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 怎么做

陶器 怎么做,第1张

  泥条筑成法是一种典型而成熟的手制成型方法,在新石器时代是使用最为广泛、时间最为长久的陶坯成型技术。这种方法是先将泥料搓成泥条,再用泥条筑成坯体。在甘肃境内,从距今约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开始,直至青铜时代,始终以泥条筑成法为制陶的主要方法。也就是说,甘肃彩陶除大地湾文化之外,基本都使用这种制作技术。

  应当指出的是,在仰韶文化早期,上述两类方法共同使用。圜底的钵、盆多为彩陶,仍然采用模具敷泥法。它们的陶片仍是分层的,因此证明与大地湾一期制作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则在于此时各层陶质一样,均为细泥陶,各层之间结合得更为紧密牢固。大量使用的平底器、尖底器,则改用泥条筑成法。在平底器内,有时留有泥条之间的接缝,在尖底瓶内底,可见一圈圈盘旋的泥条痕。到了仰韶中期,圜底器基本消失,泥条筑成法最终完全替代了模具敷贴法。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泥条筑成法又分为盘筑、圈筑两种方法。盘筑是将泥条一根接一根地连接起来,呈螺旋式筑起坯体;圈筑是把泥条每根首尾相接,做成泥圈,再用泥圈摞垒成坯体,因而胎壁内侧往往留有泥条的缝隙。两种方法中以盘筑法多见,马厂期彩陶有时也使用圈筑法。

  具体操作时有倒筑和正筑两种手段。倒筑是从上部往下部制作坯体,先筑器壁后筑器底,用于尖底瓶等;正筑法是先制作器底后筑器壁,用于平底器。器底是事先制作成的泥饼,再从器底外侧边缘用泥条筑成器壁,俗称“天包地”。有时将器底制成浅盘状,从内侧接续器腹,俗称“地包天”。这种制作是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台上来完成的,泥条一根接一根,根据需要不断续加或垒筑添摞。器壁各部位的变化,依靠捏泥条的手指控制并改变造型。手指向内或朝外就能扩大或缩小器物的直径。向内倾斜,器壁直径逐渐增大形成腹部;向外倾斜,器壁直径逐步缩小形成肩部;与工作台垂直,器壁直径不变,形成直腹或颈部。因为器壁的薄厚取决于泥条的粗细与手捏的力度大小,所以,在泥条筑成坯体的整个过程中,手的操作技巧起着决定性作用。彩陶是造型美与装饰美结合的统一体,造型的完美和谐全凭工匠高超的技艺。造型美是指器物的外轮廓线美、形象美,其首要条件是各部位间的比例协调。底径、腹径与口径的比例,腹径与通高、器身高与领(或口沿)高的比例等。下腹部的倾斜度不同,器物的造型就不同,如仰韶中期的曲腹盆,倾斜—度较大呈曲腹;马家窑类型的平底瓶,倾斜度小因而呈长直腹;半山类型的彩陶瓮,倾斜度大呈圆鼓腹。不同的造型竞显出不同的优美曲线,以及和谐统一的艺术风格。

  陶坯制成后,需进行适当的修整,这样可使器物各部位规整而美观,口沿及外表变得光滑,造型也更加匀称。修整时用类似骨匕的片状物,刮削掉多余的泥料;还可用陶垫等块状物垫在内壁,用以调整器物的曲线;或用手增补泥料,进行加工,使陶胎达到最佳形态。造型完成之后,要对陶胎进行拍打滚压,才能使泥条相互黏合得更加紧密牢固。

  在仰韶文化中,出现了慢轮修整技术,在一些陶器口沿留有轮旋的痕迹。大地湾、王家阴洼等遗址出土的陶罐、葫芦瓶,底部出现修整时产生的正心涡纹,都足以证明慢轮的存在。正心涡纹是将坯体倒扣在陶轮上,用工具从中央往边缘修整器底时逐渐移动而产生的纹理,它不同于快轮制陶分割器底时所产生的偏心涡纹。虽然至今尚未发现陶轮,但在大地湾却发现了从仰韶早期到晚期成系列的制陶转盘。转盘为夹砂陶,既厚且重,直径大多30余厘米。早期转盘中部隆起为一平整的工作台面,晚期转盘则在盘中央倒扣一陶盆。仰韶晚期的一套器物,出土时就正好表现了制作中的情形:陶盆倒扣在转盘上,转盘中间有一圈凸起的圆形泥棱,正好将盆固定于转盘之内。操作时转盘置放于陶轮之上,直径15厘米的陶盆底部则成为盘筑陶坯的工作台面。有的转盘内部还刻有许多以正中为圆心的同心圆,借此可将陶器圆形口腹部及底部制作得更为规整。有的转盘边缘部位有多个小孔,以便排出盘内制陶时流出的过多泥浆。这套制陶工具及其细部精巧的构想,充分体现了我们的祖先有着聪明的才智与丰富的创造力。

