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小军为什么叫军神?

吕小军为什么叫军神?,第1张

吕小军“军神”外号的由来:其实吕小军并不是什么军人出身,只不过自己的最后一个名字带有一个军字,由于自己在举重方面非常厉害,拿过不少奖项,所以被很多粉丝们称为"军神"。

人物简介:

吕小军,1984年7月27日出生于湖北省潜江市,中国男子举重运动员,效力于中国男子举重队。2021年,吕小军入选2020年东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举重项目运动员名单。 

7月3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81公斤级A组的比赛,37岁的中国选手吕小军刷新奥运纪录夺金。这项成就也让吕小军成为了东京奥运赛场上年龄最大的举重运动员。

当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内心也非常震惊,因为37岁的年龄对一个运动员职业生涯来说,年龄已经非常高龄了,吕小军并没有因为自己年龄太大而选择放弃自己的梦想,反而通过自己的坚持让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这样的一种对梦想执着和坚持的力量是我个人非常敬佩的。

在很多奥运会赛场上,30岁几乎是每一个运动员都不得不去面临的年龄问题,因为很多运动员在过了30岁之后,自己的体能将会完全下降,甚至有一些比赛上的专业优势,也会因为年龄下降而慢慢没有了,如果自己再去和年轻的运动员同台竞技,可能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被动,因此很多运动员在30岁之前都会选择退役。

但是吕小军却没有这样做,因为自己还有冠军梦没有完成,因此一直支撑着吕小军,当自己37岁的时候踏上东京这块土地,拿到人生第2块奥运会金牌,才能完成自己内心的梦想。这种对梦想的执着和坚持,让我内心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总结:作为两届奥运会举重冠军得主,我们可以从吕小军身上学习到很多精神,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无论自己出身怎么样或者是自己的起点很低,只要自己坚持去做一件事情,我认为自己肯定会有所收获。

人做事情最害怕的就是突然放弃,因为这样只能让自己从头再来,并且还会让之前的努力白费,因此坚持下去才能让自己的道路越走越长远,没有一个冠军不是坚持走过来的,只有一路坚持才能让自己的道路走得越来越好。

  在**《大轰炸》中,刘烨饰演薛杠头,宋承宪一身分饰安民勋、安民和两角,陈伟霆饰演程霆,谢霆锋饰演雷涛,他们的身份都是飞行员,这些角色也都有历史原型可寻,他们是抗战时期涌现的刘粹刚、乐以琴、高志航、李桂丹四位空军战斗英雄。

 “红武士”刘粹刚

 刘粹刚是辽宁昌图人,性格豪爽、耿直、雷厉风行,是典型的东北大汉。1933年,刘粹刚试飞意大利飞机时,飞机突然起火,他临危不惧,硬是将飞机安全降落,一举成名。刘粹刚被誉为“中国的红武士”(“红武士”原指“一战”期间的德军飞行员黎多芬,他先后击落了80架敌机)。

 “江南大地的钢盔”乐以琴

 他原名乐以忠,因年纪不够报考空军条件,遂冒其四哥乐以琴之名。没想到四哥乐以琴后来也考取空军军官学校,因为名字被占用,只能借用六妹乐以纯的名字。当年,航校中流传着“乐以琴不是乐以琴,乐以纯不是乐以纯”的笑谈。乐以琴牺牲后,其事迹曾被编入民国小学课本。人们称他为“江南大地的钢盔”。

 “空军军神”高志航

 1937年“八一四”空战,第一个升空迎敌并首开中国空军击落敌机纪录的,是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高志航,1908年出生于辽宁通化,被派往法国学习飞行,学成归国后,出任东北空军“飞鹰队”队长。

 高志航殉国后,为纪念这位“空军军神”,中国空军特将第四大队命名为“志航大队”。他是八年抗战牺牲的4000多名中国空军官兵中,官职最高的飞行员。国民党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将军,高志航牺牲时,年仅29岁。

 “血染长空”李桂丹

 李桂丹,被誉为中国空军的“四大金刚”之一,辽宁新民人。1938年“2·18”武汉空战时,一人先后击落3架敌机,英勇无比。后不幸陷入敌机的火力网,在激战中被敌弹所中,当即血染长空。“2、18”空战殉国的还有吕基淳、巴清正、王怡、李鹏翔等英烈。

