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钻木取火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话写下来。

燧人钻木取火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话写下来。,第1张

燧人氏是有巢氏的儿子。燧人氏也想为人类做出一些贡献。他见人们用凿石取火不方便,就积极思索更好的办法。燧人氏看到神鸟啄木时发出的火星,这给他很大的启发。他回家后取来干燥的木头,用尖硬的器具与之摩擦,没过多久,干木就燃烧起来。这就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  起初,远古时代的人们没有“生火做饭”的概念,他们捕鱼打猎,采摘浆果,食物用石头简单分割后直接进食。即使是冰天雪地的冬季,他们也只能吃生冷的坚硬的难以消化的生肉。时间久了,消化系统崩溃了,身体垮掉了,所以那个时候的人们,寿命都特别短。  有一个身体强壮的小伙子,看着身边的老弱病残心中不免有些难过,他立志要找到温暖的易消化的食物。他边走边找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条条河,走了很远的路,来到了一个叫遂明国的地方。因为太阳和月亮的光辉照不这么遥远的地方,所以这里的人们不知道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不知道黑夜和白昼交替。小伙子走了那么远的路又累又饿,于是在一棵树下休息。这是一棵火树,名为燧木,树干高耸入云,树枝茂盛繁密,盘曲起来,占地面积有一万顷那么大。  小伙子在树下睡着了还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就坐在这火树下,有几只像鸱鴞的鸟在空中盘旋了几圈落在了树枝上。它们在树杈间跳跃,并用喙啄树枝,每啄一下,树木就会发出灿然明亮的火花。有一只鸟被自己用力啄木迸溅出的火花给烧死了,落在小伙子脚边。一股被烧焦的奇香引得他食指大动,饿极了的他,尝了尝发现味道特别好。  醒来后他发现,树枝上果然有几只鸟在啄木,每啄一下都有火花迸溅。他深受启发就折了树枝,试着钻出了火来,于是便把这树枝带回了家乡。  家乡人用火加热食物,吃上熟食。为了感谢他,大家都称他为燧人。自此也就有了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  燧人钻木取火的意义  火这一现象早就有了,但是当时的人们却都是敬而远之。不管是火山爆发还是野火燎原对他们来讲都是灾害。然而火烧过的动物肉却更香,寒冬有火可以暖和舒服。对火,人们是害怕却又想控制它。后来,人们便想方设法地保存火种,相对局限并小范围地结束了茹毛饮血生活。尝到甜头的人们就想要更加自如并能够随时随地使用。  相传一个阴天,燧人氏躺在一颗大树下歇息,看着一只鸟儿用它那笨拙的短而硬的縁捉虫吃,鸟儿每啄一次就有一点点亮光出来,燧人氏灵机一动,拿起边上的石头在树枝上砸了起来。他发现有时候有火光产生,于是他想尽办法,变换着工具砸、擦木头或石头,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发明了钻木取火。  钻木取火大大地扩大了人们对火的利用率,在那个兽多于人的年代,火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驱赶蚊蝇害虫、凶猛野兽。大范围地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生食变熟食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跨越。人们不在局限于某一部分食物,可食用的物品变多,食物也变的更加容易消化,同时食物经过烧烤后,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杀菌消毒,人们不再那么容易生病,生存能力显著变强。  钻木取火也是人类展开后续一系列发明的开始,特别是冶炼技术。冶炼技术的发展让工具更加多样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审判官是是米诺斯、拉达曼迪斯和埃阿科斯。

  希腊神话中,米诺斯(英文:Minos/希腊文:Μνωα)是克里特之王,宙斯与欧罗巴之子(同时有兄弟拉达曼迪斯及萨尔佩东)。米诺斯文明又被称作克里特文明。米诺斯的存在至今仍是神话留给世人的猜测,有人认为他是一名强大的君主,另一些人认为“米诺斯”并非一名君主,而是如同“法老”一样的称号。在其他两位判官埃阿科斯和拉达曼迪斯遇到分歧时,负责进行最后的判决。

  拉达曼迪斯(又译:拉达曼提斯)根据古希腊神话,拉达曼提斯是欧罗巴公主和宙斯的儿子,与萨尔珀冬,米诺斯是兄弟,是第一代克里特岛的国王。在《荷马史诗》中,被宙斯认为这个儿子像天神一般威严,是米诺斯前一代的克里特王,后被米诺斯和波塞冬勾结陷害,被迫流落荒岛。在那里拉达曼提斯与阿尔克墨涅结了婚,生下了两个儿子。拉达曼提斯死后,与米诺斯,埃阿科斯并称为冥界三法官。后来他的名字被化为单词,意为公正。

  埃阿科斯(Aeacus),为冥界三大判官之一,宙斯(Zeus)与河流神女埃癸娜(又名埃吉娜,英文名Aegina)之子,珀琉斯(Peleus)和忒拉蒙(Telamon)的父亲,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主将阿喀琉斯(Achilles)和大埃阿斯(Ajax或者Aias)的祖父(阿喀琉斯为珀琉斯之子,大埃阿斯为忒拉蒙之子),以公正著称。

1、维爱战争

维爱战争——即古罗马人与伊特拉斯坎人(伊达拉里亚人)之间的战争,由于战事主要在伊特拉斯坎人重城维爱(英语Veii,拉丁语Veius;意大利语Veio)进行而得名。

维爱战争在罗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罗马军事扩张时代的来临,是罗马迈向世界顶尖强国道路上的第一个脚印。从此以后,罗马——这个原本困窘于狭小山丘的蕞尔小国,一步步,成长为地跨欧亚非、统治众多民族、囊括地中海使其成为内湖的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 。

2、萨莫奈战争

萨莫奈战争是罗马的第二次大扩张,一共进行了三次 (前343-前290)。通过这次战争,罗马击败了意大利半岛中南部地区最强大的萨莫奈人,夺取了富庶的坎佩利亚平原。

3、希腊战争

罗马为了向南意大利扩展势力,派舰队驶向他林敦湾,他林敦自知战不过罗马,向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求援。皮洛士野心极大,一心想学亚历山大。

