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几句写景,抒情的特点

说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几句写景,抒情的特点,第1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约1250—1324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年轻时热衷过功名,但仕途并不得意,后隐居杭州。他工于杂剧,与关汉卿、白仁甫、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代表作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孤雁汉宫秋》等。其散曲豪迈、清逸,被推崇为“元人第一”。这首《天净沙·秋思》最为著名。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小令定格》说此曲为“秋思之祖”。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曰:“廖廖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顾曲麈谈》也赞其“直空今古”,“明人最喜摹仿此曲,而终无如此自然,故余以为不可及者此也。”

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那气又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飘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断肠呢。你看这小桥、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详,那么静谥。又是那么温馨。而我的家乡、亲人却又离我那么远。哦,他们还好吗?天气渐渐变冷,他们加了衣服吗?买了被子吗?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让人牵挂。既然那么让人牵肠挂肚,我为什么不早点回去呢?为了所谓的前程吗?为了那所谓的功名吗?那功名离我近吗?远吗?京城的路还有多长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这样的黄昏中,在这样的古道上。又是这样萧瑟的季节。我是继续去追求功名呢?还是会去服侍那年老的双亲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满怀愁绪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萧瑟的景色让人满目凄凉,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写景之妙尽妙于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觉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经不能自己。至于成篇可让人泣不成声也。最绝处在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求功名之困苦。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诗解:

这首小令,前三句各写了不同的三种事物。我们看到:西风潇瑟的深秋季节,地下没有红花,树上不见绿叶,也没有芳草,有的只是干枯的藤,苍老的树,和归巢的晚鸦,以及一曲溪水,溪上有小桥,桥畔有人家。这景色,正仿佛前人曾经写过的:“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隋炀帝)。从第三句看,与前两句不同:既有“瘦马”,自然有人骑在这疲惫无力的马上(隐约写出人)。这时候,“夕阳西下”,眯出时间。“断肠人在天涯”——直至此刻,才明显地写到旅人,写到旅人的心情。这是一幅凄清、萧瑟、充满离愁的画面。开头两句写景,对这幅萧瑟凄清的秋景图,作进一具皴染。第五句是结穴之笔,于是人物形象,特别是人的感情,跃然纸上,使形象鲜明起来。

《天净沙·秋思》文学鉴赏

《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中的小令,用寓情于景的方法,通过对秋天黄昏时的景物描写,刻画了一个奔波在外的游子形象,表达了异乡游子的羁旅之思

这首小令先写景再写情,写景为抒情服务。作者马致远先是采用白描的方法,仅仅用了18个字就描绘出9种不同的景物,将它们和谐而又自然地纳入一个画图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枯藤老树昏鸦”说明此时乃深秋时节,“古道西风瘦马”则间接刻画出异乡游子的形象。与此同时,作者也将自己悲凉的感情寄托于此景中,使原本已十分凄凉的景物更令人伤感。作者也十分注意景与情的配合,例如“小桥流水人家”,本是及其常见的普通景物,但当它与“断肠人”同处于一个画面之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象,而成为“断肠人”心碎断肠之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气氛,真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不仅言简意骇,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将全文的感情基调推上一个高度,很好地为下文的抒情作了铺垫。后两句则直抒胸臆,“夕阳西下”,作者的惆怅悲哀之情溢于言表,“断肠人在天涯”则点明全文主旨,此时,作者的羁旅之思体现得淋漓尽致

全曲中作者注意词句的前后照应,如“昏”与“夕阳”,“天涯”与“古道”,虽无一个“思”字,但全文却始终围绕此字来写,作者的惆怅悲哀之情无处不在,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首被喻为“秋思之祖”的元曲小令确实有它独到过人之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1简约与深细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像。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写这些事物与游子活动的关系,但读者又可以想像得到,并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3景色与情思相融

