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悸”字的反义词

“悸”字的反义词,第1张

本词 心有余悸(注释: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

反义词 神色不惊(注释:神色:神情。神情显得没有受到惊动而十分镇定。 )

--------------------------------------------------------------------------------

泰然自若( 自若:象平常一样。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

茯苓类方

东子:茯苓治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局部潴留,则局部水肿,生水泡水痘疱疹。治小便不利,即小便异常,尿频,尿少,尿多。尿少者,易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无弹性者,为浮肿,按之有弹性,但下肢过大者,为肿。茯苓又治肉膶,即肌肉跳动,或因与芍药成药对而治。治肌肉酸重,难以转侧。服热药而身冷者,或因热厥,或因水液代谢障碍,阻碍热量均匀分布。茯苓排水,易使大便干,便秘者宜加大黄。其人苔白,水滑,齿痕,用干姜附子而苔白不能去者,则为茯苓证。茯苓证者易并发苍术证。

白术治骨关节水液代谢障碍,水液潴留骨关节,则骨关节肿胀,若受寒凉,则冷痛,若受炎热,则热痛。茯苓白术药对类方治全身水液代谢障碍,头晕,动静皆晕。

茯苓之长:

茯苓之短:茯苓利小便,夺肠中水,便秘者易加重,故便秘者需加大黄利大便,茯苓大黄为药对,相辅相成,互相成就。

经方循证情报速递:茯苓、白术、甘草三味药物各自没有镇静催眠作用,但合在一起却有镇静催眠作用,且三味药必须同煎,分开各自煎煮后混在一起则无效,提示共煎的过程发生了某种反应。进一步采用HPLC发现同煎和分煎的汤剂有效成分不同。

蓝莲花:从张仲景经验来看,茯苓主治眩悸。后世医家认为茯苓能“宁心安神”。合观之,则茯苓具有镇静作用。镇静,主要是针对神经精神系统而言的。茯苓镇静,多与半夏和桂枝合用。半夏厚朴汤证为神经症状,苓桂剂也多为神经症状,多有“悸”的表现。《神农本草经》谓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前者类似于奔豚病的逆上,为神经症状;后者则是精神症状。防己茯苓汤治疗“四肢聂聂动者”;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疗“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 真武汤治疗“身目闰动,振振欲擗地者”。从这三条可以看出,共同特点为肌肉的不自主抖动,都用茯苓。可知此种症状当为茯苓所主治。可进一步推测,茯苓对肌肉也有镇静作用。

《神农本草经》还说茯苓主治“口焦舌干,利小便”。 “利小便”说明原有小便不利。那么,“口焦舌干” 的情况还能“利小便”吗?口渴而小便不利,显然是脱水症状。那么,在脱水情况下又能用茯苓吗?本来就水分不足还要再去利尿,实在是讲不通的。那么,难道是经文写错了吗?也不是!茯苓所治疗的脱水是病人能进水入口,但水分却只能停留在胃,却不能排入小肠。而水分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完成。既然不能进入小肠,则无论喝多少水也纠正不了全身的脱水状态。这种情况大多见于幽门梗阻导致的胃潴留。茯苓泽泻汤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五苓散治疗的“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之“水逆”证;还有《外台》茯苓饮治疗的“心胸间有停痰宿水”等,这些描述都类似于胃扩张和胃潴留。基本上又都把茯苓列入方名。尤其是茯苓泽泻汤,重用茯苓达半斤。提示茯苓有促进胃中水分转入肠道或者促进肠道对水分的吸收作用。而并不是单纯的增加肾脏分泌尿液来利尿。一旦脱水得以纠正,则口渴而小便不利自然一并消失。

张仲景常把茯苓和白术配伍使用来治疗心下有水饮而证见口渴和小便不利,这是二者主治的共性。那么,茯苓和白术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从张仲景原文来看,腹满者可以使用茯苓而不用白术。肌表之水多用白术而少用茯苓,如越婢汤加白术而不加茯苓。肢体关节的肿痛多用白术少用茯苓,如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

等。能够配伍附子“走皮中,逐水气”的是白术而非茯苓。不仅是肌表之水,就是心下停水之重者,也多用白术而不用茯苓。如泽泻汤和枳术汤都用白术。可见,就治疗水饮来说,茯苓不及白术。若论镇静,茯苓则远较白术擅长。那些治疗悸、动、惊、恐的处方,可以没有白术,但决不可没有茯苓。

coorus:麻黄先煮是为了去沫,如今煮麻黄基本无沫,当然也就不必先煮了。有些药比较难“进水”,像葛根,伤寒论就要求先煮,其实茯苓也是这样的(据说鲜品稍软有弹性),药煮完切开一看,里面还是干的,所以茯苓先煮或砸碎煮可能比较好。而石膏这样的药,怎么煮出不了多少“有效成分”,就不用折腾了。

葵子茯苓散

原文: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原方: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茯苓甘草汤

原文:1.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伤寒论》(73)

2.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伤寒论》(356)

3、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伤寒论》(127)

4.水在肾,心下悸。《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5.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原方: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 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注:心下悸为胃内停水的伴有症状,腹诊胃脘部振水间。心下悸者,脐上腹主动脉亢进,按之动悸。

医案:

woyunzhai:半月前一女来诊,述失眠半年,伴心烦心悸,曾治疗不效。诊其舌脉无特别,惟两手厥冷。患者此前因所建的别墅被拆除,而失意苦闷。当时曾想用恩师的除烦或解郁汤等,但考虑到“厥而心下悸”这一特定的方证组合,(以前临证似未曾注意到这一方证)为了验证这一方证,便用茯苓甘草汤。患者昨日来复诊,喜形于色,失眠心烦心悸肢厥皆大减。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简称苓桂术甘汤。

原文:1.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伤寒论》(67)

2.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3.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4.脉沉者,有留饮。

5.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6.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原方:

伤寒论: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 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金匮要略: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注:

东子:治头晕,动则头晕,不动不晕,起则头晕,卧则不晕。

起则头眩,或为“直立性低血压”。

颗粒剂一两计3克剂量:茯苓8,桂枝6,苍术4,生甘草4。

颗粒剂一两计5克剂量:茯苓13,桂枝10,苍术7(实为666),生甘草7(实为666)。

医案:

经方论坛“逸人谷”医案:06-07-2012,一妇,1955年生,尿稍频急量少,时作腰痛,大便烂日1-2行。舌中、后部白厚,脉细。予苓桂术甘汤原方: 茯苓25桂枝10苍术15生甘草5,均克,一剂。嘱: 当效,若无效请复诊。16-07-2012,带其夫来看耳鸣,说: 药后症状消除,白厚苔亦退去。其夫耳垂出现“冠脉沟”,于是说耳鸣不必怕,心病得当心!答: 心区常有闷痛,休息可消失。查过,“心肌损伤可能”、“心肌细胞坏死可能”。