但他与罗马和与其结盟的迦太基的作战代价太大,以致留下“皮洛士的胜利”的典故,皮洛士无力再战,于前275年率残部返回希腊,孤立无援的他林敦只好向罗马投降,前272年塔兰托投降。至此,罗马征服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全部意大利。

三次战争之后,罗马征服了除波河流域以外的全部亚平宁半岛。不过,罗马未把被征服地区组成统一国家,而是采用“分而治之”的统治形式,即不同地区给予不同待遇,使被征服地区难以联合起来反对罗马。

4、第一次布匿战争

第一次布匿战争是在古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的第一次战争,于前264年到前241年之间。两国冲突是因为争夺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霸权,尤其是西西里岛的拥有权。战争23年后,罗马勉强胜利,并提出许多条件与迦太基签订和约。

5、第二次布匿战争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失败之后,因失去地中海里的西西里岛,开始向欧洲西部的伊比利亚半岛发展。罗马警告汉尼拔不可穿过埃布罗河。汉尼拔无视此警告,继续领军向东北进军。罗马令迦太基交出汉尼拔受审,被拒绝之后宣战。

这次战争是三次布匿战争中最长也最有名的一场战争,最后以罗马的胜利宣告结束。这场战争中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的出色表现奠定了他在西方军事史上的地位。同时,汉尼拔在扎马之战中的失败也成就了大西庇阿的威名。

-罗马共和国

第一阶段:克里特文明(在克里特岛,里面的宫殿有完整地下水道卫生系统,当时让世人震惊)

第二阶段:迈锡尼文明(就是特洛伊战争时期)

第三阶段:黑暗时期(荷马生活的时代)

第四阶段:古典文明(公元前5—4世纪中期)

第五阶段:马其顿统治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

扩展资料:

古希腊文化的特点:

一、理想主义

古希腊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就是和谐是美。古希腊人很早就提出黄金比例的观点,并运用于绘画雕刻。

二、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决不偶然。古希腊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希腊人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享乐。希腊神话中经常出现半神般的英雄,像赫拉克勒斯`忒修斯`珀修斯等,不需要再举例。神同人一样,追求女色,争强好胜。

三、理性主义

希腊人是奔放的,拥有所谓的“酒神情绪”。但比起其他民族,理性色彩还是比较突出的。古希伯人信奉上帝`埃及人崇敬太阳神。

四、悲剧性

自身的追求与命运的矛盾,就形成悲剧。严格说,每个民族都有悲剧性,但希腊最浓,似乎只有日本与其向近。荷马史诗就是悲剧的代表。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是两种典型的悲剧人物。前者是自身追求与命运矛盾,后者是自身思想与国家使命矛盾。这里不详加介绍。

五、雄伟性

悲剧不是侧重写悲,而是写悲壮雄伟。希腊的史诗戏剧大多体现英雄主义色彩,抒情性较强。语言高亢,句式短促。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高大壮观,雕塑《掷石饼者》形象健美,都体现这一点。

