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侦探or官场高手,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究竟是哪个称谓?

名侦探or官场高手,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究竟是哪个称谓?,第1张

提起狄仁杰,恐怕许多人都会想到他的神探名号,毕竟在影视节目当中,狄仁杰已经被演绎成东方的“福尔摩斯”。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确实会断案,然而他的本事,却又远不止断案。

狄仁杰曾担任大理寺寺丞,他在一年内处理大量积压案件,涉案人员多达一万七千多人,却没有一人冤诉,想必这也是世人称狄仁杰为“神探”的缘故。其实,无人冤诉不仅表现出狄仁杰秉公执法,勤于政务,还说明他的政治能力很强,能够妥善处理各方势力,否则这一万七千多人不可能无人上诉。

在民间,百姓们传颂着狄仁杰办案如神、秉公执法,而在朝堂上,狄仁杰却是众多大臣的眼中钉。狄仁杰曾两次担任宰相,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敢于直谏,许多权臣都曾被他弹劾。这样的性格在朝堂上自然难以生存,酷吏来俊臣就多次构陷狄仁杰,甚至说他谋反,让他差点丢掉性命。当狄仁杰在监狱里时,御史台酷吏向让他诬陷同僚,狄仁杰斥骂道:“皇天后土,遣仁杰行此事!”(《旧唐书》)随后狄仁杰以头撞柱,血流不止,酷吏吓得仓皇离开。而当狄仁杰经此磨难重新执掌大权以后,他依旧不畏权贵,让朝中权臣非常忌惮。

不过狄仁杰却又与海瑞等人有细微的不同,他与海瑞一样,性格刚直,然而狄仁杰却懂得只有拥有靠山,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狄仁杰心中一直想光复李唐,但他没有站出来与武则天作对,而是借助武则天的力量,在朝堂上站稳脚步。

有许多人都曾构陷过狄仁杰,武承嗣等人也多次上表,请求诛杀狄仁杰,但武则天思索再三,依旧没有斩杀狄仁杰,因为她知道自己治理天下不能只有来俊臣这样的酷吏,还要有狄仁杰这种深得民心的能臣。而狄仁杰就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谋反或拒绝出仕,而是大大方方的为武则天服务。在狄仁杰得到武则天宠信以后,他不断推举忠于李唐的人才,比如他曾两次推荐张柬之,最终将他扶持上宰相的位置。说到狄仁杰,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电视剧中的狄仁杰断案如神,屡破奇案,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神探,评书中也有一篇《狄公案》讲的也是狄仁杰断案的事。但是了解历史的朋友可能会说,狄仁杰做官很有一套,可以说是官场老油条,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很有政治手腕,这种关于狄仁杰的说法就与很多人心中的神探形象有很大差别了。

总的来说,狄仁杰绝对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见风使舵的一个官场老油条,而是一个为人正直,疾恶如仇的杰出政治家,能够审时度势站稳自己的立场。这就是真实的狄仁杰,一代名相狄仁杰。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的狄仁杰(公元630年—公元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为唐武周时的著名政治家,官至宰相。

其人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以身护法。任大理寺丞,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先后举荐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及姚崇等数十位干练的官员,皆为唐朝中兴之臣,朝中政风为之一变。

狄仁杰为官,正如老子所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为了拯救无辜,敢于拂逆君主之意,始终保持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始终是居庙堂之上,以民为忧,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

他在武则天统治时期曾担任国家最高司法职务,判决积案、疑案,纠正冤案、错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17万人,其中没有一人再上诉伸冤,其处事公正可见一斑,是历史上以廉洁勤政著称的清官。

狄仁杰曾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续立唐嗣,唐祚得以维系。一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为国贡献卓著。

扩展资料:

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以及《神探狄仁杰》电视剧的热播让狄仁杰大侦探的形象深入人心,历史中的真正狄仁杰,并不是这幅面孔。

要说狄仁杰是如何与西方的福尔摩斯并列为世界级神探的,这一切要归功于一个外国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重庆的荷兰外交官高罗佩,偶然间翻到一本古典小说《狄公案》,对狄仁杰机智破案的故事大为折服,瞬间深深着迷。