经方论坛“登陆真难”医案:60多岁的男性老人,有“喘病”多年。近来气喘加重,出现脸肿,心悸,纳差,寐不安。更为困苦者是每天午后面部出火,脸红,傍晚自行消退。有时腹胀,头昏。在家挂水,每天六七十块钱,效果不满意。老人是同事的乡邻。老伴过世,小儿子在福建打工,与人打斗坐了班房。长子入赘他乡,因要为老父治病遭到妻子反对,毅然离婚,10岁的儿子也自然归前妻抚养。目前也在外地打工。老人靠低保度日。观其面肿,两颊部有细血管增生,如二尖瓣面容。但心脏听诊无杂音。察其舌象,舌质淡,舌面水滑。脉沉,似有弦象。 处方:茯苓40克、肉桂30克、苍术30克、炙甘草20克。5剂。复诊他说,吃了3剂,病情即好转许多。有一付还煮焦了,弃了。目前症状,小腹时胀,纳增,其他不适俱除。还说,尽可能还吃原方。于是,加量与之。

李宇铭医案:庞某,女,4岁,香港人。2013年7月19日,流涕1个月。1个月前开始鼻流清涕,3周前突然咳嗽,流涕黏稠,有痰难咯,晨起色黄,日间少咳痰,无咽不适,大便1~2日一行。舌暗红,苔白腻,脉细滑,动在关上。与苓桂术甘汤:茯苓60克,桂枝45克,白术30克,炙甘草30克,2剂。以水6碗,煎剩下3碗,分9次服,每日服3次。2013年9月1日上药服后,流涕,咳嗽诸症已除,近日无感冒发作。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又名 桂苓五味甘草汤

原文: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桂苓五味甘草汤》

原方: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温服。

注:

医案:

读中医经典:患者女,68岁,半个月来面部烘热,下午3点左右始,至晚上9点左右。结束,二便正常,寐安,舌淡,舌尖有瘀斑,脉弦。处方:桂苓五味甘草汤,茯苓20g桂枝20g炙甘草10g五味子10g  3剂。二诊:服2剂后,烘热止。问:不解何意?如若我处方,当滋阴清热,知母黄柏之属。师:金匮条文:“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迟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认为 “其面翕热如醉状”可以描述面部烘热,为气上冲病机,用桂苓五味甘草汤降气冲。

天之君子:患者是我堂婶,49岁,身高中上,体态较丰,肤色一般,眼较大,平时易疲惫, 常肩背困疼,面颊常现红晕,冬天爱干咳,时有牙疼,以右侧后牙为甚,痛处牙齿已连拔数枚,但牙虽去而痛不止。现以鼻喷热气难忍,头时眩 前来索药。乍闻此症,欲以凉散法治之。继诊其脉:两关浮弦有力,而寸尺俱沉弱,典型的中间强两头弱,两手俱如此。得此脉象,再联系患者平时的体质特点,处方的思路一下便转到了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 汤--------“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然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 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遂处方:茯苓15 桂枝12 五味子10 炙甘草8  1剂,患者于昨晚服药,今天晚饭后又来拿药,告曰下午时感觉症状明显减轻,且牙疼处亦感轻松,再诊其脉:两关较前大缓,寸尺已起,六脉现平,方确信药已中的,遂照前方再开两剂。个人感觉该方应是堂婶调体之的对方,其一切杂症均可治之,有关该患者的情况我会及时上发。

小吹:约4年前,一例女性患者,约近50岁,更年前综合征来诊,口干心悸,半年来多方治疗不愈。后黄仕沛老师接诊,患者对黄师说,她的病怪怪的,又羞于对人言,也未对其他医生诉说过。就是面部烘热发作时,有一股热气从右侧阴唇起循腹部往上至面部,甚觉难受,大便秘结,余无特殊。黄师对劳师姐说,此苓桂味甘汤证也。遂处以:桂枝十五克  茯苓二十四克  五味子十五克  生地三十克  大黄十克  甘草十二克  三剂而愈。

yiguiran:2013年3月中旬,本人感冒,鼻塞、偶尔咳嗽吐痰稍粘稠、偶尔流清鼻涕、全身不适;当时不在意。第二天下午4点钟左右,咳嗽加剧来势汹涌--------好象一股气从小腹猛冲逆上的咳嗽,大约一分钟内猛咳好几次,痰也变得清浠如鸡蛋清、感觉最有意思、也最明显的是:几乎伴随咳嗽的同时,痰从心下逆上喉咙如喷泉般涌到口腔,心下稍感胀闷不适,同时鼻涕(清稀)、眼泪一起如泉涌;背部稍感恶寒。有一种憋闷感。舌淡红台白滑,小便稍黄大便偏稀,双关脉弦紧数(大概)。自己开方========小青龙+茯苓。儿子主动帮我抓药,让老婆熬药,晚上7点钟喝一碗药,上床睡到晚上9点多)起来小便畅快淋漓。2个多小时内,病然若失。

又一次让我惊叹经方的神奇!同时得感谢仲景先师、胡老;感谢经方论坛、感谢黄煌老师。因为我在经方论坛向大家学习了3年。对于这种小打小闹的感冒处理起来已经很自信了!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简称苓桂甘枣汤。

原文:1.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伤寒论》(65)

2.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贲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原方: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注:治起则头晕目眩,静则晕止。脐下动悸,或脐处动悸,为欲作奔豚。奔,为跑。豚,为猪。奔豚气,临床特点为发作性下腹气上冲胸,直达咽喉,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凉,烦躁不安,发作过后如常,有的夹杂寒热往来或吐脓症状。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故名。奔豚病脉象各不相同,应舍脉从证。茯苓治肌肉跳动,桂枝治腹主动脉博动亢进。水可用常流水。白术不治奔豚,亦不妨碍治疗奔豚,无需因脐上筑者而忌讳合方白术,有是证即可用是药。

医案:

天空的雨:患者于十月前因感冒在社区医院上午输液治疗,下午三时突然肚脐处突然跳动不止,呕吐数次,烦乱不休。转院至市、区两级医院胃镜检查示:胃窦炎;做心电图等其他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住院输液八天略有改善出院。后十月来又发作数次。每次在家中苦熬数周好转。2月3日又发作,自觉心中烦乱,肚脐处跳动不止,恶心欲吐,比以前越发严重。其儿媳求助于我。其人形体消瘦,以手按胸趴在桌子上,全身抖动,口中呻咛不止。舌淡苔白滑。桂枝50g茯苓50g  炙甘草50g  共研细粉末,每次3g 每天3次,用大枣汤调服 。10日来再无脐下跳动。

黄煌:苓桂甘枣汤是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简称,定悸的效果来得快,而且安全。下面,说个今年5月在家乡接诊的案例。

