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睡觉姿势

正确的睡觉姿势,第1张

正确的睡觉姿势

正确的睡觉姿势,我们每个人的睡觉姿势都不一样,特别是熟睡之后姿势都会发现变化,那怎样的睡觉姿势是正确的我们一起看看,我收集了关于正确的睡觉姿势的相关内容,欢迎来阅读。

正确的睡觉姿势1

左侧卧位。会使睡眠时左侧肢体受到压迫、胃排空减慢,而且使心脏在胸腔内所受的压力大,不利于心脏的输血,容易做噩梦。从解剖学上看,胃大弯以及胃通向十二指肠、小肠通向大肠的出口都在左侧,因此,左侧睡会压迫这些器官,不利于消化道内食物由上到下的顺畅运行。

仰卧位。肢体与床铺的接触面积最大,因而不容易疲劳,且有利于肢体和大脑的血液循环。但有些中老年人,特别是比较肥胖的老年人,在仰卧位时易使舌根向后坠缩,引起呼吸不畅而出现打鼾,重度打鼾不仅会影响别人休息,而且可影响肺内气体的交换引起氧血症。同时仰卧时,手容易放在胸前部压迫心脏,易做噩梦。

右侧卧位。能使全身肌肉松弛,呼吸舒畅,还能使心脏、肺脏和胃肠的生理功能降到最低限度,这时心脏不受压迫,肺脏呼吸自然,能保证身体在睡眠状态下所需要的氧气;由于胃的出口在下方,故有利于胃的内容物的排出。但右侧卧位可使右侧肢体受到压迫,影响血液回流而出现酸痛麻木等不适。

俯卧位。此体位最为不利,影响呼吸,压迫内脏,并影响脸部皮肤血液循环,使面部皮肤容易老化。

因此,睡觉不宜选择左侧卧位和俯卧位,最好睡右侧卧位,仰卧位次之,易打鼾的中老年人和有胃炎、消化不良和胃下垂的人最好选择右侧卧位。

在右侧卧位和仰卧位时,身体要保持一定的曲度,尤其仰卧位时,腿部下方放些薄被子,可以时积聚在小腿部的血液回流,纾解压力,放松身体。

在选择好睡姿后,如何提高睡眠质量,还请参考我的经验“如何提高睡眠质量”,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优质的睡眠是身体健康最重要的保障,愿你睡出健康。

正确的睡觉姿势2

一,侧卧位的时候要枕头和肩同高,保证脊柱不侧弯。

二,如果是仰卧位睡觉的话枕头要一拳高,放于颈部使颈部充实颈部略低以保证颈椎后屈的弧度。

三,如果是俯卧位睡觉没有特殊的要求。

正确的睡觉姿势3

1、还阳卧

练习时,首先熟练还阳卧功法,可在每天晚上入睡前练习。身体自然平躺仰卧,胯关节放松,两腿弯曲,小腿向内收,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正对着会阴处,两手心放于小腹处,掌心向着腹部。摆好姿势后,徽闭眼,心中默念「虚」字,以鼻吸气,意想气聚于小腹处,再滚动到后腰;以嘴呼气,意想体内的邪气随着呼气排出体外。每晚睡前练习半小时。

2、混元卧

还阳卧练习一个月后,再高层次的练法是混元卧。姿势依旧为仰卧,两脚心相对,两手要十指交叉并盖在头顶的百会穴处。通过练习还阳卧、混元卧,可很快使阳气充盈起来!

2~3个月宝宝的运动发育包括大运动能力及精细动作的发育。

2~3月婴儿的发育特点:

神经系统发育:

随着出生后 ,脊柱及神经系统发育,2~3月宝宝的原始反射逐渐开始消失,尤其是握持反射消失,宝宝会出现一些自主性的运动,四肢的随意动作开始减少,动作变得越来越接近规律。

大运动发育:

俯卧位可以抬头、抬胸 、手臂支撑起上半身;

俯卧位、仰卧位均可以抬腿做踢腿动作;

脚放在平板面上有下蹲动作;

