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为何选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为何选黎元洪为都督?,第1张

坚持共和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帝位后,第一道命令就是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消息传出,黎元洪的幕僚中有的主张不接受册封,有的主张容忍一下再从长计议。黎元洪坚定地说:“我意已定,决不接受,即使牺牲个人,亦所甘心。”

    其实,在袁世凯迫不及待黄袍加身、授意杨度成立筹安会为其称帝作准备时,一些趋炎附势者风起云涌,伪造民意,以迎合图荣。袁世凯深知实行帝制非利用黎元洪不足以资号召,屡次派员示意黎元洪玉成,而黎元洪坚持反对,终不为所动。自1915年8月6日以后,既不出席参政院,一再请辞副总统、参政院长等职,愿意回到原籍黄陂休养,但都没被袁世凯允许。

   黎元洪知道离开北京是办不到的了,就借口夫人有病,居住瀛台过于寒冷,设法离得远一些。袁世凯终于同意他迁居东厂胡同。自11月起,他拒绝领受副总统的薪金和公费,请袁裁撤副总统办公处,并向参议院请辞副总统职务。此间,他对任何人都很少开口说话,以至像哑巴、木头人一样。

    封王令发布后,袁世凯令在京文武百官赴东厂胡同黎邸祝贺,恳即日就封。在国务卿陆征祥宣读贺词后,黎元洪当即答道:“大总统虽明令发表,但鄙人决不敢领受。盖大总统以鄙人有辛亥武昌首义之勋,故优予褒封。然辛亥起义,乃全国人民公意,及无数革命志士流血奋斗,与大总统主持而成,我个人不过滥竽其间,因人成事,决无功绩可言,断不敢冒领崇封,致生无以对国民,死无以对先烈。各位致贺,实愧不敢当。”言毕,转身进入居室。百官默然离去。

   下午,袁世凯又派永增军衣成衣匠至黎邸为黎量身做亲王服。黎坚拒不允,说:“我非亲王,何须制服?”一面具呈坚辞。隔了数日,政事堂送公文至黎邸,封面书“武义亲王开拆”,被收文者误启,呈黎阅时,黎元洪大怒:“我非武义亲王,岂能收受此公文!”饬令退还。

   袁世凯又下令劝黎不要固辞,但黎置之不理。袁派内史监阮忠枢、公府顾问舒河阿前往黎邸,察看黎的态度,阮公然称黎为“王爷”,并说袁还打算加黎“副元帅”、“辅国大将军”称号。黎元洪忍不住吐出一句话:“你们不要骂我!”黎已看出袁世凯是个极端不讲信义的人,如果接受王位,只能落个骂名。黎元洪没有勇气正面反对帝制,但他坚决不做这个并不光彩的王爷。

    在此前两年,人们就看出了袁世凯称帝的野心,劝黎反袁。黎元洪说:“目前国情,以统一及安定民生为主,若全国统一,国会告成,袁如有野心,予志自雄,变更国体,即为违反约法,为国民公敌,不啻自掘坟墓。予当追随国人之后,誓死反对。即使予毁家灭身,继起者亦大有人在,中华民国断不灭亡。”在袁世凯称帝时,黎元洪坚定遵守与国民政府的约言。

    黎元洪与袁世凯是儿女姻亲,向例年节均有馈赠。就在袁氏称帝这年,袁送黎之礼品用红帖书 “赏武义亲王”,黎怒而拒收。第二天,袁自称“姻愚弟”,黎才收了。

    纵观黎元洪一生,身不由己当了几回傀儡。但这一回真的硬梆起来。人称“黎泥菩萨”、“好好先生”的黎元洪,在反对袁世凯称帝、拒受册封诸事上是那么坚决,可见其于大处绝不糊涂的一面。

  

  

    历史的偶然性中常常蕴涵着必然性,戏剧性的历史事件下面常常隐藏着非戏剧性的客观规律。我们只要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判断,还是能够解开黎元洪身上的许多谜团。

  

  应该说,黎元洪在武昌起义后出任军政府都督,是历史的必然,作为一个旧军人,他很快顺应了历史潮流,倾向共和,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发展起到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他后来在袁世凯“洪宪”帝制的闹剧中拒受王封、消极抵制;在两任大总统时能与段祺瑞、曹琨、吴佩孚等军阀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斗争,具有维护共和、反对封建独裁的动机和目的。

  

  以次纪念 辛亥革命95周年,排满共和大英雄黎元洪万岁!!!

