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下有五千年历史,但是真正大一统的历史却只有两千两百多年,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我国是由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才初步完成大一统的,为啥说初步?因为没办法,秦朝比较短命,大一统不够彻底,当时的人还有六国遗民身份意识,但好歹算是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那为啥说以前的周朝和其之前的却不算呢?大一统的条件又有哪些?
封建社会以前的国家形态
如果说秦朝是我国封建制度社会的开始,那么周朝则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结束,奴隶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表中还处于非常落后野蛮的状态,但是奴隶制度国家对于原始部落来说却又是一种进步,“国”的概念大概就是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是在原有部落联盟首领由推举变为世袭,所以对于原来部落联盟的政体形式并没有做太多的约束上的改变,后来夏氏部落衰落了,新兴的商人部落就取而代之。同样当商朝衰弱,周人就取而代之
周朝是以诸侯国是形式来组建国家的,分封诸侯一个是为了犒赏有功之臣,另外就是派出宗室子弟收陇边境部落以为屏藩,再加上古代时交通不便,千里之地对于古人那是相当大的一片地域。但这样也导致大量的财富分散在不同的诸侯之间,造成后期诸侯强权之间的战争。
诸侯国之间资源和利益的分配完全不受集权中心的支配,这其实是在极大地削弱国家的控制力,这种形式的国家类型存在,类似于现在世界上某些联邦制国家的最初状态,都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周朝的诸侯王向周天子上供,在战争时期负责护卫,只要诸侯们口头承认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就行,诸侯们享有独立地方管理权,实则,名义上的天子实际上在管理理论上还不如诸侯,潜在危险很高。
所以虽然这三个王朝加起来号称统治了一千八百年之久,但是对于政治制度来说,基本没太大发展,性质上来说还在原地踏步,可以说到了周朝,依然还是原来那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周朝自己实际能够掌控的地方只有一丢丢。
大一统封建时代国家制度
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是秦朝建立,这一时期以后王朝统治制度基本都是使用的秦始皇大一统以来建立的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国家制度。为什么说秦朝是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其实很简单。
秦朝在制度上与夏商周等前朝,最大的不同与区别就在于:首先秦国的郡县制在制度上就比夏商周的分封制更加先进。
秦朝实行郡县制,对于天下臣民管理方法上,各地郡县官员都由中央直接进行调度,加强中央了对地方的统帅控制。中央的命令能够直接下达地方,处理政事大大加强了效率和能力,使秦朝的触手能直接触及全国各地,真正的拥有天下,这是夏商周所不能及的。
再看前三朝实行的分封制,将国家封分许多诸侯国。诸侯之间拥有完全的军事和外交权,可以说这是在统一的国家发展之前的一个阶段,还在部落与国家之间的阶段。虽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真正属于周王统治的只有王畿,对于其他诸侯国,并没有真正实行统治。所以当时的模式,甚至不能称为完全的国家,而是部落联盟。
其次,我们再来看秦国建立的社会条件。经过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礼崩乐坏”,战国末期的分封制度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甚至瓦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快速加强。
以前政治中卿大夫士的等级格局瓦解,国家官僚集团兴起,这样的好处就是,曾经的地方采邑,变成了由中央政权直接统治的地方,也就是郡县制,郡县不再是他人的封地,而是属于中央政府,郡守,县令直接听命于中央。这样在一个权力中心之下运行,才算是真正国家的统一。
这样使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幅提升,从而使得秦国国力提升,转而版图也扩展到前三代所没有探索到的地方,在领土面积上大大增加。
所以说夏商周只是在礼制上勉强统一了中国,而秦始皇是从政治文化制度上彻底统一了中国。
“大一统”的条件
秦始皇建立秦朝后第一件事,就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将国家放在一套价值尺度下。
后世对于大一统的标准设立:中央集权、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四点成为了大一统王朝的基本要求,而这个要求的前提是高度集权的中央制,不管此后的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州制、道制、路制还是行省制,它们的基础都是中央集权和直辖。
周朝分封八百诸侯国,各诸侯国之间互相侵略,互相兼并,弱肉强食,最后不仅彻底分裂变成了七个国家——秦、楚、韩、燕、赵、魏、齐,最后还连中央政府——周天子都给废除灭掉了,于是,此后的强秦在赢政时代,一一灭掉了其它国家,建立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国家,所以秦朝是“大一统”,而夏、商、周,不叫“大一统”。
中国现代的五个基本政治制度分别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含义
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是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政权。
(2)特点
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我国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在我国,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平等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第二,人民享有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我国宪法第二章确认我国公民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广泛的民主自由权利。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3)优越性
1、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的专政。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是坚持国家专政职能的重要依据。由于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被激化。
2、人民民主专政,在概念表述上直接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它明确地表明了我国的阶级状况和政权的广泛社会基础;在实践上能使人们正确理解我国政权的性质和职能防止只强调专政而忽视民主或只强调民主而忽视专政的片面性,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我国其他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第一,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人民不仅有权选择自己的代表,随时向代表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意见,而且对代表有权监督,有权依法撤换或罢免那些不称职的代表
第二,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在国家事务中,凡属全国性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做出统一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中央决定;属于地方性问题,则由地方根据中央的方针因地制宜的处理。这既保证了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又发挥了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央和地方形成坚强的统一整体。
