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球训练间隔该怎么选择?

铅球训练间隔该怎么选择?,第1张

在体育运动中,铅球被认为是最有力的推杆之一。要发展成功所需的大量力量,作为一个铅球推杆需要的不仅仅是投掷。重量训练是培养运动员力量表达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甚至可以使已经被认为非常强壮的运动员受益。我以前的许多投掷手,包括以前的铅球冠军里斯·霍法和亚当·纳尔逊,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都加入了各种形式的重量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投掷表现。

重量训练对于铅球的速度和力量的发展非常重要。铅球运动员意识到这是一种补充铅球训练的方法也很重要;它不是一项单独的运动或学科。通过重量训练来发展力量必须与发展投掷者的技术齐头并进。如果这两个因素不平衡,从长远来看,投掷者的技术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投掷者可以在举重室以非常快的速度发展他们的力量水平。这让运动员在投掷性能上有一些快速的短期提升,特别是对于一个可以很快变强壮的大投手。然而,这些短期收益有一个潜在的巨大不利因素:在很小的时候就依靠力量远投将降低关于进一步发展铅球技术的肌肉内和肌肉间协调的效率。随着铅球的力量不断增强,收益递减的规律会随着力量的增加而发挥作用,距离的增加会很快变得越来越小。当一个铅球手完全依靠力量来推远时,他们的长期发展可能会在很小的时候就结束。当一个铅球手完全依靠力量来推远时,他们的长期发展可能会在很小的时候就结束。

力量发展中涉及的主要重量训练练习是奥林匹克举(高翻、抓举、过头推举/挺举变式)和力量举(卧推、深蹲变式和硬拉变式)。投掷者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以某种形式或形式进行这些练习。这些练习的量在一般和特定准备阶段最高,而在特定准备阶段和赛前阶段强度最高。

随着铅球手的进步,如果需要,他们可以更频繁地举起更重的东西,因为他们的训练能力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

铅球运动员的适当练习及其变化示例如下:卧推、上斜卧推、前蹲、箱式深蹲、推压机、干净的、抢夺、速度干干净净。

在所有的举重室练习中,奥林匹克举重和力量举通常对投掷者的神经系统的负担最大。出于这个原因,这些举重应该在投掷训练前后加入训练计划中,这样举重训练期间积累的疲劳不会对投掷训练产生负面影响。然而,更有经验的投掷者可以更轻松地从他们的举重训练中恢复过来,并且能够在两次训练之间以更少的恢复时间进行投掷。这使投掷者在训练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核心稳定性练习、壶铃或实心球练习、固定机器练习以及健美和康复练习等辅助工作可以包含在围绕投掷、奥林匹克和力量举重的计划中。由于大多数辅助练习都涉及以 I 型肌肉为主的缓慢且受控的运动,因此铅球运动员可以从这些练习中快速恢复。

辅助练习要在一般准备和特定准备阶段进行。一旦投掷运动员进入赛前和比赛阶段,辅助活动的数量将大大减少,以便更加专注于投掷训练。

写作思路

1铅球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保持平衡。

2运动员将双手握住铅球,手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微曲。

3运动员将目光集中在目标方向上,做好心理准备。

4运动员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跑动,利用腿部肌肉的力量为后续的投掷做准备。

5当运动员奔跑到合适的位置时,迅速放松手臂,并将右手向后拉,左手保持稳定,形成一个倒L形状。

6运动员用力将右手向前甩出,同时利用腰部、背部和臀部的力量,将整个身体的力量传递到手臂和肩膀上。

7在甩出铅球的瞬间,运动员将右脚迅速向前迈出一步,以保持身体的平衡。

8通过肩膀和手腕的协调运动,将铅球向目标方向抛出。

9投掷完毕后,运动员需要保持平衡,以避免摔倒。

10在完成投掷后,根据比赛规则要求,判断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投掷或者进行下一次投掷。

作文

1 标题:铅球运动的技术要点

  铅球运动员在起跑线上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保持平衡。这个姿势能够提供稳定的基础,为后续的动作做好准备。此外,运动员将双手握住铅球,手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微曲。这种握持方式使得运动员能更好地控制铅球,准备进行投掷。

  运动员需要集中目光在目标方向上,通过心理训练来调整自己的状态,以便发挥出最佳水平。接着,运动员需要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跑动,利用腿部肌肉的力量为后续的投掷做准备。通过奔跑,运动员能够积累足够的动力和动能,为接下来的动作做好准备。

