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兹的基本舞步

华尔兹的基本舞步,第1张

基本舞步 :

1、前进方步和后退方步

第一拍、男进左,女退右。有侧身动作

第二拍 、男右脚刷过左脚旁,横移一步,向左倾斜。注意不可斜向直接跨出。女左脚刷过右脚旁,横移一步,向右倾斜。注意不可斜向后退。

第三拍、 男女同时收脚并拢。留意倾斜和上升运动的保持,以之交替重心和下降的转化。

第四拍 、男退右,女进左。有侧身动作。

第五拍 、男左脚刷过右脚旁,横移一步,向右倾斜。不可斜向直接后退。女右脚刷过左脚旁,横移一步,向左倾斜。不可斜向直接跨出。

第六拍 、男女同时收脚并拢。注意倾斜和上升运动的保持,以上交替重心和下降的转化。 

至此,我们就回到了最初的起步点。又可以无限循环地练习下去了。

2、后退右转90度和前进右转90度

第一拍 :男退左,女进右。

第二拍 :男横右,女横左。

第三拍:双方并脚。

第四拍:男进右,女退左。

第五拍:男横左,女横右。

第六拍:双方并脚。

再从第一拍至第六拍反复一遍,回到原起步点。再从头反复,循环练习。

扩展资料:

维也纳华尔兹

维也纳华尔兹舞曲旋律流畅华丽,节奏轻松明快,为3/4拍节奏,每分钟56~60小节,每小节为三拍,第一拍为重拍,第四拍为次重拍。基本步伐是六拍走六步,二小节为一循环,第一小节为一次起伏。基本动作是左右快速旋转步,完成反身、倾斜、摆荡、升降等技巧。

华尔兹舞(Waltz) 用w表示。也称"慢三步"。摩登舞项目之一。舞曲旋律优美抒情,节奏为3/4的中慢板,每分钟28~30小节。

每小节三拍为一组舞步,每拍一步,第一拍为重拍,三步一起伏循环。通过膝、踝、足底、跟掌趾的动作,结合身体的升降、倾斜、摆荡,带动舞步移动,使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

维也纳华尔兹(快三步)的变化舞种。19世纪中叶,维也纳华尔兹传到美国,当时美国崇尚舒缓、优美的舞蹈和音乐,于是将快节奏的维也纳华尔兹逐渐改变成悠扬而缓慢、有抒发性旋律的慢华尔兹舞曲,舞蹈也改变成连贯滑动的慢速步型,即今之华尔兹舞。

参考资料:

-华尔兹

华尔兹的标准跳法

 华尔兹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华尔兹的标准跳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带大家了解一下。

 标准跳法是指为华尔兹竞技比赛和表演而练习的跳法,必须严格地遵照规规范。这些规范是:必须严格地按舞程线方位进行流动;华尔兹的起步应从斜墙位开始:三个旋回应不少于270度;动作的设计和编排应考虑方位的可行性;脚部动作的程度和形态(指前进时应脚跟先落地、后退时应脚尖先落地,以及并合、开放、锁、刷、滑的准确程度和正直状态等等)的规范性;标准握持及舞姿造造型的准确性和艺术性;重心交替过程的稳定性和时机掌握的准确配合性等等。