身高194米,体重80公斤。

李军(别名军神)1992年出生,山东潍坊人,身高194米,体重80公斤,征战CUBA五个赛季,共拿下751分,三分球命中118个。

在CUBA联赛中,山科大李军曾经单场轰下57分,刷新CUBA单场得分纪录,成为了球迷们讨论的对象,更是被称为“山科汤神”。

  今天,我读了《军神》着篇课文,深深的被刘伯承将军那钢铁般的意志感动了

  《军神》这篇课文主要写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药,表现了刘伯承钢铁的意志,表现了作者对刘伯承将军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当我读到“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捉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根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时,想到刘伯承将军当时要忍受多大的痛苦,我与刘伯承将军相比简直有天渊之别。有一次,水煮开了,妈妈叫我把水入进暖水壶时,不小心水溅到了我手上,我痛得把水壶扔出一边,哭着叫妈妈帮我涂药。刘伯承将军动手术不用麻药,而且不吭一声,而我被水烫一下就哭哭啼啼。读了这篇课文,我才明白我是多麽的渺小呀!

  又如文中说到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将军动手术,他不但不叫还一直数着刀数,清楚地知道沃克医生割了七十二刀!多麽坚强的意志呀!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两辆正在奔驰的汽车撞在一起。“砰”,一辆车被撞出一边,一辆车横在路上。突然,被撞出一边的车的车门打开了,司机从里面艰难的走了出来,只见他的头流着鲜血,白色的衣服都被染红了。但他坚持走到路边,边用手机报警边向旁边的行人求救,直到救护车到来为止。周围的人都被他那坚强的意志感动了。如果那个人是我,早就痛的说不出话来了,哪里还想到去报警求救呢?

  读了《军神》这篇文章,我深刻的认识到,人生于世,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有着像刘伯承将军那样坚强的意志,沉着面对,困难和挫折就一定会被克服。

  今天我读了<皇帝的新装>这篇故事,他来自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这篇文章讲了皇帝爱穿新衣服一天来了两个骗子,自称织出的衣服不但漂亮,而且能看出哪些大臣是苯或不称职为了表示自己聪明,称职大臣都装做看见了皇帝给了骗子好处,穿上’衣服’出去了百姓都夸耀皇帝的新衣,一个孩子的一句话让皇帝明白自己被骗了

  读完这篇童话,我不禁问自己,作为一国之君怎么会被骗呢 毫无疑问全是因为虚荣心,全天下的百姓大臣甚至皇帝都心甘情愿地被别人骗,也心安理得地骗别人骗子之所以得逞,是因为他们看清了人们心中的弱点---甘愿被别人利用,为的只是满足他们可怜的虚荣心

  实际上虚荣心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孩子的心是单纯的,随着长大虚荣心也会越来越深读了童话后,我想提醒人们:保持一颗真诚的心不要为了虚荣放弃那颗真诚的心

  想想自己其实也这样看见别人拿出很贵的溜溜球玩真羡慕,怕爸爸妈妈不同意买,只能看着人家玩,可真正买了又觉得别人的更好,总觉得永远满足不了自己的虚荣心

  当我读完文章后,我明白了虚荣心是永远不可能满足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虚荣心,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知足的人

  道德的抉择

  “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与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很大的诱惑的时候。”这是课文《钓鱼的启示》中最吸引我的一句话。

  《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精彩的情节,但是它用简朴的语句和简练的故事情节讲述出了一个不深奥但却非常有意义的道理。

  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小詹姆斯与爸爸出去钓鱼,他们在不允许钓鲈鱼的时间里钓到了一条大得简直令人难以相信的鲈鱼,经过爸爸的教诲,原先不肯放生鲈鱼的小詹姆斯终于把鲈鱼又放回到湖里了,这次钓鱼的经历让小詹姆斯懂得了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有没有人监督,都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是一个道德问题。

  谁都知道要自觉地遵守规则,可是在很多时候,很多人为了自己一时的很小的便利而去违反规则,也许,他们并不是故意要这样做,但是面对诱惑的时候,总是心存侥幸,不能管住自己。其实,规则的制定就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秩序、更安全、更方便,但是,要想真正达到制定规则的目的,需要靠每个人的自觉遵守和执行。好多人在违反规则的时候,总是想:“就这一次,没关系。”、“下次注意就行了”、“反正没人知道”……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都这样做,那规则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遵守规则,要靠每个人的自觉性,怎样才能有这种自觉性呢,这就是一个道德问题、一个品质问题。这种道德和品质的培养要从小时候、从小事情上做起。