公元前五百年的时候,欧亚交界处两个最大势力打了近半个世纪。一方是亚洲大陆西部走出来染指欧洲的大帝国;一方是欧洲大陆东部走出来染指亚洲的城邦联盟。 从伊朗高原走出来的波斯骑兵在此之前攻占了巴比伦、中亚、和埃及,建立横跨亚、欧、非的强大帝国——波斯帝国。相较之下希腊人处于下风,诞生于欧洲深入海洋的巴尔干半岛,爱琴海中又散布着数量庞大的小岛,地理上形成的「 ”环抱式”、「 ”散碎式”的开放地带,为城邦文明的兴起提供了场地。半岛上的诸城邦各自为政,就像一个个小国家,一直都处于相同文明的分裂状态。 如果要说战争的结果,往往不要以单纯的胜败而论。就欧洲史学界来说,希波战争无疑是欧洲人第一次与亚洲人大规模对战中取得的重大胜利;而对于西亚人来说,这次战争就是在波斯帝国扩张的过程中,并没有能够成功征服希腊;客观来说,希波战争就是强大的波斯帝国对阵分裂又团结的希腊城邦,先是占领,后来又还了回去,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的全过程。 概况聊完,来看一下希波战争的清晰过程。 战争爆发五十年前,波斯人攻占了小亚细亚半岛。通过我之前的文章,大家都知道希腊人当时的城邦是遍及爱琴海沿岸的,因此除了希腊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的沿海地带也都是希腊城邦,这次被波斯人尽数吞并了。这样一来,古希腊只剩下了希腊半岛及爱琴海中的一些岛屿了。双方大战在所难免。 导火索是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大城邦——米力都被波斯人占领后,城邦内爆发了反对波斯统治的起义,米力都向整个古希腊世界最强大的两位「 ”老大哥”求援,一个是斯巴达、一个雅典。结果斯巴达没理会,雅典派出了二十艘战舰。六年后波斯人的新国王——大流士一世镇压了米力都的起义,米力都居民要么被屠杀要么成奴隶,城邦被摧毁。然后,波斯人以雅典人支援过米力都为由,而对整个希腊半岛发起进攻,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可以分成两段,第一段是公元前492——前479年。波斯帝国连续两次出师不利,卧薪尝胆后大起大落。 战争爆发后波斯军队水陆并进,结果海军遇到风暴基本全军覆没。陆上由于军事将领受伤而撤军,波斯人对希腊的第一次出征就这么半途而废。 两年后卷土重来,几百艘战舰组成的波斯海军从小亚细亚横渡爱琴海。在雅典东北方位的马拉松登陆,这里距离雅典城太近,雅典军队不得不与数量多于自己的波斯军队在马拉松平原对决。此时的希腊各城邦还处在各扫门前雪的阶段,除了旁边的小城邦彼阿提亚派来了一千人的小援军之外,再没有任何城邦帮助雅典。不过从一些和影视资料上你会发现,那时候的雅典军人都是身穿金属铠甲的,相比波斯帝国的「 ”布衣”弓箭手,雅典军队算得上是「 ”重武装步兵”了。结果雅典的步兵方阵冲散了波斯的弓箭手「 ”人海”,波斯帝国第一次正式与希腊半岛城邦交手以惨败告终。 马拉松平原距离雅典城42公里,军中「 ”跑步小能手”——腓力德比斯负责跑回城内向雅典的父老乡亲报告这胜利的喜讯。他全程仅用了三小时,而且沿途没有穿红背心的志愿者和一次性纸杯装的矿泉水供应。到达终点他只言简意赅说了五个字「 ”我们胜利了”,然后倒地而亡。这就是马拉松运动的由来。 波斯人屡败屡战,精心准备了十年之后,又向希腊人进军了。这次军队总数超过十万(确切数字已无法考证,那些动辄几百万大军的说法根本不符合当时东欧、西亚的人口情况),这一人数跟一战、二战比起来只能是九牛一毛,就算跟咱们三国时候的一些大小战役比起来也算不了什么。可这是在公元前五世纪,在那个人口匮乏的年代,能组织起如此庞大的队伍,也只有如波斯一般的大帝国了。这次希腊人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大敌当前。于是它们暂时放下分歧,历史性的走到了一起抱团取暖。希腊半岛诸城邦组成希腊军事同盟,其中最能打的斯巴达城邦被推举为盟主,由于雅典的海军最强大,于是让雅典负责领导同盟的海军。 波斯人是从小亚细亚穿过狭窄的土耳其海峡,来到希腊北部的,一到地方就迅速占领了希腊北部各城邦。之后他们一路向南,马上就要打到希腊半岛最关键的南部地区了。由于地形原因,波斯人需要穿过半岛中部的温泉关,此时斯巴达城邦国王亲率三百勇士去守温泉关。借助温泉关易守难攻特点,这三百人的小军队真有万夫莫开的气势,牵制住了大量的波斯军队。但是后来由于奸细带路,波斯人绕到了温泉关南面,结果斯巴达勇士加国王共301人全部战死。 希腊半岛就这个特点,只要过了温泉关,就可以长驱直入了。雅典人心里明白波斯大军的入侵是由于自己当年援助米力都造成的,波斯人打进城后必定会屠城,因此波斯执政官组织全民撤出城外,给波斯人留了座空城。波斯军队占领雅典后,发现城内无人,又无处发泄怒火,于是焚烧了整座雅典城。 至此大部分古希腊城邦均已覆没,但是剩下的希腊人,如那些还未被占领的海上岛屿城邦、斯巴达领导的希腊残余陆军,以及雅典人统帅的希腊海军依然在与波斯人周旋。接下来的一次海战和一次陆战使得战争出现了转折点。 终于精心准备十年的波斯海军在爱琴海的一个小海湾里遇到了希腊海军。波斯海军战舰体积庞大,结果在这狭小的海湾里行动笨拙,转个向、调个头都难。而希腊海军的战舰小,本来就是为适应爱琴海海域特点及海上贸易而设计的。因此灵活的希腊海军大胜,以四十艘的代价,摧毁了波斯人的四百艘战舰中的三百多艘。 借着海军胜利的振奋,希腊人再次组织起大量的陆军来反抗波斯。陆上霸主斯巴达的国王阵亡之后,摄政王指挥全希腊陆军在半岛中部的普拉迪亚与波斯陆军展开决战,并且大胜。此后希腊人成功将波斯人赶出希腊半岛。 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公元前479——前449年,雅典代替斯巴达扛起领导大旗一路掩杀波斯帝国。 自从波斯人被赶出希腊半岛之后,像斯巴达这样的陆上农业城邦,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其他事情与它无关。而对于雅典人来说,走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因为他们是商业城邦。此时的小亚细亚及黑海的沿海城邦还都在波斯人手中,如果不恢复昔日的海上贸易航线,只依靠跟斯巴达这样自给自足的农业城邦做生意,雅典城邦根本不可能得以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米力都人起义的时候,同时求它两家,斯巴达人不理会、雅典却会出兵的原因了。 雅典及其他靠海上贸易为生的城邦,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把波斯人从小亚细亚及黑海沿岸也赶出去。于是它们在希腊半岛同盟胜利并瓦解之后,自发组成了以雅典为首的海上同盟,由于这一同盟把盟军金库设置在爱琴海中央的提洛岛上,因此历史上称之为——提洛同盟。 提洛同盟海军先是攻下了阿比多斯,这样一来就夺回了黑海出海口,并打通了原先通往黑海的航线;随后又在爱琴海东部海域击败了波斯剩余的海军,控制了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各城邦的主动权;最后提洛同盟登陆波斯帝国的塞浦路斯岛,陆军在岛上也取得了胜利。波斯人这次是真的被打服了,于是与提洛同盟议和,并在公元前449年双方签订了协议。协议主要内容就是:波斯人完全退出整个地中海的东部沿岸;保证再也不会涉足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希腊城邦;希腊人也将刚刚攻下的塞浦路斯岛还给了波斯。 好了,希波战争全过程聊完了,战后希腊人不仅恢复了自己原本在爱琴海和黑海海域的贸易航线,还增加了不少可以移民建立新城邦的势力范围,从此希腊人牢固的手握地中海东部的海上霸权。同时,由于提洛同盟的大胜,使得雅典有了称霸希腊诸城邦的野心,而「 ”老盟主”斯巴达肯定是不服气的。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最终引发了后来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双雄争霸。

希波战争

希波战争,是古希腊时代的一场著名战争,也是欧亚文明的首次大碰撞。

希腊:大家都知道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早期曾出现克里特,迈锡尼等文明中心,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希腊北部的多利安人南下,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许多国家在希腊地区诞生,我们称之为城邦,它以城市为中心,周围是乡镇。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

古希腊城邦

比较著名的城邦有雅典(西方民主制度的摇篮。哲学的摇篮),

斯巴达(尚武之国),底比斯(也叫忒拜,俄狄浦斯王的故乡。希腊神话里的常客)。其他有名气的城邦有阿尔戈斯,科林斯,叙拉古(位于西西里)等。希腊北部还有一些小王国,例如马其顿,伊庇鲁斯 ,佩雷斯等,将在后面的比赛中出场。

希腊地区海岛星罗棋布,地形支离破碎,因此诞生了许多小城邦,古希腊文明的著名特点就是以海洋为核心。工商业发达,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因为希腊地区土地贫瘠。支离破碎,不适合农业发展)。古希腊的城邦的政治体制有民主共和制,寡头制(少数人统治),僭主(通过政变或者内战上台的军事独裁者。比如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君主制(国王统治)。大多数希腊城邦都是民主共和制(例如雅典),比较例外的是斯巴达(君主制)。

