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第六的解释

<<论语>>雍也第六的解释,第1张

原文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译文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

评析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天子、诸侯和官员听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这里孔子是说可以让冉雍去从政做官治理国家。在《先进》篇里,孔子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方针的典型事例。

原文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居敬(3)而行简(4),以临(5)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6)大(7)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注释 (1)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 (2)简:简要,不烦琐。 (3)居敬:为人严肃认真,依礼严格要求自己。 (4)行简:指推行政事简而不繁。 (5)临:面临、面对。此处有“治理”的意思。 (6)无乃:岂不是。(7)大:同“太”。

译文 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居心恭敬严肃而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自己马马虎虎,又以简要的方法办事,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评析 孔子方张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果断利落。不过,任何事情都不可太过分。如果在办事时,一味追求简要,却马马虎虎,就有些不够妥当了。所以,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认为仲弓说得很有道理。

原文 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1),不贰过(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则亡(4),未闻好学者也。”

注释 (1)不迁怒:不把对此人的怒气发泄到彼人身上。 (2)不贰过:“贰”是重复、一再的意思。这是说不犯同样的错误。 (3)短命死矣:颜回死时年仅31岁。 (4)亡:同“无”。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学生叫颜回,从不迁怒于人,从不重复犯错,但不幸短命死去了。现在已经没有了,我没听说有谁还好学了。”

评析 这里,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也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原文 64 子华(1)使于齐,冉子(2)为其母请粟(3)。子曰:“与之釜(4)。”请益。曰:“与之庾(5)。”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6)急不济富。”

注释 (1)子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2岁。 (2)冉子:冉有,在《论语》书中被孔子弟子称为“子”的只有四五个人,冉有即其中之一。 (3)粟:在古文中,粟与米连用时,粟指带壳的谷粒,去壳以后叫做米;粟字单用时,就是指米了。 (4)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约等于六斗四升。 (5)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于二斗四升。 (6)周:周济、救济。

译文 子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评析 孔子主张“君子周急不济富”,这是从儒家“仁爱”思想出发的。孔子的“爱人”学说,并不是狭隘的爱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认为,周济的只是穷人而不是富人,应当“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这种思想符合于人道主义。

原文 65 原思(1)为之宰(2),与之粟九百(3),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4)乎!”

注释 (1)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鲁国任司法官的时候,原思曾做他家的总管。 (2)宰:家宰,管家。 (3)九百:没有说明单位是什么。 (4)邻里乡党:相传古代以五家为邻,25家为里,12500家为乡,500家为党。此处指原思的同乡,或家乡周围的百姓。

译文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评析 以“仁爱”之心待人,这是儒家的传统。孔子提倡周济贫困者,是极富同情心的做法。这与上一章的内容可以联系起来思考。

原文 66 子谓仲弓,曰:“犁牛(1)为之笳且角(2)。虽欲勿用(3),山川(4)棒舍诸(5)?”

注释 (1)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农代替,系红毛长角,单独饲养的。 (2)笳且角:笳:音xīn,红色。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 (3)用:用于祭祀。 (4)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层统治者。 (5)其舍诸:其,有“怎么会”的意思。舍,舍弃。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译文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评析 孔子认为,人的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于自己应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会受到重用。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作为统治者来讲,选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抛弃贤才,反映了举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

原文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1)不违仁,其余则日月(2)至焉而已矣。”

注释 (1)三月:指较长的时间。 (2)日月:指较短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评析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与言论当中。所以,孔子赞扬他“三月不违仁”,而别的学生“则日月至焉而已。”

原文 68 季康子(1)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2),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财也达(3),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4),于从政乎何有?”

注释 (1)季康子:他在公元前492年继其父为鲁国正卿,此时孔子正在各地游说。8年以后,孔子返回鲁国,冉求正在帮助季康子推行革新措施。孔子于是对此三人做出了评价。 (2)果:果断、决断。 (3)达:通达、顺畅。 (4)艺:有才能技艺。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评析 端木赐、仲由和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在从事国务活动和行政事务方面,都各有其特长。孔子所培养的人才,就是要能够辅佐君主或大臣从事政治活动。在本章里,孔子对他的三个学生都给予较高评价,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担任重要职务的能力。

原文 69 季氏使闵子骞(1)为费(2)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3)者,则吾必在汶上(4)矣。”