  中国人在欧洲的那段日子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在过马路时,行人在红灯前一律不走,即使没有任何车辆来往,他们也要等到绿灯亮时才从斑马线上横穿马路。可是,在北京,行人横穿马路时从来不看灯,想走就走。我们班有些同学也是这样,上课发言时讲的很好:“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可在实际生活中,做的却又是一套。从小事做起,从实践做起,从中国人做起!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却做不到呢?

说回今天,周末下午的多场决赛夺金点你们一定不要错过!31号是东京奥运会的第八比赛日,今天将产生21块金牌,中国队在游泳、蹦床、举重、射击和羽毛球等大项上具备极大的冲金实力,游泳名将王简嘉禾,连夺两金的张雨霏会登场游泳决赛,蹦床项目世界四连冠的高磊冲击男子金牌,举重的“军神”吕小军全力摘金,马上带你们看全览分析!

1(夺金点!)游泳

比赛时间:9:37 女子200米仰 泳决赛 柳雅欣第7道 彭旭玮第8道

9:46 女子800米自由泳决赛 王简嘉禾第8道

10:43 男女4 100米混合泳接力 中国队第3道

女子200米仰泳决赛,有中国军团的柳雅欣和彭旭玮双人出战,两位运动员今年成绩出色,都具备了冲进2分08秒以内的实力,在亚洲傲视群雄的她们,希望在奥运赛场上斩金夺银!

女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王简嘉禾想必是大家最熟悉的女运动员之一了,少年成名的王简嘉禾今年刚满19岁,在2018年举办的雅加达亚运会上,王简嘉禾狂揽自由泳4块金牌,又在当年的世界锦标赛中拿下800米自由泳冠军,堪称中国的“自由泳女王”,期待今天王简嘉禾的出色表现!

2(夺金点!)蹦床

比赛时间:13:50 蹦床决赛 董栋、高磊

蹦床项目在2008年之后,中国队异军突起,高磊是连续四届世界赛冠军,在该项目具有极强的统治力,董栋则是在2008年就跟何雯娜一起出现在世界大赛上的老将,相信今天的双保险,将会为中国队在决赛中力争一块金牌,祝福两位运动员!

3(夺金点!)帆船女子帆板RS:X奖牌赛

比赛时间:13:30 卢云秀

福建女孩卢云秀在之前的12轮帆板系列赛中以净分30分排名第一,进入最终的奖牌争夺战!卢云秀曾在2019年的世界杯上勇夺该项目女子帆板的冠军,本届冬奥运更是发挥稳定,让我们预祝今天的卢云秀一帆风顺,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举夺魁!

4(夺金点!)男子举重81公斤级决赛 军神登场!

比赛时间:14:50 吕小军(“军神”)

已经年满37岁的老将吕小军被人们称为“军神”,吕小军在中国举重届的地位如同王者,超长的职业生涯,强力的抓举和挺举重量,相信今天的举重比赛一定异常精彩,你们绝对不要错过!吕小军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77公斤级比赛中就以打破总成绩世界纪录的方式夺冠!2016年里约奥运会再次打破抓举世界纪录,但是因为体重较重的原因,惜败于举起同样总重量的哈萨克斯坦选手,遗憾摘银!吕小军本届奥运会能否再次拿下金牌,让我们为他加油!

5(夺金点!)射击女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

比赛时间:14:50 史梦瑶

23岁的河南姑娘史梦瑶已经多次拿下步枪射击的世界冠军,2017年的射击世界杯中,史梦瑶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10米气步枪冠军!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中,史梦瑶继续保持着完美的状态,总分第一获得全国冠军,预祝史梦瑶今天射落金牌!