 康德拉交换

 男进左,女退有。有侧身和C、B、M、P。注意男伴不可用前掌先落地。上身稍加左旋转。双方观点同向。

 第二只脚向第一只脚并扰,并上升至前掌,同时双方视点经上弧线运动向PP转移,上身稍加右旋转。身体上挺。

 形成P、P位,男进左,女进右。在上升运动中前拿运步,呈开放式形态。在最后一刹那落下脚跟,向下发展。

 纺织步

 纺织步是一种体位交织变化的结构方式,又译作迂回步,很多种跳法,这里介绍的是其中的一种。

 从PP位开始,男进右、女进左,当重心移至脚掌时,向左旋转。

 男进左,女横右,形成0P位。

 男退右,女进左。在0P位上继续向前(后退)运动并保持旋转的动律。

 男退左,女进右,在左转动律中呈CBMP状态。

 男退右,女进左,经过CP向PP发展。

 在PP位上,男进左,女进右。

 最后一小节接一个0P右转身。注意位变化的圆润和流畅,不可作成机械式的体位变化。

 电纹式左转开放

 男进左,女退右。男在重心移至脚掌时,开始左旋车另一只脚呈前后开放式。

 男落右,女落左。重心上升,另一只脚在空中向重脚并拢。

 在PP位上男进左。女进右。保持上升态势,形成开放式(旋转度可自行决定),女用脚后跟旋转。

 侧行并滑步

 节奏表现力一、二嗒、三,其中第二拍是一次并式滑步。第一拍在PP,位上男进右,女进左。

 第二拍前半拍男左、女右横移一步变成CP,后半拍男右、女左滑脚并拢。注意这两步既要保持上升的态势,又要保持平稳的滑行,不可跳跃和颠破。

 第三拍由CP变为PP。,同时男进左、女进右。在上升运动中前掌运步,呈开放式形态,在最后一刹那落下脚跟,向下发展。

 OP式右转身90度

 这是基本右转90度的变形式旋回。由于体位的变化而使脚位出现交叉动作。其余要求不变。

 在右外侧(OP)男进右、女退左。有侧身和CBMP。

 右转90度男横左、女横右,形成CL有倾斜。

 双方并脚。(上升和运步的规律不变)。

 重倾斜

 重倾斜也可以译作过度倾斜,就是被人们称作“下腰”的`舞姿。实际上,女伴并不是在“下腰”,而是身体纵轴偏离垂直状态的过度表现。正确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因为“下腰”的概念很容易导致舞姿的“走样”或变形,形成如图44和图46的男伴俯身和女伴颈椎部分的错误形态。

 在第一小节的第一拍或第二拍(依前一个衔接步的形态而定),形成男退左,女进右的开放式位置,然后紧接着在重心转移的同时,开始左旋转。注意在旋转进行中,既要保持开放式脚位,又要保持CP的体位。旋转运动的中心点在两人之间,不可以男件为轴,而形成把女伴”甩”过去的形态。

 整个第二小节,都应处于舒缓而匀速的过渡性运动中,恰到好处地形成造型。并使这种运动和第三小节的动作连成一气,不要产生中断性间歇。第三小节实际上是一个康德拉交换,不同的只是男左脚和女右脚都不再移动位置,而是合着重拍的音乐,用一个侧身动作,造成身体的右旋转动律,往下连接。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重倾斜舞姿无论用在什么地方,都必须是男伴面墙位的,绝对不能在面中央方位上运用,而且必须保持CP 摩登舞华尔兹快步。

 后退顿滑步

 节奏表现为一嗒、二、三。第一拍就开始出现锁滑形态。

 第一拍前半拍男退右,女进左,在肩部引导下出现倾斜,并向OP 。

 发展:后半拍形成0P位,男左脚锁在右脚前面,女右脚锁在左脚后面。第二拍男退右,女进左,向CP位变化。

 男退左,女进右。回到CP位。

 开放式自然转

 这是一种退行式标准旋回,从逆L0D方位开始,到斜墙位结束。

 男退左,女进右,当重心移到前掌时,开始右转90度。

 男横右,女横左。在面中央位上开始大幅度右旋转,左脚和女右脚在旋转中保持横向张开的开放式造型。旋转度180度以上。

 男落左,女落右,继续保持右转。

 在左外侧(PO)男退右,女进左。有CBMP 和倾斜,开始向左转回旋发展。

 男进左,女退右,在左转动作中完成,向CP位变化。

 双方在并脚位上升。并脚式自然转

 这是一种男伴用脚眼旋转的特殊变化。也是只能在男伴逆方位上使用。

 男退左,女进右。

 男右脚向左脚并拢,并用脚跟向右旋转;女横左,并在旋转中并脚,但用脚掌旋转。在后半拍男伴也将重心转移到脚掌,身体上挺,重心上升,向PP发展。

 在PP位上男进左,女进右。

;