这位外交官,其实也是名汉学家,研究中国的春宫画,写了本《秘戏图考》,研究中国古代性文化,写了本《中国古代房内考》。

而这一次,他决定动手把《狄公案》翻译成英语,嫌翻译原文不过瘾,自己还编写了很多新故事,凑成一套名为《大唐狄公案》的系列侦探小说,一时间风行海外。

从此以后,Judge Dee(狄法官),就成了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中国神探。反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包青天,并少有外国人所知。

真实历史上的狄仁杰,是书痴、是神医、是能臣、是义士、是聪明人,有着大唐最性感的头脑,但他从来就不是什么神探。

狄仁杰是个书痴。狄仁杰小时候,就已经有了神童之名。他的聪明,不仅因为家族的良好基因,更因为他刻苦努力,从小就痴迷于书籍,读起书来废寝忘食、心无旁骛。

狄仁杰不是神探,但历史记载,他可算得上是妥妥的神医。既是良医,也是良相的狄仁杰,既医人,也医江山社稷。如果没有他,可能就没有大唐盛世。

狄仁杰之所以被误认为是“神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大理寺干过。但和电视剧**里不一样,大理寺不是刑警大队,是审判机关,类似于现在的最高法院。

所以,狄仁杰是法官,只负责审案子,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抓捕犯罪嫌疑人,狄仁杰他是不管的。而且他审判的案子,多半也是兄弟争产、寡妇改嫁之类的民事纠纷,电视剧里的大案奇案是没有的。

狄仁杰入职大理寺一年后,大理寺的绩效报告,呈到了宰相刘仁轨那里。刘仁轨仔细审查报告,一看惊呆了,资历这么浅的狄仁杰,竟然被评为“中上考”,位列第四,几乎没有新人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

刘仁轨大怒,以为这里面肯定有腐败,赶紧把狄仁杰的顶头上司大理寺卿找来,要求他重新评估。但大理寺卿汇报说:大理寺历年旧案堆积如山,狄仁杰一上任,就加班加点工作,一年之内审结了一万七千人的案子,而且没有人喊冤说不公。

刘仁轨听罢汇报,大喜过望,亲自提笔,将狄仁杰列为“上下考”,提到了第三。

狄仁杰外交、军事、内政,哪一点都是天赋满满啊。在唐高宗、武则天统治时期,除了偶有挫折,总体上仕途顺风顺水,最后还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正是狄仁杰这样的一班能臣廉吏,在武则天时代上下周旋,维护了江山的完整,天下太平。也正是如此,才有后来的平稳过度。否则,很可能在武则天和李家后人的较量中,山河早已支离破碎,还哪有后来几百年的大唐盛世。

——狄仁杰

——大唐狄公案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是唐朝以及武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的一生都处在宦海沉浮中;他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将孝、忠、廉奉为大义。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王朝的杰出政治家,每每到一地任职都勤勤恳恳,心系百姓,因而受到百姓的爱戴,而且政绩卓越同样也受到朝堂中许多官员的尊敬。他身居宰辅要职,能直言上谏,对武则天为政不善之处加以纠正。狄仁杰所处的时代,正是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在这一时期,他做出了极为显著的贡献。他死后,被追赠为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中宗李显复位后,又追赠司空、梁国公,累赠太师,配享中宗庙廷。

那么狄仁杰这样一个这样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是如何成为再造大唐的功臣呢?

狄仁杰虽然身为武周的宰相,但却心系大唐。圣历元年(698)武则天在立储问题上与狄仁杰商议,有立其侄子武三思为皇太子的意思,狄仁杰毫不犹豫,直言劝谏说:"太宗皇帝栉风沐雨,千辛万苦平定天下,传江山于子孙。先帝临终前又将两位皇子托付给陛下,陛下现在要把天下移交给外姓吗?况且,姑侄与母子哪个关系更为亲近?陛下您立儿子为太子,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太庙。如果立您的侄子,可曾听说过姑姑配享宗庙的?"

