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被炸死后,张作相为什么没有掌控大权?

张作霖被炸死后,张作相为什么没有掌控大权?,第1张

如果大家看过电视剧《少帅》的话,肯定会对剧中的奉系著名将领张作相有所了解,张作相即是“东北王”张作霖的结拜兄弟,也是张学良的“老叔”。在剧中张作相顶多算是个“男四号”或者更低配角,但在现实奉军中他却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对于当时东北局势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张作相虽也是绿林出身,但侠气大于匪气,文韬重于武略,且为人忠厚,在奉系集团中德高望重,有忠厚长者之美誉。

早年张作霖虽结拜有八兄弟,但后来昔日的生死兄弟成为封疆大吏后,却均各怀异志,处处掣肘,唯有老八张作相对他忠心耿耿,尽力辅佐。无论局势怎样变化,他始终坚定地站在张作霖这边,皇姑屯事件张作霖受难而死,面对一众元老重臣的蠢蠢欲动,张作相又顶住压力全力支持张学良子承父业,从而稳住了东北的局势。可以说张作相此人和张作霖的关系比亲兄弟还亲,后来他更是因不给日本人做事,祖坟都被恼羞成怒的日本人炸掉!

开篇如果不说张作相与张作霖是结义兄弟,恐怕很多人都认为他俩是亲兄弟,毕竟他们的名字太相似只有一字之差,极容易被联想成亲兄弟。事实上,两人并非亲兄弟,更没有血缘关系,张作相是锦州义县人,而张作霖则是奉天海城县人。那么,两人相隔这么远,张作相和张作霖是怎么成为比亲兄弟还亲的关系的呢?

1881年,张作相出生在锦州义县南杂木林子村,年幼的时候家境贫寒,张作相只读过三年私塾便佐父治家。甲午战争爆发后,其家乡也遭受战乱,其族兄遭仇人杀害,他怕受牵连便离家出走。后来张作相为族兄报仇,只能落草为寇。同年,张作相率领着二十多个兄弟投奔了同样在东北为匪的张作霖。只因两人都姓张,名字还这么相似,而且见张作相此人也是忠厚可靠之人,让张作霖很是高兴,于是俩人结成盟兄弟。

在作战中,张作相更是曾于枪林弹雨中只身将张作霖救出重围,因此两人结下患难之情,形同手足。后来,他跟随张作霖投靠清盛京将军增祺,任巡防队第一营管带。直到1903年他们才被清政府正式招安,张作相任新民巡防营哨官。随着张作霖的发迹,张作相也平步青云。张作霖部被改编为奉天陆军二十七师时,张作相任该师炮兵团长,晋授陆军少将衔。直至后来,张作霖统一奉省军政大权,将其任命为自己第27师师长。

可以说张作霖能够称霸东北,跟张作相有着紧密联系,他为东北军之崛起,是有着巨大贡献。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张作霖率部进入关内,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当时战事不利,奉军接连战败,被迫退驻榆关,北洋政府趁机发难令张作霖撤职查办。张作霖见状心灰意冷,怀有下野之念,急召张作相密商后策。此时作为第一梯队司令的张作相,坚决反对其下野,并陈词献策。张作霖听后精神大振,随后集合大军在榆关背城一战,终使奉军转危为安。

1925年,张作相因功晋升为吉林军务督兼任省长职位,授予陆军上将。同年冬,奉军发生内乱,奉系将领郭松龄在滦州发动兵变,初期势如破竹先后拿下连山,攻占锦州、新民,逼近沈阳。得知消息的张作相,急令所部阻击叛军,叛军先出关的两个团在姜女庙被其缴械,继出关的两团也在榆关东站被其解除武装。以致郭松龄致电报中说:“榆关缴械,姜女庙进逼,龄之原定计划全为我公破坏。”最终叛军没能成功,郭松龄被擒获。

当张作霖平叛后,本打算将倒戈一派将领全部判决,众将都表示同意,眼看一场血雨腥风在所难免。这时唯有张作相以哭相谏,分析利弊,说出其中利害关系,并提出建议。最终张作霖采纳了张作相的提议,只处死了郭松龄夫妻,其余将领全部免罪。可以说当时正是张作相的建议,让奉军内讧得以停止,稳定了军心,保住了东北军一部分将领,也等于是保住了东北军的实力。张作霖在控制东三省后,张作相也逐渐成为仅次于张作霖的奉系“二号人物”。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身死后,东北军群龙无首,经东三省议会联合会召开紧急大会,公推张作相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在当时无论是威望、地位,还是能力,张作相都是最佳人选,只要他答应上位,恐怕就没有张学良什么事情了。但是,张作相却坚持不任,而推举张学良为东北保安总司令,自己甘居副职辅佐。而年仅27岁的张学良能顺利掌控东北局势,和背后的“辅帅”张作相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

