以用指甲剪帮宝宝修剪一下,这样就不能伤到宝宝的脸了。
5一6个月: 这个时候宝宝会用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共同握物,可以把东西拿稳,可以让宝宝玩搬玩具的 游戏 ,把玩具从这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玩具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时,玩具会表现出响声,表示自己很惊喜、快乐的情绪,这种玩具要带有颜色、玩的时候会发出声音最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7一8个月: 进一步练习拇食指对捏的动作,可以选用旺仔小馒头训练,训练开始时,先给宝宝吃两个,宝宝知道好吃的,当再一次看见小馒头时,宝宝会伸出手去拿,宝宝一把抓,把小馒头紧紧握在手心里,把整个拳头往嘴里送,宝宝怎么也吃不着,急得嗷嗷叫时,这时大人要示范给宝宝看,手把手地教宝宝如何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馒头来往嘴里送,当宝宝知道必须要用拇食指去对捏才能将小慢头放嘴里吃,宝宝必然会努力去学习、模仿拇食指对捏的动作。练习不能持续太久,练习吃三、四个就可以了。
9一10个月: 继续训练宝宝手的精细动作,可以让宝宝学习拧瓶盖,然后再盖上的来回动作,这个动作一开始对宝宝是有难度的,大人可以先拧开一半让宝宝拧开另一半,等宝宝拧开后又盖上盖子,一来一回的动作让宝宝很好奇、很兴奋的状态,宝宝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拧起来,当宝宝拧成功后,大人要表扬宝宝,宝宝会拧得更起劲,动作也越来越熟练。学会拧开拧紧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大人们要耐心引导宝宝,当宝宝掌握了这个动作,就可以试着让宝宝拿好吃的东西往瓶子里投的动作,一边吃一边投,是宝宝最喜欢的 游戏 了。
11一12个日: :这个阶段的宝宝的手越来越能干了,可以教宝宝拿蜡笔学着乱画一通,大人先握住宝宝的手画,宝宝看到手动时出现有颜色的线条时,就会很高兴自己拿笔去画,鼓励宝宝用左手扶纸,右手拿笔去画,在纸上乱涂。
宝宝一岁时发生的运动里程碑可能看起来彼此无关,但实际上它们是按顺序发生的。发展通常是从头到脚,涉及到头和胳膊的技能比涉及到腿和脚的技能发展得早。运动控制也从身体中心向外发展,这意味着你的宝宝将能够控制她的躯干之前,她可以操纵她的手指和脚趾。
一岁宝宝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育里程碑和训练方法,家长收藏。
头控制
新父母被教导的第一件事就是支撑婴儿的头部,因为婴儿要到3个月大才能自己做。
一旦他的颈部肌肉加强,他将能够做“迷你俯卧撑”,将头部和胸部都抬离地面。
在大约7个月大的时候,你的宝宝就可以完全控制他的头部,并能长时间保持头部稳定,同时坐在你的腿上或直立着。
如何帮助宝宝发展头部控制:
1、把你的宝宝趴在床上或者地板上,每天这样做几次,几分钟即可,让他练习。
2、引诱宝宝抬起头来。在他面前放一面不会碎的镜子或一幅大照片,或者面对面地坐在地板上。
手的精细动作
大多数婴儿在3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挥动或拍打物体,这种冲动很快就会变得更加微妙。
在5到6个月的时候,你的孩子应该掌握视觉引导的触摸,这意味着她能够看到一个物体,并伸手去抓它。
8到9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拿起东西了。当你的宝宝学会用拇指和食指抓东西的时候,她会捡起小得出奇的东西——例如,食物碎屑,甚至是地板上的一根。你得密切注意婴儿,因为她会被引导去吃她拿起的任何东西。
尝试以下4个建议,鼓励宝宝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1、安装一个婴儿床健身房。这样他就可以在头顶的物体上击球了。
2、当你的宝宝仰卧在地板上时,在他上方悬挂一些吸引眼球的物品。在他头上7-20厘米的地方摇晃它们,让他有机会碰到他们。
3、为了帮助你4个月大的宝宝练习抓东西,给她买摇铃或者嚼上去有很好质感的东西,可能会鼓励她坚持抓东西。
4、把几件玩具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让她趴在地板上或者床上抓东西。
翻身
虽然控制他们笨拙的头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翻身是一个里程碑。
在4或5个月,你的宝宝将能够只在一个方向上滚动。
她可能要到6到7个月才能改变自己的方向。
你可以这样鼓励宝宝翻身:
1、为宝宝提供足够的练习空间和机会。经常把他们放在爬行垫子上或者床上。
2、表扬孩子。当她练习滚动时,和她交谈并鼓励她。
3、在她身边拿一个有趣的东西,比如摇铃或婴儿镜子。这可以引起她的注意,并诱使她翻滚她的身体看到它。
坐起来
在大约4个月大的时候,婴儿能够在支撑下坐着。
一旦婴儿可以翻身,坐起来就不会太迟了。当婴儿学会坐起来时,他们对世界有了全新的看法。所以这对他们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令人兴奋!
