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上古时期,主要官职都是世袭的。秦汉时期逐渐采取选拔官吏的办法。魏晋南北朝时,选拔官吏由地方政府进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全凭门第出身,于是名门望族子弟被选为上品做高官,庶族寒门出身的人只能被选为下品小官,以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2)与秦汉选拔官员的推举制相比,科举制的标准比较唯一和客观,主要依据考试成绩选拔官员的方式,使许多出身寒微的人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而推举制人为因素太多,容易为少数有权或有势的人把持.后来就发展成按出身门第来选拔官员,这对个人是不公的,也不利扩大并巩固封建王朝的政治统治基础。创置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个重大改革。它适应了庶族地主阶级必起的历史趋势,为地主阶级的各个阶层加入统治集团开辟了道路。隋朝实行的科举制度,一直为以后的封建朝代所沿用,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封建国家选选制度。和隋朝以前的选官制度相比较,它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对维护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
在我国古代,官职制度起源于夏朝,到明清时期结束,期间历经千年。古代社会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当时的官职情况,也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映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古代的官职制度。
在夏商时期,已经有了基本的官职雏形,因为这两个朝代比较信奉宗教制度,所以作为宗教工作者的“巫史”在其中担任着重要作用。他们是神和现实的纽带,负责将神的旨意传递给君王及臣民,同时也会将臣民的诉求传达给神灵。
到了西周及春秋时,就开始出现更为明确的官职,即“三公”,他们分别是太师、太傅和太保。这三个官职各司其职,太师主要是辅佐君王,太傅则是百官的统领,太保则负责执掌朝政。当然在“三公”之下还有一些卿士及大夫,负责军事、行政以及外交等不同的事宜。
在战国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往世袭制的巫史及宗族的地位受到了削弱,在战国时期,比较重要的两个官职则是将和相,将指的是武官官职的统称,而相则是文官官职的统称。
随着历史的演变,到了秦汉就出现了更为细致的官职制度分类——三公九卿制,相较于之前西周时期的公卿制,三公九卿制度有进一步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使命,它也很好的适应了当时中央集权制社会的需求,这一制度被沿用了800年之久。
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分为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制则分为礼部、吏部、户部、刑部、工部及兵部,各个权力机构的官员各司其职,互相制衡,防止专权和独权。唐代还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御史台,替君王来监察地方官员及六部官员。
宋代则出现了“二府制”,中央由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号称“二府”。宋代还专门设立了翰林学士院,负责给君王起草诏令及讲经。
到了明朝,宰相一职被废除,增加了内阁制,在内阁中的元老旧臣都被成为大学士,也是帝王的辅臣。到了清朝,还是继续沿用了明朝的内阁制,不过随着朝代更迭,在雍正之后,军机处代替了许多内阁的权力,深受皇帝喜爱。
综上所述,我国的官职制度随着朝代更迭以及不同统治者的需求,也是在逐渐发生变化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通过一些史料记载我们也不难发现,历经千年的官职制度,其内在是存在许多联系的。它的不断变化也代表着我多古代官吏制度的成熟和演变,对于现代政权管理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匈奴是古代中国北方的重要游牧民族,又称“胡”(王国维,“匈奴”二字急读为“胡”),即“天之骄子”,其名始显于战国,出现于中国历史舞台的最初活动中心,在漠南阴山及河套一带,是我国第一个建立奴隶制国家的边疆民族。共经历了近700年,对中国古代北方各族及汉族的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是北方边疆各民族的先民,也是汉族先民的成员之一。
匈奴,直译汉译为“人”,或“群众”、“居民”、“土民”,义为“天帝之子”,起源于原始时期对天神的信仰;一说是“挽发”、 “结发”、“扎发”,又说是“海东青”(狩猎的猎鹰),取义“勇武善战”。
l 乌桓
乌桓,亦称“乌丸”、“古丸”、“乌延”,源自东胡,语言与鲜卑同,属东胡语(古蒙古语)的分支。
秦汉之际,游牧于饶乐水(今西拉木伦与老拉木伦一带)。东邻挹娄、夫余、高句骊等,西连匈奴,南与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鲜卑居北,乌桓居南。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部众离散,乌桓一支逃至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因以为号”,接受匈奴的役使。
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击败匈奴左贤王,迁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5郡塞外,置护乌桓校尉。
