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肾俞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与命门穴相平。(不知道你女儿多大年龄,这个15寸约相当于你女儿大拇指1个半那么宽)。捏脊法对小儿消化不良是很有好处的,但也要注意一定的手法。
<a href=" http://wwwmifangorg/am/pic/fbeihtml" target="_blank"> http://wwwmifangorg/am/pic/fbeihtml</a> 找穴位
<a href=" http://youvideosinacomcn/b/14848294-1217096431html" target="_blank"> http://youvideosinacomcn/b/14848294-1217096431html</a>捏脊法
小儿捏脊法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的描述,是目前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
基本内容
1、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如头面部症状明显(目红赤、痒涩羞明、鼻腔红赤、牙齿松动、牙龈溃烂、面黄肌瘦、唇红烦渴、面红烦急、惊悸咬牙等)者,可捏至风府穴。捏拿完毕,再按肾俞穴。
2、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3、在捏脊的过程中,用力拎起肌肤,称为“提法”。每捏3次提一下,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其中,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捏三提一法”最强。
4、施术时可根据脏腑辨证,在相应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挟提,以加强针对性治疗作用。如厌食提大肠俞、胃俞、脾俞;呕吐提胃俞、肝俞、膈俞;腹泻提大肠俞、脾俞、三焦俞;便秘提大肠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肾俞、照明俞、肺俞;尿频提膀肮俞、肾俞、肺俞;烦躁提肝俞、厥阴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阴俞;失眠提肾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统病症提肾俞、肺俞、风门等。
操作方法
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自尾骶部开始,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风府穴)。重复3~5遍后,再按揉肾俞穴2~3次。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6次为一个疗程。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另一种是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上述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适应证
本疗法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在健脾和胃方面的功效尤为突出。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夜啼等症。此外,也可作为保健按摩的方法使用。
禁忌症
脊拄部皮肤破损,或患有疖肿、皮肤病者,不可使用本疗法。伴有高热、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注意事项
1、本疗法一般在空腹时进行,饭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时后再进行。
2、施术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手法宜轻柔。
3、体质较差的小儿每日次数不宜过多,每次时间也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
4、在应用此法时,可配合刺四缝、开四关、药物、针刺、敷脐等疗法,以提高疗效。
捏脊疗法通过捏提等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由于督脉总督诸阳,背部足太阳膀胱第一侧线分布区又为脏腑背俞穴所在,“迫藏近背”,与脏腑密切相关,所以捏脊疗法在振奋阳气、调整脏腑功能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
涌泉穴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
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跳动的动脉。即腹股沟动脉处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
很多人月经期间会有一些不太好的症状,比如痛经等等,其实这都是生理性的,如果不是很严重的话,基本上对身体的影响是不大的,但是有的人可能就会出现月经不调的症状,比如经期推迟等等。那么,一般月经推迟的时候按摩哪些穴位可以治疗?
1、摩腹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手掌在一方小腹部做顺时针摩法3~5分钟。
功效:放松腹部,促进血液循环,下面按揉腹部各穴位做好准备。
2、关元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中指端按揉患者脐下3寸的关元穴2分钟,以酸胀感为度。
怎么找:用自身的左手,或者右手四指并拢,放肚脐下量四指,最下边的指边于正中线交点处既是关元穴。
功效: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对于治疗月经推迟有一定的疗效。
3、中极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以中指端按揉对方脐下4寸的中极穴2分钟,以酸胀感为度。
功效:中极穴主要治疗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尿频、尿急、生理病、生理不顺、精力不济、冷感症等症,对于治疗月经推迟有一定的作用。
4、归来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中指端按揉一方脐下4寸、旁开2寸的归来穴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按揉归来穴可以缓解治疗疝气、月经不调、不孕、带下、白带过多、附件炎、子宫内膜炎、腹痛、虚弱、畏寒、阳痿等病症,对于治疗月经推迟有很好的作用。