        卢老汉,77岁。5月22日初诊:颧骨高凸,两颊深陷,满口假牙已经松脱,说话口齿不清,舌头胖大而紫暗,舌面堆积者浑浊的白苔。他的嗓音嘶哑:“没有气力哇,头晕,晕……,胸口难受,这里……”他伸出手,摸着胸口。家人告诉我,老人有高血压病、房颤、脑梗。最近经常晕厥跌倒,也为此住过医院。希望中医调理。我让病人躺下。他确实很瘦,舟状腹,按之扁平没有弹性,空荡荡的裤管里瘦削干枯的小腿满是皮屑。脉是空大的,按之硬,脉律不齐。“他是‘桂枝人’!”。我当即处方:茯苓40肉桂10桂枝10炙甘草30红枣50,5剂。

        6月22日复诊:老人的精神状况明显好转,脸色也显得红润些。他高兴地告诉我,7剂后心慌心悸、起立头晕即明显减轻,胃口和体重都增加了。家人说,上方已经连续服用了17剂。因为还有乏力气短,我在原方上加龙骨、牡蛎、党参,嘱继续间断性服用。

      苓桂甘枣汤是平冲定悸方。《伤寒论》用于“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65)。脐腹部有强烈的搏动感,如有上冲攻动的小猪,人不仅慌乱难受,甚至可以晕厥。张仲景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具有强烈心慌心悸的患者。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循环系统疾病和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过程中,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房颤、心律不齐、低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瓣膜病等。这位老人以心悸晕厥为主诉,是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从主治疾病谱对照,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是合适的。

        不过,用苓桂甘枣汤还要看人是否瘦弱,舌质是否暗淡?脉搏是否无力?“桂枝人”是一种重要的参照系。“桂枝人”是对适用大剂量桂枝、肉桂以及长期使用桂枝类方的人群作的一种简称。其人多消瘦憔悴,易出汗,易心悸,尤其以舌暗淡或紫暗、舌质胖嫩、脉弱为特征。难道胖的人就不能用此方吗?这倒不能把说绝,有时也有这种可能。但从苓桂甘枣汤药物组成来看,十五枚的大枣,再加上二两甘草,按常理只能用于瘦人,或者说,其人没有浮肿,没有虚胖。甘草让人浮肿,大枣让人肥壮,你看《伤寒论》上的甘草方,大多用在剧烈的汗吐下以后,此时体液丢失严重。大剂量的大枣方,大多用于“虚劳不足”,如炙甘草汤用大枣30枚,薯蓣丸大枣用百枚。

        经方中定悸方很多,有些方与苓桂甘枣汤很相似。如苓桂术甘汤不用大枣而有白术,则其特点在利水定悸,可用于饮聚水停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大多见于伴有胃下垂、胃潴留、腹泻等消化道疾病者。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也不用大枣,而有五味子,其特点在固脱定悸,可用于咳喘患者出现多唾口燥,脉微厥逆,“面翕热如醉状”“小便难,时复冒”时,这多是心肺疾病的虚脱之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低血压等多见。一味药物之差,方证同中见异,经方的严谨性于此可见一斑。

苓甘五味姜辛汤

原文: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原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医案:

药里真:李某,3周岁,同事的儿子,半月前感冒病愈之后,一直清涕不止,卫生纸擦拭不停,望其舌,质淡苔白而润,口不渴,小便清长。投予苓甘五味姜辛汤。处方:茯苓10,生甘草5,五味子8,干姜10,细辛3,二剂。第三天,询其父,得知,二剂之后,清涕便止。经方的威力真是不可小觑!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又名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原文: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老,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原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简称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原文: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原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开,日三。

四君子汤:管某  女  55岁  半夏眼(眼裂大,敏感,反应快,情感易从眼神流露),体胖。 两月前感冒,经治疗好转,但遗留咳嗽。曾经多处诊治,病情时有反复,未能痊愈。刻诊:阵发性咳嗽,受寒加重,痰少,口干,饮水不多,说话多容易喑哑,余无特殊。舌苔白润,脉缓。我拟诊寒饮。因无鼻塞、清涕、水样痰,故未选小青龙,而用温肺祛饮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五剂,茯苓20 五味子15 细辛6 干姜15 姜半夏12 杏仁15 甘草6。服后效果显著,嘱再服五剂巩固。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原文: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原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右八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原文: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伤寒论》(28)

原方:于桂枝汤方内,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各三两,余依前法,煎服。小便利,则愈。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 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注:

东子: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或为错简,应为桂枝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解表。病饮者,需治其水,水若不治,解表无效。茯苓白术为药对,治水饮,从小便出。桂枝加茯苓白术汤治水饮而致头痛,颈项不适,发热。偏头痛者,宜合细辛类方。

山田业广:考证“头项强痛”,“谓头痛、项强”。

lj200719:如果外证有水饮,只是解外,是没效果的,要先去水饮。如伤寒论28条的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80条的真武汤证,发汗,其人仍发热。厥阴病的,先治其水,再治其厥。 还有伤寒论第98条,面目及身黄,小便难者,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之。我治过一个小柴胡汤证兼水饮而小便不利的病人,先用柴胡桂枝汤,反而增加眩晕,而后加茯苓白术之后则愈~~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辨证施治 31 阳虚心悸证 32 欲作奔豚证 33 腹胀满证 34 阴阳两虚证 35 肺热喘咳证 36 小逆证 37 内烦证 38 协热下利证 39 结胸证 310 痞证 311 阳虚烦躁证 312 阳虚水停证 313 里虚心悸证 4 阳明病变证 41 热扰胸膈证 42 胃寒气逆证 43 阳明发黄证 44 阳明蓄血证 5 少阳病变证 51 烦躁谵语证 52 上热下寒证 53 热入血室证 54 太阴发黄证 6 少阴病变证 61 下厥上竭证 62 少阴三急下证 7 厥阴病变证 71 邪出少阳证 72 热结旁流证 73 余热扰膈证 8 坏病 9 亡阳 10 除中 1 拼音

shāng hán biàn zhèng

2 概述

伤寒变证是指伤寒病因误治、失治,或因脏腑虚衰,病情变化所引起的一类较重或危重的病证。如坏病、亡阳、除中等。

《伤寒指掌·伤寒变证》说:“伤寒有本病、有变病。……变病者,本不应有此病,只因治不中窍,或迁延日久而变生诸症”。亦称伤寒变病。说明本证的病因,大致有二:其一为治疗失当,误汗、误吐、误下及误用火法等皆可致之;其二为病延日久,内脏虚衰,邪气鸱张而使病情出现变化。伤寒变证,六经俱有,证候较多,尤以太阳病变证为最繁复。

3 辨证施治

应据病情,正如《伤寒论》所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太阳病变证 太阳病为伤寒的初起阶段,治之得当,则较快病愈,如治不如法,易引起多种变化。在误治方面,有汗、吐、下、火等不同。少数由于正虚邪盛而致病变,病情有浅深、虚实之别。本证类型颇多,治疗各异。

