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啊,有个叫成功与失败的书 《历史夹缝中的英雄》 你看下
血性与忠诚
梁启超认为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有阅历而无血性”,同他一样,许多人也都只看到李鸿章中年之后的窝窝囊囊,而不知道他年少时的血性贲张。李鸿章以书生带兵,留下的是“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他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曾因恩师曾国藩待友李元度不公而毅然脱离曾府,也曾因常胜军统领戈登不服管治而力除其军权。
但这样一种血性,慢慢地就被恩师曾国藩以儒学精神化解和消磨了。而曾国藩的利器只有一个字:诚。如李爱睡懒觉,曾则每日清晨必等幕僚到齐后方肯用餐,逼李早起;又李好讲虚夸大言以哗众取宠,曾多次正言相诫。最为典型的是有一次,曾国藩问李鸿章怎样与洋人交涉,李回答不管洋人说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就是说大话,先声夺人的意思)。曾沈默了很久说:“依我看来,还是在于一个‘诚’字。诚能动物,洋人也是人,只要以诚相待,也一定会受感化的。”李鸿章顿表衷心接受,此后严加奉行。
如果说血性意味着对于自我、自身个性的忠诚,是“第一种忠诚”的话,那么曾国藩所说的“诚”,更多的意味着对于朝廷、群体和他人的忠诚,不妨视为“第二种忠诚”。李鸿章对清廷的忠心耿耿,自不待言;他还特别讲义气,“李一生中对于朋友的忠诚几乎具有传奇色彩”(英国学者福尔索姆语)。而对于洋人,李鸿章仍然是“诚”字当先。例如,李鸿章在任北洋大臣时,一位德国海军将领到访天津,邀请他参观军舰,李鸿章欣然同意。不巧参观那天刮大风,海上航行不便,那位将领就建议取消约会。不料李鸿章为显诚意,毅然只带一名翻译登上小艇到达德舰,令那位德国将领感动不已。李鸿章的种种表现曾获得西方列强的广泛赞扬,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名将、后来曾任总统的格兰特对李鸿章更是惺惺相惜,称他为远东第一名相。
随着在李鸿章身上,第二种忠诚取代了第一种忠诚,他逐渐丧失了血性和个性,成为庞大的政治机器上的一个忠实的零件,尽管这是一个最大最重要的零件。他是一个日薄西山的帝国的谨小慎微的看门人;而在列强眼里,他诚信、可靠,甚至有几分迂腐——这样“温柔敦厚”的对手夫复何求?
重任与琐屑
李鸿章是有大抱负的,他曾留下这样的雄奇诗句:“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讴”,“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觅封侯”。现在读来,我们仍然会被其中充溢的豪情壮志所感染。可以说,这样的诗句放到龚自珍、李贺甚至李白的集子里,也毫不逊色。
李鸿章又是敢于担当的,福尔索姆指出:“鉴于大多数中国官员逃避责任,李似乎是追求责任,他从不逃避不愉快的任务,并总能指望他采取主动。”从青年时代的投笔从戎,一直到年近半百之际接替曾国藩主持晚清对外军事、外交和经济大政,李鸿章每每“于危难之时显身手”,这显然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强大内驱力使然。在义和团运动时期,一名外国记者告诉李鸿章,普遍认为在中国他是唯一能对付这种局面的人,他回答说:“我相信自己。”当仁不让之意溢于言表!