十七世纪末进入维也纳皇宫成为宫舞,进而发展成为历史最悠久的社交舞。华尔兹根据速度分化为快慢两种之后,人们把快华尔兹称为维也纳华尔兹,而不冠以“维也纳”三字的即慢华尔兹,它是由维也纳华尔兹演变而来的。作为三步舞的华尔兹,其基本步法为一拍跳一步,每小节三拍跳三步,但也有一小节跳两步或四步的特定舞步。 快慢两种华尔兹都以旋转为主,因而有“圆舞”之称。华尔兹因速度慢,除多用旋转外,还演变出多复杂多姿的舞步,其中有不少舞步在步法上与探戈、狐步舞和快步舞的同名舞步基本相同,只是节奏和风格不同。再加四大技巧在华尔兹中得到全面和充分的体现,所以它被列为学习国标舞的第一舞种。 华尔兹舞步在速度缓慢的三拍子舞曲中流畅地运行,因有明显的升降动作而如一起一伏连绵不断的波涛,加上轻柔灵巧的倾斜、摆荡、反身和旋转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造型,使其具有既庄重典雅、舒展大方、又华丽多姿、飘逸欲仙的独特风韵。它因此而享有“舞中之后”的美称。 华尔兹速度虽慢,但技艺难度大,要先练好基本步,再学习各种变化步、花样步以及组合和套路。 华尔兹的先驱是Boston,大约在1874年被一个很有影响的“Boston Club”从美国引入并传入英格兰。然而,仅在1922年后,华尔兹就像探戈一样风靡一时。奇怪的是当时的男女舞伴是一个跟着一个跳舞的,一点也不像我们现在那样。一战后华尔兹立即成形了很多,1921年她的基本步伐就规定为:出脚,出脚,并脚。当1922年时Victor Sylvester 获得了冠军,当时英国华尔兹节目只包括了右转、左转、转向(比现在初学者所学的还 少)。1926到1927年华尔兹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基本动作变成了:出脚,旁脚,并脚。 因此,很多变化步才成为可能, 皇家舞蹈教师(ISTD)已对这些步伐作了标准化, 规范化,现在其中的很多步伐仍在跳 出脚,旁脚,并脚出脚,旁脚,并脚出脚,旁脚,并脚出脚,旁脚,并脚最简单的 追问: 国标里的哪种舞最好学 回 其实基本功是最重要的 只要你基本功学好了 什么舞步就自然会了 华尔兹可以不用基本功的 像你这样的笨到学华尔兹刚好 请给满分 Kenzo_____ 的感言: 这些姐姐我网上看过了 请原创点。。

华尔兹的特点是庄重典雅、华丽多彩,动作流畅多变、旋转性强,富有深情感与罗曼性。

华尔兹音乐为3/4拍子,节奏鲜明。高低起伏是华尔兹的特色,它的起伏是深波浪的起伏。旋转是华尔兹的精髓,华尔兹英文翻译是旋转和转动的意思,可见最重要的是流畅的转动和旋转,所有的动作都应该柔顺而富有韵律感。

扩展资料:

华尔兹通过膝、踝、足底、跟掌趾的动作,结合身体的升降、倾斜、摆荡,带动舞步移动,使舞步起伏连绵,舞姿华丽典雅。开始移动后,舞步里所指的转度,指的是双足之间的转度,并非指身体的转度,尤其是女士,几乎只有前进与后退的动作,转度则由男士全部来完成。

华尔兹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亦称圆舞,所以轻盈且优雅,把升降,摆荡,反身,倾斜融为一体,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两人成对旋转,温馨而浪漫,加上三拍子的音乐又是那么动人,抒情中带有些许的浪漫与哀怨气息,因此极受欢迎。

跳华尔兹有什么技巧

 华尔兹又称圆舞,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下面是我为大家详细介绍跳华尔兹的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跳华尔兹有什么技巧