  当运动员奔跑到合适的位置时,他们需要迅速放松手臂,并将右手向后拉,左手保持稳定,形成一个倒L形状。接着,运动员利用腰部、背部和臀部的力量,将整个身体的力量传递到手臂和肩膀上。在甩出铅球的瞬间,运动员需要将右脚迅速向前迈出一步,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通过肩膀和手腕的协调运动,将铅球向目标方向抛出。这个过程需要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力量控制能力。

  投掷完毕后,运动员需要保持身体的平衡,以避免摔倒。同时根据比赛规则要求,判断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投掷或者进行下一次投掷。在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根据自身状态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投掷的顺序及力度,以取得最佳成绩。

2 标题:铅球运动的技巧与要领

  铅球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保持平衡。运动员将双手握住铅球,手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微曲。除了身体姿势的准备,运动员还需要集中目光并做好心理准备,为接下来的比赛做好准备。

  运动员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跑动,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腿部肌肉的力量为后续的投掷做准备。当运动员奔跑到合适的位置时,迅速放松手臂,并将右手向后拉,左手保持稳定,形成一个倒L形状。接着,运动员用力将右手向前甩出,同时利用腰部、背部和臀部的力量,将整个身体的力量传递到手臂和肩膀上。在甩出铅球的瞬间,运动员将右脚迅速向前迈出一步,以保持身体的平衡。通过肩膀和手腕的协调运动,将铅球向目标方向抛出。

  投掷完毕后,运动员需要保持平衡,以避免摔倒。如果比赛规则要求,运动员需要重新进行投掷或者进行下一次投掷。这时,运动员需要在心理方面做好调整,并根据裁判的指示和比赛情况作出决策。

  铅球运动是一项技巧性与力量性相结合的项目,站姿的准备、奔跑与起球的技巧以及保持平衡和重新投掷的能力都是成功的关键。希望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努力,每个铅球运动员都能够掌握这些技巧与要领,取得优异的成绩。

3 标题:铅球运动的技术要点

  铅球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保持平衡。这个姿势能够让运动员在后续的动作中更好地发力和保持稳定。

  运动员将双手握住铅球,手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微曲。这样的握球姿势可以保持手臂的放松,并为后续的投掷做好准备。

  运动员将目光集中在目标方向上,作好心理准备。心理状态的调整对于一个成功的投掷至关重要,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专注和控制情绪。

  运动员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跑动,利用腿部肌肉的力量为后续的投掷做准备。通过加快速度和调整节奏,运动员能够更好地转化为后续投掷动作所需要的能量和力量。

  当运动员奔跑到合适的位置时,迅速放松手臂,并将右手向后拉,左手保持稳定,形成一个倒L形状。接着,运动员用力将右手向前甩出,同时利用腰部、背部和臀部的力量,将整个身体的力量传递到手臂和肩膀上。通过肩膀和手腕的协调运动,将铅球向目标方向抛出。

  在甩出铅球的瞬间,运动员将右脚迅速向前迈出一步,以保持身体的平衡。这个动作可以防止运动员摔倒,并且为后续的动作提供更好的支撑。

  投掷完毕后,运动员需要保持平衡,以避免摔倒。身体的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技巧,运动员需要通过训练和经验来掌握如何在投掷结束后保持稳定。

  在完成投掷后,根据比赛规则要求,判断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投掷或者进行下一次投掷。比赛中的投掷次数和规则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员需要严格遵守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投掷。

4 标题:铅球运动员的姿势与技巧

  铅球运动员站在起跑线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保持平衡。运动员将双手握住铅球,手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微曲。运动员将目光集中在目标方向上,做好心理准备。

  运动员以一定的速度向前跑动,利用腿部肌肉的力量为后续的投掷做准备。当运动员奔跑到合适的位置时,迅速放松手臂,并将右手向后拉,左手保持稳定,形成一个倒L形状。运动员用力将右手向前甩出,同时利用腰部、背部和臀部的力量,将整个身体的力量传递到手臂和肩膀上。在甩出铅球的瞬间,运动员将右脚迅速向前迈出一步,以保持身体的平衡。通过肩膀和手腕的协调运动,将铅球向目标方向抛出。

  投掷完毕后,运动员需要保持平衡,以避免摔倒。在完成投掷后,根据比赛规则要求,判断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投掷或者进行下一次投掷。

  铅球运动的姿势和技巧对于运动员的发挥至关重要。通过正确的起跑准备,奔跑和投掷动作的协调,以及保持平衡和调整的能力,运动员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成绩。因此,铅球运动员需要不断训练和磨练,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表现。