6(夺金点!)羽毛球男子双打金牌赛

比赛时间:19:30 李俊慧/刘雨辰(中国)vs 王齐麟/李洋(中国台北)

7(重要赛事)奥运会女排小组赛

比赛时间:20:45 中国女排vs意大利女排

中国女排本届奥运会开局不利,0比3败给了土耳其队,在随后进行的与美国队和俄罗斯队的比赛中,中国女排虽然状态持续回暖,但是还是吞下了三连败的苦果,排名小组垫底。今天的比赛将会是中国女排的生死战,拼下强敌意大利队还会保留晋级的希望,中国女排一直以来都被国民喜爱,这一次,中国女排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朱婷伤病,队员状态有起伏,相信今晚无数国人将会守在电视机前,为中国女排加油!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先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检查眼睛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接着写沃克给刘伯承做手术,刘伯承拒绝用麻药。最后写手术后沃克对刘伯承的钦佩。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品质。课文写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描写人物时,重点却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的变化,开始沃克是“冷冷”的,当发现伤情后,闪现出“惊疑的神情”,“目光柔和了”。病人拒用麻醉剂时,沃克“眉毛扬了起来”表示不理解,他听了病人一番话后,“再一次愣住了”。手术后,当病人说出刀数的时候,沃克“惊呆”且“大声嚷道”,“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当他知道病人是刘伯承时,沃克“肃然起敬”。沃克医生的这些变化,都是由刘伯承引起的。课文这样写,是以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来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品质。

教法建议:

1、课前,将搜集到的刘伯承元帅的、有关书面材料(故事)张贴在教室里,或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刘伯承元帅的纪录片、**、电视片。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第一步,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学生在速读的同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文章叙述的顺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理清文章的结构。

第二步,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在细读课文时,要求学生从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中体会刘伯承的钢铁般的意志。引导学生阅读时,不能孤立地让学生理解沃克的变化,而应该从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中,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指导学生朗读本课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人物对话。本课人物对话语言简单,但朗读时要把握好语调。刘伯承的话可用舒坦、平静的语气来读,以示作为军人的刘伯承的镇定、沉着、坚毅;而朗读沃克医生的话要结合他神态、情绪的变化加以灵活处理,如开始他的话用疑惑的语气读;手术时他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用关切的语气读;手术后,他的话用充满敬佩的语气读,以示对刘伯承的赞扬。二是课文中描写沃克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要结合生活实际中的经验,引导学生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课文题解

军神,一般是指神话传传说中的人物,它有超人的能力和坚韧不毅力。这篇讲读课文记叙了当时任川东支队将领刘伯承同志在重庆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进行开刀手术时拒用麻醉剂的经过,在手术过程中,将军的惊人表现被德国医生高度称赞为“军神”。

学习要点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读3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词语解释

惊疑(jīng yí):惊讶疑惑。〈例句〉她脸上露出了惊疑的神气。

审视(shěn shì):仔细看。〈例句〉总经理坐在那里正在审视工程图纸。

一针见血(yí zhēng jiàn xuè):比喻说话简短又能说中要害。

从容镇定(cóng róng zhèn dìng):不慌不忙,沉着镇静。

吩咐(fēn fù):口头指派或命令、嘱咐。

一声不吭(yī shēng bù kēng):一声不响,不说话。

由衷(yóu zhōng):出于本心。

勉强(miǎn qiáng):本课里表示不是甘心情愿的意思。

堪称(kān chēng):可以称得上的意思。

肃然起敬(sù rán qǐ jìng):成语。形容看到、听到某一动人的事迹后表现的恭敬的态度和心情。

荣幸(róng xìng):光荣而幸运。〈例句〉我们能见到老科学家感到很荣幸。

近反义词

近义词:惊疑—惊异镇定—镇静吩咐——嘱咐

熟练—老练慈祥—和蔼

反义词:镇定—慌张熟练—生疏慈祥—狰狞

难句分析

1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骒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水。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这两句话具体描写了病人在没有使用麻醉剂开刀的情景,句中的“抓住”、“暴起”、“汗如雨水”、“使劲”等词语突出了病人强忍痛苦的神态,尽管疼痛之极,而病人却一声不吭,这里病人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自我克制忍受能力,情况就不可能这样。

2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在医院做开刀手术不使用麻醉剂,对病人来说经受巨大的痛苦,而刘伯承将军不仅忍受了疼痛,还有手术中一直数着医生用刀的次数,这处情况使负责做手术的医生都惊呆了。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是因为他在手术中能忍受一切艰苦,具有不怕一切的无大畏的精神;说他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因为他表现出来的意志跟钢板一样坚强,自我克制的毅力是超人的。“你堪称军神!”这是对刘伯承将军在做手术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课文结构