31 阳虚心悸证

症见心悸而有空虚感,欲得手按,或耳聋无闻,脉象虚弱无力或虚数。本证由发汗太过,损伤心阳所致,《伤寒论》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治宜温通心阳,用桂枝甘草汤。方中桂枝入心温阳;甘草补虚益气,心阳复则心悸自愈。

32 欲作奔豚证

症见心悸,脐下跳动不宁,欲作奔豚,小便不利,苔薄润,脉濡等。本证系误治后心阳虚,下焦冲气上逆所致,即《伤寒论》所称:“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之证。治宜温通心阳,缓中定悸。方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桂、甘振心阳;茯苓定悸;大枣培土:

33 腹胀满证

症见腹部胀满,揉按则适,纳食不佳,神疲体倦,四肢无力,大便时有不实,苔薄舌淡,脉虚无力,或虚大,不耐寻按等。即《伤寒论》所说:“发汗后,腹胀满”之证。本证因太阳病过汗,阳气外泄,或误用清下,或素体中阳不足,脾虚气滞所致。治宜温运脾阳,宽中除满。方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绛雪园古方选注》认为: 厚朴宽胀下气;生姜散满生津;半夏利窍通阴阳,三者有升降调中之理,佐甘草和阳,人参培阳,补之、泄之即阴结散,虚满消。

34 阴阳两虚证

症见汗后身反恶寒或寒战,汗出,脚部挛急,苔薄,脉细等。即《伤寒论》所称:“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本证因发汗太过,或误用下法,致阴阳俱虚,阳虚无以卫外则恶寒,阴虚筋乏濡养则脚挛急。治宜扶阳益阴。用芍药甘草附子汤。

35 肺热喘咳证

症见汗出而喘,咳嗽不畅,痰粘,身无大热,口渴,苔干薄,或薄黄,脉象浮数或滑数等。本证多因误汗,邪热壅肺,肃降失司所致。治宜清热宣肺,降气定喘。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6 小逆证

症见汗自出,不恶寒发热,关口脉细数,饥饿而不能食,甚者反欲冷食,朝食暮吐。本证因太阳病误用吐法,《伤寒论》所谓:“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误吐后,伤及胃阳,致胃中虚寒。治宜温中和胃。用半夏干姜汤,或小半夏加茯苓汤。

37 内烦证

症见不恶寒,不欲近衣,心中烦闷,口渴苔黄,脉数等。本证为表证误用吐法,致胃燥内热,《伤寒论》所谓:“太阳病吐之……此吐之内烦也。”治宜清热生津。用竹叶石膏汤。

38 协热下利证

本证或因表证不解,病邪传入大肠,或因误用下法而致下利,一般可分为热利挟表和虚利挟表两种。①热利挟表证: 症见下利、 有灼热感,大便多臭气,兼有发热、口渴,微喘、汗出,尿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本证多因表证不解,邪传大肠,或因太阳病误用下法,《伤寒论》所谓:“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病邪传里,肠胃热盛下迫为利,而表证依然未解。治宜清泄里热为主。用葛根芩连汤。芩连苦寒直清里热;葛根轻清升发;甘草甘缓和中。②虚利兼表证: 症见下利不止,胃脘痞塞,腹痛绵绵喜热按,兼有发热、恶寒,头痛,苔白,脉浮缓等。本证多因表证误用下法,《伤寒论》所称:“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由脾阳受伤,而为下利,表证则仍兼夹未解。治宜温中解表。用桂枝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枝。

39 结胸证

见“结胸证”条。

310 痞证

亦称“心下痞”。《伤寒论》称:“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医复下之,心下痞”。多由太阳病误下所致,有热痞、寒热错杂痞、气逆兼饮痞等之分。①热痞:症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兼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即《伤寒论》所称:“心下痞,按之濡”之证。多因太阳病误用下法,邪热壅于心下,气机阻遏所致。治宜清热消痞。用大黄黄连泻心汤。若表阳虚,伴见恶寒,汗出,无头痛发热者,宜附子泻心汤,以扶阳固表,清热消痞。②寒热错杂痞: 症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呕而肠鸣,苔滑腻,或黄或白。多因误下伤胃,或表邪入里,中虚热陷,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和中降逆消痞。用半夏泻心汤。又《伤寒论》称:“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肠鸣”之证,乃伤寒病后,中土虚惫,难以腐熟水谷,胃弱食滞,热邪兼挟水寒所致。治宜和中消痞,宣散水气。用生姜泻心汤。又《伤寒论》曰:“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其证系误下后,中焦虚怯,寒热之邪痞结心下,致脾胃升降失常。治宜和胃补中,降逆消痞。用甘草泻心汤。③气逆兼饮痞: 症见心下痞鞕,噫气频频,或呕吐呃逆,苔白润,脉弦滑。由胃虚浊气上逆所致。治宜和胃降逆,化饮消痞。用旋复代赭汤。

311 阳虚烦躁证

症见昼间烦躁,不得安眠,入夜则宁静,不呕不渴,无表证发热,苔薄润,脉沉微等。即《伤寒论》所称:“下之后,复出汗,昼日烦躁不得眠……”之证。由误用汗下后,阳虚致躁,一般病情较重,常为虚脱之前兆。治宜急救回阳。用干姜附子汤。若症见烦躁、恶寒,心悸,四肢不温,下利或小便不利,苔薄润,脉微细等,为太阳病过汗伤阳,复误下耗阴,使阴阳俱虚所致。即《伤寒论》所称“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之证。治宜回阳益阴,用茯苓四逆汤。

312 阳虚水停证

本证有脾虚水停、胃虚水停、肾虚水停之别。①脾虚水停: 症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呕吐清水痰涎,头目昏眩,短气、心悸,苔白滑,脉沉紧等。多因脾阳不运,或误用吐下伤中,致水饮内停。即《伤寒论》所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身为振振摇”之证。治宜健脾利水为主。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②胃虚水停:症见心下悸,不渴,四肢不温,或小便不利,脉濡,苔滑润等。本证由胃阳虚水停心下所致。水气上逆则心下悸,阳气受遏则四肢不温。治疗方面,《伤寒论》有“宜先治水”之大法,用茯苓甘草汤为主。③肾虚水停:症见心下悸,头眩,肌肉跳动,肢体振摇欲倒不能自主,苔白,脉沉迟等。多因肾阳虚弱,或误用汗法,致阳虚而水气内动,即《伤寒论》所说:“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之证。治宜温阳利水。用真武汤。

火逆证

指太阳病误用火法 (烧针、熏熨、艾灸等),而导致火邪内攻的许多变证。《伤寒来苏集》称“火逆诸证。”