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第一幅是前二句所描绘的。作者撷取了六种自然景物:村、日、霞、烟、树、鸦,再用孤、落、残、轻、老、寒等六个感情色彩一致的词加以点染。六个意象并置在一起,使得整幅画面笼罩着一派萧瑟的气氛,令人感到浓浓的秋意,照应了题目“秋”。“落日残霞”不仅点明了是傍晚时分,更传递出一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无奈惆怅之感。孤零零的小村庄,树木枯老,乌鸦出没,一点生气都没有,又缭绕着飘渺迷蒙的“轻烟”,这样的画面使人不由得会产生一种凄凉、扑朔迷离的情思。在这里,作者正是运用了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图。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的萧瑟、冷清,看那“一点飞鸿影下”的景象,“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这幅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与前一幅画面在环境气氛上,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同样是秋天之景,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作者到底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光比较这两幅画面是找不到明确的答案的,如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答案就不难明白了。画面中的“一点飞鸿”,与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其一:“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原。”中的“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应属于虚写。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与当时真实的环境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憎之情。

《天净沙·秋思》赏析

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它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久诵不衰。

马致远少年时曾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在初期执行着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可以说,作者一生几乎都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他终生也因之被注定为郁郁不志,困窘潦倒的一生。

法朗士断言:“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对这一断言是否过于绝对我们姑且不论,但用来观照这首小令却是非常恰切的。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在马致远这些失意文人的眼中,本来就是一些易于让人愁思一触即发的秋色,加之时值黄昏,天涯孤客行在旅途,不能不由眼前这种满目清瑟之景想到他一生仕途的失意和漂泊羁旅的愁苦而在心头蔓上愁思万缕,进而结晶出这样一首蕴藉着游子绵绵不绝的愁绪,且格调苍凉、笼罩着愁云惨雾的《天净沙·秋思》也就不足为怪了。可以说,这首小令正是他一生生活真实而又生动的写照。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这支〔红豆曲〕见于《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它是全书描写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位男、女主人公的纲目。

此曲共十句,以第四句为核心。这一句说明此曲的主题是:贾宝玉、林黛玉“忘不了新愁与旧愁。”整部《红楼梦》是这样描写贾宝玉、林黛玉的:他们无缘无故、无止无休地发愁,他们生于忧愁、死于忧愁。这与〔红豆曲〕的主题完全吻合。

此曲的前八句几乎共同提示了《红楼梦》描写贾宝玉、林黛玉的全部内容。

首句说贾宝玉、林黛玉在忧愁中,以“滴不尽的相思血泪”,披露他们之间生死不渝的恋情。“泪”字在《红楼梦》里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这部巨著究竟描写贾宝玉、林黛玉滴了多少次相思血泪,是不便统计的。反正可以说,一部《红楼梦》,就是一部记载两人的“血泪史”。以第一回讲的“还泪之说”故事开始,到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为止,其间对林黛玉的有关描写表明:她大抵在相思血泪中浸泡着,她生来便与泪水结下不解之缘。用书中的话说便是,“且好端端的,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1〕以第五回的〔枉凝眉〕曲子第一次夸张地说贾宝玉、林黛玉所流的相思血泪具有持续性(“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算起,到第九十八回“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再到第一百一十八回最后一次写贾宝玉听到紫鹃提起林黛玉,“一阵心酸,眼泪早下来了”为止,这前前后后对贾宝玉的多处描写表明:他不但把相思血泪滴在林黛玉的生前,而且抛洒在林黛玉死后。总而言之,《红楼梦》客观地告诉读者,只要贾宝玉、林黛玉活着,他们的相思血泪就要滴下来。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