树大招风,李鸿章还要时刻面对官场的倾轧和仕途的险恶,“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正是他的自我写照。李鸿章有度量,有涵养,拥有比一般的封建官吏更为饱满、更为充沛的政治情怀;同时他也深谙官场权术,有相当的政治手腕,尽管在宦海中几度沉浮,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不倒翁。
蒋廷黻有言:一看李之全集,只见其做事,不见其为人。但李鸿章的精力和才华,也都消耗在那些繁复的事务性工作去了。这一方面是由于封建体制的“制度性内耗”,另一方面也由于他本身才干有余而见识不足。他一生做了无数的事,可那些最重要或最闪光的大事,却似乎都是别人做的。例如,镇压太平天国的事,主要是曾国藩做的;开办重工业和民用工业的事,主要是张之洞做的;收复新疆的事,则是左宗棠做的。有人甚至毫不留情地指出:“凡是只要阅读过李鸿章的奏稿、家书、朋僚信函达三十份以上的人,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李鸿章这个人实际上是个典型的‘小公务员’素质!……他的所有文稿几乎都表达出他非常在乎具体事件的拉杂算计和功于小心计,始终透出了一种对上和对外的个人猥琐人格气质。”话虽说得刻薄,但恰好是梁启超所谓“有才气而无学识”的注脚,也是对李鸿章本人巨大的抱负和高昂的责任感的强烈反讽。
改造与裱糊
李鸿章自有其因循守旧的一面,但他决不是腐儒,他趋新求变,虚心向洋人学习,积极操办洋务,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先行者之一。在推动中国经济与外交的近代化过程中,他既有想法,更有办法,是个身体力行的实干家。
曾国藩评价李鸿章“才大心细”,恰好可以用来形容他在对待西方文化上的双重性。在军事、经济、文教等方面,李鸿章敢于拿来,敢于创新,显示了“才大”的特点;在政治方面则显示了“心细”的特点,比较保守。李鸿章一向是西方器物文明的崇拜者,直到自己的风烛残年,才意识到西方制度文明的重要性,但此时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况且,即便他倾慕西方政治,他所能接受的极限也不过是半吊子的君主立宪而已。如果我们把对一个社会形态的变革分为革命、改革、改良、修补等四种层次的话,那么他所认同的只比修补高一点,还没达到改良的层次。
正如他自己所说,终其一生,他“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既不能,也不愿,更不敢。
毛泽东曾说晚清政府与李鸿章的关系是“水浅而舟大也……吾观合肥李氏,实类之矣”。李鸿章这艘航船曾迎着朝阳,豪情万丈地张开风帆;但在处处受制、时时碰壁后,只好满怀惆怅地驶向夕阳,留下了孤独而凄凉的背影……
但艰难的航程中,毕竟留下了他务实的脚印。美国人曾这样评价李鸿章的事功:“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艰难的航程中,更留下了太多的悲情。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清廷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这样一个人物,一辈子在夹缝中生存,委曲求全,忍辱负重。中国政治文化和伦理文化历来推举忍辱负重者,甚至超过了那些决绝抗争者,所以,李鸿章也由此赢得了后人的同情和敬重。
李鸿章去世后两个月,梁启超即写出皇皇大作《李鸿章传》,其中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这句话,至今仍是许多人的共同心声。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侯官(今福州市)人。进士出身,嘉庆十九年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云南乡试正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陕西按察使,湖北、河南布政使,云贵总督等职。道光时奉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办禁烟事。后被遣戍伊犁,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悲壮诗句。此后皇帝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他抱病起程,途中死于广东普宁行馆,终年66岁。 为民办实事 林则徐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在任江苏廉防使时,他在大堂上书写一联:“求通民情;愿闻己过。”事事为民着想,对于漕运、盐法、水利、农业、制币、吏治、救灾等关系民生的大事,无不予以关注。 禁烟不禁商 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同时,他对外商采取了恩威并重、分化瓦解的策略,提出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原则,对正当贸易一律加以保护和鼓励。 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 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安徽合肥市肥东人,老家在今合肥市肥东磨店乡群治行政村调堂部。其祖上本姓许,系明代由江西湖口瓦砾坝迁来合肥,至清初因同邑李心庄无后,将许光照(迎溪)之四子许慎所过继为子名李慎所。这样,李心庄为始祖,李慎所为一世祖,至李鸿章为八世矣。许姓谱中的“命名宇派”为“福云庆胜,伯积善发,光祥诗礼,艳朝志士,传永远昌,才高嘉宇,显德立美,名扬孝友,开承裕英,梁必茂芳。”李氏先世光谱,亦未定字辈。1809年(清嘉庆十四年)首次纂修《合肥李氏宗谱》,始定字辈“文章经国,家道永昌,福寿承恩,勋荣世守”;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四修宗谱时,合肥李氏又续增十六字辈“祖德积厚,克绍辉光,宗绪延长,同敦孝友”。