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说服聪明:巧辩不如攻心东吴的都督一职,是军事方面的最高统帅。能够担任这一职位者必然是德高望重,威名远扬的出类拔萃之士。而且,都督一职的传承也有一个惯例,一般是由前任推荐继任者。最早担任都督的是周瑜。周瑜病危之际,推荐了鲁肃。鲁肃后来又推荐了吕蒙。而陆逊为自己谋求都督一职的时候,吕蒙正当年富力强,根本还没到要考虑接班人的时候。即便是吕蒙要考虑继任人选,陆逊此时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书生,既没有名声,也没有经历,更没有功绩,吕蒙根本不可能推荐他。所以,陆逊假如想得到都督这个职位,真是难于上青天。但是,陆逊懂得运用权威的气力,来增加自己的说服力。终极,他成功地说服了吕蒙主动退位,并向孙权大力举荐自己继任都督一职。陆逊根本没有内部的权威人物可以借力。事实上,东吴内部的权威人物如张昭、顾雍等人即便是在陆逊继任都督,成功地麻痹了关羽,将其击败并夺回东吴朝思暮想的荆州之后,仍然对他的能力表示怀疑。后来,刘备率领雄师讨伐东吴为关羽报仇,一路上势如破竹,东吴兵败如山倒。孙权十分惶恐无奈,屡次想要与刘备讲和,但刘备总是置之不理,非要将孙权置于死地。孙权无法,只能硬着头皮迎战。这个时候,阚泽推荐陆逊来应对危局。但张昭等人还是以陆逊“少不更事,才疏德薄”为理由劝孙权不要任用他。可见,建立功绩之前的白身陆逊,根本不能指望内部的权威人事能够主动推荐他担任都督的重要职位。但权威是无处不在的,内部的权威人物无法借力,还可以从组织外部的权威人物身上想办法。陆逊果然找到了一个足可依靠的外部权威。这个人就是当时已经威震华夏的关羽,也是东吴最为恐惧的强人之一。关羽水淹七军,将曹军大将于禁击溃,又挟雷霆之威,向曹仁驻守的樊城发起进攻,令曹操闻风丧胆,竟然起了要迁都以避关羽锋芒的动机。可见关羽的权威影响力已经达到了顶峰,连枭雄曹操都畏之如虎。吕蒙、孙权当然也不例外。但陆逊所要利用、所能利用的也正是这一点。当然,关羽是敌对方的主帅,不可能主动站出来为陆逊说话。但是,利用外部的权威,并不一定需要外部权威直接发话。你完全可以像陆逊那样,不费吹灰之力地对其加以利用。当时,吕蒙得知关羽离开荆州,向樊城发起进攻,就想趁荆州防守空虚之际,发起袭击,以夺回荆州重地。当他向孙权提出自己的建议后,孙权立即表示同意,并催促他赶紧付诸行动。但是,等到吕蒙回到和荆州隔江相望的陆口,预备筹划袭取荆州之际,却忽然听说关羽出击樊城之前,就做了精密的部署,在沿江每隔二三十里就设立了烽火台,一旦荆州有警,关羽立即就能回师援救。吕蒙向来对关羽非常惧怕,得知这个消息后,就迟迟不敢发动攻击。另一方面,他又唯恐孙权追究催逼,只好装病不出。吕蒙装病,被陆逊看穿。陆逊知道,自己上位的机会来了。他直接找到孙权揭发说,吕蒙根本没与病,只是由于害怕关羽的威猛无敌,不敢轻举妄动,只好装病。孙权为了解真实情况,就派陆逊赶赴陆口,探听吕蒙的情况。陆逊对吕蒙的绝妙说服就此拉开帷幕。吕蒙听说陆逊奉孙权之命前来,只好继续装病。陆逊却直接提出,自己有能够治好吕蒙之病的良方。吕蒙知道自己根本就没病,哪里相信陆逊会有什么治病的良方?陆逊说:“我知道您的病是心病,病根就在于关羽在沿江设立了烽火台,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从樊城撤回保卫荆州。这样,你就无法顺利完成吴侯交给你的重任了。”吕蒙一听自己的心事被陆逊识破,只好承认,并向陆逊请教对策。陆逊提出:“关羽一向骄傲自大。他之所以设置烽火台,并在荆州留下了相当的兵力防守,就是由于担心将军您会趁机抄他的后路。但是,假如您借这个机会,以生了重病的名义,辞去都督的职位,将陆口的防守重任交给他人。再让这个人故意对关羽奴颜婢膝,大加赞颂,关羽必然会掉以轻心,将荆州之兵调往前线,支援樊城。这样,荆州守备空虚,都督您就可以偷偷派一支部队,假扮平民,偷袭荆州。荆州就能唾手而得了。”吕蒙觉得陆逊的分析非常有道理,表示为了夺回荆州,自己可以主动辞职让贤,并继续询问由谁来担任继任者。陆逊早就盘算好了,这个继任者当然是非他莫属了。