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兴还有苗吗

北京科兴还有苗吗,第1张

有。

北京科兴灭活疫苗: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冠肺炎灭活疫苗于2月5日获批上市,而且自2021年1月以来,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射使用科兴疫苗。

网上还有人谣传科兴疫苗已经停产,现在不能注射科兴疫苗了,其实关于这一个说法是谣言,目前科兴疫苗仍然可以正常接种。

科兴新冠疫苗变少,可能是因为国家购入数量较少的原因,不过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现阶段建议大家使用同一种疫苗,完成三针的接种。

如果大家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同厂家的疫苗无法继续供应,或者受众者异地接种等情况无法使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的话,也可以采用其他产业的生产的疫苗。

疫苗的优缺点

第一代疫苗: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的优点:由于是活疫苗,所以接种后能持续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免疫效果较好,而且作用时间长。另外因为是活的病毒/细菌,所以可以直接诱导产生免疫应答,不需要佐剂,也不需要对抗原蛋白进行提纯。所以总结起来就是效果好、工艺简单。

减毒活疫苗的缺点:毒力减弱的病原体可能通过变异又恢复了强大的致病力,即“毒力返祖”现象。例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就曾经出现过多次零星发生的毒力返祖现象,造成接受接种的儿童患病。另外还有保存条件要求比较高,需要全程冷链运输保存。也正是因此,许多国家逐步放弃了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可以理解为将病毒的尸体。将其注射到人体,这些病毒尸体不具有遗传物质,或者遗传物质已被破坏,所以无法造成人体的感染。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可以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让人产生相应的疾病免疫力。例如我国曾长期使用的乙肝疫苗、流感裂解疫苗就是一种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的优点:使用上比减毒疫苗安全,没有毒力返祖的风险。

灭活疫苗的缺点:它只诱导体液免疫应答,但是负责合成抗体的细胞只能对这种病原体保持一定时间的“记忆”,“忘记”以后免疫力就衰竭了。由于免疫效果弱所以需要多次接种(基础+强化),并且产生抗体保护时间短,一般3-5年后需要再次接种。如乙肝疫苗在新生儿出生时基础免疫一次,一个月和六个月的时候分别强化免疫各一次。而成年后还需要根据乙肝五项结果适时强化注射,才能在体内维持足够的抗体滴度,形成对乙肝病毒的有效防御力。

第二代疫苗:主要代表就是亚单位疫苗和重组基因疫苗。

亚单位疫苗:通过鸡胚或者工具细胞大量扩增病毒,然后利用化学分解或有控制性的蛋白质水解方法,提取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结构,筛选出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制成的疫苗。这里要注意和前一代灭活疫苗中的裂解疫苗做区分,裂解疫苗仍然是蛋白质,而亚单位疫苗则是蛋白质进一步水解产生的可以诱导免疫应答的多肽片段。亚单位疫苗是将致病菌主要的保护性免疫原存在的组分制成的疫苗,所以也叫组分疫苗。

重组基因疫苗:无论是裂解病原体产生的蛋白质,还是进一步分解产生的亚单位,这些能够诱导免疫应答的蛋白质或蛋白质水解产物都是由核酸引导合成的。所以科学家就开始尝试把引导合成蛋白质的基因片段植入到工具细胞中(基因重组技术),让这些工具细胞海量生产相应的蛋白质。然后再收集、纯华这些蛋白质,也就得到重组基因疫苗。常用的工具细胞包括大肠杆菌、酵母菌等等,通过简单、高效的发酵工业可以快速批量生产,成本比亚单位疫苗更低。

第三代疫苗:主要包括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将病毒负责诱导合成免疫原性蛋白质/亚单位的基因片段找出来,然后嫁接到某种我们熟知的、没有致病性或者致病性极微弱的病毒(例如腺病毒)上。探后利用载体病毒带着基因片段进入人体细胞,大量合成可以诱导免疫应答的蛋白质/亚单位。这就等于综合了减毒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优势,又避免了各自的短板。

不一样。北京科兴和大连科兴不是一家公司,但是两个公司的疫苗都是灭活疫苗,是可以混打的。大连科兴的疫苗原液是由北京科兴中维生产,在大连科兴分包装,两者是没有差异的。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生产厂家不同;北京生物疫苗的生产厂家是中国国药集团,科兴疫苗的生产厂家是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打完新冠疫苗注意事项:

