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世纪上半叶征服基辅罗斯的游牧帝国是蒙古帝国。
1223年,成吉思汗派速不台继续西进,在钦察草原上击败钦察9部联军,在现乌克兰战胜基辅罗斯大公,后撤军。1240年,拔都攻占基辅。
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抵达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这是蒙古大军所到最西的地。
扩展资料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的正式国号是“大蒙古国”,史学界通称为“大蒙古国时期”。西方史学界把元朝与四大汗国等蒙古政权称呼为“蒙古帝国”,而这个的名称并没有在历史文献中出现过,只是后人对大蒙古国解体前的称呼。
十三世纪也被中外史学界称之为“蒙古人时代”或“蒙古人世纪”。1368年,元朝被明朝逐出汉地,逃往漠北,史称“北元”。北元亡于1402年,其后中国的明朝长期和漠北的鞑靼、瓦刺、吐鲁番等汗国并存,直到17世纪蒙古帝国漠南蒙古被清朝囊括。
—蒙古帝国
传说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居住着许多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居住在中国西北部现今陕西省的地方,后来向东迁徙,最后定居在今河北涿鹿一带的山弯里,过着游牧生活。
炎帝部落在今陕西省渭河流域至黄河中游一带活动。蚩尤部落又称为“九黎族”,居住在中国东部今山东、河南一带。这三个部落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曾在今河北北部一带,发生过数次大的战争。
炎帝部落从渭河流域进入黄河中游以后,与蚩尤部落发生了长期的冲突。炎帝被蚩尤打败以后,逃到了河北涿鹿,投靠黄帝部落。后来,这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在涿鹿大战一场,蚩尤战败,被黄帝部落杀死,黄帝取得了胜利。这就是史书上有名的“涿鹿之战”。
黄帝对蚩尤部落成员采取安抚政策,留在北方的蚩尤部落成员就加入了炎黄部落。其他部落听说蚩尤已死,对黄帝佩服得五体投地,大家共同拥戴他为天子,黄帝就在涿鹿建都。
打败蚩尤以后,炎帝部落要争做霸主,与黄帝部落又发生了大冲突。炎帝和黄帝这两个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怀来一带)又大战一场,结果炎帝被打败,归服了黄帝部落。
后来,他们的后裔就从河北一带向南发展,进入黄河流域,定居中原,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繁衍,互相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国中原地区的远古居民,奠定了后来华夏族的历史基础。
扩展资料:
炎帝的贡献:
1、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2、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炎帝炎帝在与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中,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立市廛,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4、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黄帝的贡献:
1、黄帝在得到广成子的教化后,便在崆峒山上建观修道,参悟自然轮回、万物生长规律,并且常与精通医术的岐伯、精通中药炮制的雷公等大臣坐而论医,阐述病理,以“岐黄之术”教民疗治百病,最终成就了一部《黄帝内经》。
2、制陶方面,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
3、黄帝在农业生产方面有许多创造发明,其中主要有实行田亩制。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
4、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
-炎帝
-黄帝
蒙古帝国。
1223年,成吉思汗派速不台继续西进,在钦察草原上击败钦察9部联军,在现乌克兰战胜基辅罗斯大公,后撤军。1240年,拔都攻占基辅。
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抵达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这是蒙古大军所到最西的地。
扩展资料蒙古帝国与中国的关系:以黑死病尸首攻城
元”是一个征服王朝
关于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与中国的关系,萧启庆认为,这是一个征服王朝,并不是中国的朝代。他的意见是对的。成吉思汗建立的庞大帝国,东到东北亚、西到中亚和部分的中东,南到印度半岛的大部分。蒙古大汗,是由若干封建的汗国,共同推举,作为共主。
最初,成吉思汗的几个大儿子们,各自领有土地,称为四大汗国。中国部分,和蒙古草原东半边的老基地,所谓“腹里”,按照蒙古习惯,则由看家的小儿子拖雷管理。除了五个领地外,还有一些分封的小汗国,而且原来的四大汗国,经过两、三代,分分合合,也有许多变化。
蒙古大汗国的各个部分,都逐渐和分封地的原有居民逐渐融合,接受了他们的文化,也容纳了地方的精英。在这一个多元、共存大集团中,中国虽然已经全部被蒙古征服,然而,只不过是蒙古大汗国中的五分之一,甚至只是较小的部分。
拖雷系统里有中国和“腹里”,其实并没有获得当家家长的地位。屡次选举大汗,常常是其他系统的汗,得到大汗的地位。忽必烈曾经和西方诸汗国争夺汗位,他并没有经过合法的推举,就自称为大汗;因此,西方诸汗国,共同抵制忽必烈,忽必烈的号令,不能行于自己领土之外。
他与西部海都大王之间的争执,十分激烈;海都据有今日新疆一带的领土,恰好挡住了蒙古大帝国东方领土与西方领土的交通。
-蒙古帝国
1162年,铁木真出生在漠北草原上斡难河地区,随后经过一系列的南征北伐,建立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而铁木真和他的后代更是称为黄金家族,那么关于黄金家族的历史你都知道吗?