东汉初年,乌桓乘匈奴内乱迫使匈奴北徙,奄有漠南。东汉王朝采取招抚措施,封乌桓渠帅为侯、王、君者81人,置护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西北),管理乌桓、鲜卑相关事务,允许乌桓内迁,鲜卑随即南徙到塞外乌桓故地。东汉末年,乌桓卷入各州牧混战,助袁绍灭公孙瓒。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统军亲征乌桓,大破之,收乌桓骑兵,号称“天下名骑”,乌桓衰落,与汉族融合,留在故地者则融入鲜卑人之中。
魏晋以后,乌桓发生了较大变化,形成所谓“杂胡”。隋唐以后,乌桓不再活跃于内地,辽代,乌桓从历史上绝迹而融入汉族及其他民族,太原郝氏、代郡王氏、南皮(河北东南部 )张氏,传说都出自乌桓之后。
乌桓以畜牧业为主,俗喜骑射,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食肉饮酪,以毛毳(cuì)为衣。狩猎业发达,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有铸铜、冶铁、制陶、纺织。农业有所发展,与匈奴和汉人建立密切的商品交换关系,“胡市”,如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西北)。部落组织,数百、千落(帐)为一部,部下有邑落。部有大人,邑落有小帅。推勇健而能理决斗讼者为大人,不世袭。大人以下各自畜牧营产,不相徭役。有母系残余,盛行血亲复仇,贵少而贱老,杀父兄无罪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类而父兄无相报仇。有收继婚习俗,“父兄死,妻后母执嫂。”敬鬼神,祀天地日月星辰及大人有健名者。“髡(kunˉ,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头”,赭(zheˇ,红褐色)衣,留顶发时剃去周围,与契丹人髡头,但剃去顶发不同。 1971年,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店子发现东汉壁画墓,壁画以墓主护乌桓校尉“庆功宴筵”等为主题,有乌桓、鲜卑人的形象。(《和林格尔发现一座重要东汉壁画墓》,载《文物》1974年第1期)
和林格尔牧马图,上半部绘汉族权贵乘车出行,下半部绘乌桓人牧马
和林格尔壁画墓。墓主人陈师曾,使持节护乌桓校尉,《乐舞百戏图》
“晋乌丸归义侯”金印,西晋王朝赐给乌桓首领,同时出土“晋鲜卑归义侯”金印、“晋鲜卑率善中郎将”银印
l 鲜卑
鲜卑与乌桓同源,出自东胡,语言习俗与乌桓同。先秦时期活动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部和北部,兴起晚于乌桓,其名始显于东汉。
族源:多元,一说鲜卑即“犀比”、“师比”,指胡人的带钩;一说鲜卑为满语Sabi(吉祥)的译音,由部落酋长名转化而来;一说鲜卑与九夷中的白夷有关;一说鲜卑即东胡之前的山戎(北戎、无终、代戎),后东胡势盛,去名号入于东胡。东胡被匈奴击破后,与乌桓从东胡中分离出来,退回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南为乌桓,后形成东部鲜卑和北部鲜卑。
东部鲜卑:源于今内蒙古东部的鲜卑山,即大兴安岭南麓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即辽西塞外的鲜卑山,与西南方阿鲁科尔沁旗西北140里的乌桓山遥遥相望。
北部鲜卑:活动于大兴安岭北段的大鲜卑山。1980年,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西北大兴安岭东麓嗄仙洞发现拓跋鲜卑祖先石室,印证大鲜卑山在大兴安岭北段,是鲜卑人的发祥地。
拓拔鲜卑的祖居石室—嘎仙洞 ,位于内蒙古自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是建立北魏王朝的拓拔鲜卑的发源地。呈不规则三角形,洞内宛如一个可容纳千人集会的大厅,穹顶高20余米,东西宽近30米,洞深92米。
西汉时,鲜卑、乌桓同受匈奴役使。东汉初年,鲜卑大人偏何至辽东归附,被封为“鲜卑大都护”。汉军大破北匈奴后,鲜卑大举南迁西徙,进入匈奴故地,残留北方的匈奴余部10余万落,“皆自号鲜卑”,融合形成鲜卑父胡(匈奴)母的拓跋鲜卑;蒙古草原南部,出现胡父鲜卑母的铁弗匈奴;西拉木伦河一带,南匈奴之后宇文氏从阴山迁到此地,统治当地鲜卑,出现了宇文鲜卑。
2世纪中,鲜卑出现了一位著名首领檀tān石槐,制定法律,判断曲直,在高柳(今阳高县西北)北弹汗山建庭,拥骑兵10万,北拒丁零,东挫夫余,西击乌孙,在匈奴故地建立强大的诸部军事行政联合体,分鲜卑为东、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统领。檀石槐死后,诸部联合解体。三国时,有称为“小种鲜卑”的轲比能曾一度统一漠南地区。
魏晋之际,东部鲜卑分为慕容、段氏、宇文三部。
慕容部来自鲜卑山,初为部落大人名,后为氏族名,曹魏时迁居辽西郡,先后建立前燕(337-370年)、后燕(384-407年)、西燕(384-394年)、南燕(398-410年)等政权,辽东有鲜卑化汉人冯跋建立的北燕(407-436年) 。
段氏鲜卑约东汉中叶由辽东西迁,分布在辽西一带,世为部落大人。4世纪初成为东部鲜卑最强大的部族。
宇文鲜卑是鲜卑化的匈奴人,由阴山南徙辽西,加入鲜卑部落联盟,逐渐鲜卑化,称为鲜卑宇文氏。檀石槐分鲜卑为三部时,宇文氏是东部大人。后归慕荣氏和拓跋氏管辖。北魏末,宇文泰强盛,专攻西魏,子孙取代西魏建立北周。