〔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10节):讲沃克医生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面对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表现出这么从容镇定。

第二段(第11—15节):讲开刀前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使医生再一次愣住了。

第三段(第16—23节):讲手术台上病人汗如雨下,还一直数着开刀的刀数,医生称赞病人是真正的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

第四段(第24—26节):讲当知道病人原来是刘伯承将军时,沃克医生肃然起敬,深感荣幸地认识了他。

课文中心

课文通过记叙德国医生沃克为一位拒绝使用麻醉剂的病人开刀摘除坏死的眼珠,病人的表现堪称军神的故事,高度赞扬了刘伯承将军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具有钢铁般的毅力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课后达标训练

一、读词语,给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一针见血(①xué ②xuè) 4邮局(①yóu ②yǒu)

2勉强(①qiǎng ②jiàng) 5施行(①sī ②shī)

3惊呆了(①dāi ②ái) 6刘伯承(①céng ②chéng)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一针见血:

2一声不吭:

3肃然起敬:

三、读拼音,写词语。

nián líng jù jué shī xíng zhǎn xīn

( ) ( ) ( ) ( )

miǎn qiǎng kān chēng má zhuì jì yóu zhōng

( ) ( ) ( ) ( )

参考答案

课后达标训练

一、1.①√2.①√3.①√4.①√5.②√6.②√

二、见[词语解释]栏目

三、年龄拒绝施行崭新勉强堪称麻醉剂由衷

  华佗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医,历史上真有其人。据史料记载,关羽“刮骨疗毒”也确有其事。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况且《三国演义》上也有生动的描述。

  其实华佗没给关羽“刮骨疗毒”。

  据史料记载,关羽“刮骨疗毒”是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而华佗早在十一年前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就已被曹操杀害了。

  《三国演义》第75回,名医华佗为关羽行“刮骨疗毒”一节,料想大家都不会陌生。

  神医华佗确有其人,他曾创“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首次使用药物全身麻醉而施行剖腹术的人。不过,历史上的华佗并未给关公治过箭伤,二人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的事,其间相隔11年,死人焉能医活人?

  不过关羽中箭刮毒确有其事,这在《三国志·关羽传》已有记载,其详细情况与《三国演义》所述相似,但可惜书中没有记下医生的姓名。

  罗贯中之所以将医生写成是华佗,大概因为华佗是当时的名医且擅长外科手术,治箭伤理更不成问题。如此“有根有据”,加之作者的生花妙笔,把故事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何人不信“刮骨疗毒”的真实性呢?

  其实,古代有“刮骨”经历的勇将远非关羽一人。据《北史》载:长孙子彦坠马折臂,肘上骨起寸余,乃命开肉锯骨,流血数升,言戏自若,人以为“逾于关羽”。《宋史》记载:赵匡胤在北周时攻入寿春,“城中发连弩射之,矢大如椽,牙将张琼以身蔽之,矢中琼髀,镞甲着骨不出。琼饮酒一大厄,令人破骨出之,流血数升,神色自若。”南宋名将韩世忠也曾有“中毒矢入骨,亦用强弩括之”的经历。至明代,这样的例子也屡屡见载于史书中,不胜枚举。

  不过,后人还是最佩服关羽,一则是关羽所处的时代较早;二则“大刀关公”这个勇猛无比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加之《三国志》中的“伸臂令劈之,时方与诸将饮,臂血流于盘器,而公言笑自若”的生动描述,也令人觉得更真实可信。

  《三国演义》有一段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故事写道:有一次,关羽在战斗中左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名医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割开皮肉,刮骨去毒。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等到华佗刮尽骨上的毒,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便大笑而起,高兴地说:“先生真是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也说:“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象您那样沉着坚强的人,真是大丈夫!”

