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词人比黄花瘦,第1张

导语:一句人比黄花瘦道尽了她的孤单寂寞冷!李清照的词人比黄花瘦出自《醉花阴》。原应与丈夫把酒赏菊,共享花香,却无奈借酒勾起对丈夫更为强烈的思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愁”字被进一步深化。凄凉的西风吹处,卷帘飞起,帘内的思妇久久凝望着黄花心在丈夫身上的佳人,因思夫之愁更比黄花瘦。词人将自己比作西风中的黄花,两者在处境上,形貌上都极为切合此外,词人还将自己的愁绪寄托薄雾、浓云、瑞脑、玉枕纱橱、暗香等,使文中虽仅一个“愁”字,却“愁”遍全篇。

李清照的词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的上片主要写独处的愁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此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说明词人不止一次一个人独处重阳了。独自一人入睡,却久久不能成眠,身凉心更凉。下片写思夫的深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原应与丈夫把酒赏菊,共享花香,却无奈借酒勾起对丈夫更为强烈的思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愁”字被进一步深化。凄凉的西风吹处,卷帘飞起,帘内的思妇久久凝望着黄花心在丈夫身上的佳人,因思夫之愁更比黄花瘦。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善于用典,善于用喻,善于寄情于景于物。“佳节又重阳”化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使愁绪更长;”东篱把酒黄昏后”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有暗香盈袖”一句借用古诗”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的诗意,极写离别之恨黄花花瓣成丝状,给人清瘦之感,词人将自己比作西风中的黄花,两者在处境上,形貌上都极为切合此外,词人还将自己的愁绪寄托薄雾、浓云、瑞脑、玉枕纱橱、暗香等,使文中虽仅一个“愁”字,却“愁”遍全篇。

李清照为什么会“人比黄花瘦”这首词道尽了她的孤单寂寞冷!

李清照自幼生于膏粱之家,长大嫁入显宦之门后夫妻和美,似乎没有理由时不时的悲从中来。但是一读李清照的词作,就会发现有一种让人无法直视扑面而来的悲苦气息。在平静安定的生活中,想要涵育出触动灵魂深处的感触与情怀,惟一的途径就是拟想的爱情失落。显然,悲痛比快乐更容易入词。李清照灵魂深处有一种无法与旁人诉说的空寂感,李清照耽溺于这种感觉而无法自拔,转而将之化为文字,自成一片天地。

官本位的专制制度,三从四德的儒家教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道观念,这些都是压在李清照头上沉重的大山。

赵明诚父亲死后,其妻郭氏率领子女、媳妇归居青州私第。赵挺之三子人称“三诚”,史称“三子皆有贤德,以母夫人高年,家居不仕,讲学博古,琴书自娱。”

李清照因“无嗣”,在这样的大家庭中地位如何不问可知。赵明诚无后是郭老太太心底的痛,她一定会强迫儿子纳妾。李清照自知无嗣而愧对丈夫,势必不能公开反对赵明诚纳妾。在彼时,她必须顾大局、识大体,不但不可以反对丈夫纳妾,甚至还要违背意愿的主动张罗。

这种中国传统女性的贤慧、善良,历来为封建卫道士所颂扬。李清照表现出来的大度,实际上是迫于无奈之举。以她的修养与心性,当然不会去寻死觅活。这种无法排遣的郁闷,只好将词作当作是吐槽的平台了。

爱情是自私的、排他的,李清照这样做,等于是把心爱的丈夫往别的女人怀里推。因此,她的心情非常矛盾,非常痛苦,而这种痛是不足为人道的。

不久,赵明诚离开青州,前往京师谋起复之事。在孤单寂寞冷的日子里,李清照写下了千古名作《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瑞脑是一种香料,即瑞龙脑。金兽则是指兽状金属香炉。《醉花阴》是词人思念丈夫的离情词,写的含蓄凝重,感情真挚。