  秦安、甘谷一带有些村民至今仍然使用慢轮。一般先挖一个地坑,坑内埋设转轴,陶轮用草泥制成,置放时与坑口齐平。制作时用脚蹬踩陶轮,使轮转动。因无其他动力,陶轮只能慢速旋转,陶轮中部再加置一泥质工作台。从这种设备及工作场景中,我们似乎可以捕捉到几千年前先民们制陶的信息。

  彩陶的繁荣与制陶工艺水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快轮兴起后,彩陶迅速衰落。经研究发现:凡具有彩陶制作传统的古代文化,其制陶工艺必然停留在手工制作阶段,掌握和使用了快轮制陶术后,彩陶工艺便很快随之消亡。甘肃彩陶直至辛店、沙井文化,仍然使用泥条筑成法制作。新疆彩陶结束得更晚,是因为至汉代才传入了快轮制陶。我国西北地区,彩陶生产之所以到了青铜时代依然十分发达,其重要缘故就是未能掌握快轮制陶的方法,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甘肃彩陶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隋代陶器的装饰纹样以花草为多,并常在布局上巧妙地穿插替换而组成新颖图案;盘碗类器多在中心装饰,由朵花卷叶组成圆形图纹;瓶罐类器物的装饰主要集中在肩部和腹部,一般用花朵、卷叶纹组成的带状图案。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贴花、堆塑等,其中印花应用最为普及广泛。隋代越窑莲纹四系罐,直口,溜肩,扁圆腹,实足。肩部安四方形桥系,呈对称分布。器外壁塑两层倒置莲瓣,采用浮雕的装饰手法,富有立体感。面施青釉,底部则不施釉。

仰韶文化的陶器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其类型主要有半坡型彩陶、庙底沟型彩陶及后岗型彩陶等。

半坡型彩陶分布在渭河流域一带,以陕西关中平原为中心向四周发展,西达甘肃陇东的天水、平凉地区。半坡型陶器最早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种类有水器、饮食器、储盛器、炊器等。典型器皿有圜底钵、小口细颈大腹壶、直口尖底瓶和葫芦形器等。陶器为手制,主要用泥条盘筑法,小型器物直接用手捏制,也有使用慢轮加工的痕迹。陶器的装饰方法有彩绘、捺印、划纹、堆饰等,纹饰多用黑色彩绘,装饰花纹以宽带纹为主。动物形象以鱼纹最普遍,多饰于卷唇折腹圜底盆的肩部或卷唇圜底盆的内壁,有单体鱼纹和复式鱼纹两类。几何纹以直线、网纹,波纹、斜纹等几种基本线形组成,人面形花纹多装饰在翻唇浅腹盆的内壁。半坡装饰手法的另一特点是同一种类的花纹,几乎都装饰于同一类型器物的特定部位。

庙底沟型陶器是在半坡型陶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以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为代表,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分布仍以陕西关中为中心,后发展到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甘肃的陇东、陇西、陇南及青海东部等地区。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口沿部分一般都经过慢轮修整。造型有曲腹小平底碗、卷唇曲腹盆、双唇小口尖底瓶、圆底罐及瓮、鼎、釜、灶等。彩陶装饰以黑彩为主,红色少见,两色兼用的更少。有的器物上用了白色陶衣,这是庙底沟型彩陶的重要特点。彩绘主要在器腹,也有绘在折沿盆口沿上的,装饰纹样有鸟纹、蛙纹、垂弧纹、花瓣纹、花叶几何纹、网格纹、圆点纹及回旋钩连纹等,最富代表性的是花卉纹饰。