 1、跳华尔兹有什么技巧

 11、首先,必须熟练掌握摆荡技巧

 跳交谊舞有四大技巧:反身,摆荡,倾斜,升降。其中摆荡最为关键,只有做好了摆荡,倾斜与升降两动作才会显得自然完美;如果没有摆荡,倾斜与升降这两动作舞动在华尔兹中,会显得生硬和突兀,极不自然。

 12、准确掌握升降起伏的时间

 地球人都知道三拍子的华尔兹舞中,第一拍“蓬“时身体应处最低位,第二拍“嚓“时身体应处次高位,第三拍“嚓“时身体应处最高位。那么,上升动作占一个周期的2/3时间,下降动作占一个周期的1/3时间;即第一拍开始到第二拍结束是身体做上升动作,第三拍开始到第三拍结束做下降动作。

 13、重视并做好下降动作

 许多人常常只知道上升,并且拼命地上升;但不知道下降,且如何下降。经常是因为上升不了了才被动的落下来;之后,重心未稳便又仓促进行下一轮上升。结果是上升不稳定,不飘逸;下降跌跌撞撞。

 2、华尔兹是什么

 华尔兹(Waltz),又称圆舞,一种自娱舞蹈形式,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这倒是一语道破地抓住了华尔兹舞动作的基本成分。

 华尔兹根据速度分化为快慢两种之后,人们把快华尔兹称为维也纳华尔兹,而不冠以"维也纳"三字的即慢华尔兹,它是由维也纳华尔兹演变而来的。

 3、华尔兹舞蹈的起源

 华尔兹一词,据考证是大约在1780年前后出现的,而3拍子“蓬嚓嚓”节奏的圆舞则很早之前就流行于欧洲,特别是在德国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维也纳一带的农民中;至于华尔兹类型的舞曲,则早在17世纪就演奏于哈普斯堡的皇家舞会上。

 尽管华尔兹这种自娱舞蹈形式早已流行于农村,但它能够成为城市民众的舞蹈时尚,却是有其社会变革和艺术趣味等多方面的原因。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及其在欧洲各国的激烈影响、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工人阶级的大规模出现等等,使人们对自娱性舞蹈风格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华尔兹的重心移动

 1、华尔兹重心的移动是地板摩擦力给予的脚部的外力。任何人不管他有多大的力量,也不可能穿上没有摩擦力的鞋,在没有摩擦力的地面上,水平移动分毫。

 2、华尔兹重心的支撑靠的是人体骨骼的结构,我们要更多的使用身体结构去跳舞,而不是仅凭着肌肉的力量去跳舞。

 3、最舒适的站立腿支撑重心的状态是自然站立,也就是膝盖松驰的站立,这样做能保证大腿骨和小腿骨在一个垂直的直线上,不需要使用肌肉的力量去支撑身体。站立腿向前弯曲和超直(向后挺直),因为不能保持骨骼的垂直,都会使用肌肉的力量来维持站立,这就是跳舞时要膝盖松驰的道理,当然这是从静态状况上考虑的,在运动情况下,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华尔兹的风格特点

 华尔兹风格特点(waltz)用w表示。也称"慢三步。现今的华尔兹已经过改良;融合瑞士及奥地利等地的土风舞"维也纳华尔兹"的特性,并将音乐的速度放慢而成。旋转是华尔兹的精髓所在,甚至可以说是华尔兹的生命。改良过的华尔兹,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英国传出。由于舞姿优美,雍荣华贵,被人们称为“舞中之后”。

 主要特点是,把升降,摆荡,反身,倾斜融为一体,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两人成对旋转,温馨而浪漫,加上三拍子的音乐又是那么动人,抒情中带有些许的浪漫与哀怨气息,因此极受欢迎。