我们再来看看希腊的军队。古希腊最著名的是古希腊重装步兵。

大多数希腊城邦实行“公民兵制”,即每逢战时,成年男性公民需要自备武装服兵役,在这样的条件下,很难想象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人懒汉可以购置一身武装到牙齿的行头,因此,古希腊重装步兵,几乎全部由富裕的本邦公民组成。

方阵(phalanx)是重装步兵所采用的基本战术,方阵(Phalanx)依靠着方阵自身的重量和紧密的重步兵阵线进行作战,而且使用“突击”(shock)战术,进行短暂但是具有决定性的战斗。方阵中的重装步兵左手持直径约1米的圆盾、右手持长约3米的长枪、肩并肩地排成密集而整齐的队形,如同巨大的刺猬一般向前挺进。一般的希腊方阵一般由8名士兵排成1个纵队,即纵深为八列。(如图一上所示)然后根据总人数的多少向左右两侧延伸。假设总兵力为1万时,方阵的正面就将由1200余名士兵构成,其长度大约为1公里。在即将与敌军接触时,方阵的队列成员便靠拢在一起。所有人一起用自己左手的盾牌保护左边的战友,使用矛刺击敌人。当有人倒下时,后方的队员就会填补他的位置,或者在必要时从他身后挤上去。

希腊重装步兵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整个方阵战术的精髓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齐头并进,临阵脱逃者则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最常用的方阵战术就是简单地前推接敌。说白了,就是不要怂,直接冲。希腊重装步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他们左手手持大盾,大盾为浅碗形,最初是木质、边缘镶铜,但后来是整体包铜.直径为80—100厘米(31~39英寸)。重约8千克。大盾有两个把手,包括一条横过盾牌中心、可供左臂插入至肘部的皮带或金属带,以及另外一条位于外缘.有供手抓握的绳索或皮制把手。因此重盾可以牢牢地固定在前臂上,其凹度则意味着可以把它搁在肩部.这使得它更便于携带。盾牌的下部有时会挂着几块皮帘子,用于保护重装步兵的腿部免受远程武器的伤害。

希腊人总是喜欢在盾牌上划出各种各样的图章,如戈耳贡、弥诺陶洛斯以及其他希腊神话中妖怪的脸尤为常见.但斯巴达人严格奉行整齐划一的原则。他们的盾牌上绘着字母“”A.代表“战士”.这是他们更为准确的称呼。这些重装步兵右手手持长矛,长度一般在3米左右。用于刺击敌人,长矛装有金属铁矛头,在矛柄的末端有一个铜钉,对矛头起到平衡作用,必要时候(如果矛头折断),也可以用铜钉攻击敌人。次要武器则是一把短剑,以铁铸就,配有青铜附件,剑身长约60厘米,可用于劈砍或者直刺,盛放在覆盖有皮革的木制剑鞘内。

盔甲方面:希腊重装步兵可以说是盔甲精良,武装到了牙齿上。条件良好的重装步兵穿着‘肌肉型”铜胸甲.其造型类似于穿着者躯干部位的肌肉。已发现的肌肉状胸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然而尽管希腊艺术品中经常描述到它们.但此类胸甲造价太过昂贵,无法成为装备中的标准物件.而且.某些胸甲本身就是艺术品。胸甲由用铰链彼此固定的胸甲片和背甲片组成.有时还会从胸甲片上垂下一个半圆形的甲片.用于保护腹部。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更为常见的胸甲由多层胶合在一起的亚麻布制成,其厚度约为5厘米(2英寸)。这些胸甲除保护躯干和肩部的盔甲外.还带有保护下腹部的下摆,为方便运动,下摆通常被剪开成羽翼状。重装步兵的全套甲胄还包括保护小腿肚的铜甲,其造型往往类似小腮肌肉。头盔方面,最为经典的是“科林斯”式头盔和“伊利里亚式”头盔。

希腊方阵正面坚不可摧,冲锋威力难以抵挡,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侧翼缺乏保护,机动性能很差。后来的马其顿方阵就吸取了希腊方阵的教训,运用骑兵和轻步兵保护方阵的侧翼。

波斯:前553年,伊朗高原波斯部落的首领居鲁士建立了波斯帝国。(波斯浮雕中的居鲁士)

居鲁士东征西讨,前550年。统一伊朗高原。灭亡原来的宗主国米底王国。前546年。灭亡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前539年,攻灭新巴比伦王国。前530年,居鲁士在讨伐中亚的游牧民族马萨革泰人时,晚节不保。中伏战死。脑袋被马萨革泰女王浸在血水里。

米底 新巴比伦 吕底亚

儿子冈比西斯继位。继续扩张,兵锋直至印度,前525年。冈比西斯灭亡埃及。至此。四大文明古国。已经被波斯征服了3个月。但是。冈比西斯本人也在回军途中莫名其妙死了。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前522年,冈比西斯的旁系亲属大流士一世继位。大流士上台时,波斯帝国经过东征西讨。已经成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鼎盛时期的波斯帝国疆域

波斯浮雕里的大流士一世

大流士上台时,野心勃勃,还要继续扩张,将目光瞄准了希腊。前514年。大流士率部入侵北部希腊,迫使马其顿称臣,控制了北部希腊色雷斯地区的许多港口。小亚细亚的许多希腊城邦属于波斯*贼。也被迫臣服波斯。波斯帝国的扩张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希腊。战争一触即发。