太阳病邪在表,不宜火法劫汗。若误用之,可使气血流溢失度,甚则伤筋焦骨,产生种种变证,兹略举其要。①火逆惊狂证: 症见惊恐狂乱,卧起不安,心悸胸闷,脉象虚数等。即《伤寒论》所说:“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切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之证。因误用火法,重伤心阳所致。治宜温心固阳,镇惊安神。方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②火逆烦躁证: 症见烦躁惊惕,心悸有空虚感,心神不安,脉虚无力等。即《伤寒论》所称:“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之证。因火邪内攻,心阳受损,心神浮越所致。治宜温通心阳,潜镇安神。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③火逆奔豚证: 症见心悸,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或伴发热、恶风,苔白舌淡等。因误用火法,伤及心阳,或心阳素虚,下焦寒盛,寒气乘虚上冲所致。治宜温通心阳,平冲降逆。用桂枝加桂汤。

313 里虚心悸证

症见心悸而烦,虚怯少气,精神困惫,或腹中急痛喜按,苔薄,脉虚无力等。即《伤寒论》所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之证,多因中阳不足,气血内亏,心失所养而又兼外邪所致。治宜温中健脾,调和气血。用小建中汤。若症见心悸,动惕不安,脉结代等,此乃阴阳两亏,阴虚则心失所养,阳虚则鼓动无力,即《伤寒论》所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证。治宜通阳复脉,滋阴养血。用炙甘草汤。

4 阳明病变证

本证有以下四种类型:

41 热扰胸膈证

症见心胸烦热,起卧不安,甚则胸中窒塞,或疼痛,胃脘部柔软,或少气,或呃逆,苔黄脉数等。本证多因太阳病经汗、吐、下法等治疗后,表证已解,而余热未已,内扰胸膈所致。治宜清宣郁热。用栀子豉汤。若少气加甘草; 呃逆加生姜;胸满加厚朴;便溏加干姜; 心下痞塞甚者加枳实。

42 胃寒气逆证

症见不能食,食则呕吐,饮水则哕,或胃脘疼痛,苔白,脉虚滑等。本证因胃阳不足,或吐、泻伤中,以致寒湿之气上逆所致,如《伤寒论》所称:“若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食谷欲呕,属阳明也”。治宜温中散寒,健胃降逆。用吴茱萸汤。

43 阳明发黄证

症见身目俱黄,**鲜明,小便黄赤而短少,发热口渴,心烦,脘痞不适,不欲食或恶食欲呕,腹微胀满,大便秘结,汗出不彻,齐颈而还,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等。多因湿热交蒸,阳明瘀热内结,不得宣泄所致,或由误用火法,火毒内逼而成,《伤寒论》所谓:“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治宜清利湿热,用茵陈蒿汤。若症见身目俱黄,小便短少而黄,脘闷,发热恶寒,无汗,身痒等,为湿热内蕴,兼感外邪所致。治宜清泄湿热,宣透外邪。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44 阳明蓄血证

见“阳明蓄血证”条。

5 少阳病变证

有以下三种类型:

51 烦躁谵语证

症见胸胁满闷,烦躁谵语,惊惕不安,小便不利,肢体困重,难以转侧,苔薄黄,脉虚弦等。即《伤寒论》所称:“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之证。乃太阳病误用攻下,损伤正气,邪陷少阳,热扰心神所致。治宜和解少阳,泄热安神,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52 上热下寒证

症见胸中烦热,欲呕吐,腹中疼痛,或痞满不适,苔黄白相兼,脉稍数等。即《伤寒论》所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之证。本证乃素体胃寒,热邪传里,寒热错杂所致。治宜清上温下,和胃降逆。用黄连汤。

53 热入血室证

症见妇人寒热往来如疟状,发作有时,或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或昼间神清,入暮谵语,神志失常,心烦不寐。月经或多或少,或中途停止等,《寿世保元·伤寒总论》说:“妇人室女,经水适来适断,寒热如疟者,即是热入血室。”本证系妇女月经期间,感受外邪,热邪内陷,热结血室所致。治宜和解枢机,透达外邪。用小柴胡汤。

54 太阴发黄证

症见身目发黄,其色晦暗,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而不多饮,畏寒身倦,胸脘胀满,食少便溏,小便不利,舌淡苔滑,脉浮迟等。即《伤寒论》所说:“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医学心悟》称“阴黄之证”。本证因脾阳不振,寒湿内盛,或阳黄久延,中阳受累而致。治宜温中散寒,健脾除湿。虚寒湿郁者,用茵陈术附汤。湿盛小便不利者,用茵陈五苓散。

6 少阴病变证

分下厥上竭证和少阴三急下证:

61 下厥上竭证

症见四肢厥逆,汗出,口鼻出血,目血,脉象细微等危重表现,即《伤寒论》所说:“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本证乃少阴病误用汗法,重伤其正,阴血欲竭于上,阳气欲亡于下,阴阳有离决之虞。治宜回阳滋阴。用张景岳六味回阳饮。

62 少阴三急下证

症见口燥咽干,自利清水,色清,心腹疼痛,或腹胀大便苦秘,即《伤寒论》所说:“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之证。皆因少阴病热从燥化,复传阳明成实;或阳明腑证失下,伤及少阴阴液所致。治宜急下存阴。用大承气汤。

7 厥阴病变证

有以下三种类型:

71 邪出少阳证

症见呕而发热,苔薄,脉弦等。本证虽邪已在厥阴,但正气来复,病邪由阴转阳,由脏出腑,乃厥阴病转出少阳的变证。治宜因势利导,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

72 热结旁流证

症见下利、谵语,腹部胀满拒按,或腹痛,口渴,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数等。本证因厥阴之邪外出,邪热与肠胃积滞互结,致燥实结于阳明之腑。治宜泻热通便。用小承气汤。

73 余热扰膈证

症见下利后更烦,胸脘痞满,烦闷不适,按之心下濡不痛,苔黄,脉数等。即《伤寒论》所谓:“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之证,乃厥阴病余热未尽,内扰胸膈所致。治宜清热除烦。用栀子豉汤。

8 坏病

出《伤寒论》。指伤寒屡误用汗、吐、下等法,使正气受损,病情转剧,而成为较难治疗的病证,《伤寒论》所谓:“伤寒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诸病源候论》称“坏伤寒候”;《普济方》称:“坏伤寒”;《伤寒论纲目》称“伤寒坏病”。坏病的临床证候颇繁多,据体质强弱、发病新久、误治情况而异。《医宗金鉴·辨坏病脉证并治篇》指出:“自汗后亡阳,眩冒振惕,魄汗不收;有下后中虚,结胸痞硬,下利不止; 有吐后烦乱腹满;有温针惊狂,甚则阳毒发狂,阴躁欲死,神昏谵语,循衣摸床之类是也。”治疗当据具体证情,分别治之,如《医学心悟·坏病》所称:“见某证用某药以救之也。”