5、血海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拇指端按揉一方髌骨内上方上2寸的血海穴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怎么找:屈膝,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两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找时用对侧手按膝盖,手指向上,大拇指向膝内侧斜45度所按到的位置,按之有轻微酸痛感就是血海穴。
功效:血海穴和血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是治疗血症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效。对于治疗月经推迟有很好的疗效。
6、按揉三阴交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拇指端按揉一方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的三阴交穴2分钟以有酸胀惑为度。
功效:三阴交穴主要治疗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对于治疗月经推迟有一定的疗效。
7、命门穴
一方俯卧,另一方用小鱼际横擦一方第2腰椎棘突下的命门穴2分钟,以感发热为度。
功效:命门穴主要治疗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尿,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癫痫,惊恐,手足逆冷,对于治疗月经推迟有一定的疗效。
8、点按八_穴
一方俯卧,另一方用中指和食指端点按一方骶后孔中的上路、次_、中脓、下膝穴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八_穴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对于治疗月经推迟有一定的疗效。
9、天枢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中指端按揉一方脐旁2寸的天枢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天枢穴主要治疗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对于寒湿型月经推迟者需要按此穴位。
10、肾俞穴
一方俯卧,另一方用小鱼际横擦一方双恻第2腰椎棘突下旁_15寸的肾俞穴1分钟以透热为度。
功效:肾俞穴主要治疗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对于治疗月经推迟有一定的疗效。寒湿型月经推迟者需要按此穴位。
11、太溪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拇指端按揉一方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的太溪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牙痛,耳聋,耳鸣,咳嗽,气喘,胸痛咳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虚热型月经推迟者需要按此穴位。
12、交信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拇指雒按揉一方内踝上2寸、胫骨后方的交信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交信穴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腹痛,腹泻,虚热型月经推迟者需要按此穴位。
13、足三里
一方仰卧或坐位,另一方用拇指端按揉一方外膝眼下3寸的足三里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因此,血虚型月经推迟者需要按此穴位。
14、膈俞穴
一方俯卧,另一方用双手拇指或一手食指和中指端按揉一方双_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的膈俞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膈俞穴可以散热化血,对于治疗血虚型月经推迟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15、神门穴
一方坐位或仰卧,另一方用拇指瑞按揉一方腕横纹尺侧端的神门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神门穴能够补益心气,对于血虚型月经推迟者需要配合穴位。
16、太冲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拇指端按揉一方第1、2跖骨间的太冲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太冲穴可以燥湿生风,对于气滞型月经推迟者需要配合此穴位。
17、蠡沟穴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拇指端按揉一方内踝上5寸的蠡沟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功效:蠡沟穴可以舒肝理气,调经止带,主要治疗小便不利,遗尿,月经不调,带下,下肢痿痹。对于气滞型月经推迟者需要按此穴位
18、擦胁肋
一方仰卧,另一方用手掌在一方胁肋部沿肋弓自内上方向外下方施擦法3分钟。
功效:擦胁肋可以疏肝理气,缓解情绪不畅引起的月经推迟,对于气滞型月经推迟者需要按此穴位有很好的作用。
19、经期忌
女人月经期不能吃忌生冷食物、酸辣刺激食物,宜食温热,清淡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中医学认为,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滞。月经期食生冷,一则有碍消化,二则易伤人体阳气,导致内寒产生,寒性凝滞,可使经血运行不畅,造成经血过少,甚至痛经。即使在酷暑盛夏季节,女性经期也不宜吃冷饮。
月经期饮食应以温热为宜,选用海带、大枣、高梁米、薏苡米、羊肉、苹果等食品,少吃梨、荸荠、菱角、冬瓜、芥蓝、大麻仁等寒凉、滑泻食品。
女人月经期要防止缺铁,荤素搭配,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免疫、智力、衰老及能量代谢等都有重要作用。月经期由于铁的丢失较多,进补含铁丰富的食物非常重要。
女人月经期膳食中应注意荤素搭配,鱼、瘦肉、动物肝、动物血等含铁丰富,而且生物活性较大,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动物类食品,以满足月经期对铁的特殊需要。
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中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
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