传闻蒙古族有个始祖叫阿兰,据记载阿兰和她的丈夫生育有2个孩子。在丈夫死后,阿兰又生了3个孩子,阿兰声称这3个孩子是她和一位金**天神的后代,由于是天神的子嗣,这3个孩子的后代被称为纯洁的蒙古人,以后蒙古的大汗都出自这3个孩子的家族中,因此这3个孩子的家族称之为“黄金家族”。
铁木真出生在漠北草原,按照地理来分,铁木真的出生地是在今天的蒙古国境内。铁木真经过南征北战统一蒙古后,漠北草原各个部落齐聚在斡难河的源头将铁木真奉为“成吉思汗”,宣告蒙古国的建立。铁木真建立的蒙古帝国将游牧民族推向了历史的高潮,由此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一脉也正式建立起来。
铁木真一生有6个儿子,但是黄金家族的继承者只能为直系正妻所生,因此有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四个人作为继承者,起初大家提议术赤作为继承者,但是察合台对术赤是否是铁木真的亲生产生怀疑(可以百度术赤是怎么出生的),且后来术赤英年早逝加上察合台推荐窝阔台为继承者,因此在铁木真死后,窝阔台为黄金家族的继承者。但是在铁木真死后,加上四大汗国的建立,蒙古帝国国内也逐渐产生了分裂。
在窝阔台儿子贵由汗死后,大家相互争夺汗位,最终由托雷系儿子蒙哥登上汗位,随着蒙哥在征伐南宋时去世,蒙古各部又陷入争斗。最终蒙哥的弟弟忽必烈登上汗位,但是由于忽必烈深受汉化,积极仿效汉文化来统治蒙古,这引起其他大汗的不满,经过多次战争到1303年,四大汗国才承认元朝是黄金家族的正统。元朝在统治不到一百多年后,朱元璋起兵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而元朝的残存势力也逃到了北方草原地区,北元继续保留汉式年号以示正统,后来北元分裂成瓦剌和鞑靼,后来达延汗统一蒙古草原,将察哈尔作为统治中心,自己为黄金家族的继承人。
在达延汗死后,后金皇太极势力崛起,先后统一了蒙古各部落,蒙古人推举皇太极为“蒙古可汗”,清朝又成了“黄金家族”的继承者,再后来由于战乱加上各部落的相互通婚,黄金家族的继承人再也没有明确的定义,现在蒙古草原上的一般人都可以说是黄金家族的后代。
蒙古源于唐朝时期的“蒙兀室韦”,最初居住在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以东地区。从公元9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大漠草原上回鹘的瓦解和西迁,蒙古人随着室韦诸部逐渐西迁至回鹘故地,也就是今天的蒙古草原。
辽国崛起之后,开始对蒙古人实行羁縻统治,但控制的并不牢固。
再然后,金国崛起灭辽,辽国西迁,是为西辽。金国对蒙古的控制还不如辽国,而此时的蒙古不过是大漠草原上众多部族的一支,由于没有一个政权可以掌控整个蒙古草原,这里一直混战不休。
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出现,结束了大漠草原群雄争霸的局面。公元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全草原的大汗,号成吉思汗,大蒙古国由此建立。
从此,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逐步凝聚成了统一的蒙古民族,蒙古人接下来向四面八方的征服使蒙古成为了游牧民族的终结者和最终的名字。
蒙古崛起之时,整个亚欧大陆的四大文明区域——中国、印度、中东、欧洲——并无强大的帝国存在,是碎片
化的存在:大唐帝国已经烟消云散;阿拉伯帝国虽然还存在,但早已分崩离析;印度处于突厥人的德里苏丹国的统治之下,不断伊斯兰化;欧洲的拜占庭帝国刚刚被西欧的十字军攻占,尚未复国;而西欧则处于黑暗的中世纪,光明尚未到来。
这一局势,对蒙古人的崛起和征服及其有利,而蒙古人确实把握住了机会。
1、第一阶段——成吉思汗的征服(1206-1227年)
蒙古人与金国是死敌,铁木真曾祖父合不勒汗的堂兄弟俺巴孩汗曾被金熙宗钉死在木驴之上,灭金是铁木真一生的目标。
灭西夏
但金国实力强大,要想灭金,必先断其右臂,也就是先灭西夏。
公元1205-1227年,铁木真灭西夏用了22年的时间。西夏的灭亡与铁木真之死在同一年,铁木真死后,蒙古军秘不发丧,继续围攻西夏首都中兴府,最终夏末帝投降,西夏亡。
蒙古第一次西征
除了向南发展之外,蒙古人对西部的草原显然更感兴趣,这便是西辽。西辽在耶律大石之时曾经击败中亚的塞尔柱帝国,称霸中亚,但蒙古人崛起之时,西辽已经被中亚刚刚崛起的花剌子模击败,国事衰微。
首先公元1218年,铁木真灭西辽,直接与花剌子模接壤。铁木真原本打算与其和平通商,但这一年花剌子模杀死了蒙古的499名和平商人,之后其国王摩诃末又杀死了铁木真派去交涉的正使。铁木真大怒,决意复仇,西征已经箭在弦上。
于是,铁木真将攻金的重任交给了木华黎,亲自领兵西征,这便是蒙古人的第一次西征。
事实证明,花剌子模远非蒙古人的对手,蒙古大军很快便攻占花剌子模的大部分城市,其国王摩诃末逃至里海中的一个小岛上,不久病死。
而由哲别、速不台率领的一支大军追击摩诃末不获,然后由波斯经里海西岸翻越高加索山进入东欧平原,并在击败了钦察人和俄罗斯诸公国联军后东返与铁木真会合,返回蒙古草原。