前面说过,就都督的继任者的常规标准而言,陆逊根本没有任何可能。但在目前的特殊情况下,陆逊的极端劣势,反而变成了最好的上风。他越是少不更事,越是默默无闻,就越是能够麻痹关羽的头脑,就越是能够蒙蔽关羽的判定,从而也就越适合接替吕蒙的都督职位。这一点能够成立,是基于这样一个大条件:关羽确实勇猛无敌,除了使用骄兵之计,没有其他任何替换办法可以击败他,并夺回荆州。而要使用骄兵之计,就必须找一个让关羽十分轻视的人来接替吕蒙。都督的职位谁不稀罕呢?吕蒙怎么可能心甘情愿、主动退位让贤呢?但陆逊把握了他的命根子或软肋。关羽作为一个外部的权威,对吕蒙具有极强的恐吓效应。吕蒙根本不敢面对面和关羽硬抗。孙权也早已下了严令,要吕蒙取回荆州。不听孙权的话,吕蒙就可能被杀头,难逃一死;听孙权的话,和关羽火拼,也不是他的对手,必然成为他的刀下之鬼。在这极真个矛盾中,吕蒙内心产生了极大的不协调,他只能通过装病来暂时逃避,获得片刻的心理安宁。陆逊懂得运用组织外部权威的影响力来增加自己的说服力。他提出的办法,正好可以卸去吕蒙的心头重担,也有可能解决悬而未决的荆州题目。吕蒙当然是求之不得了。所以,吕蒙就这样被陆逊说服。他立即回去面见孙权,主动提出辞职。孙权固然惊奇,但吕蒙如出一辙地运用陆逊的办法,同样轻松地说服了孙权。孙权按照惯例,询问继任人选。吕蒙当然是推荐了陆逊。由此,陆逊就一步登天,从一个默默无声的书生,摇身一变,成了镇守陆口的都督。权威的气力是巨大的,无论是内部的权威,还是外部的权威。在《张昭为什么能说服孙权总是采信他的“馊主意”》一文里,我们说过,人们对于权威往往是盲从的。这是建立在人们的态度和权威的态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的。但是,一旦权威站到了你的对立面,成为你的敌人的时候,那么,人们对权威的恐惧感就会油然而生。而且,这种恐惧感的大小和权威的崇高程度也是成正比的。当曹操大兵压境的时候,孙权为什么会惊慌失措,张昭等文人为什么会闻风丧胆,第一反应就选择投降?原因很简单。在孙权和张昭等人的心目中,曹操就是一个权威人物。曹操连续击败了袁术、吕布、袁绍、刘表等众多割据势力,所向披靡,基本同一了中国的北方。而且,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实力最强的袁绍,更是让曹操的威望如日中天。当张昭等以对权威的顶礼膜拜来看待曹操时,除了心甘情愿地投降,服从曹操的一切指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呢?同样,关羽此刻也是这样极具威慑力的外部权威。陆逊对吕蒙和孙权的说服的精妙之处在于,他反制性地利用了人们对权威气力的崇拜和恐惧。关羽的存在,给东吴整个组织造成了一种危机感,陆逊则为克服这种危机感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假如按照他的计划,就可以有效解决站在对立面上的权威威慑。这当然是吕蒙和孙权所乐于见到的。借用外部权威和借用内部权威的不同之处在于,你不可能获得他的主动帮助,当然,同时,你也无须征得他的同意才能借用。也就是说,外部权威反而更加轻易利用,无论他的影响力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你只须根据自已想要达到的说服目的,将其影响力纳入你相应的说服框架内,让其影响力成为你手中的重要砝码,也就能有效增强你的说服力了。陆逊的办法就是这样一个间接借用外部权威的精妙案例。而假如通过事先的一些沟通和安排,外部权威(主要是第三方的权威)也可能直接为你说话,成为你说服力的有机构成,帮助你去说服他人。刘备曾经帮助曹操打败了袁术。后来两人反目成仇,曹操立即对刘备发起了进攻。刘备势单力孤,无法阻挡,就想向袁绍求救。那么,刘备怎么才能说服袁绍出兵帮自己抵抗曹操呢?要知道,刘备刚刚参与了击败袁术的军事行动,而袁术是袁绍的亲兄弟,根据常理,袁绍根本不可能帮助从前的敌人——刘备。这时,陈登给刘备出了一个主意。他要刘备去寻找一个人来提供助力,这个人就是郑玄。