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1882年,布里克斯发现人体表面存在温点和冷点而被誉为躯体感觉生理学的先驱。
《类经·人之四海》载:“输、腧、俞,本经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输穴、俞穴之称,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体表的部位,还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的施术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神奇功效。
然而,穴位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它真是人体的特殊结构吗?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推测纷纷,莫衷一是。
中国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著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
许多人天生体质虚弱,容易感冒和发烧,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许多麻烦。天生虚弱的人特别容易生病。常见的传染病和气候变化很可能会使他们感染这些疾病。此外,虚弱的人看起来像是感觉缺乏活力并且总是疲倦的人。应注意上述情况,它们可能是由自然虚弱引起的。面对天生虚弱的人,除了日常调音,穴位按摩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肝俞穴:《黄帝内经》记载“肝主藏血”。护肝可以按摩肝俞穴。肝俞穴是人体肝脏的灌注点。按摩肝俞穴具有清肝泻火、滋养肝血、清肝明目的功效。此外,肝脏控制排泄。如果肝脏的引流功能异常,全身的血液循环就会被阻断,很容易导致肝气郁结,造成生理功能障碍。自然,平时生病会更容易。因此,多按肝俞穴可以改善体质虚弱。肝俞穴的位置:位于背部和脊柱两侧,俯卧位,从低头时最高的隆起的骨头开始,第九个隆起的骨头左边有两个手指,右边有两个手指。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分别按摩两侧的肝俞穴。按摩强度应均匀,建议有明显疼痛和局部轻微扩张。每天早晚按摩一次,每次2-3分钟。
肾俞穴:中医认为按摩肾俞穴具有助阳补肾、壮腰利尿的功效。因此,按摩肾俞穴可以温元阳,补肾益精,达到强身健体、改善体质、延缓衰老的目的。肾俞穴位置:肾俞穴位于第14块椎骨(腰椎第2块)下隐窝左右15英寸处,即找到第2块腰椎后,两根手指沿背部中线延伸。按摩方法:每天用拇指和腹部按摩肾俞约200次或按摩3-5分钟,每天坚持两次。
中医认为肝主怒,人发怒时,沿肝经行走,而太极是肝经的原点,负责调节和控制人体整体气血。按摩太冲穴,可以平肝清热,益脑安神,调节情绪。身体弱的人按压太冲穴可以帮助人体恢复气血的充足。太冲穴的位置:太冲穴位于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脚踝方向三指宽。按摩方式是:取坐位,用拇指分别按摩两侧太冲穴,每次1-5分钟,直到感觉穴位酸痛。
气海穴寻找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
主治: 气海穴的主治症状为: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指压按摩疗法治疗怯寒症、治疗精力减退指压法等。 三阴交穴寻找方法:
取穴时,患者迎正坐或仰卧。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主治: 三阴交穴的主治症状为:生理痛、脚底肿胀、过胖过瘦(增肥减肥)、生理不顺、手脚冰冷、冷感症、更年期障碍、妇科多种疾病。此外,对胃酸、食欲不振也有效。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穴道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不孕症、治疗月经痛、治疗妊娠恶阻等。 肾俞穴寻找方法: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用两拇指在两侧肾俞穴上按揉。约按揉1~3分钟。遗尿,尿频,腰酸乏力等。命门穴寻找方法:
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详见此腰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八髎穴是一组穴位的习惯称呼: 包括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髎穴”。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上髎穴 :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 大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腰痛。
次髎穴 : 取穴方法 次髎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 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精,腰痛,下肢痿痹。
中髎穴 :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次髎穴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 便秘,泄泻,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带下,腰痛。
下髎穴: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人体的骶部,当当中髎穴下内方,适对第4骶后孔处。
主治疾病 腹痛,便秘,小便不利,带下,腰痛。〖注〗上、次、中、下髎四穴的主治病证基本相同,其功用为通行水液,在治病取穴时当按不同情形对证取穴。以上四穴中上髎穴调节的经水量大,用时当为体表大寒或体内大热之状,而下髎调节的经水量最小,用时当为体表微寒或体内微热之状。余类推。我图放大了怕你看不清,要还看不清,你就下载下来看吧!你要的穴位都在上面!
(网文)
人体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简易取穴
肾俞穴位置在腰部,在和肚脐同一水平线的脊椎左右两边双指宽处。
2、解剖位置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3、身体上其它重要的穴位
·足三里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关元穴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中脘穴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