注释 (1)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15岁。 (2)费:音mì,季氏的封邑,在今山东费县西北一带。 (3)复我:再来召我。 (4)汶上:汶,音wèn,水名,即今山东大汶河,当时流经齐、鲁两国之间。在汶上,是说要离开鲁国到齐国去。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评析 宋代人儒朱熹对闵子骞的这一做法极表赞赏,他说:处乱世,遇恶人当政,“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即硬碰或者屈从都要受害,又刚又柔,刚柔相济,才能应付自如,保存实力。这种态度才能处乱世而不惊,遇恶人而不辱,是极富智慧的处世哲学。

原文 610 伯牛(1)有疾,子问之,自牖(2)执其手,曰:“亡之(3),命矣夫(4),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1)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2)牖:音yǒu,窗户。 (3)亡夫:一作丧夫解,一作死亡解。 (4)夫:音fú,语气词,相当于“吧”。

译文 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原文 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

注释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原文 612 冉求曰:“非不说(1)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2)。”

注释 (1)说:音yuè,同悦。 (2)画:划定界限,停止前进。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评析 从本章里孔子与冉求师生二人的对话来看,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认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

原文 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儒”和“小人儒”的区别,要求子夏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君大儒”是指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小人儒”则指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原文 614 子游为武城(1)宰。子曰:“女得人焉尔(2)乎?”曰:“有澹台灭明(3)者,行不由径(4),非公事,未尝至于偃(5)之室也。”

注释 (1)武城:鲁国的小城邑,在今山东费县境内。 (2)焉尔乎:此三个字都是语助词。(3)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4)径:小路,引申为邪路。 (5)偃:言偃,即子游,这是他自称其名。

译文 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是到了人才没有?”。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评析 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原文 615 子曰:“孟之反(1)不伐(2),奔(3)而殿(4),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 (1)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 (2)伐:夸耀。 (3)奔:败走。 (4)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

译文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评析 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宣扬他提出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学说,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原文 616 子曰:“不有祝跄(1)之佞,而(2)有宋朝(3)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 (1)祝跄:跄,音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2)而:这里是“与”的意思。 (3)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惹起乱的事情。

译文 孔子说:“如果没有祝跄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原文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原文 618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注释 (1)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2)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3)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 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619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1)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 (1)罔:诬罔不直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评析 “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原文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621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 孔子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

评析 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因才施教”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原文 622 樊迟问知(1),子曰:“务(2)民之义(3),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知:音zhì,同“智”。 (2)务:从事、致力于。 (3)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评析 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原文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原文 624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道”的范畴。此处所讲的“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无限眷恋之情。

原文 625 子曰:“觚(1)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1)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原文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1)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2)也,不可陷(3)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1)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 (2)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 (3)陷:陷入。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评析 宰我所问的这个问题的确是比较尖锐的。“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对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他认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边寻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这就为君子不诚心救人找到这样一个借口。这恐怕与他一贯倡导的“见义不为非君子”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了。

原文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1)之以礼,亦可以弗畔(2)矣夫(3)。”

注释 (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原文 628 子见南子(1),子路不说(2)。夫子矢(3)之曰:“予所否(4)者,无厌之!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政权,有*乱的行为。 (2)说:音yuè,同“悦”。 (3)矢:同“誓”,此处讲发誓。 (4)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评析 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原文 629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

。《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说,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但在任何情况下都讲中庸,讲调和,就否定了对立面的斗争与转化,这是应当明确指出的。

原文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第十三条第二章

仲宫被姬家杀,问政。子曰:“先有师,赦其过,养其才。”说:“你怎么认识人才,让他们搭车?”岳:"如你所知。不知道,人家放弃了?”