郑玄在汉桓帝时曾经担任尚书的职位,和袁绍家三世通好。对袁绍来说,郑玄就是一个第三方的权威人物。刘备亲身上门,获得了郑玄的认可,郑玄同意给袁绍写一封信,让袁绍出兵救援刘备。袁绍本来是把刘备看做敌人的,但郑玄的书信一到,影响力立即发挥效力,袁绍立即改变主意,同意帮助刘备抵抗曹操。假如刘备不是借助外部权威的气力,恐怕很难说服袁绍,也就没法式过难关。无论是采用陆逊的方式,还是刘备的方式,外部的权威始终是可以借重的气力。只要善加运用,就一定能增强自己的说服力。而和内部的权威相比,外部的权威还另有一点上风:内部的权威可能会由于内部的利益关联而导致影响力下降,但外部的权威(包括敌对一方和中立的第三方权威)却不用顾虑利益关联。就这一点而言,在某些时候,借用外部的权威也许比借用内部的权威更有说服力。赵云一贯是个服从性很强的人,对上级非常尊敬。但是,当主母孙夫人带着刘备的儿子阿斗回东吴探望“病危”的母亲时,赵云却表现出和平时截然不同的“蛮不讲理”。
三国时期的东吴其实人才济济,至少比蜀汉人才积累要雄厚得多,其中比较为人所知的比如有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四大都督,以及甘宁、程普等十二虎将合称的江东十二虎臣;若论江东的将门父子,或许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同为武庙七十二将的陆逊和陆抗,其实东吴还有一个真正的顶级将门:比陆逊父子更受重用,三代出了两位大司马,他们就是朱治、朱然和朱绩(施绩)三代名将。
朱治
朱治虽然不是出身于吴郡顾陆朱张四大姓中的朱氏,但是丹杨朱氏也是江东的名门望族之一,东汉世家大族出仕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察举,另外一个是征辟,所以朱治得以被举为孝廉成为州从事,并从此跟随孙坚四处征战,187年孙坚出任长沙太守后的第二年就拜朱治为司马,并因功先后升其为都尉和校尉,可以说朱治在孙坚麾下的地位很高,甚至连程普都未必有他高。
《三国志》记载:会坚薨,治扶翼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
孙坚死后,朱治辅佐其子孙策依附于袁术,正是在朱治的建议下孙策开始了平定江东之旅,孙策以朱治为吴郡都尉襄助自己一一平定江东各郡。
《三国志》记载: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建安七年,权表治为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
孙策遇刺身亡后,朱治又和张昭、周瑜等人辅佐孙权,可以说朱治绝对是江东数一数二的元老重臣,先后出任吴郡太守、安国将军,并被授予金印、紫绶,222年被封为毗陵侯,朱治在世之时,孙权始终对他礼遇有加。
朱然
朱然本姓施,是朱治姐姐的儿子也就是朱治的外甥,194年年近40岁的朱治因膝下无子(朱治生于156年),又对自己这个外甥很看重于是就请孙策出面将施然收为养子(朱治后面有四个亲生儿子,其中两个早夭,次子朱才继承了他的爵位,三子朱纪娶了孙策的女儿)。
《三国志》记载:而策为术攻庐江,於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而策家门尽在州下,治乃使人於曲阿迎太妃及权兄弟,所以供奉辅护,甚有恩纪。
朱治庇护孙策家眷对孙氏有恩,《三国志》称朱然“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可能就是发生在这一段时期之内;有过一起同过窗的交情在,所以朱然天然就是孙权赖以信任的心腹和嫡系,有了这层关系加上本身能力出众,所以朱然在东吴的仕途一帆风顺:孙权初掌江东,200年二十岁不到的朱然就出任余姚一县之长,217年出任偏将军,219年随吕蒙袭取荆州后因功升为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三国志》记载::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馀,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