第三,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使少数民族能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社会主义制度
(1)特点
社会主义制度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而言的政治经济制度。其基本要素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2)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制度既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精髓,又切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1)特点
第一,中国***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中国***是执政党,其执政的实质是代表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
第二,中国***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中国***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第四,中国***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2)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各种利益矛盾。
第二,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集建设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力量。
第三,有利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政治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防止政治腐败。
第四,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的积极将抗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 。
中国特色集体领导制度通过集体分工协作机制、集体交接班机制、集体学习机制、集体调研机制和集体决策机制等5大机制有效解决了超级国家机构的协调问题。
集体分工协作机制
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成员从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出发,既分别代表不同机构、分管不同工作,同时又协调合力进行重大决策的运行机制。
集体交接班机制
指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力从一届领导集体手中平稳交接到下一届领导集体手中的制度安排。这一安排抛弃了毛泽东时期个人指定接班人、将最高权力从个人移交给个人的封建式做法,以权力风险的分散化和权力交接的制度化为核心,要求党的干部一般应走完担任省区市委书记以获得锻炼提高、为在任领导集体成员担任助手以进一步培养考察两个台阶,才能够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员。
集体学习机制
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定期(基本每月一次)邀请国家智库成员(主要来自专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家机关下设的研究机构及专业委员会),围绕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重大问题,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体成员作专题授课的工作机制。
集体调研机制
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全体成员为了解实际情况而亲身深入全国各地基层,进行实地查看或邀请了解实际情况的人进行座谈的工作机制。
集体决策机制
是指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重大问题上坚持集体讨论、集体决策,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原则,完善重大决策规则程序,坚持严格按照决策规则和程序进行决策的工作机制。
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构建以什么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
中国***是执政党,其治理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注重党内法规的协调、衔接。中国***章程是核心的党内法规,是中国***的根本大法。
为了更好地实施党章,中国***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党内法规,例如《中国***纪律处分条例》、《中国***问责条例》等,以支撑和维护党的纪律、规矩的执行,保障党员干部及组织的正常运转。
这些配套党内法规也紧密结合了国家法律,确保了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构建,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地面对国内外各种挑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古人说:“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意思是说,治理国家,使人民安然有序,就要健全各项制度。党***民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也为新时代推进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
党章的重要
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党章规定了中国***的性质、宗旨、基本任务、组织原则以及组织结构等核心内容,是中国***的根本大法,是党内法规的总纲。党章确立了党的领导地位和党员的权利义务,是党内决策和行动的参考依据。
维护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章明确了党员的入党条件、党的纪律要求和党内监督制度,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了制度保障。党章规定了党员必须代表人民利益,忠诚于党的事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员要遵守党的纪律,积极履行党员义务,不得有违反党章和党的纪律的行为。
管仲本是周王室的同宗,周穆王的后代,后来成为齐国的宰相,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表现出的才能更是令后人望尘莫及。那么管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在担任齐国宰相之后都做了什么?
周穆王
管仲的为什么经商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人应该都直到,商人实际上是不被当时的额社会所看好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诗经·氓》这一篇,里面就是讲一个商人在得到女孩子的芳心之后就变成一个负心汉了。从侧面也能看出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
管仲虽说是王室的同宗,父亲管庄也是齐国的一个大夫,春秋时期王室内部会发生权力的争夺,大夫家族也不是很平静,所以管仲这一支应该是受到了排挤,因此管仲年轻的时候是还要供养着八十岁的老母亲,又因为真的很穷,就不得不去经商。
管仲经商做的怎么样据鲍叔牙当时向齐桓公举荐管仲的时候说,两个人一起做生意,鲍叔牙表现得比管仲勤快,基本上鲍叔牙一个人把活都干了,分钱的时候管仲拿的比较多。齐桓公很是疑惑,鲍叔牙给出的解释是,管仲有老母亲要养,鲍叔牙自己家庭还可以,所以管仲拿多一点。
《诗经·氓》
自然就不用说,管仲不是个能做生意的人,他之所以不勤快其实和他自己的政治抱负有很大关系的,按照鲍叔牙的说法就是管仲是胸怀大志。
辅佐公子纠齐襄公杀死了鲁桓公的时候,管仲已经意识到齐国必然会发生内乱,由于公子纠的母亲是之前鲁国国君的女儿,于是管仲等人辅佐公子纠到了鲁国。后来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以后,鲁国派人帮助公子纠回国继位,同时管仲提出刺杀公子小白。
这里我们也能看出,管仲史记上是受到了以管至父为首的族人的排斥,这也就是为什么管至父在齐国担任大官,而管仲不得不经商养家。我们都知道后来登上君位的是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那么管仲为什么会辅佐公子纠呢?