9 亡阳

参见“伤寒亡阳”条。

10 除中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第107条,即「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方药组成有: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铅丹。该方可以和解少阳,重镇安神,原文主治伤寒误下,损伤正气,导致邪热内陷,弥漫全身,形成表里俱病,虚实互见的变证。现代临床多将本方运用于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癔病、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冠心病、脑震荡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血管神经性头痛、失眠、膈肌痉挛、慢性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

在《伤寒论》中,识别本方证的关键指征为「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其中尤以「胸满烦惊」为辨证要目,即患者往往表现为胸膈胁肋部位的胀满、憋闷,呼吸不畅,或常欲叹息,烦躁易怒,甚至躁动不宁,容易惊悸、做恶梦等。另外,本方证的一个典型体征就是「胸腹动证」(见吉益东洞《类聚方》本方条下),尾台榕堂在《类聚方广义》中注解本方时也提出,本方主治「小柴胡汤证而胸腹有动,烦躁惊狂,大便难,小便不利者」。矢数道明先生认为本方为治疗实证的处方,其方证主治介于大、小柴胡汤方证之间,常常表现为胸胁苦满,心下部有抵抗或自觉膨满,脐上动悸,因腹主动脉跳动亢进所致之腹部上冲感,心悸不眠,烦闷,易惊,焦燥易怒,易动感情,善太息,甚则出现狂乱、痉挛等,小便不利,大便偏秘。另外,该方证还可表现为一身尽重,动作不灵活,难以转侧,身动乏力,浮肿麻痹。

从构成本方的药证来分析,不难发现,本方证实为小柴胡去甘草汤证,加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和铅丹药证。胸满闷憋胀是柴胡证之一,典型者还可见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小柴胡汤证。除胸胁部位的不适外,还常见身体侧面、腹股沟等「柴胡带」的病变。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总结提炼的「柴胡体质」亦有助于本方证的判断,即外观体形中等或偏瘦,面色微黯黄,或青**,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质不淡胖,舌苔正常或偏干,脉象多弦细;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敏感,或时有寒热感,情绪波动比较大,食欲易受情绪影响,胸胁部时有气塞满闷感,或有触痛,四肢常冷;女性月经周期不齐,经前多见有胸闷、 胀痛结块,伴烦躁、腹痛腰酸、经血黯或有血块。小便不利,伴心腹部位的上冲、悸动感为桂枝、茯苓药证;谵语、大便秘结为大黄药证;恶梦纷纭,惊悸不宁,癫狂,躁动,汗出等为龙骨、牡蛎药证,且脐下动悸为龙骨主治,而胸腹动悸为牡蛎所主治。

历代医家多将本方用于神志异常类疾病的治疗,如癫狂、痫证等。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中点评:「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餐英馆疗治杂话》中也说:「此方用于痫症及癫狂,屡屡得效。当今之病人,气郁与肝郁者十有七八。肝郁者,为痫症之渐,妇人肝郁与痫症尤多。」尾台榕堂认为本方可以治疗「狂证,胸腹动甚,惊惧避人,兀坐独语,昼夜不寐,或多猜疑,或欲自死,不安床者」,「痫证,时时寒热交作,郁郁悲愁,多梦少寐,或恶接人,或屏居暗室,殆如劳瘥者。狂、痫二证,亦当以胸胁苦满、上逆、胸腹动悸等为目的」,「癫痫,居常胸满上逆,胸腹有动,每月及二三发者,常服此方不懈,则无屡发之患」。笔者运用本方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均取得一定疗效。

病案举例

范某,女,36岁, 2010年2月18日初诊。患者于1月前因与丈夫吵架后夜间外出受惊,回家即妄见妄闻,不欲见阳光,白天睡觉亦关门窗,伴莫名惊慌恐惧、烦躁不安、彻夜不寐,精神亢奋、不饥不食,神志淡漠,行为怪异;大便干燥,数日不通,月经尚正常。曾于当地精神病院就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具体处方不详,家属拒绝入院。家人见其不大便,给予香油灌服,大便渐通,神志渐清,但仍然莫名烦躁。刻下症见:面色萎黄,神志淡漠,欠清晰,时有莫名惊恐,自觉生活无趣;头目昏沉,时有头痛;入睡极难,容易早醒,每天最多睡2小时,严重时彻夜不眠;晨起口苦,口干不欲饮水,无食欲,胸闷憋气;大便2日1行,略有干燥,小便黄,月经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重按少力。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中医诊断:癫狂、不寐。辨证为肝火扰心,心神不宁。治以和解少阳,清肝泻火,镇心安神。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酸枣仁汤加减,处方:柴胡18克,黄芩15克,制半夏10克,党参15克,生姜3厚片,红枣5枚(切开),生龙骨45克,生牡蛎45克,桂枝10克,茯苓30克,生大黄15克,酸枣仁30克,知母15克,川芎10克,生甘草6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药后睡眠明显改善,神志转清晰,莫名惊恐减少。每夜可睡约4小时,睡眠梦多;头昏头胀头痛减轻,胃口好转,思饮食;舌脉未见。嘱患者原方再进14剂。

三诊:诸症好转明显,神志清晰,惊恐失眠消失。刻下:面色萎黄,情绪低落,自觉生活无趣;晨起口微苦,时有胸闷,饮食无味;每夜可睡6小时以上,多梦;舌质略红,苔薄白,脉浮弱。拟丹栀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处方:牡丹皮6克,栀子6克,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芍药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30克,生甘草6克,薄荷6克(后下),酸枣仁30克,川芎10克,知母10克。3剂,水煎服。

按:该患者发病之初妄见妄闻,惊慌恐惧,烦躁不安,彻夜不寐,为典型的烦惊、惊狂、卧起不安、独语如见鬼状,可能属瘀热互结、少阳阳明同病,为桃核承气汤证。经家人用香油灌服后,症状好转,神志渐清,大便渐通,提示方证已经转变。及至患者就诊时,症见神志淡漠、自觉生活无趣、无食欲,类似于少阳证之「嘿嘿不欲饮食」;胸闷憋气、时有莫名惊恐、入睡极难、早醒,为「胸满烦惊」;面色萎黄、脉搏少力,可能与素体脾弱,气血亏虚以及长期谵妄不寐有关;惊恐不寐为龙骨、牡蛎药证;患者久病消耗,近于虚劳状态,即「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另,方中加甘草,即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之意,且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原文主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原文主治「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均有平冲定悸安神作用。药后神志状况改善明显,说明方证合拍。三诊时虚象渐显,方证已由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转变为丹栀逍遥散证,自当方随证转。

 心悸是以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什么是心悸呢》怎么治疗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什么是心悸,欢迎阅读。

什么是心悸

 心悸,中医病证名。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多因体虚劳倦,情志内伤,外邪侵袭等,导致心神失宁而发病。其病位在心,根据病证的临床表现,应分辨病变有无涉及肝脾肺肾,是涉及一脏,或病及多脏,心悸病机有虚实之分,故治疗上应分虚实,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其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入镇心安神之法。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心悸历史沿革