次句既表明贾宝玉、林黛玉一见到春柳春花等自然景物便愁从中来,又表明他们的愁绪就象“开不完的春柳春花”一般。《红楼梦》的有关描写,具体、形象地阐述了这两层意思。如第二十七回所载的著名的〔葬花辞〕表明,看见春柳春花等景物后,才勾起林黛玉的伤春愁思,才引出她的“葬花”之举。她由“花开易见落难寻”的事实,联想到自己的凄凉身世,于是,“感花伤己”, “愁杀”了她这位“葬花人”。又如第二十八回的开头部分写道,宝玉听罢黛玉的〔葬花辞〕,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共鸣”。面对春柳、春花、春园、春山,他产生“人将死亡,物将易主”的深沉感慨。最终,他无法解释“这段悲伤”。无疑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春柳春花满画楼。再如第五十八回写道,宝玉由眼前的垂柳、鲜桃,尤其是绿叶、杏子,想到唐人杜牧的诗句“绿叶成阴子满枝”,又“想起邢岫烟已择了夫婿一事”,再想到她将要生儿育女之事,并且由“这杏树”很快会“子落枝空”,想到邢岫烟很快会“红颜似缟”,禁不住“对杏叹息”。由此观之,除了时代氛围、家庭环境之外,还有大自然熏陶、造就了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性格。还比如八十六回的结尾说,黛玉由看花,联想到花柳的自然生长规律。她透过这种规律,看到人生,从而愁绪满怀。

第三句说贾宝玉、林黛玉晚间发愁。这一句恰是《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的缩写。这一回书说,纱窗下、风雨时、黄昏后,林黛玉之所以“睡不稳”, 外在原因是“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内在原因是“感念宝钗,一时又羡他有母有兄;一回又想宝玉素昔和睦,终有嫌疑”。我们完全可以归纳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她“忘不了新愁与旧愁”。这就难怪古人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3〕

第四句所说的贾宝玉、林黛玉的“新愁与旧愁”,其根源何在?《红楼梦》的第十七至二十九回,描写了两人在初恋阶段发生的“琐琐碎碎”的“口角之事”,刻画了他们“一时好了,一时恼了”的情景。难能可贵的是,从中揭示出这样的道理:他们恼了,正是好了的开端;他们好了,又栽下恼了的根苗。他们好便是恼,恼便是好;若不恼,便不好;若要好,须是恼。从中告诉读者:他们的“口角之事”不可能不层出不穷,他们的“新愁与旧愁”由此产生,并且循环往复。十分清楚,《红楼梦》描写他们的“琐琐碎碎”的“口角之事”,正是为了证实他们“忘不了新愁与旧愁”。除此而外,两人在结束互相“试探”的过程之后、在其爱情发展到新阶段之时、在其并不发生“口角”之际,为什么还会有“新愁与旧愁”呢?《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第八十七回“感秋声抚琴悲往事”等说得极详细,简单地讲便是,他们都希望将来缔结良缘。这一理想一天不实现,一天就免不了有“新愁与旧愁”。

第五句说贾宝玉、林黛玉用饭用酒时也发愁。《红楼梦》的著名段子――第八十九回“蛇影杯弓颦卿绝粒”,即写出黛玉“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的情景,又写出其原因:“心病”和“疑心”。她的心病是,不能与宝玉成亲。她所起的疑心是,“日间听见的话,都似宝玉娶亲的话;看见怡红院中的人,无论上下,也象宝玉娶亲的光景。”黛玉一死,宝玉的“心病”加重,他更是每每“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如《红楼梦》第九十八回写道:“回家,宝玉越加沉重,次日连起坐都不能了;日重一日,甚至汤水不进。”又如第一百一十五回写道:“过了几天,宝玉更糊涂了,甚至于饭食不进,大家着急起来。”无须赘言,两人达到如此地步,并不主要说明他们处在“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而主要说明他们“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第六句说贾宝玉、林黛玉梳洗打扮时还发愁。《红楼梦》先后两次提到那面“小菱花镜”。第一次是在第五十七回:“宝玉笑道:‘我看见你文具儿里头有两三面镜子,你把那面小菱花的给我留下罢。我搁在枕头旁边,睡着好照,明日出门带着也轻巧。’紫鹃听说,只得与他留下。先命人将东西送过去,然后别了众人,自回潇湘馆来。”第二次是在第一百一十三回:“宝玉见屋里人少,想起‘紫鹃到了这里,我从没合他说句知心的话儿,冷冷清清撂着他,我心里甚不过意。他呢,又比不得麝月秋纹我可以安放得的。想起以前我病的时候,他在我这里伴了好些时,如今他的那一面小镜子还在我这里,…… ’”这两次遥相呼应的描写,旨在说明宝玉照镜子的时间长、次数多。这正好与第六句中的“照不尽”三字之意暗合。《红楼梦》第八十九回摄取了林黛玉对镜相照的镜头:“那黛玉对着镜子,只管呆呆的自看。看了一回,那珠泪儿断断连连,早已湿透了罗帕。”《红楼梦》第五十八回里又有专门交待宝玉、黛玉“形容瘦”的文字:“宝玉听了,心下纳闷,只得踱到潇湘馆瞧黛玉,――越发瘦得可怜,问起来,比往日大好了些。黛玉见他也比先大瘦了,想起往日之事,不免流下泪来。”《红楼梦》就是这样依据第六句句意,适当地穿插与之相关联的情节。需要我们补充说明的是,《红楼梦》的这些情节暗示两人的“新愁与旧愁”无人了解。“伤怀日,寂寥时”,他们只好揽镜自照,与镜中的瘦影茕茕相对。为了追求美好的理想,他们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他们的共同心声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4〕