波斯军队:古波斯军队既有常备军,也有征召兵,常备军由国王亲自率领,装备精良,较为精锐,通常会被分配土地。征召兵数量较多,但战斗力不强。

波斯军队作战时以步兵为主,根据希罗多得介绍,波斯步兵头戴一顶软帽,身穿色彩鲜艳,做工考究的宽袖长袍和长裤。波斯步兵方阵(Sparabara )相当特别,这种方阵一般是十行纵深,每一个纵列代表一个基本战术单位“十人队”,队长站在最前列,装备一面长方形盾牌,和一支约两米的长矛,上身披轻便的鳞片甲;他身后的九名步兵,每人装备一副弓箭和一柄弯刀,一般不被甲。战斗时队长负责抵挡敌人步骑兵的冲击,而身后的九名弓箭手以密集的齐射杀伤敌军,其中只有第二排的弓箭手能够从队长的身旁直射敌人,后面的八人则是对空放箭,射角由前到后逐渐抬高至45度,这样在阵前三百米以内构成弓箭的火力覆盖。当敌人被波斯人的箭雨大量杀伤,溃不成军之时,波斯步兵就开始冲锋,他们将弓收入箭囊,拔出弯刀,冲入敌阵近身格斗。

波斯骑兵则借鉴游牧民族的游击战术,主要依靠弓箭杀伤敌人,战斗时波斯骑兵一般会迂回到敌人的侧后方发起攻击,等到敌军阵形散乱时才会排成密集队形冲击敌人。

波斯步兵方阵示意图

二 、希波战争前期

导火索: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不堪忍受波斯统治,以米利都为首,进行抵抗波斯的运动(史称爱奥尼亚起义)。米利都因为自知不能抵抗波斯,因此便向斯巴达求援,但斯巴达却拒不出兵,反而是雅典及埃雷特里亚两城邦出兵援救。两城邦虽然派出大批士兵及军舰援救,但在坚持数年后,仍然不敌波斯大军。

米利都

公元前494年,波斯调遣大军镇压起义,因为寡不敌众,米利都终于被攻破,米利都城被毁,同米利都一道举兵起义的一些希腊城邦也遭残酷洗劫。波斯人正愁找不到借口。遂以雅典等支持米利都为借口,悍然发动对希腊的入侵战争。

波斯第一次远征:公元前492年夏,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派女婿马尔多纽斯出动陆、海军共2万5千人,渡过赫勒斯滂海峡沿色雷斯海岸向希腊推进,但其舰船在阿索斯海角遭飓风,几乎全军覆没,陆军也受到色雷斯人的袭击,被迫撤退。第一次入侵希腊就以这样闹剧方式收场。

阿索斯海角

大流士没有就此罢休。他把此次失败归结于马尔多纽斯的无能,把这个饭桶撤职。并下令制造新的战舰,补充兵源,积极备战。与此同时,大流士向许多古希腊城邦派出使者,索要“土和水”,实际上就是要各个城邦向波斯投降,献出国土。大多数城邦被波斯的强悍威慑,纷纷臣服。但是雅典和斯巴达却坚决不妥协。雅典人把波斯使者扔进洞坑,就连翻译也因为侮辱了希腊语而被处死。斯巴达人则把使者押到井边,指着水井简练地说道:“水和土,都在此,请随意!”说罢便将他推入水井淹死。

第二次远征:公元前490年春,大流士一世贼心不死,派达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军约5万(包括近400艘战船)第二次远征希腊。波斯军兵分两路,一路攻打埃雷特里亚,一路意图攻打雅典。攻打雅典的波斯军在雅典城北部的马拉松平原登陆,准备由此进攻雅典城,并勾结雅典城内的“带路党”,准备里应外合,夺取雅典城。雅典军见状,由执政官卡利马库斯和名将米太亚德率领,前往马拉松平原,迎战波斯军。

9月10-11日前后,波斯人开始在马拉松平原卸载军队和物资,急行军的雅典人也已经来到了平原南端。他们在树林中扎营。树木既是天然的鹿毛,可以防御波斯骑兵的突袭,也能为士兵遮挡暑热。雅典军希望能等待援军。所以没发动进攻,波斯军也在等待另一路攻打埃雷特利亚德波斯军的消息。还有等待“带路党”的消息,所以谁也没有轻举妄动

雅典人信使菲利皮迪斯(斐力庇第斯)前往希腊地区最强的城邦斯巴达求助,希望得到他们久负盛名的步兵增援。不幸的是。雅典信使赶到时,正巧是斯巴达人一年一度的卡尔纳尼亚月祭典。按照传统,斯巴达人必须等到15日月圆,祭祀活动结束之后才能发兵。他们国内的奴隶也正蠢蠢欲动,准备造反。所以受到双重牵制的斯巴达,对于波斯人近在咫尺的侵犯无力应援。

9月10日的夜里,波斯营地里传来了不小的动静。波斯将领从希腊人那里知道,一旦本月15日结束,斯巴达和其他很多城邦就能腾出手来参战,到时候希腊人会聚集更多军力。而己方因为一路上的攻城掠地,已经师疲兵老,士气日益低落。为了及时完成波斯大王的任务,波斯将领决定兵分两路。将宝贵但难以施展的骑兵提前运上船,留下步兵2-3万人牵制住雅典军队。舰队则直取此时后方空虚的雅典主城。此时,传来另一支波斯军队攻破埃雷特里亚德的消息,雅典军必须要与波斯军决战了。这个万分危急的时候,雅典军还在扯皮。因为雅典是所谓民主国家,军权由所谓“十将军委员会”决定,围绕是否决战,十将军委员会分为两派还在这里争吵不休,互相扯皮。最后,还是米太亚德力排众议,决心与波斯军决战。

米太亚德画像

9月15日,双方开战

米太亚德熟悉波斯战术。知道波斯骑兵擅长两翼包抄,所以把精锐部队布置在两翼,雅典人将中军的阵型厚度缩减为四排,并着重加厚了左右两翼的阵型,防范依旧可能出现的骑兵包抄。雅典军狂呼酣战,直冲下山来,波斯军射出漫天箭雨。结果几乎射不穿雅典军铠甲,没射死几个人,雅典军冲到阵前,与波斯军肉搏 。虽然波斯中军奋勇拼杀,将雅典中军打的节节败退,但是雅典加强的两翼很快击溃波斯两翼。把波斯中军合围起来,与波斯军肉搏,波斯军多是轻装,肉搏不是武装到牙齿的希腊重装步兵对手,大败,许多人被赶入大海淹死,残余波斯军逃走。雅典获胜。

伤亡

波斯 6400(古典史料)

雅典 192(古典史料)

一边倒

伤亡

波斯 3000多(现代估计)