作为东北重要的人物,张作相不仅忠于张作霖、忠于张家对国家也是非常忠诚。日军侵华期间,张作相正在锦州西郊料理父亲丧事,所有事务由参谋长熙洽处理。熙洽却在此时和日寇串通,制造了一连串事件。张作相知道后十分震惊,嗤之以鼻,匆忙赶回沈阳主持政务,但还是未能挽回局面。为此张作相隐居天津,从此不问政事,在家养花种草消磨时光。

然而,隐居后的张作相,日过得并不平静。日本关东军看中他的名气、威望,极力拉拢他。日本人见他不答应,又派他曾经的结拜兄弟张景惠来拉拢他。张景惠成为汉奸后,被日本人任命为伪满洲国要员。面对张景惠的威逼利诱,张作相依然不为所动。日本人多次被他拒绝,怨气很大,一时又无法将他怎么样,只好将他父亲的坟炸掉,以此泄愤。1949年3月,张作相终因病去世,享年68岁。

可以说张作相和同时期的军阀相比,可谓是一身正气。在执政期间,张作相修吉敦铁路,建吉林大学,兴办自来水,严禁种植鸦片,铺筑柏油马路,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修筑吉海铁路。在张作霖被炸死后,他本可大权在握,而他却甘居二线,一心一意辅佐张学良。晚年更是守住了底线,坚决不给日本人做事,祖坟都被日本人炸掉,着实让人敬佩。

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生于奉天海城一个小商之家。其父张有财嗜赌,在张作霖十四岁时,在赌场与人结仇,被人打死。父亲死后,张作霖投奔外祖父家。由于他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且嗜赌如命,结果一事无成。他读过几天书,做过卖货郎,当过流浪儿,也曾入清兵营当过兵。

二十岁时,有幸娶了赵家庙地主赵占元之女,住到了岳父家。婚后过了一段时间,张作霖又禁不住赌瘾,便去弄钱参赌,结果输多赢少,还结下不少仇家,最后只好串联了十几个散兵游勇和地痞无赖,结为一帮,当起土匪来。不到半年,张作霖手下已扩充到四、五十人。

另一匪首金寿山,势力比张作霖大,想把他的一帮招收归己,但张作霖不干。金寿山便突袭张作霖,张作霖狼狈逃往八角台,八角台的匪首张景惠接纳了他,因赏识他的才干,还把第一把交椅让给了他。不久,张作霖与另一匪首汤玉麟结成绿林伙伴,势力不断扩充,成了辽西一霸。

张作霖虽然当上了匪首,但也深知难成大气候,所以他也时时寻找招安的机会,企望将来能在军界政坛一展鸿图。

1902年,机会终于到来,清朝将军增祺家眷路过八角台回奉天,张作霖与汤玉麟商议,将增祺老婆一行中途劫夺,押解到新立屯,好生招待。增琪老婆大惑不解,只求饶命,张作霖却下跪道:“张作霖冒犯夫人,你老多多海涵。我们是八角台的大团,是保境安民的,夫人有何吩咐,在下愿为效命。”增祺老婆安下心来,说:“只要你能保证我们一行平安到奉天,我一定向增祺将军建议收编你们。”张作霖立即称谢,第二天派人护送增祺老婆上路,平安到达奉天。增祺老婆将此事告之,增祺亦为之动容,奏明朝廷,将张作霖的部众收编入省巡防营,张作霖任新民府游击马队管带。从此,张作霖由匪首变成了清朝地方军官和堂堂营官。

日俄战争期间,张作霖从容应付两个帝国主义,使自己的队伍壮大起来。

1906年清政府整饬地方部队,新民府巡防马步营扩编为五个营,任命张作霖为前路五营统带。

1907年,受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之命,张作霖于4月26日智剿辽西巨匪杜立三,被清朝廷圣旨嘉奖,张作霖被升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旅长职),驻防郑家屯。