  《三国演义》刮骨疗毒的故事,既夸张了关羽虎将非同寻常的大丈夫气概,又赞颂了华佗神医的高明医道,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至今还脍炙人口。

  当然,华佗为关羽刮骨,只是一个演义故事。在史书《三国志》的《关羽传》里并没有说明为关羽治病的医者是谁,《华佗传》里也没有记载他为关羽治过病。何况,华佗发明了麻醉剂,也不必让病人去经受不麻醉就刮骨的痛楚。但是,华佗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医生,却是实情。在史学家陈寿写的《三国志》和范晔写的《后汉书》里都有他的传记,留下了这位杰出医学家一生的光辉业绩。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民间医生,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瘟疫流行,他立志行医,为病人解除痛苦。为了绘人治好病,他攀山越岭,采集草药,行走四方。他的足迹遍及今天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部分地区。在治病采药的过程中,他的医学知识日益渊博,临床经验不断丰富。他精通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和针灸科,尤其擅长外科,后世奉他为外科的鼻祖。

  华佗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医学遗产,他的诊断技术极为高超。据《三国志·华伦传》记载,有一天,华佗在路上遇到一个躺在车上的病人,这人因喉头阻塞咽不下东西。华佗听见了他的呻吟声,走过去看看神色,便对病人的家属说:“你到路旁的摊上去买三两蒜齑(ji基 大蒜末),加上半碗酸醋,调和了吃下去就可以治愈。”病人按他的指点服了药,立刻吐出一条很长的虫,病人很快好了。当这个人拿着虫子到华佗家去道谢时,见华佗家的墙壁上挂着同样的长虫,竟有十多条。

  《后汉书》记载:有一位李将军的妻子病得很重,请华佗诊脉。华佗诊后说:“夫人伤了身子,胎儿已经死在肚里,没有下来。”李将军说:“确是受过伤,但胎儿已经下来了。”华佗说:“从脉搏来看,胎儿并没有下来。”李将军不相信华佗的诊断,过了一百多天,夫人的病势加重,再请华佗诊视。华佗说:“脉搏跳动如前。夫人怀的是双胞胎,可能因为生第一个孩子时失血过多,第二个孩子没能下来。现在胎儿已死,只好用针灸和汤药把他催下来。”华佗给她针灸服药后,便让一个妇女把胎儿从李夫人腹中探取出来,果然是一个死胎。

  又有一次,华佗在盐渎(盐渎 今江苏盐城)一家酒店里看见几个人饮酒,其中一个人脸色不正常,便问他有什么病?那人感到很奇怪,回答说没有什么不舒服。华佗说:“从你的脸色来看,你有急病,千万不要再饮酒了。”但这个人毫不在意,结果在回家的路上感到头眩,从车上跌了下来。到家后,当天晚上就死了。

  华佗在医治病人的过程里,遇到有些病,吃药、针灸都不管用,必须开刀动手术。可是动手术会引起病人的剧烈疼痛,甚至疼得昏了过去。这该怎么解决呢?华佗总结前人的经验,分析酒能使人麻醉的现象,就到处采摘能使人麻醉的中草药,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制成了一种麻醉药,叫做“麻沸散”。动手术之前,先让病人把麻沸散和酒冲服,等病人失去知觉以后,再开刀,手术就会很顺利。有一次,一个人肚子痛得很厉害,被送到华佗那里。华佗诊断是肠痈(yong拥),就是现在常说的阑尾炎。他对病人家属说:“针灸已经晚了,非开刀不可。”经家属同意,华佗给病人服了“麻沸散”,然后剖开腹部,割去溃烂的阑尾,洗净伤口,再用线缝合,在伤口处敷上药膏。四、五天以后,病人的伤口施合了。一个月左右,病人完全复原。华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全身麻醉动手术的医生。他发明的“麻沸散”,比欧洲开始使用麻醉药早了一千六百多年。因为他妙手回春,治好了许多濒危的病人,人们感激他,赞扬他,尊称他为“神医”。

  华佗不仅在医疗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还重视预防疾病,提倡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他对弟子吴普说:“人的身体必须经常活动,但不能过度。经常活动能帮助消化,促进血脉流通。譬如门户枢纽,由于经常在动,就不容易被虫蛀。”他发展我国古代医疗体育“导引”的做法,仿照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五禽戏”。吴普按照五禽戏的规定动作,经常锻炼,活到九十多岁,还是耳聪目明,牙齿坚固。