在3个月的时候,宝宝如果是俯卧位,已经可以将头抬高,停留时间也越来越长,也就是说抬头较稳;而且还可以小幅度地左右转动来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且宝宝的上肢也有了力量,已经可以靠自己双臂支撑胸部离开床面了。有的宝宝力量发育好,在3个月末接近4个月时,已经可以俯卧位翻身了,但仰卧位还要随着月份增加而增长。

精细运动发育:

可以将手放嘴里;

会用手摆弄悬挂在面前的物体;

能抓住小的玩具并摇晃;

此时的宝宝,在握持反射消失以后,手指可以活动了,手掌也不再是总握成小拳头了,如果家长再拿小铃铛逗宝宝,那么他就会试着伸手去抓,甚至可以抓住铃铛往嘴里送了,只是宝宝动作不准确,时常将东西送到不是嘴的地方去。

同时,宝宝依然喜欢看自己的小手,喜欢玩自己的小手,随着“口欲期”的到来,开始吸吮自己的大拇指。

那么爸爸妈妈在此阶段该注意些什么呢?

练习俯卧位抬头、抬胸、转头:

宝宝的运动发育是连续性的,在他俯卧抬头达到45°后,说明宝宝颈部肌肉力量、双臂力量都在增强,甚至俯卧时将头高高抬起、头能保持稳定。继而宝宝前臂除了能支撑头部,还能支撑将肩部、胸部均抬起,头部稳定并能自如地向两侧转动,此时,家长应该用玩具在不同的地方逗引他转头进行寻找,这样练习他的颈部及脊柱肌肉发育,逐渐增加力量。

练习仰卧翻身和侧卧翻身:

2~3个月宝宝主要是仰卧着,也开始有了全身肌肉力量的活动。注意不要过度包裹宝宝以免限制其活动,应该尽量让宝宝能够自由活动。宝宝仰卧位时,家长可以用宝宝感兴趣的玩具在其前面、两侧逗引他,训练从仰卧位翻至侧卧位,根据宝宝的体能,逐渐增加,开始每次训练几分钟,每天训练2~3次。

总而言之,宝宝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家长在细心照护的过程中,要了解宝宝每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科学练习。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成年人,且以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居多。发生原因有内因、外因两方面。内因是各种因素使椎间盘压力增加,日久出现脱水、弹性减低,椎间隙变窄,纤维环破裂,周围韧带松弛等退行性改变;外因则是外伤,慢性劳损和感受风、寒、湿邪等。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一、拱动腰部。两腿并拢站定,使劲将腰部、臀部往前拱动、挤压,直到极限,然后收回。如此反复15次。

二、捶击腰部。取站式,两腿稍分开,左右手半握拳,轮流朝后捶击腰椎间盘突出之处。做50次,力度以能忍受为宜。

三、退步行走。挺胸倒走,双手自然前后摆动,步子宜大些,默数500步。晴天在户外平地上走,雨天时可在室内走。

四、药物治疗。腰椎骨方世贴,能消炎镇痛,对症止痛,缓解症状,祹宝有。

五、仰卧蹬车。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此方法是广大患者推荐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六、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差点的人也可以双手握着单扛两脚悬空吊一会儿,手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做,一天反复多次。

腰间盘突出的家庭锻炼

1、俯卧位,平卧在硬板床上,做好预备动作。

2、俯卧位,用双肘关节撑起3分钟,然后复原修整1分钟,重复 6--8次。

3、俯卧位,用双手撑起,肘关节伸直,坚持3分钟后复原1分钟,重复6—8次。每次可加用深呼吸法,吸一口气,然后吐气,吐尽为止。

4、利用家中的熨衣板或木板,再加一条安全带或强力皮带,牢牢束住腰部。俯卧位,用双手撑起,坚持3分钟后复原,反复6—8次。

5、俯卧,腹下放一个枕头,双手扣紧于背后,将双腿、头部和肩膀尽量提起,坚持一秒钟后,然后放下松弛,重复6~8次。

外科常见手术体位损伤的预防

 体位安置在外科手术中十分重要,它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合格的体位不仅可以使手术野充分暴露,使手术医生顺利进行手术操作,还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反之可能引起生理或解剖并发症,从而引发不该发生的医疗护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以保证病人生命安全。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外科常见手术体位损伤的预防的知识,欢迎阅读。