雅典 数百(现代估计)

马拉松会战分析:

此战显示出了希腊重装步兵方阵的巨大威力,而米太亚德熟悉波斯战术。针对波斯军加强了两翼,最后两翼合围波斯军,取得胜利。显示出了出色的指挥艺术。

会战后,雅典人派善于奔跑的斐力庇第斯回城报信,他狂奔42余公里。回到雅典,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死了。为了纪念他,就有了著名的马拉松长跑。雅典主力不久也返回雅典,肃清了城内带路党,严阵以待。残余波斯军见雅典严阵以待。不能取胜。狼狈逃走。

战后,为了防止波斯卷土重来,雅典民主派领袖德米斯托克利上台,主导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德米斯托克利说服雅典人。组建了一支200艘三列桨战船的舰队。被誉为“雅典海军之父”,同时,扩建了雅典城的海军要塞比雷埃夫斯港。

地米斯托克利(前524-前459)雕像

三列浆战船

波斯人也想卷土重来,但是埃及爆发起义,牵制了波斯人,大流士没有再来就嗝屁了,前485年。儿子薛西斯一世继位。

波斯浮雕里的薛西斯一世

在此期间,前481年。希腊各邦召开大会,组成同盟,共同对抗波斯,推举斯巴达为盟主,雅典为副盟主。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率海陆大军25万,号称100万(古希腊史料记载在500万 ?)浩浩荡荡。再次杀奔希腊

三 、希波战争后期

第三次远征: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率海陆大军25万,号称100万(古希腊史料记载在500万)浩浩荡荡。再次杀奔希腊,波斯人计划海陆并进。从北希腊入侵,希腊联军决定,由斯巴达王李奥尼达率领,扼守希腊门户温泉关,不让波斯军进入希腊腹地。为希腊主力争取时间。

温泉关

温泉关会战 前480

兵力对比

希腊 6千多(斯巴达300 底比斯700 其他各邦5000)(著名的三百勇士由此而来 并不是希腊只有300人)

波斯 10多万

希腊处于明显劣势

尽管敌众我寡,但是温泉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奥尼达将5千人布置在关前隘口,1千人扼守小路。

温泉关地图

8月中旬,波斯大军来到关前。11日,波斯军仗着人多势众,发起数次进攻,均被斯巴达军打退,薛西斯见状,出动波斯的精锐部队“不死军”进攻,又被斯巴达军打退,损失惨重。

次日,波斯军再次发动疯狂进攻,又双击团被斯巴达军打退。伤亡惨重,士气大跌。但是,此时不幸出现了个内鬼。第三天,一个希腊人叛国投敌。跑去波斯军营,告诉薛西斯还有一条小路通往关后。薛西斯大喜,在夜间派一支波斯军从小路摸了上来,夹击守关军队,守关军队形势急转直下,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李奥尼达下令其他军队撤走,自己率300名斯巴达勇士掩护,坚守关隘。波斯军发起进攻,斯巴达寡不敌众,全军覆没,除2人外全部牺牲。李奥尼达战死。

温泉关失守使得希腊局势非常危急,波斯军长驱直入希腊腹地,逼近雅典城。此时,斯巴达人主张坚守科林斯地峡,把科林斯地峡北部的地区全部放弃(其实就是把雅典卖了——斯巴达人(小声))此时波斯军长驱直入,逼近雅典城,地米斯托克利说服百姓放弃雅典城。撤往海上。波斯军进入雅典城,杀死不愿意离开的雅典人,一把火把雅典城烧成白地。地米斯托克利和雅典人急于收复雅典。拒绝了斯巴达卖队友的建议,主张在海上与波斯人决战。斯巴达虽然非常不情愿,但是当雅典威胁退出联盟的时候。斯巴达人勉强同意了,雅典人理解希腊海军的力量。选定萨拉米斯湾作为决战战场(见下图)

萨拉米斯海战 前480

兵力对比

波斯 1000艘战舰 10万人

希腊 5万 400艘战舰

希腊军处于劣势

德米斯托克利为了勾引波斯海军主动进攻。写了一封诈降信地米斯托克利谎称希腊海军四分五裂。开始内讧,一部分希腊舰队已经逃出萨拉米斯,建议波斯海军立即发动进攻,不要错失良机,薛西斯果然中计。波斯海军耀武扬威。驶向萨拉米斯,9月23日双方决战。

萨拉米斯海战示意图(蓝色 希腊 红色 波斯)

萨拉米斯海战示意图

50艘科林斯战舰诈败。引诱波斯舰队进入狭窄的萨拉米斯海峡。

薛西斯看到后自负无比,觉得希腊人已经胆怯了,急切地期待波斯舰队将敌人碾成粉末。波斯舰队在薛西斯的重赏激励和惩罚的威胁之下,争先恐后地前进。结果在外宽内窄的海峡中拥挤起来,船只的划桨互相拍打,船体互相碰撞,甚至有很多船桨被撞断,乱作一团。

萨拉米斯海战

波斯左翼抵挡不住,开始败退,希腊海军合围波斯中军,波斯军舰队中的埃及舰队临阵脱逃,使得波斯军门户洞开。被希腊海军“关门打狗”。大败,希腊人又粉碎了波斯企图以浮桥偷袭萨拉米斯岛的计划。波斯残部狼狈逃走。

伤亡

波斯 200多艘战船被毁。50艘被俘

伤亡数万人

希腊 40余艘战船 1万人

萨拉米斯海战分析:此战是典型的“关门打狗”,希腊海军将波斯海军引诱至狭窄的海湾,使得波斯大船施展不开,继而封锁进出口,关门打狗,打了一场漂亮的歼灭战。 波斯海军的惨败使得薛西斯心惊胆裂,怕后路和补给线被切断。率领主力狼狈撤回波斯。留大将马尔多纽斯(就是第一次远征希腊的主帅,希腊的手下败将)率残部镇守北希腊。马尔多纽斯派人与雅典议和,被雅典拒绝。大怒。率部流动作战。在希腊各地劫掠,甚至在前479年再次兵临雅典。雅典人再次弃城逃走。为了解决这个毒瘤,希腊联军决定出击。