1、在现场打完新冠疫苗之后,需要留下观察30分钟,因为这样如果有不适才可以及时在现场由医护人员来处理,如果没有任何不适就可以离开。

2、接种疫苗当日要注意接种部位保持干燥,并注意个人卫生,接种后一周内应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经知道的过敏物及常见的致敏原,如各种海鲜等食物。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保持良好的作息。

3、除了三针和两针的新冠疫苗,还有一款是康希诺公司生产的单针新冠疫苗,但是这款疫苗主要是用于应对特殊情况的,因此目前也没有大范围使用。

-科兴(大连)疫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兴

中国已有多个新冠疫苗进入实用。其中,国药与科兴的三支灭活疫苗是最早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最早获得紧急授权的一批疫苗,也是现在我们推广接种中的主流疫苗。在获批紧急授权时,疫苗往往会公开一个整体有效性数据,比如国药公布过总体有效性为793%,科兴公布过巴西三期临床试验总体有效性为5065%。

  这些数据固然有参考价值,但只是临床试验结果的很小一部分。缺乏详细数据、试验细节的支撑,很难完善评估一个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这对于提升民众接种的意愿以及最终提高疫苗接种率都是有负面影响的。

  最近,科兴灭活疫苗有两项重要研究结果以预印版论文的形式发表,一项是2020年夏天到12月底在巴西做的三期临床试验,另一项则是在巴西马瑙斯市今年1月19日到3月25日的真实世界数据分析。

  这两篇论文的发表,让我们对科兴疫苗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有效性、安全性到底如何?

  这两项研究都是以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由于巴西当地疫情严重,医务人员接触并感染到新冠病毒的概率非常高,以他(她)们为研究对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分析结果所需要的感染病例数,大大缩短试验所需的时间。

  科兴疫苗在有效性安全性上到底交出了什么样的答卷呢?由于三期临床试验有偏差少,可靠性高的优势,我们要先看看这个试验的结果。

  像科兴这样的两针型疫苗,我们一般认为,疫苗的免疫保护从第二针接种完的两周后就完全建立了。科兴在巴西的临床试验有9823名志愿者符合这个条件(4953人在疫苗组,4870人在安慰剂组)。其中疫苗组记录了85例有症状的感染,安慰剂组则有168例。

  有效性是507%。这是基于所有有症状的感染。

  对于新冠来说,我们还特别关注一个问题,就是疫苗对重症的保护作用是什么样的。

  在这个问题上,做三期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对此也专门做了分析。对于中症,如果看临床症状评分达到了3(评分越高,越严重)的病例,疫苗组有只有5例,而安慰剂组有30例,有效性是837%。如果看评分在4以上或重症,那疫苗组里一例也没有,而安慰剂组分别由10例与6例。

  虽说随着病症严重程度的增加,病例数很少,统计学上的效力有限,但至少疫苗显示了良好的防重症趋势。

  这些是第二针两周后的结果,那打了一针疫苗还有效吗?

  这个问题没法根据目前的临床试验结果来回答。因为试验里绝大部分受试者第一针打完两周后就接种了第二针,没有足够的只打了一针的人做分析。从疫苗接种组与安慰剂组感染率的曲线看,第一针后两周起两组也开始有了差异,所以疫苗或许自此就开始有保护作用了。如果从第一针打完两周后算起,有效性是579,但这是建立在绝大部分受试者接受了第二针疫苗的基础上,不是单独一针的有效性。

科兴疫苗接种组与安慰剂组感染率曲线(来自引文1)科兴疫苗接种组与安慰剂组感染率曲线(来自引文1)

  以上有效性数据都来自巴西去年的三期临床试验,如我们之前所言,当时巴西的疫情以原始病毒株为主。但如今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多个有免疫逃逸倾向的突变株,去年的疫苗对今年的病毒还有效吗?这个问题是很多人关心的。

  巴西也是目前受新冠突变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地处亚马逊雨林马瑙斯市在今年就遭受了巴西突变株P1导致的第二波疫情。由于当地很多医务工作人员已经接种了科兴疫苗,美国与巴西的研究人员就此做了回顾分析。

  发现在接种一针科兴疫苗两周后(注意这是按接种一针两周后时间算起,不是说只接种一针),感染有症状新冠的风险降低了496%。这与我们上述提到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是比较一致的。考虑到一些病毒基因组监测显示目前马瑙斯市的P1突变株占了总感染病例的80%,这一研究意味着科兴疫苗对此突变株很可能仍然维持着有效性。