并且,作为武则天所倚重的宰辅,他多次劝说武则天迎回流放在房州的庐陵王李显。后来武则天在各方压力下终于接回李显,但她将李显藏在帐后,才召见狄仁杰,在谈话期间她故意说起庐陵王之事。狄仁杰情真意切,恳求将庐陵王接回,以至于哭泣不止。这时武则天让李显从帐后出来,对狄仁杰说:"朕现在将皇太子还给你。"狄仁杰再叩首,又说道:"太子是回朝了,但是朝中却无人可知,世人言语纷杂,这样迎回太子怎么能让他们相信呢?"于是武则天便先将李显安顿在龙门,之后按亲王礼节名正言顺的迎回宫中。满朝文武大成以及天下的百姓,没有不欢欣鼓舞的。

这些成果只是狄仁杰直接造就的,在间接上,他同样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说到武周时期结束,李唐王朝延续,就不得不提到一次政变,即"神龙政变"。

神龙元年(705)正月二十二日癸卯,一批拥护李唐的大臣联合太子李显趁武则天大病卧床时诬称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谋反,之后率领禁军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再包围集仙殿, 逼迫仍在病中且已至暮年的武则天退位。次日,武则天任命太子李显为监国。第三天,禅让皇位。第四天,李显正式复位。二月初四(3月3日),复国号为唐,自此武周朝廷终结,李唐王朝复辟成功。

神龙政变是极为重要的一次政治革命,可以说,没有这次政变,天下还能不能回到李唐王室的手中就不一定了。可我们也知道,狄仁杰死于久视元年(700),他并没有活到这次政变开始,那么这再造大唐的丰功伟绩,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狄仁杰不只是一位合格的宰辅,他同样为朝廷举荐了大量的人才。他是由娄世德举荐,在知道娄公的良苦用心后,也效仿其推举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可谓门生故吏满天下。曾有人对狄仁杰说:"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都出自您的门下啊。"狄仁杰却说:"举荐贤才,推举有识之士,无一不是为了国家着想,这些并不是我个人的打算啊。"

他举荐的荆州长史张柬之、夏官侍郎姚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无一不成了名垂青史的名臣。其中的张柬之、敬晖、袁恕己、桓彦范、崔玄昁等人,都成为了策动神龙政变的骨干力量。也就是说,狄公以自己忠于李唐的思想,教化影响了一大批人才,在神龙政变上,狄公同样功不可没。

狄仁杰既极力上谏迎回了太子李显,又为李唐王朝光复培养了大量人才。他作为李唐忠臣,却也能获得武则天的尊敬,在他死后武则天甚至感叹:"上天为何要夺走我的狄公!"

狄仁杰是反对武则天称帝的,所以他没有为武则天称帝做什么贡献,而且他也不是武则天的老师。武则天之所以器重狄仁杰,也是因为狄仁杰肯做实事,能为百姓谋福祉。这样一个好官,如果不好好发挥他的价值,武则天会后悔的。况且武则天本身又是一个伯乐,她很愿意发现不得志的千里马,狄仁杰无疑是一匹优秀的千里马。他为人刚正不阿,做事踏实稳重,不拉帮结派,这样的人最适合留在自己身边帮自己指出功过的。武则天即位之前,狄仁杰从来没有在长安任过职,虽然他功绩很好,但是因为不与权臣结交,所以很难得到推举的机会,而武则天慧眼识珠,称帝之后立马发现了狄仁杰这颗明珠,她将狄仁杰调到长安,甚至让他官拜丞相。历史上有很多人揣测狄仁杰和武则天是否有什么暧昧之情,其实这是不靠谱的。武则天对于有才能的人都是十分敬重的,这样一个人不应该只把她当做一个女人来看,而更应该把她当成一个开明的国君来看。据历史考察,狄仁杰也不是武则天的老师,两人无论从年龄和经历上来看,这件事都是不属实的揣测。狄仁杰也没有为武则天称帝做过什么事,因为在那之前他还没有见过武则天,甚至武则天称帝之后,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武承嗣时狄仁杰还提出过反对,因为狄仁杰一直支持武则天还政于唐,他还曾对武则天说,如果百年之后不想让天下人骂你,就应该把政权还给李家,如果让自己侄子继承皇位,必定会遭到天下人的唾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994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