1908年,又被调防到洮南一带追剿被沙俄收买的蒙古叛匪陶克陶胡、白音大赉等,经过两年的艰苦战斗,击毙白音大赉,生擒六十三牙什,将陶匪逐出国境,取得重大胜利。清廷赏顶带花翎,以记名总兵,擢升为洮辽镇守使,所部由5营增至7营,统兵为3500人。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调张作霖带兵进奉天。逼走蓝天蔚,篡夺国民保安会领导权。张作霖还兼任了中路巡防营统领,所带部队由7营增至15营,又做了保安会的军政部副部长。

1912年9月28日,张作霖为27师中将师长,1916年4月22日,袁世凯任命张作霖为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6月,总统黎元洪改各省将军为督军,巡按使为省长,至此张作霖为奉天督军兼省长。

1918年9月7日,徐世昌总统特任张作霖为东三省巡阅使。

1921年5月30日,北京政府任命张作霖兼任蒙疆经略使,节制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特区都统。

1922年6月8日,东三省议会联合推举张作霖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

1922年7月22日,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实行整军经武。同时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

1924年9月,孙中山派孙科到奉 。张作霖提出盼望孙先生早日北上 。

12月4日孙中山抵达天津,张作霖、冯玉祥、段祺瑞各派代表迎接孙中山 。

12月5日,孙中山到曹家花园访张作霖 。张作霖父子迎候 。

1925年春,段祺瑞任命张作霖为东北边防督办 。

1926年11月29日,张作霖被拥戴为安国军总司令 。

1927年6月18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国家元首 。

1928年6月4日,在返回奉天途中,被日本关东军制造的皇姑屯炸车案中以身殉职 。终年54岁 。孙中山说:“雨亭(张作霖)把东三省治理得很好,不过外有日本掣肘,处境也很难。如果国家统一了,建立革命的中央政府,地方的事就好办多了。 ”

说到这个张作霖和杨宇庭的关系也还是比较复杂的,这两个人都非常的有本事,后者还被称为是小诸葛,所以真的是厉害,但是话说只有张作霖是能镇住杨宇霆的,而张学良是不行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张学良晚年接受采访时说,当年接班后,他们(奉系元老)都不怕我,觉得我是个年轻小孩儿,等我把杨宇霆杀了,他们一看这个孩子这么凶,就都老实了。

意思就是,张学良刚接手奉军时,应该是弹压不住给张作霖长时间当参谋长的杨宇霆的。如果能威慑得住,何必要杀掉呢,用起来岂不更好?

杨宇霆也就能在少帅面前摆摆老资格,对老帅张作霖,他绝对不敢,也没这个实力。

冯麟阁、汤玉麟、李景林等奉系老军头都偶尔也能对张作霖呲呲牙,但长期担当参谋角色的杨宇霆只能对老张赔笑脸,同时还要时不时忍受一下老张的臭脸,这是因为:

没有张作霖,杨宇霆不可能在东北一人之下,众人之上

老张当27师师长时,杨宇霆在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麾下担任军械科长兼军械厂厂长。

有一次,张作霖在街上遇到一队军容齐整的士兵,误以为是日军,一问才知道是杨宇霆带出来的军械厂卫队连,这让他认为后者有几把刷子。

为此,他把杨宇霆找到师部,双方言谈甚欢。张作霖正想把自己的胡子部队正规化,于是就把杨宇霆挖来当了27师参谋长。

在杨宇霆的整顿和训练下,27师果然看上去像一支正规部队了。随着张作霖升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杨宇霆也水涨船高地成为了奉军的二号人物——奉军总参议。

张、杨的关系,就像大树与藤蔓的关系,这就决定了杨宇霆在张作霖面前的弱势地位。

张作霖对杨宇霆的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与皖系军阀徐树铮联手整出劫械案,把直系冯国璋从日本订购的能装备三个混成旅的军械劫到了奉天,让奉军内部给杨宇霆送上了了小诸葛的称号。这是他与徐树铮的第一次合作。

1918年春,张作霖委任徐树铮为援湘军代总司令,和杨宇霆一道出关,对南方用兵。经人提醒,张作霖担心徐树铮拿奉军当枪使来赚取自己的声望与功劳,就下令将奉军调回了前线。