 舞蹈要学习自然而然的方式,跳华尔兹双方不协调就无法平衡,就会破坏姿势,无法制造美感。华尔兹音乐:3/4,重音在第一拍,每分钟三十二小节左右。跳华尔兹的原则是从一起步到结束,力道要绵绵不断,息息相关、环环相扣,连续不停止的移动,虽然三拍的等距一样,但跳舞时要有快慢慢的感觉,才会有变化而不致流于平淡。

;

综述:

华尔兹的基本舞步共有六个,分别是前进方步、后退方步、前进左转90度、后退左转90度、后退右转90度、前进右转90度。

华尔兹是摩登舞项目之一,具有柔和、优美的特质,节奏为3/4的中慢板,每分钟28到30小节左右。

华尔兹(Waltz),又称圆舞曲,一种自娱舞蹈形式,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这倒是一语道破地抓住了华尔兹舞动作的基本成分。

华尔兹根据速度分化为快慢两种之后,人们把快华尔兹称为维也纳华尔兹,而不冠以"维也纳"三字的即慢华尔兹,它是由维也纳华尔兹演变而来的。作为三步舞的华尔兹,其基本步法为一拍跳一步,每小节三拍跳三步,但也有一小节跳两步或四步的特定舞步。

快慢两种华尔兹都以旋转为主,因速度慢,除多用旋转外,还演变出复杂多姿的舞步,其中有不少舞步在步法上与探戈、狐步舞和快步舞的同名舞步基本相同,只是节奏和风格不同。再加四大技巧在华尔兹中得到全面和充分的体现,所以它被列为学习国标舞的第一舞种。

华尔兹为一小节有三拍的舞曲,华尔兹的音乐优美,节奏很慢,一分钟约30小节左右,在约067秒的一拍里,要踩一步,而身体有许多的动作要完成,所以动作要非常熟练,技巧要成熟,才能跳出优美的舞姿。三拍原则上只有两步的移动间距,但若有追步,跳四步有三步的移动间距,每一步都要上重心,交待清楚;即前后脚轮动交替前进或后退,周而复始。

 

 要跳好舞,有如练功,要先“意到、气到、形到”,假使你对技巧不了解,意到不了,接着就做不好,表现出来的外形,就不会好看。舞蹈是表现人体的线条美,故保持身体姿势,以展示线条美,非常重要。

谨介绍华尔兹的闭式舞姿和半闭式舞姿

 头要延伸顶天,颈要直,两肩平,两手自然,左手手心握住女士右手右心,与眼线同高,右手心掌微托住女士左肩胛骨,男士右腰要微撑住女士右腰,身体中正,涵胸拔背,小腹缩,腰背脊要稳定撑紧。女士左手掌微掐在男士右上臂三角肌处,上半身由左肩胛骨以上往左,后上约45度延伸,使上半身充分展开,似一朵绽开的花朵。

 

跳华尔兹的原则是从一起步到结束,力道要绵绵不断,息息相关、环环相扣,连续不停止的移动,虽然三拍的等距一样,但跳舞时要有快慢慢的感觉,才会有变化而不致流于平淡。

 华尔兹是一种圆的运动,是不断地做小旋转的舞型,有如打太极拳,圆的旋转,以圆心为轴,距离为O,能将敌方带入我方旋转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态势制服于圆内式抛出于圆外,乃利用向心力或离心力的自然原理。打太极拳在行进转动之间,有一定的姿势,这个姿势,就有如跳华尔兹的反身动作(CBM),因有反身动作,配合一些Spin、turn、Pivot……,才有各式各样的圆的旋转