  这对深受突变病毒株所害的巴西是一个好消息。

  除了有效性外,安全性也是同等重要的问题。从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来看,科兴疫苗的安全性非常不错。

  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点疼痛(疫苗组771%,安慰剂组66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肥胖与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更高,但考虑到试验中严重不良反应事件非常少,对于这些基础疾病患者,疫苗的整体安全性仍然不错。

  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安全性数据是基于一半的受试者已经在完成两针疫苗接种后跟踪了两个月的时间上的。根据以往疫苗研发的经验,绝大部分不良反应会在疫苗免疫反应完全建立后的两个月内发生。所以两个月的跟踪时间才能比较好地评价一个疫苗地安全性,科兴疫苗目前满足了这一标准。

  仍有不少缺憾

  无论是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还是马瑙斯市的真实世界数据分析,科兴疫苗都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详细数据。

  从安全性角度看,科兴疫苗在三期临床试验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也做到了相对充分的中位两个月跟踪时间。这是非常不错的。

  从有效性看,针对有症状新冠感染507%的有效性,相较mRNA疫苗以及强生腺病毒疫苗而言,确实低了一点。

  虽说不同临床试验的结果不能直接比较,但根据接种后血清中和抗体数据,灭活疫苗的抗体诱导低于康复者血清,而上述提到的三个疫苗都高于康复者血清的3-4倍。参考多项不同研究结果,灭活疫苗在有效性上低于另外几个疫苗是比较符实的。

  当然,507%的有效性并非不好。

  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个疫苗有效性50%不是说接种的人只有一半有效,另一半打了白打。而是说接种疫苗的人,相对未接种的,感染疾病的风险会降低50%。通过一个安全性很好的预防性措施——疫苗接种,让我们减少50%的患病风险,这是非常好的选择。

  那是不是说,科兴在巴西的这两项研究结果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呢?

  也不是。这两项研究仍然有不少缺憾,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

  最显著的一些问题或许与两项研究的样本量、统计效力有关。

  仔细看两个研究的有效性结果,除了具体的有效性数字外;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 “95%置信区间”,这关系到我们得到的有效性数值有多可靠。

  比如,我们再去重做一个巴西三期临床试验,总体有效性还会是507%吗?“95%置信区间” 可以告诉我们,如果能重复这样的试验无数次,大概率的结果会在什么范围里。

  科兴巴西三期临床试验的置信区间是36%-62%。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对比辉瑞/BioNTech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95%置信区间” 是903%-976%——这反映了我们的试验在统计学效力上确实不如它们的高。

  同样的问题也反应在重症保护上,巴西三期临床试验 “95%置信区间” 是564%-100%。虽然我们在这个试验里算出来的数字是100%,但这么大的置信区间范围,说绝对的100%重症保护作用就值得商榷了。

  关于巴西突变株的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也有这个问题。

  对于有症状的感染,分析出来的有效性是496%,但 “95%置信区间” 是113%-714%。这些不是说科兴的有效性数据、重症保护作用不可靠,而是说我们还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继续验证明确疫苗的有效性。

  有些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澄清。

  比如,马瑙斯市真实世界数据分析里,接种疫苗的人在刚接种后的两周,感染新冠的风险比没接种的还高。这一现象很难理解,或许只是因为样本量小导致的偶然现象,但仍然值得进一步分析。

  回到与科兴疫苗目前实用有关的问题。巴西三期临床试验里做了一小部分接种者的血清中和实验,显示对巴西突变株P1的中和能力没有改变。而最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血清中和实验里,国药与科兴的接种者血清对南非突变株中和能力都有明显下降。考虑到巴西突变株P1与南非突变株共享棘突蛋白上多个关键突变,这种差异值得进一步研究。

  除了血清中和实验外,目前多项研究显示新冠突变株尚未摆脱T细胞免疫。根据灭活疫苗的特点,国药与科兴的疫苗恐怕不会刺激足够的T细胞免疫。但这仍需要真实实验数据来评估。毕竟Moderna的mRNA疫苗在早期动物模型中未诱导明显的T细胞免疫,但在后来的临床试验中仍展现了一定的T细胞免疫。T细胞免疫研究与血清中和实验一样,都是评估疫苗对突变株有效性是否有变的重要手段,面对愈演愈烈的病毒突变威胁,相关工作是亟需的。

  在科兴的一二期临床实验里,更长的两针间隔时间(间隔四周对比间隔两周)对应了更多的中和抗体形成。最近高福院士也提出说,要考虑通过调整两针疫苗接种间隔等手段,优化疫苗保护率。这一想法在免疫学原理上不无道理。