 1、常见外科手术体位

 11 仰卧位 从人体正方施行手术如胸、腹部、下肢等手术。

 12 侧卧位 从人体侧方施行手术如肺叶切除术、肾切除术。

 13 截石位 此体位是在仰卧位的基础上,用腿架使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两下肢分开,充分暴露会阴部,适应于肛门、直肠、尿道、阴道等手术。

 14 俯卧位 主要用于背部径路的手术,如颅后窝、颈椎后路、脊柱后入路、骶尾部、背部、痔等手术。

 2、常见的损伤及预防措施

 21 神经的损伤及预防措施 在安置侧卧时,容易损伤腋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摆放腋枕应以通过一手为界,避免腋神经受压,在上肢尺神经和下肢腓肠神经的部位垫一软棉垫避免神经受压,截石位时可在固定架上垫海棉垫以加弹性,以减少对腓总神经的压迫。

 22 循环的损伤及预防措施 在安置侧卧时,前后卡板不宜过紧,以免引起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血容量减少,引起生命体征的改变。下肢容易形成静脉血栓。在安置前后卡板时不宜过紧,不能压迫股静脉,摆放体位后应观察下肢皮肤颜色5 min,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23 呼吸系统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在安置侧卧位时卡板位置过高,过紧可致腹式呼吸减弱,俯卧时,腹部未悬空同样引起腹式呼吸减弱。在安置俯卧位时应把腋枕放在耻骨联合以下,使腹部悬空,避免引起腹式呼吸减弱。

 24 软组织的损伤及预防措施 摆放截石位时,需将双脚置于搁脚架上,如果摆放不当,大腿过度劳累,肌肉过度牵拉,造成下肢麻木、酸痛等,在安置侧卧、俯卧位时男性病人应注意外生殖器,避免水肿。在骨突出的位置用海棉垫保护皮肤。

 3、讨论

 不同的手术需要将病人安放的手术体位不同,所有的体位均是利用手术台的转动和附件的支持,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手术是一种治疗手段,不论手术的大小,对病人来说都是非同小可,因此应向病人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和安全性,及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消除病人恐惧心理。

 手术护士是病人的保护者,病人进入手术室后首先正确评估病人的生理状况、营养状况,在安置体位时应避免拖、拉、抓,在安置体位后,护士应再次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

;

摘要:腰椎间盘膨出是怎么回事?腰椎间盘在影像学上超过椎体4cm被称为腰间盘突出,而没有超过椎体4cm的被称为腰间盘膨出,属于腰椎间盘早期。腰间盘膨出通过坐姿的改善、腰部肌肉的功能性锻炼,能够得到改善;腰间盘突出的大多数病人也可以经非手术治疗而缓解或治愈,仅少部分严重患者需要进行手术。那么具体腰椎间盘膨出和突出的区别在哪里?腰椎间盘膨出怎么治疗?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膨出和突出的区别腰椎间盘膨出怎么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一、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退步走:每天退步走40~60分钟。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以不加重症状为度。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中,退步走最简单易行。

2、游泳: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游泳运动较为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是一种效果不错的锻炼方法。

3、仰卧蹬车:仰卧床上,双腿向上似蹬自行车状。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0~15分钟,此方法是广大患者推荐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4、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好的人可以在单扛上做引体向上,身体素质差点的人也可以双手握着单扛两脚悬空吊一会儿,手累了休息一会儿再做,一天反复多次。

二、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站立扭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两侧髋关节向左右两侧扭动,同时肩部也随着向后微微倾斜,左右共做100次。

2、平卧在床上,双膝弯曲把脚放在床上,而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约10公分,这时你会感到腰背肌在用力。坚持约3-5秒钟放下,如此反复10下。依此方法每天做3次。

3、腹肌的锻炼:即做仰卧起坐,同样是每次做10次,每天3次。

4、交叉扭腰: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侧,一手举过头,如果左手在上,先向右侧后方摆,然后右手在上,向左侧后方摆。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做100次。

5、前弯后伸两侧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内,漫慢向前弯腰,使手逐渐接触地面,然后再向后伸腰,向后伸到最大限度,反复做10次。