 1《内经》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2心悸的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3《丹溪心法》提出“心悸”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4明代《医学正传》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

 5《景岳全书》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6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心悸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具有心悸临床表现的,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心悸病因

 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石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心悸病机

 心悸的病因虽有上述诸端,然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病理变化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病邪伤正,可分别兼见气、血、阴、阳之亏损,而虚证也可因虚致实,兼见实证表现。

 心悸诊断

 诊断依据

 1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可见数、促、结、代、缓、沉、涩、迟等脉象

 2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4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心悸病证鉴别

 1、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

 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病势轻浅,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

 心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心悸与奔豚的鉴别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心悸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心悸的辨证应首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心悸的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他脏腑病变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故临床应分清心脏与它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心悸的治疗原则

 心悸的治疗应分虚实,虚证分别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

 同时,由于心悸以心神不宁为其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入镇心安神之法。

 证治分类

 1心虚胆怯

 症状: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

 常用药: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2心血不足

 症状: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

 3心阳不振

 症状: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附子、人参、黄芪、麦冬、枸杞、炙甘草、龙骨、牡蛎。

 4水饮凌心

 症状: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

 常用药: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参、白术、黄芪、远志、茯神、酸枣仁。

 5阴虚火旺

 症状: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常用药: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当归、丹参、人参、炙甘草、黄连、朱砂、茯苓、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桔梗。

 6瘀阻心脉

 症状: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常用药: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当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7痰火扰心

 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山栀、竹茹、半夏、胆南星、全瓜蒌、陈皮、生姜、枳实、远志、菖蒲、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

 心悸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

 治法:调理心气,安神定悸。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

 操作:毫针平补平泻法。

 转归预后

 心悸的预后转归主要取决于本虚标实的程度,邪实轻重、脏损多少、治疗当否及脉象变化情况。如患者气血阴阳虚损程度较轻,未见瘀血、痰饮之标证,病损脏腑单一,呈偶发、短暂、阵发者,治疗及时得当,脉象变化不显著者,病证多能痊愈。反之,脉象过数、过迟、频繁结代或乍疏乍数者,反复发作或长时间持续发作者,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甚至出现喘促、水肿、胸痹心痛、厥证、脱证等变证、坏病,若不及时抢救治疗,预后极差,甚至卒死。

 心悸的预防调护

 1心悸患者应经常保持心情愉快,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避免惊恐及忧思恼怒等不良刺激。

 2饮食有节。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过饱、过饥、戒烟酒、浓茶,宜低脂低盐饮食。心气阳虚者思过食生冷;心气阴虚者忌辛辣炙煿;痰浊、瘀血者忌过食肥甘;水饮凌心者宜少食盐。

 3生活规律。注意寒暑变化,避免外邪侵袭而诱发或加重心悸。注意劳逸结合。

 4心悸病势缠绵,应坚持长期治疗。获效后亦应注意巩固治疗,可服人参等补气药,改善心虚症状,增强抗病能力。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胸痹、痰饮、肺胀、喘病、痹病等,对预防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的先兆症状,结合心电监护,积极准备并做好急救治疗。

 文献摘要

 1《素问·平人气象论》:“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

 2《素部·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

 3《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1]

 4《丹溪心法·惊悸怔仲》:“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以朱砂安神丸。痰迷心膈者,痰药皆可,定志丸加琥珀、郁金。怔仲者血虚,怔仲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瘦人多因是血少,肥人属痰。寻常者多是痰。自觉心跳者是血少,四物、朱砂安神之类。”[2]

 5《景岳全书·怔仲惊恐》:“怔仲之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宁者也。……此证惟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源,所以在上则浮撼于胸臆,在下则振动于脐旁,虚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凡患此者,速宜节欲,节劳,切忌酒色。”。[3]

 6《证治汇外·惊悸怔忡》:“惊悸者,忽然若有所惊,惕惕然心中不宁,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静,其作也无时。”[4]

 7《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心跳心慌,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63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味辛热)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刘渡舟

这条是论述心阳不足,导致心悸的证治。过汗伤心阳,心失去阳气的庇护,所以悸动,临床还可以见到心前区憋闷,也可见到胸满,这时由于阳虚不运的结果,所以只需要温补心阳就行。

胡希恕

前两个都是发汗药物,发汗后病重不解,轻症可以用桂枝汤;如果有虚像,津虚血少,脉沉迟,可以用新加汤;如果内热素盛,虽然表证发过汗了,但仍然汗出热壅,这就是麻杏石甘汤。

这里讲的是发汗不得法,桂枝汤取汗要微似汗,不能大汗淋漓,伤津太重。这里说的就是发汗不得法,导致血少不养心,心跳的厉害;同时上部水分失去太多,下部津液上涌补充,导致气冲得厉害。这里用大量的桂枝,如果加茯苓,效果更好。这个方子不发汗,但是治疗身疼痛。这是桂枝汤的简化方,但是一般用不了这么大量,非得气上冲特别厉害的情况,但是不重用桂枝不起作用。

刘志杰

这条说的是太阳病发汗无度,伤了津液,这是下焦不受约束,阴气上逆,这里没有水邪,是上面虚了,下面津液上冲补充平衡。

心下悸动,就是心窝口有虫子钻动跳动,心里不安难受和心悸不同,心悸是心跳不安,手能按到。这里桂枝用来降逆,甘草缓急,是个解急迫的方子,不用白芍是因为上面虚而不是下面虚。

这个方子不一定要有外证,汗大出导致的伤津液,比如中暑汗多,出现这个症状,也可以用。

所谓四饮,既痰饮,悬饮,支饮,溢饮。

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原文: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医宗金鉴〔注〕:

设问曰:夫饮,不止於留饮、伏饮也,而世谓饮有四者,何也?师曰:留饮、伏饮,言饮病新久深浅之理也,今世所谓四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言饮病之情状也。四饮亦不外乎留伏饮之理,但因其水流之处,特分之为四耳,由其状而命之名,故有四也。

痰饮者

水饮走肠间不泻,水精留膈间不输,得阳煎熬成痰,得阴凝聚为饮,凡所在处有声,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声,在下则肠间有沥沥之声,即今之遇秋冬则发,至春夏则止,久咳嗽痰喘病也。

悬饮者

饮後水流在胁下,不上不下,悬结不散,欬唾引痛,即今之胁下有水气,停饮胁痛病也。

溢饮者

饮後水流行归於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壅塞经表,身体疼重,即今之风水水肿病也。

支饮者

饮後水停於胸,欬逆碍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水肿状,即今之停饮喘满,不得卧之病也。

〔集注〕:

赵良曰:水行走下,而高原之水入於川,川入於海,塞其川则洪水泛溢,而人之饮水,亦若是。

内经曰:饮入於胃,游溢精气,上输於脾,脾气散精,上归於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今所饮之水,或因脾气而不上散,或因肺气而不下通,以致流溢,随处停积而为病也。