  遗憾的是,在巴西的三期临床试验里,两针间隔超过三周的人很少,无法确认延长间隔是否真的增加了有效性。这是涉及到我们如何科学制定接种方案、优化接种效果的大事,今后也必须要有严谨的试验验证才行。

  科兴三期临床试验的另一缺陷是老年人太少。

  这是以医务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的必然缺陷,只有入组人数的5%左右。这就使得明确疫苗对老年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有困难。

  有效性或许可以通过小规模试验检测老年人接种后中和抗体的滴度来解决。但安全性是没法用这种方法来取巧。

  其实疫苗的安全性也不是在三期临床试验中验证完了就万事大吉。像最近阿斯利康/牛津大学疫苗的血栓问题就说明了,对于极罕见的不良反应,仅有大规模三期临床试验是不够的,还要在疫苗上市后做好安全性跟踪。科兴疫苗在三期临床里老年人数据就有缺失,意味着我们在上市后的追踪监管更要仔细。

  最后,科学研究都是不断进展的,没有一个试验会尽善尽美,回答所有疑问。国外的疫苗临床试验如此,我们自己的疫苗试验也是如此。希望科兴的疫苗以及其它国产疫苗能通过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取得更完善详尽的有效性安全性数据,为全世界的疫情控制做出贡献。

  背景知识

  三期临床试验与真实世界研究,各具价值

  三期临床试验是前瞻性研究,通俗得讲就是我们事先设计好试验流程、方案,然后按照设计去执行试验、收集数据,试验做完了,再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科兴在巴西的三期临床试验,根据分析疫苗有效性需要的数据量,事先就确定了大概要招募13000名志愿者(一半接种疫苗,另一半接种安慰剂),整个试验遇到61例病例可以做中期分析,遇到151例病例可以做主要有效性终点分析。

  这种前瞻性研究的优势是偏差少。

  以科兴的三期临床试验为例,志愿者入组时就根据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信息随机分配到疫苗组与安慰剂组。这样,两组间除了接种的是否是真疫苗外,没有别的区别会引起结果有别。同时还是双盲,志愿者、执行接种的护士以及评估确诊感染的研究人员都不知道谁打了疫苗,谁打了安慰剂,也防止了人为主观偏差的引入。

  我们经常强调,检验一个新药,包括一个新疫苗的金标准是随机双盲的三期临床试验,因为这类试验把其它干扰因素都尽可能排除了,只看研究药物的作用。

  三期临床试验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与优点,但也有缺点,最明显的一个是耗时长。

  像科兴在巴西的试验,从2020年7月21日开始招募志愿者,一直到12月16日才招募完近13000名受试者。要注意,试验不是招募完志愿者就完了,科兴的试验里志愿者入组后要间隔两周接种两针疫苗,有效性则要从第二针接种完的两周后(免疫反应完全建立)开始算起。

  像新冠这样疫情波动非常大的疾病,如果我们只靠三期临床试验去研究分析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往往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

  比如,新冠现在出现了很多个可能有部分免疫逃逸的突变株,在巴西就有P1突变株——我们俗称的巴西突变株。科兴做三期临床试验的时候,当地还没有这个突变株,但现在它已经是巴西的主流新冠病毒株了。那科兴疫苗对这个突变株有效吗?如果再去做个三期临床试验来验证,那我们可能要等到2022年才知道结果了,那时候说不定主要流行的突变株又变了。

  面对这些“变量”,我们需要其它研究方法来补充疫苗有效性的研究验证。

  其中一种就是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不同于三期临床试验,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是回顾性研究。

  科兴疫苗在巴西马瑙斯市的真实世界研究,是回溯分析了当地1月19日到3月25日这一时间段里,医务人员中间的新冠感染数据。看看感染的人里,哪些打了疫苗,哪些没有打,两类人的感染率有没有区别。

  这种回顾性分析不像前瞻性研究,很难排除“分组”时有其它潜在差异造成干扰,但可以现在就告诉我们,科兴对巴西的P1突变株是否还有效,不用说过一年半载才知道结果。

  也正因为这些各自的特点差异,科兴疫苗去年在巴西的三期临床试验与今年的真实世界数据分析都很重要——

  一个是在偏差最低的情况下,从最基本的层面来告诉我们,这个灭活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到底如何。另一个是在波动的疫情下,实时告诉我们,疫苗对新出现的突变株,有效性是否有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717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