上片写的是重阳佳节由白昼到深夜的生活感受,“薄雾”、“浓云”勾勒出了一幅化不开的愁绪来,烘托出一种沉郁的氛围。在这种环境当中,词人独守空闺,度日如年,所以称白昼为“永昼”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孤身一人,只好点燃瑞脑来消磨漫长的时光。销字应指岁月漫长,另有一说销当作“喷”,从前的熏炉一般是昼夜各添香一次,香消则昼夜尽。(红袖添香,一直以来都是士子们盼望的一种人生)从词意推断,早晨不应是添香的时刻。“玉枕纱厨”则是词人闺房中的陈设,“半夜凉初透”不但写出了秋的萧瑟,还写出了词人心底的悲凉。半夜无法入眠,当然是因怀远人而辗转反侧了。

如果说上片是由昼到夜的泛写,下片则是重阳节词人的一个生活片断了。从汉代开始,国人就有了在重阳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世说新语》转引《续晋阳秋》记载道,陶潜在九月九日这天,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宏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显然,博古通今的李清照在这里引用此典,并不只是为了喝菊花酒,而是在等待远方的良人归来。借用一句过气的流行语——李清照喝的不是酒,她喝的是寂寞!

“暗香盈袖”的菊花酒,并没有为词人带来愉悦,却更勾起了她心底的一腔愁绪。从前的形影相随,如今却只留了李清照一人形单影只。这种刻骨的相思“莫道不销魂”——西风拂动珠帘,词人苗条婀娜的身姿若隐若现,她玉肌冰骨,比起东篱下的菊花不遑多让,甚至还要弱不禁风!

“清丽其词,端庄其品”是赵明诚为妻子三十一岁时所作画像的八字评语,这既是对妻子词作水平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李清照人品的真实写照。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句虽与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句意思相类似,却没有柳永词作“词语尘下”的浮浪,多了纤秾合度的婉约美。

据说,李清照把这首《醉花阴》寄给了赵明诚。赵明诚为了胜出妻子一头,于是闭门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阙,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清人江昱对此词坛佳话赞赏道:“最怜九日销魂句,吟瘦郎君总不如。”王初桐也赞叹道:“帘卷西风初九时,销魂第一李娘词。”

慕雨赞曰:“易安离殇歌一曲,拨动万古相思愁”!

你好,“莫道不销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

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

“帘卷西风”,意思是西风乍起,卷帘而入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

“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句之妙,在于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以人比花,并不始自李清照,但由于李清照词中的黄花是眼前之物,即景设喻,及其自然;加上菊花以优雅高洁为品,与作者精神有相通之处吗时值重阳,丈夫任远宦在外,不能欢聚,思念难抑,形容憔悴,比黄花更瘦写西风,写黄花,此情此景,都为写思念之深切作衬托,令人神往

才疏学浅,只知道这些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见《元伊世珍·琅嬛记》)。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现在先看看它的全首。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佳节又重阳”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下片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人比黄花瘦”的“黄花”,指菊花。《礼记》月令:“鞠(菊)有黄花”。“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年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并且是词眼。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

在诗词中,作为警句,一般是不轻易拿出来的。这句“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警句来。人物到最后才出现。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象**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这首词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因而它确实称得上是“词眼”。以炼字来说,李清照另有《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为人所传诵。这里她说的“人比黄花瘦”一句,也是前人未曾说过的,有它突出的创造性。(夏承焘)