第七句说贾宝玉、林黛玉闷坐时发愁,当然,也说他们行走时又发愁。《红楼梦》第三回是这样介绍宝玉的:“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又是这样介绍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这说明他们的“眉头”善于传达出复杂的思想感情。试想,他们有那么多“新愁与旧愁”,其善于传达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眉头”怎会展开呢?《红楼梦》并未特别提到宝玉因发愁而“展不开眉头”,仅提到黛玉是如此。如第二十七回说:“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红楼梦》这样做当然是为了避免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其手法的雷同化。

第八句说贾宝玉、林黛玉夜里更发愁。对于宝玉、黛玉难捱“更漏”的情景,《红楼梦》进行了反复地描写。如第七十七回写宝玉因“晴雯被逐”而难捱“更漏”;第八十二回写黛玉因做恶梦、因想到与宝玉尚未订婚等事而难捱“更漏”;第一百零四回写宝玉因“黛玉之死”而难捱更漏等等。《红楼梦》也提到黛玉长夜难眠的其它原因。如第八十三回写道:“那王大夫便向紫鹃道:‘这病时常应得头晕,减饮食,多梦;每到五更,必醒个几次。’”总的说来,两人感到“更漏”难捱的主要原因是:“心里有愁事”。这就应验了古语:“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5〕

此曲的最后两句为比喻句。它们的“本体”是什么?我们先看《西厢记》的曲子〔集贤宾〕:“虽离了我眼前,却在心上有;不甫能离了心上,又早眉头。忘了时依然还又,恶思量无了无休。大都来一寸眉峰,怎当他许多颦皱。新愁近来接着旧愁,厮混了难分新旧。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红豆曲〕与它的一些字词相同,并且以它为蓝本。若仿照它的结句,将〔红豆曲〕的结句所省略的词语恢复起来,则是:

旧愁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新愁似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由此可见,〔红豆曲〕的结句的“本体”是“新愁与旧愁”,在意思上,它们与此曲的核心句密切配合,而且为之服务。

1 关于家乡的食物的诗句

关于家乡的食物的诗句 1关于家乡美食的句子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2乡愁就是味觉上的思念,无论一个人在外闯荡多少年,即使口音变了,但对故乡的食物,仍怀无限意念。

3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4烤红薯焦糊糊的,周身满是草灰,嗅一嗅,香喷的气味马上会进入你的五脏六腑,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

5品位美食,而不是品位菜单,烧一锅好菜,也绝不是烧钱。

6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苏轼

2有关于食物的古诗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斧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只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悯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惠崇>

竹外桃花两三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旁桑阴学种瓜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3关于家乡美食的诗歌

问刘十九 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江上渔者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

惠州一绝 苏轼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送神 祀遵五礼,时属三秋。人怀肃敬,灵降祯休。