华尔兹 Waltz 节拍:3/4 节奏:每小节有1、2、3拍。第一拍为重音。第二、三拍为弱音。 速度:每分钟28-30小节。 风格:动作如流水般顺畅、象云霞般光辉。潇洒自如、典雅大方。波浪起伏接连不断的潇洒旋转。享有"舞中皇后"的美称。 作用:华尔兹具有一切舞蹈的所具备的作用。人们都一致认同华尔兹是交际舞中之王,高贵典雅,在交际埸合中以舞交流而跳不好“舞王”,不会被异性所关注的。让人神魂颠倒,唯有漂亮流畅的华尔兹! 华尔兹用w表示。也称"慢三步"。摩登舞项目之一。是一种3拍子的舞蹈。它原是欧洲的一种土风舞,其中一部分传到英国,经整理规范成了英国华尔兹,即华尔兹,也就是我们惯称的慢三;另一部分传到欧洲中部,仍然保持土风舞热烈、纯朴的风格,经整理规范了维也纳华尔兹,即我们常说的维也纳华尔兹。 华尔兹摆荡的技巧 摆荡的动作与转身动作是不能分开的,两者之间并存的是一种引擎与轮胎的关系,没有转身动作,摆荡的动作将显得 硬而不平衡,摆荡的完成表象, 要藉著身转动作经过身体中心以及腿部、臀部的运动,还有肩膀与手臂的摆转来达成时间运动的技巧,来完成轻盈且优雅而具有动力型态舞姿。 舞者的思考逻辑会以为上身不动就是好的现象,但肢体是自由的,舞伴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更是不能受到束缚,身转动作能使得肢体肌肉能产生松弛的作用,所以摆荡之前必须作好身转动作的准备工作;双膝松曲,自腿部以上将身体稍向前撑,双肩放松平放,背腰稍微撑紧,身体重力置于双掌。 开始移动后,舞步里所指的转度,指的是双足之间的转度,并非指身体的转度,此点必须特别注意,尤其是女士,几乎只有前进与后退的动作,转度则由男士全部来完成。 华尔兹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生命力最强的自娱舞形式亦称圆舞。“华尔兹”一词最初来自古德文Walzer,意思是“滚动”、“旋转”或“滑动”。这倒是一语破的地抓住了华尔兹舞动作的基本成分。 华尔兹一词,据考证是大约在1780年前后出现的,而3拍子“蓬嚓嚓”节奏的圆舞则很早之前就流行于欧洲,特别是在德国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维也纳一带的农民中;至于华尔兹类型的舞曲,则早在17世纪就演奏于哈普斯堡的皇家舞会上。 尽管华尔兹这种自娱舞蹈形式早已流行于农村,但它能够成为城市民众的舞蹈时尚,却是有其社会变革和艺术趣味等多方面的原因。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及其在欧洲各国的激烈影响、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工人阶级的大规模出现等等,使人们对自娱性舞蹈风格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曾一度广为流行的小步舞和加伏特舞因其刻板、拘谨的风格而被淘汰。身体轻松自然、风度飘逸洒脱的华尔兹一时间成了人们(特别是法国人)更能自得其乐的方式。 但正如任何新生事物一出现都必然遭到保守势力的白眼一样,华尔兹的迅速流行自然受到出于种种目的的反对和阻碍。除了教会说它因男女持抱近、动作旋转过快而不道德、不文明,甚至粗俗邪恶、不堪入目外,还有原来靠教授小步舞和其它宫廷舞为生的人们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华尔兹的简单易学和自由舒畅的特点,吸引了广大的舞者,常常只要在一旁观看一会儿就能学会。这种舞无需像小步舞那样,非掌握大量复杂的花样才能登场。 在保守的英国,华尔兹甚至被不少人恨之入骨,惧之如虎。听听当时报界的漫骂,就可对此略知一二了: “如今,老年贵妇们一阵风似的绕着房间翩翩起舞,而身披轻纱的女儿们却在放浪的华尔兹乐声中跳跃回旋;年老的排成长队,如潮似涌;年轻的无拘无束,四肢放松;她们跟着丈夫们快步如飞,不留下一点儿新娘之夜的神秘。