摘要:

1研究目的

      广东体育专业高考刚刚结束,在本次考试中,原地推铅球的成绩普遍不高。笔者根据观察各位考生技术,总结并分析其中原因。  由于 2019年是实心球改铅球的第一年,从体育成绩公布栏可以看出:男子铅球成绩平均成绩大致在95-105米左右,女子大约在73-83米左右。女子铅球是有实心球改项目后失分比较大的项目,由于相对力量较弱,铅球项目中女生更难拿高分

      在本次考试中,极少出现满分,这同以往在每一个小组就有2-3个满分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说明了由于项目更改,考生缺乏足够的时间去完成铅球项目所需要的力量训练更换的周期,大部分考生还在用训练实心球的力量训练计划来套用铅球力量训练,造成了投掷成绩提升的瓶颈。

      通过现场观察考生考前热身动作,大部分考生采用的是前倾上推式推铅球(以下简称为前倾式)。这种投法虽然简单易学,技术理论通俗易懂,主要强调快速连贯,但大多数的运动员投掷成绩的提升效果十分有限。小部分考生选用的其他方法,其中最具特点的是后仰式投法而取得了较大突破。

      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对此本人从力学分析和实际训练操作探讨两种技术动作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区别的原因,希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研究方法

      技术的核心意义是实现身体动能向投掷器械的转移,所有投掷项目的关键时刻是器械离开手掌或手指投掷出去的那一刻。投掷运动员需要关注的是如何控制身体和器械,使身体产生的动能最大程度地转移至器械的中心部位,并以正确的角度和合理的姿势将器械掷向空中。高水平投掷运动员都明白,身体和器械应融为一体。

      铅球基本技术也反应了这一过程:从投掷准备开始,第一个动作来自右脚。推动脚后跟,向投掷方向转膝,展开扭曲的身体。这种身体上有力的展开、提拉、推送将身体的中心线从臀部、胸部、肩膀,最后转移到手臂、手腕、手。此时铅球的到来自旋转、直线和垂直方向力量的叠加。

      前倾式和后仰式的投法在技术的主要区别是:人体在对铅球施加力量的瞬间,躯干部位(髋部)是处于减速支撑状态,还是处于加速移动状态。前者是处于向心收缩阶段,如同百米冲刺冲线后的减速,后者处于离心收缩阶段,如同起跑加速。

      其次手臂与身体的角度、双脚站位、身体的控制,两者都有不同的要求。二者所造成不同的整体效果也完全不同,出现技术问题的几率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并对运动员的核心力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笔者将体育生分成两组,测试每一位初始成绩以及平均成绩。训练开始后,一组学习前倾式投法,另一组学习后仰式投法,每隔2-3个月记录测试成绩,同时根据对不同的训练手段和计划,以及力量训练项目,分析所两个技术的区别之处。

3研究结果

  经过近1年的数据统计,通过各运动员各阶段的成绩数据,对应最新高考评分标准得出相应分数,从而客观的反应出了每个队员各个阶段进步的幅度,以及整体水平的发展。

表1 两组运动员各阶段铅球成绩(所对应高考分数)分析表

      表1中采用最新的广东省体育高考评分表标准,能客观的将男女的成绩放到统一标准来衡量。虽然女子普遍力量基础较弱,但她们能获得更好的进步空间。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第2组队员在基础成绩普遍弱于第1组的队员的情况下,使用后仰式投法进行训练,获得了的极大的成绩进步幅度,最终能全面反超第1组队员,获得平均分近7分的优势。

      两种技术的对比,只是在评价运动员初始力量水平近乎一样时,所取得的进步值大小上有所不同。即同一力量水平的运动员,采用更先进的方法所带来的进步越大。一些相对力量较小的运动员,实心球成绩处于中上等水平,这反应了其掌握技术的熟练程度已经比较成熟,核心力量比较强。

      另外,由于铅球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员本身的身体力量素质和协调性,好的训练方法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但好的力量基础也很重要。

4研究结果的分析

41从技术角度分析

      前倾式投法发力技巧比较简单:投掷时要求重心控制快速水平移动。随着重心移动,身体重心超出前脚,上身前倾,推球出手时,投掷手手臂向上,并以此提供向上的出手角度,以及调整球的弧度的方法,前后脚依次发力产生向前速度。由于会有明显的前倾动作,这种投法简单有效,快速的蹬地发力连接旋转,能加快球的出手速度,有时会导致身体有一些肩部的旋转来增加动作的幅度。