奠歆旨酒,荐享珍羞。载张送乐,神其上游。

陈嘉言 晦日重宴 高门引冠盖,下客抱支离。绮席珍羞满,文场翰藻摛。

蓂华雕上月,柳色蔼春池。日斜归戚里,连骑勒金羁。

姚合 宴光禄田卿宅 竹里开华馆,珍羞次第尝。春风酒影动,晴日乐声长。

久坐难辞醉,衰年亦暂狂。殷勤还继烛,永夕梦相妨。

李白 过汪氏别业二首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

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

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

4故乡的食物中的10个好句

1 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

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 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赏析:以上情节是老人在渡船后与客人的对话。

该片段通过细致入微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如“一一拾起”、“依然塞到”、“认真神气”等,逼真传神地刻画出了老摆渡人,也就是翠翠的爷爷,不贪慕钱财,不斤斤计较,善良热情,质朴淳厚,乐于助人,热爱生活,开朗豁达的形象;一个“必”,也体现了老人的坚定;亦在老人与客人的相互谦让中,如客人的“心中不安”,“抓”、“掷”等动作和老人乐呵呵的话语,在不知不觉中带领读者走进那湘西老百姓无争无斗,互帮互助,闲适悠然的生活图景,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令人称赞,感动,向往不已的淳厚朴实的民情民风。 2 翠翠误会邀他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正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她以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不骂人,这时正因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的说: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 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 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管你的事。”

那黄狗好象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的吠起来。那男子把手中白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一下,便走上河街去了。

黄狗为了自己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问给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她要狗莫向好人叫,放肆的笑着,不见了。 赏析:如上文所展现的那样,翠翠与二老傩送的初次相遇是颇有戏剧色彩的。

本性都善良二人一见面便出人意料地产生了的误会,以至于小吵了一架,翠翠还一反温和的常态,出口伤人,实在是一对冤家。从两人的你一言我一语的问答,斗嘴中,鲜明地体现出了翠翠坚强,正直,外柔内刚的个性特点,稍稍也有些未经世事的如璞玉般的单纯,敏感;还有傩送机灵,善良,大度的形象。

略带方言色彩的语言描写也侧面体现了强烈的湘西地域文化色彩。此片段是二人感情线索的开端,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伏笔,暗示了两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引出下文,有推动情节的作用。

3 白日里,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渡人有所争持。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一个却非把钱送给老人不可。

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手里。但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

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就喊小山头的女: “翠翠,翠翠,帮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不许他走!”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会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那第一个下山人。那人笑着说: “不要拦我!……” 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么事情。

翠翠明白了,更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只说:“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见一致,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的吠着。其余商人皆笑着,一时不能走路。

祖父气吁吁的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 “他送我好些钱。

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翠翠说:“全还给他了吗?”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 “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筸城!” 赏析:客人出于真诚的感谢,“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而这十分大方,气派的馈赠,并没有使老人动摇决心,破例收下。

爷爷叫上翠翠追着客人出去,只是为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还以自己的烟草施惠于人,并以此沾沾自喜。翠翠却误以为是那商人欠了爷爷的钱,逃跑了,于是放狗而追,结果是虚惊一场。

老摆渡人与翠翠的对话中更是体现了他古道热肠,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高尚品质。其淳厚善良的形象更加鲜明深刻。

4 祖父抱了那只白鸭子同别的东西,翠翠打火把引路。两人沿城墙走去,一面是城,一面是水。

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老也很好。

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祖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在,因为今天太高兴一点,便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不说了,心中却很显然的还转着这些可笑的不好的念头。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怏怏的走去了。

“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 “谁也不希罕那。

5描写美食的诗句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

6描写“忘不了家乡美味”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忘不了家乡美味”的诗句有 1《太清舞》 年代: 宋 作者: 史浩 当时脱得长城苦。

但熙熙朝暮。上帝锡长生,任跳丸乌兔。

种桃千万已成阴,望家乡、杳然何处。从此与凡人,隔云霄烟雨。

2《减字木兰花·相州锦好》 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相州锦好。待到相州人已老。

颍水归田。白鹭惊猜已十年。

太师尚父。晚遇明时方用武。

大笑相逢。把酒家乡是客中。

3《往复无间》 年代: 宋 作者: 释重显 晡时申,逃生路上人。草鞋踏尽家乡远,顶罩烧钟一万斤。

4《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5《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年代: 唐 作者: 李颀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乌珠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边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7关于家乡特产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家乡特产的古诗有: 《葡萄》——唐·唐彦谦 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