我们痛心地看到,在上星期一的英国宫廷舞会上,那种叫作华尔兹的法国下流被第一次介绍进来了……看到这种四肢纠缠、身体紧靠的色情舞,看到英国妇女与众不同的庄重、含蓄的优良传统遭到如此严重的歪曲,真叫人够受了……当这种诲*的表演局限于妓女和*妇的范围内时,我们认为不值得大惊小怪,可现在,它被那受人尊重的社会阶层中不肖之徒强加于上流社会,我们认为就有责任提醒家长,不要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如此致人死命的瘟疫中去……我们相信,它不再为任何有道德的英国社会阶层所容忍。凡是夜里出去过的人,都不能不怀着不安的心情看到,我们的姐妹和妻子被陌生人抓住,遭到任意拥抱,围着一个小小的房间慢跑的情景。” 然而,这种漫骂却使得欧洲人更加热衷于华尔兹。法国革命后的资产阶级立即全面地接受了华尔兹。据统计,仅在18世纪末的巴黎,就下子涌现出了700多家舞厅。 1834年后,华尔兹传到了美国。它在美国的第一个落脚点是波士顿,随即传到了纽约和费城,传说它也曾使上流社会呆若木鸡。但不久之后,到19世纪中叶,华尔兹就在美国的社交圈子里扎下了根。 华尔兹舞的深得人心与其音乐的轻松流畅密不可分,两位奥地利大作曲家弗朗兹兰纳和约翰斯特芬斯的贡献是华尔兹舞蹈史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他们创造的威尼斯华尔兹舞蹈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他们创造的威尼斯华尔兹标准节奏是每分钟55~60拍的快速度,,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口味。 美国人对华尔兹舞发展的贡献在于波士顿舞与踌躇舞两种华尔兹的变体。前者节奏徐缓,舞步修长,前后方向的动作较多;后者速度比较缓慢,3拍子才跳1步。 专家们认为,华尔兹舞对整个舞厅舞蹈的发展所作的贡献中,最重要的是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唯有自然的身体动作才能持久。这使舞厅舞最后不再像19世纪那样,非采用古典芭蕾中脚的五个位置不可了。 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速度较快的农民舞,十七世纪末进入维也纳皇宫成为宫舞,进而发展成为历史最悠久的社交舞。华尔兹根据速度分化为快慢两种之后,人们把快华尔兹称为维也纳华尔兹,而不冠以“维也纳”三字的即慢华尔兹,它是由维也纳华尔兹演变而来的。作为三步舞的华尔兹,其基本步法为一拍跳一步,每小节三拍跳三步,但也有一小节跳两步或四步的特定舞步。 快慢两种华尔兹都以旋转为主,因而有“圆舞”之称。华尔兹因速度慢,除多用旋转外,还演变出多复杂多姿的舞步,其中有不少舞步在步法上与探戈、狐步舞和快步舞的同名舞步基本相同,只是节奏和风格不同。再加四大技巧在华尔兹中得到全面和充分的体现,所以它被列为学习国标舞的第一舞种。 华尔兹舞步在速度缓慢的三拍子舞曲中流畅地运行,因有明显的升降动作而如一起一伏连绵不断的波涛,加上轻柔灵巧的倾斜、摆荡、反身和旋转动作以及各种优美的造型,使其具有既庄重典雅、舒展大方、又华丽多姿、飘逸欲仙的独特风韵。它因此而享有“舞中之后”的美称。 华尔兹速度虽慢,但技艺难度大,要先练好基本步,再学习各种变化步、花样步以及组合和套路。 华尔兹的先驱是Boston,大约在1874年被一个很有影响的“Boston Club”从美国引入并传入英格兰。然而,仅在1922年后,华尔兹就像探戈一样风靡一时。奇怪的是当时的男女舞伴是一个跟着一个跳舞的,一点也不像我们现在那样。一战后华尔兹立即成形了很多,1921年她的基本步伐就规定为:出脚,出脚,并脚。当1922年时Victor Sylvester 获得了冠军,当时英国华尔兹节目只包括了右转、左转、转向(比现在初学者所学的还 少)。1926到1927年华尔兹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基本动作变成了:出脚,旁脚,并脚。 因此,很多变化步才成为可能, 皇家舞蹈教师(ISTD)已对这些步伐作了标准化, 规范化,现在其中的很多步伐仍在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278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