      整个动作简单易学,但却忽视了身体创造动能的基础,是肌群产生力量的大小。虽然整体动作看起来会连贯有效,但仍然摆脱不了肩关节作为发力的主要肌群。但肩关节肌群并非上肢力量肌群中爆发力最大的肌群,胸大肌几乎没有参与到整个发力过程中,这也限制了针对身体动能向投掷器械的转移从力量的源泉就存在着漏洞。

      在图1第3个阶段,图示C中,瞬间发力时,上臂基本是平行于身体,属于上举阶段,可以说大多数推力来源于肩部肌群,其中主要的是三角肌前束和中束,然后是肱三头肌,背阔肌和前锯肌

      后仰式投法发力技巧比较复杂:位于抵趾板的制动左腿在力量向前、向上转移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加力。制动一侧腿抑制住身体的旋转,这样将全部力作用到器械上,推出铅球。右腿带动臀部转动,转向左腿,带动肩膀和铅球。因为在推掷铅球前身体呈扭曲状,右膝旋转的同时带动左臂甩开。当左臂甩至胸部平行线位置时,它随着胸部转动,就好像用左臂去推开一扇门。

      当身体转至投掷方向时,左臂停止或阻止肩部进一步的旋转。推铅球时将左侧上半身紧紧锁在固定的位置上。投掷过程中,头部向后甩到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将动力全部作用于铅球上。推掷铅球时,由双腿完成身体的提拉、蹬转。

        投掷时要求重心控制在从低向高处移动,出手时身体直立,略挺髋,保持挺胸抬头,投掷手手臂保持垂直于上半身,确保手臂平推发力。依靠前后脚的支撑,上身略微后仰,使胸口朝向斜上方,并以上身后仰的幅度此作为铅球抛物线的弧度调整手段。投掷时要求重心控制在两腿之间,不做前倾动作,也不允许转体过多。

        在图2第3个阶段图示C中,瞬间发力时,上臂基本垂直于躯干,大部分推力来源于胸大肌,然后是肱三头肌,背阔肌和前锯肌。  后仰式投法中调整的飞行弧度,主要依靠的身体的后仰,手臂应保持垂直于胸部的平推,从而产生最大的推力。因此要求腰部具有一定的支撑力量,同时利用髋部的旋转而非腰椎的旋转,结合胸大肌内收的力量将球投出。投出瞬间要制动减速,避免体转过多。

      前倾式推铅球和后仰式推铅球,发力作用在铅球瞬间时,髋关节的状态与身体支撑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两者的从整体形体状态来分析,前者身体处于前倾,后者也是后仰,这也决定是主要发力肌群,前者的肩部肌群,而后者是胸部肌群。 由于胸大肌的最大力量几乎是肩关节肌群的4-5倍,因此后仰式投法能更好的挖掘身体最大能量,可发展潜力巨大。

42两种投法的训练手段不同

      由于两种投掷方法,在预备动作和起始动作上基本一致,都有快速的转髋,转体等身体动作,但由于训练侧重点不一样,前倾式投法强调的是出手点高低,对髋部动作没有要求。而后仰式投法对髋部技术要求要更高一些,因此两种投法的训练手段也有很大的不同

      前倾式投法的训练手段:在平时技术训练时提供一个比较高的目标物,如高处的树叶或者是标志杆,进行无球或者有球的训练,养成高出手的动力定型。如:对墙投掷实心球,并制定落点目标高度。

        后仰式投法的训练手段:从原地双脚平行开始,正对投掷方向练习胸大肌推球技术。利用右手肘部固定皮筋,练习向内侧挥动肘关节,主要是锻炼胸大肌内收发力。利用左手拉皮筋,练习蹬地转髋,挺胸后仰的支撑动作。在训练初期时要求运动员左侧手扶住一根固定的直立杆(右手投掷),主要目的是减少限定运动员的体转和前倾幅度,限制重心前移以及缩小体转幅度的训练,养成控制重心和挺髋挺胸平推球的动力定型。(图3)

43预备动作时双脚站位的位置不同

      前倾式投法要求运动员两脚之间的间距在1-15倍肩宽,站位选择一般会离挡板预留05-1米,以防过度前倾导致迈步出界,过短的两脚间距也会导致在投掷的过程中,重心快速超出身体的太多而失去控制。因此有点运动员在采用该投法时,会前冲1-15米之远。如图4中a部分。