吕蒙临终前没有举荐陆逊反而是举荐朱然接替自己镇守荆州,原因可能在于当时朱然在军中的资历和地位高于陆逊(夷陵之战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诸将多有不服就是因为陆逊的资历不足);222年夷陵之战后朱然升为征北将军,封永安侯,同年曹丕三路伐吴,朱然大放异彩孤军困守江陵达半年之久,挡住了曹真、张郃、徐晃、夏侯尚等曹魏名将对江陵的连番进攻,迫使曹丕不得不撤军,朱然名震天下战后被封为当阳侯;229年孙权称帝后封朱然为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246年孙权拜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247年又以朱然为大督,总理军事。
三国时期大将军之上还有大司马,大司马才是军方最高统帅,曹魏和蜀汉莫不如此,比如曹休和曹真都是由大将军升为大司马,蒋琬同样也是先大将军然后才升为大司马。
东吴的军制则有点特别,大将军之上是上大将军,上大将军之上才是大司马,而大司马又分为左大司马和右大司马,所以朱然的左大司马几乎可以说是军方最高统帅了(246年孙权设立左右大司马,而陆逊已于一年前的245年去世,所以陆逊并无出任过大司马)。
朱绩(施绩)
朱绩是朱然之子、东吴后期名将之一,224年朱治去世后,因为朱治已经有了嫡子,所以朱然向孙权请求改回施姓被拒绝,不过朱绩在其父去世后的孙亮在位期间的五凤年间(254-256)再次上表,终于改回了施姓,自此称为施绩。
249年朱然去世后,施绩出任平魏将军、乐乡督,250年曹魏又一次三路伐吴,这次守江陵的正好就是施绩,不过其父朱然力保江陵不失,施绩却因为诸葛恪弟弟诸葛融的失职和不配合,导致在追击曹魏征南将军王昶时大败而归。
252年孙权去世,十岁的孙亮登基,施绩出任镇东将军,257年升为骠骑将军,258年登基不久的孙休在张布、丁奉等人的支持下铲除了权臣孙綝后,论功行赏任命施绩为上大将军、都护督,位在大将军丁奉之上。
264年吴末帝孙皓即位,施绩升为左大司马,成为东吴军方最高统帅。
朱治辅佐了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论资历也就吕岱、程普、韩当等区区数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以当时孙权只是吴王还未称帝来看,朱治官居安国将军、毗陵侯已经是相当高的地位了。
朱然和施绩父子虽然名声和后世地位不如陆逊和陆抗父子,但是朱然生前以左大司马和大督总理军事,而陆逊晚年颇受孙权猜忌甚至被逼死,施绩270去世后陆抗才于273年拜为大司马,而且陆抗多次上疏陈言均不被孙皓采纳,由此来看朱然和施绩父子在东吴的地位至少不在陆逊和陆抗父子之下,甚至比他们更受信任和重用。
朱治、朱然、施绩三代名将,堪称是东吴真正的第一顶级将门,无论是四大都督还是十二虎臣都望尘莫及,因为他们绝大多数都只是第一代显赫,后人碌碌无为者多,有些甚至还叛逃出东吴,比如韩当之子韩综便是如此。
曹操赞赏孙权的话:生子当如孙仲谋!
生子当如孙仲谋: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注:《吴历》曰:“……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月余,曹操远远的见对面将士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过了几天,孙权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比较有意思,说:“春水方至,公宜速去”,又注:“足下不死,孤不得安”。这几句话说的不卑不亢,隐约可见孙权豪爽幽默的性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