不甘心的徐树铮勾连杨宇霆,以奉军的名义从陆军部冒领了数百万元军饷,然后偷偷地招募了四个旅的兵力,隐有与张作霖分庭抗礼的架势。

事情泄露后,张作霖下令免去了徐树铮的军职,并把吃里扒外的杨宇霆关押了起来,算是弃用了杨宇霆。

杨宇霆的二进宫与独当一面能力的缺失

杨宇霆出事后,张作相、秦华等都一度出任过奉军参谋长,可与杨宇霆一比,又都有各自的不足。以致张作霖又念起了杨宇霆的好,他经常说一句话:你们办事都比不了邻葛。

就这样,在第一次直奉大战前,杨宇霆充新被张作霖启用,就任奉军总参议。

到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取得完胜,张作霖开始与手下的大佬们分猪肉,杨宇霆也成为了地方军政大员:江苏督办。

这个时候的一省督办可是实权要职,同样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立下重要战功的郭松龄,就因为没捞到一个省的督办,而一怒之下起兵反奉了。

结果,杨宇霆在江苏被孙传芳击败,灰溜溜地回到了奉天,奉系好不容易才覆盖到江南的势力,也因为杨宇霆的失败而土崩瓦解了。

因为惨败,虽然依旧被张作霖任命为了总参议兼奉天兵工厂督办,但杨宇霆的尾巴已经夹起来了,不再有以往狂妄的资本。

但即使这样,郭松龄起兵反奉打的其中一个旗号,就是清君侧——清除杨宇霆,又再次把杨宇霆推到了极其尴尬的位置。

总体来说,作为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人才,杨宇霆具备相当的特长与水平,但事实也证明了他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甘心成为张作霖的附庸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总有人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杨宇霆接班的话就会怎样怎样,其实都是毫无根据的意*了。以杨宇霆的综合能力,他未必就能比张学良干的更好。

再者,以他和日本的渊源及日本人的关系,他上位的话,可能东三省就会以另一种形式被日本人更早的实际控制了。

        由昔日之东北联想到今日之台湾,彼时东北夹在日俄两大帝国和国民政府之间,以当时情形,无论是为国还是为东北人民考虑,都应该游刃于三方之间,进退有据,这样才能争取到最大自由和最高价码,用以自强。同样的,从台湾政治经济以及两岸人情感和利益的角度考虑,台湾当局无论是谋独还是谋统皆是不智,正确的做法是两岸持续的开放,是独是统水到渠成。

另一个是李雪健对张作霖这个人物饰演得很独特,笑眯眯的,不时嘻嘻哈哈,一脸的诙谐轻松,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这个人身上的魄力、权谋和野心在他自己身上看不出,倒通过其他人物关系显露出来,不过看着他身上的担子也越看越沉,足见其不完全是个枭雄,也有一定的智慧背负着责任。古今成大事者在我们想象的脸谱中要么一脸的英豪要么一脸的肃穆,因为觉着他们心里装着沉甸甸的东西,倘若不严肃不豪气似乎不妥,更何况普通人要是碰上什么事,那焦虑、愁绪都写在脸上,掩饰不住的,文章演张学良就是这个路数。其实张学良这个人我看过他的采访,九十多岁了仍然非常风趣,能说出很多好玩的话来,他说他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不愁,不会为明天的事茶饭不香,到哪都能睡好觉,即便明天要把他枪毙了也照样睡觉。你可以说他没智慧,才庸德浅,但不能说他没心没肺。可以这么理解:人皆有所追求,不能不背负些沉重的东西,有些是不得不做的,但是要适当的给自己减压。减压的方式有英雄人物直面挑战,没有一丝犹豫和退避,意气风发,这可以是一种;有圣贤人物,不动心,也就是无论是喜还是忧,在心里面就不起这个反应,只有平和和安定,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修为,又是一种;还有一种是《少帅》里的张作霖那样,任他风吹雨打,我照样嬉笑欢乐,这其实是给自己和身边的人传递了这样的信号:一方面是事情我能对付的了,另一方面是不把自己当孤家寡人。作为人,要办事,要跟人打交道,承担着长期的压力,学不来第一二种,至少第三种应该学学。还有一个。张作霖死后,东北最高军政会议一致推举张作相(张作霖的拜把兄弟,奉系首脑之一,名字相像,但并无血缘关系)为总司令,张作相又推给了张学良,原因有二:张作相自认为不是英雄,无力掌控东北未来;学良这叫子承父业,传统上顺理成章,张学良能进一步振兴东北算他本事,若没有,也是自己败坏家业,怪不得他。这才有了后来张学良任性的投靠了老蒋的政治,东北沦陷十几年,东北军也在其身后近乎消耗殆尽。即便如此,这个人物后来做了一两件看起来是正确的事情,仍然可以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从民众的角度看: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缺乏合理的法统,致使他们的执政者实质上都是窃国者,一国/地方之兴衰都随着一家之兴衰,百姓水深火热还得感谢他们,实在悲哀,也是传统文化之毒。