李鸿章父李文安之“文”,系辈分“规范化”后的首辈,李鸿章兄弟按命名字派系“章”辈,置姓名的第三字。李文安系道光甲午科江南乡试第九名举人,戊戌科会试第一百十二名进士,殿试三甲,他的六个儿子:瀚章、鸿章、鹤章、蕴章、风章、昭庆,走的都是读书做官之路。 李鸿章24岁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初年,他在原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并去江西、湖南投靠了曾国藩,又奉其命回乡招兵买马,编练成7000名淮军,由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吴长庆等分带,沿江而下,到上海镇压太平军。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899年到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他在施政过程中的核心是办洋务,所以又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或奠基人。 李鸿章曾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还建立同文馆,选派留学生出洋。他办洋务的初始动机是办军工企业,造出枪炮、弹药、机器、舰船和水雷,主要用来对付捻军。但由于直接改善了淮军的武器装备,使淮军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军事力量,后期淮军实际上成了国防军。 李鸿章在与列强的交往中意识到富国才能强兵,故积极推进官办、商办军工企业的发展。他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坐镇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天津,既积极筹划北方防务,戍卫京级,又进一步拓展洋务,以增加财赋收人。他还苦心孤诣,编练成一支当时堪称亚洲一流的海军,并在山东刘公岛安营扎寨,这支北洋舰队拥有各种军舰25艘,42000吨位,以大沽港、旅顺港、威海卫港形成三角,拱卫京城海上门户。 李鸿章办外交也有“风光”的时候。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李鸿章作为中国特使,应邀赴俄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典礼,并顺访欧美诸国。3月27日(农历二月十四日),李鸿章携包括儿子李经方、李经述在内的随员45人,从上海登上法船“爱纳司脱西蒙号”,翌晨离沪,出东海,经太平洋、印度洋人苏伊士运河,又由迎候的俄国马赫托姆斯基公爵接上“俄罗斯”号,于4月27日抵达俄国的黑海港口敖德萨,改乘火车北上。李鸿章此番“以七十有四之衰龄,涉三万余里之海路”使俄,其主观愿望是联俄并促使俄、德、法三国挟迫日本放弃对我辽东半岛的占领。他在俄国拜会了新沙皇并草签了《中俄密约》,然后到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巡访并向部分国家的元首递呈国书。在由太平洋取道横滨回国时,感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疯狂的割地赔款要求,他曾拒不上岸,以抒怨忿之气。 李鸿章当时是内阁最高职衔的文华殿大学士,实际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可谓“两人(慈禧光绪)之下,万人之上”,中外皆呼“李中堂”,故荷方打出“千岁李鸿章”的灯花。李鸿章在诗中居然也露出“大国使臣”颇为自得的心情。这封信的墨迹在历100多年后于1998年从荷兰传回合肥。 戊戌变法前后,李鸿章已意识到“穷则变,变则通,但端在人心相通”但他却曾举棋不定。当光绪帝下诏“明定国是”时,他曾向管学大臣孙家熏推荐康有为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后党”图谋加害康有为时,李鸿章暗地向康有为通风报信。当慈禧完全占了上风,光绪帝被软禁后,李鸿章又由徘徊观望到缄口不言。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军攻进北京,帝、后西逃西安。由两广总督回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又为清廷这所“破屋”充当起“糖糊匠”之责。但回天乏术,不久他自己却死于内外交困中。 李鸿章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中,处于既不能得罪洋人又要忠于朝廷的夹缝中,处于实际上是“弱国外交”的尴尬境地,虽小心翼翼,东补西贴,如履薄冰,然终未能挽救晚清大厦于将倾。他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刘仁轨(601―685年3月2日),字正则,汉族,汴州尉氏人(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前大庄二组{别名刘响村})在此村的西边桥头有刘仁轨宰相的墓碑。唐朝大臣、著名军事将领、海军统帅。刘仁轨出身隋末的平民之家,虽生在动荡年代,仍“恭谨好学”,“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唐高祖、唐高宗年间,历任给事中、青州刺史。因征战百济而屡立战功。
字正则,汴州尉氏(河南尉氏)人。咸亨五年,拜尚书左仆射,兼太子宾客,知政事。开元中追谥曰文献。少贫贱好学,值隋末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遂工书,卒以通博闻。卒年八十五。《唐书本传》