程林曰:《内经云》土郁之发,饮发於中,以其性流衍不常,治法亦有汗下、温利之异。

李彣曰:夫饮有四,而此独以痰饮名,总之水积阴或为饮,饮凝阳或为痰。则分而言之,饮有四;合而言之,总为痰饮而已。

尤怡曰:素盛今瘦,知其津液尽化痰饮,故不复外充形体,而反下走肠间也。饮水流溢者,水多气逆也,其流於胁下者,则为悬饮

;其归於四肢者,则为溢饮。悬者悬於一处,溢者溢於四旁。其偏结而上附心肺者,则为支饮。支饮者,如水之有派,木之有枝,附近於脏而不正中也。欬逆倚息不得卧者,上迫肺也。

在“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中,还记载了关于“四饮”在不同脏腑的致病特点以及治疗方药: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水在脾,少气身重。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水在肾,心下悸。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脉沉者,有留饮。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目闰剧,必有伏饮。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1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

2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半夏汤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无)

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3

脉浮而细滑,伤饮。

脉弦数者,有寒饮,冬夏难治。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右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九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

4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炙)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半夏半升(洗)

右八昧,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5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

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汤

木防己三两 石膏十二枚(鸡子大)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己二两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 茯苓四两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6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7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肺痈篇中)。

8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9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已椒苈黄丸主之。

己椒苈黄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熬)大黄各一两

右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10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11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术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右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12附方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方见上)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一岁,宜十枣汤(方见上)。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文肺痈中)。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温服。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老,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开,日三。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右八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古病名,见《灵枢》、《难经》、《金匮要略》,《医宗金监》等,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金匮要略》称之为“奔豚气”。豚,即小猪。奔豚一由于肾脏寒气上冲,一由于肝脏气火上逆,临床特点为发作性下腹气上冲胸,直达咽喉,腹部绞痛,胸闷气急,头昏目眩,心悸易凉,烦躁不安,发作过后如常,有的夹杂寒热往来或吐脓症状。因其发作时胸腹如有小豚奔闯,故名。 从证候表现看,类于胃肠神经官能症,而出现肠道积气和蠕动亢进或痉挛状态。 奔豚证指自觉有冲气从少腹上冲胸咽,如豚之奔突状,故名<难经·五十六难>曰:"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上下无时"<金匮要略>"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经>曰:"惊则气乱,恐则气下……"肾主惊恐,故奔豚之病因当责之于肾,其病机则为寒邪上冲所致,故其症若豚奔,"豚为水畜,性燥善奔也"(<伤寒论直解>)…… 奔豚汤,其辨证要点是“气上冲”,“腹痛”常兼而有之,至于“往来寒热”则较少见。并认为,“气上冲”的表现是,患者自觉有一股气从腹部上冲胸咽;有的仅觉咽喉或胸中窒塞,并伴有肝气久郁、情志失调的某些疾病:《金匮要略》原文论奔豚病“皆从惊恐得之”,俞老认为这是提示之意,惊恐可概括七情诸因素。本例长期有咽喉阻塞感,属“梅核气”范畴,病机是情志怫郁,肝气上逆,故可用奔豚汤疏肝降逆。俞老用奔豚汤方中主药李根皮常用量为15g。本例方中去生姜,因嫌其辛热易激惹肝火;合甘麦大枣汤以缓急宁神。 奔豚气 奔豚气系指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的一种病证。首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 奔豚气的病因,有因惊恐忧思损伤肝肾,结甚之气冲逆而上;亦可下焦素有寒水,复因汗出过多,外寒侵袭,汗后心阳不足,肾脏阴寒之水气乘虚上逆,以致气从少腹上冲,直达心下。本证发病,多与心、肝、肾三脏有关,并与冲脉的关系尤为密切。 本证的针灸治疗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卷十二》:“月水不通,奔豚泄气,上下引腰脊痛,气穴主之”。后世,如《千金翼方》、《针灸资生经》、《济生拔萃》、《针灸逢源》、《神灸经纶》等均有记载。 现代医学中某些精神、神经性病症与此类似。 辨证分型 (一)肝肾气逆 系肝肾气火循经上逆。症见气从少腹直冲咽喉,惊悸不宁,发作欲死,腹痛喘逆,呕吐烦躁,甚则抽搐厥逆,气还则止,反复发作,脉象弦数,苔白或黄。 (二)寒水上逆 乃下焦阴寒水气上逆。症见先有脐下悸动,旋即逆气上冲至心下,心慌不止,形寒肢冷,脉象弦紧,舌苔白腻。 治疗 (一)肝肾气逆 1治则:平肝降逆,理气和胃。 2处方:期门、太冲、公孙、气海、内关。 3方义:期门肝之募,太冲肝之原,两穴相配,可平降冲逆之肝火肝气;肝肾气火多循冲脉上逆,公孙通于冲脉,取之更可加强降逆之功,而与心包经络内关父母相配,又能理气和胃,止呕宁神;气海为气聚之海,用是穴,使气复归于海。 4治法:气海、太冲两穴,以艾卷雀啄法灸之,熏灸时间以皮肤红润,症情缓解为度,内关平补平泻,余穴均用泻法,持续运针后留针。 (二)寒水上逆 1治则:温阳行水,调气降逆。 2处方:关元、膻中、水道、三阴交、气冲。 3方义:关元乃三阴经与任脉之会,且“冲脉起于关元”(《素问·举痛论》),寒水上逆,实根于此,故取之能温阳行水,抑止其冲逆;水道,用以通利下焦之水道,使水气得泄;气会膻中,又兼心包之募,可理气平逆,定志宁心;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而属脾经,针之行寒水、降逆气;气冲位于胫之气街,是古人用治奔豚气之验穴。 4治法:关元隔姜灸,气冲艾卷雀啄法灸,余穴施泻法。发作时可不断用温热水浸手足。 古方辑录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凡上气冷发,腹中雷鸣转叫,呕逆不食,灸太冲不限壮数,从痛至不痛止。炷如雀矢大。 《针灸资生经·卷四》:奔豚,灸气海百壮。或期门、或关元百壮。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腹有逆气上攻,心腹胀满上抢心,痛不得息,气冲腰痛,不得俯仰,灸足阳明经气冲二穴……可灸七壮,炷如大麦,禁针;次针三里二穴而愈。 《针灸逢源·卷五》:奔豚气,从少腹起,气上冲胸腹痛:肾俞、章门、气海、关元、中极。 《神灸经纶·卷三》:胁痛,奄奄欲绝,此为奔豚,急以热汤浸两手足,频频易之。气海、关元、期门、窍阴。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论二首 方三首)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奔豚汤方 甘草 芎穷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右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贲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 桂枝四两 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勺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503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