辅佐公子纠的理由齐襄公自己只有一个女儿,但是对两个弟弟是非常上心,也就是齐襄公还是希望自己的两个弟弟能够继任君位,或者说将来辅佐自己的儿子,换句话说,这个人虽然好色,说话也不怎么算数,无耻是无耻了点,但是还是有能力的,这就是为什么齐国在他的统治下依旧强盛的原因。
管仲
管仲和鲍叔牙在齐襄公在位期间其实就已经伴随在齐襄公两个弟弟左右了,所以管仲对这两个公子基本上还是有了解的,也就是说,管仲其实更看好公子纠。我们都知道齐桓公事一个甩手掌柜,同时后台也没有公子纠硬。但是无奈公子纠还是失败了,管仲沦为阶下囚,就因为管仲的一箭射中了齐桓公的衣带钩。
鲍叔牙举贤齐桓公对管仲还是怀恨在心的,因为管仲差点让他丢了性命,但是鲍叔牙知道管仲这个人的才能事非常高的。在鲍叔牙的举荐下,管仲做了宰相,鲍叔牙自己则是做了大夫,辅助管仲治理国家。
有人说管鲍之交胜过高山流水,换句话说,就是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鲍叔牙这样的朋友,甚而说事知己,做了生意让出利润,当了官纠给你来个更大的。其实鲍叔牙在相人方面还是很有才能的,我个人猜测,他之所以辅佐公子小白,就是因为他知道齐桓公事一个甩手掌柜,推举管仲则是管仲治国的才能确实高于自己。从对公子纠的处理,我们也不难看出,鲍叔牙也是非常有政治才能的。
管仲的为政举措“叁其国而伍其鄙”什么意思呢?就是后来郡县制的最初模型,在此之前呢大家都是分封制,就是君主把地分给臣子,但是人民是可以乱跑的,也就是说农业发展事非常不稳定的,管仲的策略是人民根据土地分配,但是还没有施行土地私有制。同时不允许贵族们私制货币,盐铁业也是由中央统一管理,这样一来大家开始各司其职,使国家的生产力相对稳定
在选拔管理方面,管仲分别从德行、能力等方面做了统一的论述和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袭制,扩大了人才来源,也是科举制度的雏形。然受就是外交方面了,“尊王攘夷”同时调节诸侯之间的混战,在之后好长的一段时间里,春秋历史开始逐渐恢复了平静,基本上诸侯国之间都是小摩擦,一般不会轻易发动战争,同时齐桓公成为了当时的第一话事人,也成为了后面好多诸侯公子的偶像,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是想做一回齐桓公,统一天下陈旧霸业的梦想也在好长时间里没有出现过。
甩手掌柜齐桓公
在任命管仲作为宰相之后齐桓公基本上就是在诸侯会盟之类的活动上会出现,相当于现在英国那边的女王,也就是一形象代言人。一些重要的事情或者决策基本上都是管仲处理之后告诉齐桓公。
所以古今也是有很多帝王希望可以把国家的事情交给臣子,自己就能追求一下个人的爱好,比如像齐桓公一样带着小妾湖心泛泛舟什么的。管仲作为臣子那是忠心不二,齐桓公自己本来就是不喜欢过问国事,玩心太重,这样以来实际上给了管仲一个很好的实现自己政治梦想的空间,这君臣两人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个人看法
从鲍叔牙对齐桓公举荐管仲的说法上,其实我们可以看出,齐桓公或者说管仲内心实际上是由统一天下的梦想的。可惜天不假年,管仲已经很努力了,当时的诸侯大多还是承认周天子为正统,同时也是各自混战,也就是他们若是像在当时统一中国,那么遭受的阻力是要比秦国更加大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好多诸侯各自混战却大都只是想做一次齐桓公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