北部鲜卑主要指鲜卑拓跋氏,嗄仙洞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拓跋焘祝文石刻,追述了拓跋氏祖先由这里起步,筚路蓝缕开创基业的历史。他们从大兴安岭东麓越过大兴安岭,东汉初从大兴安岭西麓进入呼伦贝尔草原。东汉末年进入匈奴故地,大致在今阴山或河套一带,与匈奴余部融合,称为“鲜卑父胡母”。后由河套北部迁至汉定襄郡的盛乐(今和林格尔县西北),315年被晋封为代王,建立代国。376年代国被前秦符坚攻灭。前秦倾覆后,拓跋珪乘机召集旧部,即代王位。并于383年改称魏王,386年正式定国号魏,史称北魏或后魏。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仿中原王朝的模式制定各种典章制度,统一了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元宏迁都洛阳,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变鲜卑旧俗为华风,为中国民族史上最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西部鲜卑,主要指河西鲜卑、陇西鲜卑,一说还包括源出于慕容鲜卑的吐谷浑。
河西鲜卑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的鲜卑诸部,其中秃发鲜卑势力最强大,396年吕光建立南凉,414年亡。另有麦田鲜卑、车盖鲜卑、北山鲜卑等部。
陇西鲜卑指活动于今甘肃省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的鲜卑,以乞伏氏为首,是鲜卑与高车融合而成。385年,乞伏氏首领称大单于,388年称河南王,394年改河南王为秦王,史称西秦,431年亡。
鲜卑人早期以游牧为主兼营狩猎,保持到东汉末年,特别是迁入匈奴故地后。魏晋时,一部分鲜卑已逐渐兼营农业,进入黄河流域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农耕。手工业发展缓慢,中原战乱,不少汉人逃入鲜卑地区,带去了手工业技艺,制作兵器。与汉区的商品交换。
社会组织由落、邑落、部构成,邑有小帅,部有大人。豪帅、大人为贵族阶层,其下是部落成员,再下是奴隶。檀石槐时,分为中、东、西3个大部60余小邑。檀石槐死后,大人推举制为大人世袭制所取代,标志着等级制度的进一步确立。鲜卑入主中原后,国家建立,贵族称王称帝,封官拜爵,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一般部民成为封建统治下的臣民。语言源于东胡语,一说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认为与蒙古语相去无几。
婚姻习俗保留收继婚、劳役婚(男往女家服役)、抢劫婚的残余。
“髡(kunˉ,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头”是鲜卑发型的一个特点,男子娶妇,女子出嫁都要髡头,大约是将头发剃去周围,留出顶发,垂辫于后。
丧葬习俗流行土葬。信仰巫术,祭祀天地山川日月星辰。西迁及进入中原后,逐渐皈依佛教,有的兼奉道教。所到之处,大修寺观石窟,著名的如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展示了鲜卑、西域、中原文化的融合。
鲜卑“马上乐”,又叫北歌。鲜卑舞蹈。鹿纹牌饰。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2001年12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建造的120多年几乎贯穿了整个北魏时代,是一部北魏“断代史”。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 2000年11月30日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晋时期,晋鲜卑归义侯金印,方形,驼钮,高28厘米,边长22厘米,重884克,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西晋时期,晋鲜卑率善中郎将银印,方形,驼钮,高25厘米,边长21厘米,重412克,1956年内蒙古凉城小坝子滩出土,现藏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
晋鲜卑率善佰长青铜官印
北魏胡服俑,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对襟,长袍
固原北魏墓漆棺画:郭巨埋儿故事。夹领窄袖长袍乌靴,乃鲜卑妆束。
固原北魏墓漆棺画:墓主生活图景。 主人及侍者均夹领窄袖长袍乌靴,鲜卑妆束。主人右手执耳杯,左手执麈尾。
1、隋炀帝。
2、起源
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后,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九品中正,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科举正式诞生了。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叫试策。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3、简介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4、影响
积极影响: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消极影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不是,是科举制。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每年贡士3人,后设不同科目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选拔人才,就是以应策取士。分科取士就是科举的前身。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以"四书五经"为准,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参照朱熹《四书集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