仲宫:冉雍,字仲宫。“冉家三贤”之一。“孔孟四家”中,德行派代表人物之一,“孔孟十子”之一。

孔子曾高度赞扬他说:“和也可以通南”。意味着冉雍可以胜任卿大夫的职位,带领官员造福一方。

因为冉永家是游牧民族,父亲冉立是坏人,所以自卑。而主张因材施教的孔子,却开导了他的心理状态。子曰:“牛虽不能用来祭祀山神,但山神若有红发,角端正,必不嫌弃其子。”

孔子的意思是:虽然你父亲表现不好,但只要你足够优秀,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后来,冉雍放下包袱,努力学习,不负孔子的期望,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姬府的管理者。

冉雍在上任之前,很乐意把这个消息透露给孔子,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所以才写这篇文章。

他在姬府当官时,冉雍“以礼俭朴”,主张“以德为民”。但在姬府中,“谏不可为,言不可听。”于是冉雍辞职,回到孔子身边。

在“冉家三贤”中,冉雍排名第二。老大叫冉更,名叫伯牛,也是出了名的有德。后来,他因为一场大病而英年早逝。

杀:识字。从米(min),从辛。“米”手表室。辛本义指刑刀,意为奴隶、罪人。本义:充当家奴的罪人。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能在屋内干活的罪人,一般都是比较有专业技术的工匠,这就引出了监工和主持人的意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官员的统称。如《周礼》,有冢斋、大斋、小斋、斋福、内斋、内斋;春秋时期,卿大夫的家臣和采邑的酋长也叫宰。

丞相相当于百官之首,所以“宰”特指“丞相”。

在古代,牲畜的宰杀一般由仆役负责,所以“宰”引申为宰杀、宰杀、割肉等意思。

由此也引申为从买东西或接受服务的人身上分账或索要高价,如“宰客”。

宰也是中国姓氏,以“宰夫”、“太宰”等官名命名。比如孔子有个弟子叫宰予。

司:手指话。甲骨文-形,意思是一个人用嘴发号施令,有统治和管理的意思。是“侯”的镜像,有帝王之意。

司的本义:岗位,主管。引申后表示承办、行政部门等。先设立各部,称为“先有司”。

赦免:宽恕罪恶的意思。

传:形与音。单词“chu”、“Gu”、“Gu”也发音。“易”是一个“漩涡”省份。“吉”和“吉”合起来就是“出漩涡”的意思。本义:走出漩涡,摆脱纠缠。“过”在本文中的意思是过错。

比如:识字,随手(和)。本来打算用双手拿东西的。这里是推荐的意思,推荐。

人放弃一切:放弃从嵇到曹的一切。平是简单的住宅,由平(屋顶)、平(柱子、横梁)和口(基石)组成,意为给人暂时的休息。

还有“安置”“安顿”的意思。还有“放下”的意思,比如“日夜不舍”。放弃也意味着放弃。

朱:语气词。历代圣贤都把这句话理解为:“别人会抛弃他吗?”通过联系上下文,这种理解在逻辑上是不连贯的。应该理解为:“怎么安置他们?”

全文理解为:

冉雍担任吉府总经理,向孔子求教政治。孔夫子

一个好的领导应该懂得选人用人,而不是“手把手”,只是把责任分配到各个部门,把人才选拔好、用好。诸葛亮很勤奋,但是没有培养和选拔好的人才。最后累死,被后人诟病。

103010曾经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说人和马一起走的时候,人没有马跑得快,但是人坐马车骑马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不能任命下属,事事亲力亲为,那就像放弃开车,与马同行。不仅没有马跑得快,还会压制和挫伤“马”的积极性,使之无用武之地。

事必躬亲是更严重的后果,导致各级职责混乱,领导不力,乱象丛生。“此亡国之风也!”。

如果说“先有分工”是为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那么“宽宥小错”的主要作用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包括犯了错误但愿意改正的人。

俗话说“人无完人无黄金。”还说:“水若清则无鱼,人若观之则无徒。”如果你对什么都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执着于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谁会追随你,为你努力?

所以,领导一定要原谅下属的小过错。这就是孔子教仲宫“小错不赦”的道理。

在人才的选拔上,一定要多观察,全面了解。否则稀里糊涂推荐提拔人才,后患无穷。

看到天气的异常变化,赞扬官员关心人民的疾苦。

C(泰)和朱(泰)一样,都是以地名为依据,但C是一个罕见的姓氏,全国排名一千。

C姓中有个叫丙吉的名人,西汉成,“麒麟阁十一杰”之一。他是一个政绩卓著的清官。他对人民很有同情心,为人正直,历史悠久。

嵇,山东人,西汉时期的宰相。一天,他开车进城,路过一群人打架的现场。地上躺着许多死伤者。

人。

他没停车,也没问,就走过去了。他的属下很奇怪,也很不以为然。不久,遇到了一个人在赶牛。牛吐着舌头直喘气。他忙命人停车,命属下:“去问问牛主,这牛走了多少路了?为什么喘成这样?” 他的属下很生气:“丞相!刚才路上死伤了那么多人,您都没停车。如今,不过是牛喘得厉害一点,您就命人去问。是不是您认为牛喘比人命还重要?”