刘仁轨出身于隋文帝仁寿元年的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平民之家,由于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连年大兴土木,并且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在这种环境里,刘仁轨自幼便过着清贫的生活。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刘仁轨却能够“恭谨好学”(《旧唐书・刘仁轨列传》)。从隋大业七年(611年)起,各地相继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参见隋末农民起义)。战乱使刘仁轨无法正常谋生,很多时候都是清闲在家中。但刘并没有将这些宝贵的时间浪费,而是依旧专心学习,“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旧唐书・刘仁轨列传》)
唐高祖武德初年,河南道大使、管国公任瑰将曾上表论事,刘仁轨见到草稿后,便提笔改了几个字,使所奏表章焕然一新。任瑰见到表章后,惊异不已,立即将刘仁轨补息州(今河南息县)参军。不久,又转任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尉。
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太后和袁世凯把光绪帝囚禁起来了,而谭嗣同等变法分子最终也是被杀害。但是在这个时候,也有一些幸存的变法者跑到国外去了,而康有为就是其中的一个。作为一个逃亡者来说,康有为流浪到国外以后日子非但没有不好过,反而还很滋润。康有为在国外流浪的生活之所以会过得这么滋润,其实主要就是因为他自己太会忽悠了,忽悠了很多海外侨胞救济他。
康有为在逃亡的时候,第一站就是日本,在自己还没有到达日本的时候就已经发表了一份公开信。在这个公开信里面,他公然的指责慈禧的罪责非常的大,而且说自己有皇帝的“衣带诏”。所以在抵达日本以后,很多的变法者和当地的革命者都去救济康有为。
后来清政府和日本也是进行了一定的交涉,所以日本政府也不想再接纳康有为,于是康有为就去了加拿大。在刚到加拿大的时候并没有人去支持康有为,不过康有为还是充分的发展了自己会忽悠的才能。康有为每到一个地方基本上都会发表一些演讲,通过这些演讲,康有为可以让很多的华侨支持自己。
康有为看到支持自己的华人越来越多,于是后期成立了一个中国维新会,这个中国维新会所有的成员每年都需要缴纳一些会费的。这个组织的成员人数最多的时候将近有100万人左右,所以康有为也是借助这个组织赚了很多钱。
日本海军省历任大臣代 姓名 内阁 就任日 历任日 兼任 1 西乡从道 第1次伊藤内阁 1885年12月22日 1888年4月30日2 黑田内阁 1888年4月30日 1889年12月24日3 第1次山县内阁 1889年12月24日 1890年5月17日4 桦山资纪 1890年5月17日 1891年5月6日5 第1次松方内阁 1891年5月6日 1892年8月8日6 仁礼景范 第2次伊藤内阁 1892年8月8日 1893年3月11日7 西乡从道 1893年3月11日 1896年9月18日8 第2次松方内阁 1896年9月18日 1898年1月12日9 第3次伊藤内阁 1898年1月12日 1898年6月30日10 第1次大隈内阁 1898年6月30日 1898年11月8日11 山本权兵卫 第2次山县内阁 1898年11月8日 1900年10月19日12 第4次伊藤内阁 1900年10月19日 1901年6月2日13 第1次桂内阁 1901年6月2日 1906年1月7日14 斋藤实 第1次西园寺内阁 1906年1月7日 1908年7月14日15 第2次桂内阁 1908年7月14日 1911年8月30日16 第2次西园寺内阁 1911年8月30日 1912年12月21日17 第3次桂内阁 1912年12月21日 1913年2月20日18 第1次山本内阁 1913年2月20日 1914年4月16日19 八代六郎 第2次大隈内阁 1914年4月16日 1915年8月10日20 加藤友三郎 1915年8月10日 1916年10月9日21 寺内内阁 1916年10月9日 1918年9月29日22 原内阁 1918年9月29日 1921年11月13日23 高桥内阁 1921年11月13日 1922年6月12日24 加藤友三郎内阁 1922年6月12日 1923年5月15日 内阁总理大臣 25 财部彪 1923年5月15日 1923年9月2日26 第2次山本内阁 1923年9月2日 1924年1月7日27 村上格一 清浦内阁 1924年1月7日 1924年6月11日28 财部彪 加藤高明内阁 1924年6月11日 1926年1月30日29 第1次若槻内阁 1926年1月30日 1927年4月20日30 冈田启介 田中义一内阁 1927年4月20日 1929年7月2日31 财部彪 滨口内阁 1929年7月2日 1930年10月3日32 安保清种 1930年10月3日 1931年4月14日33 第2次若槻内阁 1931年4月14日 1931年12月13日34 大角岑生 犬养内阁 1931年12月13日 1932年5月26日35 冈田启介 斋藤内阁 1932年5月26日 1933年1月9日36 大角岑生 1933年1月9日 1934年7月8日37 冈田内阁 1934年7月8日 1936年3月9日38 永野修身 广田内阁 1936年3月9日 1937年2月2日39 米内光政 林内阁 1937年2月2日 1937年6月4日40 第1次近卫内阁 1937年6月4日 1939年1月5日41 平沼内阁 1939年1月5日 1939年8月30日42 吉田善吾 阿部内阁 1939年8月30日 1940年1月16日43 米内内阁 1940年1月16日 1940年7月22日44 第2次近卫内阁 1940年7月22日 1940年9月5日45 及川古志郎 1940年9月5日 1941年7月18日46 第3次近卫内阁 1941年7月18日 1941年10月18日47 岛田繁太郎 东条内阁 1941年10月18日 1944年7月17日48 野村直邦 1944年7月17日 1944年7月22日49 米内光政 小矶内阁 1944年7月22日 1945年4月7日50 铃木贯太郎内阁 1945年4月7日 1945年8月17日51 东久迩宫内阁 1945年8月17日 1945年10月9日52 币原内阁 1945年10月9日 1945年12月1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