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采取什么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的调整。分析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4分)
(1)本题主要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影响。从材料可知,列宁认为,原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变化,出现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必须要进行变革。为此,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影响。
时间:1921年。
内容:
第一,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1921—1922年度全国税额比上年度减少43.3%。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第二,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1920午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承租者必须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苏维埃法令,按期交纳租金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到期把企业完好地交还苏维埃国家。
第三,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作用:
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第二,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第三,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在流通方面,1921年5月 ,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1920年11 月,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巩固了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欢迎,使1921 年的危机迅速得到克服。
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1922年 ,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在流通方面,1921年5月 ,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国家通过合作社组织工业品同农民手中余粮直接交换。同时,允许私人在地方范围内进行商业往来。在工业方面,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1920 年11 月 ,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 新经济政策的实行,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巩固了工人阶级同农民的联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受到广大人民 ,特别是农民的欢迎 , 使1921 年的危机迅速得到克服 。
俄国的十月革命使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就使帝国主义列强接捺不住愤恨的情绪,要进行干涉了。
从1918年3月起,还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法、美、日各国,以及他们的对手德国,都派军队直接入侵苏维埃俄国,进行直接的武装进攻,企图推翻苏维埃政权。国内的反动势力也纷纷叛乱。内外敌人从各地发动进攻,很快占领了乌克兰、乌拉尔、西伯利亚和顿河流域等重要地区,列宁也在这年的8月被刺客暗害,中了两弹。
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府号召全国人民投入战争,打退敌人的进攻。经过近3年反对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到1920年10月,红军终于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但是,治理战争的创伤是更加艰巨的事。在战争中,苏维埃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城市实行供给制,把中小企业收归国有;在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农民除了留下口粮,剩余的粮食全部上缴国家。大部分农民是拥护苏维埃政府的,因为是这个政府把他们从地主手中解放出来,给了他们土地。可现在白匪被打垮了,农民迫切需要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帮助他们,要求城市供给他们布匹、鞋子、钉子、犁和其他工业品,要求改善生活。
可是,当时苏联的工业并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连年的战祸同样使工业衰败不堪。工业生产还没有恢复到战前的四分之一。千百个工厂都处于半毁坏状态,大多数工厂和作坊的设备都破旧得成了一堆废铜烂铁。企业倒闭使一部分工人失业,跑到了农村。几个最重要的工业区,如顿巴斯、乌拉尔、巴库等,刚刚被苏维埃政权接管,而它们在白匪手中受到了很大的破坏。铁路运输几乎停顿,几百座铁路桥被炸毁,几千公里长的铁轨成了废料,大部分机车和车厢已经超过使用期限。
在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还在暗地里组织匪帮和富农暴动,企图颠覆苏维埃政权。
面对严峻的形势,列宁认识到,党的政策必须立刻来个重大的转变,必须让农民有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在改进农业的基础上,使工业恢复起来,必须把机器和货物供给农村,从经济上加强工农联盟。为此,列宁提出要把斗争的重心逐渐转向经济方面,主张在国家电气化的基础上恢复工业。
理论意义:
(1)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2)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同时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现实意义: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危机逐步消失,生产恢复稳定。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因此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2)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扩展资料: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1)农业方面:1921年3月21日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农民交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1922年,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和雇佣工人。
(2)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3)流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新经济政策
第一,罗斯福新政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改善民生,增加公共投入,从而扩大就业。具体表欣为: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含义: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包括管理和投资)促使国家政权与垄断组织的结合,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新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表现:政府运用财政、金融手段干预生产;
政府投资建立一部分国有企业;
政府向私人垄断资本家订货和推行高额出口补贴政策;
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历程: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这一模式,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采纳并得到加强,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在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以后,国家干预的程度趋向削弱。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是基本的经济制度。
影响:促进了战后欧洲经济的复苏和西方国家经济。
第二,列宁改革,主要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改变。
背景: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势力叛乱;苏俄粮食等经济问题严重。
目的: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巩固苏维埃政权。
内容: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上大中小企业均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商业流通领域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作用(评价):一方面集中了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了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另一方面,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引起工农不满。显然,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
原因:随着工农业下降、农民工人士兵对政策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的需要。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新经济政策。
内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遭受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疯狂武力进攻,为挫败国外帝国主义的干涉和国内武装叛乱,俄国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将大、中、小企业部门收归国有,实行国有化;实行粮食贸易垄断;制定余粮收集制;实行义务劳动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并探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四种主要形式:租让制、合作制、代购代销制、租借制。新经济政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弊病。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及时领导苏维埃俄国走上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列宁及时总结论证了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并实现了这个重大转变。在《论粮食税》、《十月革命四周年》和在俄共(布)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阐述了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明确指出要根据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不能超越现实发展阶段,需要经过“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利用商品货币,必须努力学习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从战时共产主义可先退到资本主义,允许公民自由贸易和私人商业发展,恢复小农经济。列宁把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作为苏维埃俄国新经济与农民经济的结合点,作为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形式,从而使新经济政策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理论的探讨以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普遍规律性和国家具体的历史条件为依据,解决了做为经济落后国家的俄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方式、步骤、政策等一系列问题,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