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火箭可以是串联式的、并联式的或串并联式的
串联式:将多个火箭通过级间连接/分离机构连成一串。
并联式:将多个火箭并排地连接在一起,周围的子级火箭先工作。
串并联式:综合上述两种。
世界上第一架火箭飞机是德国海克尔公司制造的He—176。
He—176于1939年6月20日,试飞成功。7月3日,它的速度达到每小时850公里,创造了当时飞行速度的最高纪录。
两年以后,德国又设计了Me—163火箭飞机,并且生产了350多架,它们的速度曾达到每小时100377公里,首先打破了时速1000公里的大关。1944年8月,Me—163第一次参战,曾先后击落盟国飞机10多架。
火箭飞机同一般的螺旋桨飞机和喷气飞机不同,它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装置的飞机。火箭发动机是一种自己既带燃料,也带燃烧时所需氧化剂的喷气发动机。它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依靠大气层中氧的供应;它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很大的推力,使飞机达到很快的速度和很高的高度;即使在大气以外,它也能正常工作。
火箭飞机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工作时间太短,航程不远,而且燃料消耗过大。如Me—163飞机,它带的燃料,竟占总飞行重量的一半。起飞时,火箭发动机在335分钟内把飞机送上12100米的高度,然后它只能滑翔下降,此外,Me—163飞机的燃料容易爆炸;为了减轻重量,飞机起飞后就把起落架抛掉,降落时只能靠滑橇。因此Me—163的损失,不是因为敌方的击落,而是由于降落时的爆炸事故。
后来火箭飞机正是由于这些缺点没有成为军用飞机的主力,但火箭可以帮助飞机突然起飞或加速,以缩短滑跑距离,便于追击敌人或避开敌对方飞机的攻击,作用还是不小的。
总之,火箭飞机既有其优点,也有缺点。
1、无人机降雨优点:灵活性高,成本较低,对环境污染小。缺点:承载能力有限,飞行高度限制,受天气条件影响大,
2、火箭降雨的优点:承载能力强、作业范围广、作业效率高。缺点:安全风险大,环境污染严重、成本较高。
海爷:身高矮,防守能力强,进攻能力弱
(得分指数★
防守指数★★★★)
四克拉:防守较弱,进攻手段多样,擅长假动作
(得分指数★★★
防守指数★★★)
铁扎:命中率低,进攻手段单一,运球不熟练,防守能力较强
(得分指数★★
防守指数★★★★)
马丁:造犯规高手,善于突破,的分能力很强,防守助攻能力不足
(得分指数★★★★
防守指数★★)
小布:得分能力强,速度飞快,罚球命中率高,防守组织助攻能力弱
(得分指数★★★★
防守指数★★)
洛里:小钢炮,身体强壮速度快,善于组织,防守强,远距离投篮弱(
得分指数★★
防守指数★★★★)
巴蒂尔:防守专家,防守密不透风,善于三分球,得分手段不多
(
得分指数★★
防守指数★★★★★)
乔丹希尔:进攻篮板高手,技术粗糙
(得分指数★★
防守指数★★★)
巴丁格:中远距离投篮能力强,经验不足
(得分指数★★★
防守指数★★)
安德森:中远距离投篮能力较强,防守薄弱
(得分指数★★
防守指数★)
其他由于上场时间少不做评价。
注:以上评价队员均是造进攻犯规高手。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最有利的
第一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维度低 靠近赤道 发射卫星时就可以尽可能利用惯性产生的离心现象,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更快。在海南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比在西昌发射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提高10%至15%,卫星寿命可延长2年以上
第二 在文昌发射的火箭是用的船运 大小不受铁轨的限制 (长征二号系列由于受到铁路运输的限制,其组件的最大直径只能限制在35米)
第三从文昌射的火箭,其发射方向1000公里范围内是茫茫大海,因此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
有人会问既然有这么多好处干嘛早不把卫星发射中心建在文昌?