  华佗的一生,不慕名,不求利,一心为百姓治病。有一次,沛相陈珪(gui规)推举他为孝廉(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由各郡国所属的官吏和百姓中举荐。)当时被举为孝廉意味着做官的日子已经为期不远,是进入仕途的重要台阶,为任何一个追慕名利的人,求之不得。但安贫乐道的华佗,却没有接受沛相的抬举。又有一次,太尉黄琬聘请他赴京,这又是功名利禄立时可得的机会。可是立志行医的华佗还是谢绝了。

  但是,救死扶伤一生的华佗,最后却屈死于封建专制制度之下。事情是这样的:那时候,位居丞相、权重一时的曹操,患了头风眩即三叉神经痛)的慢性病。每次发病,心乱目眩,很多名医都无能为力。闻得华佗医术超群,曹操就差人请华佗诊治。华佗来到许昌,只给曹操扎了一针,针到病除,曹操的头就不痛了。曹操非常高兴,便把华佗留在身边当一名侍医。但是华佗不为名利所动,不久,他就托辞告假回家。到家以后,假托妻子有病,一去便不复返了。曹操大怒,一次又一次下令催促,仍不见华佗回来。盛怒之下,曹操命人把华佗抓回许昌,决定把他处死。临死之前,华佗拿出他一生行医的经验总结,交付给狱吏,说:“这是可以救人活命的。”请求他送出狱去。狱吏怕受株连,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向狱吏借了火,一生心血的结晶,倾刻之间,化为灰烬。医书没有保存下来,华佗也被杀死了。

  华佗死了,但是华佗的名声却长期活在人民中间。直到今天,我们常常把良医称为“华佗再世”。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神医”,在他的家乡安徽亳县和他曾经行医的江苏徐州等地,都建有华佗庵、华伦墓、华祖庙。在亳县的华馆庵中,还有他的塑像和传世的华佗验方。

  文言文: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羽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时,只披着掩心甲,左臂被曹仁射中一枝毒箭。后来请华佗疗伤。华佗建议:“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吴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但恐君侯惧耳。”关羽笑曰容易,令设酒席相待。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白话文:

  有一次,关羽在战斗中左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名医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割开皮肉,刮骨去毒。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等到华佗刮尽骨上的毒,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便大笑而起,高兴地说:“先生真是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也说:“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象您那样沉着坚强的人,真是大丈夫!”

  文言文:

  关羽尝为流矢所中,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然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镞(zú)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此患乃可除。”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与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淋漓,盈于盘器,而羽割炙(zhì)引酒,言笑自若。

  注释:本文选自《三国志》 尝:曾经。 镞:箭头。 耳:语气词。 劈:用刀破开。 适:恰好。 流离:淋漓。 炙:烤熟的肉。

  译文:关羽曾经被乱箭射中,那支箭穿透了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了,但是每到阴雨天,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那支箭的箭头有毒,毒已渗入到骨头里,应当剖开臂膀(再一次治疗箭伤),深入到骨头,刮掉渗入骨头的毒药,(完全)除掉毒药,这样以后,病患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医生剖开。当时,关羽恰好邀请各位将领在一起喝酒吃饭,臂膀上的鲜血淋漓,溢出盘子,而关羽却(依然)切烤肉(吃)举起酒杯(喝),谈笑自若。

  据史载,“刮骨疗毒”确有其事。但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却并不是华佗。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关羽刮骨疗毒”的具体时间,但记述了此事发生在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自领益州牧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之间。 但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早在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华佗就被曹操召到身边,建安十三年,华佗被曹操怒杀。华佗之死在关羽“刮骨疗毒”之前七、八年,不可能为关羽治伤。

  扩展阅读:1文言文启蒙读本开放分类:文言文,华佗,白话文

  [我来完善]“关羽刮骨疗毒”相关词条:更多

  钢铁三国志古城会群英会脂砚斋最游记三国诸葛亮孙权张飞空城计三十六计美人计

  苦肉计论语曹雪芹四大名著高鹗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恭王府脂砚斋全评石头记林黛玉贾宝玉金陵十二钗薛宝钗芙蓉诔薛蟠南征北战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名著三英割须弃袍长坂坡罗贯中水煮三国樊志起隗功博青梅煮酒论英雄名字三国演义动画版隆中对杨修之死草船借箭红楼梦史湘云四大古典名著周瑜何晴论语十则赤壁之战陆绩怀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80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