三、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重复15次。

5、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6、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7、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

四、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反复搓腰: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搓10-15次,以双侧腰部发热为度。

2、爬行训练:四肢呈爬行状,先后做弓腰、沉腰动作。然后侧身左(右)手摸左(右)足,扬手转身等动作,最后将双手着地,作爬行动作,每天坚持30分钟。

3、飞燕式锻炼:俯卧于床,先后做双下肢交替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上半身后伸抬起、身体两端同时抬离于床等动作,上述动作各十余次,每日坚持30分钟锻炼。

4、团身运动:仰卧于床,先后做屈髋、屈膝、仰卧起坐或仰卧起坐接双手抱膝贴胸等动作各十余次。此运动可与飞燕式隔日交替进行。

5、退走锻炼:在走廊或空旷处倒退走,每次30分钟左右。这种锻炼有利于改善腰背肌状态,恢复腰椎生理弓和腰部小关节滑动,可帮助解除小关节粘连。

6、挺腹疗法:每日做挺腹运动数十次,一方面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另一方面使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产生周边压力,突出物易于回纳,可使椎体关节回复解剖功能位,达到适应状态。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不同,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两个方式锻炼。在此过程中,注意安全,年长者应在家人陪护下进行为妥。

五、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还可以在床上做五点支撑练习: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

六、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由腰突症引起的腰腿痛者不妨每天做1—2次。第一节:俯卧位,平卧在硬板床上,做好预备动作。第二节:俯卧位,用双肘关节撑起3分钟,然后复原修整1分钟,重复6--8次。第三节:俯卧位,用双手撑起,肘关节伸直,坚持3分钟后复原1分钟,重复6—8次。每次可加用深呼吸法,吸一口气,然后吐气,吐尽为止。此时会感觉腰部下沉,使腰椎尽量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生理曲度。第四节:利用家中的熨衣板或木板,再加一条安全带或强力皮带,牢牢束住腰部。俯卧位,用双手撑起,坚持3分钟后复原,反复6—8次。第五节:俯卧,腹下放一个枕头,双手扣紧于背后,将双腿、头部和肩膀尽量提起,坚持一秒钟后,然后放下松弛,重复6~8次。

七、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疗法一:

体前屈练习。身体直立双腿分开,两足同肩宽,以髋关节为轴,上体尽量前倾,双手可扶于腰两侧,也可自然下垂,使手向地面接近。做1~2分钟后还原,重复3~5次。疗法二:体后伸练习。身体直立双腿分开,两足同肩宽。双手托扶于臀部或腰间,上体尽量伸展后倾,并可轻轻震颤,以加大伸展程度。维持1~2分钟后还原,重复3~5次。疗法三:体侧弯练习。身体直立双腿分开,两足同肩宽,两手叉腰。上体以腰为轴,先向左侧弯曲,还原中立,再向右侧弯曲,重复进行并可逐步增大练习幅度。重复6~8次。疗法四:弓步行走。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膝关节弯曲,角度大于90°,左腿向后绷直,此动作近似武术中的右弓箭步。然后迈左腿成左弓步,左右腿交替向前行走,上体直立,挺胸抬头,自然摆臀。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2次。疗法五:后伸腿练习。双手扶住床头或桌边,挺胸抬头,双腿伸直交替后伸摆动,要求摆动幅度逐渐增大,每次3~5分钟,每天1~2次。疗法六:提髋练习。身体仰卧,放松。左髋及下肢尽量向身体下方送出,同时右髋右腿尽量向上牵引,使髋骶关节做大幅度的上下扭动,左右交替,重复1~8次。疗法七:蹬足练习。仰卧位,右髋、右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尽量接近胸部,足背勾紧,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蹬出,蹬出后将大小腿肌肉收缩紧张一下,约5秒钟左右。最后放下还原,左右腿交替进行,每侧下肢做20~30次。

八、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动髋:仰卧,先以右腿向脚的前方猛然一伸,同时髋部向右一摆。再做左腿。动作要协调而有力,两腿交替做二十至三十次。