       后仰式投法要求运动员两脚之间的间距在2倍以上的肩宽,站位选择一般是前脚离挡板预留01-02米,甚至是前脚侧面顶住挡板。超长的两脚间距,不但加大了运动员投掷时加速的距离,还能使发力前后身体重心保持在两脚掌的连线之上。特别是前脚的支撑,能产生垂直向上的推力,使身体向上跃起,增加出手的高度,并确保身体的重心平稳在投掷圈以内。如图4中b部分

44两种投法在发力阶段所出现“投篮手“的几率

        虽然运动员都会提前将球置于手指根部,持球过程不受手指大小的影响。正常的投掷技术的最后阶段是要求依靠手指手腕力量,大拇指朝侧下方,横向拨球。由于速度极快,不只是单纯手臂推出,而要求手指手腕的连贯性,目的就是要让全部速度施加在球上。

      前倾式投法的技术特点,很大几率会导致铅球在离手阶段处于手掌的正下方,导致球推出瞬间成为类似篮球运动中的单手投篮动作。主要原因是,运动员在出手时想提升出手高度,但由于身体前倾下压,而小臂高度不变。造成动作了变形。一旦出现“投篮手”,会导致抛物线过高,推球脱手,力量脱节等问题,不仅影响成绩,严重的还会导致运动员手指的挫伤,脱位。

        后仰式投法的训练方法将避免身体前倾下压列为重点要求之一,从练习原地双脚平行正面投开始,通过后仰双手胸前传出斜向上方向的药球(大号实心球),养成胸大肌发力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学习该方法的运动员在投掷过程中出现“投篮手”现象的次数的明显比前倾式投法要少。

45力量训练区别

451核心力量的训练区别

      前倾式投法在训练中腰部核心力量的左右是加速,是使身体的离心收缩阶段,如同起跑加速。传导下肢的力量到上肢,因此训练中主要是做轻重量的拉力训练。这种接近实战的快速爆发式训练,由于包含大量的腰椎旋转动作,训练中却往往引发腰部的疼痛。

      后仰式投法处于向心收缩阶段,如同百米冲刺冲线后的减速。其主要练习的身体部位不是腰椎而是髋关节的转动,因此该方法将核心力量作为维持身体角度,抑制旋转的功能性训练来对待,特别是体转练习的训练重点是抗阻力训练,和“顶峰收缩”训练。长时间的训练效果表明,该训练方法能有效的减少运动员的腰部伤病问题,同时能够好的完成技术动作,提高运动员成绩。

       运动员的绝对力量同铅球成绩有很多联系,反应运动员综合力量素质的强弱,目前公认运动员3项力量素质(卧推,深蹲,硬拉单次最大举起的重量值)普遍同铅球成绩有直接联系。我们从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基本上大多数的运动员铅球的成绩都是对应其三项力量数值的高低。

表2 最大力量测试值与铅球成绩分析表

      身高,协调性也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如2号队员虽然三项力量水平很高,但由于协调性的问题,造成动作不连贯,成绩没有突破11米。11号队员虽然三项力量水平很低,但由于身高较高,协调性好,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两类运动员属于比较极端的现象,但也说明了铅球项目中,协调性的重要性和运动员选材的方向。

          前倾式投法和后仰式投法对腰部力量的依赖有所不同,因此在项目选择上有很大区别,前倾式投法以上推为主,如常选用杠铃连续弓步向上跳推作为爆发力训练,通过坐姿颈前(后)推举,重点训练肩部肌群的三角肌前中束。卧推,上斜卧推,肱三头肌训练为辅。数量在8-12之间。如 肩前连续向上跳推杠铃或单臂推竖直杠铃,主要是提升运动员的爆发力,使用 30%-50%1RM的重量来进行训练。

       后仰式投法力量训练的方法:通过奥林匹克举练习运动员爆发力,如高翻、抓举为主,同时通过硬拉和卧推等练习加强胸部和背部的锻炼,肩部推举,肱三头肌训练为补充。而核心力量以髋部屈伸肌为主要练习部位,如负重挺髋,使用连续左右抓举杠铃架练习下肢和核心力量,杠铃片拉弹力带体转作为补充。

4结果分析:

        前倾式投法由于通俗易懂,简单易行,在教学使用的比例相当大,但其缺点也显而易见,实际操作中容易失误和球脱手,容易造成腰部的损伤。而后仰式投法由于难度较高,一些练习时间较短的运动员存在一些体转动作过度,发力过程拉长。而过度的体转造成了力的分解,影响了力的合成,降低了作用到铅球上力的效果。解决该问题需要提高针对性运动员身体的核心力量,来及时抑制过度旋转,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在绝对力量相同的前提下,后仰式投法能比前倾式投法取得更好的成绩。主要是这由于身体参与的肌群比例的不同,造成最后作用在铅球上的力不同。由于两种方法在力量训练计划中所设计的侧重点不同,由于相关肌群长期缺乏锻炼,很多学生想改变投掷的方法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成绩得到大幅度提升。