8月。斯巴达国王帕萨尼亚斯率希腊联军出击。追击马尔多纽斯,两军于普拉提亚遭遇

普拉提亚会战 前479

兵力对比 希腊

重步兵40500 轻步兵10000

波斯

步兵75000 希腊伪军13000(多是底比斯,色雷斯,马其顿的部队) 骑兵近万

希腊军处于劣势

普拉蒂亚会战

希腊军占据山地,坚守不出,波斯几次派骑兵诱敌,都失败,骑兵将领马希提战死。

随后,希腊军移阵,来到阿索波斯山(此处有水源),继续坚守。

卑鄙无耻的马尔多纽斯派轻骑兵偷袭希腊军补给,俘虏一支500辆马车的补给车队,又在水源中投毒。希腊军水源被切断,被迫再次移阵,希腊联军开始后撤,希腊联军的撤退在夜间展开。左右两翼的雅典和斯巴达负责殿后,先前构成中军的其他城邦部队迅速撤退。

不料一个斯巴达将领拒绝放弃阵地,引发激烈争吵,撤退行动被耽搁。直到黎明时分,雅典军团才出动,随后是斯巴达军团,而此时其他希腊部队早已经到普拉提亚城旁边的达希泰隆山脚下。雅典和斯巴达的部队之间,就这样出现了致命的巨大空档。天亮以后,希腊联军阵线分散成三部分,各自相距数公里,形势非常危急。

波斯军大喜,立即发动进攻。波斯骑兵一马当先,步兵紧跟其后,乱哄哄地渡河追来。马尔多纽斯亲率5万多波斯军队向斯巴达军团直扑过来,希腊仆从部队则向雅典军团逼近,阿塔巴兹率领波斯藩邦部队谨慎地拖在后面。但是,马尔多纽斯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马尔多纽斯命令全军追击,而不是骑兵在前,步兵在后,波斯军一哄而上。像群疯狗一样,一片混乱。

希腊军大战波斯军

玛尔多纽斯企图挽回败局,身穿鲜艳的盔甲,亲率1千重装骑兵向斯巴达军团侧翼冲击,同这里轻装的斯巴达奴隶军发生混战。奴隶士兵拼死抵抗,但由于缺乏盔甲保护,伤亡惨重。正当斯巴达军团侧翼饱受压力,摇摇欲坠的危急关头,意外发生了。一个名叫阿里姆尼斯塔的斯巴达战士奋力投出一支标枪,击中波斯统帅玛尔多纽斯,把他一标枪标死。

波斯人见主帅被标死,终于崩溃,大败,希腊军全线反攻,波斯后方的阿塔巴兹见势不妙。率部4万人弃战友不顾。狼狈逃走,波斯军崩溃,希腊军大胜。

伤亡

希腊 1万余

波斯 至少5万 残部溃散

普拉提亚会战分析:波斯军在正面无论如何好像也打不过希腊方阵,但是,波斯军有众多骑兵,我认为,骑兵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波斯人初期的战略是对的,波斯可以采取“间接战略”用骑兵不停骚扰希腊军补给(希腊军此战补给情况很糟糕),打持久战,使得希腊军队自行崩溃,这样,或许能有胜算。

此战基本标志波斯对希腊的入侵基本破产,希腊开始反攻。

四 、希腊的反攻

这一阶段,主要是雅典与波斯争夺海上霸权。

前478年。雅典纠合部分城邦,组建所谓“海上同盟”,又称“提洛同盟”。由其他城邦出钱,雅典出人,与波斯争夺海上霸权。

前476年,雅典派马拉松的功臣米太亚德之子克蒙反攻。收复色雷斯。将波斯军彻底驱逐出北希腊。前466年。克蒙在小亚细亚南部的欧律墨冬河口与波斯舰队遭遇。再次大败波斯海军,生俘波斯军2万人,打死无算。击毁缴获敌舰200艘。此战之后,波斯军基本完全丧失主动权。

前460年,埃及爆发反波斯起义,雅典连续派两支军队支援埃及,但是因劳师远征,疲惫不堪。至前454年。全军覆没,共损失军队近5万人,但是也极大牵制了波斯主力。

前450年,克蒙再次领导雅典舰队收复塞浦路斯。但是本人不幸染瘟疫而死。雅典舰队回国时。再次大败波斯舰队。

此时,双方都无力再战。斯巴达与雅典的矛盾激化,战争一触即发。而前465年,波斯爆发宫廷政变。薛西斯一世被大臣阿尔达班杀死,薛西斯的儿子阿尔塔薛西斯又杀死阿尔达班。自立为王,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议和。前449年。波斯和雅典签订《卡利阿斯和约》。和约规定波斯承认小亚细亚西岸希腊各邦,不再入侵希腊,不派军舰进入爱琴海。放弃对博斯普鲁斯海峡控制,希腊交还塞浦路斯。希波战争结束了。

  东西两大古文明的碰撞

  人类文明古国之一希腊,战争多少个世纪连续不断。公元前492年开始,这里爆发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希腊、波斯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一蹶不振。

  古希腊,由于地形的限制,许多城邦被山脉分隔着,中间只有极少量的陆上交通,所以每一个城邦小国都以“天下”自居。城墙内是朋友,而在城墙外就到处是敌人。因此在希腊本部、爱琴海的海岸和各岛屿上,一共兴起了几百个城市国家。其中雅典、斯巴达这两个城邦发展较为迅速和强大。

  随着各城邦人口的增多,希腊人开始向沿海地区移民和殖民,同时,由于本邦粮食生产有限,夺取敌人的庄稼就成了经常性的作战目标。因此,各城邦国家经常发生战争。在斯巴达,男人们都不在家居住,只在营房里准备打仗。每年一次,把男孩们残酷地加以鞭挞,以考验他们忍受痛楚的能力。女孩们必须受严格的体育训练,希望她们能把较强的体力遗传给她们的儿女,以便将来守卫城堡。

  波斯是古代西亚一个奴隶制国家,它是通过征服而发展起来的大帝国。到大流士统治时期(前522—前486年),波斯已成为世界古代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波斯军队的主要成分是骑兵和弓箭手,有若干个拥有1万人的师团。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帝国侵占小亚细亚西部沿岸希腊人建立的各城邦。公元前513年,国王大流士一世进一步控制了黑海海峡和色雷斯一带,直接威胁到希腊半岛诸城邦的安全与利益。