2、蹬腿:仰卧,尽量屈曲髋、膝关节,足背勾紧(背屈)。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约四十五度)蹬出后,将大小腿肌肉绷紧,放下还原。两腿交替做二十至六十次。

3、昂胸:俯卧,用双手支撑床上,先从头部后仰开始,同时支撑手渐渐撑起而把胸部向上昂起,最后使劲后仰,力度达到腰部为止。平伏休息,重复五至十次。

4、鱼跃:俯卧,两手放在腰部,把上身和两腿同时后伸抬起,做成弓状。注意膝部不要弯曲。尽量在这一姿势下维持一段时间,时间越长越好。

5、下腰和后伸:站立,两腿分开约肩宽,足尖向内。弹动性地向前弯腰,使手触地。然后复位再向后伸腰,也要弹动性地后伸到最大量。反复五至十次,病情好转后加大动作幅度,注意循序渐进。

九、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对于长期久坐的人

腰椎疾病是很常见的,表现为时重时轻,劳累时则疼痛加重,理疗虽然能减轻疼痛,但却无法除掉病根。根据运动医学的研究,腰部的绕环运动以及倒步走,对治疗和预防腰椎疼痛疗效非常明显。所谓的绕环运动,基本动作如下:两腿略微分开,两手叉在后腰部,以腰为轴心绕圈转动身体,若疼得厉害的话,可以动作缓慢一点,先往左边转,再往右边转。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很管用,建议大家试一下。还有一个办法,是目前国际上较为推行的一种治疗腰椎疾病的运动疗法,那就是倒步走。倒步走时两腿交替向后迈步,增强了大腿后肌群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可使腰部韧带的弹性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增强,使骨骼、肌肉、韧带的功能得到恢复,因此能使腰椎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倒步走现在已广泛用于健身,它还适于腰伤、腰部肌肉疼痛以及小脑平衡能力差的人。倒步走疗法动作简单,容易掌握,不论年龄大小都可以进行锻炼倒步走应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30分钟,要循序渐进。腰椎疼得厉害时若能立即进行倒步走锻炼,可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慢性腰椎患者若能长期坚持倒步走,两个月便可见到良好效果,有些患者甚至可以治愈。需要提醒的是,倒步走时,人们对空间的知觉能力明显下降,容易摔倒,因此步速不宜太快,力求走得稳,两眼要平视后下方以便掌握方向。为了安全,倒步走时,最好前脚掌擦地交替后退。还可采取结伴而行的办法,一人往前走,另一人倒步走,两人交替轮换,互相照应。窦文浩教授在提到倒步走的速度和运动量的掌握时说,他建议开始时以每分钟60步为佳,健康人应控制在每分钟90~100次,腰痛者的脉搏,应控制在比自己安静时增加10次以上为最好。

十、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腰椎间盘突出锻炼方法总结第一阶段:(共3-5天)

①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及下肢屈伸运动:防止神经根粘连,初次由30°开始,保持时间由15秒开始逐渐增加,10次/组,2-3组/天。

②踝关节背伸背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3-4组/天。第二阶段:(主要做腰背肌锻炼)

①3点支撑法:(术后7-9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3点支撑,将臀部撑起,臀部尽量抬高。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②4点支撑法:即拱桥支撑法(术后9-10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双手、双脚将身体全部撑起,呈拱桥状。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③5点支撑法:(术后5-7天)平卧于硬板床上,用头,双脚,双肘5点支撑,将臀部抬起,臀部尽量抬高。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

④飞燕点水法:(术后10-15天)俯卧与硬板床上,头,双上肢,双下肢后伸,腹部接触床的面积尽量小,呈飞燕状。保持10秒,重复20次/组,2-3组/天。专家提醒您:严重腰椎骨折属于不稳定型骨折,应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使骨折获得一定程度的复位,最后用腰围等支具下床活动第三阶段:(术后30天开始)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腰围,避免活动时造成脊柱扭曲。选择腰围与患者的体型相应,一般上至上肋弓,下至髂嵴下,不宜过紧。在佩带腰围情况下练习下床活动,站立练习法,即站立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于腰部,挺胸凸腹,使腰背肌收缩。行走时姿势正确,抬头挺胸收腹,坐位时必须端正,不要弯腰。