      有的人认为坚持练习前倾式投法,也能将铅球能丢到满分。但一两例个别特例并不能证明肩投掷方法是最优秀的训练方法。这和运动员自身的各力量肌群发达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假如该生已经锻炼出了很强的肩部力量,可能胸大肌的发达程力量还不如肩部肌群。马上更换投掷方法,也不会让成绩显著提高。但如果时间充足,提高的潜力还是相当可观的,特别是在该生肩部肌群以及肱三头肌群已经很发达的情况下。

        力量素质对铅球能力水平提高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要保证足够的力量训练时间, 每周根据运动员的身体发育情况进行2-3次力量训练,初期时身材较矮,体重较大的队员虽然表现出更好的爆发力。身高较高的队员,后期进步幅度更加的明显,这可能是由于身高有利于产生更好的弧度。这也说明,当力量上升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客观的反应出两种技术之间的差异。

5建议:

        学习后仰式投法,是一个漫长的技术过程,它需要运动员有较强的核心力量,以及身体整体的力量素质,任何想绕过力量训练,仅仅通过一个快速掌握的前倾式投法就使成绩取得质的飞越,长期看来是十分不明智的。只有充分发掘身体整体力量的极限,并日复一日的寻求超越自身的方法,才能“超越器械”,获得超长发挥。

        加大动作幅度,提高运动速度会有很大的几率造成腰椎肌肉劳损,而且恢复速度极慢,甚至可能断送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涯。许多教练员喜欢练习腰腹力量时,要求运动员快速做完,要求动作幅度越大越好,反而对髋关节的锻炼比较少。核心力量的作用主要是保持和维持身体直立,而不是加大动作幅度,提升动作速率。其中髋部的旋转和移动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有研究证明核心力量在运动中的作用是维持平稳或抑制旋转,或者是在空中帮助锁定身体。因此在设计核心力量的练习上,要相应的增加维持身体形态的练习才能更有效的增强核心力量:如,2-3个支点的单手或单手加单脚平板支撑等。特别是髋关节旋转的力量才是铅球项目成绩提高的关键所在。

       另外铅球的力量训练应该重视于最大力量的训练,训练时采用的重要应接近单次能执行的最大重量(1RM)的85%以上,每组次数应该逐渐缩小到6次以内次。并保持充分的组间休息3分钟以上。如果选择10次以上能执行的最大重量,每组反复次数较多只会造成肌肉体积的增加,而最大力量的增加却并不明显。

[1] 杰西尔维斯特 投掷项目全书 人民体育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8号 2012年10月:45-65

[2]  迈克鲍伊尔  体育训练中的功能训练第2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市台区成寿寺路11号 113-148

[3]吉姆斯托帕尼 肌肉与力量 精准锻炼每一条肌纤维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西直门南大街16号。161-213

增加手的锻炼,平时提些重物,注意投球时候腰部的转动和发力,有空的时候多转转腰,另外扔铅球的姿势和角度控制好,一般在45度向上扔最好。

01

持球阶段

持球阶段又分为握球和持球。握球是练习者用手指握住铅球球体,手指力量好的同学可以用四指分开的方式握球,手指力量较差的同学可用四指并拢的方式握球。持球使学生将铅球之余右下颚和肩窝处并用手指抵制铅球,持球的位置一定要正确,否则出球时会造成掉球或脱手。

02

预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前脚的脚尖与后脚的脚后跟在一条直线上,前腿伸直,后腿膝关节向内扣,力量压在后腿的前脚掌上,上体向后弯曲,双肩与投掷方向垂直,腰部充分扭紧。

03

最后用力阶段

最后用力阶段是从左脚落地到铅球离手。最后用力阶段是从后脚瞪转开始的,瞪转开始后,积极送髋,形成超越器械的反弓形动作,在左臂的引导下,上体迅速挺胸抬起,此时右臂也开始大臂带动小臂发力推球,铅球在离手的一瞬间,手指拨球。

04

维持平衡

铅球离手的同时,人体向前用力,身体前冲,此时要迅速交换支撑腿,并降低重心。

05

双手扔:

在投球前准备时,我们要双手八字交叉拿住球,然后把球置于脑后,双肘外展,同时两脚前后开立,投球的第一个技巧就在这里,因 为在投球发力时,需要后腿使劲蹬地。后脚蹬地的同时,挥动手臂投球,球出手时还要考虑到出手的角度问题,一定要在头上方出手,让球呈45度抛物线抛出。很 多学生投出的实心球运行路线是一条直线,这样很影响成绩。在一连串过程中,要讲究力的传到协调,从后脚蹬的反作用力,通过腰部的传递并增加力量,讲这股力 量传到,上体,最后上肢借助这股力量,并加之上肢力量,传到手掌,一气呵成将球抛出。如果协调不好,然而起到反作用—减力。

06

单手扔:

推球时,右脚迅速用力蹬地,脚跟提起,右膝内转,右髋前送,使上体向左侧抬起,朝着投掷方向转动。当身体左侧接近于地面垂直 一刹那,以左肩为轴,右腿迅速伸直,身体转向投掷方向,挺胸、抬头,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伸直将球向前上方约40-42度角左右推出(图)。球离手时 手腕要用力,并用手指拨球。与推球的同时,左腿用力向上蹬直,以增加铅球向前和向上的力量。球出手后,,右腿迅速与左脚交换,左腿后举,降低身体重心,缓 冲向前的力量,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在这过程中,关键是腰部的力量和下肢的力量,力的传递跟加强跟双手扔大致相当,不同之处是增加了腰部的旋转力。这一系列 的动作如果协调不好,也起到反作用—减力。

扔实心球,关键是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和瞬间爆发力,并不一定说手臂力量大的人就扔的远。

铅球的国际比赛规则:

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试掷顺序。

2、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3、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试掷,练习组应按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4、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或落地区以内地面练习投掷。

5、应从投掷圈内将铅球推出。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试掷。允许运动员触及铁圈和抵趾板的内侧。

6、应用单手从肩部将铅球推出。当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时,铅球应抵住或靠近颈部或下颌,在推球过程中持球手不得降到此部位以下。不得将铅球置于肩轴线后方。

7、(1)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任何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两个或更多的手指捆在一起。除了开放性损伤需要包扎以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

(2)不允许使用手套。

(3)为了能更好地持握铅球,运动员可使用某种适宜物质,但仅限于双手。

(4)为了防止手腕受伤,运动员可在手腕处缠绕绷带。

(5)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6)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8、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触及铁圈和抵趾板上面,或以不符合规定的方式将铅球推出,均判为一次投掷失败。

9、如果在投掷中未违反上述规定,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投掷,可将器械方在圈内或圈外,在遵守本条第12款的前提下,可以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投掷。

注:本款中允许的所有行为应包括在规则第142条4中规定的一次投掷的时限之内。

10、铅球必须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11、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从铅球落地痕迹的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

12、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14、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铅球投掷圈

15、结构:投掷圈应用铁、钢板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其上沿应与圈外地面齐平。圈内地面应用混凝土、沥青或其他坚硬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内地面应保持水平,低于铁圈上沿14~26毫米。

也可使用符合上述规定的活动投掷圈。

16、规格: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2135米(士5毫米)。铁圈边沿至少应厚6毫米,漆成白色。

17、从金属圈顶两侧向外各画一条宽5厘米、长至少为75厘米的白线。此线可以画出,也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圆心,并与落地区中心线垂直。

18.结构

抵趾板应用木料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漆成白色,其形状应为弧形,以便使其内沿与铁圈内沿重合。应将抵趾板安装在两条落地区角度线之间的正中位置,并固定于地面。

注:可以使用国际田联以前规定的抵趾板。

19、规格

抵趾板宽度为112~30厘米,内沿弧长122米(士1厘米),高出圈内地面10厘米(士2毫米)。

20、结构

铅球应用固体的铁、铜或其他硬度不低于铜的金属制成,或由此类金属制成外壳,中心灌以铅或其他金属。铅球的外形必须为球形,表面不得粗糙,结点处应光滑。

21、铅球应符合下列规格:

注:女子甲级使用的铅球与成年女子相同。

22、在规则第12条中,只许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器材,在比赛中不许改变。不允许运动员携带任何器材进入比赛场地。,在所有其他比赛中,运动员可以使用自备器材,但在比赛前应经组委会批准,这些检查合格并做有标记的自备器材,所有运动员均可使用。

铅球落地区

23、应用煤渣或草地以及其他适宜材料铺设落地区,铅球落地时应能留下痕迹。

24、落地区在投掷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25、应用宽5厘米的白线标出落地区,其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圆心角为40度。