  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爆发反波斯起义,雅典等城邦相助。波斯帝国派重兵于公元前494年将起义镇压下去,米利都城被毁,同米利都一道举兵起义的一些希腊城邦也遭残酷洗劫。波斯帝国早有西侵野心,于是借口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曾援助米利都,于公元前492年夏,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争。

  大流士一世派马多牛斯率陆、海大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沿色雷斯海岸向希腊推进,但其舰船在阿托斯海角遭飓风大部覆灭,陆上也受到色雷斯人的袭击,被迫撤退。公元前496年春,大流士一世派达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军约5万(包括近400艘战船)第二次远征希腊。首先攻占并破坏了埃雷特里亚城,继而南进,在距雅典东北约40公里的马拉松平原登陆。面对强敌,雅典政府一面紧急动员全体雅典公民赴马拉松应战;一面派遣长跑健将腓力庇得星夜奔往斯巴达求援。他在两天内跑了150公里,于9月9日到达斯巴。斯巴达人虽然同意出兵,但声称只有等待月亮圆了才能出兵援助。这样,反波斯入侵的任务就完全落在雅典身上。9月12日晨,马拉松会战开始。希腊步兵占据有利地形。主力分置于两翼,趁波斯军大部分骑兵尚未赶到会战地点,佯作正面进攻。波斯军依仗兵力优势,取中央突破战术。希腊中军且战且退,波斯军步步进逼。希腊军突然发起两翼攻击,其长枪密集方阵攻势凌厉,波斯军抵抗不住,仓皇后撤。希腊军乘胜追击,波斯军溃败,退至海上回国。此役,希腊军歼敌6400人,缴获一批舰船,自身损失不足200人。马拉松会战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之一。雅典人获胜后,又立即派腓力庇得从马拉松奔回雅典去报喜。他一下子跑了42公里又195米,到达雅典城时,已经精疲力竭,只喊了声“高兴吧,我们胜利了!”就倒地而死了。后世为了纪念马拉松战役和腓力庇得,就举行同样距离的长跑竞赛,并定名为马拉松长跑。

  此后10年间,双方紧张备战。波斯征集大量兵员物资,建造大批舰船,架设浮桥,开凿运河。希腊方面,雅典政府建造100多艘三层桨战船,扩建各项防御工事,并加强海军训练,30多个城邦结成军事同盟,推举拥有强大陆军的斯巴达为盟主,随时准备抗击波斯入侵。

  公元前480年春,大流士一世的继承者薛西斯一世出动约25万人、1000艘战船大举远征希腊。波斯军分水陆两路,沿色雷斯西进,占领北希腊,迫使一些城邦投降,攻克希腊中部温泉关之后,继而问中希腊进军。陆军进占雅典城,大肆破坏劫掠;其海军绕过阿提卡半岛南端的苏尼翁角,进入狭窄的萨拉米斯海峡。9月下旬,萨拉米斯海战开始,波斯舰队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呈围攻态势。希腊舰队隐藏在艾加莱奥斯山后,编成两线战斗队形,勇敢地发起攻击。希腊战船船体小,运动自如,能够灵活地袭击敌舰。船体硕大的波斯战船调度失灵,陷于被动挨打的境地,甚至自相碰撞而沉没。波斯海军遭受重大损失,新征希腊的薛西斯一世深恐后路被切断,仓皇败逃回国。其陆军退至北希腊。公元前479年8月中甸,希波双方陆军在布拉底附近举行决定性会战。斯巴达统帅包桑尼率领希腊联军约10万人,重创占有明显优势的波斯陆军,波斯人的第三次远征以失败告终。

  波斯远征希腊失败,加之帝国内部矛盾重重,被迫退居守势。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则逐渐转入进攻,并乘机扩张海上势力,建立雅典在爱琴海域的霸权。公元前478年,雅典舰队占领赫勒斯滂海峡北岸的重镇塞斯托斯,从而控制了通向黑海的要道。同年(一说前477年),雅典联合一批希腊城邦组成海上同盟,夺取色雷斯沿岸地区、爱琴海上许多岛屿和战略要地拜占庭。公元前449年,希腊海军在塞浦路斯岛东岸的萨拉米斯城附近重创波斯军,至此双方同意媾和。雅典派全权代表卡里阿斯赴波斯首都苏萨谈判并签订了《卡里阿斯和约》。和约规定:波斯放弃对爱琴海及赫勒斯滂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出口)的控制,承认小亚细亚西岸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地位。希波战争至此结束。

  希波战争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的一场规模大、时间长的战争。结果使希腊获得了自由、独立与和平,雅典一跃上升为爱琴海地区的霸主,控制了通往黑海的要道,夺取了爱琴海沿岸包括拜占庭在内的大量战略要地。希腊在爱琴海上称霸,对沿岸国家进行掠夺,获得了巨大利益。“人们似乎都一致被唤醒了”,他们纷纷效仿希腊雅典,大造舰艇和商业船,积极发展海上力量,争夺海上霸权,向海岸国家倾销商品、开辟市场、攫取经济利益。英国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说:“随着这一战,我们也就站在了西方世界的门坎上面,在这个世界之内,希腊人的智慧为后来的诸国,奠定了立国的基础。在历史上,再没有比这两个会战更伟大的,它们好像是两根擎天柱,负起支持整个西方历史的责任。”

  军事学术在希波战争中得到了很大发展。希腊在战略上正确确定战争每个阶段的决定性地段和主要突击方向,根据战局和力量对比决定战争方法,以及在战争中首创方阵这一著名战斗队形,对西欧军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特洛伊战争(古希腊战争)

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Helen)为起因,以阿伽门农(Agamemnon)及阿喀琉斯(Achilles)为首的希腊军进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尔为首的的十年攻城战。然而根据《世界通史》的论述,特洛伊地处交通要道,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亚细亚各君主结成联军,推举阿伽门农为统帅。他们对地中海沿岸最富有的地区早就垂涎三尺,一心想占为己有,于是以海伦为借口发动战争,这才是特洛伊战争的真正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232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