①出院后继续院内所学的锻炼内容,选择性实施,次数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运动量循序渐进,运动中有一定间歇,避免腰部过度劳累。

②不要连续使用腰围3个月以上,以免造成肌肉萎缩。

③3-6个月以内避免剧烈活动及提重物,尽可能避免久坐,跑,跳,避免睡软床,从地上搬起重物时应采取屈膝,下蹲的姿势提取,建立良好的生生活方式,经常改变坐姿,加强腰背肌锻炼半年以上,增强腰部肌肉及脊柱稳定性。减少慢性腰痛的发作,防止腰部损伤及腰椎间盘突出的复查。

④加强营养,保持良好心境。

⑤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⑥单纯腰椎压缩性骨折,伤后8-12周下床活动,不要弯腰,3个月后练习弯腰,4-6月后适当参加劳动。

十一、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

1、爬行疗法:运动医学专家指出,四肢爬行的动物比直立行走的动物血液更流畅,而且很少患腰椎疾病。方法为:双手、双膝着地着床,头部自然上抬,腰部自然下垂,爬行长度为20米左右。

2、俯卧撑:此动作不易过多,不要太累,适可而止。

3、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然后一上一下为一个动作,连续作20-30个。

4、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

5、直腿抬高:仰卧位,双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五趾背屈,双腿交替抬起,连续20-30个。

6、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以上动作须连贯进行,每晚睡前一次,连续3-6个月。腰间盘突出患者什么坐姿最好?有些人认为,不管怎么坐,只要自己感到舒服,不费劲就行,但事实上,人的坐姿正确与否并不完全由舒适与否、费劲与否来决定的,有些坐姿在短时间内可感到舒适,不费劲,但时间长了,舒适感就会逐渐消失,而产生腰部的疼痛感,准确地讲,人的坐姿正确与否的标准主要看坐姿时脊柱、尤其是腰椎是否尽可能符合生理曲度及生物力学原理,此外,还应看头颈部是否吃力,双腿是否放松等等。那么,腰间盘突出患者什么坐姿最好?正确的坐姿应该是上身挺直、下颌微收、双下肢并拢,还应选择合适的坐具,以使腰部处于相对松弛状态,减少劳损的机会。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时应在上述姿势的基础上,尽量将腰背紧贴并倚靠椅背,使腰骶部的肌肉不致疲劳。也许不少人都有过久坐后突然站起会有一种腰痛、腰直不起来的感觉,这是由于人坐久后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发生痉挛所致,因此,不论是怎么坐,正确与否,人们都应在坐了一段时间后,活动腰部、下肢甚至全身,这不仅有利于保持腰椎的生理功能,而且对身体其他部位也有保护作用,如:久坐时可经常直直腰杆,两肩往后扩展一下,即所谓“伸懒腰”,也可把一足放在另一足之上,不断地变换。此外,坐下和站起的动作也有一定的要求,坐下时,最好先走到椅凳边,一足放到另一足后面,然后上身微向前倾,缓缓坐下,站起时,最好先将一足放在另一足的后面,轻轻用力蹬地,使上身离位而起,同时,上半身微向前倾,在此过程中腰背尽量保持正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除采取正确的坐姿外,正确的坐下及站起的动作更为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有什么区别

很多腰椎病患者,都认为自己得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然而医生给出的答案却是腰椎间盘膨出,因此,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很多患者常混淆在一起。到底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有什么区别呢?

腰间盘膨出和突出的区别,有很多患者对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之间的区别并不了解,大家都知道,腰椎间盘突出是一个症候群,按照髓核突出的情况而分为膨出、突出以及脱出。腰椎间盘膨出的情况是指髓核还在纤维环以内,纤维环并没有破裂,只是发生了膨胀。膨出的患者椎管间隙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腰椎间盘突出是指髓核已经突破了纤维环,导致椎管间隙变窄,并且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很少。