注:可用下列方法精确设置40度扇形落地区:在离投掷圈圆心20米处,二条落地区角度线相距1368米,即每离开圆心1米,落地区角度线的横距增68.4厘米。

26、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每名运动员的最好成绩,放置标志物时,应沿落地区角度线方向放置在角度

扩展资料

推铅球观赛礼仪

1、观摩比赛应提前入座,这样,既尊重运动员,也不影响他人观看比赛。

2、颁奖升旗奏歌时,应肃静起立,不要谈笑或做其他事情,以示尊重。

3、运动员出场时,观众应该给予鼓励和掌声,不只给予该国的和自己喜欢的运动员,还应包括其他的运动员。

4、当运动员开始跳跃、投掷项目助跑时,观众可以根据运动员的助跑节奏鼓掌,注意不要在看台上随意走动。

5、在高度项目比赛中,即使运动员水平再高,最终都要以自己所不能逾越的高度而告终。所以当运动员成功越过某一高度时,我们应该向运动员表示祝贺。但是,当运动员最终未能越过更高高度的横杆而结束比赛时,观众也应该向运动员报以热烈的掌声。

6、在进行短距离径赛项目时,当运动员站在起跑线后,宣告员开始介绍每位运动员时,观众应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以表示对运动员的喜爱和支持。当裁判员发出“各就位”口令后,

即运动员俯身准备起跑时,赛场应保持绝对的安静,观众不要鼓掌呐喊,而应该在心里默默地为运动员加油,以免使场上运动员由于场外因素而分神。当发令枪响后,观众就可以完全释放出自己的活力和激情为自己的偶像呐喊助威了。

7、在一些长距离项目中,如马拉松,当远远落后的运动员坚持到终点时,观众应该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运动员,为其重在参与的精神鼓掌。

8、比赛结束时,获胜运动员为答谢观众一般还会绕场一周,大家一定要用掌声和欢呼声为其精彩表现表示欣赏和鼓励。

9、把赛场当作自己的家去爱护。赛场内禁止吸烟,手机要关机或设置在振动、静音状态。

推铅球姿势分类

1、原地背向

背对投掷方向,躯干和肩带向右转,上体前倾(根据腿部力量而定),体重在右腿上,左臂和左肩前伸并稍向内扣。推球动作同技术部分。

2、滑步前的预备姿势滑步

滑步前先做一两次预摆,预摆时左腿自然弯曲,大腿用力平稳向上摆起,右腿伸直,上体前屈。左臂微屈前伸或下垂并稍向内,头与背保持一条直线。

3、高姿势

持球后,背对投掷方向,站在圈内靠近后沿处,两脚前后站立,相距20-30厘米左右,右脚尖靠近投掷圈内沿(脚也可稍向内转),左腿在后并自然弯曲以前脚掌或脚尖着地,上体正直放松,左臂自然上举,体重落在伸直的右腿上。

4、低姿势

持球后背对投掷方向,站在圈内靠近后沿处,两脚前后站立,相距50-60厘米左右(根据身高和下蹲的程度而定)。左脚在后,以前脚掌或脚尖着地,右脚尖贴近圆圈指向投掷相反方向(脚也可稍内转)。左臂自然下垂,左肩稍向内扣,两腿弯曲,上体前屈

参考资料来源;-铅球

扔铅球是一项非常有技巧性的田径项目,需要运动员在体能和技术上都有很高的水平。以下是扔铅球时的动作描写:

首先,运动员需要站在投掷环的边缘,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然后,运动员向后靠着一个小的跳跃带动身体向右偏转,同时让右腿弯曲,然后左腿自然去追赶步伐。

随着身体转向,右臂开始被拉回,手肘弯曲并向后拉。当右手拉到头时,左臂与左腿同时挥向前方,来协调这个过程。

当运动员回到正常立姿时,右肩转向前方,右臂向上延展,同时右腿和体重向前方推进,给下一步的舞蹈节奏带来动力。接下来运动员把铅球压紧,质心拉回到身体中心,做好准备动作。

最后运动员快速地用右腿提升助跑,然后将脚踏在跳板上,然后运动员开始用后腿发力,将力量传递到躯干上,然后将肘部放松,完成了铅球的释放。

扔铅球看似简单,但却需要高度的身体平衡、良好的节奏感和极致的发力技巧。只有在不断地练习中,学习和完善,才能够达到专业的要求,最终在竞技中超越自我,取得出彩的成绩。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274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