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2《赋枣》 ——宋·王安石 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

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余甘入邻家,尚得馋妇逐。

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

贽享古已然,豳诗自宜录。沔怀青齐间,万树荫平陆。

谁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广庭觞圣寿,以此参肴蔌。

愿比赤心投,皇明傥予烛。 3《白樱桃》 ——唐·于邺(一作韦庄诗) 王母阶前种几株,水晶帘内看如无。

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4《恩赐樱桃分寄朝士(在岐下)》 ——唐·韩偓 未许莺偷出汉宫,上林初进半金笼。

蔗浆自透银杯冷,朱实相辉玉碗红。 俱有乱离终日恨,贵将滋味片时同。

霜威食檗应难近,宜在纱窗绣户中。 5樱桃》 ——宋·陈与义 四月江南黄鸟肥,樱桃满市粲朝晖。

赤瑛盘里虽殊遇,何似筠笼相发挥。 6《和裴杰秀才新樱桃》 ——唐·杜牧 新果真琼液,未应宴紫兰。

圆疑窃龙颔,色已夺鸡冠。远火微微辨,繁星历历看。

茂先知味好,曼倩恨偷难。忍用烹騂酪,从将玩玉盘。

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 7《樱桃》 ——唐·张祜 石榴未拆梅犹小,爱此山花四五株。

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 8《谢杨尚书惠樱桃》 ——唐·卢延让 满合虚红怕动摇,尚书知重赐樱桃。

揉蓝尚带新鲜叶,泼血犹残旧折条。 万颗真珠轻触破,一团甘露软含消。

春来老病尤珍荷,并食中肠似火烧。

8与家乡的饮食有关的诗词和书画

清平乐《书 画》

朝书暮画,斯如骑战马。激情笔笔注点划,应知情义无价。

达意

笔墨挥洒韵味,捷思闪烁光泽。不拘随意取势,流露彰美不奢。气度蓄发内涵,点醒亮相情传。刻画民俗情趣,柔和古今自然。形式囊括手法,动静相生多变。返朴归真为上,传统继承发展。

杜甫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於潜僧绿筠轩》,全诗原文如下: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白话文释义: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

旁人若果对此不解,笑问此言:“似高还似痴?”那么请问,如果面对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注释:於潜是旧县名,在今浙江省临安市境内,县南有寂照寺,寺内有绿筠轩,以竹点缀环境,十分幽雅这首诗是借题“于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僧:名孜,字惠觉,出家于於潜县的丰国乡寂照寺。

此君是用晋王徽之典故。王徽之酷爱竹子,有一次借住在朋友家,立即命人来种竹,人问其故,徽之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此君即是竹子。

扬州鹤语出《殷芸小说》,故事的大意是,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有的是想当扬州刺史,有的是愿多置钱财,有的是想骑鹤上天,成为神仙。其中一人说:他想“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兼得升官、发财、成仙之利。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春,苏东坡出任杭州通判时,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视政”,当时於潜县令刁铸,与苏东坡是同榜进士,交情甚笃。刁铸热情接待了这位上司,并下塌在镇东南的金鹅山巅“绿筠轩”中。

在寂照寺出家的於潜僧慧觉禅师拜见苏东坡,与他一起谈佛论经。苏东坡博学多才,又自称佛门居士,谙熟佛学,使慧觉十分钦佩。两人在“绿筠轩”临窗远眺,只见满目皆是茂林修竹,苍翠欲滴,景色宜人。于是写下了这首《於潜僧绿筠轩》。 

诗的开篇首句化用典故,借此典而颂于潜僧。“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为典故中有着那样一位风采卓异的形象,诗入又用了“可”、“不可”这样的选择而肯定的语气,一位超然不俗的高僧形象便立刻跃然纸上。