黎元洪的“活菩萨“也可以说是无用,没有杀伐决断的本事,没有统兵带队的能力,自然也只有一味地卖弄所谓的怀柔,慈悲,所以得一个“活菩萨“的名声而已,实际上就是无能的表现,再者一说,能在清末民初的时代,黎元洪能够两度出任副总统和总统,自然不会是无能之辈,这样的人如果仅仅依靠一个活菩萨就能混到中华民国总统。未免也小看天下豪杰了,黎元洪可是和孙中山,袁世凯,徐世昌并驾齐驱的人物。

黎元洪是清末民初不可不提的一个人物。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原名秉经,字宋卿,有黎黄陂之说。武昌起义的时候在武昌担任协统。在武昌起义爆发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总统孙中山)1913年袁世凯、黎元洪分别当上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总统,副总统。

袁世凯复辟帝制,黎元洪反对,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恢复约法,但实权在段祺瑞手里,“府院之争”的时候被迫下台,1922年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请黎元洪复职。黎元洪复任总统后,无实权。 1923年黎元洪再度辞职,退出政坛。1928年元洪因脑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岁。

参加过甲午海战的黎元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事主官出生,但他受过系统的西方文化教育和军事训练,可以说无论是眼界和能力还是有的,但纵其一生都是被人推着走,被人强行推是上了政治中心舞台,但本人又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和魄力也只有随波逐流。比如他原本不愿意去张之洞的武昌任职,被人连哄带骗来到武昌,执掌湖广舰队。可这个守土有责的舰队司令却成为革命的的最高首脑(无实权。)应该说,出任革命党首任都督是他一生的最大转折点。

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政治资本。就依靠这一点,袁世凯也不得不让他当副总统。应该说黎元洪是被迫进京,进入北京就成为袁世凯的傀儡了,他的地盘武昌为他人夺走,仅有的一点嫡系部队就此丧失。黎元洪也缺少威望和领袖资历,就此一蹶不振,民国人戏称为“黎菩萨”,实际上也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意思。

黎元洪虽然一生没有污点,但也没有亮点,原因就在于他一生从来就没有涨实权的时候,虽然是武将出身,但没有一支听命于自己的部队,在武昌数年掌兵,居然没有自己铁杆部队。真是有点无能,这样的人既然无法体现出自己狠的一面,也只有不断地以伪善的面目视人,从而给人一种刘备的感觉,但当刘备首先得是枭雄之辈,得让曹操这样的人高看。

可惜 在他的时代,无论是袁世凯,还是曹锟,段祺瑞,冯国璋都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但由于武昌首义又不得不把他供起来,这也许也是他黎元洪的本事吧。 黎元洪和汉献帝差不多,虽无实权,却有最高的法统地位。由此即不难理解,在一个亟欲摆脱武人政治,进入宪政体制的时代,黎元洪的声望就是民国宪政的代表。

可以说,是时代的历史洪流把黎元洪推向了一个本来不属于他的历史地位,这既是他的尴尬,也是民国的悲哀。但正式依靠他的“活菩萨“性格和名声,以及世故圆滑的能力,他才得以身处社会激烈变革之时,他才能够一次次逢凶化吉,平安退出政界。

这个人就是黎元洪,他是民国时期非常出名的一个人物,也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副总统,后面又当了第二任总统。

一、黎元洪1864年出生于湖北,由于家庭非常的贫困,所以根本无力去私塾读书,只能去当兵,在当兵期间,凭借着自己不断的努力,在光绪九年进入北洋水师学堂进行学习,在学校期间非常的用功,而且对机械非常的感兴趣,所以他的成绩是非常出色的,多次被学校通报嘉奖,毕业之后直接被李鸿章重用,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湖北省都督,在民国元年,中华民国的政府在南京临时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副总统,在民国五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就成为了大总统。

二、在甲午海战爆发的时候黎元洪所在的舰队被命令去前线参战,由于当时清朝内部的军事实力与日本军队的军舰相比相距十分的大,在黄海战役的时候,黎元洪驾驶的广甲舰因触碰到礁石搁浅而未能前行,为了保存性命,黎元洪只能穿着救生衣跳入到海中,从而保留了一条性命,也是正因为如此,黎元洪离开了他多年的海军生涯。

三、在甲午战争结束后,黎元洪知道张之洞正在招海军的人才,所以黎元洪就投靠了张之洞,由于本身业务水平十分的出色,而且又是参军打过仗的人才,所以受到了张之洞的重用,黎元洪在湖北的军中地位越来越突出,做的官职也越来越大,最后直接就成为张之洞的心腹,由于在军中深得士兵的爱戴,黎元洪就在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被推选为副总统,后期又任命为总统。

中国资产阶级处于发展阶段,力量还很薄弱,需要和旧军阀合作共同推翻清廷,这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封建势力还很强大,虽然武昌起义成功,但也仅限武昌一地,如果湖北各地以及邻省大举反击,势必起义夭折,革命受挫。所以将黎元洪推举为都督,同样也把袁世凯后来推选为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009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2
下一篇2023-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