之所以到现在才在文昌建成卫星发射基地还是处于安全考虑 毕竟靠以前的国力在内陆建卫星发射中心才安全
个人认为是德国的合体火箭,具体分析如下。
美国队的强力推进装置。其实整个迷你赛车中处于第一梯队的队伍,美国队的技术先进性毋庸置疑,比较奇怪的是在整个剧情中只有美国队的优势是递减的,而非其他队伍递增。在之前的比赛中,美国队从来没有使用过任何必杀技,单纯依靠技巧和团队合作来就一路赢到了第11话,给人的感觉就是美国队真的很强,后面有大招。
果然,在与日本队的较量中,美国队最后时刻被旋风冲锋反超,为了赢得比赛胜利,美国队终于亮出了底牌,也就是强力推进装置,通过电脑的精密计算赢得了比这场比赛。但是,有一个问题大家一定也注意到了,那就是美国队的强力推进装置耗尽了电池电量才赢得了比赛,这意味着这一必杀技对于电池的消耗非常的大,如果不能有效保证电池电量,这一必杀技在后期也不会存在技术优势。
相比之下,德国队的合体双重火箭不需要额外耗费电池,其更多依赖的是迷你四驱车之间的相互配合,两辆四驱车互相配合,保持固有的队形,其速度也相比跃动冲锋仅仅慢了一点而已,只要队形保持得好基本上是可以一直冲到底,并不会出现美国队使用必杀技强力推进装置之后电池耗尽的窘局。
此外,当时的比赛是团队赛,只要两部赛车同时在场就能够使用,可以说是防患于未然,而强力推进装置更加适合一台车来跑。在团队竞赛中处于劣势,所以德国的合体火箭要比美国的强力推进装置更强一些。
长征1号
“长征1号”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小型有效载荷。火箭全长298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816吨,起飞推力112吨,能把300千克重的卫星送入440公里高的近地轨道。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奠定了长征系列火箭发展的基础。
长征1号D
“长征1号D”运载火箭是“长征1号”火箭的改进型。主要的改进有:提高一子级发动机推力;提高二、三子级性能;采用“平台-计算机”全惯性制导。经过改进,“长征1号D”火箭可以发射各种低轨道卫星,并已投入商业发射。“长征2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
长征2号
“长征2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的航天运载器的基础型号。在“长征1号”的技术基础上,发展了“长征2号”、“长征3号”和“长征四号”系列运载器。 “长征2号”火箭是一种两级火箭,全长3117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190吨,能把18吨的卫星送入距地面数百公里的椭圆形轨道。1975年11月26日,“长征2号”火箭完成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 改进型“长征2号C”火箭,采用了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箭长增加到3515米,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增加到24吨,火箭的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长征2号D
“长征2号D”火箭,也是一种两级液体火箭。主要在“长征2号”火箭的基础上采取增加推进剂加注量和增大起飞推力的方法,使运载能力进一步提高。火箭全长383米,起飞重量232吨。
长征2号E
“长征2号E”捆绑火箭,是以加长型“长征2号C”为芯级,并在第一级周围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组成的低轨道两级液体推进剂火箭。火箭总长4968米,直径335米。每个液体助推器长为154米,直径225米,芯级最大直径42米。总起飞重量461吨,起飞推力600吨,能把88吨至92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经适当适应性修改后,还可以用来发射小型载人飞船。
长征3号
“长征3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2号”火箭基础上于1984年研制成功的,增加的第三级采用低温高能液氢液氧发动机。火箭全长4486米,一、二级直径335米,三级直径225米,起飞重量20488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6吨。“长征3号”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中国火箭发展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首次采用了液氢、液氧作火箭推进剂;首次实现火箭的多次启动;首次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长征3号A
“长征3号A”火箭长5252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240吨,主要运载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也可以运载低轨道、极轨道或逃逸轨道的有效载荷。
长征3号B
“长征3号B”火箭是在“长征3号A”和“长征2号E”火箭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三级液体捆绑火箭,芯级基本上就是“长征3号A”,而助推器及其捆绑结构则与“长征2号E”相同。“长征3号B”火箭的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重型卫星,亦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火箭长5484米,最大直径84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50吨。
长征3号C
“长征3号C”则是在“长征3号B”的基础上,减少了两个助推器并取消了助推器上的尾翼。其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火箭长5484米,最大直径845米,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37吨。
长征4号
“长征4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风暴1号”、“长征4号”、“长征4号A”、“长征4号B”等火箭。“风暴1号”为两级液体火箭,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卫星,并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发射任务。火箭长3257米,最大直径335米。1982年停止使用。
“长征4号”是在“风暴1号”基础上研制的三级常规运载火箭,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运载火箭的另一方案,其后改型为“长征4号A”,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长419米,最大直径335米。
长征4号B
“长征4号B”是在“长征4号A”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的对地观察应用卫星。火箭长4558米,最大直径335米。
发射历史