这一年是公元1223年,之后蒙古人还有两次西征,但其方向已经被这一次西征的哲别、速不台所确定,即波斯和俄罗斯。
铁木真在世之时,已对金国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金国只能固守黄河沿线,苟延残喘。
2、第二阶段——窝阔台时期的征服(1229-1241年)
铁木真死后,由四子拖雷监国两年,但铁木真有遗命——三子窝阔台继位。所以最终继承大汗之位的是窝阔台,窝阔台继位之后最终毒杀了拖雷。
灭金
铁木真临终制定了灭金方案——假道于宋,直捣大梁,而窝阔台也基本上是按这一策略进行的。窝阔台将大军兵分三路:
窝阔台亲率中路军从山西南下主攻,铁木哥统左路军由山东进军,拖雷领右路军从陕西宝鸡南下绕道宋境包抄。1234年,金国在蒙古与南宋的共同打击下灭亡。
蒙古第二次西征
灭金的第二年(1235年),窝阔台决定远征钦察草原和俄罗斯地区,命令各宗室的长子均要参加这一次的西征,所以这一次远征又称长子西征,由铁木真长子术赤之子拔都率领,后来的蒙古大汗贵由、蒙哥都参加了这次远征。
蒙古大军的西征势如破竹,至1241年,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全部被征服。之后拔都分兵两路进入欧洲腹地,北路进攻波兰,南路进攻匈牙利,两路大军会师后追击匈牙利国王直至意大利东部的亚得里亚海,之后从塞尔维亚返回。
1242年,窝阔台病死,拔都收兵东返,驻军于伏尔加河下游,这便是后来的金帐汗国,统治钦察和俄罗斯地区。
南下攻宋
蒙古与南宋的战争几乎与长子西征同时。
蒙古灭金之后,大军北返。与此同时,南宋出兵计划收复东京开封府(今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和南京应天府(今商丘)三京,但最终被蒙古所败,这便是所谓的“端平入洛”,而这次战事也成了蒙宋战争全面爆发的导火索。
窝阔台时期,蒙古与宋朝在襄阳和四川反复争夺,处于僵持状态。
3、第三阶段——蒙哥时期的征服(1251-1259年)
窝阔台死后,蒙古政局动荡,其子贵由继位不到两年便死于西巡途中。在铁木真的四子之中,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为一方,术赤系和拖雷系为一方,不断争斗,最终胜利者为拖雷系的蒙哥。
公元1247年,吐蕃归附蒙古,是这一混乱时期中蒙古人最大的征服。
蒙哥即位之后,令其二弟忽必烈总领汉地事务,总攻南宋;令其三弟旭烈兀西征波斯。
灭大理
在灭宋的战略规划上,忽必烈提出了灭大理,从侧方大迂回包抄南宋的计划。公元1253年,蒙古大军进入云南,攻破大理,俘虏大理国王段兴智,大理亡。
1258年,蒙哥与忽必烈大举攻宋,蒙哥入川,忽必烈攻襄阳。
蒙古第三次西征
蒙哥伐宋的同一年——1258年,旭烈兀的西征大军攻破巴格达,用战马踏死末代哈里发,阿拉伯帝国亡。
次年,蒙古暴卒于四川合州钓鱼城下,旭烈兀率主力返回波斯,留守叙利亚的蒙古大军被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所败,第三次西征结束。
蒙哥死后,忽必烈北返,争夺汗位,旭烈兀在波斯建立了伊尔汗国。
4、第四阶段——忽必烈时期的征服(1260-1293年)
蒙哥死后,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最终忽必烈取得了胜利,但大蒙古国也就此分裂,并形成了四大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尔汗国。
在蒙古各大势力中,忽必烈一直留驻汉地,同时主张采用汉法,所以其即位后的征服方向主要是向南,也就是南宋。
忽必烈灭宋,与此前的蒙古征服其实还是有区别的。与西征的大规模原始劫掠、屠城杀戮不同,元朝灭宋对江南的破坏比北方要轻得多,忽必烈也非常重视对南宋官僚的招降和笼络。这与原来中原的兼并、统一战争相似,公元1276年,临安陷落,南宋亡。
之后,忽必烈还曾经进攻日本、越南、缅甸、爪哇等国,但湿热的气候或者海洋的相隔,都是蒙古人的短板,这些战争并未取得真正的胜利。
综上,蒙古人的征服,历经三代、四个阶段,三次西征分别征服了中亚、俄罗斯、波斯;而在东亚,蒙古人则统一了金国、西辽、西夏、南宋、大理、吐蕃,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牧合一的王朝——元朝。
这一征服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应当也是绝后的。
那达慕起源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大会。
过去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 、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 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编辑本段]那达慕三艺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艺"--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竞技赛。