所以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是不同概念。腰间盘膨出和突出的区别,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之间是有一些不同的,患者应学会区分,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按照突出物的情况分为三种:膨出型、突出型和脱出型。以突出和膨出两种最多。椎间盘膨出是指髓核突出于纤维环内,使之膨隆,但纤维环没有破裂,一般椎管间隙未变窄,与周围韧带组织粘连少。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中的膨出导致神经纤维和脊神经根产生机械性压迫,尚可引起局部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与粘连,还有髓核的失膨胀形成的脊柱不稳等均可刺激窦椎神经和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所以正确认识腰椎间盘膨出与突出是有必要的。

影像学区分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

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的症状均表现为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根或脊髓所产生,而且两者间病因、患者年龄都很相似,相似并不等同于相同,相比两者病情轻重,腰椎间盘突出要高于腰椎间盘膨出,诊断过程中影像学可以证明。

腰椎间盘突出影像学表现:

1、椎间隙狭窄,可均称或不均称。不均称时,间隙较宽的一侧大多是椎间盘突出的一面。

2、椎体边缘骨赘形成,此症并无特殊诊断意义,因骨赘在肥大性脊柱炎更为常见。

3、脊柱生理曲度异常(侧位片),或出现脊柱侧弯(正位片)。

4、髓核突入椎体:髓核经过软骨盘的受损破裂处突入其上、下椎体的骨松质内,形成椎体边缘黄豆与蚕豆大小的压迹,称之为许莫氏(SCHMORL)结节。X线片显示为在椎体的上下边缘有边缘清晰的陷窝状切迹。椎体缺损的边缘骨质常硬化增白。髓核突入严重者,椎间隙可变窄。

腰椎间盘膨出影像学表现:

1、腰椎生理曲度存在,各椎体骨质增生改变

2、腰3,4椎体序列线稍欠连续。腰3/4向四周均匀的超出椎体边缘。

3、腰4/5,腰5/骶1椎间盘软组织影向四周膨出及向后突出,并腰4/5椎间盘可见钙化影及腰5/骶1椎间盘可见真空征,硬膜囊受压。

4、各骨性椎管未见明显狭窄,扫及各椎间周围软组织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

第一章 手术体位概论

第一节 安全手术体位的重要性

第二节 体位改变对病理生理的影响第三节 手术体位造成的机体损伤

第四节 麻醉后人体机能改变对患者手术体位安全的影响

第五节 手术体位的摆放原则

第二章 手术床及手术体位安置常用物品

第一节 手术床及其基本功能

第二节 手术床的增强功能

第三节 专科手术对手术床的特殊要求

第四节 手术床的保养常识

第五节 术中常用减压保护垫及物品

第三章 仰卧位手术体位图谱

第一节 仰卧位及其常用物品的摆放

第二节 仰卧位的摆放原则

第三节 不同术式仰卧位手术体位摆放要点

第四章 侧卧位手术体位图谱

第一节 侧卧位及其常用物品的摆放

第二节 侧卧位的摆放原则

第三节 不同术式侧卧位手术体位摆放要点

第五章 俯卧位手术体位图谱

第一节 俯卧位及其常用物品的摆放

第二节 俯卧位的摆放原则

第三节 不同术式俯卧位手术体位摆放要点

第六章 膀胱截石位手术体位图谱

第一节 膀胱截石位及其常用物品的摆放

第二节 膀胱截石位的摆放原则

第三节 不同术式膀胱截石位手术体位摆放要点

第七章 坐位手术体位图谱

第一节 坐位及其常用物品的摆放

第二节 坐位手术体位摆放原则

第三节 不同术式坐位手术体位摆放要点

第八章 骨科牵引手术体位图谱

第一节 骨科牵引手术体位摆放原则

第二节 不同术式牵引体位的摆放要点

第九章 其他特殊手术体位图谱

第一节 公园椅体位

第二节 跪卧位

第三节 国外其他手术体位简介

第十章 不同手术体位的转换

第一节 从仰卧位到侧卧位

第二节 从仰卧位到俯卧位

第三节 仰卧位搬运患者

1、体位固定要牢固,舒适。

2、保持呼吸顺畅

3、铺单要平整,干燥,柔软。

4、大血管神经无挤压。

5、病人体表不接触金属。

6、四肢勿过度牵引。

7、上臂外展不超过90度,下肢约束带勿过紧。

8、充分显露手术野,便于医生操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266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