丙吉神色严肃地说:“地方上有人死伤,是地方官的职责。这件事应该由京兆尹负责处理。

现在,才是春天,牛却喘成这样。如果,它是走了远路,还没关系。若它走得不远,就有这样的现象。我怕也许是天候失调,春行夏令。

天候失调,连带影响收成,攸关百姓的生计。这正是我作为丞相最该关心的事!怎能不问呢?我关心的,并不是这一只牛,而是天下苍生呀!”

丙吉问牛不问人的典故告诉我们:各部门应该各司其职,领导只要抓好重点就行,没必要管得太宽。

丙吉不但关心百姓疾苦,还非常宽厚仁爱。丙吉还只是一个典狱官的时候,有一次,一群官兵来到监狱门口大喊开门,丙吉隔着门问:“是谁?有什么事?”

“我是宫中的内侍。陛下欠安。望气者报,长安狱中有天子气。陛下命我带领侍卫,把狱中的囚犯不论罪过大小,一律杀光。”

以前的皇帝,最忌讳的就是除了自己,还有天子气,那不表示有人会把皇位夺去了吗?所以一听说长安狱中有这种情况,汉武帝就下了这一道残忍的命令。

不料,典狱官丙吉竟然抗命,拒不开门:“皇曾孙在狱中,一般人无辜被杀,都上干天和,我怎能让你们进来把皇曾孙杀了?”

皇曾孙刘询(后改名刘病已)被投进监狱,是因为他原本已被汉武帝立为太子的祖父刘据,被江充(西汉奸臣)诬告诅咒父皇。汉武帝听信了诬告,太子无法辩白以证明无辜,一怒起兵斩了江充。因此更无法自明,兵败悲愤自杀。

刘询因此受到牵累,一生下来就坐了牢。丙吉心中不忍又不平,所以对他特别照顾。

他听说皇帝要把天牢中的犯人杀光,深恐皇曾孙也遭毒手,所以死也不肯开门。为了防范越狱,监狱的门是铁铸的,又厚又重。不从里面打开,外面的人想进去,还真没有办法。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一夜。

内侍无法交差,只好回去告状。这一状,倒把汉武帝这个糊涂的曾祖父告醒了。他毕竟还不是昏君,觉得自己以有干天和的方式来求病好,的确不妥。

所以,汉武帝不但取消了屠杀令,还大赦了天下。丙吉在不知不觉中,救了不少人。

不过,谁也没想到,天子气之说还真信而有征!因为汉武帝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儿子早逝,权臣霍光拥立汉武帝的孙子刘贺(海昏候)为帝,不久就被罢免,于是这位在天牢里长大的皇曾孙刘询,当了皇帝(汉宣帝)。

他在监狱中没人闻问。当上了皇帝,却有一大堆人来表功,求赏赐。皇帝要丙吉审核有功人士的名单。丙吉把别人都列上了,只有自己,一字不提。

皇帝因此更尊敬他,认为他仁厚而贤能,封他为博阳侯。

正当封拜,他却病危了。皇帝很伤心,都准备下诏为他办后事了。太子太傅说:“博阳侯绝不会死的!他的德行,上天还没有报答。怎么会让他就这样死了呢?”

果然,他几度病危,到最后终于化险为夷。五年后,皇帝任命他为丞相,治理国家。在他们君臣共同努力下,天下太平,社会稳定,那段时期被称为“昭宣中兴”。

相关问答:

1、“先有司”使人人各司其职,各得其所;“赦小过”有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举贤才”则是“先有司”所必需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孔子教仲弓的这“三把火”一烧,管理的局面也就打开了。

2、出自《论语》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3、译文: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向孔子请教政事。孔子说:“先派定各部门的负责人,赦免部下的小过失,提拔德才兼备的人。”仲弓问:“怎知道谁是德才兼备的人,从而把他提拔起来呢?”孔子说:“提拔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不会推荐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555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