1、摔跤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大会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o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
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其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摔跤手身着的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裤套前面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图案,呈孔雀羽形、火形、吉祥图形,底色鲜艳,图呈五彩。其足蹬马靴,腰缠一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的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江嘎",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
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比赛的摔跤手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如8、16、32、64、128、256、512、1024等。比赛前先推一位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
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其规则还有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宦海沉浮录》云:"布裤者,专诸角力,胜败以仆地为定"。摔跤选手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者为负。
2、赛马
蒙古高原盛产著名的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及强。自古以来,蒙古人对马就有特殊的感情,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都以自己有一匹善跑的快马感到自豪!驯练烈马,精骑善射是蒙古族牧民的绝技,通常把是否善于驯马、赛马、射箭、摔跤作为鉴别一个优秀牧民的标准。
赛马为蒙古族男儿三技之一。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赛马项目包括:1)快马赛,主要比马的速度,一般为直线赛跑,赛程一般为20、30、40公里,先达终点为胜;2)走马赛,主要是比赛马步伐的稳健与轻快;3)颠马赛,是蒙古族特有的马上竞技表演项目。
3、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的又一项目,也是那达慕大会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和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和野兽袭击畜群。没有牲畜的贫苦牧民则仍依赖弓箭捕杀动物维持生活。
蒙古族射箭比赛分静射、骑射、远射三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静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编辑本段]那达慕意义
今天,那达慕大会除了进行男子三项竞技外,还增加了马球、马术、田径、球类比赛、乌兰牧骑演出等新的内容,同时举行物资交流会和表彰先进。举行那达慕时,牧区方圆数百里的牧民穿起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或乘坐汽车、勒勒车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那达慕大会期间帐篷林立,组织广泛的物资交流会,以促进生产。晚上还举行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锡林郭勒盟地区举办的那达慕已成为全民健身和群众娱乐的重要活动。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那达慕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重要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