目前为止中国共研制了12种不同类型的长征系列火箭,能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的卫星。 从1970年到2000年的30年间,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共计67次,成功61次,6次失败或部分失败,发射成功率为91%。在1994~1996年间曾一度几次发射失败,使我国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声誉处于低谷。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经过一系列质量整顿后终于打了个翻身仗。自1996年10月到目前已连续25次发射成功,这在世界卫星发射界也是不多见的。
在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初期,探空火箭的研制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它是结构简单的无控火箭,但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枚真正的火箭。从1958年开始,我国陆续研制出包括生物、气象、地球物理、空间科学试验等多种类型的探空火箭。
相关资料
(1)长征一号(LM-1)系列运载火箭。
1970年4月24日,中国使用长征一号(LM-1)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是在两级中远程导弹上再加一个第三级固体火箭所组成,火箭全长2986m,起飞总重8157t,起飞推力为1040kN。
(2)长征二号(LM-2)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LM-2)运载火箭是从洲际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于1975年发射了1t多重的近地轨道返回式卫星,成功地回收了返回舱。此后,又根据发射卫星的需要,陆续衍生出长征二号丙(LM-2C)、长征二号丙改进型(LM-2C/SD)和发射极轨卫星的长征二号丁(LM-2D)运载火箭。在长征火箭大家族中,长征二号系列主要用于发射各类近地轨道卫星,LM-2C/SD曾以一箭三星方式发射了12颗美国的铱星移动通信卫星。
1986年初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后,航天飞机被停飞,美国用了很长时间分析和处理故障,其后美国停止用航天飞机发射一般商业卫星。趁此时机,我国仅用了18个月就研制成功长征二号E(又称长二捆,LM-E)运载火箭,可以发射原来准备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的商用卫星。长征二号E火箭是以长征二号为芯级,周围捆绑了4个液体助推器,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92t。长征二号E于1990年试射成功,从1992年到1995年曾发射多颗外国卫星。
为满足发射神舟号飞船的要求,保证宇航员的安全,我国又在长征二号E的基础上改进了可靠性并增设了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救生系统,从而发展出了长征二号F(LM-F)运载火箭,专门用来发射神舟号载人飞船。
由于长征二号火箭的质量和可靠性非常高,1975~1996年连续成功地把17颗返回式卫星送上天,这使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获得了非常好的可靠性声誉。
(3)长征三号(LM-3)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二级火箭上面加了一个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第三级,所用的液氢液氧发动机可以二次启动,在技术上是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火箭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84年长征三号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试验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二号。1985年中国宣布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1990年我国首次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
此后,长征三号系列不断增加新成员,如长征三号甲(LM-3A)、长征三号乙(LM-3B),主要用于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的基础上研制的大型火箭,它的氢氧发动机具有更大的推力,性能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也从长征三号的16t提高到26t。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三号甲和长二捆的基础上研制的,即以长征三号甲为芯级,再捆绑4个与长二捆类似的液体助推器。长征三号乙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的大型卫星,也可进行轻型卫星的一箭多星发射,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到51t,跃入了世界大型火箭行列。
(4)长征四号(LM-4)系列运载火箭
目前投入使用的是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用于发射各种太阳同步轨道和极轨道应用卫星的主要运载工具。
长征”二号F型火箭作为发射载人飞船的运载器,是以“长征”二号E型即“长2捆”火箭为基础,按照载人航天工程总体任务和技术指标要求而重新研制的。
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对记者说,从1992年开始研制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可靠性指标达到0.97,航天员安全性指标达到0.997,是目前国内可靠性、安全性指标最高的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F型火箭首次采用了包括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在内的55项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火箭全长58.3米,起飞重量479.8吨,是目前我国研制的火箭中最长、最重的。与发射“神舟”四号的那枚火箭相比,用于这次发射的火箭有68项小改动,其技术状态原则上保持不变。
到目前为止,“长征”二号F型火箭已经成功地将四艘“神舟”无人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达到100%,其可靠稳定的飞行性能得到了检验。“这一枚火箭比前几次‘神舟’飞船发射用的火箭质量更好、测试更严格。”黄春平说。
美国《飞行国际》2006年9月18日报道欧洲增强型“阿里安”-5上面级(将携带欧空局“自动转移飞行器”ATV)结构加载验证试验将于9月底结束。由于要携带“自动转移飞行器”(重205万千克)和最终的轨道飞机,因此“阿里安”-5ESATV火箭与当前的“阿里安”-5ECA不同,前者拥有一个更加稳固的上面级结构,和一个可以在真空状态下多次重复启动的发动机。这次结构试验是为期30月、耗资089亿美元(07亿欧元)研发计划的最后一个阶段。首架“自动转移飞行器”儒勒·凡尔纳将于2007年5月飞往国际空间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