张作霖决定将郭松龄夫妇暴尸三天,把这个消息印成报纸要在各军中派发。张学良拿到报纸后看到老师和师母惨死的照片,悲痛欲绝,吩咐人把所有送来的报纸都烧掉,一张不剩。此时,储世新的军队也被李景林放了回来。他认为此次的讨奉战争还是郭松龄帮了学良,让他这个少帅在军中真正立了威。

学良手捧着一束菊花回家给父亲认错,原本只是演的一出戏,到家后却意识到父亲也没有比自己轻松到哪儿去,这才真心给父亲下跪认错。张作霖语重心长地给痛哭流涕的学良擦了眼泪,父子俩尽释前嫌。

讨奉战争失败了,却燃起了中国人民反抗张作霖等军阀的意志。张作霖在战争中与日方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引起了公愤。李大钊集众痛斥张作霖的累累罪行,呼吁内除国贼,外除强敌。

另一边,郭案之后,杨宇霆没有拿到军权,在张作霖那里的宠信也是一落千丈。为了重新得到张作霖的信任和重用,杨宇霆给死去的郭松龄夫妇扣上了苏俄赤党的帽子。同时,他跟吴佩孚拉拢谈判,安排张作霖和吴佩孚在北京会晤,想劝说张作霖第三次入关,和吴军联手对付冯玉祥。

这局面让学良心如刀割,现在的中国每天都处在内战的混乱之中,死的都是佼佼者,留下来的无能之辈却邀功领赏。学良相信松龄一定死不瞑目,可他自己却对这样的现状无能为力,只能在于凤至怀中痛哭流涕。

1926年6月,学良率部攻打冯玉祥,南口战役爆发。可在战役最为激烈的时候,三、四军团的几个师长和旅长却都商量着不想再打下去,认为难度过高。学良痛斥他们的无能,找来储世新接手应师长的进攻目标,让他给这帮师长看一看老三八旅是怎么打仗的。

虽然如此,学良却仍难以释怀。他觉得松龄不在了,三八旅就变样了,没了灵魂。韩麟春给学良抽了一口大烟,学良晕烟,昏睡了过去。等他一觉醒来,发现外头的枪炮都停了。徐承业告诉他,储世新的部队在一天之内拿下了南口主阵地和延庆。但是,储世新在战争胜利后却不慎踩在了地雷上,当场身亡。

与自己携手多年的老师死了,从讲武堂开始就跟着自己的班长也走了,学良深受打击,在营里大发脾气。张作霖下令十万抚恤储世新的家眷,告慰他的英灵。可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储世新再也回不来了,学良再也听不到这个一期五班的班长立正的口令,这让他痛不欲生,一度不想再当兵。

随后,学良接到张作霖的命令去毙了穆春的整个师,在火车站学良卫队和穆春的随卫一语不合,开枪对射,学良看到满地的尸体,更加明白了一点,命在战场上不叫命。

学良回到天津,在车上毒瘾发作,副官徐承业害怕被天津报业曝光,塞了一张报纸在学良手中让分分神,学良第一次看到了赵四的照片,和副官打赌,抱着赵四的照片能坚持到第二天不抽烟,就替他找到这位女孩。

在赵四的五哥赵道生举办的舞会上,赵四和学良两人第一次见面,赵四芳心暗许。学良上演英雄救美,被赵四识破后,骑自行车送赵四回家,借口签署重要的电报,让赵四先跟自己回家,再次被赵四识破要回家,学良追到门边,两人拥吻。

另一边,北京的张作霖因为把兄弟冯德麟和孙烈臣的死,而痛苦不已,冯庸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来看七叔,张作霖托冯庸劝学良,调解父子俩的关系。冯庸也在父亲去世之后跟妻子江氏办理离婚手续,并准备拿父亲的不义之财创办真正的高等教育,帮助草民掌握民主和科学,学校取名为冯庸大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378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