6个月大的时候,你的宝宝可能会成功地坐在高椅子上,1岁之前的某个时候,她会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完善坐着的艺术。
如何帮助宝宝练习坐姿:
1、当你盘腿坐在地板上时,把他放在你的腿上,面朝外。你的胃和腿会为他的背部提供必要的支撑。
2、把宝宝放在标准枕头或u型枕头上。让他体验坐在你的监督下的感觉。
3、把宝宝放在标准枕头或u型枕头上。让他体验坐在你的监督下的感觉。
爬行
在开始会走之前,婴儿可能会用手和膝盖爬起来。
在8到13个月之间,你的孩子将获得某种形式的运动。父母经常把爬行和走路看作是孩子身体上最重要的里程碑。虽然这非常令人兴奋,但你应该记住,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独特的节奏发展的。如果你担心宝宝的运动能力的发展,可以咨询医生。但大多数婴儿会遵循一种可识别的学习运动模式:
许多婴儿先学会向后爬行,但不久他们就学会向正确的方向爬行。
并非所有的婴儿都以同样的方式爬行。事实上,有些人根本不爬,而是坚持在一个成年人牵着他们的手走路。另一些则是用脚底弹跳,用腹部快速移动,或者“熊走”,四肢伸展爬行。
无论宝宝选择哪种运动方式,这个阶段都会给她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和 探索 的机会。
试着用这些简单的 游戏 来鼓励你的宝宝学习运动技能:
1、爬玩。这对于正在学习移动的婴儿来说是非常有趣的。在宝宝身后爬,说:“我要抓住你!”然后爬开,鼓励她跟着。试着躲在一件家具后面,让她“发现”你。
2、创建一个障碍球场。用你的宝宝可以练习爬行的东西填满房间。让他从被子上爬过去!
走路
首先,他可能会站起来。
接下来,他会来回摇摆,努力向前。
他会发展出不同的走动方式,比如摇晃、旋转、翻滚和腹部扭动。
大约一个月后,你会看到他开始朝着真正的爬行前进。
安全提示
既然你的宝宝在四处走动,你就有必要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玩耍。这意味着保护你的孩子免受潜在危险,同时也保护你的贵重物品。
父母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看到孩子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中所经历的惊奇、挫折和快乐。每一个阶段都是独特而精彩的。享受和珍惜这些时刻,发现和感受宝宝的没一点变化!
宝宝锻炼身体的方法
宝宝锻炼身体的方法,小孩从小就要坚持锻炼身体,一年四季均可以让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的这个特点,引导他们养成爱运动的习惯,以下分析宝宝锻炼身体的方法。
宝宝锻炼身体的方法11、可以多让孩子跑步或者骑自行车。运动锻炼游戏化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他才会跟父母积极配合,这一点对幼儿很重要。孩子到了3岁后就能跑能跳了,这时候可以适当让孩子学习慢跑,或者买一辆适合的自行车,让孩子学习骑自行车。骑自行车不仅能锻炼孩子腿部的肌肉,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力。
2、开始运动的时候,可以运动量小一些,慢慢把握孩子的体能特点,日后逐渐延长。女孩子可以学跳舞。可以让孩子多学习一些才艺,比如学跳舞。跳舞可以锻炼孩子的四肢,让孩子掌握身体的灵活度,慢慢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学舞蹈,哪怕长大后,也可以从事舞蹈行业,又能锻炼身体,又能多一项才艺,这是很不错的选择。
3、男孩子可以学一些球类运动,比如篮球、足球等,在奔跑的过程中能锻炼身体,还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能,让孩子的四肢变得更加灵活。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能一次或两次,也不能在一两天内得到。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持续锻炼才能达到。
宝宝锻炼身体的方法20-1岁:初期让宝宝多趴趴
0-1岁的宝宝运动能力有限,初期的最佳运动方式就是俯趴。
从新生儿阶段开始,父母就可以让宝宝在清醒和状态好的时候多趴趴,能锻炼宝宝的颈部、背部和四肢的肌肉和力量,全身的肌肉逐渐发育好了以后,宝宝也就能更快地学会翻身、坐、爬、站和走路。
另外,父母也可以适当地给宝宝做抚触、被动操。
在这个阶段,父母特别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提供一个干净、安全的环境!