后一句是对“不可使居无竹”的进一步发挥。它富哲理,有情韵,写出了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食在比较中的价值;食无甘味,充其量不过是“令人瘦”而已;人无松竹之节,无雅尚之好,那就会“令人俗”。这既是对于潜僧风节的赞颂之语,也是对缺乏风节之辈的示警。

接着用“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申足此意,就更鞭辟入里。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只要有了高尚的情操,就会有松柏的孤直,直道而行,卓然为人;反之,就会汲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而俯仰,俗态媚骨。这种人,往往自视高明,听不进奉劝,改不了秉性,所以诗人说这种“俗士不可医”——医之无效。

前文皆为议论,下段重开波澜,另转新意。由那种“不可医”的“俗士”站出来作自我表演,这就是修辞学中的“示现”:“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这个“旁人”,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种“俗士”。

他听了诗人的议论,大不以为然;他虽然认为“不可使居无竹”是十足的迂阔之论,腐儒之见,但在口头上却将此论说成“似高、似痴”,从这模棱两可的语气里,显示了这种人世故、圆滑的特点;他绝不肯在论辩中作决绝之语而树敌。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俗士的调侃和反诘,又想种竹而得清高之名,又要面竹而大嚼甘味,人间何处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这等美事。名节高的人难得厚富,厚富的人难得名高;做官的人无暇学仙,得道的人无暇做官;食肉的人无高节,高节的人不食肉;两种好处都不能兼得,多种好处就更不能兼得了。

这首诗以五言为主,以议论为主。但由于适当采用了散文化的句式(如“不可使居无竹”、“若对此君仍大嚼”等)以及赋的某些表现手法(如以对白方式发议论等),因而能于议论中见风采,议论中有波澜,议论中寓形象。苏轼极善于借题发挥,有丰富的联想力,能于平凡的题目中别出新意,吐语不凡,此诗即是一例。

竹里馆王维 (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编辑本段回目录

《竹里馆》 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3深林:指“幽篁”

4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译文编辑本段回目录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光从空中映照句解编辑本段回目录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篁”,竹林“幽篁”,出自屈原《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竹乃是品性高雅的象征苏东坡就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诗人独坐于其间的竹林,既非庾信《小园赋》所说的“三竿两竿之竹”,也非柳宗元《青水驿丛竹》诗所说的“檐下疏篁十二茎”,而是一片幽深、茂密的竹的世界诗人独坐幽篁,抚弄琴弦,一曲终了,情有不足,不禁掷琴而长啸这样的情致,颇有些魏晋名士的味道魏晋时,当世的七大名士嵇康、阮籍、山涛等人常常在竹林中喝酒、纵歌,史称“竹林七贤”又据《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正巧阮籍也有一首关于弹琴的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从诗中我们知道,阮籍的琴声,是因为夜不能寐,要借之来平息内心的烦躁、矛盾他的啸声,也同样是为了要发泄心中抑郁之气而王维的“弹琴复长啸”又是为何呢诗人并不言及,只是继续写他在竹林中弹琴、长啸的情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幽深的竹林里,没有人知道诗人在干什么,只有一片明月,照映到他的身上弹琴也好,长啸也好,都是诗人独自所为,在这深山茂林之间,连声响也难以传出,自然不会有外人知晓然而,随着时间不知不觉地推移,明月突然跃出,照亮了诗人独坐的丛篁,就仿佛一位知音,倾听着诗人的心曲夜中弹琴的阮籍,感受到清风为他吹解胸怀;独坐幽篁的王维,也同样感受到了大自然对他的深情慰藉只不过此时的王维隐居山林,不问世俗,心境平和,比起阮诗的意境,这首《竹里馆》要静谧、悠然得多人不知而有日月知,此刻的诗人,脱略了俗世,却融入了自然,进入一种与自然同体、与大化同在的境界读罢全诗,一幅图画已赫然眼前:幽幽的竹林中,诗人独坐其间,远离尘世嘈杂,既赏幽篁美景,复得琴啸之乐,再有明月相伴,物我一体,浑如天籁试问,若非心灵澄净之人,如何写得出这清幽澄静之景若无恬淡脱俗之心,又何来这忘情绝俗之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457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