后岗型陶器发现于河南安阳后岗,主要有红顶碗、敛口深腹圆底钵、小口长颈壶、鼎等,装饰纹样以各种线形为主,多用红彩,黑色少见。

隋以前,烧瓷窑场主要都集中在长江以南和长江上游的四川地区,北方的烧瓷窑场极为稀少,亦无文献述及。入隋以后,南北方制陶业才开始了飞跃性的发展,窑场及其烧制的陶器明显增多,各种花色、风格、样式的瓷器开始呈现,形成各竞风流的局面。

隋代主要窑场有河南的安阳窑,位于安阳市北郊洹河安阳桥南岸,是隋代规模最大的一处;河北磁县窑,位于河北峰峰矿区西部的贾壁村内;另有位于湖南的湘阴窑;安徽淮南窑;四川邛崃窑及江西丰南窑等。

隋代陶器的主要器形有壶、罐、瓶、碗和高足盘等。壶的基本特征是盘口、有颈、系耳都贴附在肩上,盘口较前代高,椭圆腹,系耳多作条状。高足盘在南北墓中均有发现,可见烧造量大,是隋瓷中较为典型的器物。

隋代陶釉仍属石灰釉,呈玻璃质,透明度强,多呈现青色,青中泛黄或黄褐色;器体施釉一般不到底,多是用支具托垫叠烧。

隋代陶器的装饰纹样以花草为多,并常在布局上巧妙地穿插替换而组成新颖图案;盘碗类器多在中心装饰,由朵花卷叶组成圆形图纹;瓶罐类器物的装饰主要集中在肩部和腹部,一般用花朵、卷叶纹组成的带状图案。装饰手法有印花、刻花、贴花、堆塑等,其中印花应用最为普及广泛。

隋代越窑莲纹四系罐,直口,溜肩,扁圆腹,实足。肩部安四方形桥系,呈对称分布。器外壁塑两层倒置莲瓣,采用浮雕的装饰手法,富有立体感。面施青釉,底部则不施釉。

隋代陶器以白土陶胎敷青白色釉作品为多,如隋青釉塑龙屋宇盖罐,器身敛口,深腹,腹外鼓,平底。口沿以下塑荷叶边一周,底部以上塑莲瓣和绳索纹各一周。中间塑有一蟠龙,作昂首挺胸状,另塑有屋宇、杨柳、云彩,釉青**。

大约距今4000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的夏族部落,已由原始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由夏禹的儿子启创立夏朝。经过新石器时期几千年的漫长积累,陶器工艺在夏代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豫西的偃师二里头、晋南的夏县东下冯、内蒙古的夏家店以及山东的岳石地区等夏代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灰陶,无论是作为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是作为祭祀与权力象征的宗教礼仪用品,其器型的实用性和审美形式感相得益彰,纹饰在绳纹的基础上出现了极具想象力和抽象思维的动物纹和文字刻符,艺术风格也开始走向幽冷神秘和庄严沉重,从而彰显了夏代灰陶的审美特征。

夏代先民继承并发展了新石器时期晚期的黑陶、灰陶工艺,在陶料的挑选、陶模的成型、器表的装饰、陶器的最终烧成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为夏代灰陶的审美造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二里头文化中不见河南龙山文化中常见的斝、带把鬲、带耳罐、杯、碗和双腹盆,而独自形成了类型多样、特征鲜明的器物群,其中炊器有鼎、鬲;食器有盆、豆、簋、三足盘;储盛器有大口尊、瓮、缸、圜底盆、敛口罐和汲水罐;酒器有壶、盉、觚、鬶、爵、角和杯,陶器制品的器形得到进一步丰富,其美感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夏代日常生活和宗教礼仪陶器,是与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审美造型的设计与其特定功能搭配得自然和谐。夏代陶鼎,其造型由浑圆的鼓腹变为方形腹,显得宽博而厚实,其外侈的三足也演变为柱形的四足,显得对称而稳定。

显然,陶方鼎的出现,打破了圆腹三足的一贯模式,其实用功能明显减退,审美的形式感显现无疑,使整个器形显得厚重而庄严,礼仪性逐步占据主要地位。

陶罐的演变主要体现为造型的设计趋于美观和繁复,形式美更加突出,如敞口鼓腹陶罐,罐体的腹部向外突出,呈扁圆之状,显得饱满而凝重。圆腹罐的口沿下还附加一对鸡冠形鋬,敛口罐形鼎的肩部也有类似的对称式鸡冠耳。这种仿生式的造型来源于自然美,但又形成了一种比自然美更集中、更典型的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296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