1-3岁:“眼皮子底下”锻炼协调力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具备独立的运动能力,可以适当做一些提高肢体协调能力的锻炼。
走、跑、跳等简单的运动都是每日必修,运动可以与游戏结合,增强趣味性。2岁以上的孩子也可以选择滑步车、扭扭车等,能很好锻炼宝宝协调能力。
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具备很好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最好让孩子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运动。
3-5岁:弹跳摸高长个子
这个时期的孩子,基本都是闲不住的,天气允许的情况下,不妨多带孩子到室外,在阳光与新鲜空气的沐浴下,尽情地运动玩耍。
弹跳是一个很好的运动形式,摸高、跳绳、单杠(高度不宜高出孩子身高太多)等,对孩子增高都有促进作用。此外,骑自行车也是一项很适宜的全身运动,不仅可以锻炼眼、手、脚的协调能力,还能锻炼平衡能力,非常适宜这个阶段的孩子。
5-7岁: 广泛体验找兴趣
这个时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已经较为完善,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去选择一些比较有“技术含量”的运动。比如跳绳、跳皮筋、纵跳摸高等(使下肢有节律性的压力,充足的血液供应加速骨骼生长);轮滑(锻炼平衡力、协调性);舞蹈(锻炼肢体控制力和理解能力);
游泳(锻炼全身肌肉);羽毛球(锻炼敏捷反应)……要注意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宜进行复杂度高、强度大、时间长的运动。家长先不要抱着“培养特长”的目的对孩子进行高强度训练,这个时期先广泛尝试多体验,让孩子去找到自己的兴趣。
8岁及以上:定向培养练毅力
这个年龄的孩子,在力量、速度和灵敏性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基础,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定向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锻炼体魄的同时磨练意志。比如球类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文娱类运动:舞蹈、跆拳道;水上运动:游泳、划艇……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基本没有多少禁忌,只要控制强度,做好身体的保护措施,避免运动受伤即可。
宝宝锻炼身体的方法3小孩子可以做哪些运动
骑自行车,适合的年龄在7岁以上,这里的自行车指的是两个轮子的,呵呵。自行车需要非常好的平衡能力以及身体协调能力。因此骑车不仅能够锻炼儿童的身体,更重要的锻炼了协调能力以及平衡能力。一个儿童的平衡能力好的话,他(她)也能够更好的掌控身体内在于外在的压力,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运动。
乒乓球,最佳的年龄在9岁以上,这个时期儿童的肢体运动和理解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层次。这项运动可以锻炼儿童的手眼脑的协调能力,也可以练习儿童的思维反映能力,也对于将来的物理数学的弧线运动理解有着帮助。除了游泳之外,这个也强烈推荐。
3小孩锻炼身体有哪些方法
(一)负重练习法,负重练习法即载负重量进行锻炼,它要求锻炼者按一定的次数、重量、标准和动作频率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使用杠铃、沙袋等锻炼身体和增强力量素质。
(二)重复锻炼法,重复锻炼法是按预定内容反复进行某一锻炼的方法。如重复进行60米加速跑4~6次,每次跑后间歇1~2分钟,且每次跑的距离和速度不变。 主要用于发展下肢力量和速度素质。
(三)综合锻炼法,综合锻炼法是在进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为促进身体各部位的全面发展而把对身体各个部位有不同作用的几个或更多的运动项目搭配起来,形成一个可影响身体数个部位乃至全身所有部位进行运动的方法。如跳绳→立卧撑→引体向上→双臂屈伸→多级跳远等综合锻炼法。
(四)身体不同部位锻炼方法
1头颈运动:头为人之首,常练可使大脑供血充分,有利于消除脑疲劳、增强记忆力。锻炼方法有头前屈、后屈、侧屈、回旋等。
2上肢运动:锻炼方法有俯卧撑、双杠臂屈伸、单杠引体向上及持器械的各种练习。
3躯干运动:锻炼方法有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仰卧两头起,悬垂举腿、腰侧屈等。
看见适合孩子锻炼身体的运动方法有很多,如果你想让宝宝的身体从小就健康的话,就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且这些运动强度也不大十分简单,但是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运动也是没有效果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