“人比黄花瘦”出自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醉花阴》,作品表面上是写深秋佳节孤独寂寞的心绪,实则表达了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这个词语用来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崇宁二年(1103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整体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永昼,一般用来形容夏天的白昼,这首词写的是重阳,即农历九月九日,已到秋季时令,白昼越来越短,还说“永昼”,这只是词人的一种心理感觉。时间对于欢乐与愁苦的心境分别具有相对的意义,在欢乐中时间流逝得快,在愁苦中则感到时间的步履是那样缓慢。一个人若对“薄雾浓云”特别敏感,担心白天总也过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畅。李清照结婚不久,就与相爱至深的丈夫赵明诚分离两地,这时她正独守空房,怪不得感到日长难捱了。这里虽然没有直抒离愁,但仍可透过这层灰蒙蒙的“薄雾浓云”,窥见女词人的内心苦闷。“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遍插茱萸少一人”,不禁叫她“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吧,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这是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暗香”,通常指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北宋诗人林逋咏梅花的名句。这里则以“暗香”指代菊花。菊花经霜不落,傲霜而开,风标与梅花相似,暗示词人高洁的胸襟和脱俗的情趣。同时也流露出“馨香满怀袖,路远莫致之”的深深遗憾。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校注》。

人比黄花瘦全诗: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诗的出处是《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作者是李清照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注释:

醉花阴:词牌名,又名“九日”,双调小令,仄韵格,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云:一作“雰”,一作“阴”。

愁永昼:愁难排遣觉得白天太长。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薰香名。又称龙脑,即冰片。消金兽:香炉里香料逐渐燃尽。消,一作“销”,一作“喷”。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

纱厨:即防蚊蝇的纱帐。

凉:一作“秋”。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销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帘卷西风:秋风吹动帘子。西风,秋风。

比:一作“似”。

黄花:指菊花。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校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作于词人婚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太学生赵明诚,婚后不久,丈夫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崇宁二年(1103),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你说的是不是李宇春的《秀才胡同》?

清明的风 吹绿了你的胡同

梨花雨 淋湿了 书生的梦

树叶儿落 头顶上秋雁呢哝

城门外 没贴你名字

风雪之中咳嗽

依偎在她胸口

你要离开 这清贫如水 巷口

走出后 不再回头

她立春 她立秋 她人比 黄花瘦 霜白了头

先天下 后天下 黄金屋 颜如玉 百代忧愁

红砖墙 老牌楼 琉璃瓦 已看透 却不开口

沉默中 那情天 那泪海 爱和恨 转眼成空

它立春 它立秋 它荒芜 它重修 海棠依旧

先天下 后天下 黄金屋 颜如玉 沽一杯酒

红砖墙 老牌楼 琉璃瓦 写着拆 却不开口

它已走 那功名 那往事 那胡同 恍然如梦 已成空

窗棂的纸 被思念一点就透

象棋子 被围困 等你搭救

油灯在晃 针和线 为你漂流

刺破手 结出颗红豆

衣服上的褶皱

容易爬上额头

你要离开 这山盟海誓巷口

说好了 一定回头

她立春 她立秋 她人比 黄花瘦 等白了头

先天下 后天下 黄金屋 颜如玉 百代忧愁

红砖墙 老牌楼 琉璃瓦 已看透 却不开口

沉默中 那情天 那泪海 爱和恨 转眼成空

它立春 它立秋 它荒芜 它重修 海棠依旧

先天下 后天下 黄金屋 颜如玉 沽一杯酒

红砖墙 老牌楼 琉璃瓦 写着拆 却不开口

它已走 那功名 那往事 那胡同 恍然如梦 已成空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与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一般男子要求更高些,体验也更细腻一些所以,当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从字面上看,作者并未直接抒写独居的痛苦与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在词里却无往而不在

上片写秋凉情景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一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写重九感怀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就上下片之间的关系来说,这下片写的是结果

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词中还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设问手法也是词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之一明茅映在《词的》中说:人们“但知传诵结语(指“人比黄花瘦”句),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消魂’”这话是很有见地的“莫道”一句,实际上可以与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句相媲美所不同的是“莫道”句带有反诘与激问的成分

元伊士珍《琅环记》有如下一段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不论这一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明李清照的生活体验不是一般文人所能体验得了的;他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技巧,也不是一般词人所能模仿得了的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也正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因为这一形象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阶层的产物

所以,今天我们在欣赏时,主要借鉴她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法千万不要成了“爱上层楼”者,到时还要“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愿读者诸君莫道不受用,金榜题名时,你比我高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013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